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治、正德时期吴忠文学思想的新变化

明洪治、正德时期吴忠文学思想的新变化

一、明弘治、正德时期吴中文学思想的新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天[1](2021)在《明嘉靖时期文人志怪笔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敏[2](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伍飘洋[3](2020)在《储巏与弘治、正德间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储巏是活跃在明弘治时期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所处时代和文学思想的特点都介于李东阳与李梦阳之间。此前,学界对储巏的探讨主要将其定位为“茶陵派”羽翼作家。近来,出现了专门针对储巏的系统研究,强调储巏乃明中叶复古运动的先声,指出储巏通过“诗文倡和”推动了“复古文学”。但有关储巏文学思想以及参与、组织诗倡和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实质尚存在诸多未发明之处。本文试图更为全面、深入地考察储巏的交游、文学思想、文学活动,进而探究弘治间诗倡和的真实面貌,以及储巏与“复古思潮”的关系。第一章是储巏家世、生平与交游的梳理和研究。本章对储巏的家世、生平做了简略梳理,重点考察了对他思想、创作影响较大的事件与经历。交游方面主要探究了以往忽略未考的一些重要人物。第二章是储巏文学思想的研究。本章探究了储巏的文学功用观,对储巏以文学饰政事、施教化,用诗歌反映现实,以“气”“节”论文、论人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再者,本章还对储巏复古的理想与目标,以及提倡复古的现实背景进行了探究。第三章是储巏与弘治诗倡和的研究。明弘治间,诗倡和盛极一时。储巏参与、组织了南都、京师多场诗歌倡和活动,是该活动较早的参与者、组织者。本章主要以储巏为线索,探究了储罐在两京参与、组织诗倡和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储巏开展的诗倡和活动与李梦阳等人复古活动之间的关系。附录一为储巏雅集倡和表。附录二为储巏年谱。附录三为储巏集外诗文。

李志[4](2020)在《王鏊诗歌创作研究》文中认为王鏊,字济之,初号守溪,晚号震泽,世称震泽先生,明南直隶苏州府吴县洞庭东山陆巷人,着名文臣与古文家。王鏊现存诗歌八百余首,多为近体诗,亦兼少数古体,涉及诸多题材,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论文主要从王鏊诗歌创作所反映的心态流变、诗歌题材类型、诗学宗尚、诗歌艺术特色以及其诗歌创作与吴中地域文化之关系几方面分析阐述。第一章从王鏊诗歌创作看其心态流变研究。本章紧密切结合时代背景、王鏊生平经历,辨析于历史与个人的契合之处,王鏊在诗歌世界中所体现的个人生命经验,以此更为准确地解读其诗歌思想意蕴。第二章王鏊诗歌题材类型。王鏊诗歌题材广泛,包括酬唱赠答、行旅纪游、咏物抒怀、时事讽刺等。不同题材承载着不同的抒情达意功能、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通过分类型研究,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王鏊诗歌创作的内容特色。第三章王鏊诗学宗尚、艺术风格与艺术手法。本章主要对王鏊诗学观念以及在其观念指导下的诗歌创作风格进行探讨分析,主要表现为兴寄闲远、真切自然;并探讨王鏊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第四章将王鏊诗歌创作置于吴中地域文化之中,对王鏊诗歌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从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两方面探讨吴中地域对王鏊诗歌创作在艺术风格、思想内容、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影响。余论部分是对王鏊诗歌创作的补充论述。第一节探讨王鏊诗歌“兼备众体”的诗歌创作特征;第二节从王鏊政治身份切入,着重考察王鏊诗歌迥异于翰林诗风的独特性;最后对王鏊诗歌创作的后世影响作简要论证。

邢云龙[5](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莫琼[6](2019)在《明代韩愈古文接受研究 ——以明代古文选本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明代韩学研究相对宋、清两代来说稍显暗淡。从理论上而言,明代韩学上承宋元,下启清代,是整个韩学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一段韩学的研究,可打通千余年来的韩学史,使整个韩学史的内容更加完整、面貌更加清晰。明人对于韩愈古文的接受情况是整个明代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依托于明代韩集文献以及明代古文选本等原始资料。选本批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选本的研究,可以勾勒出一段批评史甚至是接受史。因此,本文即以明代古文选本为中心,研究明人对于韩愈古文的接受情况。