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河水电站二层布置

八角河水电站二层布置

一、芭蕉河二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黎刚[1](2011)在《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与环境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云南省东南部广南县阿用河坝木一级水电站的实际建设为背景,研究了水电站建设的地理、水文、经济条件和工程建设任务,并对水电站建设和今后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论文在对广南县经济现状及电力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对阿用河的水文和周边地质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电站选址、走向、工程建设、主设备选择等多种模型,并通过详细的计算论证得出推荐模型。同时,论文注重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以推荐的模型为依据,对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后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进一步论证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型。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共4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十一个章节,包括社会概况、水文、工程地质、工程任务与规模、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水利机械、电气、金属结构及采暖通风、消防、水土保持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通过全面的数据调研和多种模型比对,论证了广南县阿用河存在较大的开发空间,水文、地理条件合适,施工条件非常优越,初步估计项目施工期2年即可建成发电。论文拟推荐坝木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选为13.2MW,工程估算投资总额为11866.80万元。该工程属于国家和当地政府鼓励发展的能源项目,该电站的兴建可缓解电力电量不足的供应状况,为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电力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陈洪天,熊登峪,王丹迪[2](2009)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墙技术概述》文中提出随着挤压墙技术在面板堆石坝施工中的大范围应用,挤压墙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调查搜集了国内外十多座使用挤压墙技术的典型工程有关资料,对挤压墙的布置和尺寸、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要求、挤压墙与混凝土面板接触面的处理、挤压墙对混凝土面板的应力、变形及裂缝的影响进行了归纳、统计和分析探讨。

代仲海[3](2008)在《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坝体溢洪道泄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随着碾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溢流面板堆石坝因其特有的优点而成为目前一种富有竞争性的坝型,也得到了国内外坝工界的普遍关注。溢流面板堆石坝根据坝址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将溢洪道直接布置在堆石体上,同时,充分利用开挖弃料,简化了枢纽布置,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随着国内几座溢流坝的修建,国内对溢流坝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溢洪道高速水流的水流特性及其对溢洪道、坝体的流激振动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来实现。本文首先对坝体溢洪道的结构组成、细部构造进行详述,并对光滑式泄槽和台阶式泄槽两种溢洪道进行比较;在充分了解坝体溢洪道的结构布置后,利用有限元结合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溢洪道上高速水流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泄洪时两种不同流量下光滑式泄槽和台阶式泄槽上水面线、速度场、压力场、紊动能和紊动耗散率的相互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小流量泄洪采用台阶式溢洪道的方式有非常好的消能效果,不仅能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还可以节省投资,而对于大流量的泄洪,台阶式不但没有消能上的优势,反而由于掺气剧烈,使得水面线变高,增大投入。在对高速水流水力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脉动压力作用下结构的流激振动问题,为了了解脉动对大坝的模态影响,建立了一简单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发现,水流流速对大坝的振动频率影响明显,随着流速的增大,振动频率逐渐变小,进一步考虑坝体弹性模量和厚度的影响,弹性模量越大,大坝的自振频率越大,坝体的厚度越大,自振频率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系统的刚度来提高安全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计算岗曲河面板坝在泄洪时两种不同流量下脉动压力的流激振动响应,从泄槽板的动位移分布可以看出,最大位移出现在泄槽板的上部,在溢洪道的下端板上的响应减小,并且板上的动位移变形都微乎其微,可见在实际工程最大流速不超过30m/s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考虑脉动压力的流激振动响应。

陈志强[4](2007)在《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水利枢纽工程坝型选择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分层次的坝型优选模型,并用模糊优选理论对具有不同层次分系统的坝型优选模型进行求解。在定性影响因素定量化的问题上,采用集值统计法,将主观评价与经典统计有力结合起来,对具有不同重要程度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用改进的层次分析AHP法,使其确定相对容易。对于奎屯河的坝型选择问题,本文运用所建的坝型优选模型,用模糊优选理论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决策,进而选出最佳可行方案。

