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华新作《离别之间》出版

于丽华新作《离别之间》出版

一、於梨华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吴明[1](2016)在《论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的主题嬗变》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於梨华以《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崛起于华文文坛,并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於梨华以其丰富多变的创作主题、清畅而又严谨的话语风格、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在表现海外华人的生存现状与文化心理变迁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也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20世纪50—60年代,於梨华曾用写实的笔尖伤感吟唱“失根”的痛楚与无奈,用急切渴望的笔触书写“寻根”与“归根”的兴奋与喜悦。20世纪70—80年代,於梨华一手书写为赢得“永久聘书”而挣扎的高校知识分子;一手书写陷入婚恋“围城”的海外华人女性自我意识的执着寻求、觉醒与突围。进入新世纪后,作者将视角转向华人家庭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2009年《彼岸》的出版,作品中所显示出的人性审视与人文关怀广受赞誉,使她再次受到华文文坛及学界的广泛关注。阅读於梨华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於梨华在5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一直坚守自己的文学信念,并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创作理念。特别是其后期作品,对华人知识分子家庭中母女关系与伦理观念的审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对当代华文文坛及“新移民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於梨华的小说创作,寻找其创作主题嬗变的缘由及创作动力,将分别剖析於梨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其创作不同时期的主题与风格,解读和分析其创作不断拓展的过程。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作家自身的留学经历出发,主要以《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为例,以“失根—寻根—归根”为论述主线,阐述海外留学生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下“身份的迷失”及迷失后的“寻根”与“归根”。第二章从作者以华人知识分子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出发,以《考验》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这两部作品为例,描绘了一幅华人知识分子的“士林百态图”,并揭示海外华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艰难的突围过程,既有对造成知识分子如此命运的反思,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第三章以作者从家庭伦理、现实人性的角度出发创作的作品为侧重点,主要以《一个天使的沉沦》和《彼岸》两部小说为例,剖析华人家庭中家庭伦理观念的冲突与断裂,探讨代际间的诸多问题及西方语境下的母女关系,从而呈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精神及对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人性的深切关注。最后是余论部分。

吉琳[2](2014)在《论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表明美籍华人於梨华结合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其中最典型、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是留学生小说,因此她被学术界称为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鼻祖。在中国二十世纪留学生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於梨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她的小说摆脱了二十世纪初期留学生文学纯粹描写“弱国子民”自卑心态的局限,开创性地描写了海外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遭遇的文化困境,冷静客观地讲述了“失根的一代”海外华人在异域漂泊奋斗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下苦闷、迷茫的心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创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留学生文学诞生的背景,强调了三次重大留学浪潮的推动作用。在分析台湾留学生文学发展的基础上,挖掘於梨华本人在独特的时代历史条件下,经历的双重放逐的人生遭遇。“边缘人”的特殊体验,造就了她留学生小说创作的心理和文化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於梨华留学生小说中的文化尴尬境遇。围绕於梨华小说中“根”的意识,论析其笔下留学生由“失根”到“寻根”的心理递变过程及其成因,并探究“寻根”过程中面临中西文化冲突时,於梨华笔下自我觉醒的华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论述了於梨华留学生小说的艺术追求,分析其创作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探索。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的手法,浓郁的自传色彩增强了小说的真情实感;又大量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达技巧,尤其是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同时,揭示了於梨华留学生小说在语言表达上的独特魅力。第四部分对於梨华留学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评价,分析她留学生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对“失根的一代”海外留学生群像的塑造;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意识、西方社会一味强调个人隐私自由导致的人情冷漠、中西社会中共有的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等,在批判的基础上反思了两种文化的弊端。同时对於梨华留学生小说在情节设置、主题表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创作进行价值定位,肯定了她作为留学生文学创作领头雁的特殊地位。

刘若舟[3](2012)在《论於梨华小说中的身份意识》文中指出美籍华人女作家於梨华坚持创作五十余年,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她的创作用动人、诗化的笔调执着记录下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同时细腻地展现出一代知识女性性别身份意识从蒙昧到觉醒的成长轨迹。赴美留学之后,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唤醒了於梨华的民族身份意识。她在异乡深切地体会到“边缘人”的心态,失根的苦闷迫使她去追问“我是谁”、“何处是我归宿”,她笔下人物探寻身份认同的旅程由此展开。但是随着文化交往的进一步加深,於梨华最终超越了“身份”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视点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双向审视,两种异质文化走向了融合。作为一名华人女性作家,於梨华的性别身份意识也同样经历了蒙昧、觉醒再到超越这三个阶段。她用满含深情的笔墨书写女性的生存状态,呼唤那些迷失了自我的女性走出家庭,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去实现自我。后期作品更是透过女性人物,对人性的美与善给予了颂扬,对人性的丑与恶展开了批判。现有研究对於梨华新世纪以来的创作分析还不够深入,尤其未从身份意识的角度对於梨华小说做全面解析。本文将身份意识作为全新的研究切入点,将身份看成一个动态的变量,将於梨华及她笔下人物的身份意识分成身份迷失、身份探寻、超越身份局限三个阶段。通过分析身份意识的流变,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於梨华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描绘出一代海外华人的心路历程,也展示出一代女性作家的蜕变和成长。在文本与人本的互文式解读中,加深对作家和作品的双向理解。

