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含油气特征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含油气特征

一、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iferous features of Tarim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文,田军,王清华,李亚林,杨海军,李勇,唐雁刚,袁文芳,黄少英[1](2021)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浅层、深层并逐渐向超深层的过程,超深层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勘探,在超深层已发现克拉苏大气田、塔北大油田和塔中大凝析气田,在寒武系盐下也发现了多个重要苗头,超深层已经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总结30多年超深层勘探地质认识,认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形成主要受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控制,与盆地经历的3个伸展—挤压构造旋回一致,超深层油气物质基础具有全球普遍性。塔里木超深层油气地质具有三方面特殊性,一是盆地早期持续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深层烃源岩仍可以大规模生烃,为超深层油气成藏提供油气来源。二是盆地是典型"冷盆",超深层液态烃仍可保存,主力烃源岩仍处于生气高峰期,超深层油气相态多样。三是盆地不同地区超深层油气成藏组合差异大,但均可划分为三大成藏组合。在石油地质条件重新认识基础上,对每个成藏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下组合和中组合勘探潜力巨大,指出了8个超深层勘探有利领域。针对新区新领域超深层油气勘探,提出了"扩展中组合、突破下组合"的勘探思路,争取获得勘探战略突破,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姜自然[2](2019)在《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大量断裂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形成和油气聚集成藏,地震资料上准确识别断裂是开展奥陶系断溶体油藏评价的基础。研究区二叠系广泛发育的火成岩影响了深层奥陶系断裂的准确识别。火成岩对地震波的强屏蔽和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导致中小尺度断裂不易准确识别,制约了断溶体油藏的勘探开发。火成岩岩性和厚度纵横向变化影响了地震资料速度场的精度,造成地震资料中可能出现大量地下并不存在的假性断裂,加大了断溶体油藏勘探风险。论文从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研究和假性断裂定量判别技术研究入手展开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的识别,基于奥陶系断裂准确识别深入分析断裂分级分段对油气富集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受火成岩对地震波的屏蔽及衰减,原始地震数据体的中、小尺度断裂剖面特征模糊且不易准确识别。本文通过断裂地震剖面识别模式研究,正演模拟不同尺度断裂带在地震剖面的响应特征,为断裂的剖面解释提供依据。通过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识别方法研究,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信号增强处理,并结合断裂敏感属性优选,清晰刻画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断裂的平面解释提供组合方案。通过断裂的平剖联合解释完成顺8北区块地震数据体奥陶系断裂精细解释。(2)二叠系火山岩影响了偏移速度场的准确性,造成地震资料中产生假性断裂。准确的描述二叠系火山岩的岩相展布并建立火成岩地质分布模型是开展工区假性断裂精确识别的基础。顺8北缺少二叠系火山岩段录井及测井资料,以相邻顺北1三维工区的录井及测井资料类比研究顺8北火成岩。首先,通过测井曲线交会分析不同岩性火成岩的电性特征,结合岩屑录井资料标定对应的火成岩地震相。其次,以岩屑录井中的正常沉积岩,地震及测井资料中不整合波阻抗界面划分火成岩喷发期次。最后,对火成岩分期提取层间均方根振幅属性,并结合各类火成岩的地震相特征精细刻画顺8北三维工区二叠系火山岩的分期岩相展布特征。(3)假性断裂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是假性断裂精确识别的基础。从建立顺8北三维工区火成岩地质分布模型入手,利用正演模拟高速火成岩偏移速度误差、厚度变化及断裂空间位置三种情况对下伏地层断裂成像的影响,分析假性断裂与高速火成岩空间位置关系。经研究得出地震数据体中的假性断裂常形成于英安岩岩体边界正下方地层中及英安岩纵向叠加厚度等值线急剧变化处对应的下伏地层中。(4)以顺北1三维工区高速英安岩测井平均速度替换顺8北三维工区背景速度场中英安岩速度,并通过正演模拟研究高速英安岩厚度、偏移速度误差对目的层假性断距的影响,建立假性断裂垂直断距定量计算关系式,判断英安岩边界及纵向叠加厚度等值线急剧变化下方地层断裂真假,剔除经定量计算后为假性的断裂,完成顺8北三维工区奥陶系真实断裂的识别。(5)在奥陶系真实断裂识别的基础上,根据断裂带发育规模分级和断裂带力学特征分段,提出断裂带分级、分段的标准。分析顺北1井区不同级别断裂及断裂不同应力段导致的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的差异。通过断裂特征、地震缝洞响应类比,实现顺8北工区断裂带油气富集评价,为勘探评价井部署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1)提出了基于高速火成岩叠加厚度判断假性断裂分布位置的技术。从建立研究区火成岩分布地质模型入手,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奥陶系假性断裂形成原因。研究可知假性断裂平面展布形态与二叠系英安岩叠加厚度的边界及等值线密集分布区域具有相似的形态。本技术可以在奥陶系目的层众多断裂中快速判断假性断裂位置并且筛选出不受火成岩影响的真实断裂。(2)提出了基于波动方程断距定量分析的假性断裂识别技术(发明专利)。首先定量建立不同偏移速度误差下的断裂假性断距值与上覆二叠系英安岩厚度的拟合关系式,其次引入邻区溢流相高速火成岩速度计算研究工区地震资料处理时二叠系火山岩段偏移速度误差范围,并带入高速英安岩边界厚度计算地震资料处理时奥陶系断裂的最大假性断距值。当目标断裂在原始地震资料断距值大于假性断距最大值即可该判断是真实断裂。论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提高火成岩岩下地震资料成像品质及检测多尺度断裂的地球物理技术组合,并提出了一套即使在缺少测井资料无法获得准确的地震速度情况下,仍能有效判别火成岩下伏地层中假性断裂的技术方法,以此为基础开展顺8北工区奥陶系断裂精细解释及断控油气富集评价研究。本研究形成的技术可为顺北油田奥陶系断溶体油气勘探目标的选定提供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

李勇[3](2018)在《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文中指出古隆起是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的隆起构造,是了解盆地演化与构造变形的重要窗口。古隆起也是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其几何形态、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及其与沉积和油气成藏作用之间的关系是盆地动力学和石油地质学共同研究的方向。库车前陆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地。“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晚古生代发育古隆起,其在中生代的沉积体系、古近系膏盐岩的分布、晚喜山期冲断带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开展库车坳陷南部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对解决油气勘探生产面临的地质问题,支撑并指导库车南缘油气勘探领域优选与区带评价,推动库车前陆盆地地质结构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地质露头、地震以及非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解释、构造建模、构造平衡剖面、古构造恢复等技术,开展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地质结构、构造演化过程及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条件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并为完善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基础。