随人而学,终至子孙,成家始生——黄庭坚草书艺术探析

随人而学,终至子孙,成家始生——黄庭坚草书艺术探析

一、随人学人终后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庭坚草书艺术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宁善鑫[1](2021)在《黄庭坚书法在明代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纪韶苑[2](2021)在《黄庭坚书法特色研究与创作启示》文中认为黄庭坚是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意义的书家之一,其书法方面的成就历来为后世书家所推崇,他的书法作品及理念对后世的书法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第二部分对黄庭坚的生平、学书经历,以及书法成就进行了阐述,并对部分黄庭坚的经典书法作品进行了风格分析。第三部分是对黄庭坚行书技法的分析,分别从笔法、结构特点、章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阐述。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历代书家对黄庭坚的取法与借鉴,运用图像比对方法,分别对沈周、范成大、郑板桥,以及现代书家曾印泉、徐本一、赵雁君等人展开分析。沈周学黄庭坚基本忠于黄字原作,范成大则突出了黄字的用笔特征,如行笔的滞涩感与线条中的波折等。而郑板桥对黄字的取法则更侧重于“神似”,不拘泥于字形。现代书家对黄庭坚取法各有不同,如曾印泉的借鉴偏向于沈周一脉,作品中体现浓郁的黄字之风。而徐本一、赵雁君的创作则更加强调创新与个人风格,书写时将黄字笔划舒展的特点进一步夸张,并加强了线条的波动感,形成了新的风貌。第五部分笔者结合对黄字实临、意临,总结了自己的临摹体会,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

李梦媛[3](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徐慧极[4](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黄辉[5](2020)在《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明代书法美学思想重本源、重艺术审美、强调书法的精神寄托,追求书法的哲学境界。其美学发展有着清晰的演变规律,从道德束缚走向艺术审美,进而转变到强调创作主体“意”的表达和性情的解放,最后走向禅宗的静穆,回归理性的反思。本文通过明代书家对书法的研究,充分挖掘明代书论及前代书论,探讨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的自身规律,并将其置于中国哲学文化的背景之下,从经验到哲学,从书写法度到审美追求,从道德到生命关怀,以确立明代书法美学在三千年书法史上的坐标,并试图构建明代书法的知识谱系。本文在研究中,着重考察每一个阶段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特点,并兼顾到问题的复杂性,以揭示此阶段书法美学思想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进而构建属于明代书法美学自身的知识系统和框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整体考察了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概况。本文主要从哲学文化、审美范畴等视角来考察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轨迹,并以明代文艺思潮的发展作为参照,按时间发展顺序,把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划分五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书法美学特征,提炼出此时期的书法美学范畴,深入探讨美学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此范畴的具体表现,最终梳理出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第二章分析了明初“寓理于书”书法美学观念的成因和表现。明初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思想,书法的理学色彩得以强化,书法成为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现礼法的工具。明代初期的书法继承了元代回归晋唐的复古路线,赵孟頫的书法则视为学习晋唐书法的桥梁,故而赵孟頫的书法地位在明初并没有受到影响。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朱熹的书法观念成为了理学批评的标准之一,以中和之美作为书法的评判标准,限制了书法艺术性的发挥。本章分析了在理学的影响下,书法的三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强调“书品即人品”的伦理学价值;强调性情之正;强调书法载道的社会功用。明代初期书法的社会功用,书法的展示效果附着于文字的应用,即台阁体书法,由于台阁体书法代表着庙堂士人的审美旨趣和帝王的价值标准,决定了书法的社会属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明代台阁体文风、皇权制度对台阁书家审美旨趣和心态的影响。第三章讨论了明代复古主义思想对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明代复古主义的诗文主张对王世贞书论的影响,王世贞“以古雅论书”,并以魏晋书风作为古雅的理想标准。以高举复古主义为代表的书家,推崇“二王”的正统地位,使得晋唐名家的书法传统很好的在明代中后期延续下来,开创了明代帖学书法的新局面。可见,重视本源,深察前代书法之流变,融会晋唐书法的帖学传统,依然是明代书家的历史担当。本章分析了王世贞“以古雅论书”的三个理论形态,即古雅的审美境界;书法的形态与古雅的关系;反对俗书。探讨了王世贞古雅书法的理想标准和评判标准,进而讨论了王世贞对赵孟頫、祝允明书法的评价立场。最后,分析了晚明赵宦光对“格调”说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格不古则时俗,调不韵则旷野”“晋法藏于韵,唐韵拘于法”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延续书法的历史文脉问题。