李培培[4](2012)在《论於梨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於梨华作为北美“留学生文学”的重要参与者,文学创作和研究在扎根北美的过程中体现了相对完整的延续性,因此这一个案具有文学和文化跨界的代表性意义。於梨华的小说存在大量“异族婚恋”书写,大部分作品以女性为中心视角展开,围绕女性生存、情感遭遇、文化理解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文学艺术上也蕴含丰厚饱满的美学张力。研究首先从叙事视角、叙事基调和叙事情感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叙事学理论对“异族婚恋”进行具体分析,把研究焦点与重点集中于“海外”、“华人”、“女性”,对小说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其次是探寻“异族婚恋”书写背后华人女性和创作主体身份的构成及其嬗变,提炼出情感书写中“惧父”、“自我表达”、“背叛”三种女性形象。再次,通过女性形象创造剖析其文化身份意义,“文化”作为研究的重要参照和视点,旨在拓宽思考的范围,揭示出“身份”不断建构的过程。其中,由“空间”与“边界”的解析,又引出不同文化的“对话”,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关于文化理解和联姻的尝试性论述。最后,通过於梨华“异族婚恋”叙事中女性书写的发展变化,对“北美留学生文学”生成及其流变进行思考,提出进一步界定“后留学生文学”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在认定留学经历重塑生命面貌的基础上,推动学界对北美留学生因身份变化之后产生的文学展开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张卓[5](2010)在《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文中提出三十年代的老留学生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留学生可以比作报春鸟,比作普罗米修斯。”作为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是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伴随着作为重要社会力量的留学生的出现,记述留学生和留学活动的留学生文学也随之兴起。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学能在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以后极大地开阔眼界,迅速地建立起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体系,积极地融入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并成为这个格局中同步发展的组成部分,具有海外体验背景的作家群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留学生文学是构成中国新文学之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但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后,中国关闭了国门,留学生文学也进入了断流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恢复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关闭了近30年的国门再一次向世界打开,80年代初又敞开了自费留学的大门,神州大地开启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出国浪潮,这条曾经断流的留学生文学支流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横卷中国文坛。留学生们是灵魂放逐者,是孜孜不倦的寻梦人,他们体味着物质生存挑战下打工者的辛酸和奋斗成功者的欣喜,经历了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冲击下反思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大舞台。留学生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产物,一直和时代发展同步,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至90年代的留学初期,有大量作品叙写留学生们在异乡的艰难的奋斗经历和他们的种种遭遇和尴尬的生存状态,以及在两种社会文化冲撞下的一种进退维谷的边缘人的复杂心态。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和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等作品一时洛阳纸贵,宣扬留学生在新大陆的奋斗直至成功的传奇故事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热点。经历了充满物质上的炫耀,成为海外致富楷模的90年代初期的辉煌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阅历的丰富和跨文化体验的加深,留学生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一代留学人共同的内心焦虑和情感失落以及社会文化的根本冲突,异域谋生的复杂心绪、同胞之间的倾轧与隔膜、主流社会的文化偏见、新移民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下割裂自身传统文化脐带时的痛苦立场以及如何保存华人的文化根性,成为了这一时期留学生作家关注的焦点,涌现出了诸如《血液的行为》、《曾在天涯》、《细节》等峰峦作品。