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

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

一、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白娅[1](2021)在《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文中提出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结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例如,芳基膦化物可以作为多种蛋白激酶及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内酰胺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可以作为高血压、炎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芳基卤化物的磷酸化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使用钯催化剂,反应条件剧烈,反应时间长,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方法依赖于氢化物试剂、金属还原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存在过度还原,选择性差,底物适用范围小,需要加压氢气氛围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成化学家致力于寻求实现这两类反应的新方法。电化学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合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节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可实现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同一电解装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级联反应;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随着电化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技术例如手性电极、氧化还原介质、“阳离子池”等应用到电化学合成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应用范围。此外,电化学反应仪器也由早期的大体积复杂装置到小型家用电池,再到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合成的反应装置(例如Electra Syn 2.0),提高了电化学合成的可操作性,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背景及现有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镍催化实现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发生交叉偶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第三章介绍了电化学条件下对环状酰亚胺进行选择性还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在第二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以对溴三氟甲苯与亚磷酸二乙酯为模板底物,通过改变投料量、体系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及电极,得到最佳条件:N2保护下,使用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仅需在10 m A的小电流下室温电解3小时,即以9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2-3a。接下来,进行了底物范围考察,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膦试剂,考察了溴苯苯环上的各种官能团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取代基包括烷氧基(OMe),烷基(Me和CF3),卤素(Cl),氰基(CN),羰基(COMe)和酯基(CO2Et)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稠合双环、稠合三环芳香族底物及芳杂环均可以以中等至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进一步底物范围考察表明:该体系可以用于活性较低的对氯三氟甲苯并以42%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且亚磷酸二异丙酯、苯基膦酸乙酯及二苯基氧膦均可以作为膦亲核试剂。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将模板底物放大至1 mmol反应并以74%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2-3a。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方法,我们合成了19个芳基膦化物,产率介于34%到94%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将模板底物置于加入TEMPO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没有监测到产物生成,推测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且通过阳极和阴极协同进行,致使可以在非隔膜的电解池装置中产生具有不同氧化态的活性镍化合物,促进产物的生成。选择性还原酰亚胺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合成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将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模板底物,通过对胺、电解质、溶剂、反应电流及时间的筛选,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二异丙胺为碱,乙醇为反应溶剂,20 m A恒流电解2小时以94%的产率得到羟基内酰胺产物3-2a,25 m A恒流电解3小时以86%的产率得到内酰胺产物3-3a。接下来,我们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N-芳基和N-脂肪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被成功还原,表明该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烯丙基、炔丙基、环氧乙基、酯基及羰基等基团取代时均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表明该体系对敏感官能团的耐受性。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最佳条件下对沙利度胺进行了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羟基内酰胺产物3-2w,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还原的内酰胺产物3-3w;值得注意的是,将模板底物扩大至6 mmol规模,通过在20 m A恒流下反应24小时或者在30 m A恒流下反应30小时,我们可以分别以87%和82%的产率得到3-2a及3-3a,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克级合成。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还原方法,我们合成了23个羟基内酰胺衍生物及21个内酰胺衍生物,产率介于18%到95%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的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能够产生α-氨基烷基自由基的胺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所需的还原反应至关重要;最佳反应体系中加入TEMPO后没有监测到目标产物且用高分辨质谱检测到了TEMPO捕获自由基的分子,我们推测该反应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氘代乙醇及氘代二异丙胺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所需的质子来源于乙醇及二异丙胺,且两者在反应过程存在一个快速质子交换过程。综上,通过总结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应用背景及两者已有的合成方法,鉴于其在药物小分子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性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同时考虑到电化学合成的优势,我们开发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预测。本文介绍的两种合成方法不需要添加氧化还原试剂,采用简易的非隔膜电池,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普适,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生成的副产物少,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与膦试剂的交叉偶联及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为C-P键的构建及C-O键的断裂提供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卢锦胜[2](2021)在《微纳尺度几种光致力驱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光力作为最重要的非接触式操纵微纳物体的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原子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而光泳力在操纵和运送空气环境中的吸光物体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物体对光的散射和吸收很常见,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力同时存在并作用于物体,但是通常是其中一种力占主导。比如在空气环境中,吸光物体由于光热效应产生比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的光泳力通常能比光力大几个数量级,此时光泳力占主导。而在液体环境中,由于散热较快,难以形成可观的温度梯度,此时光力占主导。因而,很少有研究发现或者讨论这两种光致力的共同效应。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光操纵基本都是在液体环境中实现。