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区域地震剖面、非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建模,建立了库车前陆盆地与塔北隆起过渡带地质结构特征,发现库车前陆冲断带南缘存在大型古隆起带—温宿-轮台古隆起。该隆起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为温宿次隆、西秋次隆、新和次隆及牙哈次隆,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特征。(2)通过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确定了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三期构造演化过程。二叠纪南天山洋逐渐闭合,库车地区经历挤压构造变形,温宿-轮台地区成为挤压构造前缘的构造枢纽带,形成古隆起带雏形。三叠纪库车前陆盆地整体表现为南天山隆升而产生的前陆载荷压陷作用,温宿-轮台古隆起形成一个近东西向的狭长古隆起;同时受构造活动影响,古隆起带内基底断裂发育。侏罗纪-白垩纪,库车地区表现为整体坳陷,温宿-轮台古隆起活动逐渐减弱。新生代中晚期,南天山再次隆升,受强烈造山运动影响,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再次活动,受古隆起垂向隆升作用的影响,在膏盐岩层覆盖区形成了大规模盐底辟构造。(3)通过对古隆起形成机制的研究,认为在古隆起的演化过程中,基底断裂是形成分带分段的重要因素;脆性地层与塑性地层的交互沉积造成的地层能干性差异对古隆起及上覆地层分层变形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4)通过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聚集控制作用的研究,认为古隆起在限制冲断范围、控制生储盖组合分布及促进油气运聚等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生界碎屑岩向古隆起超覆沉积,在古隆起以北形成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白垩系、古近系储层与古近系盖层的储盖组合;喜山运动晚期,前陆冲断带主要在发育古隆起以北,在盐下形成大面积背斜、断背斜圈闭;喜山运动晚期,在古隆起及以南则表现为油气沿中生界厚层砂岩或不整合面大范围横向运移,沿断裂带短距离垂向输导聚集成藏(简称为“大横向、小垂向”),不同于其北部的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表现为沿断裂垂向短距离输导成藏(简称为“小横向、小垂向”)。

沈卫兵[4](2016)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发育模式》文中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是世界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盐岩成藏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热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现有勘探成果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地层油气整体分布于构造低坳区或斜坡区,存在类似于致密深盆油气藏低坳汇聚、低压成藏、低孔汇聚及源储紧邻等特征,局部又可分布于构造高点圈闭中,表现出类似于常规油藏高点汇聚、高位封盖、高孔富集及高压成藏等特征。这说明,研究区目的层油气藏油气既可受控于浮力作用高点富集,又可受控于非浮力作用低点汇聚,是一种既不能归属于常规油气藏也不能归属于深盆油气藏的复杂油气藏,经典的常规油气成藏理论或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无法完美解释其成因机制。鉴于此,本论文依托国家“973”攻关项目,依据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最新的勘探开发成果数据,在系统剖析奥陶系典型油气藏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加以数理统计及物理模拟等途径,试图揭示和阐明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成因机制并建立分布发育模式。地质剖析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藏具有“四高四低,一早一晚”共存的复杂地质特征。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藏具有高孔与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与低产油气共存、高点与低点含油气共存、高压与低压含油气共存及早成与晚成油气共存的复杂地质特征,整体表现为目的层纵向叠置发育、油气平面连片广泛分布。六个关键地质要素控制和影响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为油气藏形成提供物质基础,离优质烃源岩越近的储层含油气性越好;优质储层为油气富集提供场所,储层物性越好(孔隙度大于1.8%),油气富集程度越高;局部构造为油气富集提供指向区,越靠近构造高点(构造标准化值大于0.25),储层含油气性越好;断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提供有效运移通道和聚集场所,离断裂或不整合面越近(距断裂距离小于18 km,距不整合面距离小于300 m),储层含油气性越好;盖层为油气藏形成提供保存条件,盖层厚度越大,储层含油气性越好。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藏具有多动力、多来源及多阶段复合成藏特征。研究区目的层油气多动力复合成藏受储层物性演化控制:早加里东期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整体较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排出来的油气主要在毛细管力等非浮力作用下进入紧邻源岩发育的目的层内相对高孔渗区汇聚成岩性油气藏;晚加里东期及印支—海西期因构造变动和流体作用奥陶系局部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寒武—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生排出的油气在浮力与非浮力联合作用下进入目的层局部高孔渗区富集,形成常规油气藏与致密油气藏连片分布特征;喜山期因油源断裂高效疏导,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成因为主的高成熟度天然气在压力和浮力主导作用下进入目的层对先期油气藏气侵改造,形成多相态连续混源油气藏。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多来源复合成藏表现为喜山期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成因为主的高成熟油气对早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期及印支—海西期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复合成因的较低成熟油气大范围侵入改造。礁滩体储层油气混源机制主要受断裂控制,油气成熟度以“断裂带高值异常、远离断裂带异常减小”为特征,不整合面风化岩溶储层油气混源机制主要受不整合面控制,油气成熟度以“不整合面整体均一,局部断裂高值异常”为特征。整体上,塔中地区不同来源油气沿11个断裂交汇点注入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离充注点越近,不同源岩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成熟度油气混源作用越强。多动力与多来源复合特征的时空匹配关系决定了研究区目的层油气成藏过程经历三个阶段:早加里东期寒武—下奥陶统外源供烃,非浮力作用主导形成岩性油气藏;晚加里东、印支—海西成藏期寒武—下奥陶统外源与中上奥陶统内源同时供烃,浮力和非浮力联合作用形成混源连续油气藏;喜山期主要为寒武—下奥陶统外源供气,流体压力与浮力主导形成多相态混源连续油气藏。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藏为构造调整改造形成的叠复连续型油气藏。研究区奥陶系多目的层甚至是同一目的层单一圈闭中油气藏出现多类型叠加复合特征,表现为高部位常规油气藏与低部位深盆油气藏连续分布。经历构造变动改造,连续型油气藏储层物性得到改善、流体性质与相态发生变化、圈闭形态与油气分布受到调整,形成了纵向上油气水多相态目的层叠置发育、平面油气广泛分布局部高孔渗富集的连续型油气藏。塔中地区奥陶系叠复连续油气藏成藏有利目标主要分布于综合控油气指数(RFSI)大于0.5的区域。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调整改造形成的叠复连续型油气藏分布受综合控油气指数控制,油气主要分布于RFSI大于0.5的区域,且RFSI越大,油气成藏概率越大。目的层浮力主导形成的常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40号断裂带,非浮力主导形成的致密油气藏集中分布于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与塔中10号断裂带。两种类型油气藏叠加复合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西北部、塔中10号断裂带及塔中40号断裂带,为最有利目标区。现今发现的油气藏基本都位于有利目标范围内,对钻探成功井、失利井预测成功率分别为86%和76%。

