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颈带状疱疹合并面瘫1例的护理

右颈带状疱疹合并面瘫1例的护理

一、1例右侧颈部带状疱疹并发面瘫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宇,刘淼淼,肖怡庭,王玉,夏令杰[1](2021)在《拉姆齐-亨特综合征病人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后病毒性脑炎1例》文中研究表明拉姆齐-亨特综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又称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面膝状神经节而引起的耳部剧痛、耳周簇状疱疹及周围性面瘫的三组不同临床症候群的总合[1]。美国Ramsay-hunt Syndrome发病率为每年5/100, 000,中国尚无大规模流行病数据[2]。其引起的头部剧烈顽固性疼痛往往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3]。合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人,病死率高达70%,幸存者存在脑结构破坏、神经系统相关后遗症,

郭玉[2](2021)在《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采用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对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为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同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处于恢复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药熏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刮痧。选取面部、颈部穴位(攒竹—阳白—丝竹空;地仓—颊车—下关;双侧翳风—风池)及合谷穴进行通络刮痧。每日1次,一周5次,共干预4周。观察干预前、干预2周后和4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与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情况,并根据临床症状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病变侧、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量表等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比较:干预两周后和四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干预两周后和四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分级等级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面部残疾指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两周后、四周后各个疗程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在各疗程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中两组患者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在各疗程面部残疾社会生活功能评分中两组患者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干预天数比较:干预四周后,观察组痊愈患者共21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3人,两组在各疗程痊愈人数之间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0.00%,对照组痊愈率为43.33%,两组痊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能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的面部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面部残疾指数,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也缩短了临床病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郑文[3](2021)在《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近2年发生于头面部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型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2018年10月一2020年10月收住院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患者,对其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发病诱因、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受累神经、首诊误诊情况),并发症情况(带状疱疹性眼病、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并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1)累及三叉神经的有169例(169/220,76.8%),其中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受累最多,有145例(145/220,65.9%),累及面神经、颈神经的分别有31例(31/220,14.1%)、67例(67/220,30.5%)。(2)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1:1.12,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169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82,男性患者更多。(3)54例患者(24.5%)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劳累诱发疾病为主(35/220,15.9%),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长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肿瘤、外伤等。(4)伴有基础疾病史的有159例,占72.3%。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合并循环系统(85/220,38.6%)、内分泌系统(38/220,17.2%)、消化系统(40/220,18.2%)、呼吸系统疾病(26/220,11.8%),而泌尿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也并不少见,无基础疾病者有61例,占27.7%。(5)在220例患者中,有111例(51%)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93例(42%)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最短间隔1天,最长间隔10天,平均3.44±2.16天。(6)202例(91.8%)皮损为普通型,15例(6.81%)为出血型,3例(1.4%)为坏疽型。(7)60例(27.3%)首次就诊于其他科室,包括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神经内科、中医科、骨科、社区医院等。(8)眼部带状疱疹145例,有75例(50%)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63例(43%)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9例(6%)出现皮疹、水疱后才出现疼痛;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有72例(72/145,49.7%),合并结膜炎58例(40.0%),角膜炎32例(22.1%),葡萄膜炎8例(5.5%),其他并发症包括角膜溃疡、巩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升高等。有12例患者诉患眼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3例患者因慢性复发性眼部并发症于眼科治疗超过半年时间。结论:(1)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三叉神经,尤其是眼支在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最多见。(3)眼部带状疱疹常常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治疗不充分可能引起其复发,严重时影响视力,早期治疗疗效较好。(4)对于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警惕多颅神经病,应全面体检,完善检查,及时治疗,以防止这种常见疾病的严重并发症。(5)非皮肤科的临床科室接诊不明原因单侧皮肤疼痛或头痛、牙痛、喉咙痛的患者应考虑带状疱疹的可能性。