第四章论述了明代吴门书家群对宋人书法的学习及对“意”内涵的挖掘。本章以宋人的“意”为切入点,深入地考察了吴门书家对“意”内涵的深入挖掘,以此来探讨吴门书家的书法史学观。祝允明深察前代书法之流变,重视本源,他曾批评世人学习书法“不察其祖宗本貌”,为了防止书法脱离传统,祝允明提出了“沿晋游唐,守而勿失”的书法观,正是明代中期以来,书家“深察前代书法之流变”,故而避开了明代初期重形质而轻神采的书法观念。明代的吴门书家群虽然“重意求韵”,但是他们却将宋人书法中的“意”与晋唐书法中的“韵、法、逸”相勾连,追求尚雅的审美境界。本章还着重论述了吴门书家的学古求变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重意求韵”思想对明代后期书法的影响,分析了晚明董其昌与王铎对晋韵的强调,董其昌首次确立以“韵、法、意”三个概念来区分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确立了自己的书法史观,在书法创作上,他以晋韵为宗,唐法为径,宋意为新,形成了自家面貌。王铎则将晋韵直接等同于“二王”书风,认为“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视晋人书法中的“韵”为最高审美境界。第五章考察了阳明心学对书法美学的影响。明代中期以来,受心学的影响,书家开始强调书法中的艺术性,行草书开始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书法能够传达出人的性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徐渭已将书法视为自己生命的表征,在他那里,书法即是生命,并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徐渭以书法再现“真我”,把书法的笔墨形式与生命精神统一起来,将艺术的生命精神赋以人格化的生命关怀,与庄子哲学相通,去体悟生命的美和道德的善。晚明个性化的书风实因书家真情的注入,书法的达情功能已变为主导因素,心学在此过程中提供了文化支撑。本章讨论了情感是书法的本质要素,分析了情感得以释放的内外环境,以及阳明心学对情感的体认。强调了情感的自然状态是书法得以发展的最佳状态。分析了书法的形态与性情的相互关系,指出了书法的根本特征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真实性。同时,讨论了“真”的三种理论形态,即“真我”观念,人格化的生命关怀,以及书法与中国哲学“精、气、神”的依存关系。第六章分析了晚明禅宗思想对书法的影响。中国书法的演进过程需要文化传统的支撑,书法艺术的传统根基于文化传统,哲学作用于书法,不仅可以影响到书家的思维、认知方式和接受心理。有时,哲学的新变会为书法的创新提供文化的支撑。然而,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需要技法层面的支撑,还需要技进乎道。书法的审美境界基于书法的形式而归于文化。晚明的董其昌以禅喻书,在书法上主张顿悟,化解了书法的诸多难题,他以禅境为书境,追求魏晋书法中“古淡”的艺术效果,将“淡”视为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人格精神的表现。在书法上实现了自我超越,开启了晚明书法艺术的新潮流。本章分析了“古法”传统在晚明的延续问题,提出了“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论述了书法的审美境界与禅宗的密切关系,以及庄禅思想对书法的影响。分析了董其昌在此时期如何运用禅宗思想进行书法的转化。分析了董其昌书论中“生”的两个理论层面,一为技术层面,二为审美层面。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从道德品格、技法品格、审美品格、哲学品格四个层面对明代书法美学思想进行了概括。本文对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论形态,进行了重新梳理,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其理论价值,通过创新研究观念,揭示了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与道德、技法、审美、哲学的互融共存关系。

吴帆[6](2019)在《论北宋草书对唐代的继承和发展》文中指出有唐一代,书法在唐太宗的大力推崇下,各种书体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草书在唐代张旭和怀素的引领下,走向激情奔放、酣畅淋漓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抒情写意的一个高峰,草书的抒情性在这一时期发挥的淋漓尽致。到了宋代,草书无论是笔法、风格,还是草书理论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唐草的自由恣肆发展到宋人的经营位置。这赋予了草书新的面目和内涵,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非常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一种创作追求。本文以唐宋两代的草书家为线索,阐述了唐宋草书发展概况和艺术特征并以史料为基础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草书大家,分析他们对唐代草书的继承、发展和影响,而后以北宋的社会背景和书法家的审美观照为切入点,对北宋草书风格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更深入、多层次的了解北宋草书对唐代的继承和发展。

