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与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与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一、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郑微[1](2017)在《席夫碱型Ru(Ⅲ)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寻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非铂系金属前药,并探寻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与DNA作用模式。方法:采用直接合成法将不同芳香醛与伯胺类化合物与RuCl3、RuNOCl3制备系列新的席夫碱Ru(Ⅲ)配合物,经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热重分析、单晶衍射、摩尔电导率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MTT法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探寻目标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结果:合成得到4个配体La、Lb、Lc、Ld以及1个新型含氮介功能基团双席夫碱配体Le,对其中含氮芥具功能基团配体Le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合成得到8个席夫碱Ru(Ⅲ)配合物18,其中包含4个NO-Ru供体58。筛选得到对A549、HepG2敏感的配合物1、3、4以及NO供体5、6、8。结论:新型含氮芥席夫碱NO供体10表现出较好的抗癌活性,其他Ru(Ⅲ)配合物1、3、4以及3个Ru(Ⅲ)-NO供体5、6、8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配合物10与DNA之间相互作用为静电作用。

杨水兰[2](2016)在《几种三足含磷结构配体及稀土功能配合物合成和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合成了具有水溶性的含磷三足有机配体L1-L3,制备了其稀土配合物(Eu(Ⅲ),Tb(Ⅲ), La(Ⅲ),Y(Ⅲ)),对配体及系列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组成分析。采用紫外,荧光等多种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与DNA、BSA的相互作用。将稀土配合物作为杂交探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探索,也对其在DNA电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具体论文工作总结如下:1.配体及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和组成分析。1HNMR、13CNM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量化计算辅助模拟确定了配体的结构。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连续摩尔比法以及差热.热重最终确定了三个配体与稀土(Eu(Ⅲ),La(Ⅲ),Y(Ⅲ))的配位原子和形成1:1型配合物Re(pic)3L1·3H2O(Re=Eu(Ⅲ), Y(Ⅲ))、Eu (pic)3L2·3H2O和Re (pic)3L3(Re= Eu(Ⅲ)。2.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Eu (pic)3L1·3H2O、Eu (pic)3L2·3H2O和Eu (pic)3L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能量转移方式为非辐射能量转移。根据双对数回归方程和热力学参数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n及相关热力学参数(△H>0, △S>0, △G< 0),结果表明,Eu (pic)3L1·3H2O与B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Eu (pic)3L2·3H2O和Eu(pic)3L3与BSA之间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考察了Cu2+和Fe3+对配合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Cu2+和Fe3+均参与了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全面诠释此类配合物作为药物在体内的输送和作用的机制。3.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Eu (pic)3L1·3H2O、Eu (pic)3L2·3H2O和Eu (pic)3L3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结合模式。实验结果证实了配合物与.DNA之间均以嵌插作用结合,且该类稀土配合物在设定的电位窗口内为电化学活性物质,因此将其应用于电化学实验测定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将配合物Eu(pic)3L1·3H2O和Eu(pic)3L2·3H2O作为杂交指示剂对转基因植物CaMV35S启动子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配合物在修饰单链DNA的电极检测作用下,无明显的电化学信号响应。而当将其用于检测杂交双链DNA时,出现了明显信号,并且该配合物的DNA传感器对互补序列、错配序列及非互补序列都有良好的选择作用。

李晓东,朱元成,杨玲娟,王晓峰[3](2012)在《稀土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N,N′-双(2,4-二羟基苯甲醛)缩邻苯二胺配体(L)与稀土金属离子(RE=La3+,Nd3+,Sm3+,Gd3+)合成了稀土Salphen席夫碱稀土配合物[LRE(NO3)2.4H2O],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和差热-热重分析表征,得到四种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离子(RE)的配位数为6,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系列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四种配合物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以配合物[LSm(NO3)2].4H2O的抑菌效果最好.

