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新闻评论(下)——《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备忘录》

2002:中国新闻评论(下)——《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备忘录》

一、2002:中国新闻业回望(下)——中国新闻业发展“备忘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彬[1](2021)在《建设性新闻之辨》文中提出近年来,建设性新闻成为新闻学界的热词,通过专着专刊、学术会议、课题研究和培训课程,俨然形成某种学术新潮,乃至成为探究中国新闻未来路径的首选概念,呈现出为中国新闻业发展奠定总体基调的趋势。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新闻业的源流和本质,建设性新闻在中国的概念存在错位。应深入分析此类学术现象的深层次问题,探究引领新时代中国新闻业与新闻学之"道",为建设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的新闻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辨章学术,正本清源。

高山冰[2](2017)在《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指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成立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以下简称: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民主共和,创立新的新闻管理体系,其对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促进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新闻出版业及民众三方就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的认识和激烈博弈,对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法律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新闻管理体制在我国近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尽管它存在严重缺陷,但仍闪烁着革命光辉。论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为基本视角,对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的产生、形式、内容及其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考察。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西方文化于中国新闻业的推动作用进行考察,对晚清社会尤其是清末新闻管理举措进行梳理,对辛亥革命期间新闻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民国初期的时代发展脉络。第二章对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探索近代国人对西方新闻管理思想的接受和能动改造的实践,考察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内涵。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从这一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的建构及运行两个方面加以具体剖析,前一部分主要从新闻管理机构设置、新闻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加以考察;后一部分则从刊发官报、与记者沟通及法律救济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对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及局限的角度进行了评价。结语部分则对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实践展开反思,探索如何把握管理与新闻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和碰撞力度。本文认为为强化对新闻事业的管理,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层面,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总纲,确认了言论自由的基调;以临时大总统为统领;以内务部、交通部等中央部门为承管者;废除《大清报律》中违反民主共和体制的条款,有选择地沿用相关事务性管理条例;积极制定《中华民国暂行报律》等法律法规,佐以“减免邮资”等行政命令;编辑出版了《临时政府公报》共五十八期,树立政府舆论权威,促进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在地方,由各地都督府负责掌一方新闻事业管理。除执行中央相关新闻宣传管理政令外,各都督府亦会根据自身需要,采取诸如资助报刊创办发行、安排记者专访以占领舆论阵地等举措来协调地方新闻事业的发展。除积极促进配合以外,从中央至地方亦有相关管制措施,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加之行政命令管控和军方的武力压制,主要有取缔、罚款、抓捕拘留甚至枪毙新闻工作者等惩罚措施。南京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新闻管理法律、政策、措施,对民初新闻发展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言论自由的基调为新闻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则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革命党人对新闻事业的重视也是其发展前行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得南京临时政府处处受制于西方列强,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很难摆脱列强阴影,饱受欺凌;南京临时政府组成人员乃至革命党人自身成分十分复杂,导致其无法政令统一,政府不能做出强有力的管控措施,不能有效节制言论,也不能适当引导舆论,甚至反受其掣肘,其权威力和公信力被削弱,无法引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现有法律的执行不当,都使得政府在舆论管控方面相对被动,新闻管理理念得不到贯彻,严重影响了南京临时政府新闻事业管理的实际效果。

