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略论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宏,韩凤伟[1](2022)在《探析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文献资源建设、空间建设、学习咨询与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带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使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志标,徐哲[2](2021)在《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的研究意义,基于系统论的视觉,并分析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铁峰,黄长伟[3](2021)在《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服务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助力大学人才培养的服务路径。

徐刚[4](2020)在《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思想渊源,丰富中国法律思想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教育起源于近代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性变革,初步形成于国民政府制定法体系完善后的30年代末期。孙晓楼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近代法律教育,并出版国内第一本法律教育专着《法律教育》的法学家,被吴经熊誉为“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被美国学者康雅信(Alison W.Conner)誉为“出色的法律教育家”。《法律教育》涵盖了法律教育领域里的几乎全部内容,包括法律教育之意义和目的、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之比较、师资队伍与设施保障、入学条件与课程设置、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律实践教学、法律夜校与法律研究院等。因而,有学者认为孙晓楼是民国时期“专门法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并在“中国法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研究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作用发挥、历史价值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如何走以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创新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廓清跨学科知识体系对未来法学教育的影响等。孙晓楼正是在类似的时代更迭、论争不断的历史背景下,建构出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其探讨和论证过的内容有:法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政治责任;在法律国际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好本国法律教育的民族性、社会性;法律人才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主张从最开始的提高入学资格入手,到培养环节中以高水平教授、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来共同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等。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法律社会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包括法制环境、地域背景、学术氛围以及个人因素。“自主性”特征明显的国民政府法制建设,在建成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具有中国品质的近代法律体系后,更加需要一批既深谙西方法律文明,又从小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本土法学家来深入推进法制建设。他们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法律自主性变革,而且能更加有力地强化法律变革的自主性。阻碍民国司法独立的掣肘性因素在于法律人才的匮乏,此外,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充实进新式司法机构和运转司法。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吸引了大批法科留学生留沪工作和优秀律师执业团体的形成。他们共同成为私立法政院校的优质师资,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法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受过西式法律教育并于20年代崭露头角的第二代法学家,不但能够运用西方法律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将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法律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且经常性地开展法律思想大讨论和多领域的法律实践活动。孙晓楼长时间倾注于东吴法学院教书育人,精心编纂两期法律教育专号,也深受东吴师生法律教育思想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精深研究,系统化的法律教育思想得以最终形成。深刻阐释了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任何理论体系必然都有其独有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引,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自不例外。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源自于对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空谈式的理论教育、士大夫式的绅士教育、功利式的个人主义教育、盲从式的洋化教育等问题的关注和改进。关于法律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关系到国家法治的前途,并希望办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能特别注意到,因不切国情而妨害国家民族性发展的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希望办理法律教育的人能将法律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杜绝短期功利思想和行为;希望法学界注意到法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尽心竭力地研究法律教育。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是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关于什么是法律人才,他认为要具备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针对当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对外国理论缺乏甄别、对德育重视不够、对社会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行理实并重制、改革课程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改变讲授方式、加强品行培养、增强对理论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等具体举措,对于当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依然具有较多启示意义。重点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孙晓楼从法律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实并重制、法律研究方法、法律课程编制等四个方面,对民国法律教育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法律国际化进程中,法律教育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和本国社会实际,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比较借鉴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来改善中国法律教育。理实并重制,既有法律人才培养不适应废除领事裁判权需要和为缓解法律张力而培养具有较高司法智慧、司法技巧的法律人才等历史背景,又有以例案研究等四点关键之举来实现理论学科和实验学科相配合等系统内涵,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性。偏于理论的、狭义的、分析的研究方法存在通病,而在社会法学派崛起之后,法律的研究方法出现倾向于实际的、广义的、功用的研究之趋势。在详细考察12所国内外着名大学法律课程的基础上,不但研究得出沿用至今的课程编制五项原则,而且提出应添设法律伦理学、会计学、理论法学等三门课程的观点,切实针对时弊,符合当时历史阶段要求,至今仍具颇多启发意义。深入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孙晓楼从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初始环节的入学门槛把控、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高水平教授、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保障的设施设备等三个方面对法律人才培养进行质量控制。受美国和东吴法学院“精英化”法律教育的影响,针对不合格学生充斥法律学校的时弊,提出一方面要限制学生人数,来达到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去选择人才和方便教师集中培养学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提高入学资格来代替延长学习年限,保证学生在学习法律前应当修完9门基本科目。主张教育部限制学生人数的整顿措施,应当考虑各个学校的历史、已往的成绩、不同学科的强弱程度、学校本身经济情况等因素,避免一刀切。针对位置不稳、四处兼职的教授现状,主张以身许学的专任教授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通过俸给的提高、位置的保障、课目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和生活的改善,来崇养“国士式”教授。