吴国晓[5](2007)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矿山的隧道的施工中,常会遇到突水、岩爆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对工程施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很大伤害。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本文以锦屏二级水电站交通辅助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辅助洞上方的区域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运用地质分析法为辅助洞的下一步的施工作出了宏观地质预报,指出了在今后的施工中需要重点进行超前预报的地段。然后详细介绍了主要预报手段TSP法、地质雷达法和BEAM法的原理。结合现场探测成果,论文重点介绍TSP203预报系统、地质雷达、BEAM预报系统三种预报方法。选取典型洞段,对三种方法的预报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与隧洞实际开挖结果进行对比,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统计预报成果,发现TSP203预报系统在判断前方破碎带和软弱层时的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90%,可作为超前预报长距离预报的首选;地质雷达在预报前面的溶洞、断裂和裂隙时,效果很好,可作为超前短距离地质预报的首选;而BEAM法能较好的预测前方围岩整体状况及含水体情况,可作为前两种方法的验证方法。最后,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论证了TSP、地质雷达法和BEAM法等对于本工程的适用性及其它方法的不适用性,并提出了一套实用于本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另外,本文就地质预报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涌水和岩爆问题作了专门论述,给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可以作为今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参考。

庄万禄,张友[6](2006)在《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概况与开发规划“四川民族地区”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除此以外还包括乐山市“小凉山”的几个彝族自治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

钟伟强[7](2006)在《老炉下水库溢流坝消能防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炉下水库位于河源市源城区西南部,在东江一级支流埔前河的支流老炉下水上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由于下水库溢流坝坝址处河谷狭窄,河床底宽约8~12m。两岸115.0m高程以下的岸坡为陡壁,河谷深切,两岸陡立高差大,断层及裂隙发育,沿岸体结构面产生卸荷裂隙,岸坡岩体松弛,形成危岩体,所以自身稳定性较差。溢流坝的修建也对下游河床冲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论文依托于老炉下水库水工模型试验,根据溢流坝窄河谷、高水头、大流量的特点,选用底流消能工和挑流消能工来进行模型比较试验。通过测试溢流坝在各级洪水频率流量下的泄流能力,测试溢流坝下游河床流态和流速分布,对溢流坝的消能形式(底流、挑流消能)和体型进行试验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挑流鼻坎采用窄缝式挑流鼻坎后,可使其挑射水舌沿竖向和纵向拉开、扩散,加剧挑流挑射水舌在空中的碰撞和掺气,增大水舌在空中的消能率,有效的减少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徐中秋[8](2006)在《面板堆石坝垫层区施工新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墙法是一项问世不久的面板坝垫层区施工新技术。它与传统面板坝垫层区施工方法比较有着许多突出的优点。现在虽然国外已有使用的先例,但依靠仅有的几篇广告性的介绍文章,无法满足施工应用的需要,而且最早使用该方法的巴西依塔坝在蓄水后还发生了最大渗流量为1300L/s的渗漏,这令很多人对该方法应用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因此,系统进行挤压墙法研究,对指导面板坝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通过较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挤压墙法、施工机械、挤压墙砼材料、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成本及面板混凝土应力变形的影响等方面,重点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成果和认识:一、通过自主设计、试制、野外机械性能试验和调试,完成了边墙挤压机样机结构的组装设计,试制了性能样机,确定了各项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将边墙挤压机性能样机发展为获得国家专利权的边墙挤压机产品。二、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试用,提出了混凝土挤压墙的实用断面形式和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的实用配方。三、通过数值模拟施工过程的理论计算,对初期挤压墙的施工稳定性和挤压墙法对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从理论上提出了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评价意见。四、通过工程实践的摸索、总结和不断改进,提出了边墙挤压机工作原理的清晰概念和挤压机使用和保养的技术细则。五、通过工程应用的摸索、总结和不断改进,提出了挤压墙法垫层区施工的方法、配套工艺流程和工程成本的经济性分析论据。

王国强[9](2005)在《芭蕉河一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分析与施工特点》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我国兴建数目的增加,设计和施工水平也随之不断改进,一些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不断涌现,使得面板坝的推广更上了一个台阶,其中挤压式边墙技术自2000年引进以来,由于其具有简化施工工序、为面板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支撑、同时提高坝体的导流渡汛安全性等特点,在一些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它作为一种新技术,在理论依据和实际施工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基于此,本文以芭蕉河一级面板堆石坝为例,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了坝体及面板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三维应力和变形,分析了计算结果,并总结了其在施工、管理中的一些特点,取得了有益的结论。 芭蕉河一级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挡水建筑物,水库坝址处呈“S”形河道、“V”形窄深河谷、两岸高陡岸坡、施工中采用挤压式边墙固坡技术。文中计算部分以芭蕉河一级挤压式边墙面板堆石坝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并运用其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广泛用于堆石材料的邓肯-张模型以及中点增量法,并采用ANSYS的点面接触单元模拟面板与边墙的接触,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坝体及面板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了挤压式边墙对