万媛[4](2020)在《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升PHN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为提高PHN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住院的PHN亚急性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疼痛科常规护理及路径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疼痛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实施步骤为:(1)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方案、预实验修正方案、统一标准后进行人员培训;(2)跟踪疾病治疗进程,收集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每次交流时间不少于20min,且有侧重点地解决1-2个问题,注重评估其有效性;(3)临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问题主要聚焦在:疼痛的评估、表达、干预;基础疾病健康维护;根据中医证候,在起居饮食、情志调护、功能锻炼、用药指导上实施辨证施护;(4)患者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和康复锻炼。对所有入选的患者:(1)调查在入院当天、出院后一周填写抑郁自我评分(SDS)及焦虑自我评分(SAS);(2)调查入院当天及出院后一月填写睡眠质量(PSQI)评估表;(3)在出院当天填写《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独立性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脱失2例,实际纳入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2.82±13.92)岁,平均病程(62.00±18.01)天,其中肝经郁热型5例,脾虚湿蕴型8例,气滞血瘀型25例;观察组脱失1例,实际纳入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4.15±13.92)岁,平均病程(60.13±13.22)天,其中肝经郁热型3例,脾虚湿蕴型9例,气滞血瘀型27例。住院当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SAS、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健康宣教后,出院后一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后一月,两组患者PSQ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当天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较常规的路径式健康教育能较好地降低PHN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2)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较常规的路径式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3)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较常规的路径式健康教育更能提高PHN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

李艳梅[5](2019)在《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红光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自拟消疹止痛汤,对照组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VAS评分和综合症状评分,并于治疗后统计患者症状控制时间、有效率以及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成果:在治疗后VAS评分、综合症状评分、症状控制时间、有效率上P值均≤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HN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照射可有效缩短带状疱疹病程,减轻患者疼痛,减少PHN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慧丽,张传莲[6](2016)在《重型Ramsay Hunt综合征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重型Ramsay Hunt综合征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针对重型Ramsay Hunt综合征及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总结重型Ramsay Hunt综合征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要点,注意病情的观察与处理;做好腰椎穿刺术及特殊用药的观察护理。结果最终8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中枢神经系统痊愈5例,好转2例,其中l例遗留智力下降。结论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本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的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效果,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刘佳[7](2009)在《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综合评价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制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和操作标准,促进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该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对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方法:采用中央随机方法,由国家药品临床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GCP中心)承担分配隐藏、中央随机和数据管理。成都、广州、武汉三个城市共九个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任务。本次试验采用了来自成都、武汉共六个研究中心的部分数据。病例收集时间为为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31日。共纳入167例病例,脱落6例,剔除3例,无中止病例。治疗1组采用铺棉灸疗法(n=61),治疗2组采用叩刺拔罐法(n=5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n=51)。采用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评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结果:基线情况比较:三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综合疗效比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着疗效,总有效率91.7%,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分有显着改善,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指标比较:铺棉灸组结痂时间比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短(P<0.05);止疱时间及脱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标比较:①铺棉灸组治疗前后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铺棉灸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在镇痛即刻效应方面,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铺棉灸组镇痛起效时间随之缩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随之增长。③三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第30、60天随访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第90天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连续动态观察比较:①铺棉灸组第8-11天和第22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强度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三组疼痛缓解程度前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8-11天及第22、30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60、90天随访,三组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综合疗效评分单项指标的连续观测上,“局部痛”在第8-11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铺棉灸组“烧灼感”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数目”在治疗第8、9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在第7、8、10、11天,铺棉灸组疗效不如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单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耐受性指标比较:三组耐受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疗效,不差于叩刺拔罐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口服伐昔洛韦为主)。在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优于叩刺拔罐组和对照组。铺棉灸疗法临床操作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曹婷[8](2019)在《带状疱疹病例分析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统计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专业量表和中医证候,调查分析带状疱疹临床特征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尽可能达到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病率的目的。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或者住院带状疱疹病人,填写带状疱疹病例表,统计患者的一般个人资料(性别、年龄、民族、BMI值、烟酒史、运动量、性情、饮食习惯及合并基础疾病史)、发病前情况(是否首次发病、医学气象学资料)、此次发病情况(发病诱因、首发症状、初诊时间、首次确诊、疼痛性质、累及脊髓节段、皮疹分型、院前治疗史、疼痛评分、皮损面积、皮疹专科情况、中医证候评分、ERSG评分、HAMD评分、此次治疗情况、疱疹评价指标及并发症等)。将皮疹消失3月后仍有疼痛等症状的病例分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反之为带状疱疹组。统计全部病例的资料,分析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并将两组资料两两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大部分病例来自于住院病人;女性病例是男性病例的1.6倍;超过60%的病人患病年龄>60岁;52%的患者BMI值正常,超重和肥胖的病例占47.40%;有吸烟史的占21.56%,有饮酒史的病例占20.18%;有合并基础疾病的占86.70%,共涉及到188种相关疾病,其中频率最高的高血压,其次是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等;绝大多数患者均为第一次患病;一年四季发病率相对平均,每个季节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有63.3%的患者有明确的发病诱因,劳累为最主要的发病诱因,其次是情绪因素;57.14%的患者先出现疼痛再出现皮损,29.49%的患者皮损和疼痛同时出现;患者第一次就诊确诊率为81.65%;首诊时间为4.15±2.975天;疼痛性质主要为针刺样疼痛、烧灼样疼痛及刀割样疼痛,疼痛程度以中、重度疼痛居多,VAS评分均值±标准差为6.07±1.858分;病毒累及神经最多的是胸段,其次是颈段、腰段和骶段,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绝大部分的皮疹为寻常型,面积为2.08±1.147%;中医证型最常见的是肝胆湿热证,其次是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等,最常见的舌质是红,其次是舌质淡红、舌质暗红、舌质红绛等,最常见的舌苔是薄黄苔,接下来依次是黄腻苔、黄厚腻苔、白腻苔、薄白苔等;脉象最常见的是滑数脉,其余依次是弦脉、细涩脉、弦滑脉、濡脉、沉滑脉、弦细脉等。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评分均值±标准差为33.34±5.917分,其中情绪异常组136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值±标准差为7.14±4.274分。占比最多的是没有抑郁症状,其次是可能有抑郁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多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38.07%患者有并发症,出现占比最多是皮损处感染。2、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是否合并肿瘤病史、院前是否治疗、是否中医治疗、是否使用抗病毒、镇痛、营养神经等药物、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积分、ERSG评分及等级(肝经因子、抑郁因子评分)、HAMD评分及等级、疼痛评分、此次治疗情况(是否抗病毒、镇痛以及使用激素类药物)、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以及缓解时间等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再将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皮损面积、肝经因子以及HAMD等级P<0.05,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将这3个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皮损面积、HAMD等级两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皮损面积和HAMD等级有关。皮损面积回归系数为0.397>0,P=0.023<0.05,Exp(B)=OR=1.48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皮损面积每增加1%,病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增加1.487倍。HAMD等级回归系数为1.721>0,P=0.000<0.05,Exp(B)=OR=5.59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HAMD等级每增加1级,病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增加5.591倍。

