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思考

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思考

一、英语教学思考和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双[1](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理解并促进有效教师学习,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演变,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解教师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名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收集了访谈、观察、反思日志、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追踪描摹教师学习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这一过程的复杂动态特征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三位案例教师通过专业学习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她们的认知系统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三位教师的认知系统受到多次“扰动”,并发生自组织变化;其中两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历了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最后呈现质变的趋势;另一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过调整后趋于稳固,未见质变的趋势。(2)教师认知系统受到“扰动”,并因此产生认知冲突或失衡,是教师学习和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因。她们经历的典型“扰动”事件包括撰写和修改研究报告、与指导教师交流、接受专家点评与反馈等。(3)教师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取决于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及其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系统间各要素的互动和组合对教师学习构成支持或限制。比如,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知识基础的匮乏、机构文化的限制可能阻滞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教师反思的交互或将促进学习的发生;“扰动”的力度和密度则极大地影响教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4)教师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发展动机、身份、反思性等)参与系统互动,直接影响认知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解释复杂动态的教师学习现象,加深了对教师学习本质的理解;第二,推动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比如扰动、涌现等)的具体化,增强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度和操作性;第三,本研究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研究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本研究也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为了创造有效教师学习发生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的交互性。教师培训项目应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利用系统间、多主体间的交互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尽可能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教师学习活动应具备高阶性、挑战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教育教育者(或培训者)应充当促进者、批判者或“扰动者”,帮助教师打破认知与实践惯性。第三,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在“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逐渐实现非线性的认知和实践转变;第四,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成长成为自觉、自主、批判的学习者。

沈倬丞[2](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刘畅[3](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要素组成,四者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其中“思维品质”首次列入其中,它能够促进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发展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然而传统应试教育型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对其语言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的关注远远不够。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积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途径,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以图式理论、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以及布鲁姆认知目标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1)受试高中生的英语思维品质现状如何?2)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是否存在相关性?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以实习所在班级的高二年级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三个维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同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前后测问卷等数据表明,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受试高中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三个维度上都有提升;通过阅读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学生的阅读成绩有一定提高,课堂观察量表和前后测问卷证实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思维品质三个维度的增幅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针对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进行探索,以期为提升高中生思维品质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但是该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样本量较小、教学实验相对较短等问题,实验结论有待于未来大样本,教长时间的教学研究来加以检验。

邓钧文[4](2021)在《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高效、科学的教师课堂提问是课堂质量不可或缺的保障之一。但经过调查研究得知,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中仍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来,立即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的风向标,英语人才培养的基准。因此,本研究从英语核心素养理论出发,将英语核心素养与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相结合,在进行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实践现状深入分析、发现积极方面、存在问题、并详细归因及提出对策,以期从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为当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的建议。在理论分析部分,本研究首先从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入手,对本研究理论基础进行详细阐述。其次,充分阐明了英语核心素养和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从提问类型、提问内容、提问过程、提问反馈四个方面对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解析。在现状调查部分,本研究运用了观察法、文献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对广西N市某示范性高中的12名高中英语教师的30节课堂进行为期3周的观察和访谈。经调查分析得知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注重技能提升型提问、注重基础知识的提问、注重句法篇章的提问、注重思路回顾型追问、注重赞扬式反馈、注重纠错式反馈。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存在的问题有:忽视思维提升型提问、忽视文化意识的提问、忽视发散思维型追问、忽视给予开放式反馈。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思维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维型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经验不够;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足;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最后,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存在问题的建议。一是改变应试教育观念,注重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注重改变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观念;注重思维品质及其提升思想在教学一线的普及。二是全面预设提问问题,充分设置抽象思维型问题:注意提问问题类型的均衡兼顾,提高思维型问题比重;注意多渠道提升教师思维型问题提问水平。三是营造英语文化氛围,提供英语文化知识学习机会:引导学生重视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多途径扩大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接触面。四是鼓励师生充分合作,注重师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教师积累自主学习经验提供学习途径。