李倩[4](2012)在《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希夫碱具有杀菌、抑菌、抗癌、抗病毒以及载氧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医学、药物学等研究领域,一些甾体类药物本身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但是在其基团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其他基团使其形成希夫碱,能增强其药效减小细胞毒性,其中水杨醛类希夫碱的抗菌性要强于其他醛类。针对目前希夫碱的研究热点,我们对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在水杨醛苯环上引入胺基或氯原子,来合成新的希夫碱配合物,希望以此大大增强了药物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调整药物酯水比,使其在体液中易形成正离子,利于与蛋白质受体或DNA带负电的磷酸骨架相互作用,从而能更好的发挥药效。本文主要是介绍通过采用两种方法在水杨醛苯环上引入甲基,即:氯甲基化和胺甲基化。氯甲基化主要是通过Blanc氯甲基化在苯环上引入氯离子使其形成苄氯,然后再进一步与胺反应完成苯环上胺基的引入,反应条件相对苛刻,但反应产率较高。胺甲基化则主要是通过经典的Mannich反应采用一锅法完成苯环上胺基的引入,反应条件相对简单,但是副产物较多,不易纯化且产率较低。综合比较,氯甲基化效果优于胺甲基化。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氯甲基化在苯环上引入胺基,然后进一步合成了两个新的水杨醛类衍生物希夫碱即季铵盐衍生物类水杨醛和叔胺盐衍生物类希夫碱,并用IR、NMR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基于许多金属配合物在抗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特异的靶向性,而水杨醛类希夫碱又具有杀菌、抑菌、抗癌、抗病毒以及载氧等特性作用,因此我们将水杨醛希夫碱类衍生物进一步与金属盐反应,制备得到对应的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验证表明水杨醛衍生物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优于配体的生物活性。此外,在本文中我们还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比较了水杨醛衍生物类希夫碱与水杨醛类希夫碱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水杨醛衍生物类希夫碱对CT-DNA和pBR322DNA的生物活性要明显的优于水杨醛类希夫碱,因而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张漩卓一[5](2012)在《对称双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文中指出希夫碱(Schiff-base)是醛或酮分子中的羰基与伯胺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核加成,脱水而成的一类含有C=N双键的化合物。近年来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广泛应用于光致变色、催化、医药、分析检测等众多领域。希夫碱种类繁多,有单希夫碱、双希夫碱、大环类希夫碱等多种类型。对称双希夫碱因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在配位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称希夫碱具有多个配位点,能与多种过渡金属盐配位,较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本文合成了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L3)、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希夫碱(L2)以及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L),并将这三种希夫碱与过渡金属盐合成了16种金属配合物。以邻苯二胺和水杨醛为反应单体,合成了双希夫碱配体L3,配体与Cu (Ⅱ)、Ni(Ⅱ)、Mn(Ⅱ)、Cd(Ⅱ)配合得到4种金属配合物。优化了反应条件,确定其反应温度在45℃下,TLC跟踪反应进度,反应4h。通过红外、紫外等表征手段,证明了配体的结构和金属配合物的配合比。以邻苯二甲醛、乙二胺为反应单体,合成了Schiff碱配体L2,并与Cu(Ⅱ)、Zn(Ⅱ)盐配合得到了2种过渡金属配合物。优化了反应条件,以36%的冰醋酸为催化剂,在40℃下,TLC跟踪反应进度,反应6h,得到较好的产率。通过红外等表征手段,证明了希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采用分步合成法,以邻苯二甲醛和氨基硫脲为反应单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对称双接结构的希夫碱配体L。以醋酸为催化剂,TLC跟踪反应进度,得到了理想的合成条件:温度40℃,时间为4h,溶剂体系中甲醇:水的体积比为4:1。将配体L与Cu (Ⅱ)、Ni(Ⅱ)、Mn(Ⅱ)、Co(Ⅱ)、Zn(Ⅱ)5种金属盐配合得到了10种金属配合物,涉及5种金属元素,3种阴离子。确定了10种金属盐合成的反应条件,通过红外、紫外、核磁等表征手段,证明了配体的对称双接结构和配合物的配合比。对配体L3、和配体L及NiL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本文合成的邻苯二胺缩水杨醛、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

李庆彬[6](2009)在《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胺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简称TA)即3-乙酰基-4-羟基-5-仲丁基吡咯啉-2-酮,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的代谢产物,是一种天然毒素。因其具有一定的药物活性,对革兰阳氏细菌和白血病细胞肿瘤有抑制作用,而一直用于抗细菌、真菌、肿瘤药物的研究。后来,人们还发现细交链孢菌酮酸对杂草具有明显的除草活性,几乎对所有常见杂草都有效。细交链孢菌酮酸是生物源天然代谢物,在进入土壤后,很快钝化并失去活性,因而具有相当高的环境安全性。近年来,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除草活性和抑菌活性的氨基酸酯Schiff碱类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筛选具有更好生物活性、低毒、易降解的新化合物,同时为研究TA衍生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提供更多信息,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氨基酸酯Schiff碱结构的吡咯啉-2-酮类化合物,并进行了除草活性和杀菌活性测定。以天然氨基酸为原料,通过与氯化亚砜和醇反应生成氨基酸酯盐酸盐,同时以取代苯胺为原料,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合成N-取代甘氨酸乙酯。然后分别用氨基酸酯盐酸盐和N-取代甘氨酸乙酯与双乙烯酮、甲醇钠反应,得到5个细交链孢菌酮酸及其类似物,然后分别与8种不同的氨基酸酯盐酸盐反应得到22个结构新颖的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胺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并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随后采用油菜平皿法和稗草平皿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100mg/L浓度下,化合物4b、4g、4h、4j和4o对油菜根长的抑制率达到了80%以上,化合物4g和4h对稗草芽长的抑制率也达到了80%以上。同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小麦纹枯菌、小麦赤霉菌和黄瓜炭疽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在100mg/L浓度下,化合物4b、4g、4h、4j、4m和4o对黄瓜炭疽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60%以上,抑菌效果明显高于TA。

