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

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

一、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卢泽原[1](2021)在《维甲类X受体α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机制及20(S)-原人参二醇的干预作用》文中指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多数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患者缺乏认识等因素引起,使得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分别位于肿瘤中的第3位和第2位。CRC的发展常伴有转移,而转移是CRC致死的主要原因。上皮间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性和耐药性的典型转化过程。在EMT过程中,以下调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等)和上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等)表达为特征。WNT/β-catenin是经典的EMT调控通路。β-catenin蛋白进入细胞核内上调Snail和ZEB-1等EMT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维甲类X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属于核受体超家族(NR)成员,可调控众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分化、增殖、凋亡等。近期研究显示,RXRα在一些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但目前在人CRC中,RXRα的表达和EMT诱导的肿瘤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不明确。20(S)-原人参二醇[20(S)-Protopanaxadiol,20(S)-PPD]是二醇组皂苷经酸碱催化制备的苷元。研究表明,二醇组皂苷如Rb1、Rb2、Rb3、Rg3等均显示出具有抑制EMT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证明20(S)-PPD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对EMT产生抑制作用,但对CRC细胞的EMT作用尚不清楚。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将探究在CRC细胞中,RXRα在EMT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且探讨20(S)-PPD对CRC细胞EMT过程的干预作用和机制。通过UALCAN数据库,发现RXRα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选取20例未接受其他治疗手段的CR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对比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XRα蛋白在各临床病理指标下的表达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分别对肿瘤组织中RXRα蛋白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RXRα表达显着低于癌旁组织;且在N分期中(N0 vs N1-N2)发现肿瘤组织RXRα表达具有显着差异;RXRα蛋白表达与N分期具有显着关联,关联性为中等程度负相关;肿瘤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vimentin、Snail和ZEB-1表达显着高于癌旁组织,提示RXRα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为了证明RXRα在EMT中的作用,在4株CRC细胞中选取SW480和SW620细胞进行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中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情况;体内实验制备CRC肝转移模型。结果显示,在SW620较SW480细胞具有更低的RXRα水平前提下,具有更强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更低的E-cadherin和更高的vimentin、Snail、Slug、ZEB-1蛋白水平,且SW620比SW480细胞在体内更易发生肝转移。使用RXRα过表达质粒和SiRNA分别干预SW620和SW480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干预RXRα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及q RT-PCR实验检测RXRα及EMT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最后使用Intact网络数据库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RXRα与β-catenin蛋白间相互作用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RXRα能抑制SW620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着提高E-cadherin及显着降低vimentin、Snail、ZEB-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同时可抑制β-catenin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沉默RXRα后,促进了SW480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着降低E-cadherin及显着提高vimentin、Snail、ZEB-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提高细胞核中β-catenin表达;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RXRα与β-catenin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提示在CRC细胞中,RXRα可通过抑制β-catenin核内表达,从而抑制EMT。为了明确20(S)-PPD对CRC细胞的作用机制,使用20(S)-PPD(10、20、及30μM)处理SW620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20(S)-PPD对SW62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及q RT-PCR实验检测20(S)-PPD对SW620细胞中RXRα及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体内实验制备CRC肝转移模型,同时每日灌胃20(S)-PPD(50、100 mg/Kg)观察20(S)-PPD对CRC在体内的作用。采用分子模拟对接技术,将RXRα蛋白晶体结构与20(S)-PPD分子结构进行模拟对接,预测20(S)-PPD与RXRα蛋白的结合能力,并在细胞实验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S)-PPD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SW620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着提高E-cadherin及显着降低vimentin、Snail、ZEB-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同时能够上调RXRα蛋白表达;体内实验中低、高剂量20(S)-PPD均能显着抑制肝脏的结节数量和转移发生率,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分子模拟对接中,20(S)-PPD与RXRα的对接位置和RXRα的内源性配体9-顺式维甲酸相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结合能;20(S)-PPD对CRC细胞EMT的抑制作用能够被沉默RXRα的干预手段所拮抗。提示20(S)-PPD对RXRα蛋白具有一定结合作用,RXRα可能是20(S)-PPD作用靶点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证实了临床CRC中,RXRα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在体外与体内实验中,证明了RXRα在EMT中的作用;并且本研究发现了20(S)-PPD的新作用及其机制,为20(S)-PPD开发成中药一类新药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视角。

张倩[2](2021)在《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高亲和力受体,异常表达的c-Met信号在人类肿瘤的形成、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R-2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效应因子。因此抑制c-Met和VEGFR的传导途径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论文介绍了近年来靶向c-Met/VEGFR的研究进展,并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本论文以Foretinib为对照化合物,保留Class Ⅱ类c-Met抑制剂的结构特征,引入VEGFR抑制剂活性药效团,在五原子片段引入甲基噻唑、吡唑和吡唑酮进行修饰,以期得到c-Met/VEGFR双靶点抑制剂。设计合成了6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谱图确证,部分化合物结构经13C NMR确证。采用MTT法,选择A549、MCF-7、HeLa、HepG2和Ovcar-3细胞为测试细胞株。以Foretinib和Sorafenib作为对照化合物,来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ZQ-6、ZQ-11和ZQ-59等18个化合物对A549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化合物ZQ-4等15个化合物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于对照化合物或与其相当。化合物ZQ-18等14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好。化合物ZQ-6等7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于Sorafenib,但弱于Foretinib。化合物ZQ-16等20个化合物对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尤其是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较其他两个系列化合物对HeLa和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化合物ZQ-6和ZQ-42等9个化合物对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优于对c-Met激酶的。而化合物ZQ-11和ZQ-18对c-Met和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相当。通过体外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ZQ-18和ZQ-42等化合物均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晚期凋亡,且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c-Met和VEGFR-2基因的表达在G0/G1期阻滞肿瘤细胞生长。溶血试验发现化合物ZQ-18等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溶血毒性,满足静脉注射的要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氨基酸残基MET-1160和PHE-1223或GLU-885和ASP-1046在相互作用中占主导地位,是关键残基。综上,发现化合物的五原子片段为吡唑酮或甲基吡唑基,末端基团为苯环、取代苯环或2-吡啶基取代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课题为双靶点c-Met/VEGFR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改造思路,也为后期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惠怡华[3](2021)在《基于NK细胞蛋白表达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评价指标》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表面不同蛋白受体表达的特征及其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性。方法:收集144名结直肠癌患者和87例健康个体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NKT细胞,分析两组表面不同蛋白受体表达水平,进而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细胞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107a的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结直肠癌患者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6brightCD56dimNK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NKG2D与健康对照相比,比例有上升趋势;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CD16brightCD56dimNK细胞、NKT表面抑制性受体TIGIT比例,均比健康对照组增高,同时TIGIT的表达随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6brightCD56dimNK细胞、NK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均有下降趋势,且CCR7的表达随患者病理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结直肠癌患者NK细胞CD107a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抑制性受体TIGIT、趋化因子受体CCR7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甚至预后有紧密关系,为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同时CD16brightCD56dimNK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NKG2D随着病理分期的变化而不同,成为日后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分期,采用不同免疫治疗方法的依据。