当颗粒物体在非液体环境时,颗粒与接触物体表面存在巨大的范德华粘附力,对于微米级的颗粒或者结构,其粘附力能达到μN量级。而光力通常只能达到pN量级,因而光力在非液体环境无法克服范德华粘附阻力驱动物体。之前的研究基本都是利用液体的浸润来消除范德华粘附阻力,或者将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与其他物体表面接触,来实现光力驱动与操纵。如何提高光致力驱动能力以克服表面粘附阻力从而在非液体环境实现驱动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此外,传统的光操纵系统依赖复杂的高数值孔径透镜组,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致力操纵的广泛使用。如何将传统光镊微型化集成化,在片上实现光力操纵,是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针对第一个问题,通过采用锥形光纤结构,巧妙地将光力和光泳力联合起来作用于微米金片,使得微米金片在锥形光纤上做往复运动。光力主要表现为推力将金片推向锥形光纤尖端,而光泳力则表现为拉力将金片拉回使其离开光纤尖端,由此反复推拉金片使其在光纤上来回振荡,速度可达28μm/s。针对第二个问题,利用脉冲光激发的表面声波驱动物体,使得光驱动物体的能力大幅提高并达到μN量级,从而能够在非液体环境包括空气和真空环境中在物体表面克服巨大的表面粘附力驱动物体运动,实现了驱动微米金片绕微纳光纤转动、摆动、以及螺旋运动等。金片能在一串脉冲光驱动下做步进运动,运动精度达到亚纳米级别,旋转角度的精度可达千分之一度。利用旋转金片作为微反射镜,实现了光束的精确偏转扫描。针对第三个问题,设计并验证两种片上集成光镊方案,可实现对微球全三维捕获和操纵。第一种方案为单光束光镊,在波导上制备超表面结构(即会聚光栅),将光从波导中散射出来并强会聚在器件表面上方,具有非常高的数值孔径。设计的横向和纵向的势阱深度分别达到250和96kBT/mW,能够满足对微球的3D捕获。第二种方案为交叉双光束光镊,在聚合物波导端面3D打印自由曲面微器件,使得从波导出来的光能够反射并会聚在器件上方,虽然双光束本身并没有像单光束那样被很好地会聚,但是交叉光束对微球的捕获能力与高数值孔径的单光束相当,设计的三个维度势阱深度分别达到519,574和330kBT/mW。实验上使用交叉双光束光镊实现了单个悬浮微球的3D捕获。此外还采用了相向传播的双光束光镊实现多个微球的捕获并研究了微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林汉[3](2021)在《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异常糖链,即肿瘤相关糖抗原(Tumor-associated Carbohydrate Antigens,TACAs),在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肿瘤的恶化以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疫苗开发的重要靶点。然而,TACAs免疫原性差,是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不能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s)结合,难以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给疫苗的开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疫苗构建策略是将TACAs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成糖蛋白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但是,TACAs是人体自身抗原,容易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进一步增加了疫苗开发的难度。因此,增强TACAs的免疫原性及打破自身免疫耐受是发展肿瘤糖疫苗的关键问题之一。内源性抗体是人类体内天然产生的抗体,如抗2,4-二硝基苯(2,4-dinitrophenyl,DNP)和抗鼠李糖(Rhamnose,Rha)抗体,占人体血清蛋白含量的3-8%。本论文利用人体中天然存在的上述两种内源性抗体增强抗原呈递和介导免疫系统杀伤靶细胞的能力,发展基于内源性半抗原修饰的新型糖类肿瘤疫苗和抗肿瘤药物。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半抗原DNP修饰肿瘤相关糖抗原GM3,提高TACA的免疫原性,同时增强糖抗原呈递能力。利用化学酶法将DNP修饰到肿瘤相关糖抗原GM3末端唾液酸的C5位置,再与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载体蛋白缀合,得到GM3-NHDNP-KLH疫苗,糖抗原负载量为6%。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DNP抗体小鼠模型中,可产生高滴度和高亲和力的特异性抗GM3-NHDNP IgG抗体,其抗体滴度是对照组的43倍。结合糖代谢工程手段使肿瘤细胞表面表达DNP修饰的GM3抗原后,流式细胞实验表明抗体血清可以识别糖代谢工程改造的肿瘤细胞;体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表明,抗体血清可以通过抗DNP抗体与抗GM3-NHDNP抗体发挥协同作用介导显着的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杀伤率达到45.7%。(2)通过半抗原Rha多价修饰弱免疫原性糖蛋白结合疫苗sTn-BSA,增强TACA的免疫原性,同时减少了针对载体蛋白的免疫应答。利用化学合成法将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sTn抗原负载量为7.8%,再用Rha对sTn-BSA进行修饰,得到三种不同Rha负载量的疫苗,分别为sTn-BSA-Rha1、sTn-BSA-Rha2和sTn-BSA-Rha5,Rha负载量为0.5%、1%和2.8%。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Rha抗体小鼠模型中,疫苗上Rha半抗原的含量越高,产生的抗sTn IgG抗体越多,其中sTn-BSA-Rha5免疫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是对照组的64倍。流式细胞实验和体外CDC实验表明,抗体血清可以顺利识别表达sTn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介导显着的CDC作用以杀死癌细胞,sTn-BSA-Rha5免疫组血清引发的杀伤率达到57.3%。(3)通过多价Rha修饰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和金刚烷(Adamantane,Ada)修饰的sTn-BSA自组装形成非共价糖蛋白缀合物疫苗,发现β-CD上的多价Rha能高效招募内源性抗Rha抗体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活性,增强糖抗原sTn的抗原呈递能力。通过主客体自主装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长度PEG连接臂的非共价键超分子疫苗,分别为sTn-BSA-Ada6/CD-PEG1-Rha7、sTn-BSA-Ada6/CD-PEG3-Rha7和sTn-BSA-Ada6/CD-PEG6-Rha7。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Rha抗体小鼠模型中,非共价键sTn-BSA-Ada6/CD-PEG6-Rha7疫苗产生的抗sTn IgG抗体滴度最高,是对照组的9.5倍。同时发现,在正常小鼠模型中(无抗Rha抗体),免疫前期产生的抗Rha抗体在免疫后期可以起到自我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sTn-BSA-Ada6/CD-PEG6-Rha7免疫产生的sTn IgG抗体滴度是对照组的8.8倍。流式细胞实验和体外CDC实验表明,所有组别的抗体血清均可以识别表达sTn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介导高活性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4)通过半抗原DNP多价修饰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增强了HA募集抗体和杀伤肿瘤的能力。化学合成了9种DNP修饰的透明质酸多价抗体募集糖聚合物(Multivalent antibody-recruiting glycopolymers,MARGs),分别为HA-[PEG1-DNP]2、HA-[PEG1-DNP]4、HA-[PEG1-DNP]8、HA-[PEG3-DNP]2、HA-[PEG3-DNP]4、HA-[PEG3-DNP]8、HA-[PEG6-DNP]2、HA-[PEG6-DNP]4和HA-[PEG6-DNP]8。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结合实验表明,这些MARGs能够将抗DNP抗体特异地募集到表达CD44的癌细胞上,并且抗体募集能力与DNP半抗原负载量呈正相关。体外细胞毒实验表明,MARGs可以通过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或CDC作用杀伤靶细胞,其中HA-[PEG3-DNP]8具有最高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CDC的裂解率分别为34.3%和50%。HA-[PEG3-DNP]8的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治疗结束后HA-[PEG3-DNP]8组的肿瘤抑制率达到55%,是HA对照组的12倍。

王炬辉[4](2021)在《吡啶胺类化合物分子内阴离子重排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氨基酸是是维持一切生命形态的重要化合物,种类繁多,已知的天然氨基酸有将近500多种。其结构可以根据氨基官能团所在的位置分为α-,β-,γ-氨基酸三类。其中,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元,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一类有机分子。通过蛋白酶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α-氨基酸,也被称为蛋白氨基酸,此类氨基酸已被充分研究并且广泛应用医疗领域,但其种类较少,仅有20余种。因此,探索出可以合成新型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合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氨基酸化学合成的主要方法包括:(1)使用金属催化剂来实现氨基的C-N偶联进而构建出氨基酸分子骨架;(2)通过对氨基氰类化合物的水解得到氨基酸;(3)利用光催化固定CO2的方式实现羧基的引入来构建氨基酸分子骨架结构。本文将利用一种由碳负离子引发的重排反应,开发一种可将酰胺酯类化合物转变为α-氨基酸衍生物的新型化学合成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可以通过重排反应实现α-氨基酸的一步合成的重排反应底物,确定其合成方案,最后确定采用2-氨基吡啶,溴化苄,氢化钠,二碳酸二叔丁基酯等原料合成胺基被叔丁基酯保护的吡啶基苄基胺类化合物;(2)通过邻近诱导效应实现定位去质子化,诱发重排反应,实现Boc基团的分子内迁移,以此构建氨基酸分子骨架结构;(3)扩展新型合成方法的底物适用范围,共实现了约25种不同重排底物的合成以及重排反应实验,产率最高可达98%;(4)设计氘代淬灭实验以及邻近诱导效应验证实验并结合反应能垒以及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差的量化计算来详细解释重排反应中的去质子过程和Boc基团迁移过程的具体机理;(5)最终将重排反应制得的非天然氨基酸进行进一步衍生化,为此类化合物的后续转化奠定研究基础。