本文分为上、下编,一共七章。上编主要从明代科举文化、明代出版业、明末文人结社、“唐宋八大家”在明代的生成等四个方面思考,结合明代古文选本对韩愈古文的选评,研究明人对于韩愈及其古文在这四种历史场域中的接受情况。下编主要对明代古文选本选评韩文的情况进行考论。考论以明代古文选本为中心,为相关的选本撰写叙录,并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选本进行考论,揭示选本选评韩愈古文的情况。上编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明代科举文化与韩愈古文接受的关系。第一节研究明代地方学官制度与韩愈古文的流播。韩愈古文是明代举子的必读物之一,因此,许多古文选本以及韩愈文集即得以这种方式进入学校的藏书楼中。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地方学官,在编刻古文选本时,往往将韩愈古文乃至所谓“唐宋八大家”的古文选入其中,随着官员的迁移,韩愈古文在下层知识分子之中的流传广度也随之扩大。因此,地方学官制度对于韩愈古文乃至唐宋古文文脉的传承上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研究明代科举考试衡文的标准与韩愈古文的选评。在明代古文选本中,有一定数量的选本是专门为科举考试而编辑的。在具体的阅卷过程中,文有法度、开阖抑扬的答卷,更受阅卷官的青睐,韩愈的文风十分符合这样的标准。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原道》等29篇韩愈古文普遍地被明人认为适合作为科举考试的范文。这29篇韩文,是明人以选本的形式选择出来的韩愈古文的经典篇目,因此,在延续韩文的经典化上,明代古文选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主要以上海图书馆藏十卷本《唐文归》为中心,考察明代出版业与韩愈古文的选评的关系。明代中后期出版业以及图书市场的发达,伪托名人出书射利的情况也随之出现。在明代古文选本评点的领域,钟惺是被托名最多的文人之一,伪托钟惺之名的“文归”系列文章选本也成为了明末书籍市场颇受欢迎的出版物。因此,若要确切评价一些选本所选评的韩文之价值,首要之务,是厘清这些选本的真伪,题名钟惺的《唐文归》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本章第一节,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再考证上图所藏十卷本《唐文归》为伪托钟惺之作,并认为伪托者为明末南京的书坊集贤堂。第二节研究此本《唐文归》对所选十四篇韩愈古文评点的价值,认为这些评语的质量大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商这一群体,属于日本学者大木康所认为的识字阶层的中间阶层,以《唐文归》为媒介,可以推知韩文在此中间阶层的接受情况。作为商品的古文选本在明末出版的驱动下流播开来,韩愈古文也以此为载体得到传播。第三章主要以浙江图书馆藏朱东观等人所编的《唐文归》为例,研究明末文人结社与韩愈古文的选评的关系。明代文人结社与文学的关系密切。藉由研究朱东观及其社中人一起选评的《唐文归》等文章选本,可以以文社这一公共空间为中心,探究明末的文人是如何评价韩愈与阅读韩文的。本章第一节主要对明末杭州朱东观等人结社的情况进行考述,认为此文社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并与明末杭州另一个着名的文社——登楼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个文社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学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即由“尽心秦汉以上书”到纵观唐宋以下文。第二节以此文社所编《唐文归》为中心,研究此社对于韩愈及其古文的接受情况,认为其在选评韩文时,选入了一些较为“冷门”的篇目,这些篇目大都反映了中唐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他们正是透过对这些篇目的选评,表达出了对于明末各种社会危机的隐忧。此外,借由考察韩文对于先秦两汉文的继承及其对唐宋以下文的影响,该社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从先秦两汉到唐宋八家文的古文统绪。第四章主要研究“唐宋八大家”在明代的生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析韩愈古文在这个古文范畴之内的接受情况。明初的宋濂、王袆、刘基等人,构建了由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等八家之文组成的文统。从永乐至正德年间,这个文统观一直为台阁文臣所遵循。在成化至正德间,一个反对唐宋文传统的力量也正在形成,严重恶化了唐宋文在主流文坛的生存环境。唐宋文的传统与明代科举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可以说是间接地在制度上保障了唐宋文的生存空间。在重新将韩愈等唐宋八家嵌入古文统绪,使得韩愈重新成为这个文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的过程中,“唐宋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初刻于万历七年之前,社会上流行着“七大家”、“四大家”、“六大家”等称号,在这些组合之中,韩、柳、欧、大苏四大家是最为稳定的。