孙琳[4](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共同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T1DM发病率明显增加,而患者进行性的胰岛功能下降导致其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治疗,鉴于其逐年增长的发病率和随之出现的多系统并发症,T1DM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T1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相关的研究一直是1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而近年来除了CD4+T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家族(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ed molecular family,SLAMF)被报道在多种免疫异常疾病中表达异常,并显着影响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然而对T1DM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的表达情况未被报道,且对于T1DM中SLAMF分子如何通过影响CD8+T细胞功能仍不明确。为探讨这一问题,本课题通过对T1DM患者及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模型(non-obese diabetic,NOD)免疫细胞分化情况及SLAMF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mRNA测序及相关的体外细胞实验,以期探讨T1DM免疫系统异常分化及SLAMF分子表达对T1DM免疫微环境下CD8+T细胞功能和命运的影响。研究方法:(1)对T1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等免疫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检测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的表达情况;(2)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1DM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SLAMF4分子与细胞活化状态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3)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NOD小鼠进行体重、随机血糖监测及小鼠尾静脉采血,对小鼠胰腺组织留取病理,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炎细胞浸润情况;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外周血、胰腺引流淋巴结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4)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得到纯化的T1DM患者的SLAMF4+CD8+T细胞和SLAMF4-CD8+T细胞,并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及临床意义;(5)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脐带血细胞中CD8+T细胞,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下进行培养,检测作用不同时间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6)采用磁珠分选联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正常健康人SLAMF4阳性CD8 T细胞和SLAMF4阴性CD 8 T细胞分别进行分选,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刺激下进行体外扩增,用CFSE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Day6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比例与HCs比较存在异常,表现为CD4+T细胞和B细胞比例增多,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总NK细胞及其CD56dim亚群的NK细胞比例减低,CD56bright亚群的NK细胞比例升高。与HCs相比,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SLAMF4阳性的总T细胞百分比降低,且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明显降低;SLAMF3分子表达在B淋巴细胞比例有所降低,SLAMF5在NK细胞表面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且与SLAMF4阴性CD8+T细胞相比,SLAMF4阳性CD8+T细胞具备更强的分泌促炎因子IFN-γ和TNF-a的能力;在与T1DM相关的一般临床指标的分析中,发现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1DM病程呈负相关。(3)与同周龄的Balb/c小鼠相比,NOD小鼠CD4+T细胞及CD4+CD25+的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mRNA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型糖尿病中SLAMF4作用后的CD8+T细胞表现出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通路,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也有多个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说明SLAFM4在1型糖尿病中调控CD8+T细胞的活性与命运。(5)通过体外培养人脐带血CD8+T淋巴细胞发现,一定程度的抗原刺激可促进SLAMF4在脐带血na?ve CD8+T细胞表面上调表达,随着免疫活化的时间延长,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调。(6)通过SLAMF4阳性CD8+T细胞和SLAMF4阴性CD8+T细胞经CFSE标记后体外培养,发现SLAMF4阴性CD8+T细胞对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TCR刺激更敏感、更易扩增,增殖能力强,而SLAMF4阳性CD8+T细胞更容易凋亡。研究结论:(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分化比例与HCs相比存在异常,且外周血T细胞及B细胞表面多种SLAM分子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果,这在T1DM及T2DM之间存在一定共性和不同之处。(2)与HCs相比,T1DM患者SLAMF4阳性CD8 T细胞百分比显着下降,且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有关。在T1DM患者中,SLAMF4+CD8+T细胞百分比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1型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3)在动物模型中我们发现NOD小鼠也存在外周血T细胞异常分化状态。且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百分比逐渐下降,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患者CD8+T细胞功能调控及凋亡显着相关,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增殖能力较差且更容易凋亡,故体内持续抗原刺激会导致表达SLAMF4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使其发挥类似调定点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分析了T1DM疾病模型中的SLAMF分子家族的表达谱,为SLAMF分子与T1DM免疫细胞的调控提供了实验证据,证实了在1型糖尿病免疫微环境中SLAMF4表达对CD8+T细胞的功能影响和命运的调控及SLAMF4阳性CD8+T细胞比例变化的具体机制,提示SLAMF4分子可能为T1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或免疫干预提供新靶点。

牟伟伟[5](2021)在《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各类肿瘤中的第三位,五年生存率低于18%,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因此,提高HCC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手术治疗是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HCC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发展为HCC晚期或发生转移,只有20~30%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此外,由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存在,HCC转移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仍然十分有限。CTC是HCC转移的关键标志物,已成为HCC转移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有限及治疗后的转移复发是HCC患者预后差的关键原因。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策略提高早期诊断特异性、提高治疗效果、增强转移抑制是HCC治疗的研究热点,对提高HCC预后至关重要。全方位考虑影响HCC预后的多种因素是HCC诊疗研究的先进思路,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是提高HCC预后的必要手段。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提供了良好的解决策略。目前,多种基于NDDS的纳米药物制剂已获批应用于临床,如Doxil(?),Lipusu(?),Abraxane(?),Genexol-PM(?)等,显着提高了肿瘤治疗效率,利用NDDS实现提高患者预后已成为抗肿瘤的有效手段。其中,脂质体因具有载药量高、易于靶向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转化等优势,是临床转化使用最多的纳米载体。目前已有14种脂质体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因此,本论文选择脂质体作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的递送载体,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将诊断剂或治疗剂特异性递送至靶细胞或靶部位是提高HCC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转移抑制效果至关重要的策略。基于NDDS的特异性靶向递送策略为提高HCC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和转移抑制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迫切需要选择一种在肿瘤中特异性分布、在肿瘤早期即高表达、在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的新靶点,以提高HCC诊断特异性和治疗准确性。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在HCC早期即高表达的癌胎蛋白聚糖,在70~100%的HCC病例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GPC3作为一种HCC特异性靶向受体,被作为HCC诊断标志物或诊断治疗新靶点广泛研究。因此,基于GPC3的特异性靶向策略对提高HCC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转移抑制效果具有极大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综上,为提高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增强治疗效果和抑制转移,本论文全方位考虑影响HCC预后的多种因素,首次提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选择生物利用度好、易于临床转化的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选择HCC高表达的GPC3作为特异性靶向受体,设计制备两种多功能GPC3特异性靶向脂质体,以期提高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和联合治疗效果,有效抑制HCC转移。针对HCC早期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构建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化疗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SF)和光热剂IR780碘化物多功能脂质体(GSI-Lip),提高HCC早期诊断及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针对以CTC为靶点抑制转移的研究存在靶向捕获困难和CTC多样性问题,创新性提出多点共打击策略同时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CTC的治疗方案。