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粉数据确定伏尔加河地区与帧期的分界线(英文)

从花粉数据确定伏尔加河地区与帧期的分界线(英文)

一、根据孢粉资料确定伏尔加地区弗拉阶和法门阶界线(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申震[1](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张欣松[2](2019)在《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牙形石是一种地史时期未确知的海洋生物的部分遗体,其个体微小,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多呈尖齿或锯齿状,自寒武纪到三叠纪一直繁盛。本文基于华南和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两条地层剖面、227件样品、20000余枚牙形石个体,系统地建立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并与国际标准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在高分辨率生物地层框架下,通过沉积微相、稳定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晚泥盆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模式、海平面进退规程、碳循环以及古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发现晚泥盆世牙形石体型大小和分异度的变化均受到全球温度所控制,说明了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牙形石的古生态、形态演变、谱系演化和晚泥盆世诸多生物-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谢华锋[3](2018)在《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纪构造演化的沉积作用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其油气勘探的突破对于我国石油工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以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为研究对象,以中石油目前已有中区块、KMK等3个区块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学、构造学、层序地层学、古地理学、盆山耦合理论等为指导,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分析技术、沉积相和沉积体系识别技术、层序格架控相分析技术、盆山耦合分析技术、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及预测技术等,分析了石炭纪区域构造演化对滨里海盆地东缘形成演化及沉积相带分布的控制,恢复了滨里海盆地东缘的沉积古地理,建立了一套基于盆地东缘中区块石炭系的层序划分方案及沉积相鉴别标志和沉积相模式,研究了不同层序体系域下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空间演化规律及沉积作用对构造的的响应机制,揭示了滨里海盆地东缘沉积相带东西分异、南北分带且差异沉积及区域构造运动对沉积基准面变化制约的动力学原因,对不同岩性沉积组合中生储盖组合受层序体系域发育控制的规律做了探索。滨里海盆地属于东欧克拉通东南边缘的一个晚元古代以来的叠合盆地,其构造演化受东缘古乌拉尔洋演化的控制。古乌拉尔洋在晚古生代的闭合过程为一从北往南的剪刀式闭合过程。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下二叠统的沉积作用存在南北差异,与乌拉尔洋的闭合和造山作用过程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石炭系可划分为5个二级构造层序(SS1、SS2、SS3、SS4、SS5),以及11个三级层序(S1、S2、S3、S4、S5、S6、S7、S8、S9、S10、S11),石炭纪研究区沉积基准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区域构造作用又使其具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区石炭系发育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陆棚相4种相带;台内滩、台内海、潮坪等11种亚相;鲕粒滩、生屑滩、灰泥坪等24种微相。石炭纪沉积环境纵向演化序列由下至上总体表现为陆棚-开阔台地-陆棚-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横向上,相带具有南北向展布、东西相分异的特点。在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石炭系中发育两种模式的生储盖组合,分别为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发育模式和碳酸盐岩-蒸发岩-碎屑岩混合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发育模式。