付晓雪[5](2021)在《电化学法绿色合成偶氮四唑类及偶氮呋咱类含能有机物》文中提出偶氮四唑和偶氮呋咱类含能化合物具有生成焓高、感度低及安定性好等性质,在高能钝感炸药、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化学氧化法是合成偶氮四唑和偶氮呋咱类含能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其存在反应条件难控、反应选择性及安全性不理想等客观问题。电化学合成有机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选择性高、绿色经济等特点,已经被用于多种有机物的规模化合成。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电化学绿色合成5,5’-偶氮四唑类和4,4’-偶氮呋咱类含能化合物的可行性及相关合成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发现如下:(1)在室温条件下,以金、银、铂等贵金属,以及铁、钴、镍、铜、钼、钨等过渡金属为氧化电极,在0.50 M Na2CO3/0.25 M 5-氨基四唑水相电解液中,可以电化学氧化5-氨基四唑,合成得到5,5’-偶氮四唑钠。因水氧化析氧反应平行发生,在1.89 V vs.RHE,铂阳极电化学合成偶氮四唑钠的法拉第效率约为40%;因5-氨基四唑在镍阳极上的氧化偶联先于水氧化反应发生,故镍阳极电化学合成5,5’-偶氮四唑钠的法拉第效率高于铂阳极。机理研究发现,5-氨基四唑在铂阳极上氧化偶联生成偶氮四唑钠主要是由铂电解水过程中形成的羟基自由基中间体间接引发;而镍阳极驱动5-氨基四唑氧化偶联生成偶氮四唑是直接电化学氧化机理,不涉及羟基自由基参与。基于上述发现,利用5×5×2 cm2的Pt/Ti电极构建电解合成装置,可便利地进行10 g量级的电化学放大合成5,5’-偶氮四唑钠和5,5’-偶氮四唑二胍实验,产率分别约为72%和70%。(2)在常温常压下,在0.10 M NaHCO3/0.020 M 3,4-二氨基呋咱或0.10 M NaOH/0.020 M 3,4-二氨基呋咱水相及有机相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合成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研究。其中,在Na OH/3,4-二氨基呋咱水相电解液中,铜、铁、钴、镍电极可以氧化3,4-二氨基呋咱生成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反应产率低于30%;在乙腈电解液体系中,以石墨为阳极,铂为阴极,在5 m A的恒电流下,持续反应2.68h,电化学合成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的产率约63%;以0.020 M四丁基四氟硼酸铵/0.025 M 3,4-二氨基呋咱的乙腈溶液为电解液,在1.80 V vs.Ag/Ag Cl下,150 min反应时间内,石墨阳极电化学合成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的法拉第效率约为60%。机理研究发现,石墨阳极电化学氧化偶联3,4-二氨基呋咱生成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反应是直接电氧化机制。本论文有关电化学合成偶氮四唑和偶氮呋咱类化合物的研究发现,可为绿色合成偶氮类含能化合物提供有益的方法及理论参考。

李志强[6](2021)在《基于Rayleigh声表面波的微混合器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流控芯片因其微型化、成本低且易便携的特点,可以减小系统体积与能耗,使其在生物、化学、医学以及材料合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微混合作为微流控芯片的诸多功能之一,其在化学合成、生化分析与药物开发等领域有巨大潜力与市场,因而,使微流体高效快速混合的微混合器在当代微流控芯片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综合声学驱动微流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非介入性,提出以Rayleigh声表面波为驱动源的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结构简单,混合效果优异,利用数值模拟和颜色反应实验的方法验证其混合性能,并利用微混合器可控合成银纳米粒子验证其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实际应用,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概述声表面波及其特性,介绍产生声波的声表面波器件的结构与原理,确定其结构与材料,然后,对声波传播进入流体产生声流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对流体在声表面波作用下的力—声流力进行推导。(2)基于COMSOL与MATLAB对声表面波器件进行模态、谐响应及瞬态仿真,分析行波声表面波(TSAW)与驻波声表面波(SSAW)声波产生、传播以及作用流体的过程,分析TSAW与SSAW驱动流体混合原理;对TSAW微混合器与SSAW微混合器整体仿真,分析微混合器在不同峰峰值电压、不同入口流速下混合效果。(3)根据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设计制作TSAW微混合器与SSAW微混合器。首先采用MEMS制作技术对声表面波器件进行加工;随后根据声表面波器件尺寸与声波作用区域设计微流道系统模具,采用模塑法加工微流道;然后采用自然键合法键合声表面波器件与微流道系统得到微混合器样机。(4)利用红蓝墨水颜色反应可视化表征微混合器混合性能,对其进行实验测试。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并搭建实验平台,对声波衍射进入流体产生声流效应进行表征与测试,最终通过调整注射泵与信号发生器进行颜色反应实验。依托TSAW微混合器与SSAW微混合器进行红蓝墨水颜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流量一定时,随着峰峰值电压的增大,红蓝墨水混合变好;在峰峰值电压一定时,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即声表面波作用时间减小),红蓝墨水混合效果变差。(5)依托本文设计的TSAW微混合器与SSAW微混合器,控制硝酸银与葡萄糖氧化还原反应程度实现可控合成银纳米粒子,通过对峰峰值电压、入口流速等实验参数的调节,成功制备形貌较好、单分散性良好以及粒径偏差较小的银纳米粒子。

郭晴艳[7](2021)在《发展和应用质谱检测方法开展模型小鼠代谢变化研究》文中指出质谱分析技术是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将带电离子按质荷比大小进行分离并检测的方法,它能对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样本检测中。串联质谱分析和质谱成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质谱分析技术。串联质谱分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分析器在时间或空间上串联形成组合式分析方法,其可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毒理学检测、内分泌学检测、儿科学检测等领域。质谱成像技术是以质谱技术为基础的成像方法,可直接对生物样本进行扫描,通过特殊软件处理后得到包含各种不同分子空间分布信息的热图,从而实现生物标志物捕获和特定化合物监控,该方法可以在单张组织切片或组织芯片上实现成百上千个不同分子的高通成像及分析。质谱成像技术可应用于临床生物标志物捕获、实时手术实施、3D-MSI、单细胞成像等领域,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分析技术。基于质谱分析技术的强大优势,我们首先应用质谱成像技术对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中代谢变化进行探究,并对潜在的代谢相关分子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通过12 h/12 h循环光照成功构建昼夜节律模型小鼠,之后通过仪器校正、DESI信号优化以及DESI-MSI条件筛选确认小鼠脑组织成像条件,最后对6个不同给光时间点下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局部及全脑成像。通过DESI-MSI结果人工筛选,我们分别得到了仅在SCN核团特征性分布以及仅在SCN核团无信号的两类离子,基于SCN在昼夜节律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它们是与昼夜节律紧密相关的分子。之后通过量化分析,我们得到了 15个仅在SCN核团特征性分布且具有明显昼夜震荡的分子,包括肉碱、腺苷、磷脂等。其中肉碱以及乙酰肉碱其响应存在与文献报道一致的昼夜震荡现象,且与文献报道的昼夜节律基因Bmal1和Clock的昼夜震荡规律一致。乙酰肉碱是线粒体中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中间体,它通过将脂肪酸从细胞质运输到线粒体来参与脂肪酸氧化,而它们在SCN核团的昼夜震荡再一次证实其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而磷脂信号的昼夜震荡表明这些磷脂分子与中央昼夜节律的调控和维持密不可分。另外腺苷是与昼夜节律紧密相关的物质且参与多个重要信号通路,因此我们得到的特异性分布于SCN核团的5-甲基胞苷和腺苷其昼夜震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与脑中昼夜节律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续针对核苷与昼夜节律的研究提供依据。而针对串联质谱分析,我们应用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对模型小鼠内源性神经肽进行定量检测。我们首先通过标准品构建针对特定神经肽的定量检测方法,之后通过蛋白沉淀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杂质,最后利用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对模型小鼠血浆样品中内源性神经肽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处于黑暗条件下的小鼠血浆中0T水平个体差异较大,而给予一定时间光照会使小鼠血浆中0T水平整体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即缩小其个体差异,最终使小鼠血浆中0T水平趋于一个均一且相对较高水平。另一方面,钠、脱水以及药物IMP21都能调控AVP水平,高浓度钠以及脱水会提高AVP的合成及分泌,而药物IMP21可以补偿由脱水引起的AVP水平升高,且在禁水处理后给予IMP21同时给水会进一步降低由脱水引起的AVP水平升高,该现象与IMP21药物目前的临床应用相吻合。在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之外,我们利用单通道电生理技术对手性药物对镜像M2质子通道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我们首先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分别得到了L-M2和D-M2,之后通过人工构建的磷脂双分子层对化学合成的线性蛋白进行构象恢复,然后利用单通道电生理技术对L-M2和D-M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合成得到的D-M2蛋白其生物学活性与L-M2无明显区别,且非手性药物金刚烷胺可以同时抑制D-/L-M2蛋白,但对D-M2起效稍慢,而带有手性中心的金刚乙胺可抑制L-M2蛋白电流,但对D-M2起效非常缓慢,且其抑制作用受到电压影响,猜测其对D-M2的抑制作用与电压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是不完全抑制。与其它化学分析手段相比,质谱分析技术以其特有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通量等特点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将通过不断优化其自身性能进一步助力生物样本的检测与分析,为多肽及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提供更准确、更直观的结果。

