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舍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市为例

农舍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市为例

一、农宅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桂彬[1](2021)在《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 ——以庐江县百花村社区中心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率逐步提高,人们的目光从城市转向了乡村建设,而乡村的社区中心类建筑作为其最为基层的一部分,在乡村的建设中有着愈发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与休闲场所,还承担着诸如行政办公、教学、文化文脉传承、产业发展等作用。因此,乡村社区中心的活力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兴衰,有必要将乡村社区中心作为乡村更新建设的发力点。本文以乡村中最为常见的公共建筑“乡村社区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进行分析。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的阐述解读,结合国内外对场所精神和社区中心发展历程的研究,探究社区中心在当今社会中的特点。第二章节理清乡村社区中心在当下社会的发展困境,再对场所精神的相关特征进行阐述,找寻场所精身与乡村社区中心之间的关联性。场所精神的主要特征有五点要素,分别是社会要素,环境要素,空间要素,物质要素和人本要素。通过对五点要素的详细分析,提出场所精神理念介入乡村社区中心建设的可行性。第三章为实践案例部分,通过分析这五个案例的特征,归纳出符合乡村特色的乡村社区中心设计的理念,并在第四章节对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第五章节将这些设计策略用于作者所参与的百花村社区中心的实践案例之中。在实践项目中笔者详细分析了乡村社区中心是怎样塑造其内在的场所精神。同时期待为今后的乡村社区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马力[2](2021)在《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机和隐患,整体建造体系粗放,存在对自然环境干预大、地域文化缺失、资源消耗大、经济成本不合理等问题,总体乡村建筑的品质较低。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借鉴“低影响开发”理论,汲取该理论的核心本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提出以尊重基地现有的自然、人文、能源和经济等综合环境因素为本质的“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念。该理念不同于绿色建筑与在地性建筑等熟知理论对单一设计层面的关注,而是将自然、文化、能源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来探究适合当下乡村的适宜性建筑设计思路,使建筑以“低姿态”的方式融入到周边的既有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对周边综合环境的“低影响”。全文总共六个章节,核心章节为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实践方面的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其次,对“低影响”模式下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研究,分别总结各相关理论在“低影响”模式视角下的理论启示。并系统分析了“低影响”模式与各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原理概述,得出理论的深层本质,并提出“低干预、低冲击、低消耗”的设计原则和若干注意要点。再次,搜集国内外近些年来优秀的乡村建筑实践,首先采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对这些案例的建成时间、地理位置和建筑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三个方面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的策略提炼分析。随后,以东北地区为例,进行相应的策略总结,结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成果,对东北乡村建筑的现状问题和设计影响因素的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第四章的实践策略分析为基础,从三个设计原则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层面对这些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依托本章提出的各项策略,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一套“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最后,选取调研村庄的某个场地,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和试评分,对第五章提出的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综上,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试图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来探索总结出一套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等因素的综合适宜性设计策略。

王秀鹭[3](2021)在《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建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传承和发扬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的传统本土文化,国内掀起了一阵“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众多建筑师参与其中,力求改变“千村一面”的乡村风貌,笔者在其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乡村建设项目,努力将地方性历史文化特色和本土建筑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并积极探索其融入到当代设计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陕西丹凤“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对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自然要素、建筑风貌、人文要素以及本土材料的充分调研基础上,基于丹凤县的自然因素和本土营造特征完成该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本文以传承丹凤本土营造特色为基础目标,发扬本土文化特征为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探讨如何在丹凤进行本土营造建筑设计。首先,基于对本土营造的基础理论梳理,总结其发展脉络,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当下国内涌现出的优秀实践案例,对36个本土营造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归纳,并对其建设方法进行提取和总结,为后续建筑设计提供方法论;最后,以上述本土营造设计理论基础和乡村建设方法论为指导,进行实地探勘。调研以自然地理要素、历史文化脉络、空间布局分布以及乡土建筑特色等本土营造特征为设计依据,从设计定位、总图布局、建筑单体、绿色技术设计四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深入对“党员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践创作研究,使“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设计既能结合自然山水、融合村落肌理、体现本土特征,又能结合现代功能、融入先进技术、注入生态理念等,通过多种要素结合进行现代创新设计,进而实现对丹凤县本土营造特色的传承和本土文化特征的发展。