郎君[4](2018)在《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全球各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使得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常规能源的开发和供给已不能满足我国的高速发展进程,对全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表明,页岩气是最有可能完成对常规油气资源接替的能源之一。但目前针对页岩气的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针对页岩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划分较困难,在以生物地层进行地层格架划分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层段中都有保存完好且有指示性的带化石,并且受井下取心资料的限制,大多数层段难以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其次,页岩气的勘探成本高,不能盲目进行勘探开发,而我国针对富有机质页岩的演化和聚集规律的研究程度及对有利区的识别精度还未达到领先水平,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对页岩气有利区的预测及勘探工作将更加有利。近十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尤其是建立高精度的、连续的天文年代标尺以及后续的等时地层对比及三维地层格架的建立,这些都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有利层位的选择以及勘探方向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本次研究工作。依据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结合信号分析学、古生态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开展对滇黔北探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旋回地层研究工作。由天文轨道周期特有的比例关系为原型构建了一套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米氏周期识别方法,并选取工区内具代表性的3口井为研究对象,以GR曲线为原始数据通过预处理、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手段对目的层段展开旋回研究,并结合Y2井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及地球划分分析测试结果综合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内选取的3 口井均识别出保存完好的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记录,分别提取周期曲线得到Y1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61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32.25 m/Ma,Y2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10.1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5.28 m/Ma,Y3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9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6.6 m/Ma。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与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对应层段时间近似,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2)本次分析处理的三口井中,每口井龙马溪组上段以岩性或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行岩性旋回划分后,得到的旋回个数均对等于该层段所识别的偏心率轨道长周期个数,每个周期期间沉积一套粗粒-细粒沉积岩,说明龙马溪上段地层的岩性韵律层受长偏心率轨道周期的影响与控制,该结论也再一次证实了本次研究手段的可适用性及精确性。(3)通过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并结合目的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关系及轨道周期曲线得出,当偏心率周期由小变大时,气候由暖期进入冰期,TOC显示低值,该时期目的层中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低;当偏心率周期由大变小时,冰期结束,地球气候系统进入大暖期,TOC呈现高值,且在此层段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较高;在晚奥陶-早志留世界线处,目的层表现为轨道偏心率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趋势,气候整体呈现出由暖期进入冰期再到暖期的规律,周期曲线的频繁波动也指明了在此期间气候的强烈频繁变换,也正因如此,在此期间大量生物发生集群绝灭事件,种属分异度低。(4)将轨道周期结合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得出,由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变化可知目的层沉积期间海平面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趋势,这与我们之前通过轨道偏心率得出的结论一致,偏心率有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导致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使得原始冰盖从消融到扩张再融化,对应海平面的变化;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曲线,能够清晰看出有机质聚集规律,暖期,TOC高值,海平面上升,有机碳同位素负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大到小的变化,该时期利于有机质聚集;冰期,TOC低值,海平面下降,有机碳同位素正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小到大的变化,该时期不利于有机质聚集;通过对微量元素比值的频谱分析,也找寻到了米氏周期的存在,轨道周期的变化作为原始驱动力影响着有机质的富集,体现在沉积物、古氧化还原环境、地化指标等方面。

武晓佩[5](2017)在《松辽盆地嫩江组水成元素地球轨道旋回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地球轨道旋回是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各轨道参数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过程,常见于古代沉积记录中,这种地球轨道参数周期性的变化控制着沉积节律。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生物圈、水圈及大气圈均受地球轨道旋回的影响。它不仅自身表现着节律性,而且通过反馈体系强烈影响着沉积作用。白垩纪是地质历史阶段中一个典型的极端温室气候时期,尤其在晚白垩时期爆发了大量地质事件。但是人们对白垩纪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相地层,为了更完善地了解白垩纪时期的地质历3史,松科二井(SK-II)在中国东北部开钻。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松辽盆地嫩江组中水成元素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并且揭示水成元素对其的响应机制,包括湖水内部水成元素的循环以及季风对湖泊环境的影响,由此推断白垩纪时期松辽盆地嫩江组期间的气候的旋回变化。在此主要讨论三类:(1)氧化还原敏感元素:Fe/Ti、S;(2)TOC的埋藏;(3)盐度敏感元素:Sr/Ba。此次研究采用的岩芯来自松科二井嫩一、二段,总长163m(1086m-1249m)。岩芯保存较为连续,并且分别在Fe/Ti、S、TOC、Sr/Ba中识别出良好的米兰科维奇旋回记录,虽然有些元素的信号不连续或不明显,但不影响整体的记录特征。作为良好的氧化剂和还原剂,Fe,S和TOC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通过对比元素计数率与所滤波的波峰波谷间对应关系,我们发现控制松辽盆地湖泊环境的因素主要为岁差,岁差也受偏心率的调制作用。由于米兰科维奇旋回对地球辐射量接收有重要影响,岁差的变化能够控制地球位于近、远日点的位置,因此古湖泊环境及古气候会出现相应的干湿旋回变化。