孙莉[9](2013)在《16例亨特氏综合征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亨特氏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听神经及三叉神经等所致的疾病,本文报告了16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采用药物涂擦中耳以减轻疼痛;及时处理耳道水泡及清洁耳道;早期面部肌肉功能锻炼及湿热敷;做好安全措施以保障患者外伤及坠床;心理疏导等。治愈12例,遗留不同程度面瘫4例,无护理并发症。

孟祥燕[10](2011)在《拔罐疗法治疗优势病症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拔罐疗法古今临床应用内容的研究,总结古今适宜病症、发掘优势病症;完善拔罐疗法临床应用的适宜病谱,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古代文献利用《中华医典》数据库为检索源,以“角”、“筒”、“罐”为关键词,获取临床应用的相关条文;现代文献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检索源,以“拔罐”为关键词,选取1980年至2010年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古今文献分成拔罐单独应用和配合其他疗法应用两类,并归属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伤科、保健养生类八大疾病体系中,录入电脑、建立资料库,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得出古今拔罐疗法的适宜病谱。在此基础上,比较古今适宜病症、得出治疗规律和趋势;同时通过疗效和应用频次的高低综合选出古今优势病症。结果:古代文献用《中华医典》检索到“角”20664处、“筒”1920处、“罐”2461处,通过纳入排除标准获得有用条文116条。现代文献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检索源,以“拔罐”为关键词,得4494篇文献,排除后涉及本课题的文献计2016篇。结论:古代拔罐疗法治疗适宜病症共74种,单独和配合应用分别为47种和27种。其优势病症:痈疽、发背、乳疾乳痈、诸疮肿毒、脑疽、黄疸类、产前风、头风、背心生疽。优势疾病学科:外科疮疡类、内科、妇科。现代拔罐疗法治疗适宜病症共316种,单独和配合应用分别为67种249种。其优势病症:带状疱疹及后神经痛、肩周炎、痤疮、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周围性面瘫、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湿疹、坐骨神经痛、痛风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黄褐斑、乳腺炎、足底感染伤口愈合、肌肉组织纤维炎、急性感冒、外感咳嗽等风寒表症。优势疾病学科:皮肤和皮下组织、软组织骨骼系统、损伤和外因造成某些后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儿科。研究表明,现代较古代适宜病症种类增多、治疗范围扩大。

