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教育调查论文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教育调查论文集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考察散记(论文文献综述)

戚凯,朱思思[1](2021)在《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大国技术竞争——以美国对华为政策为例》文中指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变动的大背景之下,美国国家安全理念进一步极端化,片面追求"绝对安全",并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安全威胁,继而发起对华战略竞争。信息科技产业具有变革潜力巨大、高度垄断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工具与组成部分。美国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竞争力提升的安全认知恐惧也因此加剧,中美技术竞争面临恶性升级乃至失控的危险。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精英阶层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信息科技巨头的权势与潜能疑虑重重,在国内外从"全政府"、"全社会"、"全联盟"三个环节发起了对华为的严厉遏制。为避免中美大国技术竞争滑向"科技铁幕"与"新冷战"的恶劣境地,中美两国需要在战略沟通、国际制度构建、技术管理、国内政策自我调适等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加以有效管控。

葛天逸[2](2021)在《无名氏创作主题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无名氏的创作主题为研究对象,选择无名氏文学创作中内容最为丰富而又相互联系的六大主题即革命、救亡、情爱、罪恶、死亡、宗教进行解读、诠释和总结。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每一主题书写中所着重刻画的艺术形象、所呈现的艺术风格,阐析了无名氏文学主题表现中所包含的作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构想,探讨了无名氏创作中多主题交融互见的叙事特点,同时采取文本考辩的研究方法梳理和描述了无名氏文学主题表现上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文学史的意义上阐发了无名氏创作对于现代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全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六章。绪论部分评述了前人对无名氏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无名氏研究历史的发展轨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阐析了本论题的研究目标与学术意义。第一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革命主题。革命这一时代主题在无名氏的精神探索中始终是一种燃烧的激情,呈现出复杂而多层面的意义结构。本章从“叛逆与救赎”的五四新文学书写模式出发,分析了无名氏文学创作中的叛逆青年形象,剖析了无名氏笔下的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阐释了救赎背后的哲学依据。本章还从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的角度分析了无名氏革命叙事中的人道主义、革命中的牺牲、革命与诗歌的关系、革命者的个性以及个人权利、革命信仰等等问题。此外,此章还分析了无名氏对国际革命者形象的塑造特点,从政党中的派系斗争等角度分析了无名氏革命叙事中的国际主义问题。第二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救亡主题。无名氏是在抗战时代崭露头角的现代作家,但其救亡叙事有其独特的关注重点和情节发展动力。无名氏小说的救亡书写中“原生空间”与“殖民空间”并存的城市、家园构型,寓含着无名氏个人的生命体验,无名氏笔下的各种人物形象如救亡战争中的直接参与者、同情者乃至汉奸形象的塑造,都呈现出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尤其是无名氏创作中对牺牲问题的理解,对民族“退化”问题的思考,都表现出无名氏的救亡书写在抗战时代的思想特点。无名氏聚焦于文化精神层面的救亡思考,显现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性意义和民族性特征。第三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情爱主题。无名氏是现代作家中的写情圣手,情爱、革命与救亡等主题的叙事往往融合在一起。本章抓住若干重点人物形象,分析了无名氏情爱叙事中的性别因素,考察了无名氏以情爱为线索贯穿其他重要主题的基本特征,同时从重点作品的重要版本的比照辨析出发,阐析了无名氏情爱叙事方式的文学史意义,探究了无名氏的创作心态以及作品的传播历程。第四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罪恶主题。罪恶是无名氏创作探讨人性深度与文化差异性的重要角度。无名氏的创作从嫉妒和背叛两大人性特点的揭示出发,对人性之恶进行了抽象的思考,从囚徒和劳改犯的经历、烧毛党和日军对平民的恶行等等出发,对人性之恶在特定环境中的复杂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尤其是在知识分子的婚恋悲剧和堕落生活的叙写方面,无名氏深入地探索了与启蒙精神背道而驰的“知识之恶”。无名氏笔下的“恶之花”形象,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出了无名氏对处于时代苦难中的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独特思考。第五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死亡主题。无名氏在其各种主题的叙事中都刻意安排了人物的死亡结局,细致描写了不同死因的人物在面临死亡时的挣扎状态,通过这些不幸命运和场景描写,无名氏表达了自己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无名氏的死亡观是辩证式的,死亡对于生命而言,虽然是恐惧的,但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体现出死亡的必要性,对死亡的价值和意义无名氏做出了肯定性评价。无名氏创作中对于生死转化中的死亡赋值问题的思考,也使得他的死亡主题书写超越了一般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探讨,而具有一种别致的思想史意义。第六章阐析无名氏创作中的宗教主题。本章从重点人物皈依宗教的历程、原因出发分析了无名氏笔下起信叙事的文学史意义和思想史意义,从无名氏对于宗教起源问题的思考、对宗教美学蕴含的体认、对宗教本质的人性化理解等方面解读了无名氏对宗教生活的美学思考,从对于宗教神圣性和原则性的理解、对腐败的宗教徒和宗教组织的批判的角度阐释了无名氏的宗教批判理念的生成,从确立健康的人神互动关系、宗教崇拜方式的自由化理想等方面剖析了无名氏的宗教理想中的自由原则。结语部分剖析了无名氏创作中各种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总结了无名氏创作中六大主题叙事的各自特点,并将无名氏的创作放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分析了它在文化精神上的独异性,指出无名氏是一个有着鲜明的自觉的文化构想的作家,他的所有创作都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对他的文化构想进行形象或象征、历史或现实的说明,这些作品,虽然创作的时代不同,体现的主题类型有别,甚至创作的构思也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显现出了无名氏的创作才能与他宏大的文化构想之间的完整对应与契合。

