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字——专访顾文达

艺术与文字——专访顾文达

一、艺术与文字——谷文达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21)在《实验艺术中的中国文化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天佐[2](2021)在《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处在一个“物”的时代,“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和奇观性,工业化与技术化下的物具有了无限延伸的意蕴,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一切哲学、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发生。物已不再是人的“他者”,物转而成为了人的镜像、人的延伸,甚至成为了人的一部分。“物”的这种转向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维度,也引发了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以“物”为语言主体的艺术表述成为了20世纪至今艺术不断演变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混合媒介艺术(Mixed Media/Mixed Mediums)作为“20世纪混合使用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以“物”为艺术语言呈现了这种动态性和奇观性,反映了这种关系维度的变化。伴随着现当代艺术中一系列“物”的出场,“物”的内涵不断外延,物的语义体系被重新建立,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出现。物作为混合媒介艺术的具体语言形态,它以使用材料与媒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不同的“物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范式,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艺术语言转向了“物性”的表达,以新的“物”美学呈现了对当代工业、科技、智能文化背景下“物”与人本体之关系的新思考。在当代语境下“物”的这种转向构成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核心动力,在物的转向中,物呈现出两个维度的转向:一是“物”从物料转向了物性,从语言的媒介转向了语言的主体;二是物呈现出了“物的迹态转向”、“物的聚合转向”、“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三个主要语言形态面貌,形成了一个从自然材料媒介转向现成物、从现成物转向非物质虚化物的语言嬗变脉络,形成了一个走向物性、言语、场性、文本、行为与过程、互动与关系的语言美学特征。本文以“物转向”话语为研究逻辑背景,以“物”为切入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主要包括如下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追溯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出场,分析梳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源起;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现当代语境下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个体实践,对混合媒介艺术“物”的转向路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呈现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通过对混合媒介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艺术案例的呈现对“物”的语言范式进行阐释;第四部分旨在通过呈现中国艺术家在这场“物”转向中所进行的艺术实践,为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研究提供佐证;第五部分为总结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在擢升嬗变中所呈现出的“物”的美学特征;第六部分以艺术本体论的视角对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语言转向做出应答,进而探讨如何以“物”,以何种“物观”进行我们的艺术实践,传达我们的艺术观和生活观。

陈孝信[3](2020)在《试论刘骁纯水墨批评的理论架构》文中提出本文系统梳理了刘骁纯在水墨问题思索中最核心的三大理论"骨架"建构,概述了其在水墨艺术批评中将理论架构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双重性建构,表明了刘骁纯对中国现当代水墨艺术批评事业的深远影响。

刘启玥[4](2020)在《打破“固化”的当代文字装置艺术》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运用文字视觉符号化的表达形式,打破了文字自古记录与交流的"固化"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起,徐冰、古文达、黄永砯等人因其海外留学经历和西方艺术的影响下开创了将文字纳入中国视觉艺术的创作道路,这批艺术家的创作独具一格,引发众多关注和讨论起文化载体所引发的民族危机意识的思考。本文将列举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并分析其承载的意义与精神诉求,以及对当代文字装置艺术的思考。

郭亚丽[5](2020)在《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 ——以谷文达、徐冰、吴山专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在这其中,谷文达、徐冰、吴山专等人将文字作为艺术创作的新媒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将文字纳入视觉艺术创作的先行者。同时,谷文达、徐冰、吴山专等艺术家同时具有海外经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创作在国际视野中尤具话题性,为此引起艺术界热烈的讨论。以文字作为媒介进行创作,涉及西方当代艺术中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其中的哲学讨论;在中国的艺术传统中,文字一直是重要的艺术门类,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家们在文字艺术上的实验,则兼具了西方艺术史的知识性引入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借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讲述当代文字艺术的发生;第二章主要分析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创作代表的三位艺术家的文字艺术实践,并从艺术家典型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阐释中国当代文字艺术的不同面向。