杜鹏[6](2011)在《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是俄罗斯联邦面积最大、油气储量最大和产气量最高的一个含油气盆地,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新开发的特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本文以石油地质学和油气资源评价为基础,对西西伯利亚盆地区域地质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地区的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以盆地中105个大油气田的资料为基础,结合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应用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盆地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油气成藏要素。对典型大油气藏进行了解剖,大气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大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南部。通过本次研究总结出西西伯利亚盆地油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几个特点:(1)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气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纳德姆-塔兹、南喀拉-亚马尔含油气省。乌连戈伊、杨堡、梅德维日等大气田的气藏主要集中在上白垩统储集层内,赛诺曼阶是主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上部土仑阶的泥岩为全区域性盖层。(2)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南部,主要是中鄂毕含油气省。其石油和凝析油储量占了全盆地的59.1%。盆地内大油田主要烃源岩是上侏罗统巴热诺夫组海相泥岩,波库尔组为主要储层。(3)上侏罗统巴日诺夫组及其相当的层系是西西伯利亚盆地最重要的生油气层,其有机碳含量超过7%;白垩系顶部的赛诺曼阶砂岩是大多数大油气田的储集层,平均厚度达800m。盆地内发育了大量复杂的构造—地层圈闭,大型油气藏主要为构造型的,即广泛分布着与长垣、穹窿等大型隆起有关的油气聚集带。(4)未来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勘探目标仍是中鄂毕含油气省以及纳德姆-塔兹含油气省的尼欧克姆统和侏罗系,而天然气储量的增长仍将依靠纳德姆-塔兹含油气省和喀拉-亚马尔含油气省的波库尔组。

王国栋[7](2010)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旋回地层与坳陷盆地的沉积演化》文中提出白垩纪是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对白垩纪沉积的旋回性研究是深入探讨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旋回地层学恰恰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松科1井是一口全取心科学探井,完成了松辽盆地泉三段顶部-泰康组底部的取心,取心率高达96.46%,其为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旋回沉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作者对松科1井岩心进行了精细岩性识别与分类和沉积微相的系统识别与类型划分,完成了精细岩性-沉积微相剖面。以沉积微相的解释为基础,在全井段识别出各类具有成因意义的米级旋回。运用米级旋回的Fischer图解建立了松辽盆地上白垩统的旋回地层格架。在不同沉积环境中选择具有确定周期的旋回,以可靠的极性地层点对应的年龄为计算基准点,计算得到与本井极性地层、古生物地层、U-Pb年代值基本吻合的旋回地层年代格架,给出了各组段的底界年代值和不整合缺失时间,进而增修了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年代地层格架。在年代格架下计算得到各级次旋回的旋回时限。最后,基于松科1井中发育的震积岩、变形构造和红层探讨了晚白垩世松辽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

ValentinaN.MANTSOUROVA[8](2003)在《根据孢粉资料确定伏尔加地区弗拉阶和法门阶界线(英文)》文中指出俄罗斯伏尔加格勒伏尔加地区上泥盆统弗拉阶和法门阶的界线以3种剖面7类型为代表。第一种类型的界线剖面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地台,但两阶之间有沉积间断。第二种类型剖面地层发育较完整,即Volgogradian层直覆于Livendian层之上。前者以Corbulispora viminea-Geminospora vasjamica孢子组合带为特征。第三种类型剖面存在于前里海(Pre-Caspian)凹陷的西侧,是最近根据孢粉资料确定的;地层剖面不完整,在中弗拉阶的Semilukian层有剥蚀面,上覆以不同时代的(弗拉期或法门期)盖层。

耿良玉,张允白,丁连生,钱泽书,刘春莲,唐鹏[9](2000)在《江苏泰县五通组观山段胞石Grahnichitina pilosa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江苏泰县N 4井五通组观山段顶部的胞石Grahnichitinapilosa的发现 ,确定观山段的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据此认为 :擂鼓台段的两层暗色泥岩 ,应分别对比为南洞页岩、长顺页岩 ;中泥盆世大海侵时 ,华南海沿苏皖河经皖南、苏南入侵苏北。对Grahnichitinapilosa进行描记和讨论