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十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留学成为了当代留学生自觉的生活道路选择,他们眼界更加开阔,心胸更加包容,一改以前的留学生文学中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叙述,自我奋斗的展示,而尝试从整个人类和人性化的角度探讨异质文化中的差异、冲突和融合,表现出了更加开放和成熟的创作心态。新时期的留学生文学对于物质给予了极大程度的关注。经历了“文革”洗礼的留学生,拥有着难以言说的过去和苦涩的回忆。他们虽然来到了异国他乡,试图用距离改变命运,忘记过去,但是“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斥着对中国命运的回忆,充斥着贫乏与困窘的记忆,他们和同时期的中国本土作家一样在痛苦地思索和探讨着中国悲剧的根源。两手空空踏上新大陆的留学生们,无不面临着物质上的窘境和生存上的困境,所以他们的作品一直对个人物质生存境遇予以极大的关注,大量描写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拼搏时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无论是富裕梦的破灭,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致富,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的成功者,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对金钱的强烈渴求的物质化倾向。留学生文学顺应了90年代消费主义大旗下的物质追求大潮,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少君的《奋斗与平等》等作品,渲染了一个个致富者的传奇故事满足了国人对海外淘金的种种憧憬与向往,一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国内的留学生文学热潮。身处东西两种文化交界的留学生文学记录了留学生们对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展现着时代变革中跨文化语境下中国人的精神轨迹。从“夹缝中求生存”的痛苦的边缘人,到“试图在两种文化中找寻平衡点”的积极的国际人,再到“体验着游走在两种文化中的快乐,由被动的生存移民到主动的生命移植”的清醒的世界公民,留学生文学体现着与时俱进的崭新气息。留学生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必然面临精神上的失落和找寻的难题。査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是描写“边缘人”心态的代表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留学生到学留人身份的转化所带来的视角的变换,对异国文化的了解的深入和对母国文化的反思的加强,都使得留学生写作的视野更加开阔起来。他们的作品超越了国界、民族甚至文化的差异,上升到普遍的人性的层面,在找寻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跨越了边缘人的狭隘,走向了国际人的新生。世纪之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之下,随着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的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留学生们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于所在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了解的逐渐深入,留学生摆脱了最初的边缘人的精神壁垒和束缚,跨越了国际人,而成为了具有广阔的胸襟和开阔的文化视野的世界公民。留学生乘风破浪,远走高飞,广览异域风情,搏击时代雄风,是当之无愧的国人眼中的一代天骄。然而背井离乡,远离祖国的他们经历了国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困惑和痛苦,常常心怀没有归属的无家可归感和离开了文化根基的精神漂泊感。带着深深中国烙印的他们醒悟到“归根到底,文化是‘泡’出来的。在这个缓慢自然的过程中,你所有的毛孔都得浸在水里。文化不仅有奶血之分,而且许多东西根本学不来”。因而,书写中西方在道德伦理、婚姻爱情、经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也成为了留学生文学的一大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世界一改以往的闭锁而变成了全方位的开放系统,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共识,整个世界宛如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的人成为了“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一家人”。留学生文学也从以往的致力于反映文化身份给个人在国外的经历和选择造成的巨大障碍,转变为深入到人的性格和心理中去表现人的命运,体现出文化混杂与融合的新趋势。建立全球文化全球价值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并得以实现,留学生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窗口,一定会以其独特的角度对此做出独特的贡献!