邹俊康[8](2021)在《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与纯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年人精神疾病引发了大量关注。甘油磷酰胆碱(GPC)显示出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老年疾病的潜力,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工业中生产GPC所用的全化学合成法和植物原料水解法都存在纯化工艺周期长、成本高等不足。为此,本文拟开发全化学合成法制备GPC新工艺,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并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此外,还研究了大豆粉末磷脂的水解产物,利用GPC与其余水解杂质的极性差异,通过静置分层和浸取分离实现了 GPC粗品的初步提纯。考察了不同的磷酸胆碱盐与R-缩水甘油或R-氯甘油反应合成GPC的收率,确定了 GPC化学合成法制备的最佳工艺路线为:R-氯甘油先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制备R-缩水甘油,再将其与氯化磷酸胆碱(PC-Cl)反应制备GPC。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确定制备R-缩水甘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NaOH/R-氯甘油摩尔比为1.14,反应温度为-2.4℃,反应时间为4.6 h;制备GPC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R-缩水甘油/PC-Cl摩尔比为1.97,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最优条件下,R-缩水甘油收率为94.2%,GPC收率为92.1%。采用溶剂萃取、电渗析和结晶技术对全化学合成法制备所得GPC粗品进行纯化。采用溶剂萃取技术除去GPC粗品中R-缩水甘油和R-氯甘油等有机杂质,以水和正丁醇为液液萃取两相体系,经过5次错流萃取,基本除去了未反应的R-缩水甘油和R-氯甘油,脱除率均大于96.9%,且回收率高于92.1%。采用电渗析技术除去GPC粗品中的盐分杂质,料液初始浓度为5.6%,电渗析电压为10 V,电渗析终点为料液电导率为100 μs/cm,此时GPC粗品中PC-Cl原料和胆碱等盐分杂质均能完全去除,且回收率高于97.7%。采用溶剂结晶法精制GPC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结晶溶剂为无水乙醇,结晶温度为0℃,搅拌速率为250r/min,结晶时间为4h。GPC产品纯度达到99.8%以上,收率为77.4%,且水含量、pH值和比旋光度等指标均满足医用要求。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通过甲醇钠催化水解法制备GPC,并采用静置分层和浸取的方法对GPC粗品进行初步提纯。调节反应液的pH并旋蒸除去部分甲醇溶剂,静置分层可将副产物脂肪酸从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GPC含量从17%提高到20%,且回收率高于96.4%。采用COSMO-RS量化计算分析各水解产物的分子表面屏蔽电荷分布范围,结果表明:GPC与甘油磷脂酰乙醇胺(GPE)、甘油磷脂酰丝氨酸(GPS)、甘油磷脂酰肌醇(GPI)等杂质的极性都很强,都易溶于强极性溶剂,但相对而言,GPC的极性比其它杂质都小。采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等不同纯溶剂或混合溶剂分别对GPC粗品进行浸取提纯。纯溶剂中,乙醇对GPC粗品除杂效果最好,4倍质量的无水乙醇对GPC及杂质的分离选择性达到4.6以上,能将溶液中GPC含量从20%提高到30%以上,且回收率大于88.7%;采用混合溶剂进一步调节溶剂极性,5倍质量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二氯甲烷/甲醇质量比为4)对GPC及杂质的分离选择性达到4.1以上,能将GPC含量从20%提高到30%以上,且回收率大于83.9%。

张翰澍[9](2021)在《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硫自养反硝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硝酸盐是地表水体与地下含水层中常见的氮类污染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地表河川以及地下径流所受硝酸盐类污染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传统的硝酸盐生物去除方法是利用甲醇等有机碳源作电子供体,将水体中的硝氮还原成气态氮的过程,而甲醇、乙酸钠等有机电子供体价格昂贵,工艺运行成本较高,所以价格低廉、生物产量低、脱氮效率较高的以硫磺单质作为无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以硫磺单质颗粒作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一般用于处理低硝酸盐浓度污染的污水,目前有关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应用于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研究鲜有耳闻。本文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氮负荷、填料、进水水质等多种因素对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影响,证明了沼气回收单质硫磺具有作为硫自养反硝化电子供体的潜力,提出了可处理高盐浓度渗滤液纳滤出水的活性污泥的驯化方法,并进行了细菌低温脱氮以及饥饿忍耐实验,探讨了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硫自养反硝化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1)升流式填充固定床反应器硫自养反硝化实验。通过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不同电子供体、不同进水水质(高浓度硝氮实验配水与高浓度硝氮渗滤液纳滤出水)条件下的反硝化研究,得到了在20~25℃条件下相关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在考虑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证明了沼气回收单质硫磺可应用与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作为电子供体,高盐浓度驯化的活性污泥也可有效处理高硝酸盐浓度的渗滤液纳滤出水(含极高浓度氯离子),达到95%脱氮效率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4小时,并且以沼气回收单质硫磺作为电子供体的反应器内部不会出现亚硝氮累积现象;(2)硫自养反硝化低温脱氮实验与饥饿忍耐实验。在气温条件为0~5℃时,硫自养反硝化效率会受天气寒冷影响急剧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也会因此面临长时间的停工停产。在0~5℃条件下,如果要达到95%以上的脱氮率,水力停留时间需从14h调整至240h。经高盐浓度驯化的反硝化细菌,在低温饥饿忍耐实验30天之后,重新补充氮源,依然具有反硝化的能力;(3)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在硫自养反硝化低温实验与饥饿耐受实验结束后,当反应器内重新补充氮源使微生物恢复脱氮能力时,变形菌门细菌是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中占主导地位的细菌,与用纯硫磺填充的反应器相比,在以硫磺和石灰石填充的反应器中,变形菌门细菌所占比例更大,同时,后者也比前者具有更高的脱氮效率。Romboutsia、Thiomonas、Thiobacillus、Halothiobacillus在硫磺和石灰石以1:1填充的反应器中占主要地位,而在纯硫磺填充反应器中,占主要地位的细菌主要为Romboutsia、Clostridium和Thiobacillus。本课题研究了正常温度条件下的多种因素对硫自养反硝化的影响,探究了停工停产背景下的低温与营养限制条件下的微生物恢复脱氮的能力及此时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旨在为开发更为高效、成本更低的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胡树坚[10](2021)在《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结直肠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据估计2019年全球有180万新发的CRC病例,超过88万人死于该病。化疗是对晚期CRC治疗必须而又有效的手段,化学药物已被广泛的使用在包含CRC在内的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然而目前的化疗药物尚存在对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大、损害肝脏功能等缺点。因此,医药学界一直在开发新型的化学结构以寻找新的化疗药物候选结构,或研究已知药物和化学分子的抗癌活性来增加化疗药物的选择。在众多的化学结构中,邻菲罗啉类衍生物有着较大的开发价值。作为一种优良的π电子受体,邻菲罗啉可与G-四链体DNA稳定结合进而妨碍癌细胞的增殖。邻菲罗啉的众多衍生物和金属络合物被报道有对多种癌细胞的毒性。