徐健睿[5](2021)在《思维导图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而英语阅读又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在历年的中考中,阅读题型几乎占据了中考题目的半壁江山,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是为学生讲述阅读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汇与语法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分析以及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更是忽略了学生对于文章本身的段落内容与情感价值的掌握,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文章涉及的多维度知识体系内容,阅读课堂上参与度不高,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信心的丧失。因此,教师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英语阅读教学中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育工具与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构建知识,它的合理使用可以使大脑的隐性思维过程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可以高效快速地抓住课堂上老师的授课重点。经研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更是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内容,全方面的达成阅读中不同环节的知识目标。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并构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上的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阅读教学中完整的文章知识体系目标与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设计与结合,分别在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三个阶段,就文章整体思维路径,文章段落的选择,以及文章词句的组织安排模式分别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以期最大限度的在阅读课堂中开发利用思维导图,建构完整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而经过教学研究,笔者发现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逐渐调整自己的思维,并与作者的思维进行匹配的过程。因此,笔者将思维导图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逐步建构。首先在读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各部分知识内容进行预测,来拟构文章的思维图式。结合文章关涉的知识维度,笔者将读前阶段的任务活动分成以下步骤进行:以文章标题构想文章主旨,以文章主旨预测其关涉的维度,以关涉的维度预测其段落数量,以段落主旨预测句式类型,最后选择与主旨相关的词汇。读中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读前阶段中对文章各部分知识体系的设想与作者的真正思维进行比对,找出差异,分析其动因,理清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调整读者的思维,最终达到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与匹配作者思维方式的目的。最后在读后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文章涉及的知识体系进行内化理解,将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相结合,创新理解,确立文章的思维导图。因此,笔者在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为: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检查学生思维导图的确定情况,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并在练习运用中,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最终目标。为了验证笔者建构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实际效用性与科学性。在实证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南京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两个班的6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开始前,分别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班在英语阅读课上使用笔者建构的思维导图式英语阅读模式进行为期十八周的阅读学习,控制班则继续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学习。在实验过程中,笔者通过收集前测,后测以及问卷调查等实验数据,进行了严密的数据分析,最终发现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进行阅读学习的学生明显比使用传统教学法学习的学生阅读兴趣更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更深,测验阶段的平均成绩也明显高出控制班。因此证明了通过实施笔者建构的思维导图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策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提升,同时也证明了思维导图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最后,笔者就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及可预期的未来发展方向。

张先姣[6](2021)在《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强调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然而,在乡镇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重知识讲授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衷。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集知识培养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当前国内外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研究的范围问题。已有研究多数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缺乏相应的关注。(2)关注的角度问题。已有的研究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即直接给出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方案,并没有给出完整的一套集课程要素,课程思政实施原则及实施策略等一体化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选择对象和整体规划上进行了新的探索;首先是对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解读和界定。其次,通过对汉中市某乡镇一所初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师生两个角度探析他们对英语课程思政的认识与价值观判断,了解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并依据数据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数据所突出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同时,针对问题,笔者从创新思维、依托教材、运用技术、结合实践、完善评价标准等多个维度总结归纳出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发展的策略。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及乡镇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策略,呈现出一节完整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本研究为今后推进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乡镇教师树立课程育人观念、革新专业课程理念及育人理念,从而更好地发挥英语学科人文性的育人功能。

李楠[7](2021)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学生应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实现知识内化,在活动中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这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学者结合学情积极探索出一项解决方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将内容与活动相结合,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梯度分明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思维、文化的融合发展。而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认知、训练思维的重要手段,反观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活动单一化、教学方式浅层化等现象,因此笔者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解决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研究以下问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吗?能提升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吗?能提高学生深度语篇理解能力吗?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吗?笔者通过梳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相关内容,构建出“五步”阅读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和实验以证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以控制变量法选取研究对象,实验班采用“五步”教学模式,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前后以不同维度的问卷调查问题和访谈题目,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主动思维意识发展、语篇理解现状以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态度;其次,根据课堂观察量表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教学过程进行数次观察对比,直观了解实验班学生在新型模式下的课堂学习现状;最后,对实验对象进行阅读测试并运用SPSS25.0软件统计出两个班级学生在实验前后的阅读数据,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主动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深度理解语篇能力和阅读水平,且大部分学生对当前教学模式表示肯定并成功体验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递进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后笔者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四条建议:基于学情设计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生成;媒体技术创设语境,灵活调整课堂活动;构建互动对话场域,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分级实现阅读目标。