庞雄奇,姜振学,黄扞东,陈冬霞,姜福杰[5](2014)在《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发育模式及分布预测》文中研究说明不受浮力控制且大面积分布的油气藏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后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国际SPE、SPEE、WPC等权威机构将其命名为连续油气藏(continuous-type deposit),这类油气藏在美国的产量已占天然气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并还在稳定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前景。广泛连续油气藏是一种非常规油气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内部高压油气层与低压油气层共存、早成油气藏与晚成油气藏共存、富油气区与含水区共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表明:叠复连续油气藏发育于含油气盆地浮力成藏下限和油气成藏底限之间的局限流体动力场内,资源潜力大;叠复连续油气藏是局限流体动力场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动力机制形成的致密常规油气藏、致密深盆油气藏、致密复合油气藏等在时空上叠加复合而成,纵向上紧邻有效烃源岩层系分布;叠复连续油气藏内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平面上受同一目的层段"近源-优相-低势"复合区控制。基于对3种致密油气藏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的揭示,建立了局限流体动力场内多要素组合控制叠复连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模式并研发了预测方法和评价技术。

张军林[6](2014)在《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台内滩与滩间海储层沉积类型,储层岩性较纯、易受断裂构造与岩溶作用的影响,形成空间分布具强烈非均质性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对其进行储层流体预测研究难度极大,制约了该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进程。论文回顾了反射地震发展历程与碳酸盐岩储量增长之间的关系,从振幅解释技术、地震相分析技术、非连续性裂缝检测技术、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地震联合反演技术与AVO流体预测方法等六个方面,总结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地震储层流体预测的技术手段,并对裂缝、孔洞有效描述的地震方法进行分析,指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地震预测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研究首先应用储层沉积相与构造样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储层类型与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应用非连续性裂缝分析技术、地震相分析方法对裂缝和孔洞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描述,结合岩石物理分析和地震联合反演,利用纵横波阻抗交汇投影方法,进一步对裂缝孔洞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定量化研究;同时应用流体替换与模型正演方法进行AVO反演可行性研究,并通过叠前AVO反演,提取AVO流体因子;最后结合储层定量化研究与叠前AVO流体预测结果进行缝洞型储层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以岩石物理分析方法为基础,分析对裂缝、孔洞型储层敏感的岩石物理参数,指导联合反演得到对缝洞敏感的纵、横波阻抗数据体,并对其进行交会与可视化投影分析,结合非连续性裂缝检测与地震相分析对裂缝、孔洞分布规律进行分析验证,最后进行缝洞型储层定量化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裂缝孔隙型储层描述方式。基于叠前AVO流体因子的储层流体综合预测方法对研究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方法更为有效,应用该方法对哈13井进行流体预测分析攻关,发现了新油气藏;应用叠前AVO流体预测方法结合缝洞储层的定量化研究,进行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更具客观性;通过理论探讨并结合生产实践的应用,描述了一种较为适合碳酸盐岩地区储层流体预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同类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余鸿飞[7](2012)在《塔里木盆地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塔中奥陶系、天山南白垩系测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含油气资源丰富的大型内陆叠合盆地。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近五十年,期间先后在塔北、塔中、巴楚、库车等地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国内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油田、最大的海相砂岩油田和最大的陆相高压气田。近年来,不论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对塔里木盆地的海相油气勘探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聚集规律的研究成为当前高度关注的领域。盆地内的轮南、塔河、塔中等下古生界油气田的发现预示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巨大前景。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一个世界难题,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有着极其复杂的孔隙空间结构与极强的各向异性,因此也一直是困扰测井解释工作者的一个巨大难题,尤其在流体性质方面,目前解释精度相对很低,一些看似好的储层实际测试却是水层,一些测井显示不好的储层段在酸压过后却是高产油层。由于大部分的测井仪器与测井方法都是针对均质性地层,到目前还没有一套针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完善的测井评价方法,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本区碳酸盐岩储层做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塔中区块录井显示资料的纵横向对比分析,发现纵向上油气显示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巴楚组、泥盆系东河塘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及鹰山组,其中以奥陶系鹰山组油气显示最为频繁;平而上卡1区块及顺托果勒区块油气显示最好。