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时间的选择

课堂讨论时间的选择

一、课堂讨论时机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奇,董乾然[1](2021)在《教学时序:学理澄清与实践超越——以“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模式为例》文中提出"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两种教学模式的纷争,本质上是教学时序的研究不足所导致的误解误用。教与学的先后次序应归属于教学时序,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安排的先后顺序及其逻辑关系。实践超越策略在于辩证看待教学时序之于教学活动的客观影响与实践价值;树立良好的时序思维,统筹协调教与学的先后次序;依据教学活动的总体态势,强化教学时序的规划意识;增强教学时序调控能力,提升运用教学时序的灵活度以及综合考虑教学时间的其他构成要素,为教学时序的整体优化提供保障。

郭继远,张艳[2](2021)在《简论SPOC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改的大舞台如火如荼地演绎着一幕幕大剧,课程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一朵绚丽奇葩和重要指向。针对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日趋增多的大背景,我们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业评价等环节,构建SPOC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以期通过多轮教学实践和系统评价,验证这一模式的有效性。

王瑶[3](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张彩莲[4](2021)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作为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备受重视,而且在人生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对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为了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数学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教师可将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并应用学生自学、对学、群学等方式.本文从分析小组合作教学现状入手,根据现实情况探索适合教师应用的教学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伍绍杨,彭正梅[5](2021)在《迈向更有效的反馈:哈蒂“可见的学习”的模式》文中认为"可见的学习"研究发现,反馈是影响学业成就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但反馈的有效性展现出很大的差异,有必要寻找使反馈效用最大化的途径。本文回顾了反馈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种范式的转变,述评了哈蒂的反馈模型,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全面的反馈框架,尤其强调了反馈过程产生影响的学习者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将反馈融入课堂教学需要考虑的复杂维度,包括反馈的时机、互动结构及媒介。

罗小菊[6](2021)在《互动课堂视角下精准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教师、学生和教材是互动课堂的主要因素,学生是互动主体,教材是互动载体,教师是互动主导。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及其主题,设计难度适宜、真实性强、指向清晰,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螺旋上升的精准问题,并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精准问题的提出时机和回应效度,构建真实、深度和有效的互动课堂。

吕晋[7](2021)在《3W模式:“三全育人”框架下课程思政模式探索——以通识课程幸福心理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当前思政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不足、可操作性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文章作者提出了思政教育中的"3W模式",即"WHO-WHICH-WHEN模式"。该模式关注"由谁来讲""从哪一个切入点开始讲""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进入价值观的渗透"这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了具体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课堂教育方式。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研究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师媛媛[8](2021)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提问研究》文中提出

王聪颖[9](2021)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提问与理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筱[10](2021)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两当县某两所初中为例》文中认为

二、课堂讨论时机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堂讨论时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2)简论SPOC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的基本架构
    1.创新性融合模式基本架构
    2.精当性教学目标设计
    3.精准性教学内容设计
    4.合理性教学过程设计
    5.系统性教学评价设计
    6.超前性SPOC教学实践
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实践扫描
    1.引导学生建立课程学习新理念
    2.指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选择
    3.选择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和时机
    4.设计有效课堂讨论环节
三、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与缜密熟虑的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评价
    2.教学反思

(3)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3.2.1 推拉理论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3.2.3 承认理论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5.1.1 世界观考察
        5.1.2 政治观考察
        5.1.3 人生观考察
        5.1.4 法治观考察
        5.1.5 道德观考察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现状
    (一)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二)小组划分不合理
    (三)教师自身定位不明确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充分整合学习内容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2.充分整合学习内容
    (二)精选小组讨论时机,灵活采用应用策略
        1.精选小组讨论时机
        2.灵活采用应用策略
    (三)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三、结语

(5)迈向更有效的反馈:哈蒂“可见的学习”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馈的历史:三种心理学范式的反馈模型
    (一)行为主义反馈模型
    (二)认知主义反馈模型
    (三)建构主义反馈模型
二、哈蒂的反馈模型
    (一)反馈的三个时间视角
        1.正馈——聚焦当前要实现的目标
        2.后馈——聚焦对过去的反思
        3.前馈——聚焦未来的规划
    (二)两种类型的反馈
        1.基于个人的反馈——表扬与批判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基于表现的反馈:反馈要与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水平相匹配
    (三)构建更全面的反馈框架:关注学习者因素和社会因素
        1.学习者因素: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和成长型思维
        2.社会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欢迎错误的课程文化
三、如何将反馈融入教与学
    (一)反馈时机
        1.准备阶段的反馈
        2.任务中的即时反馈
        3.任务后的评价反馈
    (二)反馈的互动结构——关注师生对话和同伴反馈
    (三)反馈的媒介:利用技术提升反馈的效果
四、迈向更有效的反馈模式

(6)互动课堂视角下精准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学情,把握精准问题的难易度和真实性
    1. 立足学生认知水平,把握精准问题的难易度
    2. 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把握精准问题的真实性
二、立足教材内容及其主题,把握精准问题的内容和形态
    1. 问题指向精准,高效引出主题
    2. 设计精准问题链,深度探究主题
三、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控好精准问题提出的时机和回应效度
    1. 把握提问时机
        (1)问在教材留白处
        (2)问在学习困难处
        (3)问在学生潜能处
    2. 把关回应效度

(7)3W模式:“三全育人”框架下课程思政模式探索——以通识课程幸福心理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的问题
二、课程与方向的选择
三、具体方法
    (一)调查目标对象:深入调查,因材施教
        1. 恋爱意愿
        2. 与异性交往能力
        3. 恋爱经验
        4. 恋爱知识来源渠道
    (二)有的放矢,明确价值观引领方向
    (三)改进授课方式,用3W模式完成价值观的引导
四、结果与反馈
五、结束语

四、课堂讨论时机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学时序:学理澄清与实践超越——以“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模式为例[J]. 杨晓奇,董乾然. 课程.教材.教法, 2021(10)
  • [2]简论SPOC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J]. 郭继远,张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35)
  • [3]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4]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张彩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23)
  • [5]迈向更有效的反馈:哈蒂“可见的学习”的模式[J]. 伍绍杨,彭正梅. 开放教育研究, 2021(04)
  • [6]互动课堂视角下精准问题的设计与实施[J]. 罗小菊.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21(07)
  • [7]3W模式:“三全育人”框架下课程思政模式探索——以通识课程幸福心理学为例[J]. 吕晋. 高教学刊, 2021(20)
  • [8]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提问研究[D]. 师媛媛.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9]指向深度学习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提问与理答研究[D]. 王聪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10]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两当县某两所初中为例[D]. 张筱.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课堂讨论时间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