期望本文所提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能够为丹凤当代本土建筑的设计开拓思路,对今后丹凤地区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思琪[4](2021)在《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文化旅游部成立之后,正式将文化旅游纳入国家的战略决策部署及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因此,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成为了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一环。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活力,还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弘扬当地特色历史文化。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还不够充裕等问题,导致我国文化旅游型城镇的发展受到较大阻力,长期处于被动阶段。因此,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榆中生态创新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文旅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交通条件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通过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目前的优势和劣势,发现榆中生态创新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威胁,进而根据这些分析总结出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定位,并对其总体规划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为顺应我国即将到来的文化旅游热潮,本文结合现行规划,提供了一套适合榆中县的文化旅游规划方案,为其他区域的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以及城镇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研究对象,对榆中生态创新城文化旅游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以下五点:(1)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丰富等优点,并发现其现状交通条件较为薄弱、缺少水资源等劣势,结合其机遇及挑战确定规划思路,以发挥优势、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最终选择将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文化旅游型城镇。城镇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目前城镇存在的问题以及劣势,通过城镇规划弥补这些不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2)文化旅游型城镇建设是加快经济增长、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并保护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要方案,使榆中生态创新城在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融合发展,共同进步。在未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将成为首选重点方案之一。(3)根据规划方案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加强生态保护,利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众多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生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从而确保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未来的社会需要,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增建医院、学校、文化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增加常驻人口,吸引更多的游客,使社会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城镇规划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质量,将教育以及医疗设施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带动城镇发展,激发城镇对公众的吸引力,增加定居人群数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5)榆中生态创新城内拥有多条铁路线,未来将建设夏官营机场,丰富的交通线路将会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增加城市的开放程度,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支持。

罗文博[5](2019)在《田园综合体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在地性”设计的策略初探》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我国城乡关系更加密切,产业复合、信息互动的频率与日俱增,乡村建设正经历不断加速和转型的过程。然而在热潮背后,各地乡村也逐渐浮现出“特色危机”,差异化的“在地性”特征逐渐缺失,引发了学界对乡村在地性实践的重新关注与讨论。以此为背景,本文展开了对乡村公共建筑在地性设计策略的探究。首先,通过对“在地性”一词从社会学到建筑学范畴的解读,指出在地性是建筑学的一种重要固有特征属性,在设计中体现在不同尺度范畴、参与主体和实现阶段中。在此基础上,将研究聚焦在我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中,厘清在地性实践在材料建造、营建体系、集体文化和环境容量等方面遇到的诸多困境。其次,剖析我国乡村发展历程和实践现状,指出“田园综合体”是对我国当前乡村综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政策概括,逐渐成为一种复合“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梳理对比现有规划和建设成果,揭示出乡村公共建筑是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主要场所载体,讨论其在地性设计,必须直面田园综合体背景所带来的新需求,完成功能类型和空间场所的复合演变。随后,通过对近年来落成案例的整理筛选和研究走访,将田园综合体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的“在地性”策略归纳为“在地环境应变”、“在地场所营造”、“在地材料建构”、“在地时间陪伴”四大类共计十一种具体方法,结合案例逐一阐述。前三大类聚焦环境、空间、建造三个设计核心,体现在设计者对“气候环境、地形条件、文脉肌理、场地要素、空间类型、共享场所、传统技艺、本土材料、工业体系”九个方面的探索,并结合在地性设计的时间因素,拓展了“协同营建”和“共享平台”两种隐性策略,兼顾不同主体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协同经营过程。最后,基于前述的“在地性”设计策略框架,以“上范田园生活体验馆”设计为例,概述了实际项目中,在地性策略在环境条件研究、概念构思、形态布局、场所营造和材料建构等多层面的综合运用过程。全文正文约5万字,图表120余幅(组)。