2、天山南区块纵向上发育多套储层,钻进过程中多处见气测显示,显示主要集中在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舒善河组以及古近系的库姆格列木群。从纵向上各套储层测井解释情况来看,巴什基奇克组、苏维依组、库姆格列木群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亚格列木组因钻遇井为数不多,且岩石成分复杂而在各层组中物性最差。3、根据四性关系分析:塔中区块石炭系及泥盆系东河砂岩物性及孔渗关系较好,其次为志留系与奥陶系物性及孔渗关系较差,碎屑岩地层主要的储集岩性为细砂岩,碳酸盐地层灰岩和云岩均可能成为储集层;天山南区块白垩系苏维依组以下至卡普沙良群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储层以中低孔低渗为主,储集类型属孔隙型储层,储层主要分布在中-细砂岩中。同时岩性是含油性的主控因素之一,不同岩性含油性亦不同,本区储层以细砂岩物性、含油性为最好,泥质粉砂岩、砾岩最差;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具有一定相关性,物性越好,储层油气显示越好:随含油气饱和度增高,电阻率呈增高趋势。4、天山南区块碎屑岩采用先识别砂岩(砾岩),再在砂岩(砾岩)中寻找孔隙发育段的方法识别储层,确定了储层电性下限:GR<90API;AC≥67μs/ft;CNL≥9%。5、根据地质研究与岩心观察,认为塔中奥陶系礁滩体储层类型可分为:孔洞型、裂缝型、裂缝孔洞型、洞穴型。系统总结了这几类储层的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判别标准,对孔洞和洞穴型储层的有效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孔洞及洞穴充填程度和充填物的判别方法。6、建立了适合天山南碎屑岩地层的电阻率绝对值判别法、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交会法、束缚水饱和度与测井含水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法、三孔隙度重叠法等流体性质判别方法。探索建立了适合塔中碳酸盐岩地层的分类流体性质判别图版、电阻率指数流体识别图版及成像测井视地层水电阻率分布流体性质识别技术。7、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上,分区块、分层位、分储集类型建立了塔中及天山南地区的孔、渗、饱、岩性、裂缝孔隙度等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模型,所处理的储层参数与岩心分析数据具较好的相关性,证实所建立的储层参数计算模型能满足本区储层参数计算要求。8、总结了塔中区块奥陶系主要的裂缝类型及成像特征,对裂缝的有效性判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FMI裂缝解释成果,对卡1区块及顺托果勒区块进行了裂缝纵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卡1区块裂缝纵向上主要发育在鹰山组及良里塔格组中上部,中18、中19井区裂缝发育程度较差。顺托果勒区块靠近塔中1号断裂的顺2井裂缝最发育,顺6井次之,顺4井构造平缓,裂缝最不发育。各井裂缝走向的横向变化很大,可以划分为单走向、双走向和多走向等类型。从裂缝的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分析,部分井裂缝走向与构造线走向较为一致,如塔中86、塔中85、塔中66、中古1、古隆1、中2、中16等井,说明现今构造与古构造应力具有一定相似性。9、对塔中区块成像测井裂缝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本区总体上地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卡4区块中4井、中41井地应力方向变为北西、南东向,古隆1井位近似为南北偏东方向,与井旁大断层走向近似。成像测井裂缝走向与地应力方向整体一致,说明现今地应力方向有利于裂缝的张开,但中2、中17井裂缝走向与地应力方向夹角较大,不利于裂缝张开。本论文的研究从实际资料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资料分析和实际测井资料研究,所建立的孔隙-裂缝-洞穴型储层测井评价分析方法在塔里木多个油气田应用、验证,效果显着。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杜金虎,周新源,李启明,邬光辉,潘文庆,杨涛[8](2011)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特征与主控因素》文中认为成藏地质条件与典型油气藏综合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以奥陶系碳酸盐岩非构造油气藏群为主体,形成大面积复合连片的环满加尔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多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纵向叠置、横向连片,沿古隆起斜坡广泛分布;储集层非均质强、大面积展布,沿不同级别层序界面近层状分布;油气相态与物性多样,呈"下气上油"的分布特性;碳酸盐岩油气水产出变化大、递减快,20%~30%的高效井支撑70%以上油气产量。稳定的古隆起、广泛发育的非均质储集层与多期成藏等3大要素的配置控制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的形成与分布。邻近烃源灶的古隆起长期稳定发育,是大油气区储集层发育的地质基础与油气运聚的指向区;储集层特性造成不规则的缝洞型油气藏群大面积断续分布,油气的富集受控于储集层,储集层是大油气区形成与富集的关键;碳酸盐岩多期油气充注与调整具有普遍性,造成含油气的广泛性与油气性质的多样性。

蔡习尧,张智礼,李越,李启剑,马俊业,张园园,姚小刚[9](2011)在《礁滩型油气成藏要素和塔中实例浅析》文中研究指明礁滩复合体油气成藏分析涉及到层序单元识别、生烃过程、孔隙类型和盖层圈闭这几个要素,这些因子受控于海平面变化、沉积古地理、成岩作用和构造演化史。塔中隆起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大型礁滩体油气藏的构成是这些因素优化组合的结果,塔中北台缘Ⅰ号波折带临近满加尔凹陷的烃源岩区,,浅水台地边缘形成数期生物礁和高能滩复合体,也是良里塔格组末期海退所形成的客斯特不整合面的集中地带,桑塔木组粉砂岩和泥岩构成了理想的盖层。顺6井具有埋深大、形成早、多期充注的成藏特点,经历多次构造调整过程后,坡折带成为控油控储的关键部位。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10](2010)在《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体系复合、汇交部位,具有多块体拼合、长期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的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中,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烃源岩随热体制演变差异成熟,表现出多期生、排烃特征;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碎屑岩等在成岩、构造改造等机制作用下形成多类型有效储集体,与膏盐岩、膏泥岩、泥岩等形成多套储盖组合;沿不整合面、断裂带等运移的油气在多个层系中多期聚集,受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多晚期成藏或晚期调整成藏;油气在隆起带、凸起带及其斜坡带,断裂带和不整合面相关的圈闭中富集。油气多层系聚集和多类型聚集使油气发现出现多个高峰期。中国的油气勘探不但在上覆陆相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而且在下伏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层系中也发现了苏里格、靖边、塔河、普光、龙岗等多个大油气田,在盆地深层火山岩中也发现了徐深、克拉美丽、牛东等大油气田,油气勘探呈现出立体、整体与综合勘探趋势。"立体勘探"是对叠合盆地的不同含油气领域、不同含油气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整体、综合勘探。立体勘探的深度为0~10000m,平面上跳出上覆陆相盆地的边界,探索多成因类型的油气藏。已建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滚动勘探开发、复式油气藏与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构成立体勘探的理论雏形,正在发展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是立体勘探的理论基础,现代地球物理、钻探、测试、采油等先进适用技术是实现立体勘探的桥梁。立体勘探的思维与实践是对成熟探区、岩性—地层、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陆上新盆地、近海海域、非常规油气等中国未来7大油气勘探领域开展有效、高效油气勘探的重要保证。