黄宝华,崔伟[10](2004)在《芭蕉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文中提出岩溶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中有很多未能在前期勘探中发现的问题出现,需要地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在本工程中通过对现场的开挖,合理调整了设计方案,减少了混凝土填筑量。大坝提前蓄水引起左坝肩破碎岩体被击破,给工程带来极大不利,通过降低水库水位、形成帷幕体的完整性,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基础处理。

二、芭蕉河二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芭蕉河二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与环境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社会概况
    1.1 综合说明
    1.2 水文
        1.2.1 流域概况
        1.2.2 气象
        1.2.3 径流
        1.2.4 洪水
        1.2.5 泥沙
    1.3 地质
        1.3.1 区域地质概况
        1.3.2 蓄水池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1.3.3 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1.3.4 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1.3.5 天然建筑材料
    1.4 工程任务与规模
        1.4.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
        1.4.2 工程任务
        1.4.3 水力发电
    1.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5.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1.5.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1.5.3 蓄水池场址选择
        1.5.4 厂址选择
        1.5.5 洞线选择
        1.5.6 有压隧洞洞径选择
        1.5.7 主要建筑物
        1.5.8 生产、生活设施
        1.5.9 对外交通
    1.6 水力机械、电气及采暖通风
        1.6.1 机组机型及其参数的选择
        1.6.2 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
        1.6.3 采暖及通风
    1.7 消防
    1.8 工程施工
        1.8.1 施工条件
        1.8.2 施工导流
        1.8.3 主体工程施工
        1.8.4 施工进度
    1.9 库区淹没及工程永久占地
        1.9.1 库区淹没
        1.9.2 工程永久占地
    1.10 水土保持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
        1.10.1 水土保持方案
        1.10.2 环境影响评价
    1.11 工程管理
        1.11.1 管理体制
        1.11.2 工程管理保护范围
        1.11.3 工程管理规章制度
    1.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2.1 编制原则和依据
        1.12.2 资金筹措
    1.13 经济评价
        1.13.1 概述
        1.13.2 国民经济评价
        1.13.3 财务评价
        1.13.4 结论
第二章 水文
    2.1 流域概况
    2.2 气象
        2.2.1 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
        2.2.2 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特性
    2.3 水文基本资料
        2.3.1 流域水文测站分布
        2.3.2 主要水文站测验及资料整编情况
        2.3.3 水文资料复核
    2.4 径流
        2.4.1 蓄水池径流系列计算
        2.4.2 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
        2.4.3 径流频率计算
        2.4.4 设计代表年的选择
        2.4.5 枯水径流
    2.5 洪水
        2.5.1 用底河流域情况
        2.5.2 暴雨特性
        2.5.3 洪水特性
        2.5.4 历史洪水位与重现期的确定
        2.5.5 蓄水池设计洪水
        2.5.6 厂房设计洪水
        2.5.7 施工期设计洪水
第三章 工程地质
    3.1 概况
    3.2 区域地质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质构造
        3.2.4 水文地质与地震
    3.3 工程地质条件
        3.3.1 蓄水池址工程地质条件
        3.3.2 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3.3.3 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3.4 天然建筑材料
    3.5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工程任务与规模
    4.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1.1 河流规划概况
        4.1.2 河流规划与开发方案
        4.1.3 区域经济现状及规划概况