构建GPC3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特异性靶向共载 SF 和洋地黄毒苷(Digitoxin,DT)多功能脂质体(GV-Lipo/SF/DT),不仅实现消除原发肿瘤,还能特异性靶向识别捕获CTC、解离CTC细胞簇、阻止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从而抑制HCC转移,提高治疗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用于HCC早期诊断和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第一章GPC3特异性靶向肽选择及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GPC3在HepG2和H22细胞高表达,在HL-7702和肝实质细胞低表达。因此,课题选择HepG2和H22细胞分别作为人源和鼠源GPC3阳性细胞系,选择HL-7702和正常小鼠肝实质细胞分别作为人源和鼠源GPC3阴性细胞系。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分析三种GPC3靶向肽对实验细胞的相对结合能力优选GPC3靶向肽,结果表明G12靶向肽具有更高GPC3靶向性和特异性,因此,选择G12靶向肽进行后续研究。成功合成靶向功能材料DSPE-PEG2000-G12,为后续靶向纳米制剂的制备做准备。第二章SF和IR780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分别测定 SF 和 IR780 的浓度,建立了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满足实验需要。第三章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进行制剂处方优化,根据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最终优选磷脂浓度20mg/mL,药脂比(w/w)1:15,磷脂和胆固醇之比(w/w)8:1,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0 min为制剂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GPC3靶向SF和IR780共载脂质体GSI-Lip,其形态圆整,粒径为140.9±3.70 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为 0.191±0.008,电位为-19.03±0.30 mV。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GSI-Lip具有良好的血浆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SF能够从脂质体中有效释放,光热能够促进SF的释放,这可能有利于增强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协同效果。细胞摄取实验、竞争性抑制实验、入胞途径考察及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具有优异的体内外靶向能力。第四章GPC3特异性靶向载IR780多功能脂质体早期诊断能力考察。构建荷H22细胞KM小鼠模型,以IR780为近红外诊断试剂,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GI-Lip)比叶酸(Folicacid,FA)受体靶向脂质体(FI-Lip)具有更高的HCC诊断特异性(p<0.01)。设计不同荷瘤细胞数、荷瘤后不同生长时间的荷H22细胞KM小鼠模型,考察GPC3靶向脂质体的早期诊断能力,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最小能够检测到5×105细胞荷瘤第2天肿瘤(3.45±0.98mm3),FA受体靶向脂质体最小可检测到1×105细胞荷瘤第4天肿瘤(32.90±10.01 mm3),GPC3靶向脂质体诊断敏感性提高8.54倍。与FA受体靶向脂质体相比,GPC3靶向脂质体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实现HCC早期诊断。第五章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MTT实验结果表明,GSI-Lip 比SF和IR780共载脂质体(SI-Lip)具有更高的体外细胞毒性。抑瘤实验结果表明,GSI-Lip抗肿瘤效果优于FA受体靶向共载SF和IR780脂质体(FSI-Lip,p<0.01),抑瘤率为90.52%。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与不使用激光的GSI-Lip相比,GSI-Lip加激光组具有更优异的抗肿瘤活性(p<0.01),肿瘤抑制率为94.93%。溶血实验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GSI-Lip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没有明显的系统毒性。第二部分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associated-CTC增强HCC转移抑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第六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成功制备 GV-Lipo/SF/DT,其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 148.77±5.88 nm,PDI 为 0.221±0.019,电位为-11.20±0.46mV。GV-Lipo/SF/DT 中 SF 载药量为(4.38±0.14)%,包封率为(89.25±9.62)%;DT载药量为(0.28±0.04)%,包封率为(97.58±1.60)%。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血浆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SF和DT能够从GV-Lipo/SF/DT中有效释放。细胞摄取实验、竞争性抑制实验和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和VCAM1双靶向脂质体较GPC3或VCAM1单靶向脂质体具有更好的体内外靶向能力。采用HPLC波长全扫描建立了 SF和DT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第七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associated-CTC能力评价。体外采用锥板粘度计模拟血液流动,动态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 具有良好体外识别和捕获流动状态下 Hepal-6 细胞能力。CTC 细胞簇小鼠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与GFPHepal-6-luc单细胞相比,GFPHepa1-6-luc细胞簇会增加HCC肺转移,而DT孵育后可以解离GFPHepa1-6-luc细胞簇,使肺转移减少。细胞内Ca2+浓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DT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Ca2+浓度解离CTC簇。小鼠中性粒细胞与GFP Hepa1-6-luc细胞共孵育实验结果表明,VCAM1单抗具有抑制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的能力。以GFPHepa1-6-luc细胞为CTC模型,建立体内CTC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考察GV-Lipo/SF/DT体内消除CTC能力,结果表明GV-Lipo/SF/DT能在体内更特异性地识别和捕获CTC,从而有效消除CTC。第八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体外MTT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较Lipo/SF/DT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SF和DT具有一定周期联合抑制效果,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Hepa1-6 3D肿瘤球深层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浓度下DT对原发肿瘤细胞具有一定解离效果,可以增加制剂的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G V-Lipo/SF/DT的抗肿瘤效果。GV-Lipo/SF/DT在荷H22细胞移植肿瘤模型和荷GFP Hepa1-6-luc细胞原位肿瘤模型中均具有最优体内抗肿瘤效果,移植模型抑瘤率为90.28%。溶血实验、体内药效实验过程中小鼠体重变化及体内药效实验后主要组织器官H&E染色结果表明,GV-Lipo/SF/DT初步安全性良好。第九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复发及转移能力评价。建立荷H22小鼠术后复发模型,考察GV-Lipo/SF/DT抑制术后复发效果,结果表明GV-Lipo/SF/DT能有效抑制HCC术后复发。通过静脉注射H22细胞考察GV-Lipo/SF/DT对小鼠肝癌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DT和VCAM1单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转移,GV-Lipo/SF/DT能够有效抑制肝癌肺转移,转移抑制率为95.42%。综上,本论文设计制备的两种多功能GPC3特异性靶向脂质体,提高了 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和联合治疗效果,有效抑制HCC转移。第一部分设计制备的GSI-Lip促进了 HCC早期诊断和联合治疗效果。GPC3靶向制剂较FA受体靶向制剂具有HCC早期诊断优势,GI-Lip最小可以诊断3.45±0.98 mm3肿瘤。GSI-Lip+Laser具有最好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该研究为以GPC3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设计制备的GV-Lipo/SF/DT增强了 HCC治疗效果,有效防止HCC肺转移。GV-Lipo/SF/DT靶向性增强,可在体内识别、捕获和有效消除CTC,解离CTC细胞簇,阻止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从而有效防止转移。GV-Lipo/SF/DT对移植瘤模型和原位肝癌模型均有较好抗肿瘤作用。多点共同打击策略为肿瘤转移的全方位抑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临床其他各种肿瘤提供新治疗理念。

李玲玉[6](2021)在《GEO数据库分析从分子学角度探索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淋巴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不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临床表现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特殊性,与淋巴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 DLBCL)在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本文基于微阵列的PCNSL和n DLBCL全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从基因学角度探索两者的不同,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潜在的诊断及治疗靶点。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以“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下载数据集GSE11392,共有43个GSM,包括13个PCNSL、11个n DLBCL、19个来自于其他组织的结外DLBCL,用R语言进行芯片质量控制,对13个PCNSL和11个nodal DLBCL样本使用“limma R”包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在PCNSL和n DLBCL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对显着上调或者下调的基因,使用“cluster Profiler R”包进行GO功能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将差异表达基因结合PCNSL患者外周血ct D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PCNSL与n DLBCL之间的24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139个上调基因和101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涉及34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GO条目,12条有统计学意义的KEGG通路,尤其是PI3K-Akt信号通路。互作网络分析结合信号通路分析显示起到关键作用的基因有CCR5、TLR2、C5AR1、GNB3等。ct DNA检测结果显示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ITPKB在PCNSL患者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结论:PCNSL的发病机制涉及不同基因和通路,通过对PCNSL与n DLBCL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分析,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可能是肿瘤细胞和胶质细胞、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微环境相互作用所致。SPP1,TCL1A,CHI3L1,CCR5,TLR2,C5AR1,GNB3可以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PI3K-Akt信号通路对PCNSL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PI3K抑制剂可以尝试用于治疗PCNSL。基因ITPKB与PCNSL的相关性有待验证。