二、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iferous features of Tarim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iferous features of Tarim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超深层油气勘探历程及成果
    1.1 超深层油气勘探历程
    1.2 超深层勘探成果
2 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
    2.1 经历了全球性三大伸展—挤压构造旋回,奠定超深层油气形成物质基础
    2.2 塔里木盆地三大特殊性决定了超深层油气发育
        (1)“早期持续浅埋,晚期深埋”特性决定了超深层烃源岩持续生烃。
        (2)典型“冷盆”特征决定了超深层油气得以生成和保存。
        (3)多期叠合复合盆地特征决定了超深层发育多个含油气系统和多套成藏组合。
    2.3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仍为常规油气藏,普遍高产稳产
3 超深层油气勘探有利领域
    3.1 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
    3.2 超深层勘探方向
    3.3 今后超深层勘探思路
4 结论

(2)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塔北断裂控藏的认识
        1.2.2 顺北油气勘探现状
        1.2.3 断裂带识别技术
    1.3 存在的问题
        1.3.1 小尺度断裂无法清晰识别
        1.3.2 地震资料存在假性断裂
        1.3.3 断裂识别技术的局限性
        1.3.4 断控油气富集规律不清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7.1 主要认识
        1.7.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岩性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断裂带成藏控制作用
        2.3.1 断裂带控储作用
        2.3.2 断裂带控藏作用
第3章 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研究
    3.1 断裂带的地震剖面识别模式研究
        3.1.1 断裂错断的地震剖面响应特征
        3.1.2 缝洞体的断裂剖面响应特征
    3.2 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识别方法研究
        3.2.1 信号增强处理
        3.2.2 断裂敏感属性优选
    3.3 断裂精细解释
第4章 火成岩地震识别及描述技术研究
    4.1 火成岩岩性-地震反射特征
        4.1.1 火成岩类型及其测井特征
        4.1.2 火山岩地震相特征
    4.2 火山岩喷发期次划分
        4.2.1 录井及测井揭示的顺北1火成岩喷发期次
        4.2.2 地震资料类比的顺8北火成岩喷发期次
    4.3 火成岩分期岩相展布特征
        4.3.1 顺北1三维区块
        4.3.2 顺8北三维区块
第5章 假性断裂成因及主控因素
    5.1 假性断裂成因分析
        5.1.1 火成岩速度分析
        5.1.2 断裂正演成像分析
    5.2 假性断裂主控因素
    5.3 假性断裂位置判断
第6章 假性断裂精确识别
    6.1 基于波动方程断距定量分析的假性断裂识别技术
        6.1.1 假性断距计算步骤
        6.1.2 假性断距的模拟分析
        6.1.3 假性断裂的定量判别
    6.2 顺北评2井勘探失利分析
第7章 断裂带油气富集评价
    7.1 断裂发育特征
        7.1.1 平面展布
        7.1.2 断裂分级
        7.1.3 断裂分段
    7.2 断裂带油气富集特征
        7.2.1 油气富集受断裂分级控制
        7.2.2 油气富集受断裂分段控制
        7.2.3 顺8北区块油气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研究现状及面临的科学问题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
        1.2.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的提出
        1.2.3 面临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温宿-轮台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温宿-轮台地区大地构造背景
        2.1.1 塔里木盆地周缘大地构造背景
        2.1.2 库车前陆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
        2.1.3 塔北隆起发育的构造背景
    2.2 区域沉积地层特征
3.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1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剖面特征
        3.1.1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西段剖面结构
        3.1.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中段剖面结构
        3.1.3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东段剖面结构
    3.2 次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1 温宿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及演化过程
        3.2.2 西秋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3 新和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4 牙哈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4.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作用
    4.1 库车—塔北地区晚古生代—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4.1.1 库车—塔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4.1.2 库车—塔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4.1.3 库车—塔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4.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平面展布特征
        4.2.1 二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2 三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3 侏罗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4 白垩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3 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形成因素
    4.4 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控制
5.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5.1 晚古生代古隆起对三叠系—古近系生储盖组合的沉积体系分布的限制
    5.2 晚古生代古隆起影响了库车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分布
        5.2.1 源上运聚体系
        5.2.2 源间运聚体系
        5.2.3 远源运聚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取样与实验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6.4 取得的主要认识成果
