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服务窗口,落实“三个代表”

擦亮服务窗口,落实“三个代表”

一、擦亮服务窗口 落实“三个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新[1](2022)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 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坚定执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背景下,全州上下积极响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伟大号召,高度团结、超常奋斗

蔡艳丽,王宁,辛旭[2](2021)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要素及提升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存在职务胜任力问题。基于冰山模型,对标"五个过硬",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应包括理论修养、学习创新、服务意识等15项基本要素。对标三全育人理念,从全员视域而言,要创造交点、配齐育人力量;从全过程视域看,要打通断点、贯通育人环节;从全方位视域审视,则要构架支点、优化育人生态。在此基础上构建"优启-优选-优育-优任-优出"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五优"培育提升模型,这应是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一条理想路径。

候嘉琪[3](2021)在《中国甘肃网创新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赵德媛[4](2021)在《北京市珠宝玉石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肖鹏[5](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教育因其具有极度重要性而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的社会事业,它在抓牢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培育社会认同、推动个人成才过程中的强大功用,一直都是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摇篮,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才竞争的角力场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成为某些域外国家的强劲竞争者,他们为了扭转其在竞争中的颓势和比较优势的日渐丧失,进而对我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和攻击,而高校又是其重要对象。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等教育网络化的持续发展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域外思想、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方便之门进入高校,加之国内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效开展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史实,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其所取得的成效和有益经验,考究其现实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尝试探求应对策略,以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陈晓哲[6](2021)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十分关心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充分肯定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作用。高等院校是青年人才聚集的场所,拥有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校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生力军,因此,高校团组织要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带领高校青年一同实现伟大中国梦与追求远大理想。从而,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情况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内在逻辑、现实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加强与改进的工作路径进行探讨。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先厘清其内在逻辑。文章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来理顺党团的发展关系,从而得出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历史必然、实践使然,也得出了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据。再者,文章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现实做法与存在的困境。最后,针对提出问题和原因分析,文章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党团自身建设、围绕中心任务、完善制度安排来探讨加强与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路径。

刘云卿[7](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文艺育德,是指运用文艺载体、借助文艺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文艺教育、引导、激励人的作用,从而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文艺育德既是中华民族美学传统与德教传统的时代承续,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重要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作用,将文艺的发展置于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去审视,并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新的政治高度上强调了文艺的使命及其与时代、国运的密切关联,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育德工作带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些新思想和新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理论的科学发展,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丰富于对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有益借鉴,承续于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最新成果,提炼于党的十八大前文艺育德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顺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方位的时代大势。于中华文化的特性中体现出其兼收并蓄而与时俱进的生成逻辑,反映出我们党对文艺育德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文艺育德实践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因此,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育德理论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本论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和实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现状概述、发展路径为逻辑理路,坚持史料梳理与实践解读相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境遇相结合、宏观概述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在充分梳理理论和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实践成效的个案分析,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作出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具体内容上,主要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阐释研究背景和价值意义,述评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相关概念。本章通过逐层界定的方法,对文艺、文艺育德、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等相关概念和命题进行界定和解读,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艺育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生成逻辑。第二章,回顾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本章研究了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文艺育德理论和各历史阶段文艺育德实践的基本情况,理清发展脉络,探索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为研究新时代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提供历史借鉴。第三章,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基本内容。本章系统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时代文艺育德的地位、导向、目标、途径、使命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和具体要求,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内容体系展开全面剖析和解读。第四章,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创新实践及主要成效。本章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实践的时代境遇,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方针政策、队伍建设、内容体系、平台载体等方面进行的文艺育德创新实践,并总结其实践成效。第五章,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践行路径。本章基于前几章已有研究成果,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定人民立场、坚守铸魂初心三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工作发展的现实路径。

王佳媛[8](2021)在《边疆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分析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文中指出政治话语是政治传播内容触达受众的重要中介,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话语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新时代民族工作全局。本研究以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梳理改革开放至今《内蒙古日报》在“多元一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建构时采取的话语和话语策略特征,厘清不同政治语境下话语特征共性与个性,梳理一贯的话语策略在新时代的挑战,讨论治理语境下主流媒体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政治语境与政治话语存在制约与体现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政治语境的变迁,政府话语主体定位和平等的报道视角一脉相承。内容首发渠道、报道体裁、内容形式与时俱进。话语因时而变,从强调“个性”到“共性”,从强调政治认同互信转变为强调文化认同共生,在当前阶段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地区主流媒体一脉相承的科层制传播模式待完善反馈机制,首发渠道的受众匹配度、话语呈现方式的渠道融合度尚不太显着,文化认同待凸显,话语与受众关联度待提升,需要树立政治沟通观念,促进沟通机制融合、沟通渠道融合和沟通话语融合。

