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叛逆三女》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

从《叛逆三女》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

一、从《三个叛逆的女性》分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乔世华[1](2021)在《论向培良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批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在《中国戏剧概评》一书中对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等提出了严苛的批评,认为郭沫若历史剧"教训"色彩浓重、人物塑造机械呆板、脸谱化等。向培良意在以此引进和宣传纯正的戏剧艺术观念,从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两方面正本清源。他的批评意见显然未能真正发挥效用,郭沫若在后来的历史剧创作中一仍其旧并有巨大反响,但这些意见为后人看待历史剧、认知戏剧提供了理性视角和思路。

丁毛毛[2](2021)在《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文中研究指明

王翕民[3](2021)在《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文中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作品。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家书信及回忆录等,解读分析主流意图与作家创作这些作品的主客观条件,探析创作主体当时的创作思考和情感投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界定本文语境下“知识分子”和“历史题材书写”的概念,继而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说明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出本文所需要讨论的论题。第一章从创作主体和权威话语两个视角,考察历史题材书写中蕴含的权威话语和时代主潮与创作主体意愿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历史题材的隐喻性和多义性的论述印证历史题材书写中文本、创作主体与权威话语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二章借用“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创作主体过往创作经验的梳理,考量作者必须具备丰富史学知识的事实,论述创作主体通过历史题材的表现尽可能地接续了各自曾经的创作风格,并使已有的通俗文学和民间经验也在其中有迹可循。第三章通过细致描述知识分子借历史人物为自己“代言”的心态、历史题材书写中“人”与“自我”的情感回归,以及知识分子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隐喻性表达,在肯定和歌颂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进谏”式的批评,为现实中受挫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自我言说与认同的渠道。

刘艳梅[4](2020)在《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指出郭沫若历史剧的诗性特色,使其成为不少人眼中史剧艺术的开拓者。1940年代郭沫若创作的六大历史剧,社会价值和历史功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获公认。郭沫若充分运用自身诗才,将风格多样的诗歌元素融入历史剧,形成具有“火山雷电”特征,悲壮而崇高美感的历史剧。辩证客观地说,郭沫若抗战时期戏剧不免带有政治功利倾向,有粗糙草率之嫌,如果仅仅停留于政治层面就可能造成对郭沫若史剧的误读和曲解。较为明显的是,郭沫若史剧有意识地承继优秀传统戏曲去粗取精,将古体诗、自由诗、散文体诗、民间歌谣、戏曲运用到剧作中,形成古典风味浓厚的诗趣,使得抗战背景下的历史剧也能达到诗歌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惜,目前学界,许多研究者或是单独研究郭沫若诗歌,或是孤立研究郭沫若的戏剧,鲜少有人从“运诗入剧”这个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对郭沫若戏剧进行不蹈常袭故的深入探索,而诗歌的恰当运用可以说正是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获得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立足于戏剧这一本体,详细剖析郭沫若历史剧如何运用诗歌这一体裁,使得戏剧在题材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艺术的表达等方面产生变化及其具体特征,并进一步从这三大维度探寻郭沫若历史剧中诗与剧的互动和源流关系。绪论部分,本文对郭沫若诗歌、诗剧向历史剧的演化进行爬梳,按照时间脉络兼及论述一九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交代现实因素,并且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戏剧题材角度入手,分析郭沫若历史剧“诗和史剧融合”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抒情诗对戏剧结构的贯串、叙事诗增强被冲淡的戏剧情节、散文诗烘托戏剧气氛三方面进行论述。以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观为出发点探索郭沫若历史剧在戏剧结构、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角度与诗歌的融合,诗情的推动使得史剧情节结构紧凑,深化戏剧冲突。第二章: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从原本具有诗人身份的主人公形象屈原,具有诗性精神的次要人物以及古代游侠豪情人物形象三方面,衍生出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人物品格三种模式——屈原模式、婵娟模式、聂政模式,共同组成郭沫若理想诗国的人物体系。因三种形象建构模式诗化,郭沫若史剧人物呈现与同时期剧作家笔下历史人物迥然相异的面貌。第三章:分析史剧独特语言艺术,着眼戏剧文本的详细解读,对剧作的火山雷电式独白、诗化人物对白以及传统戏曲歌谣的运用,探讨郭沫若对传统诗歌艺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焦国燕[5](2020)在《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民本位”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史上,十七年时期的历史剧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戏剧文学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延安文艺对十七年时期文艺创作的极大影响,使得无产阶级文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方向。此外,国家意识形态对文艺创作的规范和调整,使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完全是在泛政治化的语境中生成和创作。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地为人民服务和为政治服务的特征。戏剧因其较为普遍的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功能,更是受到规范和制约,加之唯物史观的影响,其作品就更多地表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结合十七年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等方法,从题材选择的相似性、创作目的的一致性、反映内容的关联性等方面对《蔡文姬》、《关汉卿》和《胆剑篇》三部代表性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挖掘十七年时期历史剧体现的“民本位”思想,从而强化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从“民本位”思想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历史剧对现实的反思作用和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并对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论文写作提供依据。论文的主体部分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题材分类和产生缘由两方面梳理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创作概况,同时按照时间线索对“民本位”思想的历史源流重点进行梳理,为论文的“民本位”思想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运用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结合三部作品各自不同的特点,从题材选择的特殊性和想象虚构的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作品的“民本位”思想。第三章主要结合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别从主次人物关系的设置、女性人物形象的阐释和善恶对立的角色性格建构三个方面论述作品的“民本位”思想。第四章主要从戏剧结构模式的角度出发,从情节结构的“非整一性”、“苦难”叙事视角的呈现和正、喜剧为主的戏剧类型三个方面分析作品“民本位”的思想主题。