第2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区域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特征
    2.2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特征
        2.2.1 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发育的岩相特征
        2.2.2 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发育的孔渗特征
        2.2.3 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发育的源—储—盖组合特征
        2.2.4 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发育的构造演化特征
        2.2.5 奥陶系油气分布特征
    2.3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特征
        2.3.1 发育多套含油气目的层位
        2.3.2 发现多种类型的含油气圈闭,高产与低产油气共存
        2.3.3 目的层含油气性不只受构造控制,高点与低点含油气共存
        2.3.4 目的层含油气介质不均一,高孔与低孔含油气共存
        2.3.5 目的层油气充注时间不统一,早成与晚成油气藏共存
        2.3.6 目的层油气压力非同一系统,高压与低压含油气层共存
        2.3.7 油气平面广泛分布
第3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发育的主控因素
    3.1 油气藏分布受岩相控制,优质储层相对发育时含油气性变好
    3.2 油气藏分布受圈闭控制,构造高点处目的层段含油气性最好
    3.3 油气藏分布受断裂控制,离断层越近的目的层含油气性越好
    3.4 油气藏分布受不整合面控制,离不整合面越近目的层含油气性越好
    3.5 油气藏分布受盖层控制,盖层厚度越大目的层含油气性越好
    3.6 油气藏分布受烃源岩控制,离优质源岩越近储层含油性越好
        3.6.1 油气藏分布受周边源岩控制,TOC越高目的层段含油气性越好
        3.6.2 油气藏分布受寒武系源岩控制,离寒武系源岩层越近含油气性越好
第4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机制
    4.1 多动力复合成藏机制
        4.1.1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物性演化机制
        4.1.2 低孔渗条件下非浮力成藏机制
        4.1.3 高孔渗条件下浮力成藏机制
        4.1.4 演化过程中多动力复合成藏机制
    4.2 多来源复合成藏机制
        4.2.1 多来源复合成藏基本特征
        4.2.2 礁滩体储层多来源复合成藏机制
        4.2.3 不整合面风化岩溶储层多来源复合成藏机制
        4.2.4 断裂带—不整合—礁滩体多来源油气复合成藏机制
    4.3 多阶段复合成藏机制
        4.3.1 多阶段复合成藏的基础
        4.3.2 早期阶段外源供烃,非浮力主导形成岩性油气藏
        4.3.3 中期阶段外源和内源同时供烃,浮力和非浮力联合作用形成连续油气藏
        4.3.4 晚期阶段主要外源供气,流体压力和浮力主导形成多相态连续油气藏
第5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
    5.1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叠复连续分布发育模式
        5.1.1 圈闭内常规油气藏与致密油气藏复合连续分布模式
        5.1.2 目的层内高部位常规油气藏与低部位深盆油气藏复合连续分布模式
        5.1.3 有利区多目的层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复连续分布模式
    5.2 奥陶系碳酸盐岩多期次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
        5.2.1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受构造变动改造特征
        5.2.2 构造变动改造油气流体性质
        5.2.3 构造变动改造储层物性
        5.2.4 构造变动改造圈闭与油气分布
    5.3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受构造变动改造物理模拟实验
        5.3.1 地质模型
        5.3.2 实验模型
        5.3.3 实验过程
        5.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5.4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演化模式与过程特征演示
        5.4.1 实际地质剖面情况
        5.4.2 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演化过程基本特征
        5.4.3 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演化过程阶段划分
        5.4.4 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演化过程特征演示
第6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分布预测
    6.1 奥陶系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分布预测技术流程与工作步骤
    6.2 奥陶系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分布定量预测与评价
    6.3 奥陶系碳酸盐岩叠复连续油气藏分布预测结果可靠性分析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发育模式及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
    1.1 科学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叠复连续油气藏地质特征
    2.1 储层普遍致密且构造高点与构造低点富油气共存
    2.2 含油气面积大且产能复杂多变
    2.3 纵向上源岩层系内发育多目的层段且高压与低压油气层共存
    2.4 资源储量大但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
3 叠复连续油气藏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3.1 浮力成藏下限
        3.1.1 浮力成藏下限的基本概念
        3.1.2 浮力成藏下限的成因机制
        3.1.3 浮力成藏下限力平衡作用与定量表征
        3.1.4 浮力成藏下限力平衡临界条件影响因素
        3.1.5 实际地质条件下浮力成藏下限变化规律
        3.1.6 浮力成藏下限力平衡边界存在的可靠性检验
    3.2 油气成藏底限
        3.2.1 油气成藏底限的基本概念与地质模型
        3.2.2 油气成藏底限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
        3.2.4 油气成藏底限的可靠性检验
4 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
    4.1 三种致密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
        4.1.1 致密常规油气藏
        4.1.2 致密深盆油气藏
        4.1.3 致密复合油气藏
    4.2 三种致密油气藏特征差异与演化过程
        4.2.1 不同类型致密油气藏成因特征及判别标志
        4.2.2 不同类型致密油气藏形成演化过程与叠加复合机制
    4.3 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过程特征与阶段划分
5 叠复连续油气藏发育模式与有利勘探区预测
    5.1 叠复连续油气藏发育在局限流体动力场内, 勘探前景广阔
        5.1.1 局限流体动力场划分
        5.1.2 局限流体动力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5.1.3 局限流体动力场内油气资源定量评价