高巍,胡敏,靳晓娟[6](2019)在《基于角色参与的当前我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角色"视角工具,探讨当前中国乡村建设中多元参与群体的总体情况和组成关系,从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内生力量三个层面,分析不同角色主导乡村建设的模式特征,梳理其在乡村建设中的影响领域、组织结构、作用机制、实施路径和建设成效,归纳不同角色视角下建设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不同建设模式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提出未来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曾毅超[7](2018)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当代乡村建筑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提出后,建筑学界对乡村建筑创作的关注日渐增加。不同设计机构(高校、设计院、小事务所、独立建筑师),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身在乡村建筑的事业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于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特征的新乡土建筑创作方法。本研究选取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的相关期刊,以其中五本以建筑创作为主的杂志为对象,选取这些杂志刊载的乡村建筑创作示范性案例,并应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当代乡村建设发展的特征,总结中国当代乡村建筑创作的发展规律。研究从理论发展、国家政策、实践作品、机构个人等多角度分析当下乡村建筑运动的动态、要素及特征,研究乡村建筑发展的适宜策略。研究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阐释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梳理既有研究脉络,并对研究范围、对象予以界定。第二章中,将1930至今的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附属、交融、发展时期,并进一步将2005-2017年定义为“发展期”重要起始阶段,并将2005-2017年这一时段分为“早期萌芽,多元探索,稳定发展”三个时段,以期为后续作品分析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本章将所选取的360余个建筑创作示范案例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宏观分布以及发展路径。第三章对每一份期刊的文献特征进行了分别研究,并重点考察相关的专栏、专刊对乡村建筑创作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对从事过乡村建筑活动的机构(个人、高校、设计企业)进行了分类考察,研究其在乡村建筑创作中,在结构形式,材料使用,形态创新等领域的引导作用。第五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做一个总结1)描述中国当代乡村建筑创作示范性案例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要问题;2)归纳适于我国当代乡村发展的建筑设计策略;3)审视本文的研究局限。

于晓彤[8](2017)在《当代建筑师的中国乡土营建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多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对于乡村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引导与支持,建筑学界关于当代乡土营建的话题讨论和关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当代建筑师从事乡土营建实践活动并摸索建筑设计设计策略和方法,促进了一系列反应时代背景、乡土特征及社会价值的建筑实践作品的落地。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界定了乡土、乡土营建等概念及研究内容,介绍了国内外乡土营建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对当代建筑师的中国乡土营建实践的整体特征和现象进行梳理解读。包括建筑师群体特征及其多样化价值取向和工作状态,乡土营建实践的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落后区域和东南沿海经济繁荣地区及其特征,项目业主以政府主导特定事件营建和公益团体爱心捐赠为主,项目类型主要为灾后重建带来的大量民居类建筑、爱心机构捐赠的教育类建筑、社区公共配套服务与文化类建筑和新兴民宿、精品酒店等旅游类建筑。第三章对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的多元化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建筑师注重乡土社区营造和公众参与的立场与策略,以及基于建筑本体的涵盖回应自然与气候、场地与场所、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构造、结构与技术的适宜性设计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出建筑师对乡土人居环境的实践与探索是建立在综合当地产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乡村居民等要素及充分考虑乡土社会人地、人际、人文关系基础上的建筑活动。本章旨在为我国乡土营建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指导和建立当代建筑师深入乡土从事实践的价值导向。第四章对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总结并反思其不足与局限。探讨乡建活动对于中国乡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反思乡建中建筑师价值观和公众需求间的差异、乡土地区建设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指出乡土营建实践促使建筑师重新审视乡土建筑与社区的价值和建筑师职业身份的转变,促进建筑学教育理念从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向真实的场地与生活的转变,反思建筑师在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线上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第五章结语对本文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包括构建审视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的理论框架,解读建筑师群体特征、区域分布、业主类型和功能分类等现象,总结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在社区营造和基于建筑本体的适宜性设计策略方面的经验成果,反思乡土营建实践对于我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存在问题、建筑师职业身份和社会责任、建筑学教育的积极影响。同时,找出本文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未尽和不足之处,指出未来可深化补充的内容。

武静[9](2017)在《当代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中国的乡村在生活方式、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近些年发生的改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问题在于由于发展过快,在这场改变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乡村建筑方面来说,新的建筑形式多是现代元素的简单堆砌,传统的地域特色逐渐消减,与此同时盲目的加速建设,也日益加重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从技术层面入手,而是要结合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单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发展不是简单的趋于保护传统乡土,亦或是全盘否定而重建。乡土与乡村其本身也是两个既关联又相互差异的个体。乡土建筑不是陈旧的应该被取代的东西,相反曾经的传统乡土民居的建造技术与可持续的精神,在今天看来却是异常珍贵的财富,它是传承地域文化,营造地方认同感的有利参考。当代乡村建筑要以怎样的形式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是结合传统立足当下,两者契合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因此,本文首先解析了乡土建筑与乡村建筑之间的差别,在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前提下,探析了传统乡土建筑从精神文化到空间结构的可持续性;其次,通过对实际案列的整理分析,具体的探讨当代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与运用。最后,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及实地调研成果,总结出乡村可持续性建筑的三个营造策略,并根据总结出的经验,以真实项目为案列进行最后的应对设计,来完善本文的最后论述。

