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新“金领”职业

五种新“金领”职业

一、五种新“金领”职业(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中[1](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提出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马建新[2](2003)在《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溯本追源地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又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结合起来,探索有关民营科技企业的理论创新。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经济联合体。它实行的是“劳者有其股”的实践方式,是对马克思“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思想的一个有益探索。 本文通过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现状,将多个学科的有关知识与熊彼特提出“创新”观点以来的技术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探讨民营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主线”的综合创新理论。既有定性思考,又对综合创新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规律。在1997—2001年度的民营科技企业数据基础上,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总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与职工总数、科技投入(代表技术创新)、出口创汇、税率、体制(代表制度创新)等的关系,对综合创新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拉格郎日乘子法构造出哈密顿函数,从而求出最优税率.对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前景作出预测。 本文从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民营科技企业的综合创新置于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和研究,阐述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内涵,构建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理论体系。根据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规律,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协同的机理出发,建立起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1997年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优劣势,总结出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持续能力的三种基本模式。提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战略框架下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在技术创新上选择U型道路,在制度创新上走“股份共同制”道路,在管理创新上选择“知识增殖管理”道路。揭示了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是民营科技企业第三次创业的核心内容,指出风险投资与金融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有力保障,同时,创新环境的优化对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以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入口”,从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有价值的思想材料,进一步探索企业创新的新思路,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经济管理理论和科技管理理论。

李晓勇[3](2003)在《FSJW公司营销渠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4P之一的营销渠道(Place)在经典的市场营销研究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企业在内部生产、管理、促销等方面成本挖潜的空间越来越小,营销渠道成为成本挖潜最后和最大的源泉,对营销渠道的研究就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设计适当的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成为市场营销研究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论文主要对塑料编织行业、FSJW公司的现状及其营销渠道现状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营销渠道宏观(PECT分析)、中观环境分析(波特分析),对FSJW公司营销渠道微观环境分析;又结合FSJW公司具体的营销渠道的实际,提出了FSJW公司营销渠道优化设想。 本论文不仅力求在研究角度上有所创新,而且也十分注重其实际应用价值和操作性。在对FSJW公司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营销渠道的未来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对塑编行业营销渠道实际应用的发展有所贡献,同时能为塑编行业其他企业制定营销渠道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二、五种新“金领”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新“金领”职业(论文提纲范文)

(1)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方法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一 业务经营概况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一 生产救灾运动
        二 增产节约运动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二 供应业务分析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二 商业技术革新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二 建厂情况概论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第一节 业务经营
        一 商业调整概论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二 由改造到领导
        三 由领导到挤压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二 商品"三清"运动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一 建立的背景
        二 性质和任务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四 代购代销员
        五 领导管理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一 "批"
        二 "树"
        三 "改"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服务农业生产
        二 服务农民生活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对私指导思想
        二 对私政策
        三 对私商的冲击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一 搞好"学、揭、批"
        二 做好企业整顿
        三 大树先进典型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以购促产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一 改革的背景
        二 改革的内容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业务经营概览
        二 棉花经营
        三 农资供应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一 股金风波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结语
    一 百年回眸
    二 展望未来
征引文献
后记

(2)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民营科技企业及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1.2 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历程与综合创新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与综合创新概念的界定
    1.4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的意义与思路
2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2.1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分析框架
    2.2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互动路线
    2.3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
3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3.1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
    3.2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优劣势分析
    3.3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不足的定性分析
    3.4 民营科技企业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的基本模式
4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战略的路径选择
    4.1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综合创新
    4.2 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支撑综合创新
    4.3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协调综合创新
5 风险投资与金融创新: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有力保障
    5.1 风险投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5.2 风险投资支持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成功经验
    5.3 风险投资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设想
    5.4 民营科技企业金融创新的战略选择
6 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与创新环境优化
    6.1 民营科技企业的振兴呼唤理论环境创新
    6.2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策环境的优化
    6.3 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的服务创新
[附录]: 构筑全新的孵化模式--大连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的调查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一览
后记

(3)FSJW公司营销渠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选题的意义
    1.2 范围的界定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方案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 塑料编织行业和FSJW公司营销渠道现状
    2.1 国内塑料编织行业及其营销渠道现状
        2.1.1 营销渠道的概念
        2.1.2 国内塑料编织行业现状
        2.1.3 国内塑料编织行业营销渠道现状
    2.2 FSJW公司及其营销渠道现状
        2.2.1 FSJW公司现状
        2.2.2 FSJW公司营销渠道现状
第三部分 塑料编织行业及FSJW公司营销渠道环境
    3.1 塑料编织行业及FSJW公司营销渠道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分析
        3.1.2 经济分析
        3.1.3 文化分析
        3.1.4 技术分析
    3.2 塑料编织行业及FSJW公司营销渠道中观环境分析
        3.2.1 塑编行业竞争态势--低成本显优势
        3.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3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御强度
        3.2.4 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3.2.5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3.2.6 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3.3 FSJW公司营销渠道微观环境分析
        3.3.1 FSJW公司营销渠道中市场主体分析
        3.3.2 FSJW公司营销渠道中市场客体分析
        3.3.3 FSJW公司营销渠道中市场行为分析
    3.4 FSJW公司营销渠道竞争环境分析
        3.4.1 竞争类型
        3.4.2 竞争结构与营销渠道
    3.5 FSJW公司营销渠道关键因素分析
第四部分 FSJW公司营销渠道分析
    4.1 渠道模式的发展历程
        4.1.1 渠道的级数
        4.1.2 FSJW公司营销渠道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4.2 渠道成员和渠道激励措施分析
        4.2.1 渠道成员的评估
        4.2.2 渠道激励措施分析
    4.3 渠道中的相关政策
        4.3.1 价格政策
        4.3.2 产品政策
        4.3.3 促销政策
        4.3.4 物流政策
    4.4 渠道冲突分析
        4.4.1 价格冲突
        4.4.2 串货
    4.5 营销渠道控制分析
第五部分 FSJW公司营销渠道优化设想
    5.1 营销渠道优化设计的原则
        5.1.1 影响营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5.1.2 营销渠道优化设计的原则
    5.2 优化FSJW公司营销渠道原因
        5.2.1 FSJW公司营销渠道滞后于市场变化
        5.2.2 营销渠道成本的控制举足轻重
        5.2.3 企业规模壮大对营销渠道的辐射力和控制力要求更高
        5.2.4 产品线与营销渠道
        5.2.5 产品生命周期与营销渠道
    5.3 营销渠道模式的选择和营销组织结构
        5.3.1 营销渠道的发展
        5.3.2 直营制的销售体系
        5.3.3 营销组织保障体系
    5.4 营销渠道成员选择
        5.4.1 寻找渠道新成员的途径
        5.4.2 中间商级别
        5.4.3 中间商的评定标准
        5.4.4 中间商的管理与控制
        5.4.5 各类中间商的评估
    5.5 渠道终端管理和渠道成员激励
        5.5.1 终端市场的管理与控制
        5.5.2 开展终端市场助销
        5.5.3 价格稳定的控制
        5.5.4 窜货预防与监控
        5.5.5 渠道成员激励
    5.6 设计国际营销渠道
        5.6.1 国际市场中的中间商
        5.6.2 设计国际营销渠道
    5.7 营销渠道的绩效评估
        5.7.1 营销渠道绩效评估的内容
        5.7.2 营销渠道绩效评估的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五种新“金领”职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2]民营科技企业综合创新研究[D]. 马建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4)
  • [3]FSJW公司营销渠道研究[D]. 李晓勇. 四川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五种新“金领”职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