        4.1.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 工程任务
        4.2.1 发电
        4.2.2 水土保持
    4.3 水力发电
        4.3.1 供电区电力工业现状
        4.3.2 供电区负荷发展预测
        4.3.3 水库水位选择
        4.3.4 径流调节及能量指标
第五章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5.1 设计依据
        5.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5.1.2 设计洪水标准
        5.1.3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5.1.4 设计所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
    5.2 工程选址、选型及布置
        5.2.1 蓄水池场址选择
        5.2.2 厂址选择
        5.2.3 洞线选择
        5.2.4 有压隧洞洞径选择
    5.3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的选择
        5.3.1 工程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
        5.3.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5.4 主要建筑物
        5.4.1 蓄水池
        5.4.2 引水、输水建筑物
        5.4.3 厂房及升压站
    5.5 工程观测及其它
        5.5.1 工程观测
        5.5.2 生产、生活设施
    5.6 对外交通
第六章 水力机械、电气、金属结构及采暖通风
    6.1 水力机械
        6.1.1 机组机型及其参数的选择
        6.1.2 辅助机械设备
    6.2 电气工程
        6.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2.2 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
        6.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6.2.4 主要机电设备选择
        6.2.5 防雷接地
        6.2.6 电气二次部分
        6.2.7 二次接线
        6.2.8 通信
        6.2.9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6.2.10 10kV厂用变、励磁变支线电缆及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6.2.11 主要电气设备的运输
        6.2.12 电气设备布置
    6.3 金属结构
        6.3.1 大坝进水口工作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
        6.3.2 厂房尾水出口设备
    6.4 采暖及通风
        6.4.1 概况
        6.4.2 空气计算参数
        6.4.3 方案比较
        6.4.4 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
第七章 消防
    7.1 工程概况和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7.1.1 工程概况及其特征
        7.1.2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7.1.3 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7.2 工程消防设计
        7.2.1 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物耐火等级
        7.2.2 主要场所和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
        7.2.3 消防给水设计
        7.2.4 消防电源
第八章 水土保持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
    8.1 水土保持方案
        8.1.1 水土保持
        8.1.2 工程建设过程的水土流失预测
        8.1.3 水土保持方案
        8.1.4 建议
    8.2 环境影响评价
        8.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8.2.2 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第九章 投资估算
    9.1 投资估算
        9.1.1 投资主要指标
        9.1.2 编制原则和依据
        9.1.3 基础价格
        9.1.4 有关费率
        9.1.5 临时工程
        9.1.6 其他费用
        9.1.7 预备费
    9.2 资金筹措
第十章 经济评价
    10.1 概述
    10.2 国民经济评价
        10.2.1 投资费用计算
        10.2.2 效益计算
        10.2.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0.2.4 敏感性分析
    10.3 财务评价
第十一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墙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挤压墙技术的应用情况
2 挤压墙布置和尺寸
3 挤压墙混凝土性能
4 挤压墙混凝土配合比
5 挤压墙与混凝土面板的接触面处理
6 挤压墙对混凝土面板的应力变形影响
7 挤压墙对混凝土面板裂缝影响
8 挤压墙的经济性
9 挤压墙的监测
10 结 语