王延智[7](2019)在《中国书法“文质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质”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重要的范畴,“文质论”在中国古典文艺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一般说来,“文”包含形式、妍美、文饰、文华、外形、文采、妍丽等义,“质”具有内容、质朴、质素、质地、本质、秉性等义。那么,“文”与“质”的关系可以从三个维度去把握,从艺术发展来说,以“文”化“野”,以“文”化“质”是艺术自觉的标志;从本体论来看,艺术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形式;从品评论而言,“文”“质”则是风格审美的重要范畴。由于书法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特殊性,就书法艺术而言,“文”“质”之意涵及其关系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而应当在书法艺术发展之历史存在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系统研究书法“文质论”的内涵与嬗变。从“文”“质”的意涵及其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中国书法“文质论”之发生、发展与建构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究,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从字源学的角度对“文”“质”之基本意涵进行了勾勒,并从儒、道两家梳理了中国书法“文质论”的思想基础。第二,书法“文质论”是伴随着书法艺术自觉而产生的,汉晋文人士大夫探讨了书法艺术之“文”“质”的审美价值及相关概念,文人书法艺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古质而今妍”概括了这一时期书法审美的发展逻辑。第三,唐代总结了前人书法“文质论”的理论成就,并开出新境。同样是充分考虑书法“文”“质”两方面的要素,孙过庭在审美理想方面倾向于书法“文”“质”相和的优美,而张怀瓘在审美理想上更倾向于“文”“质”彪炳、格力天纵的壮美。经过孙过庭、张怀瓘的探讨,书法“文”“质”并重的两种审美理想基本完成了理论上的建构。第四,随着宋代社会结构与思想形态的转变,文人士大夫对书法“文质论”的理论关怀与论域更多的聚焦在普适之“法”与主体情性之关系的探讨上,在书学思想之传承与断裂、建构与分化的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书法“文质论”,苏轼、黄庭坚等人主张“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注重主体情性的自然流露;朱熹、赵孟頫等人以“理”为本,重“古法”而向“文华”回归;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晚明书家则重抒情、重意趣、重本色、重天机,在理论上对“质性”予以充分的强调。第五,随着清代碑学书法运动的兴起,书法艺术审美理想发生了丕变,形成了书法艺术的新范式,在碑、帖观念的激荡下,书法“文质论”形成了新的理论内涵,重“质朴”而轻“姿媚”,尚“天趣”而薄“成法”。概言之,本文将书法“文质论”置之于历史的维度中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有助于厘清书法“文质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书法艺术发展的研究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参照和诠释。

张国栋[8](2018)在《黄庭坚草书研究 ——以《花气诗帖》为例》文中指出草书为中国书法诸体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书法史上的草书名家被称为草圣,例如汉代张芝,唐代的张旭、怀素。宋代在草书领域应首推黄庭坚,他以峭拔酣畅的形式语言营造了一个痛快淋漓的狂草艺术世界,成为与张旭、怀素比肩的狂草大家。本文力求通过黄庭坚一生经历和作品创作的时间推移,从审美角度出发,对黄庭坚草书作品详细分析,发掘黄庭坚草书之美。论文对黄庭坚草书风格、书学理论以及其草书发展不同阶段和创作心态的剖析,全面的了解其草书艺术的精髓。分析黄庭坚草书小品《花气诗帖》的风格特征,与其大草作品风格比较研究更进一步的了解黄庭坚草书全貌,通过对黄庭坚的草书及其书论的深入研究,可借鉴学习其草书技巧与审美,取其精华,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草书艺术。黄庭坚的草书数量众多,以其变化莫测的用笔,别出心裁的结构和跌宕起伏的章法,开拓了在晋唐之后新的书写风格,境界洒脱。在近一千年中国书法史中黄庭坚草书自成一家,光彩夺目,是草书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当代书法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刘禹鹏[9](2018)在《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与书法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浓缩社会万象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书法则以笔墨线条,重现中国汉字形象之美并表现书家气质性情。两种艺术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但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创作和审美、写意与达情、方法及内容等许多方面,文学与书法都存在着相互影响、互渗融通的密切关系,形成了中国传统文艺“诗书一体”的鲜明特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诗书画等艺术活动非常繁荣,不同艺术之间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互渗融通现象也更加明显和普遍。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欧阳修、朱熹、陆游、姜夔等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和书法创作上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在文学理论和书法理论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审美范畴,是主体审美感受、体验、认识的理性总结和审美观念、美学思想的浓缩结晶。“范畴”思维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古代文学与书法互渗融通特征和规律的有效工具。