晏玲玲[8](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研究 ——以汉中某重点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对话的关键。巴西教育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较少学者对提问进行语用角度的研究,具体到高中英语阶段更少。研究从语用角度探究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目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聚焦点是什么?2.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优势是什么?3.如何从语用角度提升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水平?以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了汉中市某重点高中的高一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发现了当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存在局限性的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师过于严守课程大纲,忽视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关注;拘泥于知识性提问,课堂展示性提问占比较高,提问形式单一;提问方式不当影响课堂人际关系;提问未落实到育人层面,弱化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从教师的育人理念、语用素养、教学语境、教师的自我反思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五方面归纳了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因素。提出了课堂提问基于人际语用课堂的五点语用优势:首先能顺应教学语境,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然后,帮助知识的动态生成;其次,启发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品质;再次,维持了课堂的渐进对话;最后,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为提升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研究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四条语用策略:注重得体言语行为、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对待学生诉求和保持课堂人际生态。通过对语用学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帮助教师改善自身提问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生成高质量的回答,对课堂师生关系、学生自信、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带来积极的影响。

林芝[9](2021)在《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英语阅读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阅读不仅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高,而且阅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正式发布,倡导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途径实施英语授课,由此教育从业者们积极将任务型教学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经历了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相关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对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优化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科技走进校园课堂,课堂教学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学手段的改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2016年雨课堂平台发布,它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学堂教育在线联合研发推出的免费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教学平台的推出为所有在线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了数据化、智能化教学支持。将雨课堂巧妙地运用到了传统的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学习质量与教学氛围。本实验以哈尔滨市某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雨课堂的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时长为一学期(16周)。本研究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现状如何?2、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如何进行研究设计?3、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是否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及兴趣?第一个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讨论研究;第二个问题以任务型教学构建基于雨课堂的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解答;第三个问题,首先采用量化的研究方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进行四次英语阅读成绩测试,并使用SPSS24.0将两个班的阅读成绩统计分析,然后采用质性研究方式,对学生进行访谈,以发现实验班学生进在行教学实验后英语阅读兴趣是否提升。最后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基于雨课堂的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明显地调动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老师提供了及时的教学反馈,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元认知和自我学习反思;提供了基于整体教学过程的评估,即形成性评价;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思想交流。