二、1例右侧颈部带状疱疹并发面瘫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右侧颈部带状疱疹并发面瘫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拉姆齐-亨特综合征病人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后病毒性脑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治疗及护理
3. 小结

(2)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3. 刮痧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
    4.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标准和分级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病例脱落的标准
        1.8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干预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周期
        2.5 临床观察指标
        2.6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2.7 资料的收集方法
        2.8 资料的整理方法
        2.9 质量控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分配及研究完成情况
        3.2 干预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3.3 干预后疗效指标的比较
    4.讨论
        4.1 周围性面瘫分期情况的概述
        4.2 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中的选择依据
        4.3 通络刮痧在周围性面瘫中的选择依据
        4.4 穴位选择的依据
        4.5 评价量表选择的依据
        4.6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4.7 安全性分析
    5.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护理技术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1 资料
    1.1 病人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标准
        1.2.3 头面部带状疱疹并发症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内容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年龄与性别
        2.1.2 发病诱因
        2.1.3 基础疾病
    2.2 并发症情况
        2.2.1 疼痛与皮疹发生情况
        2.2.2 皮疹分型
        2.2.3 首诊科室
        2.2.4 受累神经分布
        2.2.5 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2.3 治疗
        2.3.1 抗病毒治疗
        2.3.2 糖皮质激素
        2.3.3 中医辨证论治
        2.3.4 物理治疗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3.2 并发症表现
    3.3 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自拟临床信息采集表
致谢

(4)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技术路线
1 文献回顾
    1.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西医诊断
    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流行病学状况
    1.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
    1.4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研究基础
    1.5 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1.6 总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整理与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3.2 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比
4 讨论
    4.1 常用路径、清单式等常规健康教育的不足
    4.2 发挥中医药服务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满足了患者多层次的需求
    4.3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优势
    4.4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PHN患者中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西医学治疗和健康宣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资料
        (一) 资料来源
        (二) 西医诊断标准
        (三) 中医诊断标准
        (四) 纳入标准
        (五) 排除标准
        (六) 病例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
        (二) 疗程
        (三) 注意事项
        (四) 收集时间
        三、观察指标
        (一) 症状控制时间
        (二) VAS评分
        (三) 综合症状评分
        (四) PHN发生率
        四、疗效标准
        五、统计方法
    治疗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疼痛比较
        三、综合症状评分比较
        四、症状控制时间比较
        五、综合疗效比较
        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七、安全性分析
讨论
    一、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二、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三、自拟消疹止痛汤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四、红光照射的应用及作用
    五、基础用药
    六、本试验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6)重型Ramsay Hunt综合征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1.3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 对症护理
        3.1.1 耳部疱疹处理
        3.1.2 面瘫护理
        3.1.3 内耳症状的护理
        3.1.4 发热护理
        3.1.5 腰椎穿刺检查的护理
    3.2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监护
        3.2.1 颅内高压的护理
        3.2.2 低颅压综合征护理
    3.3 特殊用药的护理
        3.3.1 抗病毒药
        3.3.2 糖皮质激素
        3.3.3 甘露醇、速尿

(7)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1 课题来源
2 研究背景
3 关于铺棉灸疗法 临床研究
1 临床试验设计
    1.1 研究设计类型
    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1.3 随机方法
    1.4 盲法设计及实施
    1.5 对照
2 研究人群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及脱落处理
    2.5 研究中止原则
3 试验方法
    3.1 中央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随访
    3.4 合并用药
    3.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3.6 研究人员资质情况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观察项目
    4.2 一般体格检查
    4.3 安全性观察
    4.4 疗效观察指标
    4.5 其他指标
5 试验指标评价
    5.1 可比性评价
    5.2 疗效评价
    5.3 安全性评价
    5.4 其他指标评价
6 统计分析
    6.1 统计分析计划书
    6.2 数据录入与提取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7.1 试验方案的优化
    7.2 研究影响因素的控制
    7.3 实验室指标的质量控制
    7.4 研究培训
    7.5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7.6 质量控制体系
8 伦理学审查
    8.1 伦理审查体系
    8.2 受益与风险
    8.3 知情同意
    8.4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9 临床研究流程图
10 试验结果
    10.1 受试者入选情况
    10.2 可比性分析
    10.3 疗效评价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病名来源
    2.2 病因病机
    2.3 辩证论治
3 关于治疗方法的讨论
    3.1 配穴组方的确定
    3.2 配穴分析
4 关于特色疗法—铺棉灸疗法的讨论
    4.1 概述
    4.2 铺棉灸治病机制
    4.3 铺棉灸法的临床应用
    4.4 选择铺棉灸法的意义
    4.5 铺棉灸操作的注意事项
    4.6 关于形成铺棉灸疗法操作标准的讨论
5 关于试验结果的讨论
    5.1 受试者入选情况
    5.2 可比性分析
    5.3 疗效分析
6 关于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讨论
    6.1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试验的指导意义
    6.2 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综述一 带状疱疹现代研究进展
    1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因学研究
    