刘遵佳[6](2020)在《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学拓展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革新,拓展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外延伸,对教材中所没有体现的内容进行补充,以达到丰富教材文本,促进学生理解,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当前语文教学中课堂容量小、教学深度浅等问题。本文以作家身份的多样性、特殊性和作品经典性为依据选取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作家之一的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目前对于郭沫若的教学以及拓展教学的研究都比较少,本研究在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语文教学,对中学语文中郭沫若的教学拓展做相关研究,研究如下:第一章,基于郭沫若其身份形象的教学拓展。作家的背景知识是作品解读的必要部分,且作家的经历也是特别的语文学习资源。本章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呈现的郭沫若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作品和教学进行相应的补充,对目前因语文教材的局限而被忽视和遗忘的郭沫若其他形象进行拓展教学,抓住其有关形象与作品的联系,促进学生对郭沫若进行了解,从而促进对其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并对他特别的创作经历进行拓展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素材和资源。第二章,基于目前郭沫若选文的教学进行教学点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文章的类型、题材、风格、艺术特点等文章的特质进行解读和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囿于教材的编写和单元的安排,在教学中忽视了文本的特质。本章利用拓展的教学形式对郭沫若的重要选文进行梳理和拓展,结合文本选择恰当的拓展教学点,改变教学视角单一的现状,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更能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刻。第三章,结合语文教学前沿的阅读视角和模式进行拓展教学方法的试探。本章围绕前两章的教学内容——郭沫若其人其作品的拓展教学,从单篇教学上升至更高的阅读层次,结合文学上的“全人”视境和语文阅读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两种拓展教学方式,对第一章和第二章郭沫若的教学拓展进行试探,以期在实际的教学拓展中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其人其作品进行教学,改善课堂容量小的教学现状。本论文通过拓展教学的形式,对郭沫若的身份形象和其作品的文本特质进行具体的拓展教学研究,为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提供了合适的拓展点,并结合目前语文拓展的视野和方法进行有效实践,给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拓展提供示范。

贾红分[7](2020)在《五四时期女性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对当下历史剧创作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国民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现代意义上戏剧史上女性言说和书写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不仅涌现了一批女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为社会变革谋求新生与解放,而且也出现了诸如郭沫若这样的男性知识分子参与到女性戏剧创作来肩负起文化启蒙的重任。《三个叛逆的女性》便是郭沫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作出的重要戏剧作品,回溯该剧的思想内涵及文化价值,该剧对当下的戏剧创作的启示主要有:善于借故喻今,反映时代话题;追求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注重人物性格塑造,有深刻主题。