杨志杰[7](2021)在《羟基磷灰石纳米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癌症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医学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大多缺乏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导致了毒副作用和低递送效率,限制了临床应用。随着癌症纳米医学的发展,根据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理化性质差异或癌细胞的异常表达,构建肿瘤靶向的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当前解决化疗药物递送效率低下难题的研究热点。介孔羟基磷灰石具有普通羟基磷灰石难以比拟的优势:高比表面积。另一方面,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各种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且易于功能化修饰,常作为化疗药物候选载体。本研究以碳量子点为模板,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介孔纳米羟基磷灰石,结合功能化修饰构建肿瘤靶向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由于部分肿瘤细胞表面的甘露糖受体是过表达的,因此本研究以甘露糖为配体,利用甘露糖作为靶向配体与癌细胞表面过表达的甘露糖受体结合(靶向机制),制备了甘露糖修饰的介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进而构建了甘露糖受体靶向的递送系统(DOX@m HA-GTS-Man)。在本研究中,m HA-GTS-Man为介孔球形纳米粒,对化疗药物DOX有良好的加载性能,最大药物加载量可达13.23%。DOX@m HA-GTS-Man纳米粒在生理环境中具有低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在肿瘤微环境中,药物累积释放率显着增加,且纳米粒可通过CT26细胞表面过表达的甘露糖受体被大量摄取,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递送效率,因此导致更明显的细胞毒性。DOX@m HA-GTS-Man具有应用到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力。(2)肿瘤微环境的pH值低于正常组织的p H值;另一方面,纳米粒的表面电荷对细胞摄取效率有明显的影响,表面负电荷可以降低细胞摄取,表面正电荷可以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表面电荷与细胞摄取效率之间的关系、组织p H值的差异构建了p H响应的电荷反转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并加载化疗药物DOX制备出正电荷的内核(DOX@HA-AAPS-SABPEI),后通过静电作用组装负电荷的外壳(PEI-DMA),即构建出p H响应的电荷反转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DOX@HA-AAPS-SABPEI/PEI-DMA)。该递送系统具有明显的p H响应的药物释放特性,在弱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的药物累积释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递送效率。另一方面,具有p H依赖的细胞摄取效率和细胞毒性,在生理p H值中保持表面负电荷,因此具有低的细胞摄取效率和细胞毒性,有利于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在肿瘤微环境的p H值中,负电荷外壳脱落,其表面电荷转变为正值,A549细胞的摄取效率显着增加,细胞毒性提高,改善了化疗药物的递送效率。电荷反转型递送系统提供了肿瘤靶向递送的新平台。(3)化疗过程中总伴随着化疗药物对机体各个器官的毒副作用,且长期化疗容易产生耐药性。本研究利用姜黄素提供的器官保护和逆转耐药性的作用,以电荷反转型给药系统为基础,构建了阿霉素和姜黄素联合加载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先构建了以酸敏感的马来酸酰胺为基础的电荷反转型阿霉素递送系统(DOX@HA-DA-BPEI-DMA),再通过静电作用组装了载姜黄素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Cur),构建了联合载药的电荷反转型药物递送系统(DOX@HA-DA-BPEIDMA/N-CQDs-Cur)。联合载药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p H响应的药物释放特性,DOX和Cur均具有酸敏感释放的特性,降低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另一方面,该递送系统在生理p H值中表面电荷为负值,因此具有低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器官损伤副作用;在肿瘤微环境的p H值中,表面电荷转变为正值,CT26细胞的摄取效率明显增加,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递送效率,导致更明显的细胞毒性。联合载药递送系统为化疗药物的联合递送、降低药物副作用提供了新策略。

陈丽莉[8](2021)在《益生菌VSL#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饮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方式。研究表明改变饮食方式能有效的降低肿瘤发生率,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而肠道菌群的作用是饮食影响肿瘤进程的重要环节。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给药适量时,对宿主的健康有益,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促进正常肠道菌群的恢复及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宿主免疫反应的功能。短链脂肪酸(SCFAs)是一种代谢产物,主要包括丁酸、丙酸和乙酸,它们可以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影响基因表达,参与肠道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另外,在炎症疾病中,SCFAs也可以影响白细胞的迁移和T细胞的分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健康和肠道肿瘤的作用,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全身性地影响免疫系统进而参与肠道外肿瘤的进程。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商品化的复合益生菌VSL#3,探讨了益生菌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作用及机制。首先我们建立了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模型,通过VSL#3灌胃发现小鼠的肺转移数目显着减少,并且其生存期显着延长。16s r RNA分析的结果显示,VSL#3灌胃的小鼠中,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相关菌群的数目显着增加。气相色谱质谱(GC/MS)也验证了小鼠肠道及血清中SCFAs的水平在VSL#3灌胃后显着上升,主要是乙酸(Acetate)、丙酸(Propionate)和丁酸(Butyrate)。通过给肺转移的小鼠注射这三种SCFAs,确定了Propionate和Butyrate是抑制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主要SCFAs。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磁珠分选等实验明确了丙酸和丁酸促进肺内皮细胞表达CCL20,并且通过CCL20/CCR6轴募集了更多的Th17细胞至转移肺中。募集到肺中的Th17细胞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给小鼠过继回输Th17细胞,发现小鼠肺转移灶的数目显着降低,其主要机制可能是Th17细胞通过促进CD8+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颗粒酶B的水平,进而发挥杀伤肿瘤的作用。至此,我们发现了益生菌VSL#3抑制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主要机制。以往的研究对于Th17细胞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作用一直都存在争议,我们的研究对于Th17细胞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对现有研究进一步加以完善。综合益生菌VSL#3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为后续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程凤[9](2021)在《细胞表面核仁素交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文中认为恶性肿瘤(癌症)由于生长快、易转移的特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方法往往存在靶向性差、副作用大、肿瘤组织切除不完全、复发率高等问题。因此,发展新型癌症治疗方式,在不影响正常组织的情况下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利用外部刺激诱导细胞表面受体相互聚集,激活细胞内凋亡信号通路,重建肿瘤细胞的凋亡信号传递系统,触发肿瘤细胞凋亡,成为癌症治疗中一种新型有力的手段。但目前所研究的细胞膜受体种类十分有限,并且大部分研究只针对某一种疾病,不具备通用性,无法实现广谱的抗肿瘤治疗。此外,用于受体聚集调控的材料往往存在作用时间短、稳定性差、易内吞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发展长效稳定的新型抗肿瘤策略的角度出发,开发了一种基于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核仁素交联诱导细胞凋亡的策略实现体内外抗肿瘤治疗。通过构建多功能探针GC-chol-aptcDNA,长时间锚定在细胞膜上,有效限制膜受体相对运动,并诱导受体形成交联状态,实现集膜蛋白实时成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抗肿瘤治疗等多重作用。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探针制备及长时间细胞膜成像:我们以乙二醇壳聚糖(glycol chitosan,GC)为高分子骨架,通过酰胺反应在侧链接枝荧光染料Cy3标记的核酸适配体(Cy3-aptamer)和胆固醇(cholesterol),形成了中间产物GC-chol-apt。为了降低因探针在细胞膜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带来的假阳性信号,引入了猝灭剂BHQ2标记的短链互补序列cDNA,通过与aptamer部分杂交形成双链结构,构建了一种柔性“多抓手”复合物GC-chol-apt-cDNA。通过Cy3荧光猝灭、凝胶电泳、水合粒径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表明我们成功合成了GC-chol-apt-cDNA,其结构呈球形,粒径约为500nm。细胞膜染料及核仁素抗体的荧光共定位成像实验表明该探针能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表面核仁素,使cDNA被竞争下来,Cy3荧光恢复,实现了准确、特异性的靶向成像肿瘤细胞表面核仁素。更重要的是,该结构通过aptamer的亲和作用及cholesterol的疏水作用锚定到细胞膜上,有效地抑制了细胞内吞作用,能长时间稳定存在于细胞表面。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共聚焦成像结果表明,与单独的aptamer相比,GC-chol-apt与细胞的亲和力提高了近100倍,并且能稳定锚定在细胞膜上长达6小时,为长时间细胞膜成像提供了有力工具。(2)核仁素交联诱导体内外肿瘤细胞凋亡及作用途径分析:上述制备的GCchol-apt-cDNA“多抓手”探针可以通过aptamer捕获邻近部位的核仁素,利用GC聚合物骨架使其距离靠近形成交联状态,并通过胆固醇的多位点膜锚定,使核仁素长时间被锚定在细胞膜上。更重要的是,这种由GC-chol-apt-cDNA介导的核仁素交联作用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借助于较好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我们进一步通过活死细胞双染、流式细胞仪凋亡定量分析以及细胞核荧光成像等实验在细胞水平上证实了GC-chol-apt-cDN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实验结果表明探针浓度为100μg/m L时,其活细胞存活率仅为21%;在与探针作用8小时后,细胞核出现皱缩、破裂的现象,完整的细胞核结构破坏,说明该探针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在细胞水平实现了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小鼠肿瘤模型,我们进一步在活体动物上评估GC-chol-apt-cDNA的抗肿瘤活性。借助活体荧光成像、离体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以及肿瘤生长曲线分析,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GC-chol-apt-cDNA能有效地靶向肿瘤部位,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活性,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抑制率可高达81%左右。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成像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我们发现细胞膜表面核仁素交联能有效地介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从而释放细胞色素C并激活下游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基于此,我们认为GC-chol-apt-cDNA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并成功诱导体内外肿瘤细胞凋亡。总之,我们构建的“多抓手”复合探针GC-chol-apt-cDNA能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实现长效的膜蛋白成像,并通过诱导细胞表面核仁素交联,进而激活细胞内线粒体相关凋亡信号,最终抑制体内外肿瘤细胞的增殖。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诱导细胞凋亡手段,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本论文创新点在于:(1)首次提出核仁素交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策略实现抗肿瘤治疗,将核仁素蛋白的空间位置调控与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相结合,突破了核仁素在抗肿瘤治疗中作为药物靶点及运载体等常规模式。