中国传统文论与书论在各自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专门范畴,其中有些范畴具有共通性,如气、象、形、意、神、骨、韵、逸、趣、阴阳、刚柔、虚实、形神、意象、气韵、神韵、自然,等等。这些审美范畴成为沟通文学与书法两种艺术的关枢。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等范畴是宋代文学、书法理论共同运用的典型核心范畴,这些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宋代代表性艺术家诗文书法创作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反映了他们诗书一体的审美观和美学思想。为此,本文对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分别进行了专章讨论。对每一个范畴,都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汇的视角,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梳理每一个范畴产生、衍变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内涵,然后着重考察阐释宋代代表性艺术家文论、书论范畴观点,分析理解这些范畴的内涵意蕴和审美旨趣,以揭示和把握宋代文学与书法相互影响、互通相融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这五个范畴分别反映了宋代艺术家审美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维面。五个范畴虽然各有其内涵特点和不同的审美指向,但是它们并非独立的抽象范畴,而是存在着互渗融通的密切联系。这些单个核心范畴之间又由一些复合范畴如神气、气韵、意韵、神韵以及更多的相关衍生范畴构成一个意义相近的范畴群,本文把这个相互关联的范畴群,看做一个考察分析、理解诠释宋代文学与书法相通互融关系的潜在网络系统。由于这些审美范畴被宋代艺术家广泛运用于作者主体精神、作品创作、品评鉴赏等整个艺术活动中,所以由气、意、神、韵、自然范畴构成的范畴网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反映了宋代文学与书法审美范畴相融会通的共同特征及深层文化思想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精神的发溢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由气化而生,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人的生命也是气化的存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深受气化哲学的影响,贯穿着气化哲学的基本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特殊形态。诗文书法中所蕴含、呈现出来的生机和律动,无不是宇宙生命阴阳二气交摩互荡的结果和表现。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这些生命之气构成了创作主体的生命动力,气充、气盛则“发而为文”、“溢而为书”。如果说生命之气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动力源泉,展现了作品的生机活力的话,那么,意、神、韵、自然范畴则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作品风格、品评鉴赏等多个方面,概括反映了艺术家社会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生命感悟、生活情趣和审美体验,从精神生命的精微处体现出艺术审美需要的丰富性,表现了艺术生命精神的美妙。气、意、神、韵、自然范畴都从不同向度上体现了中国艺术活泼泼的生命精神。2.空灵的审美境界中国诗书画艺术发展至宋代更加全面和成熟,总的审美取向从对作品外在形式技巧的关注,更趋向于超越形质而对内在神韵、意境的表达,由重实象转向更重虚灵,更崇尚空灵自由的艺术境界。这种审美取向与宋代道禅思想兴盛和影响不无关系。气、意、神、韵、自然范畴从总体上体现和表达了一种虚静、空灵、悠远的审美境界。中国艺术深受老庄崇“无”思想的影响,在审美中十分重视形神、虚实关系问题。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在文学与书法中常与言、象、体、格、形、人工等范畴相对举,构成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个可观的、可言传的艺术世界和一个只能妙悟、意会的艺术世界。对于心态内敛的宋代艺术家来说,大都更向往那个空灵虚幻的艺术境界。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观念深受古代哲学宇宙观、生命观的影响,也注重从整体的、流动的变化中去直观、感受、塑造、品评审美对象。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并非艺术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独立的、局部的、静态的单一构成元素,而是每一个范畴都指向主体精神、审美取向、作品风格等方面整体的动态风貌,反映了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有机整体的某一维面的审美特征和规律。这几个范畴都从作品的某一个向度体现出一种整体和谐的、流动的、朦胧的美,都具有整体关照和动感体验的审美特征。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华夏先民在对日月、白昼、生命等自然万物的直观经验中产生了阴阳意识,并逐渐发展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受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继承和衍生了大量两两相对的概念范畴,如阴阳、刚柔、动静、形神、虚实、意象、雅俗、清浊、巧拙,等等。这些对举范畴在相互对待中,互为体用,相反相成,彰显出某种审美旨趣、价值指向,又在互动互释的质态平衡统一中,实现整体、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体现了古人辩证思维的方法论特点。