杨凯[3](2013)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99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中国新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新闻业所处的由政府、市场和公众构成的媒介生态也需要借鉴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播价值和研究价值凸显,值得研究。本文在专业社会学的基础上厘清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将它作为新闻业在争取专业地位和权利过程中的一套价值标准体系(包含新闻自治、职业标准--客观性原则、媒体公共服务、新闻专业协会和新闻伦理道德以及新闻教育等)和相应的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文章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论述各阶段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背景、主要理论基础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各方面进行建构的具体措施,效果和局限。本文最后探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美国新闻业以及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并总结其对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启示。全文共分为绪论、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阶段、媒介社会责任论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公共新闻学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新语境下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和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等六个部分。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18901942)阶段,新闻业内外部条件基本齐备。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是主要理论基础。具体在1910年左右,新闻客观性理念从作为一种操作原则,上升到新闻业的职业标准和理想。新闻公共服务成为业界普遍观念。全国性的新闻专业组织形成并在全国范围制订了一批职业道德规约,新闻教育逐渐被接受为一种职业训练的专门途径在全国铺开;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421988),由于美国新闻媒介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改变,媒介在与政府、公众关系恶化的困境下通过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来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媒介社会责任论发展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成为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新闻客观性通过新闻组织人员多元化来加强平衡性,尤其是族裔平衡。调查性新闻彰显了媒体的独立立场。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扩大了公共服务。媒体专业协会重新修订和制订了一批职业道德规约,完善了新闻自律机制。新闻教育也通过传播学加强了专业教育的学术性;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第三个发展阶段(19882001),美国民主政治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削弱了新闻业的合法性和民主功能。基于杜威哲学和社群主义等理论基础的公共新闻学/事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提升新闻业的政治民主功能,进行自我救赎。进行公共新闻实践的媒体不满足仅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还致力于发现和解决社群的问题,培养更加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公民。新闻专业协会为了解决新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重新修订道德规约,对新闻工作者的约束加强。但在危机缓解的同时也酝酿着新的危机。新闻工作者的参与者身份与传统新闻客观性理念有所冲突,社群的地理局限与公共新闻追求普遍的“善”相抵触。新闻教育不能提供新闻业界满意的具有技能的学生;在第四个阶段(21世纪以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语境。媒介经济持续恶化,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强劲,同时“9.11”后政府信息控制加强,爱国主义情绪也时常影响新闻实践。新闻媒体无论在新闻生产、公共服务和新闻伦理道德方面都受到严峻挑战。笔者提出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重构的方向:提倡公司社会责任论,媒体集团管理者应承担更多责任,减轻媒体经济负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体在公民新闻时期处于适度的民主压力下。本文最后一章探讨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美国新闻业和中国(大陆)新闻业的影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中始终面临危机的事实说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先天的结构性缺陷,无法摆脱所处的政治经济结构,和人作为新闻主体导致的必然的不足。但也说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通过不断发展和调整,至今仍然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和合理性。对美国新闻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关系的协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大陆)的影响。1949年前,中国商业报刊和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受到美国很深影响,国民党宣传体系在抗战胜利前后也受到一定影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再度传播,对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当前中国新闻媒体所处的复杂媒体生态和舆论生态,既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又要面临市场竞争和提供公共服务,中国新闻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照搬美国经验。但可以借鉴美国新闻专业主义中强调事实、真相的客观性原则和新闻的平衡性。以及他们将公众作为公民的服务理念和媒体自律机制的完善。

商建辉[4](2013)在《新闻来源利用公共关系操控新闻生产的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来源作为新闻原料的提供者,与新闻部门进行交易的动机,既包括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包括避免不良的媒体信息。在公共关系产业迅速发展、记者队伍与所提供的内容之间不成比例的增长,以及记者考核体系"重量不重质"的倾向的格局下,利用公共关系的消息来源乘虚而入,一些组织和个人通过公共关系影响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形象、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些组织和个人影响媒介对他们报道的路径有:控制新闻渠道、制造新闻、信息补贴等。