闫凡[9](2021)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曾数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重大命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9年下半年作出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一方面,该制度既属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实施的一项关键而重要的举措;另一方面,学术界尚且缺乏对这一制度的深入解读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展开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并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大意义,即有助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三部分阐述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这一制度须把握三大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思想依据,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制度依据,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实践依据。第四部分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主要内容。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关于“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的要求,这一制度大体应当包括学习教育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检视问题制度、整改落实制度及担当作为制度,以制度优势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践履使命。

孙洲[10](2021)在《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擦亮服务窗口 落实“三个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擦亮服务窗口 落实“三个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衷心拥护“两个确立” 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坚定执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
关于今后五年的工作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二、深度聚焦“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三、始终坚持“两大一高”主基调,系统落实“五个主战略”“十条主路径”
    四、全面保持“天天有精神、时时在状态”,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要素及提升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研究
二、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胜任力问题
    1.难过四道关。
    2.易过三道槛。
三、基于冰山模型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要素和模型探索
    1.政治过硬是关键。
    2.能力过硬是支撑。
    3.责任过硬是重点。
    4.作风过硬是保证。
    5.信念过硬是根本。
四、基于三全育人视域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提升建设路径
    1.全员视域:创造交点,配齐育人力量。
    2.全过程视域:打通断点,贯通育人环节。
    3.全方位视域:构架支点,优化育人生态。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解读及其价值分析
    一、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涵义、载体和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思政课(公共政治课)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新步入正轨阶段(1978 年—1984 年)
        (一)清除“文革”遗毒的消极影响
        (二)重申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
        (三)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针
        (四)改革教材内容及思政课程设置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规范阶段(1985 年—1997 年)
        (一)实践发展倒逼思政课改革
        (二) “85”方案的内容及新特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发展阶段(1998 年—2004 年)
        (一) “98”方案关于思政课课程的设置
        (二) “中特理论”思想的“三进”过程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前进阶段(2004 年—2011 年)
        (一) “05”方案对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
        (二)教材编写管理的官方化、权威性
        (三)马工程建设的学科支撑实践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提升、巩固阶段(2012 年至今)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二)教材体系不断发展
        (三)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教学载体多样发展
        (四)教学环境持续改善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经验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以课程、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
        (三)政策保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重要擎引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一)全球化、网络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渠道
        (二)部分思想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
    二、国内社会思潮冲击
        (一) “重理轻文”思想消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二)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历史、消解认同
    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冲击“五个认同”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考验制度优越性
        (二)其他具体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五个认同”资源的流失
    四、网络化新媒体运用带来的困境
        (一)互联网+教育的冲击
        (二)新媒体教学带来的震荡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的不足
        (一) “第一课堂”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作用逐渐弱化
        (二)思政课教材体系内容设计仍未解决的“两个问题”
        (三)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同向同行问题
        (四)教育方式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不够
        (五)学生意识与教育目标间的冲突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思考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二)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反意识形态渗透常态机制
        (二)加强社会思潮引领
        (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变能力
        (五)夯实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地位
        (六)重视学生工作,矫正学生观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内在逻辑
    2.1 理论逻辑: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2.2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团关系
    2.3 现实逻辑:新时代对高校党建带团建提出新要求
第3章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现实审视
    3.1 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3.2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主要做法
        3.2.1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3.2.2 运用网络新媒体,推进舆论正面引导
        3.2.3 加强党团干部的培养,打造组织主心骨
        3.2.4 严明党的纪律,带动从严治团
        3.2.5 积极建章立制,推进规范化建设
    3.3 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路对策
    4.1 提高思想认识,履行党团组织主体责任
    4.2 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党团组织吸引力
    4.3 加强团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
    4.4 围绕高校中心任务,培养青年人才
    4.5 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长效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相关概述
    1.1 文艺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1.1.1 文艺的内涵
        1.1.2 文艺的功能
    1.2 文艺育德的概念及特性分析
        1.2.1 文艺育德的内涵
        1.2.2 文艺育德的可行性
        1.2.3 文艺育德的必要性
    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概念及时代价值
        1.3.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内涵
        1.3.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时代价值
    1.4 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育德理论
        1.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艺育德观念
        1.4.3 西方国家的文艺育德思想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发展回顾
    2.1 党的十八大前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文艺育德理论
        2.1.1 毛泽东的文艺育德理论
        2.1.2 邓小平的文艺育德理论
        2.1.3 江泽民的文艺育德理论
        2.1.4 胡锦涛的文艺育德理论
    2.2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实践历程
        2.2.1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艺育德实践
        2.2.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文艺育德实践
        2.2.3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的文艺育德实践
    2.3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工作经验总结与问题反思
        2.3.1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工作的基本经验
        2.3.2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基本内容
    3.1 突出文艺是“时代前进号角”的地位作用
        3.1.1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3.1.2 文艺为时代鼓与呼
        3.1.3 文艺应书写和助推中国梦
    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育德导向
        3.2.1 文艺的“人民性”释义
        3.2.2 文艺需要人民
        3.2.3 人民需要文艺
    3.3 聚焦“弘扬中国精神”的育德目标
        3.3.1 中国精神的内涵
        3.3.2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3.3.3 新时代文艺应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
    3.4 指明“打造文艺精品”的育德途径
        3.4.1 文艺精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3.4.2 文艺创作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3.4.3 以精品力作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3.5 强调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的育德使命
        3.5.1 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3.5.2 文艺工作者应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3.5.3 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创新实践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实践的时代境遇
        4.1.1 新的历史方位提出新要求
        4.1.2 新媒体发展注入新活力
        4.1.3 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新需求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的创新实践
        4.2.1 创新文艺育德方针政策
        4.2.2 加强文艺育德队伍建设
        4.2.3 完善文艺育德内容体系
        4.2.4 拓展文艺育德平台载体
    4.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4.3.1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文艺育德目标日渐清晰
        4.3.2 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育德队伍日趋壮大
        4.3.3 文艺与科技深度融合,文艺育德平台更加开放
        4.3.4 文艺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文艺育德管理更加规范
        4.3.5 文艺交流成绩显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理论的践行路径
    5.1 坚持和改善党对文艺育德工作的领导
        5.1.1 制定和实施文艺育德方针政策
        5.1.2 发挥党员文艺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
        5.1.3 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
    5.2 坚定文艺育德工作的人民立场
        5.2.1 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为文艺育德工作的出发点
        5.2.2 以塑造好人民形象为文艺育德工作的着力点
        5.2.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文艺育德工作的落脚点
    5.3 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初心
        5.3.1 文艺工作者应自觉承担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5.3.2 灵活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5.3.3 搭建理论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交流合作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边疆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分析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三)相关文献综述
        1.政治传播研究综述
        2.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1.样本选取
        2.类目建构
一、改革开放至今主流媒体“多元一体”民族和国家认同的话语特征分析
    (一)一脉相承的政府话语主体和平等报道视角
        1.关注政府政策动向,转引权威声音
        2.报道视角平等客观,近景镜头拉进距离
        3.多元素叙事再现,和谐一体互动
    (二)与时俱进的首发渠道、报道体裁和内容形式
        1.首发渠道:逐渐重视线上渠道
        2.报道体裁:偏好消息报道,偶见新意互动
        3.内容形式:侧重文字灌输,多模态尚不显着
    (三)话语导向因时而变:从多元到共性,从政治认同到文化共生
        1.1978-1990年国家认同发展期:社会生活改善,政治认同互信
        2.1991-2013年国家认同充实期:文化认同凸显,受助者变为互助者
        3.2014年至今国家认同巩固期:厘清多元一体,铸牢五个认同
    (四)典型案例分析
二、新时代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策略分析
    (一)科层制传播模式待完善反馈机制
    (二)渠道与受众匹配度、话语渠道融合度尚不显着
    (三)文化认同待凸显,与受众关联度待提升
三、把握政治沟通规律,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一)沟通机制融合:打造多层次交流平台
    (二)沟通渠道融合:官方与自媒体联动,传播主体多元化
    (三)沟通话语融合:“滴灌式”讲故事,多模态直观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附录1:1978-2021年1月31日《内蒙古日报》关于“多元一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报道
致谢