(2)本方法制备的探针具有合成简单、作用持久、选择性强等优点,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通用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刘玉梅[10](2021)在《多巴胺受体D2不同亚型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之首,且青年发病人群在增多,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目前尚无根治肺癌的方法,初期常用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存时间,但肺癌初期没有明显异常,难以发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晚期肺癌的常用手段为药物靶向治疗,目前NSCLC治疗药物主要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但其具有适应人群狭窄的局限,因此研究NSCL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标尤为重要。G蛋白偶联受体(GPCR)调节人体很多生理活动,是重要的药物靶点。目前约有33%的临床药物直接作用于GPCR,是人类里最大的蛋白家族。其中,多巴胺受体D2(D2)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长(D2L)和短(D2S)两种受体亚型,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细胞分泌和细胞活力,是重要的药物靶点。研究显示,D2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其激动剂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大量文献调研发现D2与肺癌的发生紧密相关,在肺癌中D2表达减少,增强D2表达能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不佳。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D2L与D2S两种受体亚型,并以它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肺癌发展进程中的潜在分子机制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A549肺癌细胞中过表达D2L与D2S后,c AMP水平降低,BCL-2、BCLXL等细胞凋亡抑制因子表达下调,提示D2S和D2L可能通过抑制BCL-2和BCLXL而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同时,过表达D2可抑制TNFα、STAT3、Clycin D1、IL-6等肿瘤相关的炎症因子,提示D2可能通过抑制细胞中的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同时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过表达D2可阻断NF-κB信号传导途径,A549细胞增殖速率降低,克隆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都受到了抑制,且D2L的作用强于D2S,进一步提示D2作为肺癌治疗靶标的可能性。另外,我们还应用实验室的药物筛选平台研究了云南特色中草药天麻素中的活性成分对D2的激活作用,发现了两种能激活D2靶点的天然活性成分:天麻素和香草醇,望能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

二、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论文提纲范文)

(1)维甲类X受体α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机制及20(S)-原人参二醇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综述1 结直肠癌转移相关上皮间质化研究现状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1.1 结直肠癌与上皮间质化
        1.1.1 结直肠癌发病与转移
        1.1.2 上皮间质化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影响
        1.2 EMT过程及分子机制
        1.3 用于治疗EMT的化合物和药物研究概况
        1.3.1 抑制EMT的小分子化合物
        1.3.2 抑制EMT的中药及复方制剂
        1.4 EMT的治疗策略
        1.4.1 针对EMT进程中不同阶段的治疗
        1.4.2 降低EMT对药物的抵抗特性
        1.5 人参化合物治疗EMT效果和机制研究现状
    综述2 核受体及靶向核受体药物研究进展
        1.1 核受体
        1.1.1 核受体简介
        1.1.2 核受体结构
        1.1.3 核受体分类
        1.1.4 核受体功能
        1.2 维甲类X受体(RXR)
        1.2.1 RXR简介
        1.2.2 RXR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1.3 RXRα在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表达
        1.4 RXRα相关靶点化合物
        1.5 人参化合物在靶向NRs中的意义
第2章 CRC患者肿瘤组织RXRα表达及EMT相关性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临床样本
        2.2.2 样本切片
        2.2.3 试剂与耗材
        2.2.4 抗体
        2.2.5 实验仪器
        2.2.6 药品配制
        2.2.7 网络数据库
    2.3 实验方法
        2.3.1 HE染色
        2.3.2 免疫组化染色
        2.3.3 统计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数据库中RXRα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
        2.4.2 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RXRα蛋白表达的差异
        2.4.3 临床病理指标间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RXRα蛋白表达的差异
        2.4.4 肿瘤组织RXRα表达在临床病理指标中的差异
        2.4.5 肿瘤组织RXRα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联分析
        2.4.6 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差异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RXRα抑制人CRC细胞EMT的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系
        3.2.2 实验动物
        3.2.3 试剂与耗材
        3.2.4 抗体
        3.2.5 实验仪器
        3.2.6 药品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动物实验
        3.3.3 形态学观察
        3.3.4 细胞划痕实验
        3.3.5 Transwell实验
        3.3.6 Western Blot实验
        3.3.7 统计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RXRα在4株CRC细胞中的表达
        3.4.2 SW480 及SW620 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研究
        3.4.3 SW480及SW620 细胞EMT特征蛋白表达水平差异
        3.4.4 SW480及SW620 细胞EMT转录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差异
        3.4.5 SW480及SW620 细胞在裸鼠CRC肝转移模型肿瘤进展程度比较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RXRα抑制人CRC细胞EMT的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细胞系
        4.2.2 试剂与耗材
        4.2.3 抗体
        4.2.4 过表达质粒
        4.2.5 siRNA序列
        4.2.6 引物序列
        4.2.7 实验仪器
        4.2.8 药品配制
        4.2.9 网络数据库
        4.2.10 网络数据处理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细胞转染
        4.3.3 细菌培养
        4.3.4 细胞划痕实验
        4.3.5 Transwell实验
        4.3.6 细胞核细胞浆蛋白分离提取
        4.3.7 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
        4.3.8 Western Blot实验
        4.3.9 qRT-PCR实验
        4.3.9.1 细胞总 RNA 提取
        4.3.9.2 RNA 逆转录
        4.3.9.3 qRT-PCR 扩增反应
        4.3.9.4 统计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过表达RXRα对SW620 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4.4.2 过表达RXRα对SW620 细胞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4.3 过表达RXRα对SW620 细胞EMT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4.4.4 沉默RXRα表达对SW480 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4.4.5 沉默RXRα表达对SW480 细胞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4.6 沉默RXRα表达对SW480 细胞EMT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4.4.7 RXRα与β-catenin蛋白相互作用情况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20(S)-PPD对人CRC细胞EMT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分子模拟对接软件
        5.2.2 细胞系
        5.2.3 实验动物
        5.2.4 试剂及耗材
        5.2.5 抗体
        5.2.6 siRNA序列
        5.2.7 引物序列
        5.2.8 实验仪器
        5.2.9 药品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动物实验
        5.3.3 细胞转染
        5.3.4 MTT实验
        5.3.5 细胞划痕实验
        5.3.6 Transwell实验
        5.3.7 细胞核细胞浆蛋白分离提取
        5.3.8 Western Blot实验
        5.3.9 qRT-PCR实验
        5.3.10 分子模拟对接
        5.3.11 统计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20(S)-PPD对 SW480及SW620 细胞活力的影响
        5.4.2 20(S)-PPD对 SW620 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5.4.3 20(S)-PPD对 SW620 细胞RXRα及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5.4.4 20(S)-PPD对 SW620 细胞RXRα及EMT相关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5.4.5 20(S)-PPD对裸鼠CRC肝转移的影响
        5.4.6 20(S)-PPD与 RXRα蛋白分子模拟对接
        5.4.7 沉默RXRα对20(S)-PPD抑制SW480 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作用的影响
        5.4.8 沉默RXRα对20(S)-PPD抑制SW480 细胞RXRα及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5.4.9 沉默RXRα对20(S)-PPD抑制SW480细胞RXRα及EMT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c-Met/V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简介
        1.1.1 c-Met概述
        1.1.2 VEGFR概述
        1.1.3 c-Met/VEGFR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1.2 c-Met/VEGFR抑制剂研究进展
        1.2.1 c-Met抑制剂
        1.2.2 VEGFR抑制剂
        1.2.3 c-Met/VEGFR双靶点抑制剂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对照化合物Foretinib及 VEGFR-2 抑制剂Sorafenib的构效关系分析
    2.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的设计
    2.3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4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第3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1.1 关键中间体5c~5h的制备
        3.1.2 目标化合物ZQ-1~ZQ-16 的制备
    3.2 含三氮唑结构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
        3.2.1 中间体5a~5b的制备
        3.2.2 关键中间体8a~8b的制备
        3.2.3 目标化合物ZQ-17~ZQ-32 的制备