宋莉涛[5](2013)在《试析媒体在中欧关系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政治中,各国以追求国家利益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但是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国际政治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实施对外政策的过程中,从单纯依靠军事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向硬实力和软实力并重转变。媒体作为一种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越来越多地采取对外传播的方式通过公共外交改善其对外政策内容。而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利用大众传媒工具来促进民族国家认同以及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度。近年来,媒体的影响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由媒体塑造的国家形象如何对外交决策产生作用却少有具体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通过对冷战结束后中欧关系进行纵向研究,从而深入探讨媒体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在欧盟这一多边组织的背景下,考察了媒体和对外政策的模型——CNN效应和索引假设,对于中欧关系中媒体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首先讨论了软实力、国家形象在国际政治中的意义,集中讨论国家吸引力,新闻媒体所呈现的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形象,关注于中国的软实力。其次,文章分析了媒体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传播学中的CNN效应和索引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找出了两组研究变量:中国媒体与中国政府对外政策,欧州跨国媒体与欧盟对外政策。CNN效应认为媒体对于政府的对外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索引理论则相反,认为政府政策引导媒体的报道内容。再次,文章分析了媒体对于中国和欧盟的报道内容以及不同时期中国和欧盟在媒体中的形象变化。通过《人民日报》(1989~2005)对欧共体/欧盟的报道,以及对于欧盟官员进行采访,分析了媒体报道内容的纵向变化类型和中国、欧盟形象的变化,探讨了影响媒体报道的因素。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和欧盟的政府政策文件。在对不同时期的政策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欧关系背景下媒体和对外政策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就中国方面而言,对于欧盟的报道是受到中国政府对外政策影响的,但是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报道的自主性;就欧盟方面而言,宏观上媒体对于欧盟对中国政策文件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甘丽华[6](2013)在《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建构主义的理论立场,跨边界关系的理论框架,将身为团中央机关报、同时作为职业身份/认同阐释共同体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个案,在国家、媒体、公众(读者)相互影响、渗透、冲突、协商的历史场景中,考察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发现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存在三种关系模式:第一、“一体化”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下,中国青年报和行政体系处于“上下一体化”的框架中。团中央通过直接撰写社论、修改社论、指定社论题目和报道思路、审稿、看大样等方式直接介入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生产过程中。其领导人经常召集报社员工开会及到报社发表“纲领式”讲话。从创刊起,中国青年报就被赋予“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的任务,通过上级机关精神、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对青年进行单向灌输式的影响,报纸和读者处于一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平衡关系中。前期对读者来信的重视和运用并没有创造出公众参与发声和讨论的公共空间。这种“一体化的关系”使得媒体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作为读者的公众也被纳入“一体化”当中,缺乏参与协商的社会资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反右派”、“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推力下,媒体最终走向了普遍的新闻失实与“创造性地说假话”。第二、“专业控制”模式。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中国青年报处在新的关系机制中,其机关报色彩趋向淡化,团中央对报纸的掌控度在下降;公众(读者)的力量在上升,报纸对市场的依赖度上升,以致有记者喊出“读者是上帝”。这种新的关系机制给予了中国青年报一定的新闻实践自主性,对于团中央的“指令”不再是简单的服从,而是开始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认知上的“专业控制”关系模式中。在新的关系框架中,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的主体意识高扬,开拓了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的报道模式,在优良的“党报传统”和西方优秀同行新闻实践双向的参照系中,职业身份认同发展至一个高峰,“我们是记者,我们写新闻”成为共同的诉求;“第一是事实,第二是事实,第三还是事实”带有本土化的“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实践讨论中得以清晰,职业规范和职业共识得以初步建立。第三、“抵抗与收编”模式。抵抗和收编是英国伯明翰学派在研究青少年亚文化时的用词,用以描述主导文化面对亚文化时的反应策略。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新闻实践不能完全等同于“亚文化”,但不能否认,这份体制内的媒体发展出了和《人民日报》等“一线党报”代表的、官方赋予的或认可的等主流话语不同的文化和认同。从这个层面上,它也就具有了“亚文化”的意味。从作为抵抗的“主流大报”转型、“公司化”改制开始,中国青年报试图用“市场告别真理报模式”,试图超越“机关报”的身份。但主导文化没有坐视不管,相应采取了支持发行、改变记者考核方式等诉诸利益的“商业化”收编以及“界定”、“标签化”、引发“道德恐慌”式的“意识形态”收编。这两种收编都导致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的再次抵抗,最终结果呈现出“双输”的局面:冰点停刊,李大同、卢跃刚等一批记者“退场”,同时执政党、团中央的形象受到负面评价。在目前的新闻业,这三种关系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媒体中并存,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但在具体时期不同模式占据支配地位。本文最后的部分通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的深度访谈,探究中国青年报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访谈发现: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这种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使得他们能够主动拒绝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选择继续留在新闻行业,同时也激发他们不断地在自我的层面上进行职业反思,强化专业化的职业认知。对旧有的“国家-媒体”边界的突破和建立新的边界关系的努力,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对污名化的社会评价的主动“隔离”,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受访者提出的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造成这种分裂的原因和社会整体的分裂、新闻管制以及记者收入多元化等因素有关。

邓绍根[7](2012)在《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历史友谊——密苏里新闻学院支持燕大新闻学系建设的过程和措施探析》文中研究表明1924年,密苏里新闻学院推荐毕业生聂士芬前往燕京大学协助司徒雷登创办起新闻学系。在燕大新闻学系暂时停办后,密苏里新闻学院积极响应聂士芬重建燕大新闻学系的号召,从1928至1934年通过承认燕大学分、募集资金、交换研究生、互派师资、提供图书资料等五项措施,给予燕大新闻学系"学术和行政上的指导",极大地支持和帮助了燕大新闻学系崛起发展。燕大新闻学系由此成为民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强月新,熊燃[8](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认为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林牧茵[9](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一平,张湛滨[10](2008)在《中国报业企业经营战略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中国报业企业存在着诸多缺陷和瓶颈问题,严重制约着其正常发展。研究转轨时期的中国报业企业经营战略,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迎接国际报业巨头的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2002:中国新闻业回望(下)——中国新闻业发展“备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中国新闻业回望(下)——中国新闻业发展“备忘录”(论文提纲范文)