我们在对一系列邻菲罗啉衍生物文献和专利的总结中,发现1H-咪唑[4,5-f][1,10]菲咯啉(IPM713)类衍生物是邻菲罗啉的众多衍生物中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对多种癌细胞有强大的毒性,IC50值通常在1μM左右,并可以在细胞中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因此新型IPM713衍生物的开发对CRC治疗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了两种新型的IPM713衍生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CRC活性,但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毒性,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选择性差。基于前期的实验探索以及对此类衍生物文献的归纳总结,本课题拟合成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癌作用的1H-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IPM714);在文献统计中发现,IPM713的抗癌活性研究尚处在初期,没有对其抗癌活性的较为完整的评价。因此,本研究将系统的评价IPM713和IPM714的体外抗癌作用,并从细胞层面和蛋白层面揭示其对CRC细胞株(HCT116)的抗癌机制,为1H-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的开发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为CRC治疗提供新的候选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IPM713和IPM714对多种癌细胞显示出较强的毒性,在8种癌细胞中对HCT116的抑制最强;在HCT116和HIEC细胞中选择性抑制HCT116细胞的生长,IPM714的对癌细胞的选择性强;两种药物对HCT116细胞的毒性均比相同浓度下的5-氟尿嘧啶(5-Fu)要高。平板克隆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两种化合物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染色剂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IPM713使HCT116细胞阻滞在G0/G1期,而IPM714将HCT116细胞阻滞在S期,两者都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妨碍癌细胞的增殖;IPM713和IPM714均能诱导HCT116细胞的凋亡,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此结果相一致,Hoechst实验显示IPM714的处理导致HCT116细胞核固缩。IPM714还可减弱HCT116的细胞迁移能力。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可能是IPM713和IPM714的潜在结合蛋白。对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发现IPM713和IPM714均能下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mTOR蛋白的表达。IPM713显着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证实了其对凋亡的诱导作用。IPM714还可下调p-mTOR蛋白表达。在mRNA水平上的研究表明IPM714诱导PI3KCA和AKT基因表达增加,但PI3K和AKT蛋白表达并未显着增加。总之,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1H-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IPM714与IPM713,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体外抗癌活性评价和较系统的抗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IPM713和IPM714有广谱体外抗癌活性,并且IPM714具有对CRC细胞更明显的选择性抑制。IPM713和IPM714的抗癌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在癌细胞中异常激活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通路下游的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信号传递,从而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导致癌细胞的死亡。本研究在体外水平上报道了一个新型抗CRC治疗的潜在化合物,并评价了1H-咪唑[4,5-f][1,10]菲咯啉的体外抗癌活性。

二、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芳基膦化物研究现状
        1.1.1 芳基膦化物及其药物背景
        1.1.2 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现状
    1.2 内酰胺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1.2.1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背景
        1.2.2 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
    1.3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1.3.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1.3.2 电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
    1.4 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的目标及意义
第2章 电化学介导镍催化合成芳基膦化物
    2.1 课题设计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应用研究
        2.2.4 机理研究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2.4.2 实验步骤与谱图数据
第3章 电化学介导合成内酰胺衍生物
    3.1 课题设计
    3.2 原料合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应用研究
        3.3.4 机理研究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3.5.2 实验步骤与表征数据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I 全文图示总结
    附录 II 产物核磁谱图
    附录 III 新化合物一览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微纳尺度几种光致力驱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光致力发展历史
    1.3 光与物质直接作用力
        1.3.1 光镊
        1.3.2 光推力与光拉力
        1.3.3 光侧向力
        1.3.4 光旋转扭矩
    1.4 光与物质间接作用力
        1.4.1 光泳力
        1.4.2 光热电泳力
        1.4.3 光敏聚合物弹性力
        1.4.4 光致喷射推进力
    1.5 光致力应用发展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微纳尺度光致力研究方法
    2.1 电磁学仿真计算以及光力计算方法
        2.1.1 微纳结构电磁学仿真计算
        2.1.2 光力计算方法
    2.2 热学仿真计算以及光泳力计算方法
    2.3 结构力学仿真计算以及机械弹性波计算方法
    2.4 微纳光纤以及微米金片制备
    2.5 光镊中光力实验测量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微纳光纤上光泳拉力以及光推力协同效应
    3.1 空气环境锥形光纤上光致微米金片往复运动
        3.1.1 锥形光纤制备与特性以及微米金片合成
        3.1.2 锥形光纤上微米金片光驱动实验
    3.2 微米金片推拉效应机理
        3.2.1 微米金片光推力以及光拉力
        3.2.2 微米金片光泳拉力
        3.2.3 微米金片光推力与光泳拉力协同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微纳光纤上光致兰姆波驱动马达
    4.1 微纳光纤上微米金片光热膨胀与收缩运动
        4.1.1 电子显微镜实时观察微米金片光热膨胀运动
        4.1.2 微纳尺度金热膨胀系数测定
    4.2 微纳光纤上光致微米金片步进旋转运动
        4.2.1 空气环境以及真空环境金片周期旋转
        4.2.2 金片以亚纳米精度步进运动
        4.2.3 旋转微镜实现光束偏转扫描
        4.2.4 微米金片与微纳光纤间粘附力
    4.3 微米金片旋转运动机理
        4.3.1 微米金片等离子增强光热效应
        4.3.2 脉冲激光激发金片表面声波
        4.3.3 表面声波联合范德华粘附力实现金片步进旋转运动
    4.4 本章小结
5 片上微型光镊
    5.1 基于高数值孔径会聚光栅单光束片上光镊
        5.1.1 高数值孔径会聚光栅片上光镊芯片设计
        5.1.2 高数值孔径会聚光栅片上光镊芯片加工
        5.1.3 高数值孔径会聚光栅片上光镊芯片测试
        5.1.4 基于会聚光栅片上光镊光力与光阱势能计算
    5.2 基于自由曲面光学双光束片上光镊
        5.2.1 集成会聚反射镜交叉双光束片上光镊
        5.2.2 片上光镊实验表征
        5.2.3 单个微球捕获
        5.2.4 双微球捕获以及微球间相互作用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及免疫疗法
    1.2 糖类肿瘤疫苗简介
        1.2.1 基于TACAs的疫苗
        1.2.2 糖蛋白缀合疫苗的作用机制
        1.2.3 糖类肿瘤疫苗构建策略
    1.3 内源性抗体简介
        1.3.1 内源性抗体
        1.3.2 内源性抗体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DNP修饰GM3的抗肿瘤疫苗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试剂配制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2.5 间苯二酚法测定糖抗原负载量
        2.2.6 动物免疫实验
        2.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2.2.8 流式细胞实验
        2.2.9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M3-NHDNP-KLH疫苗的合成与表征
        2.3.2 GM3-NHDNP-KLH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2.3.3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糖工程化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分析