随着同类选本数量的快速增长,“唐宋八大家”的称号在崇祯年间正式形成了。下编以隆庆为断限,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考论明洪武至隆庆期间明代古文选本选评韩愈古文的情况。明中期以前,由于出版业尚未兴盛,加之文献保存的困难,故而留存至今的古文选本数量并不多。从本文所掌握的明代古文选本所选韩愈古文的情况而言,这一时期的古文选本主要用于科举考试,韩愈古文颇受这些选本的青睐,往往在必选之列。从嘉靖年间开始,选本的选择即以先秦两汉古文与唐宋古文为主,而唐宋古文又重在所谓“唐宋八家”文。受主流文坛流派之间的古文典范之争的影响,古文选本亦开始掺入了“派系”的因素。林希元借编选《古文类抄》之契机,对复古派“文必秦汉”的取法倾向有所反思,将唐宋古文重新纳入到取法范围之内。第二章主要考论万历期间古文选本选评韩文的情况。这一时期的古文选本,比较突出的特点在于:第一,随着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的问世,“唐宋八大家”类选本的数量有所增加,“唐宋派”的文脉在万历文坛得以延续;第二,出现了钱谷《韩文评林》、王锡爵《王荆石先生批评韩文》、郭正域《评选韩昌黎文》等专门选评韩文的选本,这表明明人对于韩愈的研究正趋专门化;第三,出现了“自娱”性质的古文选本,如钱士鳌《共赏编》;第四,贾三近《滑耀编》、邹迪光《文府滑稽》等选本,特表韩文“以文为戏”的一面,亦属这一时期韩愈古文接受的特点之一。此外,本章还对郭正域《评选韩昌黎文》一书作个案研究。第三章主要考论天启至崇祯期间明代古文选本选评韩愈古文的情况。这一时期古文选本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随着明末出版兴盛期的到来,书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伪托名人的古文选本;第二,明末文人在结社之时,编刻了一些古文选本。韩文得以入选这些选本,为研究韩文在不同的文本空间内的接受情况提供了依据。孙慎行《精选八大家文钞》等“八大家”类选本的产生,使得韩愈以及唐宋古文的文脉在明末得到延续。

樊月[7](2019)在《《国朝献徵录·翰林院》整理与明代翰林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明代着名学者焦竑所编纂的《国朝献徵录·翰林院》(卷二十至卷二十三)四卷为中心,考察明代翰林院制度的发展状况,梳理翰林官员的职掌和迁转情况,并通过对所辑录翰林官员传记的分析,透视明代社会精英群体的整体精神风貌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翰林院是明朝重要的中央机构,供职於翰林院的士人长期抢任文学侍从之臣,承担着备顾问、讲经史、纂修国史以及掌内外制等职能,直接影响着统治者的政治决策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翰林官员作为明代社会文化精英,他们拥有着活跃的思想和广博的学识,在帮助统治者治国安邦、管理决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引领社会风尚方面发挥着模范的作用。《国朝献徵录·翰林院》四卷是焦竑所辑录的明朝翰林官员的传记,包括传记、神道碑、墓志铭等体裁,囊括自洪武立国至万历末年明朝翰林院的各级各类官吏,共计130人。通过这些人的传记,可以看到大量关於翰林院制度、翰林官员仕途履历以及翰林官员才学品行的情况。再者,与《明史》及其它相关材料相比,此书的特点在於人物传记较真实地反映了翰林官员的人生遭际及翰林院制度的沿革发展状况,是了解明代翰林院的一手材料。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下编为《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的标点整理。上编是在点校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爬梳材料,分做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的本体研究,主要分析它的编纂体例,如传记的构成和排列;二是对明代翰林院的研究,是用传记人物生平去勾勒和复现翰林院的机构设置及人文面貌,如官员的职掌、迁转以及文学写作等。这两个方向是相互说明、互相印证的关系,即:翰林院的体制设置及沿革构成了《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的编排体系,同时,一个个翰林官员的职业劳绩、陞降顺逆,乃至文学取向,又体现了翰林院的行政职能及社会影响。论文的具体构成如下: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及学界对《国朝献徵录》和明代翰林院制度的研究现状,从文献整理和材料研究方面说明论文的写作方向。第一章《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编纂体例与翰林院,主要从此书的编纂体例以及翰林院制度的沿革发展方面,来相互印证明朝翰林院制度的发展。第二章《国朝献徵录·翰林院》与翰林官,从《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的记载出发,结合其它相关材料,梳理翰林院官员的职掌、任用与迁转情况,此外,遗将从思想、文艺、才干等方面梳理分析翰林官员代表的明朝士人精神面貌。第三章《国朝献徵录·翰林院》与翰林院文学,以《国朝献徵录·翰林院》收录传记为基础材料,结合翰林官本人的诗文作品,分析明朝自开国至万历年间馆阁文臣尤其是翰林官员对整个文坛发展的参与和引领情况。