    3.3 含恶二唑结构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
        3.3.1 关键中间体7a~7d的制备
        3.3.2 目标化合物ZQ-33~ZQ-64 的制备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4.1 细胞株选择
    4.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2.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数据
        4.2.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2.3 化合物ZQ-11 的AO染色试验
        4.2.4 化合物ZQ-11 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4.2.5 化合物ZQ-11 抑制A549 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研究
        4.2.6 化合物ZQ-11对A549 细胞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2.7 化合物ZQ-6 和ZQ-11 的溶血试验
        4.2.8 化合物ZQ-11 的分子对接模拟
        4.2.9 化合物ZQ-11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10 小结
    4.3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3.1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4.3.2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3.3 化合物ZQ-18 的AO染色试验
        4.3.4 化合物ZQ-18 和ZQ-29 的细胞凋亡研究
        4.3.5 化合物ZQ-18 抑制MCF-7 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研究
        4.3.6 化合物ZQ-29对A549 细胞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3.7 化合物ZQ-18 和ZQ-29 的溶血试验
        4.3.8 化合物ZQ-18 的分子对接模拟
        4.3.9 小结
    4.4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4.1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4.4.2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4.3 化合物ZQ-42 的AO染色试验
        4.4.4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凋亡研究
        4.4.5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周期研究
        4.4.6 化合物ZQ-35和ZQ-42 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4.7 化合物ZQ-42、ZQ-53和ZQ-60 的溶血试验
        4.4.8 化合物ZQ-42 的分子对接研究
        4.4.9 化合物ZQ-42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4.10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5.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5.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
    5.3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5.4 本课题创新点
    5.5 不足之处及其展望
        5.5.1 不足之处
        5.5.2 展望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1.1 关键中间体5c~5h的合成
        6.1.2 目标化合物ZQ-1~ZQ-16 的合成
    6.2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2.1 关键中间体5a~5b的合成
        6.2.2 关键中间体8a~8b的合成
        6.2.3 目标化合物ZQ-17~ZQ-32 的合成
    6.3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3.1 关键中间体5a~5b的合成
        6.3.2 关键中间体7a~7d的合成
        6.3.3 目标化合物ZQ-33~ZQ-64 的合成
    6.4 体外抗肿瘤实验
        6.4.1 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培养
        6.4.2 MTT法测化合物细胞毒活性
        6.4.3 AO染色
    6.5 酶活性评价
        6.5.1 实验仪器及材料
        6.5.2 激酶实验
    6.6 Axinnex V-FITC细胞凋亡实验
    6.7 细胞周期
    6.8 荧光定量PCR分析
        6.8.1 总RNA的提取
        6.8.2 cDNA合成
        6.8.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6.9 细胞溶血试验
    6.10 分子模拟
        6.10.1 分子对接
        6.10.2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3)基于NK细胞蛋白表达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评价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研究人群
    1.3 血液样本收集
    1.4 流式细胞术分析
    1.5 细胞培养
    1.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1.7 CD107a标记法检测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患者表面不同受体表达分析
    2.2 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表面受体表达分析
    2.3 结直肠癌患者NK细胞CD107a表达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谱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结直肠癌患者的NK细胞蛋白表达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4)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1型糖尿病免疫系统异常概述
        2.1.1 适应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2.1.2 先天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2.1.3 免疫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2.2 SLAM分子家族在免疫系统异常疾病中的表达
        2.2.1 SLAM分子家族概述
        2.2.2 SLAM分子家族在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
    2.3 SLAMF4(CD244)研究现状综述
        2.3.1 SLAMF4(CD244)的结构与功能
        2.3.2 SLAMF4(CD244)的异常表达与疾病
        2.3.3 SLAMF4(CD244)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第3章 T1DM患者免疫系统变化及SLAM分子家族表达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人外周血来源
        3.2.2 材料和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3.3.2 生化的测定
        3.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3.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3.3.5 细胞内Foxp3 染色
        3.3.6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T1DM患者及HCs基线指标及生化检测结果
        3.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T细胞表达
        3.4.3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B细胞表达
        3.4.4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NK细胞表达
        3.4.5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髓系细胞表达
        3.4.6 各免疫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表达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 分子表达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人外周血来源
        4.2.2 材料和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4.3.2 生化及一般临床资料的测定
        4.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4.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4.3.5 细胞内IFN-γ/TNF-a染色
        4.3.6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
        4.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亚群SLAMF4分子表达
        4.4.3 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
        4.4.4 T1DM患者外周血SLAMF4分子表达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NOD小鼠免疫细胞分化及SLAMF4分子表达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动物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动物
        5.2.4 垫料与饲料
    5.3 实验方法
        5.3.1 NOD小鼠体重及一般情况
        5.3.2 NOD小鼠血糖的测量
        5.3.3 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血清分离
        5.3.4 胰腺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
        5.3.5 小鼠尾静脉采血及血清分离
        5.3.6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5.3.7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5.3.8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
        5.3.9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情况
        5.4.2 NOD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5.4.3 NOD小鼠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异常表达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SLAMF4调控CD8~+T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2.1 人脐带血来源
        6.2.2 正常人外周血来源
        6.2.3 T1DM患者外周血来源
        6.2.4 材料与试剂
        6.2.5 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6.3.2 磁珠分选脐带血CD8~+T细胞
        6.3.3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的CD8~+T细胞
        6.3.4 流式分选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转录组测序
        6.3.5 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CD8~+T细胞
        6.3.6 流式分选正常人SLAMF4~+CD8+T细胞及SLAMF4~-CD8+T细胞
        6.3.7 细胞凋亡检测
        6.3.8 细胞增殖检测
        6.3.9 统计分析
    6.4 结果
        6.4.1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CD8~+T细胞SLAMF4表达情况
        6.4.2 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的RNA测序
        6.4.3 SLAMF4与CD8+T细胞凋亡
        6.4.4 SLAMF4与CD8+T细胞增殖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T1DM免疫损伤机理及SLAMF分子异常表达的思考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肝细胞癌诊疗现状
        1. HCC诊断
        1.1 影像学检查
        1.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1.3 活检检查
        2. HCC治疗
        2.1 手术治疗
        2.2 肿瘤消融
        2.3 肝动脉治疗
        2.4 系统性治疗