闻影[8](2019)在《民国文学视阈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郭沫若是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并且可以代表发展方向的文学家。他以诗集《女神》及以他为代表的创造社,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的文学倾向与文学流派。他的历史剧是中外优秀戏剧艺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在中国新型历史话剧发展上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学者们对于郭沫若历史剧进行了近乎“全景式”的研究分析。但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作家和作品本身。对于文学发生的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足。本文力求溯源求真,拨开历史云雾,探究郭沫若历史剧之“意”。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已有百年历史。自发表、演出以来就有很多的研究和评论。民国时期有上百余种报刊刊登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评论文章,包括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文汇报》《新蜀报》等。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一种热潮,可供研究的史料较多。建国以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着眼于分析人物形象、悲剧审美、创作的思想基础、历史剧的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本文力求拨开历史云雾,溯源探求历史剧之真实意蕴。立足于史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论题本身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通过回归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尽可能还原郭沫若自我建构的发展轨迹,进而探究历史剧创作的真实环境和深层内涵。通过搜集历史剧传播与接受情况的相关史料,如戏剧的演出频次、观众接受度、演员的影响力、戏剧的卖座量、报刊的出版发行和转载量、以及戏剧涉及的历史人物在当时掀起的研究热潮情况,还原历史剧创作的生态环境。研究郭沫若历史剧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郭沫若对自己作品的阐释,包括书信、序言、自述、后记等史料,进而拨云散雾、溯源求真,探究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隐晦的创作缘由。五四时期作者强调思想和“人”的解放,反抗封建,追求民主、科学和自由,借古人之口,传达五四文人对于时代的深刻剖析。抗战时期,由于国家形势的复杂性,郭沫若的抗战六剧蕴含着多重弦外之音,既包括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敌视;又深刻揭露了历史条件下国民党消极抗战、破坏统一战线、卖国投降的无耻行径;郭沫若的批判笔法对抗战特殊时期出现的卖国贼和汉奸走狗行为进行了深恶痛绝的鞭笞;同时,他直面历史,将历史剧创作扎根土地、切中人民需求,营造民众团结一心,积极抗战的氛围,在塑造了一系列人民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达成了戏剧艺术性和教化功能的进一步融合。

唐文娟[9](2019)在《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围绕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以及流产的李岩史剧展开讨论,这些剧作是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民族抗战、政党政治、文化学术、都市商业演剧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从新史观角度对中国历史、传统的阐释与再现,又是对不断变化的时局及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因此,这些剧作的讨论超出了文学审美的范围,需要被视为更大、更复杂的文化、政治、社会文本来加以解读。本文试图打破以往郭沫若戏剧研究往往局限于文学史内部,要么泛政治化,要么纯文学化的倾向,借助大量报刊史料,尽可能在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郭沫若的历史剧与陪都重庆复杂的政治、学术、文学、演艺等场域之间的相互生成关系,呈现出郭沫若历史剧的丰富内涵及其遭遇的诸多难题。在章节安排上,本文大致依照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上演的顺序,以及其所揭示的历史精神的前后变迁,分别从文化学术、政党政治、商业演剧维度加以分析,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作为整体的“战国史剧”,考察其与郭沫若的先秦思想史研究在对战国“历史精神”诠释上的共通性,同时揭示出战国史剧在将历史精神美学化时超出战国史研究的地方。最后,在与同时代“战国策派”的战国叙述对比中,呈现出郭沫若的战国想象的特征及其遇到的困境。第二章,本章将《屈原》从“战国史剧”中分离出来,一方面聚焦于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与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的屈原研究之间的彼此缠绕关系,同时呈现出《屈原》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审美机制和接受环节在中共文化政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集中揭示出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政治面向。第三章,主要从城市商业演剧角度来解读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呈现出郭沫若的历史剧与后方城市,尤其是陪都重庆通俗文化空间的关系。一方面考察抗战后期重庆稳定的商演模式对《孔雀胆》的情节、主题以及审美形式的影响;一方面考察知识分子与市民阶层观众对该剧评价上的巨大反差,揭示出郭沫若后期的历史剧遭遇的难题。第四章,主要将郭沫若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历史剧《南冠草》、流产的李岩史剧及其副产品——史论《甲申三百年祭》结合起来,考察郭沫若的晚明想象前后的变化及背后史观的转变问题。