(3)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坝体溢洪道泄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历史
        1.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特点
    1.2 溢流式面板堆石坝的发展状况
        1.2.1 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2.2 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1.2.3 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坝体溢洪道的设计准则及建议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2 本文的研究路线和背景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坝体溢洪道结构与水力设计
    2.1 溢洪道组成与布置
        2.1.1 溢洪道进口段布置
        2.1.2 泄槽段布置
        2.1.3 出口消能段
        2.1.4 施工与工期
    2.2 溢洪道的水力特性
        2.2.1 过流能力
        2.2.2 水面线
        2.2.3 流速和压力分布
    2.3 本章小结
3 坝体溢洪道的水力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3.2 紊流模型和自由面追踪方法
        3.2.1 k—ε湍流模型
        3.2.2 VOF算法
    3.3 光滑式泄槽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3.1 计算区域和边界条件
        3.3.2 溢洪道上水面线
        3.3.3 速度场
        3.3.4 压力场
        3.3.5 紊动能和紊动耗散率
    3.4 台阶式泄槽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4.1 计算区域和边界条件
        3.4.2 水面线
        3.4.3 速度场
        3.4.4 压力场
        3.4.5 紊动能和紊动耗散率
    3.5 本章小结
4 脉动压力作用下坝体溢洪道随机振动分析
    4.1 计算思路与方法
        4.1.1 考虑水体的结构振动方程的建立
        4.1.2 泄槽上的水流脉动压力
        4.1.3 随机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4.2 泄水情况下溢洪道的模态分析及影响因素
        4.2.1 坝体—泄槽—水流模型
        4.2.2 考虑流速的泄槽模态分析结果
        4.2.3 坝体弹性模量对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
        4.2.4 坝体厚度对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
    4.3 坝体溢洪道流激振动结果分析
        4.3.1 大坝有限元三维模型建模及单元划分
        4.3.2 坝体材料计算参数
        4.3.3 光滑式泄槽大坝随机振动结果分析
        4.3.4 台阶式泄槽大坝随机振动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模糊优选理论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特点
第二章 坝型优选模型
    2.1 各坝型基本特征
    2.2 水利枢纽工程坝型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2.3 建立坝型优选模型
第三章 应用模糊优选理论求解坝型优选模型
    3.1 集值统计法
    3.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3.3 模糊优选理论
    3.4 坝型优选模型的求解方法
第四章 奎屯河水利枢纽坝型优选
    4.1 奎屯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情况
    4.2 奎屯河坝型优选模型
    4.3 用模糊优选理论优选奎屯河坝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概述
        1.2.2 超前地质预报分类研究现状
        1.2.3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工程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褶皱
        2.4.2 断层
        2.4.3 节理
    2.5 岩溶水文地质
        2.5.1 岩溶水文地质单元
        2.5.2 引水洞线高程的岩溶发育程度
第三章 辅助洞所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原理
    3.1 TSP203系统
        3.1.1 原理
        3.1.2 有关地震波的基础知识
    3.2 地质雷达法
        3.2.1 原理
        3.2.2 电磁波的传播与波速
        3.2.3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3.2.4 地质雷达的探测距离
        3.2.5 地质雷达的分辨率
    3.3 BEAM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原理
    3.4 工程地质分析及经验法
        3.4.1 超前导洞法
        3.4.2 超前钻探法
        3.4.3 其它经验
第四章 辅助洞超前地质预报成果解译及对比分析
    4.1 TSP203预报系统
        4.1.1 TSP203野外操作工序及步骤
        4.1.2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译
        4.1.3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分析
        4.1.4 对TSP203预报系统的总结和建议
    4.2 地质雷达探测
        4.2.1 地质雷达具体操作步骤
        4.2.2 掌子面BK4+750和BK4+822处表面雷达预报成果对比分析
        4.2.3 对地质雷达预报方法的分析和建议
    4.3 BEAM法
        4.3.1 BEAM测量方式
        4.3.2 对BEAM方法的测量成果与表面雷达和实际开挖的比较
        4.3.3 对BEAM法的分析和评价
    4.4 三种预报方法的对比分析
        4.4.1 TSP203预报系统与地质雷达比较
        4.4.2 BEAM法与地质雷达比较
        4.4.3 三种方法各自优劣性对比讨论
第五章 对锦屏二级辅助洞超前地质预报的建议
    5.1 涌水分析
        5.1.1 辅助洞揭露的地下水活动情况
        5.1.2 辅助洞涌水规律分析
    5.2 岩爆分析
        5.2.1 探洞及辅助洞岩爆现象
        5.2.2 辅助洞岩爆统计
        5.2.3 辅助洞岩爆规律分析
    5.3 超前地质预报建议
        5.3.1 当前超前地质预报存在问题
        5.3.2 超前地质预报建议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老炉下水库溢流坝消能防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思路
.第二章:水工模型设计
    .2.1 工程基本资料
    .2.2 模型资料
    .2.3 模型设计
.第三章:底流式消能试验研究
    .3.1 底流消能工水力计算与分析
    .3.2 溢流坝底流消能方案模型试验
    .3.3 宽尾墩-阶梯联合消能工模型试验研究
    .3.4 宽尾墩-阶梯联合消能工试验总结
.第四章:窄缝式消能试验研究
    .4.1 窄缝式挑坎的消能机理