        2.5 免疫治疗
        2.6 光热治疗
        3. HCC转移
    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1. 脂质纳米载体
        2. 聚合物纳米载体
        3. 无机纳米载体
        4. 仿生纳米载体
    三、特异性靶向策略
        1. HCC靶向策略现状
        1.1 主动靶向策略
        1.2 物理化学靶向策略
        2. HCC特异性靶向受体-Glypican-3
    四、课题设计
第一部分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用于HCC早期诊断和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
    第一章 GPC3特异性靶向肽选择及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实验细胞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PC3在实验细胞的表达验证
        2. GPC3靶向肽的优选
        3. GPC3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三、实验结果
        1. GPC3在实验细胞的表达
        2. GPC3靶向肽的优选
        3. GPC3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SF和IR780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SF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 IR780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三、实验结果
        1. SF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 IR780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制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2. GSI-Lip的理化性质评价
        3. GSI-Lip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4. GSI-Lip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5. GSI-Lip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6. GSI-Lip的入胞途径考察
        7. GSI-Lip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制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2. GSI-Lip的理化性质评价
        3. GSI-Lip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4. GSI-Lip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5. GSI-Lip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6. GSI-Lip的入胞途径考察
        7. GSI-Lip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GPC3特异性靶向载IR780多功能脂质体早期诊断能力考察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SI-Lip的体内诊断特异性评价
        2. GSI-Lip的早期诊断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GSI-Lip的体内诊断特异性评价
        2. GSI-Lip的早期诊断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SI-Lip体内精准抗肿瘤效果评价
        2. GSI-Lip体内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评价
        3. 初步安全性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GSI-Lip体内精准抗肿瘤效果评价结果
        2. GSI-Lip体内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3. GSI-Lip初步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小结
第二部分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associated-CTC增强HCC转移抑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第六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SF和DT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 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3. GV-Lipo/SF/DT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4. GV-Lipo/SF/DT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 GV-Lipo/SF/DT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6. GV-Lipo/SF/DT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7. GV-Lipo/SF/DT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SF和DT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 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3. GV-Lipo/SF/DT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4. GV-Lipo/SF/DT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 GV-Lipo/SF/DT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6. GV-Lipo/SF/DT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7. GV-Lipo/SF/DT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associated-CTC能力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体外识别和捕获CTC能力考察
        2. 体外解离CTC细胞簇能力考察
        3. 体内解离CTC细胞簇能力考察
        4. 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评价
        5. 抑制中性粒细胞-CTC细胞簇的形成能力评价
        6. 体内消除CTC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体外识别和捕获CTC能力考察
        2. 体外解离CTC细胞簇能力结果
        3. 体内解离CTC细胞簇能力结果
        4. 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评价
        5. 阻止中性粒细胞-CTC细胞簇的形成能力评价
        6. 体内消除CTC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2. 细胞周期抑制评价
        3. 体外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评价
        4. GV-Lipo/SF/DT在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5. GV-Lipo/SF/DT在原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6. 初步安全性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2. 细胞周期抑制评价
        3. 体外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评价
        4. GV-Lipo/SF/DT在移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5. GV-Lipo/SF/DT在原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6. 初步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复发及转移能力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V-Lipo/SF/DT抑制肿瘤复发能力评价
        2. GV-Lipo/SF/DT抑制转移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GV-Lipo/SF/DT抑制肿瘤复发能力评价结果
        2. GV-Lipo/SF/DT抑制转移能力评价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GEO数据库分析从分子学角度探索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淋巴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不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库数据获取
    1.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3 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
    1.4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1.5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1.6 结合临床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差异表达基因
    2.2 基因本体论
    2.3 基因信号通路富集
    2.4 蛋白互作网络
    2.5 PCNSL外周血ct DNA数据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K 细胞特性及嵌合抗原受体介导的 NK 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羟基磷灰石纳米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方法
        1.1.1 干法
        1.1.2 湿法
        1.1.3 其他方法
    1.2 介孔结构、形貌和粒径的调控
        1.2.1 介孔结构
        1.2.2 形貌及粒径
    1.3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3.1 骨支架
        1.3.2 药物载体
    1.4 课题的提出
        1.4.1 肿瘤靶向治疗的策略
        1.4.2 甘露糖和电荷反转特性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1.4.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4 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2.3.2 表征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制备工艺因素对HA的形貌和粒径影响
        2.4.2 晶体的生长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露糖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2 主要仪器
        3.2.3 细胞
    3.3 实验方法
        3.3.1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3.3.2 甘露糖修饰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3.3.3 纳米粒的表征
        3.3.4 药物的加载和释放
        3.3.5 细胞毒性实验
        3.3.6 细胞摄取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粒的表征
        3.4.2 药物加载和p H响应释放
        3.4.3 细胞毒性实验
        3.4.4 细胞摄取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荷反转型羟基磷灰石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4.2.2 主要仪器
        4.2.3 细胞
    4.3 实验方法
        4.3.1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4.3.2 正电荷内核的制备
        4.3.3 负电荷外壳的制备
        4.3.4 电荷反转纳米粒的制备
        4.3.5 纳米粒的表征
        4.3.6 蛋白质吸附
        4.3.7 体外释药实验
        4.3.8 细胞摄取实验
        4.3.9 细胞毒性实验
        4.3.10 溶血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纳米粒的表征
        4.4.2 电荷反转特性与蛋白质吸附
        4.4.3 药物加载和体外药物释放
        4.4.4 细胞摄取实验
        4.4.5 细胞毒性实验
        4.4.7 溶血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合载药的电荷反转型羟基磷灰石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5.2.2 主要仪器
        5.2.3 细胞
    5.3 实验方法
        5.3.1 载姜黄素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
        5.3.2 纳米粒的制备