贺玉洁[8](2019)在《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文中认为近世以来,凡论骈文者,大多以为骈文至明则了无足观。但明代骈文的创作与批评却有着为人所忽视的丰富性与承上启下的时代性。明代骈文的发展与吴中文学的兴起与繁荣密切相关。作为六朝文学的发祥地,吴中本就奄有六朝之文统。与文学复古运动桴鼓相应,这些学问博雅、文采绮丽的江南士子标榜六朝与骈体,开启了骈文的新纪元。本文拟采取地域文学视角对明中期以吴中为腹地的江南地区骈文做一研究。明代骈文史的建构必须依据文本的探析才能彰显其脉络与意义。本文将以文献考订为基础,努力把个案研究、历史脉络的分析与整体系统的思考相结合,通过微观的探索、宏观的统筹和条理的分梳,在文献细度与文本考证的基础上,对明中叶江南骈文做一系统、深入的探索。全文主体分上、下编,凡六章。上编梳理弘治元年至万历初年这百余年间江南的骈文书写史。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骈文创作置于风起云涌的文学复古思潮之下,侧重探讨创作主体与地域传统、时代思潮之间的多向互动,并按时序将此期骈文创作的发展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树立文统期。弘治至正德年间,以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为代表的吴中骈文作家经过内部的自我变革与主流复古思潮的论辩,在师古与自新的徘徊与蜕变中,最终确立了偏好六朝、不废秦汉的文章观,形成了骈散兼宗的文体观念与文质彬彬的创作理念。第二章为创作繁荣期与价值重理期。正德末至嘉靖中叶,江南地区普遍流行骈文创作,局面繁荣,以黄省曾、皇甫汸为代表的江南文士对骈文的审美追求,已发展为理性的自觉与创作的自信。第三章为总结新变期。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江南骈文的创作朝向纵深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总结表现为王世贞对弘、嘉以来的骈文创作进行了全面反思与批评,新变则体现在骈文创作的地域范围渐趋扩散以及骈俪技法对其他文体的渗透。下编探索辨体类文章总集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第四章以《文章辨体》、《文体明辨》为中心,力求揭示明代古学复兴前后辨体学视野下骈文的生存背景、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探讨明代骈文选本的兴起。成书于嘉靖末年的《尧山堂偶隽》、万历十五年的《词致录》可分别视为明四六选本的滥觞之作与典型之作,为万历年间江南地区骈文选本的繁荣导夫先路。第六章探究四六启文的繁荣及其社会功能。明中晚期,四六启在社会上的应用越发频繁,且在官场应酬、日常交际中扮演着不可废替的重要角色。选取《古今濡削选章》、《启隽类函》、《四六灿花》为范本加以探讨,以期从中透视出中晚明以四六启文为代表的骈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蕴。总之,明前期文学与文化虽然在整体上呈式微之势,但骈文书写在江南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并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复苏与六朝初唐派的兴起,发展为明代中叶的重要文学现象与江南才子的主要书写手段。江南骈文书写的繁荣引发了对骈文理论的重新董理,推动了骈文选本的编撰潮流,这些共同奠定了明清两代骈文发展的基础。

孙伟[9](2019)在《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由中唐古文运动开辟的政治性、文学性、思想性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为线索,将“唐宋派”的历史定位问题置入宋元以来科举制度施行、儒学教化普及、理学思想变化的文化传统中加以考量。论文通过厘清“唐宋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之纳入宋明理学发展进程的具体环节,勘定出“唐宋派”的具体历史地位。论文共计七章。前两章主要梳理上述三个层面在两宋以至明嘉靖以前的发展状况,将欧阳修、朱熹、王守仁视为在文道离合轨迹上呈现出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文道和谐统一状态的三个节点,揭示出“唐宋派”出现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背景,重点突出以理学思想为根底的兼综文理的雅正文学传统的形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的学术思想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历程,旨在将其文学理论置入其整体学术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揭示其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其实践价值与不足。王慎中主要在蔡清理学的基础上,借助阳明心学诠释蔡清的重“虚”宗旨,形成兼重外部道德规范与内在超越境界的思想结构;晚年则进一步吸收佛道思想而偏向内在,形成三教圆融的思想色彩。