2.2 发病机制
    
2.3 诱发因素
    
2.4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3 治疗
    
3.1 物理疗法
    
3.2 药物治疗
    
3.3 神经节阻滞疗法
    
3.4 中西医结合疗法
    
3.5 其他疗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2.1 毫针针刺
    
2.2 叩刺拔罐
    
2.3 围刺
    
2.4 火针
    
2.5 穴位注射
    
2.6 电针
    
2.7 耳穴
    
2.8 灸法
    
2.9 综合疗法
    
2.10 铺棉灸疗法
    
2.11 特色疗法
    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3.1 毫针针刺
    
3.2 电针
    
3.3 叩刺拔罐
    
3.4 火针
    
3.5 穴位注射
    
3.6 综合疗法
    
3.7 特色疗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铺棉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皮肤疾病
    1.1 带状疱疹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3 神经性皮炎
    1.4 银屑病
    1.5 其他皮肤疾病
2 神经系统疾病
3 其它疾病
4 名家经验介绍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2:临床评价量表
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 附件3: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带状疱疹病例分析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蛇串疮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1、病因病机
        2、蛇串疮的治疗
        2.1 中药内服
        2.2 外治法
        3、祖国医学对致病因素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1、定义
        2、危险因素
        2.1 年龄
        2.2 皮疹发生的部位、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2.3 性别
        2.4 精神心理因素
        2.5 机体免疫情况
        2.6 其他因素
        3、发病机制
        3.1 周围神经发病机制
        3.2 中枢神经发病机制
        4、预防
        4.1 疫苗
        4.2 早期积极治疗带状疱疹
        5、治疗
        5.1 药物治疗
        5.2 局部治疗
        5.3 神经阻滞治疗
        5.4 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带状疱疹病例临床特点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二、结果
        1、病人一般资料
        2、发病前情况
        3、此次发病情况
        4、本次诊疗情况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统计方法
    二、结果
        1、单因素分析
        2、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论
        1、年龄
        2、性别
        3、基础疾病史
        4、治疗是否及时
        5、疼痛评分
        6、皮损面积
        7、激素使用
        8、中医治疗
        9、肝主疏泄功能
        10、心理因素
总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带状疱疹病例登记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
    带状疤疹病例汇总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拔罐疗法治疗优势病症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检索策略
        (二)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三) 文献归类
        (四) 频次的统计
        (五) 结论
    三、研究内容、结果与分析
        (一) 古代拔罐疗法适宜病症和优势病症情况
        (二) 现代拔罐疗法适宜病症和优势病症情况
        (三) 古今适宜病症和优势病症的结果和分析
        (四) 结论
讨论
    一、发展源流
    二、拔罐疗法其他类的情况
    三、古今优势病症的拔罐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1例右侧颈部带状疱疹并发面瘫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拉姆齐-亨特综合征病人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后病毒性脑炎1例[J]. 杨光宇,刘淼淼,肖怡庭,王玉,夏令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11)
  • [2]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郭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D]. 郑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以问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D]. 万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自拟消疹止痛汤联合红光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D]. 李艳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重型Ramsay Hunt综合征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J]. 刘慧丽,张传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7]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 刘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8]带状疱疹病例分析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研究[D]. 曹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16例亨特氏综合征护理体会[J]. 孙莉. 哈尔滨医药, 2013(01)
  • [10]拔罐疗法治疗优势病症的文献研究[D]. 孟祥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右颈带状疱疹合并面瘫1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