魏晓敏[3](2020)在《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缅关系与缅甸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当中缅关系良好时,缅甸华侨华人社团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机会和政策环境就会比较宽松,其发展就会比较兴旺;反之则比较萧条。二战后,中缅关系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战后初期,两国迅速建交,胞波友谊逐渐升温,缅甸采取了宽松的华人政策,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活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着;奈温军政府时期,恰逢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缅两国关系跌至低谷,华侨华人群体成为被缅甸当局针对的对象,众多粤籍华侨华人在排华事件中丧失性命,社团的各项事业也在混乱的时局中被迫中断;中缅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重获生机,展现良好的势头。

杨坤[4](2020)在《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长江文艺》为研究对象,廓清其作为地区刊物在新时期如何通过一系列办刊实践明确自己的定位及文学风格。具体来说:一是探讨《长江文艺》在培养湖北本土作家、批评家队伍中所起到的作用,二是探究《长江文艺》在改革开放初期继承和坚守现实主义风格方面所作的努力,三是探寻它在挖掘湖北民族文学资源方面推波助澜的影响,在以上三点论述基础上,反思《长江文艺》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本论文在对相关文献史料整理基础上,尝试回归刊物本身,对其创刊历史、栏目设定、编辑风格、封面设计等情况做出分析:绪论简述《长江文艺》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在研究现状综述基础上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新时期初期《长江文艺》的复刊与新生。首先溯源1978年《长江文艺》复刊的背景及复刊词中体现的整体定位;接着从栏目设置和装帧设计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复刊后的整体刊物风貌,进而阐明《长江文艺》的办刊方向。第二章重点阐述《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作家、批评家队伍的培养。前两节论述杂志如何提出“三梯队”的战略布局,即“争取老作家的支持,助力中青年作家的发展,发掘更多的后起之秀”,并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发表作品、组织活动等;第三节论述杂志如何通过发起一系列讨论,如对熊召政诗歌《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的讨论、“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在当时湖北批评界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回应,从而建立起一支百家争鸣、名家众多的批评家队伍。第三章具体阐述新时期初期《长江文艺》对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和坚守。第一节从发表篇目的题材、举办活动的倾向等方面,阐述新时期《长江文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复兴与发扬湖北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得杂志在变化多端的新时期得以形成自身平实稳健的风格;第二节论述《长江文艺》在各种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如何作出回应并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如尝试性地推出了“西方文海一勺”、“美学漫笔”等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栏目,发表如黄大荣等具有探索性意识的作家作品,为一贯坚持现实主义风格的《长江文艺》增添了另类色彩。第四章聚焦《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民族资源的开发。第一节通过整理《长江文艺》所发表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说明新时期湖北少数民族作家群的构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以土家族作家叶梅为例具体展示《长江文艺》对本省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和帮扶;第二节就《长江文艺》上发表的少数民族文学具体篇目,论述《长江文艺》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发掘的具体方面,再通过列举《长江文艺》组织的少数民族文学活动,进一步强调《长江文艺》如何为湖北民族文学发展助力,在此过程中也使刊物获得了较为鲜明的身份标识,最后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思考。结语部分概述《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文学发展所产生的意义,继而对地区刊物在地区文学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利弊思考,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史整体发展的视角与知识,对新时期《长江文艺》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反思。

赵燕楠[5](2020)在《地理实验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各个学习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包括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传统的地理教学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答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地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地理原理,在培养地理实践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实践,来评价地理实验教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高中地理实验和有效教学的概念作了界定,论述了高中地理实验的分类和作用、有效教学的特征。主要的理论涉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第三部分采用经验总结法,提出高中地理实验的设计原则和实验内容的选取依据。结合所提出的实验设计原则和内容选取的依据对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地理实验内容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4个案例阐明课前导入型地理实验、概念演示型地理实验、规律验证型地理实验和知识衔接型地理实验的教学实践过程,并提出教学实践策略。第五部分采用实验对照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中地理实验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差异对比,以及问卷反馈数据,得出地理实验班的学生成绩、能力等优于对照班,实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第六部分提出了高中地理实验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学建议,提高地理教师实验教学意识,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采用适当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养成。第七部分为结论。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本研究立足教学的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期验证地理实验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学方式,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杨志银[6](2020)在《宗教经济学之发展基础》文中提出宗教经济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政策基础"三大基础"从时间起点、思想起点、学术起点"三个起点"上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蕴含的发展规律,是宗教经济学的发展基础。宗教经济学的发展基础中,有两大基础至关重要:一是理论基础中的宗教典籍、教规教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实践基础中作为传承主体发展载体的信教人数的发展分布情况。