(1)建设性新闻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概念及其流转
革命建设的中国语境
螺蛳壳里做道场——建设性新闻的“术”与“道”
立足中国土,请教马克思

(2)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创新及意义
第一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起步
        一、西方传教士开启中国近代报刊之门
        二、外媒本土化促进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发展
        三、领事裁判权——租界报业发展的双刃剑
    第二节 进步思想的宣传兴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
        一、早期维新派——借助报刊看世界
        二、百日维新——借助报刊宣扬温和的君主立宪制度
        三、激烈的思想论战——保皇抑或革命
    第三节 清末政改:强化新闻管理
        一、清廷新闻管理的宗旨
        二、清廷新闻管理的举措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转折
        一、辛亥革命准备过程中的民主自由思想传播
        二、革命党人新闻宣传实践
        三、革命党人主导临时政府执行资产阶级共和政策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言论出版自由是新闻管理体制的核心
        一、自由主义思潮对专制思想的冲击
        二、专制制度对民主思潮的妥协
        三、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充分保障
    第二节 对清末新闻法制的继承与改进
        一、相似的新闻宣传方式
        二、相近的报纸创刊程序
        三、相仿的新闻管理措施
    第三节 革命党新闻民主思想的实践
        一、追求民主共和
        二、保护言论自由
        三、重视舆论宣传
第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建构
        一、新闻管理机构设置
        二、新闻管理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运行
        一、刊发官报
        二、建立与记者沟通机制
        三、设立新闻宣传纠纷的法律救济
第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对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
        一、促进新闻职业理念转向倡言国事
        二、政府与报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三、新闻事业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四、萌生近代新闻教育和新闻专业主义思想
        五、催生“党报”现象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局限
        一、新闻管理权限模糊
        二、新闻管理软弱无力
        三、新闻管理力度失衡
结语: 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的启示
    一、尊重新闻规律
    二、辩证地看待自由与责任
    三、重视制度系统化设计
    四、提高管理的执行力
    五、引导行业自律
参考文献
后记