王氏的理学思想取径是心学的,但其更重视通过对闽中理学的心学化诠释来发扬闽学传统,旨在使之摆脱训诂化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思潮。王氏的文学理论主要体现出意法兼重的特征,能容纳失中的道德情感,深刻影响其创作实践。王氏晚年表现出超越秦汉、唐宋界限与接近“本色论”的理论倾向,但未能及时反映在创作中。唐顺之主要在其早年对庄学精神的容受基础上深化对阳明心学的体验,同时受到程朱理学及其自身实学兴趣转向的影响,最终形成混融朱、王并容纳进实务操作的理学体系,对道与器、经与心以及神明与法度的兼重是其一以贯之的理想。唐氏的理论成果主要变现为理学上的“天机说”与文学上的“本色论”,但其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忽视法度的运用,其表现内容也大多是其对“心体”状态的体验描述与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并且深刻地受到早岁时文训练的牵制。归有光主要在理学上沿袭魏校理学对“心”与“敬”的重视,赞同会通朱陆而以朱子学为主,同时突出“心”的本原地位,并在心性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普遍人情;在经学诠释上则还原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突出“心”与“经”在本原上的同质性,在具体的经典诠释操作中表现出儒道结合的心学倾向,并且将“心”的外部发见扩充到史学领域,由此提出“通经学古”的实学主张。归氏的文学理论较为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则呈现出较为纯粹的宋文风貌,但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心学化的诠释内涵与表现手段。茅坤在无法理解阳明后学思想时选择的思维出路是转向阳明遗着中所载的原教旨,借助“本色论”将自身定位为文学家。茅氏文学理论主要为“情至说”与“文统论”,前者进一步廓清阳明心学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但因建立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理论上而呈现出心学思辨色彩;后者使其与“台阁体”相互隔离,与“七子派”分疆而治,遂完成将“唐宋派”建设为主流古文创作流派的使命,但也在理论传播与实践中“唐宋派”在自我消解中汇入色彩斑斓的晚明文艺思潮。最终章在前章的宏观叙述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将“唐宋派”定位为在明中期理学思想的心学化风潮中,主动以心学化的理学思想为指导精神来维护兼综文理的雅正文风传统的,以诸多理学家为其外部理论与创作支援的,为抵抗单纯文学复古思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但是最终却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互相剥离的,推崇唐宋古文法度并上承秦汉古文神理的,针对“秦汉派”称名而有的古文创作流派。

陈婧玥[10](2018)在《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征明是明中期吴中文坛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诗文创作受到吴中人文传统及个人经历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雅”的特质,兼有格调高古之作,在当时日益尚“俗”的吴中文坛别具一格。本文以文征明的诗文创作渊源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文艺学、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文征明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的影响因素,考察文征明诗文风格的形成原因及演变过程。文征明早期的成长环境对他诗文观念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文征明早期成长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以祖父文洪和父亲文林为主的文氏家族生活,二是文征明与都穆、沈周、吴宽等师长前辈的诗文互动交流。在文氏家族生活中,祖父文洪、父亲文林的言传身教,使文征明形成“和而介”的性格特点。在师承交游中,文征明受教于都穆、沈周、吴宽等吴中名士,逐渐形成纤弱的诗歌观和复古的散文观。汉唐以来,特别是唐宋诗文传统,对文征明的文学创作同样具有深刻影响。诗歌方面,文征明推重中晚唐、南北宋之平淡诗风,对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陆游的模仿痕迹明显,总体呈现出雅洁清裁、雕琢工整的特点;散文方面,文征明喜好唐宋散文的风格笔法,尤其热衷于模仿欧阳修的散文,众体皆备,言辞典则,总体呈现出庄重典雅、质朴平正的风格特点。文征明“市隐”文化心态的生成与吴中人文传统息息相关。明中叶以来的吴中人文风气博雅开放,吴中文人在人生选择方面的仕隐认识,治学上的博综思想,文学创作中的个体化倾向,对身为吴人的文征明产生深远影响。文征明的后半生选择“市隐”吴中,强调隐之不避世俗,不受活动空间与社会身份的限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归隐。在师友至亲、前人诗文传统,以及吴中人文风气的影响下,文征明的诗文风格逐渐定型。他的诗文创作反映了吴中文人群体诗文实践的地域特点,推动了吴中文学的发展进程。