法学图书馆、模型法庭、讨论室、法律救助社是保障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设备支撑。着重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孙晓楼在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朝阳学院院长时期的法律实践,既是其法律教育思想的折射与印证,又是其实践智慧的充分展现。以论着的形式阐释比较法研究令人信服的理由,试图说服政府减少对东吴法学院比较法教学的干预,并指出比较法研究之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中国法。特色鲜明的比较法教学给东吴法学院带来了充足的生源、良好的就业、星光闪耀的律师群体和司法官群体等巨大实际效益。长期在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群体指导下的东吴模型法庭课程,克服了长期理论灌输之弊病,训练了学生法律推理、法律论辩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东吴法学院法律教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担任朝阳学院院长期间,积极推行理实并重制,聘请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学家组成司法组教务委员会,引进模型法庭并适当增加比较法课程,补强了朝阳学生短于法律实践的弱项。孙晓楼是在中国添设法律研究院的最早极力主张者之一,也阐释了法律夜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存在的理由及改进对策。全面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当代价值。与同时代主要法学家相比,孙晓楼从推动和实现国家法治的高度出发,以更加宏大的系统性思维站在理论建构者的视角,综合运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建构民国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法律学系科目表工作,对在全国范围开设法学基本科目必修课、比较法课程以及遵循其主张的课程编制五大原则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法律教育思想对朱家骅任教育部长时期的宏观法律教育政策产生了不少启发和影响。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时期,始终坚守比较法教学,积极推动模型法庭和图书馆建设。抗战期间担任朝阳学院院长,克服筚路蓝缕的办学困境,竭尽所能地四处聘来阵容齐整的高水平教授队伍,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考试制度和奖惩制度,取得了招收法科研究生的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治校成果。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进一步明确当今法学教育宗旨和定位,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构建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如何开展好跨学科教育,如何将法律伦理学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如何改进法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多的经验启示和较强的借鉴意义。

徐哪[5](2020)在《MOOC在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中的课程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10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由国务院颁布,其中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度颁布的相关文件《2019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的通知中,将“智慧教育”作为发展目标,通过能力素质培育力量的挖掘,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育提供空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2020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的政府报告中提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中西部高校发展。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2020年初,线下教育因为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遭遇“寒冬”,为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线上教育一路高歌猛进。MOOC作为在线教育的重要形式,在高校专业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MOOC又称在线开放课程,《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由教育部颁布后,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成果,这是实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MOOC大规模建设的重要纲领。可实现MOOC在图书馆学教学中更好更快更优的发展。因此,“MOOC在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中的课程建设研究”是一个十分有必要性的研究选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首先阐述MOOC起源、发展、概念内涵、基本特点以及构成要素;以及高校图书馆学教育情况,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让MOOC课程更好更优地适应图书馆学教学,借助MOOC来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学在人才培养中取得良好成效;其次,对MOOC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的开课情况与运行模式进行总结,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MOOC发展现状调查,并对MOOC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随后,从“慕课”在图书馆学教学中的应用来分析高校图书馆学MOOC课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对未来MOOC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得以更好的应用,并针对高校图书馆学MOOC课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策略。

李燕华[6](2020)在《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已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包括教育领域,信息能力俨然成为促进人们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硕士生来说,其信息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着硕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硕士生信息能力水平及其培养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信息能力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本研究中信息能力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其次,根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7个地理区域中分别随机抽取2所地方师范大学作为被试,从教育学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举措这三方面出发,对这14所高校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剖析其信息能力培养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再次,以G大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三种方式对G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挖掘其在信息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对14所地方师范大学的对比分析及对G大学的个案分析,提炼出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生信息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信息分析能力较弱,对数据分析软件、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的使用能力堪忧。其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2)信息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欠理想;(3)信息能力相关培训的参与率低;(4)硕士生个人自学意识弱,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4点:(1)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的不完善;(2)高校信息能力培养体系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3)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时间和信息能力水平有限;(4)硕士生个人信息意识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根据现存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提出以下改进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第二,高校加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第三,硕士生要提升自身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编制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调查问卷,并验证其信效度,对硕士生的信息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但笔者研究能力有限,且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望未来的相关研究能扩大样本数量,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数据误差。