        2.3.4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价鼠李糖修饰的sTn-BSA疫苗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试剂配制
        3.2.3 主要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动物免疫实验
        3.2.6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3.2.7 流式细胞实验
        3.2.8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和半抗原Rha的合成与表征
        3.3.2 sTn-BSA-Rha_n的合成与表征
        3.3.3 sTn-BSA-Rha_n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3.3.4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分析
        3.3.5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客体自主装构建超分子糖蛋白缀合疫苗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试剂配制
        4.2.3 主要仪器
        4.2.4 实验方法
        4.2.5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
        4.2.6 体外募集抗体能力实验
        4.2.7 动物免疫实验
        4.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4.2.9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
        4.2.10 流式细胞实验
        4.2.11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主体分子CD-PEG_n-Rha_7合成与表征
        4.3.2 客体分子sTn-BSA-Ada6合成与表征
        4.3.3 sTn-BSA-Ada_6/CD-PEG_n-Rha_7疫苗的自组装与表征
        4.3.4 sTn-BSA-Ada_6/CD-PEG_n-Rha_7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4.3.5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分析
        4.3.6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价DNP修饰的透明质酸缀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试剂配制
        5.2.3 主要仪器
        5.2.4 实验方案
        5.2.5 细胞结合能力和抗体募集能力实验
        5.2.6 体外抗体介导细胞毒实验
        5.2.7 制备抗DNP血清实验
        5.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5.2.9 小鼠肿瘤模型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A-[PEG_m-DNP]_n的合成与表征
        5.3.2 HA-[PEG_m-DNP]_n亲和力和特异性分析
        5.3.3 HA-[PEG_m-DNP]_n缀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估
        5.3.4 HA-[PEG_3-DNP]_891的体外溶血实验分析
        5.3.5 HA-[PEG_3-DNP]_891的体内抗肿瘤功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图
附录Ⅱ 化合物核磁与质谱
附录Ⅲ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吡啶胺类化合物分子内阴离子重排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α-氨基酸分子合成现状分析
        1.2.1 经典合成方法
        1.2.2 引入氨基构建氨基酸分子结构
        1.2.3 引入羧基构建氨基酸分子结构
        1.2.4 氨基酸结构的衍生化
        1.2.5 氨基酸合成方法的展望
    1.3 重排反应在氨基酸分子合成的应用
        1.3.1 酰胺类化合物的重排反应
        1.3.2 邻近诱导效应的应用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药品与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方法
        2.2.1 红外吸收光谱
        2.2.2 质谱测试
        2.2.3 核磁共振仪
第3章 重排反应底物的结构与合成路线设计
    3.1 重排反应底物的逆合成分析
    3.2 初步合成方案
        3.2.1 偶联反应合成吡啶基苄基胺
        3.2.2 吡啶基苄基胺的氨基保护反应
        3.2.3 初步合成方案结果分析
    3.3 合成方案的改进
        3.3.1 氨基吡啶的氨基保护反应
        3.3.2 偶联反应实现氨基的烷基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阴离子重排构建氨基酸骨架结构
    4.1 分子内重排方法的探索
        4.1.1 二异丙基氨基锂的滴定
        4.1.2 重排反应条件探索
    4.2 反应底物适用范围
        4.2.1 官能团取代位置
        4.2.2 吡啶一侧取代基的拓展
        4.2.3 苯环一侧取代基的拓展
        4.2.4 酯基部分的拓展
        4.2.5 苄基位置的官能团拓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理讨论以及Gaussian计算
    5.1 氘代试剂淬灭反应
    5.2 邻近诱导效应的验证
    5.3 高斯理论计算简介
    5.4 去质子过程中的DFT计算
    5.5 重排反应机理的DFT计算
        5.5.1 反应机理预测
        5.5.2 计算结果讨论
        5.5.3 氘代实验的理论分析
        5.5.4 重排反应机理总图
    5.6 竞争路径的理论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排产物的衍生化
    6.1 克级规模反应
    6.2 衍生化反应
        6.2.1 吡啶环氧化反应
        6.2.2 羰基还原反应
        6.2.3 酯基水解制备氨基酸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电化学法绿色合成偶氮四唑类及偶氮呋咱类含能有机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偶氮四唑和偶氮呋咱类含能化合物研究现状
        1.2.1 传统合成偶氮四唑类含能化合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传统合成偶氮呋咱类含能化合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电化学合成偶氮类有机物研究现状
        1.3.1 有机电合成概述
        1.3.2 电化学合成偶氮类有机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 电化学氧化偶联5-氨基四唑制备5,5’-偶氮四唑类含能盐研究
    2.1 引言
    2.2 电化学合成5,5’-偶氮四唑含能盐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电极制备和表征
        2.2.3 电化学合成5,5’-偶氮四唑含能盐
        2.2.4 产物分析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所选阳极电化学合成5,5’-偶氮四唑含能盐的可行性
        2.3.2 铂和镍阳极电化学合成5,5’-偶氮四唑含能盐的法拉第效率
        2.3.3 铂和镍阳极电化学合成5,5’-偶氮四唑含能盐的机理
        2.3.4 5,5’-偶氮四唑含能盐的放大合成
    2.4 本章小结
3 电化学氧化偶联3,4-二氨基呋咱制备偶氮呋咱类含能材料研究
    3.1 引言
    3.2 电化学合成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电极制备
        3.2.3 电化学合成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
        3.2.4 产物分析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化学合成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的反应条件优化
        3.3.2 电化学合成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的产物表征
        3.3.3 电化学合成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的法拉第效率
        3.3.4 电化学合成4,4’-偶氮呋咱含能材料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Rayleigh声表面波的微混合器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混合技术概述
        1.2.1 被动式微混合器研究进展
        1.2.2 主动式微混合器研究进展
    1.3 基于声表面波驱动的微混合器的优势
        1.3.1 与其他非声学技术相比优势
        1.3.2 与体声波技术相比优势
    1.4 微混合器混合性能的检验方法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安排
第2章 声表面波驱动微流体混合技术理论基础
    2.1 Rayleigh声表面波
        2.1.1 Rayleigh声表面波简介
        2.1.2 Rayleigh声表面波特性
    2.2 Rayleigh声表面波器件
        2.2.1 Rayleigh声表面波器件组成与原理
        2.2.2 压电基底材料及属性
        2.2.3 叉指换能器结构
    2.3 声流耦合分析
        2.3.1 声流效应
        2.3.2 流体在声场内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TSAW和SSAW技术的流体混合模拟仿真分析
    3.1 声驱动混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3.2 声表面波器件仿真分析
        3.2.1 基于COMSOL的声表面波器件仿真分析
        3.2.2 基于MATLAB的声表面波器件仿真