杨娱[7](2019)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古树名木是我国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北京的古树名木是记载首都历史的史籍,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也是保存数量和类别最多的大都会,加强北京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公民社会发展迅速,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热情也逐渐兴起。这既顺应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民主的进步。但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矛盾问题。一方面,北京市古树名木多、散、广、杂,面临管护资金、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公众参与,且公众参与意识逐渐兴起,想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当前北京市古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处于初级阶段,虽参与意识兴起,但绝大多数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公众并未全面有效地参与。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满足北京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需要,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公众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研究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拓展的知情行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3)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形式,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4)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初步构架;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霍夫兰说服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法进行了机制的具体构建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5)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举办古树保护论证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对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6)为提高参与水平,从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中得出,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成效并不显着,公众参与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完善。(2)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发现:①当前公众参与形式的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并未提供公众参与良好的客观环境,导致当前公众在参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遇到诸多问题。②公众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情感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参与行为意向有待于进一步提升。③基本认知、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直接影响。此外,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通过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间接影响。④为提升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应首要考虑增强基本认知和参与情感,其次是进一步促使价值及重要性认知、管护认知向参与行为意向的转化,同时,应不断增强信息认知。(3)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中得出:①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对社会力量的调动不足、对社会资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专门性的非政府组织少、公众参与形式少的问题。②在从个人、非政府组织、精英、企业、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六个方面界定了参与的主体和从参与领域和参与范围界定了参与的客体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关键公众接触、由公众发起的接触、公众调查、多媒体参与、各种参与活动、公众会议、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非政府组织。每一方面均包括多个具体公众参与形式。各形式间相互融合,一个参与事项,往往涉及两个及以上形式。③通过对新型参与形式进行有效性检验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对于古树名木保护产生作用,且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参与到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形式创新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4)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中得出:①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公众参与教育机制、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从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构建法治机制;从大众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构建教育机制;从经济激励、榜样激励、内容激励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公益性资金投入方面构建资金投入机制;从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和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方面构建信息沟通机制;从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估、决策反馈阶段构建合作机制。②在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有效性检验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产生作用,且愿意参与到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③在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对北京市40 721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概算,得出综合价值为137.66亿元。为使价值得以延续,应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中投入足够的资金。