孙政[6](2020)在《近现代中西美术交融对书法在现当代发展的影响 ——以中国当代“流行书风”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为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东西方美术各自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是世界艺术中的两大体系。20世纪以来,由于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交融,表现在美术领域,西方的艺术观念逐渐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观念和技法。作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也受到西方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发生在日本,逐渐在中国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中国书法家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做出了一系列书法现代性衍进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中国书法现代性衍进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建设,共分为四个小节,近代美术的西风东渐;八五美术新潮;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对日本书法新发展的启示作用;中国“现代书法”的提出与界定。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书法现代性衍进的几个维度,80年代后中国书法现代性衍进主要是沿着明清书风的延续、少字数流派、汉字的解构、书法创作的“行为艺术化”等几个维度进行探索衍进,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以“汉字”为创作元素的当代艺术。第三个章主要是论述“流行书风”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对比分析,分别从出现原因、创作理念与作品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现代派书法”的深层探究和思考,包括三个章节,“现代派书法”的深层原因;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书法的核心基因;欧阳中石先生书学理念的启示。希望能够通过本文说明,中国传统书法的营养源是中国古典哲学,而并非是西方的某某美学主张或美学观念;只有坚持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指导,才能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学术环境和文化空气,中国书法在当代的新发展,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指导,改变了这一点,就如同改变了中国书法的核心基因。

张远[7](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胡文磊[8](2020)在《当代现场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研究当代语境中的现场艺术,也就是对现场艺术中的现场进行研究。这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现场艺术之在场状态向着现场艺术之现场本身的还原性研究。顾名思义,现场艺术之在场状态将会涉及到现场艺术的现成性概念、它的艺术史部分、以及被广义地归属于它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等;而现场艺术的现场本身,就是通过这些现成的可见的在场状态而被揭示出来的本源性维度。简言之,本文就是对现场艺术的本源性进行研究。在这一总体的思路中本文将划分为三个章节进行:第一章,是从艺术史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在这一章中,首先对现场艺术这一艺术现象予以艺术史的梳理,在这一过程中,将对现场艺术的概况、背景以及艺术史脉络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讨论。对现场艺术之背景因素的讨论主要是从艺术史的动机和艺术中的认识论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而对现场艺术之艺术史脉络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极少艺术、过程艺术、大地艺术等几个艺术现象。在此基础上,是从涉及到的艺术案例中,将现场艺术中的现场本身的性质还原出来,其所追踪的艺术案例主要是依据于艺术史的规定。第二章,是对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进行研究,而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在本文的理解中,就是在场状态与现场本身的未经反思的统一。在这一章节的具体研究中,将主要从意识、语言、事件、行为、肉身等与人之此在密切关联的角度切入,这一具身性的研究将这些现场艺术中的事物首先理解为它的在场状态,然后依据于这些在场状态对其现场本身进行本源性的揭示。另外,在这一章节中所选取的艺术作品并不限于通常的艺术种类和中西方差异,而是从现象学的视角上,对适合于本章分析的艺术案例的直接使用,故以中国的当代艺术现象为主,以中国之外的艺术现象为辅。第三章,是从现场本身的结构进行描述,这一章意在将现场本身的结构和状态予以直接的呈现。在这一章节中,将会着重讨论意识本身(意向)和肉之绵延(将存在者整体理解为自在自为的肉身)所保有的现场。换言之,这一章节的研究,最主要的意图在于,将意向自身的结构和肉身本己的状态,与现场这一纯粹的概念结合起来,这样既为现场本身提供了道路的指示性,也为意向与肉身提供了现场本身的本源性维度。总之,全篇论文的逻辑思路是从现场艺术的艺术史层面出发,再到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与本真性创造,最后再到现场本身的结构性展现的有机性过程,而贯穿于整个研究的研究方法就是艺术现象学式的直观性还原,在这一还原性的研究中,既涉及到了一般性的概念,也深入到了现场艺术的具体性之中。