姚媛媛[10](2019)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 ——以蔡琰为例》文中指出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是工人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着涵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要方面,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散见其着述中。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作者用了较为详尽的笔触书写并记录了有关于妇女的地位演变、妇女问题的产生过程、基本规律及其妇女解放的基本道路,被公认为是关于妇女研究方面的经典之作。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论述关于妇女方面的思想在他们的专着《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反杜林论》等中都有直接或间接地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妇女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肯定妇女在推动历史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过程中的重要贡献,鼓励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妇女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们分析研究今天的妇女地位、追求两性平等的社会尤为重要,是研究女性问题的理论支撑。郭沫若是我国着名的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郭沫若的个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在研读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识到妇女作为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男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直遭受着社会压力与封建思想的双重压迫,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全体社会成员公正与平等的理念是相悖的,这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要求。深受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启发,郭沫若在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中通过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女性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的考察,选取东汉以才女蔡琰为代表的女性历史人物为研究基点,通过五幕历史剧《蔡文姬》,在秉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让蔡琰这一历史人物紧跟时代,成就她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爱国的新时代“五四”女性形象,呼唤女性思想意识从封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主动追求解放、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郭沫若对蔡琰的研究,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搜集史料的可靠性与考证的严谨性、秉承人民本位与时代发展立场的基础上重塑蔡琰这一人物形象。该形象实现了人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出理论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大众性与独特性相联系,文学性与现实性相接轨的史学特征。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编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更是女性大众历史的述说。本论文以女性历史人物蔡琰研究为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视角,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对女性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思考、研究,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同时,通过对蔡琰研究的史学内容、史学方法、史学特征的探讨理出郭沫若女性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与当代价值,关注女性群体、重视女性教育、消除性别歧视,将女性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有助于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权益,同时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社会与文学领域的传播和发展。

二、从《三个叛逆的女性》分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三个叛逆的女性》分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论向培良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历史剧的“教训”色彩浓重
二、与历史“违和”
三、人物塑造机械化、脸谱化

(3)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辨析
    (二)选题的缘起、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历史题材书写中创作主体对于权威话语的共谋
    第一节 历史题材书写的多义和隐喻性特征
    第二节 创作主体与权威话语的双向互动
第二章 知识分子专业认知的永恒在场
    第一节 对相关领域知识的运用与发扬
    第二节 对过往创作模式的承继
第三章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显现
    第一节 个体主体意识和人性的表达和凸显
    第二节 知识分子批判性立场的回归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郭沫若诗剧到历史剧创作的演变轨迹
    二、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诗和史剧的融合”
    第一节 抒情诗里的浪漫主义诗情涌现
        一、对仗语式的抒情效用
        二、题材选择里的诗意之美
        三、历史剧的诗情结构
    第二节 叙事诗里的现实主义精神追寻
        一、“失事求似”叙事理念:历史精神的时代化显现
        二、故事性叙事:增强史剧的革命现实味
    第三节 诗情和诗美汇为一体的史剧
        一、诗歌形式的自由表达
        二、无拘无束的诗性精神
第二章 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屈原模式:爱国诗人的纯洁人格
    第二节 婵娟模式:乌托邦想象下的道义美
    第三节 聂政模式:豪放游侠的典型化
第三章 汪洋恣肆的史剧诗化语言
    第一节 火山雷电式独白
        一、热烈火山式独白
        二、冷峻雷电式独白
    第二节 史剧对白诗意化
        一、对“写意”笔法的继承
        二、热骂与柔婉交织的对白
    第三节 古典戏曲的巧用
        一、曲词雅俗兼备
        二、音调铿锵激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民本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历史剧的创作历程
    第二节 历史剧的产生缘由
    第三节 “民本位”思想的历史源流
第二章 “失事求似”原则的隐晦暗示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特殊性
    第二节 想象虚构的合理性
第三章 多维关系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主次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
    第二节 多角度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三节 善恶对立的角色性格建构
第四章 不同结构模式的隐性表露
    第一节 “非整一性”的情节结构
    第二节 “苦难”叙事视角的呈现
    第三节 正、喜剧为主的结构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郭沫若与中学语文相关研究
        (二) 教学拓展相关研究
        (三) 现有研究之不足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郭沫若形象的建构与重构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形象的建构
        一、作为新诗人、剧作家的文学家形象
        二、作为历史学家与古文字学家的学者形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郭沫若形象的遮蔽与重构
        一、被新诗人遮蔽的旧体诗人形象
        二、被忘却的小说家和翻译家形象
        三、被回避的社会政治家形象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作品的教学拓展
    第一节 郭沫若选文入选教材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后教材中郭沫若诗文选用梳理
        二、选文选用背景及教学点梳理
    第二节 《天上的街市》:从想象到格律
        一、《天上的街市》教学现状
        二、《天上的街市》的诗歌格律
        三、《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第三节 《屈原(节选)》:跨文体思维教学
        一、《屈原(节选)》教学现状
        二、《屈原(节选)》中戏剧与诗歌的融合
        三、《屈原(节选)》的跨文体教学设计
    第四节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新诗内在律和新诗散文化
        一、忽视与重拾
        二、自由诗的内在节奏鉴赏教学
        三、解读新诗散文化倾向
第三章 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的方法
    第一节 “全人”视境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运用
        一、“全人”视境概述
        二、在教学中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郭沫若
        三、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 群文阅读在郭沫若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一、“群文阅读”打开方式概述
        二、郭沫若作品“群文阅读”试探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在郭沫若教学中的探究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
        二、郭沫若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屈原》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五四时期女性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对当下历史剧创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时期女性戏剧的发展概况
二、“三个叛逆的女性”的剧作分析
三、《三个叛逆的女性》对当下历史剧创作的启示
    (一)善于借故喻今,反映时代话题
    (二)追求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三)注重人物性格塑造,有深刻主题。