        5.3.3 纳米粒的表征
        5.3.4 蛋白质吸附
        5.3.5 药物的加载和释放
        5.3.6 细胞毒性实验
        5.3.7 细胞摄取实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纳米粒的表征
        5.4.2 电荷反转特性与蛋白质吸附
        5.4.3 药物加载和体外药物释放
        5.4.4 细胞摄取实验
        5.4.5 细胞毒性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8)益生菌VSL#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一、肠道菌群
        (一)肠道菌群的组成
        (二)肠道菌群的功能
        (三)影响肠道菌群变化的因素
    二、益生菌
        (一)益生菌的种类
        (二)益生菌与肿瘤
    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菌群来源的信号分子)
        (一)免疫信号
        (二)胆汁酸
        (三)短链脂肪酸(SCFAs)
    四、Th17细胞
        (一)Th17细胞
        (二)Th17细胞的可塑性
        (三)Th17细胞与肿瘤
        (四)Th17细胞与CCL20
    五、本论文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立题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仪器及设备
        (二)实验所用试剂及相关试剂盒
        (三)实验中用到的细胞株
        (四)抗体
        (五)蛋白
        (六)在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引物及序列
    二、实验方法
        (一)细胞培养
        (二)检测组织或细胞中mRNA的表达水平
        (三)质粒的构建
        (四)慢病毒的包装及应用
        (五)细胞凋亡实验
        (六)细胞增殖实验
        (七)动物实验
        (八)菌群分析
        (九)气相色谱质谱
        (十)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十一)流式细胞术
        (十二)Na?ve CD4~+T细胞的分离
        (十三)Th17细胞的诱导分化
        (十四)非放射性细胞毒性检测
        (十五)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十六)内皮细胞的分离
        (十七)细胞全蛋白的提取
        (十八)SDS-PAGE及蛋白质免疫印迹
        (十九)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益生菌VSL#3饲喂显着降低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
    二、益生菌VSL#3饲喂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s)相关菌群的数量
        (一)益生菌VSL#3饲喂不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二)益生菌VSL#3饲喂增加了产SCFAs相关菌群的比例
    三、丙酸和丁酸可能是VSL#3饲喂后抑制肿瘤肺转移的主要SCFAs
        (一)丙酸和丁酸可能是VSL#3饲喂后抑制肿瘤肺转移的主要SCFAs
        (二)丙酸和丁酸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影响
    四、益生菌VSL#3可能通过丙酸和丁酸促进肺组织Th17细胞的募集和CCL20的表达
        (一)丙酸和丁酸促进肺组织Th17细胞的募集
        (二)丙酸和丁酸促进肺组织CCL20的表达
    五、肺内皮细胞可能是转移肺中CCL20表达和Th17募集的主要因素
        (一)内皮细胞是分泌CCL20的主要细胞(体外)
        (二)内皮细胞是分泌CCL20的主要细胞(体内)
    六、丙酸和丁酸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分泌CCL20
        (一)丙酸和丁酸促进内皮细胞CCL20的表达依赖于其受体GPR41 和GPR43
        (二)丙酸和丁酸通过活化p-38和ERK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CCL20
    七、Th17细胞的募集显着抑制小鼠黑色素肿瘤肺转移
    八、CD8~+T细胞可能是Th17细胞抑制肿瘤转移中的主要效应细胞
        (一)过继Th17细胞后的荷瘤小鼠GzmB表达水平增加
        (二)Th17细胞促进CD8~+T细胞分泌GzmB
        (三)丙酸和丁酸促进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讨论
    一、VSL#3饲喂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s)相关菌群的数量,进而抑制小鼠黑色素肿瘤肺转移
    二、VSL#3可能通过丙酸和丁酸促进转移肺内皮细胞表达CCL20进而募集Th17细胞
    三、Th17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四、益生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细胞表面核仁素交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1章 论文选题依据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细胞膜概述
        1.2.2 细胞表面受体概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手段
第2章 探针的制备及长时间细胞膜成像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GC-chol-apt-cDNA复合物的制备
        2.2.4 GC-chol-apt-cDNA复合物的表征
        2.2.5 Aptamer含量的测定
        2.2.6 GC-chol-apt-cDNA特异性靶向细胞表面核仁素
        2.2.7 GC-chol-apt-cDNA与细胞膜核仁素的亲和力考察
        2.2.8 GC-chol-apt-cDNA细胞膜锚定稳定性考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C-chol-apt-cDNA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3.2 Aptamer含量的测定
        2.3.3 GC-chol-apt-cDNA特异性靶向细胞表面核仁素
        2.3.4 GC-chol-apt-cDNA与细胞膜上核仁素的亲和力考察
        2.3.5 GC-chol-apt-cDNA细胞膜锚定稳定性考察
    2.4 小结
第3章 核仁素交联诱导体内外细胞凋亡及作用途径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GC-chol-apt-cDNA复合物的制备
        3.2.4 GC-chol-apt-cDNA介导的核仁素交联
        3.2.5 细胞毒性考察
        3.2.6 细胞水平凋亡效果评价
        3.2.7 动物水平抗肿瘤效果评价
        3.2.8 凋亡途径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C-chol-apt-cDNA介导的核仁素交联
        3.3.2 核仁素交联诱导细胞凋亡
        3.3.3 细胞水平凋亡效果评价
        3.3.4 动物水平抗肿瘤效果评价
        3.3.5 凋亡途径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10)多巴胺受体D2不同亚型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肺癌
        1.1.1 肺癌概况
        1.1.2 肺癌的发病原因
        1.1.3 肺癌的治疗方法
    1.2 GPCR概述
        1.2.1 GPCR结构
        1.2.2 GPCR分类
        1.2.3 GPCR调控的信号转导
        1.2.4 GPCR与癌症
    1.3 多巴胺能系统
        1.3.1 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
        1.3.2 多巴胺受体分类及分布
        1.3.3 多巴胺受体的结构
        1.3.4 多巴胺受体D_2
    1.4 以多巴胺受体D_2为靶点的中药筛选
        1.4.1 天麻
        1.4.2 天麻在肿瘤中的作用
    1.5 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多巴胺受体D_2过表达载体及敲除载体的构建
    2.1 材料
        2.1.1 质粒载体和菌种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TOYOB点突变试剂盒构建pCDNA5/FRT/TO-VSV-GluR5-D_(2S)质粒
        2.2.2 Caspase9 技术构建D_2敲除
        2.2.3 E.coli DH5α感受态的制备
        2.2.4 大肠杆菌转化
        2.2.5 摇菌
        2.2.6 质粒提取
    2.3 实验结果
        2.3.1 多巴胺受体D_(2S)载体的构建
        2.3.2 多巴胺受体D_(2L)-MYC载体的构建
        2.3.3 pX459-D_2-KO载体的构建
    2.4 小结
第三章 多巴胺受体D_2稳定细胞株的构建及验证
    3.1 材料
        3.1.1 质粒及细胞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复苏
        3.2.2 细胞培养
        3.2.3 细胞传代
        3.2.4 细胞转染
        3.2.5 细胞冻存
        3.2.6 Western blot
        3.2.7 基因测序验证
    3.3 实验结果
        3.3.1 A549-D_(2L)及A549-D_(2S)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3.3.2 Flp in D_(2S)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3.3.3 A549-pX459-D_2-KO稳定细胞株的筛选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多巴胺受体D_2两亚型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1 材料
        4.1.1 质粒载体和细胞
        4.1.2 试剂
    4.2 方法
        4.2.1 ELISA检测环磷酸腺苷水平
        4.2.2 Q-PCR检测炎症因子m RNA表达水平
        4.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
        4.2.4 CCK-8 检测细胞增殖
        4.2.5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4.3 实验结果
        4.3.1 D_2与肺癌相关
        4.3.2 癌相关因子m RNA表达检测
        4.3.3 过表达D_2对肿瘤通路的影响
        4.3.4 过表达D_2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4.3.5 D_2表达上调可抑制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
    4.4 小结
    4.5 讨论
第五章 D_2诱导表达稳定细胞株对中药成分的筛选
    5.1 材料
        5.1.1 质粒载体和细胞
        5.1.2 仪器和设备
        5.1.3 试剂
    5.2 方法
        5.2.1 Western Blot
        5.2.2 热稳定
    5.3 实验结果
        5.3.1 小分子对接
        5.3.2 WB筛选天麻素中对D_(2S)具有激活作用的活性成分
        5.3.3 热稳定法及酶切法验证活性成分对D_(2S)的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维甲类X受体α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机制及20(S)-原人参二醇的干预作用[D]. 卢泽原. 吉林大学, 2021(01)
  • [2]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NK细胞蛋白表达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评价指标[D]. 惠怡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4]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D]. 孙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D]. 牟伟伟. 山东大学, 2021(11)
  • [6]GEO数据库分析从分子学角度探索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淋巴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不同[D]. 李玲玉.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7]羟基磷灰石纳米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D]. 杨志杰.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8]益生菌VSL#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丽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细胞表面核仁素交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D]. 程凤. 西南大学, 2021
  • [10]多巴胺受体D2不同亚型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刘玉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肿瘤细胞具有假蛋白受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