    5.2 叠复连续油气藏发育于源岩层系内, 三种致密油气藏分布须分别预测和评价
        5.2.1 叠复连续油气藏有利目的层系选择
        5.2.2叠复连续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带预测评价方法原理
        5.2.3 有利成藏区带预测工作流程与实例
    5.3 叠复连续油气藏富油气目标受众多因素影响, “近源-优相-低势”复合区最有利
        5.3.1“相、势、源”是控制富油气甜点目标的关键要素
        5.3.2“近源-优相-低势”复合富油气甜点定量预测与评价方法原理
        5.3.3“近源-优相-低势”复合富油气甜点定量预测与评价实例
6 结语
    6.1 结论
    6.2 讨论

(6)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于项目来源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来源
    1.2 论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成果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反射地震与碳酸盐岩储量增长历史
        2.1.1 反射地震发展历程
        2.1.2 碳酸盐岩储量增长历程
    2.2 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类型及特点
        2.2.1 全球碳酸盐岩储层特点
        2.2.2 中国碳酸盐岩储层特点
    2.3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
        2.3.1 模型正演
        2.3.2 波形分析技术
        2.3.3 叠前叠后地震反演
        2.3.4 不连续性检测技术
        2.3.5 地震属性综合研究技术
        2.3.6 可视化振幅解释技术
    2.4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
        2.4.1 叠后流体预测
        2.4.2 叠前流体预测
    2.5 塔北隆起西部碳酸盐岩勘探现状与存在问题
        2.5.1 塔北碳酸盐勘探历程
        2.5.2 塔北碳酸盐储层流体研究现状
        2.5.3 塔北碳酸盐储层流体研究发展方向
        2.5.4 进行储层流体预测研究的必要性
        2.5.5 现有技术与技术需求
        2.5.6 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石油地质概况
    3.1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概况
        3.1.1 盆地勘探简史
        3.1.2 地层分布特征
        3.1.3 储盖组合
        3.1.4 油源条件
    3.2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区域构造背景
    3.3 地层沉积特征
        3.3.1 塔北西部奥陶系区域地层划分
        3.3.2 塔北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对比
    3.4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3.5 储层类型
        3.5.1 英买1、2井地区一间房组储层特征
        3.5.2 哈拉哈塘地区一间房组储层特征
    3.6 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因素分析
        3.6.1 英买1、2井地区
        3.6.2 哈拉哈塘地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属性储层特征研究
    4.1 岩石物理分析
        4.1.1 横波估算模型的建立
        4.1.2 岩石地球物理分析
    4.2 联合反演
        4.2.1 基本理论
        4.2.2 反演过程质量控制
    4.3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表征
        4.3.1 裂缝型储层预测
        4.3.2 孔洞型储层预测
    4.4 储层定量化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VO流体预测
    5.1 AVO流体预测可行性分析
        5.1.1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替换
        5.1.2 AVO模型正演
        5.1.3 AVO算法可行性分析
    5.2 AVO反演
        5.2.1 地震道集预处理
        5.2.2 流体因子的构建
    5.3 AVO流体检测应用
        5.3.1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综合预测
        5.3.2 流体预测精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评价及有利目标优选
    6.1 储层综合评价
        6.1.1 裂缝形成机制与平面展布特征
        6.1.2 优质储层发育带描述
    6.2 有利目标优选
        6.2.1 英买2井区
        6.2.2 英买1井区
        6.2.3 哈拉哈塘地区
    6.3 本章小结
        6.3.1 英买1、2井地区
        6.3.2 哈拉哈塘地区
第7章 结论
    7.1 储层预测
    7.2 流体预测
    7.3 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塔里木盆地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塔中奥陶系、天山南白垩系测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线路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天山南区块
        2.1.1 构造位置及勘探简况
        2.1.2 资料情况
        2.1.3 油气显示情况
        2.1.4 测试情况
        2.1.5 地层特征
    2.2 塔中区块
        2.2.1 地质概况
        2.2.2 地层特征
        2.2.3 油气显示特征
第3章 测井数据预处理
    3.1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电阻率的校正
    3.3 成像测井处理
    3.4 岩心归位
第4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4.1 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4.1.1 塔中区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分析
        4.1.2 塔中区块泥盆系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分析
        4.1.3 塔中区块志留系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分析
        4.1.4 塔中区块奥陶系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分析
        4.1.5 天山南区块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分析
    4.2 岩性识别方法
        4.2.1 常规测井的典型岩性特征
        4.2.2 成像测井的典型岩性特征
    4.3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划分
        4.3.1 孔隙型(孔洞型)储层
        4.3.2 裂缝型储层
        4.3.3 裂缝—孔隙(孔洞)型储层
        4.3.4 洞穴型储层(裂缝—洞穴型储层)
        4.3.5 储集类型分类标准
    4.4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4.4.1 天山南区块
        4.4.2 塔中区块
    4.5 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塔中区块
        4.5.1 溶蚀孔洞型储层分析
        4.5.2 洞穴型储层