(8)民国文学视阈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方法
2 民国时期的历史剧创作
    2.1 历史书写中的历史剧
        2.1.1 “五四”:借史诉情与自我言说
        2.1.2 “左联”:历史镜像与潜在讽喻
        2.1.3 “抗战”:以史缘志与人民本位
    2.2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
        2.2.1 20年代:民主与情感移植
        2.2.2 30年代:流亡与自我建构
        2.2.3 40年代:革命文化的班头
3 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传播与接受
    3.1 郭沫若历史剧演出与观看
        3.1.1 叛逆女性的“游击战”
        3.1.2 抗战六剧的“文化战”
    3.2 民国报刊评论中的郭沫若历史剧
        3.2.1 郭沫若历史剧评论热潮
        3.2.2 冲突性的早期史剧研究
        3.2.3 系统性的抗战六剧研究
4 “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的研究
    4.1 郭沫若历史剧的自我阐释研究
        4.1.1 叛逆女性的出走与回归
        4.1.2 抗战六剧的弦外之音
    4.2 郭沫若历史剧评论研究
        4.2.1 溯源求真:历史剧之“意”
        4.2.2 回望经典:历史剧之“人”
5 郭沫若史剧观与当下启示
    5.1 落笔于往古、归意于当今的史剧观
        5.1.1 失历史之实,求精神之似
        5.1.2 立足于人民,借古以鉴今
    5.2 当代历史剧中史与剧的较量
        5.2.1 史与剧:杠杆的两端
        5.2.2 史与剧平衡法则:失事求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郭沫若历史剧本
附录B 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抗战时期的历史言说及其现实指向
    第一节 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文化转向与历史书写
    第三节 历史剧与1940 年代重庆文化场
    第四节 材料、方法、章节安排
第一章 “战国史剧”中的历史精神
    第一节 战国书写中的革命儒家
        一、史学与史剧的分歧
        二、士与历史精神
    第二节 历史精神的演绎:士、女性与群众——以《棠棣之花》《虎符》为中心
        一、被国家话语改写的“士”
        二、女性、群众与现代精神
        三、舞台化的尝试
    第三节 战国史论争与郭沫若的转变——《高渐离》再讨论
        一、郭沫若与“战国策派”
        二、《高渐离》中的战国图景
    小结
第二章 《屈原》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屈原热”与郭沫若的屈原研究
        一、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
        二、唯物史观的屈原研究
        三、两个“屈原”——侯、郭“古代社会性质”论争再认识
    第二节 “写史”与“做戏”:《屈原》与历史诗学
        一、编年史剧:夭折的写作计划
        二、“历史悲剧”:叙述中心的转移
        三、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辩证法
    第三节 舞台剧《屈原》与国共文化战
        一、《屈原》上演与政党文化政治
        二、“美学”维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三、“舞台作炮台,剧场作战场”
    小结
第三章 《孔雀胆》:闹剧与城市
    第一节 从“主题”到“问题”:左翼批评的话语生产
        一、民族团结与抗战时期的满蒙问题
        二、民族性与阶级性、历史剧与忠奸戏的龃龉
        三、主题滑移与时代症候
    第二节 悲剧抑或闹剧:《孔雀胆》与城市商业演剧
        一、“市场热”:《孔雀胆》与城市商业演剧
        二、闹剧(melodrama):文本、舞台与观众
        三、“观众吃故事”:从“小市民”到“民众”
    小结
第四章 晚明史剧中的历史想象及其内在困境
    第一节 《南冠草》:“晚明热”与民族本位
        一、“发现”夏完淳
        二、晚明史剧《南冠草》
        三、《金风剪玉衣》的“失败”与“民族本位”的退场
    第二节 《甲申三百年祭》与“人民本位”的出场
        一、被“政治化”的《甲申三百年祭》
        二、“革命士大夫”李岩与别样的晚明图景
        三、人民本位”的出场: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
    第三节 流产的史剧与“人民性”赋形的难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历史剧《棠棣之花》演出统计表(1941-1949)
附录2 历史剧《屈原》抗战期间演出统计表(1942-1945)
附录3 历史剧《孔雀胆》演出统计表(1942-1949)
附录4 历史剧《虎符》演出统计表(1943-1949)
附录5 历史剧《金风剪玉衣》演出统计表(1943-1945)
附录6 应云卫:《屈原》公演献辞
后记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10)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 ——以蔡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观点
        2.1.1 妇女被压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
        2.1.2 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2.1.3 妇女解放体现着全人类解放的层次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2.1.4 妇女解放道路的开辟是一个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