王玉瑶[7](2020)在《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载体和组织者之一,阅读推广无疑是其天然使命。随着阅读推广活动在高校的相继开展,高校阅读推广人同时承担着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引导、实行者等多重身份,该身份也被人们渐渐了解,并且逐步走入了专家学者的视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队伍应当如何合理构成;高校阅读推广人在新的背景与挑战下应当具备哪些综合素养;怎样培养符合本校特色的阅读推广人,能更加贴合实际;怎样能使高校阅读推广人制度逐步完善;怎样优化阅读推广人培训课程体系,帮助其更加专业化等等,这些都应当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素质能力培养展开相关调查和研究,以期为图书馆界完善阅读推广人能力素质,加强培养方案建设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阅读推广与阅读推广人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叙述,并对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要求等基础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介绍了本文以“理论基础—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的研究思路,并点名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之处。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素质能力培养进行调查与整理。同时选取了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对于阅读推广人培育较为重视的三所高校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与讨论。再结合前文问卷回收情况,分析出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素质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出完善建议。最后,总结前文研究内容,并出不足之处,同时对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出展望。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孙梅[10](2020)在《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探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普及进程加快,但同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各行业刚需人才,将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不仅需要体量的增长,还需要实力的增加。要全面振兴高等教育,首先要振兴本科教育。就高校图书馆如今支撑服务现状而言,本科教育改革需要高校图书馆服务变革支撑。从科研支持到学科馆员,从创客空间到自助服务,高校图书馆在不断改进自身追求更高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中心、资源中心、学术中心以及教育中心,本科教育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即是确定了本科教育同样在高校图书馆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安徽省3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支持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我国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照,总结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的基本情况,为正式调查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服务做好准备。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图书馆发展本科教育支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且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总结文章的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与本科教育相关服务的调查,对国内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现状进行概述,为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调查纲要。第三部分,主要是以安徽省双一流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三国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较整合出目前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支持服务建设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文化活动较少、课程服务嵌入程度低、科研服务不全面、素质评分种类少、忽视社交媒体价值这五个问题。第五部分,为完善安徽省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支持服务,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要多办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课堂重视程度、引进科研服务人才、增加素质评分种类、重视社交媒体价值这五个解决措施。第六部分,是对本次调查和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对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解释,展望未来该研究方向的发展。

二、略论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探析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二、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人才培养方面所应采取的措施
    1. 高校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及阅读推广
    2. 构建学习、研究及创新空间,助力人才培养
    3. 提供学习咨询与辅导服务
    4. 高校图书馆为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服务
    5. 加强大学生信息、科学、人文素养教育
    6. 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7. 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新媒体服务于人才培养
    8. 不断提升馆员素质

(2)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书院”研究现状
2 高校“图书馆+书院”研究意义
    2.1 有利于突出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2.2 有助于学校决策者重视图书馆并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
    2.3 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员参与度与提升图书馆话语权
3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要素分析
    3.1 目的要素
    3.2 中心要素
    3.3 人员组织要素
    3.4 内容要素
    3.5 路径要素
4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1 融合信息素养教育和通识教育
    4.2 整合知识获取方式
    4.3 培育实践能力
5 结束语

(3)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服务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1.2 图书馆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1.3 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 图书馆可以为MOOC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
    1.5 图书馆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育科研文化
    1.6 嵌入式教学服务是图书馆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
2 图书馆服务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服务路径
    2.1 加强以教学参考书为主的教学资源建设,提供课程资源等的学习支持服务
    2.2 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2.2.1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高校信息素养大赛。
        2.2.2 重视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工作。
        2.2.3 丰富信息素养系列讲座内容,开展线上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2.2.4 创新《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手段。
    2.3 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新途径
    2.4 构建基于MOOC资源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2.5 建设创客空间为大学生成才就业搭建平台
    2.6 坚持线上线下协同促进的嵌入式教学方式
3 结束语

(4)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法制环境: 制定法体系的完备和司法改革的推进
        一、制定法体系的完备
        二、司法改革的推进
        三、小结
    第二节 地域背景: 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
        一、近代上海与法学留学生
        二、近代上海与私立法政院校的发展
        三、近代上海与律师职业团体的形成
    第三节 学术氛围: 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与法律教育思想讨论的兴起
        一、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
        二、法律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兴起