王艺臻[10](2021)在《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师生对写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兴趣匮乏,写作课效率低下以及教师作文评改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在PBL教学中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对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环节,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主要对PBL教学模式这一整体变量进行研究,很少有强调PBL教学模式中反馈这一环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而反馈对于英语写作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性、流利性、复杂性有什么影响?2.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态度有什么影响?本研究的对象为哈尔滨市某高中高一(14)班和高一(19)班,共101人,其中高一(14)班为实验班,50人,高一(19)班为对照班,51人。两个班级授课教师相同且英语写作水平相当,写作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指标无显着差异。其中实验班采用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解决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英语写作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这三种研究方法,并使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16周的教学实验发现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能够显着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准确性和流利性,但是对学生写作复杂性没有显着影响。在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对于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有更多的学生认可写作对提升英语整体水平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证实了比起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英语教学思考和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教学思考和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1.1.2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语教师学习理论与实践
        2.1.1 教师学习的定义
        2.1.2 外语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沿革
        2.1.3 外语教师学习实证研究综述
        2.1.4 批判与反思
    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
        2.2.1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转向
        2.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
        2.2.3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学习相关研究
        2.2.4 本节小结
    2.3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及相关研究
        2.3.1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2.3.2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2.3.3 本节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3.1.1 研究问题
        3.1.2 分析框架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1 教师教育研究的质性研究范式
        3.2.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的合理性
    3.3 研究场域
        3.3.1 H项目和F大学培养基地
        3.3.2 H项目概述
        3.3.3 学员视角的H项目
        3.3.4 依托H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
    3.4 研究对象
        3.4.1 进入现场和初步接触研究对象
        3.4.2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3.5 数据收集过程
        3.5.1 访谈
        3.5.2 观察
        3.5.3 反思日志
        3.5.4 实物资料
        3.5.5 研究日志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存储、转写与整理
        3.6.2 数据分析
    3.7 研究的可靠性与伦理
第四章 枫叶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4.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4.1.1 开展研究之前:小说教学理念与实践
        4.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
    4.2 调整期:检视并发现实践问题
        4.2.1 扰动事件1:授课专家传递不同观点
        4.2.2 扰动事件2:导师反馈冲击固有思维
        4.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3 稳固期:理念与实践保持不变
        4.3.1 扰动事件3:行动方案“搁浅”
        4.3.2 扰动事件4:专家意见“冷处理”
        4.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4 调整期: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教学实践
        4.4.1 扰动事件5:“文学圈”学生不配合
        4.4.2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4.3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5 重组期:破除旧观念践行新身份
        4.5.1 扰动事件6:报告遭到导师团队批驳
        4.5.2 扰动事件7:学术导师深度介入指导
        4.5.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5.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6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1 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2 与认知系统关联的其他系统及其要素的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梧桐的学习和认知系统变化
    5.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5.1.1 开展研究之前: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5.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失衡态
    5.2 调整期:辨析并确认实践问题
        5.2.1 扰动事件1:导师反馈推动理性思考
        5.2.2 扰动事件2:专家点评促进个人理解
        5.2.3 扰动事件3:导师面谈指向学习原理
        5.2.4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2.5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3 调整期:在行动中重构实践
        5.3.1 扰动事件4:导师现场观课指导
        5.3.2 扰动事件5:多方角色参与磨课
        5.3.3 教师认知系变化的涌现
        5.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4 重组期:持续深化理念和优化实践
        5.4.1 扰动事件6:中期汇报加强抽象思维
        5.4.2 扰动事件7:研究课继续优化教学操作
        5.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恢复平衡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杏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6.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6.1.1 开展研究之前: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6.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平衡态
    6.2 调整期:问题的形成与论证
        6.2.1 扰动事件1: 课标带动教师反思和行动
        6.2.2 扰动事件2: 选题受到导师团队质疑
        6.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3 调整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
        6.3.1 扰动事件3:语篇教学实践初体验
        6.3.2 扰动事件4:中期汇报获专家指导
        6.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4 稳固期:实践转化未见成效
        6.4.1 扰动事件5:研究课未关注行动目标
        6.4.2 扰动事件6:撰写报告再获专家点评
        6.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未发生质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教师认知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
        7.1.1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轨迹
        7.1.2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特点
    7.2 教师学习过程的复杂动态系统分析
        7.2.1 枫叶的学习过程
        7.2.2 梧桐的学习过程
        7.2.3 银杏的学习过程
        7.2.4 系统内、系统间互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影响
    7.3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机制
        7.3.1 教师认知系统的“扰动”
        7.3.2 系统各要素在多个层级之间发生联动
        7.3.3 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
        7.3.4 教师认知的渐进式或突变式发展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8.3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启示
        8.3.1 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
        8.3.2 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
        8.3.3 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
        8.3.4 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体力量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背景访谈提纲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以枫叶为例)
附录三 课堂观察笔记样例
附录四 教师反思日志样例
附录五 教师学习活动现场观察笔记(以银杏的开题答辩为例)