        2.1.5 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有赖于妇女地位的改变
    2.2 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接受与形成
        2.2.1 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
        2.2.3 新中国成立后(1949-至今)
第3章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背景与基础
    3.1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时代背景
        3.1.1 民族危机,妇女深受其害
        3.1.2 社会危机,民众意识觉醒
        3.1.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进一步实践
    3.2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文化基础
        3.2.1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繁荣
        3.2.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
        3.2.3 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文化氛围
    3.3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情感基础
        3.3.1 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3.3.2 相似的情感经历
        3.3.3 强烈的爱国责任心
第4章 郭沫若对蔡琰形象的历史性考察
    4.1 蔡琰形象内涵的生成
        4.1.1 基于历史真实面相的考察
        4.1.2 源于现实的需要
        4.1.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下的历史剧创作
    4.2 历史人物研究的史学内容与史学方法
        4.2.1 蔡琰研究与东汉末年历史研究
        4.2.2 蔡琰研究中对曹操的全新评价
        4.2.3 蔡琰研究的历史内蕴
        4.2.4 坚持史料的可靠性与考证的严谨性
        4.2.5 秉承人民本位与时代发展立场
        4.2.6 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3 历史人物研究的史学特征
        4.3.1 理论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4.3.2 大众性与独特性相联系
        4.3.3 文学性与现实性相接轨
第5章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与当代价值
    5.1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
        5.1.1 关注妇女群体
        5.1.2 重视女性教育
        5.1.3 消除性别歧视
    5.2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当代价值
        5.2.1 有助于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权益
        5.2.2 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5.2.3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文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从《三个叛逆的女性》分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向培良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批评[J]. 乔世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04)
  • [2]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D]. 丁毛毛.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D]. 王翕民.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刘艳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民本位”思想研究[D]. 焦国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D]. 刘遵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五四时期女性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对当下历史剧创作的启示[J]. 贾红分. 今古文创, 2020(11)
  • [8]民国文学视阈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闻影.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9]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D]. 唐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10]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 ——以蔡琰为例[D]. 姚媛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从《叛逆三女》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理论的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