二、根据孢粉资料确定伏尔加地区弗拉阶和法门阶界线(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孢粉资料确定伏尔加地区弗拉阶和法门阶界线(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简短摘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西准噶尔
        2.1.2 华南
    2.2 地层剖面
        2.2.1 布龙果尔剖面
        2.2.2 根那仁剖面
        2.2.3 乌兰柯顺剖面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3.2 方法和数据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3.2.2 数据分析方法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3.4 讨论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4.1 疑源类的概念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方法
    4.3 结果
        4.3.1 聚类分析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4.4 讨论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4.4.4 东冈瓦纳大区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成果与认识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图版与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2)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前人研究概述
        1.2.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概述
        1.2.2 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概述
        1.2.3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3.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存在问题
        1.3.2 华南和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事件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1.3.3 晚泥盆世化学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工作量
        1.4.1 选题依据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工作量
第二章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2.1 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的地质背景
        2.1.1 华南板块与拉利剖面
        2.1.2 西准噶尔区域地层与布龙果尔剖面
    2.2 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方法
    2.3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亚阶划分
        2.3.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描述
        2.3.2 弗拉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3.3 法门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4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2.4.1 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描述
        2.4.2 法门期洪古勒楞组下段独特的牙形石动物群
        2.4.3 洪古勒楞组上段可能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2.4.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第三章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与布龙果尔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海平面变化和事件地层
    3.1 沉积微相和牙形石生物相的研究方法
    3.2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
        3.2.1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沉积微相和解释
        3.2.2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牙形石生物相
        3.2.3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海平面变化
        3.2.4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的生物环境-事件与黑色岩系
    3.3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层剖面
        3.3.1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及其解释
        3.3.2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海平面变化与事件地层
        3.3.3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凉水型碳酸盐岩
第四章 华南晚泥盆世的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4.全岩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原理与方法
        4.1.1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模型
        4.1.2 全岩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方法
        4.1.3 牙形石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
        4.1.4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4.2 晚泥盆世牙形石磷灰石的氧同位素化学地层
        4.2.1 拉利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4.2.2 牙形石氧同位素化学地层的全球对比
    4.3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4.3.1 拉利剖面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4.3.2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
    4.4 晚泥盆世短周期与长周期的气候变化
    4.5 晚泥盆世碳循环和生物-环境事件的控制因素
        4.5.1 植物登陆
        4.5.2 构造运动
第五章 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来自牙形石体型大小和生物分异度的证据
    5.1 温室效应驱动的晚弗拉期牙形石的“小型化”
        5.1.1 牙形石P1分子测量方法
        5.1.2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变化
        5.1.3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减小与极端温室效应
        5.1.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小型化效应”
    5.2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与古环境演替
        5.2.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的牙形石的种级分异度
        5.2.2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生物分异度对比
        5.2.3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的控制因素
第六章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谱系演化的再研究
    6.1 牙形石P1分子的鉴定标准
        6.1.1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鉴定标准
        6.1.2 贝刺属Icriodus鉴定标准
        6.1.3 多颚刺属Polygnathus鉴定标准
    6.2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1 弗拉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2 法门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6.2.3 晚泥盆世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疑问种
        6.2.4 法门期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
        6.2.5 不属于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分子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Genus贝刺属Icriodus Branson and Mehl, 1938
    Genus掌鳞刺属Palmatolepis Ulrich and Bassler, 1926
    Genus多颚刺属Polygnathus Hinde, 1879
    Genus假多颚刺属Pseudopolygnathus Branson and Mehl, 1934
    Genus管刺属Siphonodella Branson and Mehl, 1934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成果和认识
    8.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图版
参考文献
附录