    3.3 声表面波在流体内传播的仿真分析
        3.3.1 TSAW在流体内传播
        3.3.2 SSAW在流体内传播
    3.4 微混合器仿真分析
        3.4.1 理论模型选择
        3.4.2 Y字形角度φ对TSAW微混合器混合性能影响
        3.4.3 峰峰值电压与入口流速对TSAW微混合器混合性能影响
        3.4.4 峰峰值电压与入口流速对SSAW微混合器混合性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混合器的设计制作及实验研究
    4.1 微混合器设计与制作
        4.1.1 微流道系统设计与制作
        4.1.2 声表面波器件的制作
        4.1.3 微混合器的键合与封装
    4.2 微混合器混合性能实验
        4.2.1 微混合器性能测试实验步骤
        4.2.2 声流效应实验
    4.3 微混合器混合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4.3.1 峰峰值电压与入口流量对TSAW微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分析
        4.3.2 峰峰值电压与入口流量对SSAW微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控合成银纳米粒子的实验研究
    5.1 银纳米粒子简介
        5.1.1 银纳米粒子价值
        5.1.2 银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5.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案及步骤
    5.3 银纳米粒子合成实验结果分析
        5.3.1 TSAW微混合器合成银纳米粒子
        5.3.2 SSAW微混合器合成银纳米粒子
        5.3.3 对比TSAW微混合器与SSAW微混合器合成银纳米粒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发展和应用质谱检测方法开展模型小鼠代谢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质谱分析技术
    1.1 质谱仪
        1.1.1质谱仪基本原理
        1.1.2 质谱仪基本结构
        1.1.3 质谱仪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1.2 质谱图
        1.2.1 质谱图基本内容
        1.2.2 质谱图中相关定义解析
        1.2.3 分辨率对质谱结果影响
    1.3 离子化方法
        1.3.1 离子化方法简介
        1.3.2 离子化方法选择
        1.3.3 电喷雾电离(ESI)
        1.3.4 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
    1.4 质量分析器
        1.4.1 质量分析器简介
        1.4.2 质量分析器选择
        1.4.3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
        1.4.4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1.5 串联质谱分析
        1.5.1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1.5.2 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
        1.5.3 基质效应
        1.5.4 生物学应用
    1.6 质谱成像技术
        1.6.1 质谱成像技术简介
        1.6.2 样品制备基本原则
        1.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6.4 生物学应用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应用质谱成像技术探究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代谢变化
    2.1 昼夜节律
        2.1.1 昼夜节律概述
        2.1.2 脑组织中的时钟
        2.1.3 昼夜节律紊乱与疾病相关性
    2.2 本课题研究意义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 仪器调谐校正
        2.3.2 DESI信号优化
        2.3.3 标准品信号检测
        2.3.4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构建
        2.3.5 小鼠脑组织冷冻切片
        2.3.6 DESI成像条件优化
        2.3.7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DESI-MSI
        2.3.8 DESI-MSI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标准品信号检测
        2.4.2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切片
        2.4.3 DESI-MSI条件筛选
        2.4.4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DESI-MSI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实现模型小鼠内源性神经肽的定量检测
    3.1 内源性神经肽
        3.1.1 概述
        3.1.2 催产素(OT)
        3.1.3 精氨酸-加压素(AVP)
        3.1.4 内源性神经肽定量检测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
        3.2.2 调谐与校正
        3.2.3 质谱方法建立及优化
        3.2.4 样品前处理方法筛选
        3.2.5 内源性神经肽定量检测
        3.2.6 基质效应考察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催产素及精氨酸-加压素质谱方法优化
        3.3.2 前处理方法筛选
        3.3.3 血浆基质效应考察
        3.3.4 小鼠血浆中催产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定量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单通道电生理技术探究手性药物对镜像M2质子通道的作用
    4.1 镜像生命和镜像蛋白
        4.1.1 镜像生命
        4.1.2 镜像蛋白
        4.1.3 镜像蛋白研究对药物开发的意义
    4.2 M2质子通道
        4.2.1 M2质子通道简介
        4.2.2 M2质子通道抗药性突变
    4.3 单通道电生理技术
        4.3.1 人工磷脂双分子层技术
        4.3.2 单通道分析
    4.4 实验材料与方法
        4.4.1 D-M2蛋白的化学合成
        4.4.2 L-M2蛋白的化学合成
        4.4.3 化学合成L/D-M2蛋白鉴定
        4.4.4 构建人工磷脂双分子层
        4.4.5 单通道样品制备
        4.4.6 单通道电生理记录
        4.4.7 数据处理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L-/D-M2蛋白的化学合成
        4.5.2 L-/D-M2蛋白生物学活性验证
        4.5.3 L-/D-M2蛋白药理学活性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质谱检测方法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展望
    5.1 引言
    5.2 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组织研究
    5.3 质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多肽/蛋白定量检测
参考文献
附录1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全脑扫描结果
附录2 小鼠脑组织DESI-MSI化合物匹配结果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甘油磷酰胆碱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1.2.1 甘油磷酰胆碱的理化性质
        1.2.2 甘油磷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1.3 甘油磷酰胆碱的分析方法
        1.3.1 薄层色谱法
        1.3.2 核磁共振谱法
        1.3.3 滴定法
        1.3.4 液相色谱法
    1.4 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方法
        1.4.1 水解法
        1.4.2 全化学合成法
    1.5 甘油磷酰胆碱的纯化方法
        1.5.1 全化学合成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粗品的纯化
        1.5.2 水解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粗品的纯化
    1.6 甘油磷酰胆碱的质量标准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7.2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全化学合成法制备甘油磷酰胆碱工艺的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检测方法
        2.3.2 不同反应物制备甘油磷酰胆碱的实验方法
        2.3.3 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路线的确定
        2.4.2 制备R-缩水甘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2.4.3 制备甘油磷酰胆碱工艺条件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化学合成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的纯化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检测方法
        3.3.2 萃取实验
        3.3.3 电渗析实验
        3.3.4 结晶实验
        3.3.5 甘油磷酰胆碱产品结构表征与质量鉴定
    3.4 实验结果
        3.4.1 萃取实验结果
        3.4.2 电渗析实验结果
        3.4.3 结晶实验结果