(3)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意义
        一、 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阐释
        二、 研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学术意义
        三、 研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一、 国外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二、 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思路和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 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步 1890~1942
    第一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的背景考察
        一、 新闻自由和便士报的成功为报业提供政治和经济独立的基础
        二、 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质量需要控制
        三、 新闻工作者需要专业化提升其职业地位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一、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美国的发展
        二、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视野下的美国新闻专业主义
    第三节 美国新闻专业理念—客观性理念的确立和发展
        一、 客观性理念的确立
        二、 客观性理念内涵的发展
    第四节 媒介公共服务:私人企业为主的格局
        一、 面向作为整体的公众服务
        二、 由占绝大多数的私有媒体提供公共服务:自由主义逻辑的产物
        三、 新闻业公共服务的理想:多功能的平衡
    第五节 新闻专业自律的开端:新闻协会组织和新闻伦理道德
        一、 美国新闻专业协会组织的初期建设
        二、 美国新闻道德规约—新闻伦理的制度化
        三、 新闻道德伦理:现实需要的产物
    第六节 美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新闻教育的发展
        二、 早期美国新闻教育的特点
        三、 早期美国新闻教育专业化作用的考察
    小结
第三章 媒介社会责任论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 1942~1988
    第一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现实背景
        一、 媒介所有权日益集中的经济结构带来威胁
        二、 媒介与政府的关系:新闻自由空间的争夺
        三、 反文化思潮下公众的媒介信任危机和消费主义文化
        四、 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完善的理论基础—媒介社会责任论
        一、 媒介社会责任论的产生背景
        二、 媒介社会责任论的内容
        三、 媒介社会责任论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第三节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完善
        一、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挑战与修补
        二、 平衡报道内涵的延伸
    第四节 新闻业公共服务的发展
        一、 新闻业公共服务的演进
        二、 市场逻辑与民主逻辑的斗争—公共服务观的结构困境
    第五节 新闻专业协会促进多元化和媒介自律机制的改善
        一、 新闻专业协会的发展—结构多元化
        二、 新闻道德规约修订:新闻伦理道德的自我反思
        三、 新闻专业自律机制的改善
    第六节 美国新闻教育的扩张
        一、 新闻教育的扩张
        二、 新闻教育的专业把关机制确立
        三、 新闻教育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四、 新闻教育面临新矛盾
    小结
第四章 公共新闻学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 1988~2001
    第一节 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新困境
        一、 政治的向右转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威胁
        二、 民主危机动摇新闻专业主义的合法性
        三、 技术更新带来挑战
    第二节 公共新闻运动的理论基础—公共新闻学
        一、 公共新闻学理论
        二、 公共新闻学与媒介社会责任论的关联
        三、 公共新闻学的影响
    第三节 客观性原则的改革
        一、 公共新闻学对“客观性”的发展
        二、 “多元化”继续—是否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平衡
    第四节 媒介公共服务的改革
        一、 服务公众观念的演进:从公众(public)到社群(community)
        二、 从提供信息服务向解决问题服务发展
        三、 从“消极”的公众向“积极”的公民发展
        四、 “公共”含义的模糊及影响
    第五节 公共新闻学时期新闻协会和新闻伦理道德的建设
        一、 新闻协会“多元化”发展继续
        二、 新闻伦理道德的困惑与调整
    第六节 美国新闻教育专业化遭遇危机
        一、 美国新闻教育的新问题
        二、 新闻教育专业化的努力
        三、 新闻教育专业化的危机:学界与业界关系受损
    小结
第五章 新语境下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
    第一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新语境
        一、 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影响日益增长
        二、 经济全球化加剧、媒介经济环境动荡
        三、 反恐与爱国主义情绪的激发—9.11”后政府与民众对新闻界的影响
    第二节 新语境下以客观性为原则的新闻生产受到挑战
        一、 新闻采集环节
        二、 新闻制作环节
        三、 新闻传播环节
    第三节 新语境下媒介公共服务功能受到挑战
    第四节 新语境下新闻专业组织和媒介伦理受到挑战
        一、 新闻专业人员工作压力增大
        二、 新闻专业人员对专业协会组织的参与度与工作满意度下降
        三、 新闻专业自治受到影响
        四、 新闻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第五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未来建构:公司社会责任论与媒介素养
        一、 提倡公司社会责任论
        二、 发展媒介素养教育
    小结
第六章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一、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局限性
        二、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美国新闻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1949 前)
        一、 中国新闻职业化背景
        二、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实践的影响(1949 前 )
        三、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学与新闻教育的影响(1949 前)
    第三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的影响(1978~)185
        一、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再次传播的背景
        二、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实践的影响(1978~ )
        三、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影响(1978~)
    第四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实践的启示
        一、 对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借鉴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二、 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性
        三、 选择性吸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内容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新闻来源利用公共关系操控新闻生产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控制新闻渠道
    (一)评估记者
    (二)对记者进行“公关”
    (三)对媒体进行收买或“公关”
二、制造新闻
三、信息补贴
四、结语