贺龙[10](2017)在《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文中研究表明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是内生于乡村社会,与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社会活动,也是传统乡村聚落在空间形态上能够达到自由与秩序相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力量的冲击下,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随着社会结构的瓦解而瓦解。乡村的建造模式从‘自主’走向‘自由’,最终转变成政府主导的‘他主’模式。由于建造行为与乡村社会剥离,现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他主’建造模式因无法深入统筹农民复杂多样的个体需求,最终导致乡村社会矛盾突出、建设流于表面、发展不可持续。本文以突出农民主导的乡村建造模式为研究前提,在理论归纳与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层面的研究,解析了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之路。第一个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于重构方法的研究:论文通过对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梳理,抽象出自主建造模式的核心机制——即依附于乡村社会内部的控制引导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重构的方法和原则,认为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重构的实质是社会的重构,这种重构是一种长期的自我调节的过程,现实社会中,乡村的自我调节功能严重瘫痪,需通过自主建造活动机械运行的方式唤醒乡村社会自我调节的功能,进而构建起现代乡村自主建造的社会控制引导体系。第二个层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对现阶段乡村自主建造组织体系和设计体系的建构,从而实现自主建造活动在现实社会中的机械运行:组织体系建构主要是通过对现有行政管理体系进行专项优化,来构建与现有行政管理体系融为一体的“村民主导、共同参与”的建造共同体。设计体系建构主要是融合传统建造和工业化建造的技术优势,构建现代社会自主建造的技术体系,并引入模块化理论和开放建筑理论,构筑平台化的设计体系,建立起村民进行自主建造的控制引导框架。第三个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自主建造活动机械运行下乡村社会的自我调节过程,同时探讨了自主建造模式下乡村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二、农宅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宅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 ——以庐江县百花村社区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场所精神
        1.3.2 乡村社区
        1.3.3 乡村社区中心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场所精神与乡村社区中心的关联性
    2.1 当代乡村社区中心设计的现存问题
        2.1.1 乡村社会凝聚力缺失
        2.1.2 建筑选址与环境割裂
        2.1.3 功能组织匮俗乏新
        2.1.4 建筑形态单一趋同
        2.1.5 建筑人文精神衰弱
    2.2 场所精神相关特征认知
        2.2.1 社会要素
        2.2.2 环境要素
        2.2.3 空间要素
        2.2.4 物质要素
        2.2.5 人本要素
    2.3 乡村社区中心场所精神塑造
        2.3.1 重塑乡村社会发展动力
        2.3.2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3.3 契合建筑多元功能需求
        2.3.4 同构建筑场所文化形态
        2.3.5 延续乡土记忆人文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社区中心案例分析
    3.1 案例研究
        3.1.1 辉山村社区中心——建筑与社会
        3.1.2 彭州小石村社区中心——建筑与环境
        3.1.3 东梓关村社区中心——建筑与空间
        3.1.4 竹篷乡堂——建筑与建造方式
        3.1.5 淄博北河东村戏台——建筑与人文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设计策略
    4.1 社区中心对场所社会要素的响应
        4.1.1 参与主客体
        4.1.2 运作模式
    4.2 社区中心对场所环境要素的响应
        4.2.1 对场所自然环境的响应
        4.2.2 对场所建筑环境的响应
    4.3 社区中心对场所空间要素的响应
        4.3.1 建筑多元化的功能选配
        4.3.2 建筑空间类型的整合
        4.3.3 场所记忆空间的延续
    4.4 社区中心对场所物质要素的响应
        4.4.1 低技术与标准化
        4.4.2 新旧材料的优化
        4.4.3 细部构造的设计
    4.5 社区中心对场所人本要素的响应
        4.5.1 人文精神的认同
        4.5.2 人体尺度的的把控
        4.5.3 人文生活方式的引导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百花村社区中心项目实践
    5.1 百花村现状分析
        5.1.1 区域位置
        5.1.2 现状调研
        5.1.3 社区中心建设要求
    5.2 场所社会的特性
        5.2.1 项目的参与主体
        5.2.2 项目的运作模式
    5.3 场所环境的取舍
        5.3.1 建筑的规划布局
        5.3.2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5.4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5.4.1 建筑功能类型
        5.4.2 建筑的空间类型
        5.4.3 建筑的记忆空间
    5.5 建造方式的适宜呈现
        5.5.1 适宜技术的应用
        5.5.2 乡土材料的演绎
    5.6 人文行为的关怀
        5.6.1 对人体尺度的把控
        5.6.2 生活方式的引导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贡献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电子文献
附录A 百花村初步设计图纸
附录B 百花村村民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概况研究
        1.4.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1.4.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启示
    2.1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LID)概念解析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的本质特点
        2.1.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2.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2.2.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原则概述
        2.2.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2.2.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2.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2.3.1 国内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概况
        2.3.2 在地性乡村建筑理念原则概述
        2.3.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2.3.4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原理与原则
    3.1 “低影响”模式与相关理论关联性分析
    3.2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论来源和本质
        3.2.1 理论来源及其转译到乡村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3.2.2 “低影响”模式原理本质
    3.3 “低影响”模式理论的设计原则
        3.3.1 理论内涵和原则概括
        3.3.2 环境保护方面—低干预原则
        3.3.3 地域文化方面—低冲击原则