    第四节 个人因素: 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与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一、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
        二、孙晓楼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第二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
    第一节 对民国大学教育批评及改进意见
    第二节法律教育之意义: “有关于国家法治的前途”
        一、中国古代法律教育: 现代法治的缄默之地
        二、乱象丛生的民国法律教育呼唤系统的法律教育研究
        三、办出高水平的法学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法律教育之目的: “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
        一、法治意识与法律人才: 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和关键
        二、法律人才之要件: 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
        三、改进和完善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人才培养
第三章 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改善中国的法律教育: 借他山之石以自立
        一、法律民族化的检讨
        二、大陆英美法律教育之比较借鉴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一个新制度: “理实并重制”
        一、“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系统内涵
        三、“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四、小结
    第三节 法律研究方法之转变趋势
        一、各法学派研究方法的不同
        二、从理论的研究到实际的研究
        三、从狭义的研究到广义的研究
        四、从分析的研究到功用的研究
    第四节 法律课程编制之研究
        一、法律课程编制应遵循之原则
        二、法律学校应添设之三门学课
        三、一份理想的法律课程表的出炉
第四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始环节: 从把控入学门槛开始
        一、未进法律学校之前应修习之基本科目
        二、限制学生人数、提高入学资格以“培植完善的法律人才”
    第二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水平的专任教授
        一、难以以身许学的教授充斥社会
        二、“崇养国士式的教授以做青年的矜式”
    第三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保障: 法律学校应有之设备
        一、法学图书馆
        二、模型法庭
        三、讨论室
        四、法律救助社
第五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
    第一节 东吴法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
        一、比较法教学
        二、常态化开设模型法庭
    第二节 法律夜校人才培养和东吴法学院研究生教育
        一、法律夜校人才培养之改进
        二、法律研究院之添设
        三、开创中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先河的东吴法学院
第六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 与同时期主要法学家比较
        一、关于法律教育目的的探讨
        二、关于法律人才观的探讨
        三、关于法律课程编制的探讨
        四、关于法律学校教授的探讨
        五、关于法律学校设备的探讨
        六、对待比较法的态度
    第二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继承与革新: 对第一代法学家的法律教育思想
        二、启发与采纳: 对国民政府法律教育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三、执教与执掌: 在“南东吴,北朝阳”的法律教育实践
    第三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一、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MOOC在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中的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评
    1.3 MOOC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慕课”基本概述及高校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情况
    2.1 “慕课”基本概述
        2.1.1 “慕课”的起源与发展
        2.1.2 “慕课”的概念内涵
        2.1.3 “慕课”的基本特点
        2.1.4 “慕课”的构成要素
    2.2 高校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情况
        2.2.1 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地区分布
        2.2.2 我国图书馆学本科各院系主要课程与培养目标
        2.2.3 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第3章 “慕课”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
    3.1 “慕课”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3.1.1 “慕课”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的开设情况
    3.2 MOOC的相关课程平台及运行模式
        3.2.1 国内外知名课程平台
        3.2.2 中国大学MOOC的运作模式
    3.3 “慕课”在高校图书馆学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分析
        3.3.1 有助于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方式的改进
        3.3.2 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3.3.3 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学理论课的吸引力
        3.3.4 有助于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
        3.3.5 打破了学校围墙和时空界限
第4章 高校图书馆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应用策略
    4.1 我国图书馆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1 图书馆学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缺失
        4.1.2 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全面保证
        4.1.3 课程种类单一,教学内容较基础
        4.1.4 MOOC课程缺乏宣传与推广
        4.1.5 学校建设“慕课平台”的成本较高
    4.2 “慕课”在图书馆学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4.2.1 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实践教学融合发展,推动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4.2.2 完善MOOC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4.2.3 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走联盟式发展的道路
        4.2.4 加大MOOC的宣传与推广力度
        4.2.5 加强社会层面的资金协助力度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1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6)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信息时代对硕士生信息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师范类硕士生信息能力的挑战
        3.信息能力支撑信息时代硕士生的专业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信息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地方师范大学
        2.教育学
        3.信息能力
一、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理论分析
    (一)信息能力在硕士生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1.信息能力是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关键
        2.信息能力是养成硕士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3.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早已纳入国家规范
    (二)硕士生信息能力的评价
        1.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信息能力评价标准
        2.相关研究中的信息能力评价指标
    (三)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及教学
        2.信息能力培养的讲座与训练
        3.导师的指导与硕士生的自学
        4.其他教育活动
    (四)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启示
        1.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2.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启示
二、我国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要求及措施