李洋[9](2020)在《观念的建构与转型 ——中国美术现代性视野下的’85美术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本篇论文试对’85美术运动时期的美术批评进行研究,以20世纪文艺整体观和中国第二次现代美术运动的启蒙为背景,试图探讨’85美术批评在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中所起到的建构作用,以此时期对西方艺术各类观念的借鉴与学习从个案角度进行分析。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批评家个案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从发展的视角阐述’85美术批评现象。以中西方现代发展为参照,探讨’85美术批评中对西方理论的借鉴与模仿所产生的本土转型,以及本土理论在思潮冲击下所产生的再次解译,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五四”话语、人道主义等观念的时代见解。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等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以来的多个二元性轴心问题再次成为’85美术运动中的批评与理论焦点,八十年代后期在中国萌芽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问题更成为后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复杂性问题。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作为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发端与根本,其理论上的现代性意义在今天仍然是一未竟之业。’85美术运动作为中国短暂的现代艺术二次启蒙,在批评上对西方现代理论借鉴的探讨及对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型方式争论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当时提出的争议和出现的问题对于当下人文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煜[10](2019)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晚近三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一些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尤其以架上绘画最为显着。就艺术本身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构某种“艺术类型”甚至“艺术流派”。比如,以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为代表的着名艺术家,他们都创作了“面具化”作品。画面中的肖像形象具有表情凝固、抽离了鲜活生命状态与不断复制等特征,符合汉斯·贝尔廷对肖像艺术中“面具”概念的定义。即使目前尚不能称他们的作品为“面具艺术流派”,但毫无疑问已形成了一种绘画现象,不妨称之为“面具”现象。将这种“面具”现象置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发生发展有着明显契合。这些“面具”艺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对“优美”的追求,肖像中或傻笑或呆滞的表情无疑具有朴素写实的追求,蕴涵了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精神。我们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透过面具本身理解这些表情下的震惊体验,实现艺术作品对现代人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论文以当代艺术的“面具”形态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作品实例与文献材料,运用图像学、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面具”群像现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与具体概念。首先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认为其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所出现的一批具有“观念”特征的先锋艺术。其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别现代主义”多重维度着手,在中西方艺术视野的比较关系和中国当代不同艺术家的平行关系中建立观察中国“面具”化艺术的视角,确立中国当下文化与艺术的民族身份。第二章,从表情凝固、复制与面具表达的中国式呈现视角分析当代“面具”艺术的生成过程。主要运用汉斯·贝尔廷的“面具”理论,结合史上面具的流变发展过程对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形态下定义。并通过对本雅明、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中的不同“复制”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异质同构”的特性。同时,揭示出“天价面具”现象背后存在的“双重矛盾”,即国际艺术市场对作品、艺术家的热捧和国内官方艺术平台对其的冷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当代艺术发生之初的批判意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的策略之间的矛盾。由此探讨当代艺术的先锋内涵与存在意义。第三章,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突出的“面具”艺术家的作品,考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杂糅性特征。通过对张晓刚的“中国脸”面具、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方力钧的“光头”面具与曾梵志“假面”面具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面具”的合理性称谓,另一方面在确立不同艺术家面具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面具”作品的中国式真伪寓言及深层人文关怀进行揭示。第四章,从“面具”艺术作品中的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入手,分析当代艺术中面具的功能效果及中国式审美意蕴。认为当代“面具”艺术对传统面具的遮蔽、遁形功能有所保留。其以当下的视野与观念,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隐喻与寓言的方式,共同开启“面具”的内在记忆与暗示功能。旨在重塑过去,抵抗记忆的断裂与遗忘,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以自嘲与解构的方式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当代艺术反思与批判的创意。第五章,从构成面具的外在艺术形态线条、色彩、构图等组成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式变革。认为以中国社会现实为基的“记忆”与“反记忆”才是构成“面具”的主体部分,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当代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基本情感表达。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绘画语汇、逻辑结构和空间意识的独立艺术。亦是对于文化蕴藉、审美蕴藉、政治蕴藉有着内在追求,带有反思批判性的先锋艺术。尽管这些“面具”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手法,不免带有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印记,但作品呈现出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艺术共同交织的不规则,不平衡性却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绵延生命力之所在。