    .4.2 窄缝式消能工的水力计算与分析
    .4.3 窄缝体型主要参数的选择与分析
    .4.4 窄缝消能方案模型试验研究
    .4.5 窄缝挑坎消能修改方案试验
    .4.6 窄缝式挑坎消能试验小结
.第五章:最优化消能方案试验
    .5.1 泄流能力
    .5.2 坝面流态、水面线和流速分布
    .5.3 溢流坝压强分布
    .5.4 挑射水舌特性及下游河床流态
    .5.5 下游冲刷动床试验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面板堆石坝垫层区施工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面板堆石坝的特点和发展回眸
    1.2 面板堆石坝垫层区施工的技术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本文主要工作
2 边墙挤压机的研制
    2.1 边墙挤压机性能样机的设计
    2.2 边墙挤压机产品样机与定型设计
    2.3 小结
3 挤压边墙断面与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3.1 挤压边墙断面的研究
    3.2 边墙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
    3.3 挤压式混凝土边墙现场试验
    3.4 挤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5 垫层料的级配与干密度的测试
    3.6 经济性预测
    3.7 小结
4 在施工中初期挤压墙的变形分析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4.2 模型网格划分
    4.3 接触面的处理
    4.4 非线性求解
    4.5 变形计算结果图
    4.6 计算结果与试验成果的比较
    4.7 小结
5 挤压墙法对面板坝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
    5.1 分析原理
        5.1.1 不稳定温度场的分析模型
        5.1.2 面板混凝土的不稳定温度场分析模型
        5.1.3 混凝土面板的应力分析模型
        5.1.4 堆石体非线性分析模型
        5.1.5 接触面单元的计算模型
        5.1.6 接缝单元的分析模型
    5.2 芭蕉河一级坝面板应力、应变计算
        5.2.1 基本计算条件
        5.2.2 有挤压墙时面板的应力应变计算
        5.2.3 无挤压墙时面板的应力应变计算
        5.2.4 有、无挤压墙的计算比对结论
    5.3 小结
6 挤压墙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6.1 所依托的工程项目
    6.2 挤压墙法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6.3 挤压墙法的垫层区施工方法
    6.4 边墙挤压机的使用和保养技术
    6.5 混凝土配合比及主要指标
    6.6 经济性比较
    6.7 坝体表面变形
    6.8 其他
    6.9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芭蕉河一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分析与施工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及现状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特点和优点
    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新进展
    1.4 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 芭蕉河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2.1 坝体断面设计
    2.2 坝体填筑材料及分区
    2.3 坝体的防渗结构
3 坝体及面板三维有限元计算
    3.1 研究背景
    3.2 ANSYS及其用户可编程特性
        3.2.1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3.2.2 ANSYS数据接口
    3.3 计算原理
        3.3.1 土石坝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3.3.2 邓肯—张 E—B模型
        3.3.3 中点增量法
    3.4 计算条件
        3.4.1 三维有限元模型
        3.4.2 计算工况的拟定
        3.4.3 计算参数
    3.5 计算结果
        3.5.1 竣工期计算结果
        3.5.2 蓄水期计算结果
    3.6 小结
        3.6.1 坝体结果分析
        3.6.2 面板结果对比分析
        3.6.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
4 芭蕉河面板堆石坝施工特点
    4.1 芭蕉河面板堆石坝施工特点
        4.1.1 混凝土面板防裂措施
        4.1.2 钢筋现场(绑扎)焊接技术
        4.1.3 滑模“全滑升”施工技术
        4.1.4 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
    4.2 挤压墙施工技术在芭蕉河面板堆石坝中的应用
        4.2.1 面板堆石坝挤压式边墙技术的产生及其应用发展
        (1) 挤压墙技术的产生
        (2) 挤压式边墙技术的发展
        4.2.2 芭蕉河挤压式边墙施工技术
        4.2.3 芭蕉河挤压式边墙施工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4.2.4 挤压墙的特点及与传统工艺比较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芭蕉河二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与环境评估[D]. 黎刚. 广西大学, 2011(07)
  • [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墙技术概述[J]. 陈洪天,熊登峪,王丹迪. 西北水电, 2009(05)
  • [3]溢流式面板堆石坝坝体溢洪道泄流特性研究[D]. 代仲海.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 [4]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陈志强.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5]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D]. 吴国晓. 河海大学, 2007(05)
  • [6]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A]. 庄万禄,张友. 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 2006
  • [7]老炉下水库溢流坝消能防冲研究[D]. 钟伟强. 河海大学, 2006(06)
  • [8]面板堆石坝垫层区施工新技术的研究[D]. 徐中秋.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9]芭蕉河一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分析与施工特点[D]. 王国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3)
  • [10]芭蕉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大坝基础处理[A]. 黄宝华,崔伟. 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 2004

标签:;  ;  

八角河水电站二层布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