宋代艺术家在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及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中也经常运用对待统一方法表达审美观点,如对言与意、形与神、工巧与自然等对举范畴的诠释,都体现了二元对待辩证统一的审美方法论思想。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宋代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思想文化格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也深深影响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艺术观。以苏轼为代表的艺术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儒道释相融互补的文艺美学观念。在对艺术美的追求上,他们大都崇尚中和之美,体现了儒家尚中致和的价值理想。而对自然、空灵、朦胧之美的追求,则更多地体现了道家自然无为、悠游逍遥的自由精神和佛禅超脱世俗、空静妙悟的心性境界。

张利国[10](2017)在《“书如其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法在古代是文人用来传递思想和沟通心灵的重要方式。观书知人,观人知书,书法与人紧密相关,书法中流露出人的哲学思想、生命形质与生命精神。自古以来就有“书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它们常被作为评价书家与其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本文选择“书如其人”命题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是中国哲学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典型例证。通过对“书”与“人”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去思考“书如其人”的思想。第一,“书”如什么样的“人”。由于“人”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将从心性、情性、人品、学识几个维度,研究书法中流露出的“人”的特质。这些将在第一章“书如其人”的概念及内涵中展开论述。第二,“书”怎样才能如其“人”。本文将从“修辞立其诚”出发,探讨“心正则笔正”的内涵、“中和气象”的本质、“以书喻人”的特点等。这些将在第二章“书如其人”的哲学观中展开论述。第三,“书”在哪方面如其“人”。书法在筋骨血肉、精神气韵方面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将在第三章“书如其人”的生命观中展开论述。第四,什么样的“书”才能如其“人”。审美中须求真尚善,书法作品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书法家要努力做到“德艺双馨”。这些将在第四章“书如其人”的审美观中展开论述。“书如其人”的哲学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哲学是人的灵魂,人有了哲学思想,艺术就可以从中生发。故人是连接内在(哲学、文化)与外在(书法、绘画)的桥梁。哲学观从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中和论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在本质上都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但侧重点不同。文质论侧重于质与文的统一,即人格修养与书法艺术的统一。心性论侧重于心主百骸,“心正”到“笔正”是“心主于百骸”在笔端的体现。意象论强调“得意忘象”,“意”是内在,“象”是外在(表面),表现形式是“以书喻人”,通过人物神情风貌反映书法艺术。中和论强调书法艺术中的对立与统一,侧重与人相关的中庸范畴,如动静、肥瘦、老少、润燥等。“书如其人”的生命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生命依据。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在纸上,实则它背后还蕴含着人的各个方面。“书如其人”由外及内,表现出一个立体的人。外层指人的生命形质(含筋骨血肉等),内层指人的生命精神(含精神气质、心志性情、格调修养等)。生命形质和生命精神在根本上也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生命形质是可视的,反映出不可视的生命精神,即通过筋骨血肉反映出骨气、神气、书卷气等。“书如其人”的审美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审美理想。审美观从求真精神和尚善追求两方面展开。书法艺术是书家的创作产物,虽然“人品”不能代替“书品”,但是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自古以来对某人艺术品评的前提是对其人的认知。因此书品的评价中不可避免有人品的因素。人品不佳者,书品再好,也很难得到认可和传承。“书如其人”的哲学观、生命观、审美观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书如其人”命题的核心是书法(外在)与人(内在)的关系,因此第二章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内在与外在的关系,第三章筋骨血肉论与神采论、气息论是从生命的角度阐述内外关系,第四章“尽善尽美”“尽善未尽美”是从伦理、审美的角度阐述内外关系。本文正是以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为主线对“书如其人”思想展开研究的。通过研究,希望能找出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引导书法艺术回归本来面目,启发书家从内在下功夫,从自身的哲学素养、文化修养等方面下功夫,养德与修艺并行,努力创作出“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作品。