二、艺术与文字——谷文达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与文字——谷文达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2)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三、研究价值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五、研究的方法
    六、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相关问题说明
一、“物”的艺术出场
    (一)混合媒介艺术中的“物”
        1.混合媒介艺术的概念辨析
        2.混合媒介艺术的媒介之“物”
    (二)“物”的艺术出场
        1.平面中的拼贴艺术
        2.生活中的现成品
    (三)“物”出场与转向的动因
        1.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2.现代语言论美学的转向和演变
        3.材料的“出位”之思
    (四)小结
二、“物”的艺术转向
    (一)物的物性转向
        1.“物”转向的哲学演变
        2.艺术的“物性化”转向
    (二)“物”的转向途径
        1.媒介的功能转向:从“媒介透明论”到“物的还原论”
        2.方法与思维的转向:从“摹仿”到“格物”
    (三)“物”的迹态转向
        1.单一材料的物性凸显
        2.混合材料实验的迹态物化
    (四)“物”的聚合转向
        1.物的奇观积聚
        2.物的诗学呈现
    (五)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
        1.观念的物化
        2.人与物的共生
    (六)小结
三、“物”的艺术呈现
    (一)物的诗意——综合材料绘画
        1.胡伟的“物墟”与“万象”
        2.非形式艺术的物质主义先锋——阿尔贝托·布里
    (二)观念的话语——混合媒介装置
        1.徐冰的文字艺术与《背后的故事》
        2.盐田千春与一根线的世界
    (三)非物质性的虚化物——新媒体艺术
        1.实验影像艺术的先导——白南准
        2.罗伊·阿斯科特的科智艺术与“湿媒体”艺术理论
    (四)小结
四、“物”的中国表达
    (一)物的尝试与泛化——中国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
        1.物的尝试——“85美术新潮”时期的新启蒙
        2.物的泛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实验
    (二)文化自觉与语言重塑——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和实验水墨艺术
        1.文化自觉——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体系建立
        2.语言重塑——实验水墨艺术的材料实验
    (三)小结
五、“物”的语言美学特征
    (一)走向“物性”
    (二)走向“言语”
    (三)走向“场性”
    (四)走向“文本”
    (五)走向“行为与过程”
    (六)走向“互动与关系”
    (七)相关案例分析
        1.铅、炼金术与基弗
        2.“物派”与“枯山水”
    (八)小结
六、“物”的反思与自白
    (一)物之“思”
        1.对生命与过程的体悟之思
        2.对“物化”生活的追问之思
    (二)物之“言”
        1.用“自然”表现人心
        2.用“生活”直面生活
    (三)小结
结语 物与心同—:艺术唯“物”主义新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试论刘骁纯水墨批评的理论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写意系统”与“新写意主义”
二“两大笔墨系统”
三创立“新规范”
结语

(4)打破“固化”的当代文字装置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打破“固化”的文字装置艺术
二、文字在装置艺术中的体现
三、当代文字装置艺术的思考