二、明弘治、正德时期吴中文学思想的新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弘治、正德时期吴中文学思想的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2)“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储巏与弘治、正德间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储巏的家世、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
        一、家世
        二、生平
        1、举业时期
        2、任职吏部
        3、任职太仆寺
        4、任职户部
    第二节 交游
        一、交往于南京者
        1、郎署士人
        2、其它
        二、交往于京师者
        1、翰林士人
        2、郎署士人
        3、其它
第二章 储巏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重政教、重气节的文学观
        一、政教文学观
        1、饰政施教
        2、讽喻现实
        二、文章气节论
    第二节 复古的理论与背景
        一、复兴古治的社会理想
        二、复古的现实背景
        1、阁臣无义无学
        2、士夫兴名就利
第三章 储罐与弘治间诗倡和
    第一节 倡和的人员和情况
        一、南都倡和
        1、先辈唱酬
        2、檀园诗会
        二、京师倡和
        1、送别王云凤诗会
        2、其它倡和活动
    第二节 倡和内容与活动实质
        一、颂赞之言、规劝之旨
        二、复兴古治的根本意图
        三、与李梦阳复古活动的关系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储巏雅集倡和表
    附录二 储巏年谱
    附录三 储巏集外诗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王鏊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王鏊诗歌创作看其心态流变
    第一节 官居下僚的苦闷——翰林院修史时期
    第二节 得遇明主的欣喜——孝宗朝时期
    第三节 仕途顺畅时的隐忧——徐溥主政与王鏊入主内阁时期
    第四节 致仕归吴时的悠与忧——居吴十五年时期
    小结
第二章 王鏊诗歌题材类型
    第一节 酬赠送别诗
    第二节 行旅纪游诗
    第三节 咏物抒怀诗
    第四节 时事讽刺诗
    小结
第三章 王鏊诗学宗尚及其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诗学宗尚
        一 “王孟”之兴寄闲远
        二 乐天之真味俚俗、闲适自然
    第二节 艺术手法
        一 以才学为诗——擅典
        二 以文为诗
    小结
第四章 “吴中”——原乡之于王鏊诗歌创作的意义
    第一节 吴中自然地理环境与王鏊诗歌创作
        一 自然地理与文学关系之简论
        二 王鏊诗歌中的吴中意象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第二节 吴中隐逸传统视阈下的王鏊诗歌创作
        一 吴中文人的政治观念与隐逸传统
        二 王鏊与吴中文人之文学关联
        三 王鏊诗歌中的隐逸情结
    小结
余论
    第一节 王鏊诗歌兼备众体
    第二节 王鏊与弘、正诗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一、雅集结社赏花
        二、岁时节令赏花
        三、园林寺观赏花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征引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明代韩愈古文接受研究 ——以明代古文选本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于明代韩愈接受史的研究
        (二)对于明代古文选本选评韩文的研究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明代科举文化与韩愈古文的接受
        第一节 明代地方学官制度与韩愈古文的流播
        第二节 明代科举考试衡文的标准与韩愈古文的诵习与选评
    第二章 明代出版业与韩愈古文的选评——以上海图书馆藏十卷本《唐文归》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上海图书馆藏十卷本《唐文归》的真伪问题再证
        第二节 上图藏十卷本《唐文归》的韩文评点析论
    第三章 明末文人结社与韩愈古文的选评——以朱东观《唐文归》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明末钱塘朱东观结社考述