(5)试析媒体在中欧关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议题的由来
    二、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 创新点及实践意义
第一章 外交与媒体
    第一节 外交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播的出现和发展
        一、 中国新闻业的出现
        二、 中国报纸业的发展
        三、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
    第三节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第二章 软实力、国家形象和媒体—政策内在关系
    第一节 软实力、国家形象和中国崛起
    第二节 媒体信息与政策制定
        一、 媒体作为信息来源
        二、 媒体作为传播渠道
        三、 媒体和政策制定过程
    第三节 媒体——对外政策内在关系的模型
        一、 CNN 效应
        二、 索引假设
第三章 媒体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冷战后中国和欧盟之间关系为例
    第一节 冷战后中国与欧盟关系发展
    第二节 中欧关系中媒体与对外政策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在中欧关系背景下的具体应用
第四章 欧盟形象的变化:人民日报的纵向报道
    第一节 新闻报道和影响报道的因素
        一、 主题划分
        二、 位置安排
        三、 新闻来源
    第二节 欧盟形象的变迁
        一、 欧盟的扩大
        二、 欧盟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三、 欧盟作为全球行为体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的国家利益、对外政策以及媒体关于欧盟的报道
    第一节 中国对外新闻报道实务
    第二节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报道
    第三节 中国国家战略和中国对欧盟的外交政策
    小结
第六章 媒体报道和欧盟对中国政策制定
    第一节 欧盟对中国政策制定
        一、 欧盟对中国政策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者
        二、 欧盟对中国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三、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政策制定的过程
    第二节 欧盟决策者对于中国的看法
        一、 中国信息的来源
        二、 欧盟官员眼中的中国
        三、 关于中国的媒体报道和政策制定
        四、 媒体报道与政策演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的现实问题与变革路径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理论假设
        二、理论视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机关报模式与记者职业身份的变形
    第一节 国家范围内的新闻职业规定
        一、“完全的党报”特征
        二、双重使命:团中央与全国青年的喉舌
        三、开明政治家与记者身份的体制内协商
    第二节 体制内开放与职业意识的有限导入
        一、读者来信的时代背景
        二、读者来信的特点
        三、读者来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新闻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职业身份认同错位:富有革命热情的“机关干部”
        一、职业动机:服从组织决定
        二、作为批判靶子的“资产阶级新闻观”
        三、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消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共同体的回归与记者职业身份的建构
    第一节 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媒介转型
    第二节 专业控制:“高水平的一致”
        一、从直接控制到专业控制
        二、对下: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三、从“政治化”向“专业化”转型
    第三节 深度报道:“主体新闻观”的建构与解构
        一、深度报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动因
        二、“张建伟模式”与记者职业身份内部协商
    第四节 自我认同:从普罗米修斯到西西弗斯
        一、群体特征:底层生活经验
        二、自我的认同:从普罗米修斯到西西弗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媒介市场化变革与记者职业身份的解构
    第一节 抵抗:夭折的公司化改革
        一、作为抵抗的“主流大报”转型
        二、“团中央机关报”表述的退场
        三、失败的改革
    第二节 商业化收编:记者考核条例争议
        一、商业化收编之一:发行
        二、商业化收编之二:记者考核
    第三节 抵抗与意识形态收编:“冰点周刊”事件
        一、“界定”、“标签化”、“道德恐慌”
        二、“反收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分裂
    第一节 认同的力量
        一、合法性认同:新闻记者是一种职业
        二、抗拒性认同:“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三、规划性认同:新闻实践的转型
    第二节 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的逻辑
        一、“国家-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职业意识表述
        二、“媒体-公众”边界关系的建构与职业意识表述
        三、记者群体内互动:职业身份认同的内化
    第三节 分裂感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意义
        一、“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尴尬
        二、造成“普遍的分裂”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开放语境中记者职业身份的社会协商
    一、“边缘突破”的困局
    二、开放语境中记者职业身份的重构
    三、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历史友谊——密苏里新闻学院支持燕大新闻学系建设的过程和措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推荐聂士芬协助燕大创办新闻学系
响应聂士芬呼吁,积极支持燕大新闻学系重建工作
威廉院长第五次访华,推动燕大新闻学系的重建工作
承认燕大学分,完成五万筹款计划
派遣密苏里-燕京交换研究员,燕大新闻学系恢复重建
派遣师资,赠送资料,支持燕大新闻学系崛起发展
密苏里新闻学院支持燕大新闻学系建设的影响和成效

(9)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五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 孕育萌芽
        二 理论思潮
        三 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学院的创建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 新教传教运动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 个案考察
        三 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 提供借鉴样板
        二 共享教育方法
        三 建立基本学制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 模式探讨
        二 人才培养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小结
结语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着作
    二 主要中文论文
    三 主要档案资料
    四 其他主要资料
    五 主要西文文献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10)中国报业企业经营战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品牌经营战略
    1.准确、科学的定位。
    2.为读者提供特色鲜明的产品。
    3.加强发行与促销。
二、规模经营战略
    1.主业扩张战略。
    2.行业整合战略。
三、多元化经营战略
四、人才发展战略
五、技术发展战略

四、2002:中国新闻业回望(下)——中国新闻业发展“备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设性新闻之辨[J]. 李彬.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Z1)
  • [2]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新闻管理体制研究[D]. 高山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研究[D]. 杨凯. 暨南大学, 2013(03)
  • [4]新闻来源利用公共关系操控新闻生产的路径[J]. 商建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5]试析媒体在中欧关系中的作用[D]. 宋莉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6]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D]. 甘丽华. 武汉大学, 2013(04)
  • [7]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历史友谊——密苏里新闻学院支持燕大新闻学系建设的过程和措施探析[J]. 邓绍根. 国际新闻界, 2012(06)
  • [8]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9]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10]中国报业企业经营战略初探[J]. 宋一平,张湛滨.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S1)

标签:;  ;  ;  ;  ;  

2002:中国新闻评论(下)——《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备忘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