(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大意义
    2.1 有助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
        2.1.1 有助于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
        2.1.2 有助于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经验制度化
    2.2 有助于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2.2.1 有助于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
        2.2.2 有助于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
    2.3 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1 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2.3.2 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3章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基本原则
    3.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
        3.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2 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依据
        3.2.1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重要地位
        3.2.2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核心要义
    3.3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依托
        3.3.1 学习教育的经验总结
        3.3.2 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
        3.3.3 检视问题的经验总结
        3.3.4 整改落实的经验总结
第4章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主要内容
    4.1 建立学习教育制度
        4.1.1 建立基本理论教育制度
        4.1.2 建立党性教育制度
        4.1.3 建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制度
    4.2 建立调查研究制度
        4.2.1 建立下基层联系群众制度
        4.2.2 建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
        4.2.3 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
    4.3 建立检视问题制度
        4.3.1 建立政治体检制度
        4.3.2 建立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
    4.4 建立整改落实制度
        4.4.1 建立问题整改制度
        4.4.2 建立专项整治制度
    4.5 建立担当作为制度
        4.5.1 建立干部培训制度
        4.5.2 健立干部考核制度
        4.5.3 建立干部问责制度
        4.5.4 建立干部激励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擦亮服务窗口 落实“三个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衷心拥护“两个确立” 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坚定执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N]. 刘文新. 黔西南日报, 2022
  • [2]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要素及提升路径探究[J]. 蔡艳丽,王宁,辛旭.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1(06)
  • [3]中国甘肃网创新发展策略研究[D]. 候嘉琪.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4]北京市珠宝玉石行业政府监管研究[D]. 赵德媛.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D]. 肖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研究[D]. 陈晓哲.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云卿. 山西大学, 2021
  • [8]边疆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分析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D]. 王佳媛.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研究[D]. 闫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D]. 孙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擦亮服务窗口,落实“三个代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