陈志民[7](2009)在《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7种芳香羧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4种稀土(La,Pr,Y,Yb)的28种三元配合物。利用EDTA配位滴定和元素分析(C、H、N),初步确定了它们的组成。运用IR、TG-DTG、抑菌活性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与羧基中的氧原子和1,10-邻菲啰啉中的氮原子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这些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由于RE-N化学键的稳定性较差,所以配体phen的失去温度较低,而芳香羧酸配体的失去温度较高。配合物的热分解最终(?)为对应的稀土氧化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4个配合物[La(o-MBA)3phen]2·H2O(Ⅰ)、[Pr(o-MOBA)3phen·H2O]2·3H2O(Ⅱ)、Pr(m-MOBA)3phen(Ⅲ)和Yb(m-MBA)3phen(Ⅳ)的晶体结构。它们均以双核分子形式存在,配合物Ⅰ~Ⅲ属于三斜晶系,P(?)空间群;配合物Ⅳ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这4个配合物中,1,10-邻菲啰啉配体以端基螯合的方式用两个氮原子与一个中心稀土离子配位,而芳香羧酸配体中的羧基与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包括端基单齿、端基螯合双齿、桥联双齿和桥联三齿四种不同的方式。稀土氯化物、芳香羧酸配体、邻菲啰啉和28种稀土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对比实验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强于相应稀土氯化物,也基本上强于相应羧酸配体。抑菌活性实验数据表明,28种稀土配合物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Y(p-MBA)3phen·H2O,最弱的是Yb(p-MOBA)3phe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p-MBA)3phen和Yb(o-MBA)3phen,最弱的是Yb(BA)3phen。所有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制新型、高效的稀土芳香羧酸抑菌材料和稀土抗菌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陈冬梅[8](2007)在《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稀土元素与氨基酸席夫碱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以其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类配合物在催化、生物活性及功能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重要氨基酸之一,它作为一种非蛋白质类氨基酸,有其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决定了它在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氨基酸席夫碱和含硫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优化合成方法下,制备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通过它与牛磺酸缩合制备出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咪唑类Schiff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H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确证。以此Schiff碱为配体,在甲醇中分别与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Y的硝酸盐反应,合成了1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酸苯并咪唑类Schiff碱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高精密度和高灵敏度的微热量仪器,微量-DSCⅢ(SETARAM,FRANCE)介绍测定物质连续比热容的原理和实验过程,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标准样品(α-Al2O3)的比热容,相对误差为0.53%。用本法测定了该系列配合物样品在283~344K的连续比热容,对10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的比热容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的比热容是一个变化的温度方程,从方程中很容易就能推断出物质在某特定温度下的比热容。采用氙灯为激发光源,激发波长范围为200~900nm。对这10种配合物进行了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发现形成席夫碱配合物后,大大改善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的光致发光性能,比较了不同稀土元素对配体荧光的影响,讨论了稀土离子在配合物中的发光机制及升频转换荧光现象。