(3)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纪构造演化的沉积作用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中亚区域构造格局
    2.2 滨里海盆地构造格架
    2.3 滨里海盆地构造演化
    2.4 区域地层
3 区域构造地层格架与古地理
    3.1 滨里海盆地东缘构造演化
    3.2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的构造—沉积演化
    3.3 滨里海盆地东缘沉积古地理
    3.4 滨里海盆地东缘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4 中区块石炭系层序地层
    4.1 层序地层单元及划分方案
    4.2 主要层序界面类型
    4.3 层序界面主要成因类型
    4.4 钻井层序地层特征
    4.5 钻井层序地层格架
    4.6 层序地层格架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4.7 构造演化对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控制作用
5 中区块石炭系沉积相特征
    5.1 沉积相定义
    5.2 主要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5.3 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构成
    5.4 沉积相平面展布
    5.5 构造演化对沉积演化和相带展布的控制作用
6 构造-沉积作用对油气生-储-盖层的制约
    6.1 优质烃源岩发育与海泛事件
    6.2 主要储层类型及其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
    6.3 盖层发育特征
    6.4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发育特征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旋回地层学及国外发展简史
        1.2.2 旋回地层学国内发展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1.5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及勘探现状
    2.2 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3.1.1 岁差(precession)
        3.1.2 斜率(obliquity)
        3.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3.2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方法
        3.2.1 野外剖面旋回识别法
        3.2.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 米氏周期理想模型研究
        3.3.1 序列长度
        3.3.2 数据间隔
        3.3.3 理想模型建立
    3.4 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1 目的段岩石地层特征
        3.4.2 Y2井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3 Y1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4.4 Y3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小结
第4章 轨道周期控制下的生物化石地层延限
    4.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生物地层系统
    4.2 生物种属的识别与描述
    4.3 生物地层划分
    4.4 生物带与TOC指标及米氏周期响应关系
    小结
第5章 有机质聚集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1 有机质丰度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2 古氧化还原环境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3 海平面升降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4 轨道周期调控下的有机质聚集模式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松辽盆地嫩江组水成元素地球轨道旋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1 选题依据
        1.2.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与进展
        1.4.1 地球轨道旋回研究现状
        1.4.2 松辽盆地白垩纪轨道旋回研究现状
        1.4.3 轨道旋回分析方法学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关键科学问题
    1.6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2.2 松辽盆地地质演化
    2.3 松辽盆地填充历史
    2.4 取芯钻孔位置
    2.5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二段研究
第三章 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岩芯预处理
    3.2 XRF扫描
    3.3 数据处理
        3.3.1 Evolutive Harmonic Analysis
        3.3.2 Multitaper Method Spectral Analysis
        3.3.3 The Average Spectral Misfit
        3.3.4 Bandpass Filter
第四章 水成元素轨道旋回分析
    4.1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4.1.1 Fe/Ti初步结果
        4.1.2 S元素初步结果
    4.2 TOC的埋藏
        4.2.1 Inc/Coh的初步结果
    4.3 盐度敏感元素
        4.3.1 Sr/Ba的初步结果
第五章 古环境古气候演变对轨道旋回的响应
    5.1 轨道旋回控制因素
    5.2 古湖泊环境及古气候演变
        5.2.1 古湖泊氧化还原环境
        5.2.2 古湖泊盐度环境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第2章 西西伯利亚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2.1 区域概况
    2.2 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2.3 盆地构造演化
    2.4 盆地沉积体系演化
    2.5 盆地地质结构与构造单元
第3章 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大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3.1 纳德姆-塔兹含油气省概况
    3.2 南喀拉-亚马尔含油气省概况
    3.3 盆地北部大气田的形成条件
    3.4 典型大气田解剖
    3.5 大气田分布规律
第4章 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油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4.1 中鄂毕含油气省概况
    4.2 凯梅索维-瓦休甘含油气省
    4.3 乌拉尔-费罗洛夫含油气省
    4.4 典型大油田解剖
    4.5 大油田的形成条件
    4.6 大油田形成主控因素
    4.7 大油田分布规律
第5章 西西伯利亚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潜力
    5.1 西西伯利亚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5.2 西西伯利亚盆地油气勘探的远景区和远景层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 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大气田数据表
    附表2 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油田数据表
附录