刘云[6](2004)在《走向超越的人生——论石小克三部中篇小说的独特性》文中研究说明美籍华人作家石小克的《美国公民》、《远走迦南》和《远方风景》三部中篇小说塑造了一组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新移民中华人知识分子的精英 ,着力展现了他们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填补了这类小说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值得注意的是 ,他还塑造了一批正直、善良的美国上层人士的形象 ,使读者能够公正、客观地认识美国社会的现状 ,从而摆脱以往片面的看法。尤为突出的是 ,在这些中外知识精英的身上都体现了对超越人生的追求 ,具有振奋人心的艺术魅力。

安华[7](2003)在《於梨华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出版》文中研究表明 72岁高龄的旅美作家於梨华仍笔耕不辍,最近又出版了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此书与於梨华早年的《考验》有些神似。《考验》是描述一位在美教书的中国人,为争取“永久聘书”,辛苦挣扎

二、於梨华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於梨华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的主题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留学生文学的滥觞:“失根—寻根—归根”
    第一节 探索:对留学生生活的关注
    第二节 双重困境下身份的“迷失”
        一、物质生活的困境
        二、精神生活的困顿
        三、“无根的一代”
    第三节 华人知识分子的“寻根”与“归根”
        一、华人知识分子的“寻根”之旅
        二、华人知识分子的“归根”之路
第二章 留学生文学的巅峰:理性反思与批判
    第一节 拓展:华人知识分子生存与发展的记录
    第二节 批判:螺蛳壳作名利场
        一、华人知识分子的“士林百态图”
        二、华人知识分子健康人性的呼唤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沉寂与觉醒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沉寂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第三章 留学生文学的超越:人文关怀与人性审视
    第一节 升华:现实人性的挖掘
    第二节 华人家庭中的代际问题与伦理观念
        一、华人家庭中的代际问题
        二、华人家庭传统伦理观念的断裂
    第三节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母女关系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论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於梨华与中国二十世纪留学生文学
    第一节 留学浪潮与留学生文学
    第二节 於梨华与台湾留学生文学
第二章 於梨华留学生小说中的文化困境
    第一节 “失根”的痛苦与迷茫
    第二节 “寻根”的艰难与执着
    第三节 女性自主意识的丧失与觉醒
第三章 於梨华留学生小说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 继承现实主义写作传统
    第二节 借鉴现代派表现技巧
    第三节 情韵兼胜的语言
第四章 於梨华留学生小说的书写意义
    第一节 中国留学生文学的领头雁
    第二节 “失根的一代”群像塑造
    第三节 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
    第四节 於梨华留学生小说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论於梨华小说中的身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於梨华的生平和创作
    二.於梨华小说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意义
1 “边缘人”的身份迷失
    1.1 困顿的异乡人
        1.1.1 生存困境
        1.1.2 语言困境
        1.1.3 精神困境
    1.2 笼中的“金丝雀”
        1.2.1 觉醒之前
        1.2.2 觉醒之初
2 探寻身份认同
    2.1 留下与归去
        2.1.1 定居异乡
        2.1.2 回归故土
    2.2 反抗与呼唤
        2.2.1 个人反抗
        2.2.2 呼唤觉醒
3 超越身份局限
    3.1 文化审视与文化融合
    3.2 人性批判与人文关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论於梨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有关研究综述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作家生平与创作
2“异族婚恋”叙事解读
    2.1 叙事视角:女性为中心
        2.1.1 成长中的女性意识
        2.1.2 全知全能的情绪化叙事者
    2.2 叙事基调:“排斥”、“疏离”到“互融”、“对话”
    2.3 叙事情感:“悲剧”与“悲剧意识”
3“异族婚恋”中的女性形象
    3.1 “惧父”:怯懦的女儿
    3.2 “出走的娜拉”:“欲望”张扬与“自我”实现
        3.2.1 “情欲”张扬
        3.2.2 “性欲”狂欢
        3.3.3 “自我”实现
    3.3 “叛母”:华裔子女的无言诉说
4 书写背后:身份与文化心态的嬗变
    4.1 “身份”的建构
    4.2 “空间”与“边界”
5 结语
    5.1 身份与文化之根
    5.2 个体生命经验与“后留学生文学”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世界奏鸣曲——新留学大潮与留学生文学的再兴起
    第一节 从睁眼看世界到发现新大陆——留学活动的衍变
        一、睁眼看世界——留学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二、发现新大陆——轰轰烈烈的新留学大潮
    第二节 从域外盗火到异国丛林中的搏击——时代记录下的留学生文学
        一、域外盗火——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启蒙
        二、异国丛林中的搏击——留学生文学的再兴起
    第三节 留学生文学的界定和研究现状
        一、留学生文学的界定
        二、留学生文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留学生.新移民.游子:身份的转换与创作主题的嬗变
    第一节 留学生的困惑茫然——80 年代的留学生文学
    第二节 新移民的精神漂泊——90 年代的留学生文学
    第三节 游子的自我放逐——世纪之交的留学生文学
第三章 逃离.搏击.炫耀:物质困境的摆脱与自我理想的实现
    第一节 贫乏与困窘——中国命运的逃避与沉重的中国情结
        一、贫乏与困窘——中国命运的逃避
        二、乡愁与乡怨——浓郁的中国情结
    第二节 异国艰辛生存的亲历与倾诉
    第三节 功成名就的展示与“淘金者”的启示
第四章 边缘人.国际人.世界公民:跨越国境的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
    第一节 边缘人的体验——夹缝中的人生与精神家园的迷失
    第二节 国际人的新生——精神家园的找寻与获得
    第三节 世界公民的新视野——新精神家园的构建与重生
第五章 差异.冲突.融合——跨文化语境下的艰难文化选择
    第一节 差异与冲突——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一、经济、政治层面的文化冲突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观念层面的文化冲突
        三、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冲突
    第二节 混杂与融合——全球化浪潮下的跨文化交流新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於梨华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的主题嬗变[D]. 吴明. 南昌大学, 2016(03)
  • [2]论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创作[D]. 吉琳. 扬州大学, 2014(01)
  • [3]论於梨华小说中的身份意识[D]. 刘若舟.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4]论於梨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书写[D]. 李培培. 暨南大学, 2012(10)
  • [5]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D]. 张卓. 吉林大学, 2010(05)
  • [6]走向超越的人生——论石小克三部中篇小说的独特性[J]. 刘云.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01)
  • [7]於梨华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出版[J]. 安华. 出版参考, 2003(01)

标签:;  ;  ;  ;  ;  

于丽华新作《离别之间》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