        3.3.4 资源与成本方面—低消耗原则
    3.4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注意要点
        3.4.1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3.4.2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3.4.3 多方位群体的相互协作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当代乡村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4.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与介绍分析
        4.1.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
        4.1.2 案例介绍与设计分析
    4.2 自然环境-低干预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4.2.1 实践案例低干预策略分析
        4.2.2 低干预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4.3 地域文化-低冲击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4.3.1 实践案例低冲击策略分析
        4.3.2 低冲击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4.4 资源与成本-低消耗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4.4.1 实践案例低消耗策略分析
        4.4.2 低消耗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低影响”模式下东北乡村建筑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
    5.1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调研概述
        5.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5.1.2 调研成果概述
    5.2 东北地区乡村建设特殊性与现存问题分析
        5.2.1 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影响因素特殊性分析
        5.2.2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问题总结分析
    5.3 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低干预设计策略研究
        5.3.1 推行环保生态选址
        5.3.2 节约乡村土地资源
        5.3.3 选择适宜建造技术
        5.3.4 推行绿色改造思路
        5.3.5 重视污水排放处理
        5.3.6 降低物理环境污染
        5.3.7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5.4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低冲击设计策略研究
        5.4.1 顺应本土地形特征
        5.4.2 呼应传统营建模式
        5.4.3 重构传统建筑语汇
        5.4.4 因借在地景观条件
        5.4.5 关注居民生活习惯
        5.4.6 选用地方传统材料
        5.4.7 保护历史存量建筑
    5.5 基于资源与成本视角的低消耗设计策略研究
        5.5.1 减少场地开发强度
        5.5.2 进行合理结构选型
        5.5.3 简化建筑造型与装饰
        5.5.4 巧用预制装配技术
        5.5.5 优化围护结构性能
        5.5.6 减小冻土对基础的影响
        5.5.7 推行被动节能措施
        5.5.8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5.5.9 重视建筑维修设计
        5.5.10 采用可持续性能源和材料
    5.6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策略梳理
    5.7 “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7.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5.8 本章小结
6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以大庆市古龙村为例
    6.1 建筑方案设计
        6.1.1 基地选址
        6.1.2 建筑总体布局
        6.1.3 建筑平面布局
        6.1.4 建筑造型设计
        6.1.5 建筑结构与围护结构系统
        6.1.6 节点构造解析
    6.2 试设计的“低影响”模式设计策略应用解析
        6.2.1 低干预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6.2.2 低冲击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6.2.3 低消耗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6.3 试设计评价打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乡村建筑调研统计表格
附录B 乡村建筑入户调研表格
附录C 室内外环境舒适满意度调查表格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同
        1.1.2 乡村建设的困境
        1.1.3 现象:个人及团体层面的乡村建设实践
        1.1.4 项目缘起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目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本土营造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相关词义辨析
        2.1.2 相关营造理念
    2.2 脉络梳理
        2.2.1 整体概述
        2.2.2 当代本土营造脉络梳理
        2.2.3 社会及学界的关注
    2.3 本土营造的影响要素
        2.3.1 自然要素
        2.3.2 技术要素
        2.3.3 人文要素
    2.4 本章小结
3.本土营造的设计内容研究
    3.1 相关实践案例研究
        3.1.1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3.1.2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3.2 设计方法
        3.2.1 回应自然环境
        3.2.2 回应社会人文环境
        3.2.3 对技术的创新
        3.2.4 设计方法总结
    3.3 小结
4.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马炉村与刘西有精神
        4.1.2 马炉村与乡村振兴
        4.1.3 党员活动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4.2 项目定位
        4.2.1 建筑性质——村镇公共活动中心
        4.2.2 党员活动中心服务对象及特点
        4.2.3 党员活动中心经济技术指标
    4.3 基地分析
        4.3.1 地理区位分析
        4.3.2 周边环境分析
        4.3.3 基地地形分析
        4.3.4 气候条件分析
        4.3.5 水资源条件分析
        4.3.6 景观条件分析
        4.3.7 造价与建材市场情况分析
        4.3.8 基地特征及应对策略总结
    4.4 总平面研究
        4.4.1 建筑入口的选择
        4.4.2 总平面布局形态多方案提出
        4.4.3 回归本土因素影响下的传统建筑
        4.4.4 总平面布局形态比选
        4.4.5 功能分区的确定
    4.5 平面图研究
        4.5.1 因山就势的院落布局
        4.5.2 隐于山林的体量控制
        4.5.3 典型空间设计
        4.5.4 院落空间设计
    4.6 剖面图研究
        4.6.1 建筑与场地的剖面设计
        4.6.2 景观与场地的剖面设计
    4.7 建筑单体的结构选型设计
        4.7.1 马炉村传统建筑承重结构形式调查调研
        4.7.2 承重结构的现代创新
        4.7.3 马炉村传统屋顶形式调查研究