④通过构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以“公开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这一项目为例,分析其适用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共决策。(5)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得出,当前公众参与主体尚未全面参与到项目中,影响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结果。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从公众参与的视角来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进行研究,为古树名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在研究内容上,涉及到了公众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参与形式的创新、参与机制的构建、参与的监测与评估,对参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运用上,对知情行理论进行了拓展,将拓展的知情行理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及霍夫兰说服理论在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丰富了现有研究。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

梁嘉欣[8](2019)在《清代广州洋商游赏的园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后,广州一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及中西交流的主要舞台。在这一时期内,欧美洋商纷纷来到珠江口岸开展贸易往来活动,无数瓷器、茶叶等当时中国特产的商品通过广州销往西方世界,并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达到了高峰。在这段贸易期间,专事买办的广州十三行的行商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并纷纷营造各自华丽的宅邸。但在经历近代多次战火与社会变迁,这些盛极一时、代表岭南造园最高水平的行商园林至今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了。但在当时的洋商在广州的活动地点受限制及中洋商贸活动频繁的社会背景下,多数来广州的洋商参观与游赏了这些岭南园林的宅院。洋人以日记和游记的形式记载了他们当年在广州的活动,并购买了大量描述这些园林场景的外销画与创作了园林相关的摄影作品等图像作为纪念品带回欧美。因此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为清代岭南园林的研究提供参考材料。本研究以清代洋商游赏的广州公共园林与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而公共园林主要以英国花园与美国花园、海幢寺为例,并且选取了潘家花园、伍家花园、馥荫园、海山仙馆、馥荫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目前国内出版的有关18至19世纪期间广州行商园林的外销画图像、摄影图像与相关文史进行整理。并结合现有岭南园林史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探讨当时珠江河岸沿线的主要园林的基本面貌、历史变迁与造园特点,其主要结论有以下:(1)清政府对洋商的限制政策随着国家主权的逐步削弱,洋商在广州的游赏活动逐步从十三行扩展到河南等地。大量的应酬、商业来往与公共游赏活动影响了这些园林的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布置与造园风格。(2)在清政府的限制下,英美国花园与海幢寺等洋商出游的主要公共园林,总体空间布局与园林要素使用考虑了洋商公共活动需求。英国花园与美国花园是中国近代现代公园之开端。(3)对所选取私家园林造景手法进行提炼与归纳。在整体布局上,主要通过就地开挖池塘、就原有水系利用、引周边水系进行引流作水庭院布局,再通过桥、堤与亭划分多处“园中园”。由于公共游赏交往活动的需要,通过两种形式大量布置环水步行:1)布置3~5人能同行的步行空间。2)布置步行廊桥。采用本地果树、乔灌木(如榕树、荔枝等)形成绿化组团作为造景与遮荫,以满足广州湿热多雨的天气。并设置多种形式花基、花台与盆栽,丰富立面空间。(4)行商园林景观布局、建筑、水体驳岸、植物种植与小品的造园艺术特点主要有:1)建筑不拘泥于传统建筑法度,对岭南风格与西洋风格的提炼与糅合。在建筑形式上除了常见的歇山顶、硬山顶、还有圆顶、平顶等。在材料上,大胆使用铸铁、玻璃作为建筑材料。在功能上,建造出同时具有楼、厅、舫等功能的船厅。2)在植物种植以岭南花木为主,注重实用性。遮荫乔木的种植多位于庭院角落或者休憩空地上,以满足功能为主。园林内随处种植的岭南本土的可食的瓜果和水生植物。行商园林内多种植遮荫果树,如荔枝、柑橘、黄皮、龙眼、杨桃等大中型乔木,在滨水植物的使用上也使用了蒲桃、洋蒲桃、荷花、菱角、芡实、等开花结果的可食植物,尤其以海山仙馆的红荔绿荷最能体现。3)在潘家花园、伍家花园与馥荫园中大量应用花基、花台与盆栽。砖砌为主的花基与花台多为规则式,注重在砌筑中加入有岭南地方特色“三雕两塑”中的石湾陶、灰塑、砖雕,内容则为山水花鸟、戏曲人物等吉祥如意的主题或符号。花台布置有几种形式:呈几何形布置在大乔木下进行围合、沿走廊一侧或两侧布置、天井小院、建筑墙角与厅堂正面两侧对称,在造景形式上中通过花基直接搭配盆栽进行空间分割与围合,或在墙角等地方进行小型植物造景,通过景石头与造型灌木进行组景,在底层种植沿阶草、麦冬等。4)驳岸水体的表现形式:水池营造主要有三种类型:为引河涌水而开挖的水池、利用地下水而开挖的水池,或者是改造原有湖池。而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处理水岸关系,行商园林庭院中的驳岸主要有三种:建筑墙体作为驳岸、花基与盆栽围合点缀、园林建筑栏杆。这三种驳岸处理方式体现岭南园林富有实用性的特点。

刘星[9](2019)在《米兰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作为支持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城市空间类型之一——城市文化空间,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城市文化空间具体的类型划分,以及从城市整体层面揭示其分布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实际上,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城市形态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文化建设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一系列的问题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对于我国日渐兴起的文化建设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米兰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时尚、设计等艺术文化产业在欧洲乃至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研究其城市文化空间具有极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米兰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文化空间进行深入的解读。首先,本文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整理相关研究综述,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运用史料及相关文献解读、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米兰自然地理形势、区位条件、历史沿革等进行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取城市道路、城墙及城门、城市水系和城市文化空间四个方面的信息,从城市雏形期——初步定型期——格局奠定期——城市动荡期——稳步发展期——发展扩张期共六个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厘清其各阶段特征,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三个特征及四个圈层结构。