二、随人学人终后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庭坚草书艺术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随人学人终后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庭坚草书艺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2)黄庭坚书法特色研究与创作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庭坚书法风格特色
    1.1 黄庭坚的学书经历
    1.2 黄庭坚书法艺术特色
    1.3 黄庭坚书法成就及历史评价
第二章 黄庭坚书法技法特色
    2.1 笔法
        2.1.1 起笔
        2.1.2 行笔
        2.1.3 收笔
    2.2 结构特点
    2.3 章法
第三章 历代书家对黄庭坚的取法与借鉴
    3.1 沈周对黄庭坚的借鉴
    3.2 范成大对黄庭坚的借鉴
    3.3 郑板桥对黄庭坚的借鉴
    3.4 当代书家对黄庭坚的借鉴
第四章 我的临摹体会与创作心得
    4.1 实临与意临
    4.2 临创心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第一节 何为“雅”“俗”
        一、“雅”之义
        二、“俗”之义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体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现状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比较法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二、嵇康琴体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三、六法与画体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一、体式风格类型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概观
    第一节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审美范畴
第二章 “寓理于书”的书法美学观念
    第一节 书品即人品
    第二节 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
    第三节 书者载道
第三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格调”论
    第一节 以古雅论书
    第二节 格不古则时俗,调不韵则旷野
第四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意”
    第一节 重意求韵
    第二节 反对泥古不化
第五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性情”论
    第一节 书为心画
    第二节 书贵情真
第六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以禅喻书”
    第一节 悟
    第二节 书法犹释氏心印
    第三节 熟后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论北宋草书对唐代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选题与实验方案
    1.1 选题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创作动态分析
    1.3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第二部分 北宋草书对唐代的继承和发展
    2.1 唐宋草书综述
        2.1.1 唐代草书综述
        2.1.2 北宋草书综述
    2.2 北宋草书对唐代的继承和发展
        2.2.1 继承唐人草法者
        2.2.2 以右军为尚者
        2.2.3 继承唐人草书,自出新意者
    2.3 北宋草书的风格形成原因分析
        2.3.1 时代背景:北宋的政治文化状况
        2.3.2 北宋文人的审美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中国书法“文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立论依据
    二、“文质论”的相关研究与现状
    三、书法“文质论”主要研究之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书法“文质论”之思想溯源
    第一节 “文”“质”释义
        一、“文”之基本意涵
        二、“质”之基本意涵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文”“质”关系的辨析与价值判断
        一、关于“文”“质”关系的本体论
        二、儒道两家关于“文”“质”关系的价值判断
第二章 汉晋六朝书法“文质论”的提出
    第一节 汉晋书法自觉时代的书法“文质”观
        一、汉末草书艺术自觉中的“文”“质”观念
        二、魏晋尚“文”的书法“文质”观
    第二节 南朝书法“文质论”及其相关概念
        一、“天然”与“工夫”:南朝关于书法与人之象喻的文质观
        二、“古质而今妍”:虞龢关于书法风格形态发展之辨析
        三、“巧趣精细,殆同机神”:梁武帝对“锺、张”古质之崇尚
第三章 唐代书法“文质论”思想之展开
    第一节 唐太宗独崇“大王”与“尽善尽美”论
        一、“节之于中和”:唐太宗“文”“质”并重的艺文观
        二、“尽善尽美”:唐太宗对“大王”之推崇
    第二节 孙过庭“文质彬彬”论
        一、“质以代兴,妍因俗易”:“古”“今”“质”“妍”之辨的弘通之论
        二、“随其性欲,便以为姿”:主体才性与书法艺术之关系
        三、“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关于书法之“骨”“丽”相称的风格辨析
        四、“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书法艺术形式与情感之关系