赵海峰[9](2005)在《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环缩氨基硫脲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近年来,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因其良好的抑菌、抗肿瘤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吡啶类、呋喃类含硫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上。而吡嗪类、噻唑类含硫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则鲜有报道。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 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合成了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及其双螫合锌(Ⅱ)、锰(Ⅱ)和单螯合的铜(Ⅱ)的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摩尔电导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和可能的结构。2. 2-乙酰基噻唑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和2-乙酰基噻唑缩氨基硫脲schiff碱(?)合成了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和2-乙酰基噻唑缩氨基硫脲。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潜、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和可能的结构。3. 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分别对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及其双螯合锌(Ⅱ)、锰(Ⅱ)和单螯合的铜(Ⅱ)的金属配合物测试了抑菌活性,实验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和恶臭假单孢菌)。抑菌活性测试表明:(1) 配体和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活性。(2) 配合物的活性强于配体的。(3) 化合物的活性和化合物的浓度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一个最大活性值。4. 对已合成化合物的抗稻瘟霉活性筛选为在已合成化合物中寻找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我们采用了稻瘟霉模型筛选法。抗稻瘟霉活性实验表明:上述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活性,而2-乙酰基噻唑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的活性最强。

李存雄,陈治明,余大坤,王光彦[10](2004)在《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文中研究指明合成了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结果与理论结构相符。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席夫碱配合物具有白色念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

二、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席夫碱型Ru(Ⅲ)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称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第三章 新型含氮芥席夫碱配体及其Ru(Ⅲ)配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部分化合物谱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几种三足含磷结构配体及稀土功能配合物合成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稀土配合物研究的一般概况
        1.2.1 稀土离子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
        1.2.2 稀土离子的配位特性
        1.2.3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1.3 三足体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1.3.1 以N原子及氮杂环为中心的三足体化合物
        1.3.2 含磷三足体结构化合物的研究状况
    1.4 稀土配合物与BSA和DNA相互作用
        1.4.1 BSA的组成和结构
        1.4.2 DNA的组成和结构
        1.4.3 配合物与DNA键合方式
        1.4.4 研究DNA和BSA与配合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1.5 电化学DNA传感器
        1.5.1 非标记型杂交的电信号输出过程
        1.5.2 非标记型电化学DNA杂交指示剂的工作原理
        1.5.3 非标记型电化学DNA杂交指示剂
        1.5.4 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应用
    1.6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组成分析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实验部分
        2.2.1 配体的合成
        2.2.2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2.3.2 红外吸收光谱
        2.3.3 配体的量化计算
        2.3.4 配位情况的进一步考察
        2.3.5 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2.4 小结
第三章 三种配体Eu(Ⅲ)配合物与BSA作用机理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配合物与BSA的作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3.3.2 Cu~(2+)和Fe~(3+)对配合物-BSA作用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三种配体Eu(Ⅲ)配合物与DNA作用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4.2.3 以稀土配合物为杂交探针的DNA传感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谱法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4.3.2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法研究
        4.3.3 配合物作为杂交探针在DNA传感器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情况

(4)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希夫碱的简介
    1.2 希夫碱的分类
        1.2.1 按希夫碱配体结构分类
        1.2.2 按希夫碱缩和物质不同分类
    1.3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研究
        1.3.1 医药方面的应用
        1.3.2 载氧活性
        1.3.3 催化活性
        1.3.4 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3.5 在腐蚀方面的应用
        1.3.6 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1.4 选题及意义
第二章 水杨醛的衍生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测试及仪器
        2.2.3 水杨醛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2.3 结束语
第三章 各类酰肼的合成和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测试及仪器
        3.2.3 各类酰肼的合成和表征
    3.3 结束语
第四章 酰腙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测试及仪器
        4.2.3 酰腙希夫碱的合成和表征
        4.2.4 酰腙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4.3 结束语
第五章 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测试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方法简介
        5.2.1 荧光光谱法
        5.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仪器
        5.3.2 实验试剂
        5.3.3 实验条件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荧光光谱法
        5.4.2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5.5 结束语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主要化合物的核磁图谱