其次,通过研究米兰现有的两种城市文化空间划分方法,分析得出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的依据:纪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生产性,针对其城市特点划分出精神纪念类、艺术文化类、日常生活类和教育生产类共四大类文化空间,并细分为15小类,对各类型的文化空间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各类型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基础上的边界、位置、面积、数量等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信息数据库。再次,分别利用定量分析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整体城市文化空间和4大类,15小类的城市文化空间分层次展开,对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各个类型的规模分布特征、核密度分布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来判断其在城市层面分布的均衡性、可达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在圈层结构下“强中心集聚、带状+点状扩散”的总体分布特征。最后,探究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背后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历史空间的传承,老旧地区的更新,宗教因素的推动,时尚艺术的兴起和公众力量的参与五个方面,并参考得出中国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要传承尊重历史文化空间,挖掘城区存量空间价值,以文化活动事件为触媒,增强公众力量的参与度和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本文对于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以期对中国的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王鑫[10](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考察散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考察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大国技术竞争——以美国对华为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美大国技术竞争升级的成因与危害
    (一) 信息科技产业固有特征加剧大国竞争
        第一,动摇国际政治权势斗争传统要素的巨大潜能。
        第二,全球性扩张与排他性竞争的垄断本质。
        第三,侵蚀传统政府控制力的潜在威胁。
        第四,协助大国政府参与国际权势斗争的能力。
    (二) 中美大国技术竞争恶性升级的危害
        第一,严重损害两国经济安全。
        第二,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与双方外部安全。
        第三,严重破坏全球经济稳定。
        第四,加剧了国际社会重回冷战的风险。
二、 华为的发展与美国对华为政策的演变
    (一) 华为的国际化发展与技术成长
    (二) 美国对华为政策的演化
三、 美国对华为的全面遏制政策
    (一) 美国对华为的“全政府”遏制政策
    (二) 美国对华为的“全社会”遏制政策
        第一,智库积极呼吁加强对抗华为。
        第二,高校与科研机构实施专门针对华为的自我审查与驱离行动。
        第三,产业界积极呼吁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华为挑战。
    (三) 美国对华为的“全联盟”遏制政策
        第一,竭力将“瓦森纳安排”(WA)与“五眼联盟”(FVEY)打造成为遏制华为的核心堡垒。
        第二,炮制CNP作为反华为联盟的重要平台。
        第三,以“大棒+胡萝卜”政策逼迫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入反华为阵营。
四、 有关管控大国技术竞争的思考
    第一,战略层面的沟通。
    第二,制度层面的安排。
    第三,技术层面的管控。
    第四,国内层面的调适。
结 语

(2)无名氏创作主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无名氏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革命:“一种伟大神圣的感情”
    第一节 叛逆与救赎:投奔革命的前奏
    第二节 人道、生命与革命诗学
    第三节 回归家园时的观念争辩与路径选择
第二章 救亡:“用躯体来喂养祖国的黎明”
    第一节 救亡书写中的城市记忆
    第二节 救亡战争中的人物刻画
    第三节 救亡叙事中的理性沉思
第三章 情爱:“比一切高峰还高的高峰”
    第一节 恋爱人物的性别叙事
    第二节 叙述方式的承袭与超越
    第三节 版本修改与叙事完善
第四章 罪恶:人类的“永恒黑暗本体”
    第一节 抽象的罪恶:人性之恶
    第二节 具体的罪恶
    第三节 知识之恶
第五章 死亡:“生命被嘲笑的时刻”
    第一节 在恐惧中反抗死亡
    第二节 死亡是对生命的一种肯定
    第三节 生死转化中的死亡赋值
第六章 宗教:“追寻一种伟大的虔诚”
    第一节 皈依宗教的起信叙事
    第二节 宗教生活的美学思考
    第三节 宗教批判的理念生成
    第四节 宗教理想中的自由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3)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评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中缅关系发展回顾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基本概况
    第一节 中缅关系发展回顾
        一、中缅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缅甸政策与在缅华侨华人
    第二节 缅甸粤籍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组织的形成发展
        一、缅甸粤籍华侨华人数量
        二、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二战后中缅建交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第一节 中缅高层互访助推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活动正常化
        一、修缮庙宇会馆,完善章程机制
        二、从家乡认同转为民族国家认同
    第二节 中缅经济关系发展促进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迅速发展
        一、粤籍华侨华人由商转工
        二、超越“三缘”的社团迅速发展
    第三节 缅甸对华友好政策促使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办学、办刊热潮兴起
        一、兴办华校、华刊热潮
        二、中华习俗与粤地民俗的传承
第三章 1964年以来中缅关系恶化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第一节 “国有化运动”导致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丧失原有功能
        一、缅甸的“国有化运动”
        二、粤籍工商社团丧失原有功能
    第二节 “大排华事件”导致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数量锐减
        一、“文化大革命”与“大排华事件”
        二、华文学校成为斗争中心
    第三节 “缅人化”政策打断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正常更替
        一、缅甸的“缅人化”入籍政策
        二、粤籍华团的正常更替被打断
第四章 中缅关系正常化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第一节 中缅政治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一、缅甸粤籍华团桥梁作用日益凸显