(2)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一、研究路径
        二、总体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素养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一、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一、概念及内涵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一、文化历史理论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目的与原则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一、培养理念层面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三、考评机制层面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核心素养
        (一)概念界定
        (二)国外研究
        (三)国内研究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概念界定
        (二)国内研究
    三、思维品质
        (一)概念界定
        (二)国外研究
        (三)国内研究
    四、英语阅读教学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五、思维品质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一)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
        (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
        (三)形式图式(structure schema)
    二、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
    三、布鲁姆认知目标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实验法
        (五)课堂观察法
    四、研究工具
        (一)思维品质量表
        (二)访谈提纲
        (三)阅读前测及后测试卷
        (四)数据分析软件SPSS22.0
        (五)课堂观察量表
    五、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课堂观察
        (四)实验后测
        (五)教学案例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思维品质问卷实验前后测分析
        (一)问卷信度效度检验与分析
        (二)问卷前后测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一)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课堂观察得分对比
        (二)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课堂观察得分对比
    三、学生前后测阅读成绩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一)教师前测访谈
        (二)教师后测访谈
    五、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启示
        (一)巧妙设计,积极预测
        (二)深入文本,赏析评价
        (三)尊重学生,持之以恒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启示
        (一)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二)对学生学习的启示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 一
    附录十 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切实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
        2.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优化需求
    (二)文献综述
        1.关于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2.关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3.现有文献综述总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五)概念界定
        1.英语核心素养
        2.教师课堂提问行为
二、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
    (二)英语核心素养与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关系
        1.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依靠教师课堂提问
        2.教师课堂提问需要英语核心素养作导航
    (三)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基本要求
        1.提问类型:逐层递进,技能与思维同等兼顾
        2.提问内容:全面覆盖,知识能力品格同提升
        3.提问过程:追问互动,诱发并引导逻辑思考
        4.提问反馈:积极准确,有效激发动机和兴趣
三、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观察及访谈设计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观察设计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访谈设计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基本情况
        1.调查学校的选择说明
        2.教师样本的基本情况
    (三)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基本现状
        1.提问类型的基本情况
        2.提问内容的基本情况
        3.提问过程的基本情况
        4.提问反馈的基本情况
    (四)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积极方面
        1.注重技能提升型提问
        2.注重基础知识的提问
        3.注重句法篇章的提问
        4.注重思路回顾型追问
        5.注重赞扬式反馈
        6.注重纠错式反馈
    (五)基于英语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存在问题
        1.忽视思维提升型提问
        2.忽视文化意识的提问
        3.忽视思维发散型追问
        4.忽视开放式反馈
    (六)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维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思维型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经验不够
        3.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足
        4.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四、解决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改变应试教育观念,注重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1.注重改变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观念
        2.注重思维品质及其提升思想在教学一线的普及
    (二)全面预设提问问题,充分设置抽象思维型问题
        1.注意提问问题类型的均衡兼顾,提高思维型问题比重
        2.注意多渠道提升教师思维型问题提问水平
    (三)营造英语文化氛围,提供英语文化知识学习机会
        1.引导学生重视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
        2.多途径扩大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接触面
    (四)鼓励师生充分合作,注重师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为教师积累自主学习经验提供学习途径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观察表
附录 2.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访谈提纲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思维导图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本研究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本研究的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思维导图的界定
    二、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
    三、思维导图的特征
第四章 思维导图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一、读前思维导图的拟构
        (一)文章整体思维路径
        (二)文章段落的选择
        (三)文章句式的选择
        (四)文章词语的筛选
        (五)文章体裁思维导图对阅读的影响
    二、读中思维导图的验证与调节
        (一)文章整体思维路径的调整
        (二)文章段落的选择调整
        (三)文章句式的选择调整
        (四)文章词语的筛选调整
        (五)文章体裁图式如何帮助学生调整整理模式
    三、读后思维导图的确立
        (一)文章整体结构思维路径确立
        (二)文章段落的选择与主题凸显
        (三)文章词句的组织安排模式
        (四)文章体裁对学生阅读思维导图形成的统领性作用
第五章 思维导图视阈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问题
    四、实验方法
    五、数据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控制班阅读成绩前测结果
        (二)实验班与控制班阅读成绩后测结果
        (三)实验中阶段实验班与控制班文本信息理解能力测试结果
        (四)问卷调查在实验前、后的结果
        (五)讨论
第六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对教学的建议与启示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思政课程
        三、课程思政
    第二节 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程思政国外研究现状
        二、课程思政国内研究现状
        三、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四、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渗透理论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四节 研究过程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三、访谈数据收集
第三章 研究结果讨论
    第一节 问卷结果呈现的问题
        一、初中学生的三观发展不平衡
        二、乡镇英语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理念
    第二节 问卷结果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性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二、乡镇英语教师对前沿教育理念涉猎较少
    第三节 访谈结果呈现的问题
        一、乡镇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
        二、学校对课程思政教育不够重视
        三、乡镇初中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第四节 访谈结果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模式观念影响甚深
        二、学校层面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三、乡镇教育环境条件受限
第四章 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第一节 教师创新思维,指导教育实践
        一、研读校本课程大纲
        二、教师自身创新教法
        三、加强自我修炼
    第二节 依托已有教材,融合育人理念
        一、关注人的维度
        二、立足时间维度
        三、创新空间维度
    第三节 运用科学技术,实现智慧教学
        一、拓展现代教育技术
        二、线上线下翻转课堂
        三、个性化推送资源库
    第四节 结合教学实践,思政融入生活
        一、示范课引导
        二、实践课巩固
        三、任务型操练
    第五节 完善实施标准,检验测评成果
        一、遵循实施标准
        二、优化评价机制