(5)对称双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反应机理
    1.3 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分类
        1.3.1 缩胺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2 缩酮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3 缩氨基脲类或含硫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4 缩喹啉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5 氮杂环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6 胍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7 腙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8 氨基酸型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3.9 水杨醛类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1.4 合成希夫碱的影响因素
        1.4.1 亲核试剂
        1.4.2 羰基碳原子带电性
        1.4.3 脱水性
        1.4.4 空间效应
        1.4.5 溶剂的极性
        1.4.6 体系pH
    1.5 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6 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研究现状
        1.6.1 希夫碱的铜配合物
        1.6.2 希夫碱的镍配合物
        1.6.3 希夫碱的钴配合物
        1.6.4 希夫碱的锌配合物
        1.6.5 希夫碱的锰配合物
        1.6.6 希夫碱的其它金属配合物
    1.7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2.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配体的合成
        2.3.1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配体的合成路线
        2.3.2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配体的合成步骤
    2.4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4.1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合成路线
        2.4.2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操作步骤
    2.5 结果与讨论
        2.5.1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配体及其配合物物理性质表征
        2.5.2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配体的红外表征
        2.5.3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2.5.4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紫外表征
    2.6 邻苯二胺缩水杨醛希夫碱配体L3 的抑菌活性实验
        2.6.1 配体L3 的抑菌实验步骤
        2.6.2 配体L3 的抑菌实验结果
    2.7 本章小结
3. 邻苯二甲醛双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邻苯二甲醛双缩乙二胺希夫碱配体的合成
        3.3.1 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希夫碱配体的合成路线
        3.3.2 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希夫碱配体的合成步骤
    3.4 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邻苯二甲醛双缩乙二胺配体及其配合物物理性质表征
        3.5.2 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配体的红外表征
        3.5.3 邻苯二甲醛缩乙二胺金属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3.6 本章小结
4.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对称双希夫碱的合成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3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的合成
        4.3.1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的合成路线
        4.3.2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的合成步骤
    4.4 希夫碱配体的合成条件
        4.4.1 氮气保护
        4.4.2 溶剂对配体合成的影响
        4.4.3 温度对配体合成的影响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合成条件
        4.5.2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配体的红外表征
        4.5.3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配体的核磁分析
    4.6 邻苯二甲醛双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配体的合成机理
    4.7 本章小结
5.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双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5.3.1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5.3.2 Cu(Ⅱ)配合物的合成
        5.3.3 Zn(Ⅱ)配合物的合成
        5.3.4 Co(Ⅱ)配合物的合成
        5.3.5 Ni(Ⅱ)配合物的合成
        5.3.6 Mn(Ⅱ)配合物的合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过渡金属元素配合物反应条件
        5.4.2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Cu(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4.3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Zn(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4.4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Co(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4.5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Ni(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4.6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Mn(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4.7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紫外表征
        5.4.8 过渡金属配合物物理性质表征
    5.5 邻苯二甲醛缩氨基硫脲及其NI(Ⅱ)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实验
        5.5.1 配体L及其NiL的抑菌实验步骤
        5.5.2 配体L及其NiL的抑菌实验结果
    5.6 邻苯二甲醛双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反应机理分析
        5.6.1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配位结构探讨
        5.6.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成键形式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胺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细交链孢菌酮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1.1 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的研究进展
        1.2 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类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2 氨基酸及其非肽类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2.1 氨基酸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2 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2.3 氨基酸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4 氨基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5 氨基酸Schiff碱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氨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2.2 试剂
        2.3 合成方法
        2.3.1 N-芳基-3-乙酰基-4-羟基吡咯啉-2-酮3a、3b的合成方法
        2.3.2 3-乙酰基-4-羟基-5-烷基吡咯啉-2-酮3c-3e的合成方法
        2.3.3 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氨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4的合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2 中间体3-乙酰基-4-羟基吡咯啉类衍生物的物理参数和波谱性质
        3.3 目标化合物4的物理参数和波谱性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氨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2.2 材料与试剂
        2.3 除草活性测定
        2.3.1 溶液的配制
        2.3.2 油菜平皿法
        2.3.3 稗草平皿法
        2.3.4 数据处理
        2.4 杀菌活性测定
        2.4.1 溶液配制与PDA培养基的制备
        2.4.2 菌丝生长抑制法
        2.4.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3.2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7)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稀土配合物药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1.1.1 国外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机理初探
    1.3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芳香羧酸镧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镧配合物的合成