        二、全球粤籍华团网络形成
    第二节 中缅经济关系恢复与加深强化粤籍华团经济功能
        一、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功能加强
        二、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活动国际化
    第三节 友善的华人政策促进缅甸华文教育发展
        一、华文教育的作用发生变化
        二、粤籍华团承载的华文教育功能增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重建瓦城观音古庙 广东同乡会碑文
    附录二 瓦城建筑广东仁济古庙重建碑文
    附录三 武帝庙重建纪功碑
    附录四 缅甸仰光梅氏书室章程
    附录五 缅甸华商商会章程及备忘录
    附录六 瓦城朱家馆章程
后记

(4)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长江文艺》历史发展概况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时期《长江文艺》的复刊与新生
    第一节 1978年的回归
        一、《长江文艺》复刊的历史背景
        二、《长江文艺》复刊的过程
        三、《长江文艺》复刊的宗旨及定位
    第二节 复刊后的新面貌
        一、栏目设置概况
        二、装帧设计概述
第二章 《长江文艺》对湖北作家、批评家队伍的培养
    第一节 老作家的复出与归来
        一、“复出之作”与特色活动整理
        二、针对老作家的特色栏目概述
        三、湖北“文坛三老”
    第二节 中青年作家的扶持与涌现
        一、“文学青年之页”的栏目设置
        二、“创作班”“研讨会”“刊授班”中的薪火相续
        三、地方文学的“三梯队”布局
    第三节 批评家队伍的建设与理论自觉
        一、湖北文学批评队伍的摇篮与基地
        二、批评视野中的地方性与全国性
第三章 《长江文艺》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与坚守
    第一节 现实主义风格的复兴与发扬
        一、以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为主的刊物内容
        二、文学活动组织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第二节 现代主义潮流冲击下的回应与尝试
        一、“评论员文章”与“编者的话”
        二、“西方文海一勺”与“美学漫笔”
第四章 《长江文艺》对湖北民族文学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长江文艺》与少数民族作家
        一、《长江文艺》上的湖北少数民族作家群
        二、走向全国的土家族作家叶梅
    第二节 《长江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
        一、作品发表与对民族文学资源的挖掘
        二、活动组织与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发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长江文艺》复刊号封面
附录二: 《长江文艺》目录
附录三: 《长江文艺》1982年第2期封面
附录四: 《长江文艺》1987年第6期封面
致谢

(5)地理实验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高中地理实验概述
    2.2 教学有效性概述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原则及内容的选取
    3.1 高中地理实验的设计原则
    3.2 高中地理实验的内容选取
4 高中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4.1 课前导入型地理实验
    4.2 概念演示型地理实验
    4.3 规律验证型地理实验
    4.4 知识衔接型地理实验
5 高中地理实验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5.1 高中地理实验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5.2 高中地理实验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反馈
6 高中地理实验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建议
    6.1 教师转变观念,提升实验教学意识
    6.2 精选实验内容,发挥实验教学价值
    6.3 采用恰当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6.4 改善硬件条件,保障实验教学开展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宗教经济学之发展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宗教典籍的形成和构成
    (一)作为宗教经济学发展理论基础的佛教典籍及其构成
    (二)作为宗教经济学发展理论基础的基督教典籍及其形成进程
    (三)作为宗教经济学发展理论基础的伊斯兰教典籍及其形成
    (四)作为宗教经济学发展理论基础的道教典籍及其重要内容
    (五)作为宗教经济学发展理论基础的原始宗教典籍及其重要内容
    (六)神像是宗教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1. 神像谱系在宗教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佛像谱系与寺庙
        3. 道教的神灵谱系是道教学说和道教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二、宗教经济学的实践基础:信教群众的发展分布情况
    (一)世界佛教信教人数发展和分布情况
    (二)中国佛教信教人数发展和分布情况
    (三)基督教信徒人数发展和分布情况
    (四)穆斯林的人数发展和分布情况

(7)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逻辑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古树名木的界定
        2.1.2 公众参与的界定
        2.1.3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知情行理论
        2.2.2 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
        2.2.3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2.2.4 霍夫兰说服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3.2 公众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2.3.3 现有研究述评
3 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
    3.1 北京市古树名木概况
        3.1.1 古树名木含义及分类
        3.1.2 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类型、分布概况
        3.1.3 北京市古树名木具有的价值
    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概况
    3.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3.4.1 实际参与主体人数少,参与客体有限
        3.4.2 公众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理论分析框架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统计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的预调查及改进
        4.2.3 问卷正式调查与数据搜集
        4.2.4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4.5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相关关系研究
        4.5.1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相关关系研究