(5)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 ——以谷文达、徐冰、吴山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选题概述和意义
    2. 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当代文字艺术的发生
    (一) 文字艺术的概念
    (二) 文字艺术的发展概述
        1. 西方文字艺术的发展
        2.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字
    (三) 中国当代艺术对文字的选择
        1. 汉字的魅力
        2. 向西方艺术理论的学习
        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4. 艺术家的直觉性
二、 三位艺术家的文字艺术实践
    (一) 谷文达代表作品解析与研究
        1. 文字的宗教场景
        2. 文化的感知与转译
    (二) 徐冰代表作品解析与研究
        1. “伪汉字”:回望传统
        2. “伪文字”:文化冲击与交融
    (三) 吴山专代表作品解析与研究
        1. 文化记忆的载体
        2. 政治隐喻的符号
三、 中国当代文字艺术的不同面向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向
        1. 对传统媒介材料的选择
        2. 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
        3. 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向
    (二) 文字——图像的关系转化
        1. 文字的形式感
        2. 图文互通
    (三) 文字与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近现代中西美术交融对书法在现当代发展的影响 ——以中国当代“流行书风”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为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现代书法”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建设
    1.1 近代美术的西风东渐
    1.2 八五美术新潮
    1.3 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对于日本书法新发展的启示作用
    1.4 中国“现代书法”的提出与界定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书法现代性衍进的几个维度
    2.1 流行书风:作为讨论对象的界定
    2.2 明清书风的延续
    2.3 少字数流派
    2.4 汉字的解构以及脱离汉字结构的“水墨实验”
    2.5 书法创作的“行为艺术化”
    2.6 以“汉字”作为创作元素的当代艺术
第三章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流行书风”的分析对比
    3.1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与“流行书风”出现原因分析对比
    3.2 创作理念的“异曲同工”
    3.3 作品风格分析对比
第四章 关于“现代书法”的深层探究与思考
    4.1 现代书法出现的深层原因探索
    4.2 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书法的核心基因
    4.3 欧阳中石先生书学理念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7)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小结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3.1 谢伯轲的挑战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小结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8)当代现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现场艺术的艺术史书写
    第一节 现场艺术与现场艺术中的现场
    第二节 现场艺术的起因与背景
    第三节 现场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
    第一节 意识与现场
    第二节 语言与现场
    第三节 事件与现场
    第四节 器物与现场
    第五节 肉身与现场
第三章 现场本身的结构性描述
    第一节 意向内外的现场
    第二节 肉之绵延的现场
    第三节 意向内外与肉之绵延的相遇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致谢