(7)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旋回地层与坳陷盆地的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项目支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旋回地层研究现状
        1.3.2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作量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及一级构造单元划分
    2.2 松辽盆地白垩系
    2.3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盆地沉积演化
第3章 松科1 井岩石地层
    3.1 松科1 井简介
    3.2 泉头组三段顶部-明水组岩性地层
        3.2.1 基本岩石类型
        3.2.2 松科1 井岩性地层
第4章 松科1 井沉积微相
    4.1 沉积微相特征
        4.1.1 曲流河
        4.1.2 三角洲
        4.1.3 滨湖
        4.1.4 浅湖
        4.1.5 半深湖-深湖
    4.2 泉头组-明水组沉积微相序列
        4.2.1 泉三段顶部-泉四段
        4.2.2 青山口组
        4.2.3 姚家组
        4.2.4 嫩江组
        4.2.5 四方台组
        4.2.6 明水组
第5章 松科1 井旋回地层分析
    5.1 松科1 井米级旋回的识别、类型及其成因解释
        5.1.1 正粒序型米级旋回
        5.1.2 反粒序型米级旋回
        5.1.3 非粒序型米级旋回
    5.2 FISCHER 图解的原理及其在松科1 井中的应用
        5.2.1 Fischer 图解原理
        5.2.2 Fischer 图解的绘制
        5.2.3 Fischer 图解在松科1 井的应用
    5.3 松科1 井泉三段顶部-明水组旋回地层格架
        5.3.1 泉三段顶部-泉四段旋回地层
        5.3.2 青山口组旋回地层
        5.3.3 姚家组旋回地层
        5.3.4 嫩江组旋回地层
        5.3.5 四方台组旋回地层
        5.3.6 明水组旋回地层
    5.4 松科1 井年代地层格架的建立与旋回时限
        5.4.1 松科1 井旋回地层年代框架
        5.4.2 松科1 井旋回时限
    5.5 松科1 井旋回地层的形成机制
        5.5.1 米级旋回的发育机制
        5.5.2 五级旋回的发育机制
        5.5.3 四级旋回的发育机制
        5.5.4 三级旋回的发育机制
第6章 松辽坳陷盆地的沉积演化
    6.1 青山口期坳陷盆地的断裂-火山活动
        6.1.1 青山口组震积岩
        6.1.2 震积岩的成因与构造-火山事件
        6.1.3 坳陷盆地发育与构造-火山活动
    6.2 萎缩期盆地沉积演化的单井响应
        6.2.1 区域地层发育
        6.2.2 萎缩期沉积演化的松科1 井沉积响应
    6.3 红层与盆地沉积演化
        6.3.1 松科1 井中的红层发育
        6.3.2 松辽陆相红层与典型海相红层发育阶段对比
        6.3.3 红层与盆地的沉积演化
第7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I 松科1 井泉头组-明水组岩性-沉积微相-旋回地层综合柱状图
附录II 松科1 井米级旋回划分数据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根据孢粉资料确定伏尔加地区弗拉阶和法门阶界线(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D]. 张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3]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纪构造演化的沉积作用响应[D]. 谢华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4]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D]. 郎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松辽盆地嫩江组水成元素地球轨道旋回分析[D]. 武晓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6]西西伯利亚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D]. 杜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7]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旋回地层与坳陷盆地的沉积演化[D]. 王国栋. 吉林大学, 2010(08)
  • [8]根据孢粉资料确定伏尔加地区弗拉阶和法门阶界线(英文)[J]. ValentinaN.MANTSOUROVA. 古生物学报, 2003(01)
  • [9]江苏泰县五通组观山段胞石Grahnichitina pilosa的发现及其意义[J]. 耿良玉,张允白,丁连生,钱泽书,刘春莲,唐鹏. 古生物学报, 2000(04)

标签:;  ;  ;  ;  ;  

从花粉数据确定伏尔加河地区与帧期的分界线(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