    (一)选取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的缘由
        1.教育学具有相当强的代表性
        2.地方师范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3.个人兴趣和期望
    (二)我国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解读
    (三)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设置及信息能力培养目标设定
        1.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差异较大
        2.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目标设定不清晰
    (四)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1.开设信息能力教育课程
        2.开展信息能力培养讲座与培训
        3.相关赛事及实践活动
三、个案研究:G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选取G大学的缘由
        1.G大学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地方师范大学
        2.G大学教育学学科水平高
        3.个人原因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
        2.问卷信效度分析
        3.调查研究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2.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及硕士生的参与度分析
        3.信息能力水平的描述统计分析
        4.信息能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5.访谈结果分析
四、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2.信息能力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欠理想
        3.信息能力相关培训参与率低
        4.硕士生个人自学意识较弱,重视程度不足
    (二)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不完善
        2.高校信息能力培养体系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
        3.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时间及信息能力水平有限
        4.硕士生个人信息意识弱,缺乏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
五、改进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1.建立和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体系
        2.加快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进程
    (二)高校要加强对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1.明确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目标,提高信息能力教育的地位
        2.建立完整的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结构体系
        3.建立健全硕士生信息能力评价体系及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4.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三)硕士生要提升自身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1.增强信息意识,主动汲取信息知识
        2.正视自身不足,端正学习态度
        3.借助互联网开展个性化学习,提高信息能力
六、研究结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1.研究的创新之处
        2.研究的不足之处
        3.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1.3.1 国外发展趋势
        1.3.2 国内发展趋势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阅读推广人
        1.4.2 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要求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的调查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问卷设计
    2.2 阅读推广人人口学与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2.2.1 阅读推广人人口学基本情况统计
        2.2.2 阅读推广人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2.3 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情况统计
        2.3.1 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评价问卷信度与项目分析
        2.3.2 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评价统计
    2.4 培养单位管理现状与培养情况统计
        2.4.1 部门设立与管理制度现状统计
        2.4.2 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与获奖情况统计
        2.4.3 参与国内外以及馆内培训统计
        2.4.4 培养形式与内容统计
第三章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3.1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3.3 安徽大学图书馆
第四章 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阅读推广人队伍结构失衡
    4.2 阅读推广人综合素养有待高
    4.3 未设立单独部门统一管理
    4.4 培训频率低与形式内容单一
第五章 完善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的建议
    5.1 完善阅读推广人队伍结构
    5.2 高阅读推广人综合素养
    5.3 设立阅读推广部门
    5.4 高培训频率和丰富培训形式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10)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的调查分析
    2.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的调查设计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内容
        2.1.4 调查步骤
    2.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的调查结果
        2.2.1 学习支持服务
        2.2.2 研究支持服务
        2.2.3 其他服务
3 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案例调查
    3.1 案例选择依据
    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3.2.1 图书馆网站主页
        3.2.2 图书馆社交媒体账号
    3.3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3.3.1 图书馆网站主页
        3.3.2 图书馆社交媒体账号
    3.4 安徽大学图书馆
        3.4.1 图书馆网站主页
        3.4.2 图书馆社交媒体账号
    3.5 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的调查结果
        3.5.1 服务类型
        3.5.2 读者需求
        3.5.3 社交媒体
4 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问题及原因
    4.1 文化活动较少,不利于身心全面发展
    4.2 课堂重视不够,学科嵌入服务程度低
    4.3 专业人才匮乏,科研生命周期支持短
    4.4 素质评分单一,评价服务体系不完善
    4.5 疏忽媒体宣传,社交媒体价值转化低
5 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对策
    5.1 多办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德育文化氛围
    5.2 提高课堂重视程度,学科服务连接科研
    5.3 加强科研素养教育,服务遵循生命周期
    5.4 增加素质评分种类,完善评价服务体系
    5.5 提高原创文章质量,重视社交媒体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四、略论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析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王维宏,韩凤伟.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 张志标,徐哲.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22)
  • [3]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服务路径研究[J]. 铁峰,黄长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11)
  • [4]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D]. 徐刚. 扬州大学, 2020(04)
  • [5]MOOC在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中的课程建设研究[D]. 徐哪. 湘潭大学, 2020(02)
  • [6]硕士生信息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为例[D]. 李燕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研究[D]. 王玉瑶. 安徽大学, 2020(07)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安徽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支持本科教育服务探究[D]. 孙梅. 安徽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