        第二节 因史观人,因人观文:朱东观《唐文归》与韩愈古文的选评
    第四章 明代“唐宋八大家”阐释语境中的韩愈——兼及“八大家”概念的形成问题
        第一节 洪武至正德时期韩愈古文的接受语境
        第二节 嘉靖至万历时期“唐宋八大家”概念的形成
        第三节 天启至崇祯时期“唐宋八大家”概念的巩固与发展
下编
    第一章 明洪武至隆庆时期古文选本选评韩文考论
        第一节 洪武至隆庆时期古文选本选评韩文考述
        第二节 林希元《新刊正续古文类抄》选评韩文研究
    第二章 明万历时期古文选本选评韩文考论
        第一节 万历时期古文选本选评韩文考述
        第二节 郭正域《评选韩昌黎文》选评韩文研究
    第三章 明天启至崇祯时期古文选本选评韩文考论
        第一节 天启至崇祯时期古文选本选评韩文考述
        第二节 孙慎行《孙宗伯精选唐宋八大家文钞》选评韩文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国朝献徵录·翰林院》整理与明代翰林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绿起及意义
    二 《国朝献徵录》及其整理研究现状
    三 明朝翰林院制度研究现状
上编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与明代翰林院研究
    第一章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编纂体例与翰林院
        一 明代翰林院的设置
        二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编纂体例概述
        (一) 以官署级别高下编裁人物
        (二) 以时间先後顺序编 排
        (三) 另为南京翰林院立卷
        (四)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未载官员原因简探
    第二章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与翰林官
        一 翰林院官员的职掌
        二 翰林院官员的适转
        三 翰林院官员的品行才干
        (一) 忠孝品德
        (二) 文学艺术才能
        (三) 管理决策才干
    第三章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与翰林院文学
        一 明初翰林文学的初建
        (一) 构建正统文学典范
        (二) 不为正统所拘的多种风格
        二 明朝馆阁文学与台阁体的盛行
        (一) 台阁体文风的演变与盛行
        (二) 台阁体与多样化并存的文风
        三 明代翰林院文学的渐变与复振
        (一) 台阁文风的遗存
        (二) 个人意识表达的渐强
    结语
下编 《国朝献徵录·翰林院》整理
    凡例
    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徽录卷之二十翰林院一
    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徵录卷之二十一翰林院二
    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徵录卷之二十二翰林院三
    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徵录卷之二十三南京翰林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基础及现状
    二、研究范围之界定
    三、研究思路及要点
上编:古学复兴与江南骈文
    第一章 弘正时期骈文创作的再兴
        第一节 古学复兴与骈文创作的发轫
        第二节 出经入史才笔纵放:祝允明
        第三节 奇思丽藻得古入化:唐寅
        第四节 藻辞立骨彬彬质文:徐祯卿
    第二章 正德末至嘉靖初骈文的新变与价值重理
        第一节 兼容并包推尊六朝
        第二节 不复古文安复古道:黄省曾
        第三节 操笔纵横名家本朝:皇甫汸
    第三章 嘉靖后期至万历初骈文的发展与争鸣
        第一节 金陵文坛的六朝文风
        第二节 天生“畸”人,至情本性:徐渭
        第三节 王世贞的六朝文观及其创作实践
        第四节 骈文创作的流风余韵
    本编结论
下编:辨体着作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
    第四章 辨体着作与骈文批评
        第一节 《文章辨体》中的骈文批评
        第二节 《文体明辨》中的骈文批评
    第五章 明四六选本的发端与发展
        第一节 宋四六话的承变之作:《尧山堂偶隽》
        第二节 明四六选本的肇兴之作:《词致录》
    第六章 明人选明四六启
        第一节 启:中晚明四六创作的重要文体
        第二节 重日用参考:《古今濡削选章》与《启隽类函》
        第三节 重娱情悦性:《四六灿花》