        4.7.4 屋顶做法的现代创新
        4.7.5 马炉村传统外围护结构调查研究
        4.7.6 外围护结构的现代创新
        4.7.7 外维护结构的现代设计创新
        4.7.8 典型建筑单体整体结构示意
    4.8 造型设计研究
        4.8.1 马炉村建筑符号调查研究
        4.8.2 传统立面延续三段式
        4.8.3 屋顶造型设计
        4.8.4 墙身造型研究
        4.8.5 传统元素符号总结与选取
        4.8.6 立面图展示
    4.9 本章小结
5 本土营造技术措施
    5.1 节约能源
        5.1.1 墙体节能设计
        5.1.2 被动式采暖与遮阳设计
        5.1.3 被动式通风设计
    5.2 节约资源
        5.2.1 节材设计
        5.2.2 节水设计
        5.2.3 绿色施工
    5.3 绿色建筑检验
        5.3.1 日照检验
        5.3.2 采光模拟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项目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产业融合理论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文化旅游产业
        1.5.2 文旅融合
        1.5.3 区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1.5.4 文化旅游与城镇规划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3.1 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程
        3.1.2 政府政策
        3.1.3 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3.2 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3.2.1 全球化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将持续扩大
        3.2.2 国家产业政策利好,文旅融合迎来新机遇
        3.2.3 休闲需求持续升级,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3.2.4 对产品类型和产品品质的需求层次更丰富多元
        3.2.5 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3.2.6 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发展并行发展
    3.3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
    4.1 自然概况
    4.2 生态环境
    4.3 榆中县社会及经济状况
    4.4 现状建设情况
        4.4.1 榆中县城现状
        4.4.2 原三角城乡现状
        4.4.3 夏官营镇现状
        4.4.4 现状土地利用
        4.4.5 现状综合交通
        4.4.6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4.4.7 现状产业布局
    4.5 现状文化旅游设施
        4.5.1 旅游资源分类
        4.5.2 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乡村
        4.5.3 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
    4.6 榆中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
    4.7 榆中生态创新城SWOT分析
        4.7.1 优势分析
        4.7.2 劣势分析
        4.7.3 机遇分析
        4.7.4 威胁分析
    4.8 榆中生态创新城文旅资源存在的问题
        4.8.1 .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等级普遍不高
        4.8.2 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4.8.3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低
        4.8.4 文旅企业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小
        4.8.5 经济实力薄弱,文旅投入偏低
        4.8.6 土地利用不合理
        4.8.7 生态脆弱,水资源紧张
        4.8.8 既是国家通道节点,也是主城飞地,与主城联系待强化
第五章 效益预测
    5.1 规划范围
    5.2 游客量分析及预测
    5.3 交通流量分析
    5.5 人口预测分析
        5.5.1 常驻人口及预测
    5.6 旅游市场分析
        5.6.1 市场结构分析
        5.6.2 游客现状特征分析
    5.7 生态分析
        5.7.1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5.7.2 河流廊道边界分析
        5.7.3 水土流失强度分析
        5.7.4 土地生态敏感分析
        5.7.5 土地发展潜力分析
        5.7.6 生态功能区分析
    5.8 客源市场分析
    5.9 经济效益分析
第六章 规划思路与总体方案
    6.1 规划思路
        6.1.1 发展定位
        6.1.2 发展目标及策略
        6.1.3 具体措施
    6.2 总体方案
        6.2.1 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6.2.2 文旅产业规划
        6.2.3 生态规划
        6.2.4 特色风貌营造
        6.2.5 服务设施体系
        6.2.6 增加文化旅游特色景点
    6.3 文化旅游开发时序
        6.3.1 投资估算
        6.3.2 综合指标体系
    6.4 榆中生态创新城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价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7.1 结果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田园综合体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在地性”设计的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城乡统筹发展与“田园综合体”的提出
        1.1.2 乡村建设热潮与“在地性”话题的升温
        1.1.3 项目实践的契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在地性”相关概念
        1.2.2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
        1.2.3 我国乡村建设相关概念
    1.3 相关实践与研究概述
        1.3.1 乡村“在地性”实践与研究概述
        1.3.2 乡村公共空间研究概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在地性”设计:概念、框架和当代困境
    2.1 “在地性”的概念内涵
        2.1.1 缘起:“在地性”从何而来
        2.1.2 建筑“在地性”:作为一种固有的特征属性
    2.2 “在地性”设计的多维框架
        2.2.1 多样尺度范畴
        2.2.2 多元参与主体
        2.2.3 不同实现阶段
    2.3 当代乡村“在地性”实践的困境
        2.3.1 地方材料与建造传统式微
        2.3.2 当地自主营建体系消失
        2.3.3 乡村公共集体文化断层
        2.3.4 环境承载容量失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田园综合体”模式:内涵、载体和类型
    3.1 “田园综合体”概念与发展现状
        3.1.1 政策内涵
        3.1.2 实践发展状况
    3.2 田园综合体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型演进
        3.2.1 田园综合体模式与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密切关联
        3.2.2 当代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型演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田园综合体背景下的乡村公共建筑“在地性”策略