        4.5.2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参与情感相关关系研究
    4.6 公众认知和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实证研究
        4.6.1 结构方程模型及原理
        4.6.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
        4.6.3 模型运算、检验和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
    5.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与不足
        5.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
        5.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和不足
    5.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的讨论
        5.2.1 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的问题
        5.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5.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
        5.2.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客体
    5.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分析
        5.3.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的分类
        5.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
    5.4 基于公众调查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参与形式的有效性检验
        5.4.1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作用程度的评价调查
        5.4.2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的参与行为意向调查
    5.5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
    6.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6.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
        6.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
        6.2.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专家访谈
        6.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原则
        6.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
    6.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6.3.1 知情权
        6.3.2 参与权
        6.3.3 监督权
    6.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6.4.1 大众教育
        6.4.2 专业教育
        6.4.3 职业教育
    6.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6.5.1 经济激励
        6.5.2 榜样激励
        6.5.3 内容激励
    6.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
        6.6.1 北京市古树名木价值评估
        6.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构建
    6.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
        6.7.1 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
        6.7.2 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
    6.8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合作机制
        6.8.1 决策制定阶段
        6.8.2 决策执行阶段
        6.8.3 决策评估阶段
        6.8.4 决策反馈阶段
    6.9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和项目决策
        6.9.1 基于公众调查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6.9.2 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研究——以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为例
    6.10 本章小结
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7.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7.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7.2.1 基于专家访谈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7.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7.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案例研究
        7.3.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7.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相关建议
        8.2.1 针对性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
        8.2.2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
        8.2.3 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
        8.2.4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清代广州洋商游赏的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清代广州行商园林是岭南园林的高峰
        1.1.2 响应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1.1.3 对清代广州园林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历史图像的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研究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
3 清代广州洋商游赏的园林发展概况及遗产价值
    3.1 清代游赏的园林的形成背景
        3.1.1 自然背景
        3.1.2 社会背景
        3.1.3 政治背景
    3.2 洋商在广州游赏的园林的范围变迁
        3.2.1 康熙二十四年——乾隆末年
        3.2.2 乾隆末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3.2.3 嘉庆二十一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3.2.4 活动范围小结
    3.3 洋商在广州游赏的园林概况
        3.3.1 洋商在广州游赏的园林研究对象选取
        3.3.2 洋商在广州游赏的园林遗产分析
    3.4 小结