        2.1.3 红外光谱的测定
        2.1.4 单晶结构的测试
        2.1.5 热谱的测定
        2.1.6 抑菌活性测试
    2.2 结果和讨论
        2.2.1 镧配合物的组成
        2.2.2 镧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2.2.3 配合物La_2(o-MBA)_6(phen)_2·H_2O的晶体结构
        2.2.4 镧配合物的热分析图谱
        2.2.5 镧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芳香羧酸镨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镨配合物的合成
        3.1.3 红外光谱的测定
        3.1.4 单晶结构的测试
        3.1.5 热谱的测定
        3.1.6 抑菌活性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镨配合物的组成
        3.2.2 镨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3.2.3 镨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3.2.4 镨配合物的热分析图谱
        3.2.5 镨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芳香羧酸钇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和仪器
        4.1.2 钇配合物的合成
        4.1.3 红外光谱的测定
        4.1.4 热谱的测定
        4.1.5 抑菌活性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钇配合物的组成
        4.2.2 钇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4.2.3 钇配合物的热分析图谱
        4.2.4 钇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芳香羧酸镱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和仪器
        5.1.2 镱配合物的合成
        5.1.3 红外光谱的测定
        5.1.4 单晶结构的测试
        5.1.5 热谱的测定
        5.1.6 抑菌活性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镱配合物的组成
        5.2.2 镱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5.2.3 配合物Yb(m-MBA)_3phen的晶体结构
        5.2.4 镱配合物的热分析图谱
        5.2.5 镱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土氯化物与不同系列配体稀土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比较
    6.1 稀土氯化物和邻菲啰啉的抑菌性能
    6.2 稀土离子与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3 稀土离子与甲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3.1 稀土离子与邻甲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3.2 稀土离子与间甲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3.3 稀土离子与对甲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3.4 稀土离子与甲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小结
    6.4 稀土离子与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4.1 稀土离子与邻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4.2 稀土离子与间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4.3 稀土离子与对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4.4 稀土离子与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小结
    6.5 稀土离子与苯甲酸、甲基苯甲酸和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牛磺酸的研究进展
    1.2 Schiff碱化合物研究的意义
    1.3 氨基酸Schiff碱金属配合物
    1.4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
    1.5 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应用前景
    1.6 选题意义和论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稀土硝酸盐与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配合物的制备
    摘要
    引言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稀土硝酸盐与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配合物的表征
    摘要
    3.1 实验部分
    3.2 结果与讨论
    3.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稀土配合物的比热容测定及研究
    摘要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2 结果与讨论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摘要
    引言
    5.1 实验部分
    5.2 结果与讨论
    5.3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Schiff碱的基本结构
    1.2 杂环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1.2.2 抑菌活性方面的研究
        1.2.3 抗癌活性方面的研究
        1.2.4 植物生长调节方面的研究
        1.2.5 其它应用方面的研究
    1.3 含硫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在医药学领域的研究
        1.3.1.1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1.3.1.2 抑菌活性的研究
        1.3.1.3 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1.3.2 在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
    1.4 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抑菌活性研究
        1.4.2 抗癌活性研究
        1.4.3 阴离子识别作用研究
        1.4.4 光学性质的研究
    1.5 选题思路和论文主要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的制备
    2.3 吡嗪系列化合物
        2.3.1 配体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HL编号为1a)的合成与表征
        2.3.2 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锌配合物(ZnL2编号为1b)的合成与表征
        2.3.3 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锰配合物(MnL2编号为1c)的合成与表征
        2.3.4 2-乙酰基吡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铜配合物(CuLCl编号为1d)的合成与表征
    2.4 噻唑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4.1 2-乙酰基噻唑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Schiff碱(编号为2a)的合成与表征
        2.4.2 2-乙酰基噻唑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4.3 2-乙酰基噻唑缩氨基硫脲Schiff碱(编号为2b)的合成与表征
        2.4.4 2-乙酰基噻唑缩氨基硫脲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抑菌活性测试
        3.2.1 实验仪器
        3.2.2 培养基的配方
        3.2.3 供试菌种
        3.2.4 主要实验步骤
        3.2.5 抑菌测试分析结果
        3.2.6 结果和讨论
    3.3 稻瘟霉生物活性筛选
        3.3.1 引言
        3.3.2 实验材料
        3.3.3 实验方法
        3.3.4 生物活性的测试
        3.3.5 结果和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致谢

(10)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钾的合成
    1.3 La (C12H12NO4) (NO3) 3配合物的合成
    1.4 抑菌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Schiff碱化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
    2.2 红外光谱
    2.3 氢核磁共振谱
    2.4 紫外光谱
    2.5 抑菌试验结果

四、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席夫碱型Ru(Ⅲ)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 郑微. 遵义医学院, 2017(10)
  • [2]几种三足含磷结构配体及稀土功能配合物合成和性质研究[D]. 杨水兰. 宁夏大学, 2016(02)
  • [3]稀土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抑菌活性研究[J]. 李晓东,朱元成,杨玲娟,王晓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4]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 李倩.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5]对称双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D]. 张漩卓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6]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胺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李庆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7]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研究[D]. 陈志民. 河北师范大学, 2009(11)
  • [8]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陈冬梅. 西北大学, 2007(04)
  • [9]杂环含硫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D]. 赵海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J]. 李存雄,陈治明,余大坤,王光彦. 贵州科学, 2004(04)

标签:;  ;  ;  ;  ;  

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与稀土La(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