        3.4.4 产品结构表征与质量鉴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解法制备所得甘油磷酰胆碱的纯化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检测方法
        4.3.2 水解法制备甘油磷酰胆碱
        4.3.3 COSMO-RS模拟计算
        4.3.4 静置分层实验
        4.3.5 不同溶剂分离甘油磷酰胆碱及其杂质的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碱催化试验结果
        4.4.2 COSMO-RS计算结果
        4.4.3 静置分层的实验结果
        4.4.4 单一溶剂对甘油磷酰胆碱及其杂质的分离效果
        4.4.5 混合溶剂对甘油磷酰胆碱及其杂质的分离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硫自养反硝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环境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1.1.1 环境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危害及来源
        1.1.2 常见的生物脱氮反硝化工艺
    1.2 硫自养反硝化工艺无机硫电子供体研究现状
        1.2.1 化学合成硫磺单质
        1.2.2 生物单质硫
        1.2.3 硫化物
        1.2.4 硫代硫酸盐
        1.2.5 硫氰酸盐
        1.2.6 黄铁矿
        1.2.7 亚硫酸盐
    1.3 硫自养反硝化工艺生物膜反应器研究现状
        1.3.1 填充床反应器
        1.3.2 流化床反应器
        1.3.3 膜生物反应器
        1.3.4 生物膜电极反应器
    1.4 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影响因素及微生物群落研究现状
        1.4.1 碱度与pH值对硫自养反硝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1.4.2 水力停留时间与硝氮负荷对硫自养反硝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1.4.3 硫自养反硝化生物膜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案
        1.5.1 课题研究目的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课题研究方案
2 实验材料、仪器以及方法
    2.1 实验现场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填料、活性污泥及用水来源
    2.4 实验方法
    2.5 实验仪器
    2.6 实验药品
3 关键反应参数对硫自养反硝化的影响
    3.1 活性污泥厌氧化及高硫酸盐浓度驯化实验
        3.1.1 活性污泥厌氧化实验
        3.1.2 活性污泥高硫酸盐浓度驯化实验
    3.2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p H变化特征
    3.3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特征
    3.4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溶解氧变化特征
    3.5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化学需氧量变化规律
    3.6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氨氮变化规律
    3.7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亚硝氮变化规律
    3.8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硝氮变化规律
    3.9 升流式固定填充床反应器内总磷变化规律
    3.10 本章小结
4 低温环境及停工停产对硫自养反硝化的影响
    4.1 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低温脱氮实验
    4.2 硫自养反硝化微生物饥饿耐受实验
    4.3 本章小结
5 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微生物菌落结构研究
    5.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实验
        5.1.1 PCR实验引物设计
        5.1.2 PCR扩增条件
        5.1.3 PCR扩增结果
    5.2 微生物门类结构分析
    5.3 微生物种属结构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结直肠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结直肠癌的发病及流行病学
    2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
    3 化疗药物作用机制和筛选模型
        3.1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3.2 化疗药物的筛选模型
    4 邻菲罗啉及其衍生物的相关研究
    5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肠癌中的研究
        5.1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
        5.2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肠癌中的调控
    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7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邻菲罗啉衍生物IPM713 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细胞株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试剂配制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复苏及培养
        3.2 IPM713 的化学合成
        3.3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3.4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
        3.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3.7 分子对接实验找寻IPM713的蛋白靶标
        3.8 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3.9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讨论
        4.1 IPM713选择性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
        4.2 IPM713将HCT116细胞阻滞在G0/G1期
        4.3 IPM71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4.4 mTOR是IPM713的潜在结合蛋白
        4.5 IPM713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活性
    5 小结
第三章 新型邻菲罗啉衍生物IPM714的合成、体外抗癌活性评价及其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细胞株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试剂配制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复苏及培养
        3.2 IPM714的化学合成
        3.3 MTT实验
        3.4 平板克隆实验
        3.5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3.6 细胞周期检测
        3.7 细胞凋亡检测
        3.8 分子对接
        3.9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变化
        3.10 RT-qPCR实验
        3.11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讨论
        4.1 IPM714在体外选择性抑制HCT116细胞生长
        4.2 IPM714阻止HCT116细胞迁移
        4.3 IPM714将HCT116细胞阻滞在S期
        4.4 IPM71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4.5 mTOR可能是IPM714的蛋白靶点
        4.6 IPM714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活性
        4.7 IPM714对PI3KCA和AKT基因表达的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D]. 白娅. 吉林大学, 2021(01)
  • [2]微纳尺度几种光致力驱动及其机理研究[D]. 卢锦胜.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D]. 林汉. 江南大学, 2021(01)
  • [4]吡啶胺类化合物分子内阴离子重排反应的研究[D]. 王炬辉. 燕山大学, 2021(01)
  • [5]电化学法绿色合成偶氮四唑类及偶氮呋咱类含能有机物[D]. 付晓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基于Rayleigh声表面波的微混合器设计与实验研究[D]. 李志强. 吉林大学, 2021
  • [7]发展和应用质谱检测方法开展模型小鼠代谢变化研究[D]. 郭晴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甘油磷酰胆碱的制备与纯化[D]. 邹俊康. 浙江大学, 2021(01)
  • [9]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硫自养反硝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张翰澍.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10]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结直肠癌机制研究[D]. 胡树坚. 兰州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如何设计化学合成实验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