4 清代洋商在广州活动公共园林研究
    4.1 十三行西式公共花园
    4.2 海幢寺
    4.3 小结
5 清代洋商在广州活动行商园林研究
    5.1 河南名园
        5.1.1 潘家花园
        5.1.2 伍家花园
        5.1.3 馥荫园
    5.2 海山仙馆
    5.3 小结
6 结论
    6.1 广州清代行商园林是特殊社会背景与自然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6.2 清代洋商在广州游赏园林的艺术特点
        6.2.1 公共园林
        6.2.2 行商园林
    6.3 岭南风景园林历史文化遗产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清中叶至清末期间洋商游记一览表
附录 B: 洋商游记中有关在广州活动相关记载一览表

(9)米兰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文化
        1.3.2 城市文化空间
        1.3.3 城市空间格局
    1.4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4.1 城市文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4.3 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米兰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解读
    2.1 米兰市概述
        2.1.1 米兰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2.1.2 米兰市的区位条件
        2.1.3 米兰市的历史沿革
    2.2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解读方法
    2.3 米兰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雏形期——“椭圆形+矩形”双城并置
        2.3.2 初步定型期——“单中心+方格网状矩形”城市格局
        2.3.3 格局奠定期——“双中心+矩形”城市格局
        2.3.4 城市动荡期——“双中心+椭圆形”城市格局
        2.3.5 稳步发展期——“单中心+圆形”城市格局
        2.3.6 快速扩张期——“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状”城市格局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特征
        2.4.1 城市文化空间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发展
        2.4.2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2.4.3 城市空间呈“圈层蔓延式”增长
    2.5 本章小结
3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类型
    3.1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的数据来源与类型划分方法
        3.1.1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数据来源
        3.1.2 城市文化空间的一般分类方法
        3.1.3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类型划分
    3.2 精神纪念类文化空间
        3.2.1 历史遗迹
        3.2.2 宗教场所
        3.2.3 纪念碑
        3.2.4 纪念性广场
    3.3 艺术文化类文化空间
        3.3.1 博物馆
        3.3.2 艺术展览中心
        3.3.3 剧院
        3.3.4 图书馆
    3.4 日常生活类空间
        3.4.1 综合公园
        3.4.2 口袋公园
        3.4.3 体育活动场所
        3.4.4 生活性广场
        3.4.5 影院
    3.5 教育生产类文化空间
        3.5.1 大学和专科院校
        3.5.2 文化创意产业园
    3.6 本章小结
4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1 研究依据及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的整体分布特征
        4.2.1 内密外疏、可达性高,以日常生活类空间为主
        4.2.2 “强中心集聚、带状+点状扩散”分布
    4.3 精神纪念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3.1 面积规模小但密度较高,分布较均衡且可达性高
        4.3.2 “强中心集聚”分布
    4.4 艺术文化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4.1 面积规模较小且密度较低,内密外疏且可达性较高
        4.4.2 “中心集聚+点状”分布
    4.5 日常生活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5.1 面积规模大且密度高,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4.5.2 “多中心+圈层式”分布
    4.6 教育生产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6.1 面积规模较大但密度低,分布均衡但可达性低
        4.6.2 “多中心+点状”分布
    4.7 本章小结
5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启示
    5.1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动力机制
        5.1.1 历史空间的传承
        5.1.2 老旧地区的更新
        5.1.3 宗教因素的推动
        5.1.4 时尚艺术的兴起
        5.1.5 公众力量的参与
    5.2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对于中国的启示
        5.2.1 传承尊重历史文化空间
        5.2.2 挖掘城区存量空间价值
        5.2.3 以文化活动事件为触媒
        5.2.4 增强公众力量的参与度
        5.2.5 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米兰历史地图
致谢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考察散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大国技术竞争——以美国对华为政策为例[J]. 戚凯,朱思思.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1(06)
  • [2]无名氏创作主题论[D]. 葛天逸.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D]. 魏晓敏. 暨南大学, 2020(07)
  • [4]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D]. 杨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地理实验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D]. 赵燕楠. 西南大学, 2020(01)
  • [6]宗教经济学之发展基础[J]. 杨志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7]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杨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清代广州洋商游赏的园林研究[D]. 梁嘉欣.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9]米兰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研究[D]. 刘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教育调查论文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