    第三节 张怀瓘“质”“文”驰耀的书法“文质论”
        一、“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张怀瓘的古今质文观
        二、“风神骨气者居上”:追求书法之“质”的彪炳
        三、“考冲漠以立形,齐万殊而一贯”:书法之“文”的变动之机
        四、“顺其性,得其法”:论主体才性与书法艺术之关系
    第四节 “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对情本论文质观之阐扬
第四章 宋明书法“文质论”思想之推衍
    第一节 北宋书法审美新秩序与苏轼、黄庭坚书法“文质论”
        一、北宋书法审美新秩序的建构及对书法“文质论”的影响
        二、“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从作品中心论倾向书家气质中心论
        三、“本不求工,所以能工”:书法之“文”的再阐释
        四、“外枯中膏”“语少意密”:一种建立在文质之辨基础上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程朱理学”与书法“文质论”之流变
        一、“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朱熹“理”本论书法文质观
        二、“万象生笔端,一画立太极”:郝经的书法文质观
        三、“以经为法”“以理为本”:赵孟頫书法文质思想之层次
        四、两种绝对化的书法“正统论”文质观浅述
    第三节 王阳明“心学”与晚明书学对“质”的推崇
        一、“狂者的胸次”与“童心”:心学与晚明“尚质”艺文观
        二、“真我面目”:徐渭对书法艺术之“本色”的阐发
        三、“无门无径,质任自然”:董其昌书法文质论的一种表述
        四、“天机自然”:傅山对书法之“质”的强调
第五章 清代碑学语境下书法“文质论”之丕变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对汉魏碑刻“拙朴精神”之发掘与实践
        一、“不衫不履”:清初士人对汉魏碑刻质朴之风的理解
        二、“拙朴精神”:写碑书家对对汉魏碑刻“质性”气度之追求
    第二节 碑、帖观念中的书法“文质论”
        一、“中原古法”与“质朴”:阮元书法文质观的价值取向
        二、“妙在性情,能在形质”:包世臣出入碑帖之间的书法文质观
        三、“朴”与“拙”:何绍基、赵之谦对书法之“质”的不同解读
        四、“真美不饰”:刘熙载超越碑帖之争的书法文质观念
    第三节 康有为碑学书法“文质论”之建构
        一、“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康有为对书法之“美”的言说
        二、“人巧极而天工错”:康有为碑学文质观之建构
        三、“孔从先进,今取古质”:康有为碑学文质观之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黄庭坚草书研究 ——以《花气诗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推崇“尚意”书风的北宋书坛
二、黄庭坚简介
    (一) 黄庭坚学艺经历
    (二) 黄庭坚书法渊源
    (三) 黄庭坚书法风格的总体特色
三、黄庭坚草书
    (一) 黄庭坚草书的发展历程
    (二) 黄庭坚草书理论
    (三) 黄庭坚草书创作心态
        1.“尚意”的创作心态
        2.“重韵去俗”的创作心态
        3.“自成一家”的创作心态
        4.参悟“自然”与禅意的创作心态
四、《花气诗帖》分析
    (一) 《花气诗帖》简介
    (二) 《花气诗帖》的艺术特点
        1.变幻莫测的用笔
        2.别出心裁的结体
        3.穿插错落的章法
        4.不急之务的创作节奏
    (三) 《花气诗帖》与黄庭坚其他草书作品的风格比较
五、黄庭坚对后世影响以及对当代草书创作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9)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文论与书论交互影响的研究
        (二)宋代文论与书论范畴及融通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气”范畴
    第一节 “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气范畴在哲学中的流变
        二、宋前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融通
        一、“笔所未到气已吞”
        二、“笔下无一点俗气”
        三、“文章当以气为主”
        四、“自有怀古圆动之气”
        五、“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
        六、“气象欲其浑厚”
        七、“唯取神气为佳”
        八、诸公养气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意”范畴
    第一节 “意”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意”的涵义辨析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意”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意”范畴的融通
        一、“诗人之意者,本也”
        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
        三、“意在无弦”
        四、“意格欲高”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神”范畴
    第一节 “神”范畴的产生及衍化
        一、“神”概念的产生及基本涵义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神”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神”范畴的融通