    4.1 在地应变:环境条件适应策略
        4.1.1 气候在地适应
        4.1.2 地形条件的因势利导
        4.1.3 文脉肌理的传承延续
    4.2 在地营造:场所空间构成方法
        4.2.1 场地要素保留或转译
        4.2.2 空间类型移植和重构
        4.2.3 共享场所在地培育
    4.3 在地建构:材料工艺建造实践
        4.3.1 传统技艺优化更新
        4.3.2 本土材料现代建构
        4.3.3 工业体系在地适应
    4.4 在地陪伴:协同合作时间经营
        4.4.1 协同营建体系
        4.4.2 平台机制的共享与培育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上范村“田园生活体验馆”
    5.1 项目背景概述
        5.1.1 南京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历程
        5.1.2 村域发展规划概况
    5.2 场地环境条件分析
        5.2.1 地理环境
        5.2.2 交通规划
        5.2.3 村落现状
    5.3 在地性设计策略研究
        5.3.1 概念构思
        5.3.2 功能策划与组织
        5.3.3 形态布局研究
        5.3.4 材料建构与场所营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角色参与的当前我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乡村建设的角色与模式
2. 政府主导型
3. 社会推动型
4. 内生力量型
5. 总结与展望

(7)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当代乡村建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当代”
        1.3.2 期刊选取
        1.3.3 乡村建筑创作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计量
        1.4.2 地理空间分析
        1.4.3 时间序列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本文研究思路
        1.5.2 本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当代乡村建设的实践历程解读
    2.1 乡村建设的历程梳理
    2.2 2005-2017年,乡村建筑创作发展阶段的现象概述及解析
        2.2.1 2005-2017年乡村建筑创作项目总体空间分布研究
        2.2.2 2005-2017年乡村建筑创作项目总体时间序列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纸质传媒视野下的当代乡村建筑创作
    3.1 《建筑学报》与乡村建筑创作
        3.1.1 时空分布特征
        3.1.2 内容分析
    3.2 《世界建筑》与乡村建筑创作
        3.2.1 时空分布特征
        3.2.2 内容分析
        3.2.3 WA中国建筑奖
    3.3 《时代建筑》与乡村建筑创作
        3.3.1 时空分布特征
        3.3.2 内容分析
    3.4 《新建筑》与乡村建筑创作
        3.4.1 时空分布特征
        3.4.2 内容分析
    3.5 《建筑师》与乡村建筑创作
        3.5.1 时空分布特征
        3.5.2 内容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机构的乡村建筑创作特征
    4.1 高等院校创作特征
        4.1.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3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4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5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6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7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创作特征
        4.1.8 其他院校创作特征
    4.2 设计机构创作特征
        4.2.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特征
        4.2.2 中国乡建院创作特征
        4.2.3 标准营造事务所创作特征
        4.2.4 直向建筑事务所创作特征
        4.2.5 迹·建筑事务所创作特征
        4.2.6 DNA事务所事务所创作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乡建创作研究的总结
    5.1 乡村建筑创作示范性案例的时空分布
    5.2 2005-2017年乡村建筑创作的特征与方法
    5.3 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后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当代建筑师的中国乡土营建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乡村建设的社会背景
        1.1.2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乡村
        1.3.2 乡土
        1.3.3 乡土建筑、乡土社区
        1.3.4 乡土营建
        1.3.5 建筑师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国内乡土营建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及代表建筑师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的现象解读
    2.1 当代建筑师中国乡土营建实践概况
    2.2 从事乡土营建的当代建筑师群体及其工作方式
        2.2.1 参与乡土营建的建筑师群体
        2.2.2 建筑师的价值取向与工作状态
    2.3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项目的区域分布
        2.3.1 区域分布
        2.3.2 区域特点
    2.4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项目的业主类型
        2.4.1 政府主导的特定事件营建
        2.4.2 慈善机构的爱心捐赠
        2.4.3 个人及企业的一般委托
        2.4.4 独立项目及其他
    2.5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项目的功能分类
        2.5.1 民居类建筑
        2.5.2 公共服务与文化类建筑
        2.5.3 教育类建筑
        2.5.4 旅游类建筑
        2.5.5 其他类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建筑师中国乡土营建实践的设计策略
    3.1 注重乡土社区的营建
        3.1.1 乡土聚落及其社区的复杂性
        3.1.2 以建筑手段介入乡土社区营造案例
    3.2 基于建筑本体的多元设计策略
        3.2.1 适应自然和气候
        3.2.2 回应场地与场所
        3.2.3 重组功能与空间
        3.2.4 优化材料与构造
        3.2.5 适宜性结构与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的社会效应与反思
    4.1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的问题和社会意义
        4.1.1 建筑师与乡村内外社会民众间的认知差异
        4.1.2 乡土建设机制有待完善和提高
        4.1.3 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的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意义
    4.2 当代建筑师乡土营建实践的建筑学意义与反思
        4.2.1 建筑师的职业身份与社会责任
        4.2.2 建筑学教育面向真实场地与乡土生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研究成果与结论
        5.1.1 构建审视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的理论框架