        三、综合测评成果
    第六节 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教学案例
        一、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分析
        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原则
        三、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结语
    第一节 研究贡献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键术语界定
        2.1.1 英语学习活动观
        2.1.2 阅读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调查
        3.3.2 课堂观察
        3.3.3 访谈
        3.3.4 测试
    3.4 研究过程
        3.4.1 实验前期调查
        3.4.2 实验中期实践
        3.4.3 实验后期总结
    3.5 数据收集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数据分析
        4.1.1 问卷数据分析
        4.1.2 课堂观察分析
        4.1.3 访谈数据分析
        4.1.4 测试数据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2.2 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
        4.2.3 提高了学生的深度理解语篇能力
        4.2.4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5.2.1 基于学情设计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生成
        5.2.2 媒体技术创设语境,灵活调整课堂活动
        5.2.3 构建互动对话场域,培养学生深度思维
        5.2.4 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分级实现阅读目标
    5.3 研究局限
    5.4 对于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8)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研究 ——以汉中某重点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应用价值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语用人际课堂
        一、人际语用学
        二、课堂生态
        三、人际认同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提问的类型
        二、教师的反馈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提问的类型
        二、教师的反馈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
        四、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语用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
    第二节 会话合作原则
    第三节 礼貌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理论研究
        二、课堂对话
        三、学生成长
        四、教师发展
        五、生态平衡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学生
        二、教师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法
    第五节 研究过程
        一、调查问卷
        二、个人访谈
        三、课堂观察
第四章 研究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学生调查问卷
        一、调查目的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教师调查问卷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教师课堂观察
        一、观察对象
        二、观察结果分析
    第四节 教师访谈分析
        一、访谈对象
        二、教师访谈记录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节 学生访谈分析
        一、访谈对象
        二、学生访谈记录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章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研究
    第一节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严守课程大纲
        二、拘泥于知识性提问
        三、忽视课堂人际关系
        四、弱化学生人格培养
    第二节 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因素
        一、教师的育人理念
        二、教师的语用素养
        三、提问的教学语境
        四、教师的自我反思
        五、学生的自我发展
    第三节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优势
        一、顺应学生个体需求
        二、协商动态生成知识
        三、启发学生批判思维
        四、维系课堂渐进对话
        五、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第四节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策略
        一、注重得体言语行为
        二、遵守会话合作原则
        三、礼貌对待学生诉求
        四、保持课堂人际生态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调查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课堂观察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任务型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三)任务型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二、雨课堂的研究综述
        (一)雨课堂的概念
        (二)雨课堂的功能特点
        (三)雨课堂的国内研究综述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阅读的定义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四、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任务型教学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二)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三)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二语习得理论
        (一)输入假说理论
        (二)输出假说理论
        (三)互动假说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访谈法
    四、研究工具
        (一)问卷调查
        (二)阅读测试题
        (三)SPSS24.0 数据统计
        (四)访谈
    五、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前测阶段
        (三)实验阶段
        (四)后测阶段
        (五)实验过程
    六、教学案例
        (一)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案例
        (二)传统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案例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研究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测试成绩数据分析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
        (二)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三)基于雨课堂的任务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PBL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PBL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
        2.1.2 PBL教学法国内研究现状
    2.2 多元反馈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教师反馈的研究现状
        2.2.2 同伴反馈的研究现状
        2.2.3 机器反馈的研究现状
    2.3 写作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2.4 多元反馈对写作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PBL教学法
        3.1.2 多元反馈
        3.1.3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
        3.1.4 写作质量的衡量标准
    3.2 理论基础
        3.2.1 合作学习理论
        3.2.2 注意假说
        3.2.3 过程写作法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测试法
        4.3.2 问卷调查法
        4.3.3 访谈法
    4.4 研究过程
        4.4.1 实验前阶段
        4.4.2 实验中阶段
        4.4.3 实验后阶段
        4.4.4 数据收集与整理
    4.5 教学案例分析
第五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5.1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
        5.1.1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准确性的影响
        5.1.2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流利性的影响
        5.1.3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复杂性的影响
    5.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3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写作文本结果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发现
        6.1.1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质量的影响
        6.1.2 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态度的影响
    6.2 教学启示
    6.3 研究局限
    6.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同伴反馈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访谈题纲
    附录4:写作前测题目
    附录5:写作后测题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英语教学思考和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D]. 杜小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 刘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D]. 邓钧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思维导图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 徐健睿.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D]. 张先姣.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7]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李楠. 吉林师范大学, 2021(02)
  • [8]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语用研究 ——以汉中某重点高中为例[D]. 晏玲玲.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D]. 林芝.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于多元反馈的PBL教学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研究[D]. 王艺臻.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