        4.5.3 成像测井孔隙谱分析判别储层有效性
    4.6 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天山南区块
        4.6.1 非储层段的识别
        4.6.2 储层识别
        4.6.3 核磁共振测井储层评价
第5章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
    5.1 碎屑岩地层
        5.1.1 天山南区块
        5.1.2 塔中区块
    5.2 碳酸盐岩地层
        5.2.1 孔隙度计算方法
        5.2.2 裂缝型储层有效孔隙度计算
        5.2.3 裂缝-孔洞型储层有效孔隙度计算
        5.2.4 有效孔隙度检验
        5.2.5 饱和度定量计算方法
        5.2.6 渗透率计算方法
    5.3 储层划分原则
        5.3.1 碎屑岩
        5.3.2 碳酸盐岩
    5.4 区域储层综合评价
        5.4.1 天山南区块
        5.4.2 塔中区块
第6章 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
    6.1 碎屑岩流体识别方法
        6.1.1 电阻率判别法分析
        6.1.2 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交会法分析
        6.1.3 束缚水饱和度与测井含水饱和度重叠法分析
        6.1.4 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法分析
        6.1.5 三孔隙度重叠法分析
        6.1.6 核磁共振测井气层识别技术分析
    6.2 碳酸盐流体识别方法
        6.2.1 分类交会图法分析
        6.2.2 孔隙度与电阻率指数交会法分析
        6.2.3 成像测井视地层水电阻率分布法分析
第7章 区域裂缝与地应力分析
    7.1 区域裂缝识别与评价
        7.1.1 裂缝类型及其成像测井特征分析
        7.1.2 裂缝识别
        7.1.3 裂缝有效性评价
        7.1.4 裂缝的纵向分布及平面展布分析
    7.2 现今地应力方向的识别
        7.2.1 FMI成像测井识别地应力方向
        7.2.2 阵列声波测井识别地应力方向
    7.3 现今地应力方向与裂缝有效性的关系
    7.4 地层倾角资料分析
        7.4.1 原理简介
        7.4.2 地层倾角资料分析
        7.4.3 综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特征与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背景
2 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特征
    2.1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
        2.1.1 油气藏类型
        2.1.2 油气藏分布
    2.2 储集层特征
        2.2.1 储集层类型
        2.2.2 储集层分布
        2.2.2. 1 台缘礁滩体储集层分布
        2.2.2. 2 风化壳储集层分布
        2.2.2. 3 白云岩储集层分布
    2.3 流体特征
        2.3.1 流体相态
        2.3.2 流体性质
        2.3.3 油气分布特性
    2.4 油气生产特征
        2.4.1 油气水产出特征
        2.4.2 产量构成
3 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3.1 大型稳定的古隆起
    3.2 大面积非均质储集层
        3.2.1 储集层控制油气分布
        3.2.2 储集层控制油气富集
    3.3 多期广泛的网状油气充注
        3.3.1 多期大面积油气充注
        3.3.2 网状输导系统
        3.3.3 油气分布的有序性
4 结论

(9)礁滩型油气成藏要素和塔中实例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储集方式及控制因素
二、 成藏分析
三、 塔中地区奥陶系礁滩相储层
四、 顺6井实例分析

(10)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勘探的地质理论基础
    1.1 多旋回成盆作用
    1.2 多类型叠加地质结构
    1.3 多时代烃源岩与多期成烃
    1.4 多套储盖组合与多含油气系统
    1.5 多类型储集岩与多成藏组合
    1.6 多种运移输导方式、多期成藏与多种成藏模式
        (1) 原型盆地内部自生—自储—自盖式油气成藏模式。
        (2) 跨越原型盆地叠合界面的油气成藏模式。
    1.7 多种油气藏类型与多油气相态
    1.8 油气富集 (区) 带与油气分布规律
2 中国大中型油气田立体勘探实践
    2.1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
    2.2 四川盆地普光大气田
    2.3 四川盆地龙岗大气田
    2.4 四川盆地东部建南气田
3 立体勘探内涵与应用前景
    3.1 立体勘探内涵
        3.1.1 中国立体勘探的理论雏形
        (1) 滚动勘探与开发。
        (2) 复式油气藏与复式油气聚集 (区) 带理论。
        3.1.2 立体勘探的概念
        (1) 立体勘探的空间尺度。
        (2) 立体勘探油气的来源。
        (3) 原型盆地与含油气领域。
        (4) 不同油气成藏组合与多层系勘探。
        (5) 不同圈闭类型与多目标勘探。
        (6) 立体勘探的动态思维。
    3.2 立体勘探的应用前景
        (1) 坳陷-断陷叠合盆地。
        (2) 克拉通内坳陷叠合盆地。
        (3) 前陆-克拉通叠合盆地。
4 结 论

四、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iferous features of Tarim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J]. 杨学文,田军,王清华,李亚林,杨海军,李勇,唐雁刚,袁文芳,黄少英.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4)
  • [2]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D]. 姜自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3]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D]. 李勇. 浙江大学, 2018(02)
  •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发育模式[D]. 沈卫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5]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发育模式及分布预测[J]. 庞雄奇,姜振学,黄扞东,陈冬霞,姜福杰. 石油学报, 2014(05)
  • [6]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地区为例[D]. 张军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7]塔里木盆地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塔中奥陶系、天山南白垩系测井分析[D]. 余鸿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8]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特征与主控因素[J]. 杜金虎,周新源,李启明,邬光辉,潘文庆,杨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06)
  • [9]礁滩型油气成藏要素和塔中实例浅析[J]. 蔡习尧,张智礼,李越,李启剑,马俊业,张园园,姚小刚. 地层学杂志, 2011(01)
  • [10]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J].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 石油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含油气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