(9)观念的建构与转型 ——中国美术现代性视野下的’85美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现代性与现代艺术批评
    2.1 中西方现代转型之比较
    2.2 现代艺术批评在中国的发端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主体意识在批评中的复苏
    3.1 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所侧影的美术批评
    3.2 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
    3.3 “自我表现”引起现代主义批评的再启蒙
    3.4 重塑现实主义的批评实践
    3.5 由集体意识下降到个体的人道主义序幕
第四章 '85美术批评:文本再现的历史
    4.1 原始文献的检索
        4.1.1 《美术》
        4.1.2 《美术思潮》与《江苏画刊》
        4.1.3 《中国美术报》
        4.1.4 《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
        4.1.5 黄山会议与珠海会议
    4.2 批评的反思
        4.2.1 《美术》杂志的三次组稿
        4.2.2 《艺术广角》与《广东美术家》
        4.2.3 新时期美术创作研讨会
第五章 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的重建
    5.1 现代艺术哲学与文化自觉意识
        5.1.1 E·H·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影响
        5.1.2 文化与视觉艺术的批评视角
        5.1.3 '85 美术运动的阐述与批评
    5.2 形态学与辩证法
        5.2.1 前卫主义与现代艺术
        5.2.2 多元化的拓宽与美术思潮的附和
        5.2.3 新潮美术的时代困惑与“回到艺术中去”
        5.2.4 '89 后的形态学建构
第六章 象牙塔中的人文革命
    6.1 新潮观念的调和
        6.1.1 环境艺术批评
        6.1.2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民族文化价值反思
        6.1.3 纯化语言与大灵魂:对新潮美术的双向批判
    6.2 多元状态与艺术杂评
        6.2.1 试读《艺术批评六面体》
        6.2.2 美术发展的状态叙述
        6.2.3 中国画问题的思考
        6.2.4 后现代:艺术现代化的有效捷径?
第七章 现代艺术批评的实践开拓与理论困惑
    7.1 '85 美术批评与现代艺术批评基本原则
        7.1.1 审美独立与主体性原则
        7.1.2 派性与形式限定原则
        7.1.3 以规矩反对规矩
    7.2 批评的危机与双重误读的后现代主义
        7.2.1 折衷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误读
        7.2.2 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艺术理想的下降还是升华?
        7.2.3 后现代之于现代主义:纠正还是否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一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代性理论向度
        二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与后现代及前现代之维
        三 当代艺术之于“观念艺术”
        四 当代艺术中的别现代性思考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第一节 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一 张晓刚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二 岳敏君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三 方力钧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四 曾梵志的“面具”表达
        五 “面具”与“非面具”
        六 面具背后的天价神话
    第二节 脸的角色与面具表达
        一 面具
        二 人脸
        三 面具与人脸
    第三节 从表情凝固、复制到面具表达
        一 表情的凝固与面具生成
        二 面具的隐藏与伪装
        三 面具之后:遮蔽与彰显
        四 从信仰崇拜到自我偶像
    第四节 本雅明、安迪·沃霍尔与当代“面具”
        一 “灵韵”的消失与“面具”的返魅
        二 重复的艺术与光晕的嬗变
        三 由本雅明到当代艺术的技术嬗变与艺术革新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异质同构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面具化的多样性面孔
    第一节 冷漠与僵滞:张晓刚的“中国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千人一面的阿尼玛、阿尼姆斯与伪个性化
        二 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与“压抑”的潜文本
        三 关于“沉默”的体验和“僵滞”的表达
        四 “中国人”面孔
    第二节 怪诞与可怖: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玩世写实主义的灵魂狂欢
        二 用偶像亵渎偶像的文化批判
        三 可笑的理想主义与悲观的现实主义
    第三节 泼皮与体道:方力钧的“光头”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入世的“光头”面具对崇高与英雄的消解
        二 体道的“婴儿”与几道于水
        三 天人合一的现世救赎
    第四节 异化与空洞:曾梵志的“假面”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面具符号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
        二 面具符号的寓言精神
        三 空洞化了的世界和严重萎缩的利比多
第四章 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化手法、功能分析
    第一节 戏仿(Parody):波普偶像与互文本
        一 戏仿与“互文本”
        二 戏仿内在的“图底”机制
        三 对戏仿与恶搞现象的反思
    第二节 反讽(irony) :伪装与悖论
        一 反讽概念的一般化
        二 当代艺术中反讽的多重面孔
        三 当代艺术中反讽之来路与归途
    第三节 隐喻(metaphor):“面具”的本体、喻体与喻底
        一 当代艺术的隐喻功能
        二 隐喻:面具的表征策略
        三 隐喻产生的现实基础
    第四节 反思与批判
        一 以“丑”的形态进行“面具”化自我表达
        二 以“真”的思考介入社会现实
        三 “面具”的所指:反思与批判
第五章 面具艺术:形式与记忆的中国表达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中国式改造
        一 集中西方审美风格于一体的线条
        二 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色彩
        三 汲取中国古典美术风格的构图
        四 “面具”艺术手法的中国化表达
    第二节 拼凑:艺术手法的中国式创新
        一 中国式“拼凑”产生的机制与内在结构
        二 当代艺术中“拼凑”的特征与表达效果
        三 “拼凑”背后:自由游戏与人文理想的丧失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记忆与反记忆
        一 记忆与技艺的渊源
        二 有关“记忆”的本质问题
        三 以视觉经验构筑记忆的想象和情感
        四 “面具”的符号记忆
        五 当代艺术馆、艺术展的视觉“集体记忆”
    第四节 当代艺术的中国哲学基础与中国观念表达
        一 西方之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影响
        二 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合流的影响
        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资源
    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认同
        一 从“去中国化”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西化本质
        二 从“去中国化”到同质多样中的“中国性”
        三 建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艺术与文字——谷文达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实验艺术中的中国文化主题研究[D]. 王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D]. 张天佐.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试论刘骁纯水墨批评的理论架构[J]. 陈孝信. 艺术当代, 2020(05)
  • [4]打破“固化”的当代文字装置艺术[J]. 刘启玥. 艺术研究, 2020(04)
  • [5]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 ——以谷文达、徐冰、吴山专为例[D]. 郭亚丽. 天津美术学院, 2020(12)
  • [6]近现代中西美术交融对书法在现当代发展的影响 ——以中国当代“流行书风”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为例对比分析[D]. 孙政.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7]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8]当代现场艺术研究[D]. 胡文磊. 南京大学, 2020(04)
  • [9]观念的建构与转型 ——中国美术现代性视野下的’85美术批评研究[D]. 李洋.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10]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D]. 关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艺术与文字——专访顾文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