    本编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黄省曾文献系年
    附录二
        明代主要骈文作家略表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两宋道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道学形成期的古文运动分化与科举改革
    第二节 道学成熟期的道势矛盾与古文传统蜕变
    第三节 南宋道学家古文的典范:朱熹
第二章 元代至明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元代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二节 明初至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三节 明代心学家古文的典范:王阳明
第三章 唐宋派的首开风气者:王慎中
    第一节 王慎中学术内涵中的心学取径发微
    第二节 王慎中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四章 唐宋派的接力创新者:唐顺之
    第一节 唐顺之学术内涵演化进程的再梳理
    第二节 唐顺之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五章 唐宋派的独立生发者:归有光
    第一节 归有光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初步整合
    第二节 归有光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六章 唐宋派的融合宣传者:茅坤
    第一节 茅坤与理学家交往考辨及其学术内容梳理
    第二节 茅坤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七章 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
    第一节 明代正统文学在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发展
    第二节 宋文崇尚的凸显与创作队伍的壮大
    第三节 有关唐宋派定位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征明的早期教育与文学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文氏家族与文征明的性格心态
        一、祖父文洪与文征明的人格特质
        二、父亲文林与文征明的民本意识
    第二节 文征明的师承关系与诗文取向
        一、师从都穆等人与文征明的诗歌观
        二、师从吴宽等人与文征明的散文观
第二章 文征明的诗文宗尚与作品风格
    第一节 文征明诗歌创作的转益多师
        一、推尊白、柳:文征明对中晚唐诗的接受
        二、崇慕苏、陆:文征明对宋诗的接受
        三、文征明诗歌中的唐韵宋调
    第二节 文征明的散文宗尚
        一、时沿欧阳庐陵:文征明对欧阳修散文的模仿
        二、文征明的散文风格及文法表现
第三章 明中叶吴中人文传统与文征明的“市隐”文化心理
    第一节 吴中士风与文征明“市隐”之人生选择
        一、文征明的仕隐认识
        二、文征明的致仕归隐与吴中政治环境
    第二节 吴中学风与文征明“市隐”之博综思想
        一、博学多能:文征明的为学特点
        二、文征明的渊博学识与吴中学术氛围
    第三节 吴中文风与文征明“市隐”之个体倾向
        一、文征明诗文中的日常生活
        二、文征明的自我书写与吴中文学特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明弘治、正德时期吴中文学思想的新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嘉靖时期文人志怪笔记研究[D]. 张哲天. 浙江大学, 2021
  • [2]“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3]储巏与弘治、正德间文学思想研究[D]. 伍飘洋. 山东大学, 2020(10)
  • [4]王鏊诗歌创作研究[D]. 李志.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明代韩愈古文接受研究 ——以明代古文选本为视角[D]. 莫琼. 西北大学, 2019(01)
  • [7]《国朝献徵录·翰林院》整理与明代翰林院研究[D]. 樊月.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D]. 贺玉洁. 西北大学, 2019(01)
  • [9]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D]. 孙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10]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D]. 陈婧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明洪治、正德时期吴忠文学思想的新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