        一、“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二、“得形似,令入神”
        三、“存神内照”
        四、“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韵”范畴
    第一节 “韵”范畴的产生与衍变
        一、和音之韵
        二、人品之韵
        三、艺品之韵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韵”范畴的融通
        一、“书画以韵为主”
        二、“神气完实而有余韵”
        三、“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自然”范畴
    第一节 “自然”范畴的产生和衍化
        一、哲学自然论的源流
        二、宋前文艺美学“自然”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自然”范畴的融通
        一、“随物赋形”、“文理自然”
        二、“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三、“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四、“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五、“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六、“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八、“自然高妙”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1.生命精神的发溢
    2.空灵的审美境界
    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
    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
    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
参考文献
    着作类
    硕博论文类
    期刊论文类
    论文集论文类
致谢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书如其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书如其人”的概念及内涵
    第一节 “艺如其人”命题回顾
        一、“文如其人”
        二、“诗如其人”
        三、“画如其人”
    第二节 “书如其人”概念的形成
        一、“书法即其心法”
        二、“作字如其为人”
    第三节 “书如其人”概念的内涵
        一、“书”的多元构成
        二、“人”的丰富内涵
第二章 “书如其人”的哲学观
    第一节 文质论
        一、“修辞立其诚”
        二、“文质彬彬”
    第二节 心性论
        一、“心正则笔正”
        二、“心学”
        三、“心相”
    第三节 意象论
        一、“得意忘象”
        二、“以书喻人”
    第四节 中和论
        一、“阴阳得宜”
        二、“中和气象”
第三章 “书如其人”的生命观
    第一节 生命意象论
        一、“须入其形”
        二、“笔势洞达”
        三、“无声之音”
        四、“字中有笔”
    第二节 筋骨血肉论
        一、“骨气洞达”
        二、“筋贵灵活”
        三、“肉是笔毫”
        四、“血为水墨”
    第三节 神采论
        一、“神为精魄”
        二、“神”超“形”越
        三、“书贵入神”
    第四节 气息论
        一、“冲气以为和”
        二、“气韵生动”
        三、“书卷气”
第四章 “书如其人”的审美观
    第一节 审美内涵
        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南书温雅,北书雄健”
    第二节 求真精神
        一、“造乎自然”
        二、“率意”“真趣”
        三、“自成一家”
    第三节 尚善追求
        一、“尽善尽美”
        二、“尽美未尽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随人学人终后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庭坚草书艺术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庭坚书法在明代的接受研究[D]. 宁善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黄庭坚书法特色研究与创作启示[D]. 纪韶苑. 山西大学, 2021(12)
  • [3]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5]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 黄辉. 扬州大学, 2020(01)
  • [6]论北宋草书对唐代的继承和发展[D]. 吴帆. 山西大学, 2019(02)
  • [7]中国书法“文质论”研究[D]. 王延智.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黄庭坚草书研究 ——以《花气诗帖》为例[D]. 张国栋.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D]. 刘禹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10]“书如其人”思想研究[D]. 张利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标签:;  ;  ;  ;  ;  

随人而学,终至子孙,成家始生——黄庭坚草书艺术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