        5.1.2 概述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的现象分类
        5.1.3 总结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的经验成果
        5.1.4 反思当代建筑师的乡土营建实践的意义和问题
    5.2 本文研究工作回顾与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表 本文参考引证的当代乡土营建案例信息简表

(9)当代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三、研究的现状与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乡村建筑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 乡村建筑的概念
        一、乡村的定义
        二、乡土建筑
        三、当代乡村建筑
    第二节 当代乡村建筑形成的原因及认知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现代文明的影响
        三、对于当代乡村建筑形成的认知
    第三节 当代乡村建筑的现状
        一、乡村建筑文化的缺失
        二、乡村住宅大量闲置
        三、乡村建筑形式缺乏美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乡土建筑中的可持续性探析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持续性建筑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二、可持续性建筑
        三、当代乡村建筑可持续性的原则
    第二节 客家土楼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生土建筑与客家土楼的创新
        二、空间结构的可持续性
        三、精神文化的可持续性
    第三节 徽州民居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徽州民居的形成因素
        二、村落布局与水系统的运用
        三、空间结构上的可持续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乡村可持续性建筑的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乡村设计”概念的引入
        一、乡村设计的内涵与定义
        二、乡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比较分析
        三、设计师视角下的乡村设计
    第二节 乡村场所精神的营造
        一、场所与场所精神
        二、场所精神在当代乡村可持续性建筑中的表达
        三、场所精神与乡村社区的营造——以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为例
    第三节 生态技术在乡村可持续性建筑中的运用
        一、传统建筑技术的再利用
        二、案例分析——以甘肃毛寺生态实验小学为例
        三、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灵璧县王贡庄单体农宅的可持续性改造实践
    第一节 项目改造的前期因素
        一、项目改造的原因
        二、乡村公共空间的阐述
        三、可持续性乡村公共空间的建造内涵
    第二节 项目概况
        一、灵璧县概括
        二、王贡庄建筑现状
    第三节 乡村公共空间的改造方案
        一、项目的可行性
        二、方案设计
        三、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可持续性体现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致谢

(10)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三农”问题之困
        1.1.2 目前乡村复兴的模式与问题
        1.1.3 传统智慧和国外经验的启示
        1.1.4 自主建造模式现代重构的设想
        1.1.5 自主建造模式重构的现实社会环境分析
    1.2 概念解析
        1.2.1 自主建造
        1.2.2 自主建造模式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现实指导意义
        1.4.2 缓解社会矛盾意义
        1.4.3 促进乡村建设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4.4 深化和完善建筑学科研究内涵的意义
    1.5 相关研究回顾
        1.5.1 乡村建造实践回顾
        1.5.2 自主建造的建筑学理论回顾
        1.5.3 其他学科对自主建造理论回顾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文献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1.6.3 历史比较与地域比较相结合
    1.7 技术研究框架
第2章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解析
    2.1 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特征
        2.1.1 双轨政治下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2.1.2 文化信仰下乡村社会的秩序维护
        2.1.3 小农经济下乡村社会的供给关系
        2.1.4 小结
    2.2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表现形式
    2.3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构成要素
        2.3.1 独立统一的组织管理
        2.3.2 互助合作的建造方式
        2.3.3 多方参与的建造过程
        2.3.4 模式化的设计体系
        2.3.5 世俗化的建造思想
        2.3.6 社会化的建造产业
    2.4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核心机制
        2.4.1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的控制引导体系
        2.4.2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的机制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构建方法
    3.1 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瓦解
        3.1.1 传统建造技术的瓦解
        3.1.2 社会组织结构的瓦解
        3.1.3 建造思想的瓦解
        3.1.4 传统聚落空间的瓦解
    3.2 当下乡村建造模式的困境
        3.2.1 政府部门间工作关系混乱
        3.2.2 照搬城市建设模式的诟病
        3.2.3 农民话语权薄弱
        3.2.4 任务重、效率低、发展不可持续
    3.3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重构的基本方法
        3.3.1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的基本着力点
        3.3.2 乡村自主建造现代重构的实质——社会重构
        3.3.3 乡村社会重构的基本方式
        3.3.4 乡村自主建造的现代重构原则
        3.3.5 乡村自主建造的现代重构过程
    3.4 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阶段引导性框架
        3.4.1 组织体系的法理构建
        3.4.2 建造技术体系的工业化融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基本组织建构
    4.1“村民主导、共同参与”的建造共同体
        4.1.1 建造共同体的产生背景
        4.1.2“村民主导、共同参与”的建造共同体
        4.1.3 表现形态
        4.1.4 基本特征
    4.2 相关实践探索
        4.2.1 美国乡村自主建造的组织机制实践
        4.2.2 我国乡村自主建造的组织机制
        4.2.3 小结
    4.3 自主建造组织与行政管理体系的融入
        4.3.1 乡村规划管理
        4.3.2 施工组织管理
        4.3.3 技术规范管理
        4.3.4 基层组织建设
    4.4 角色定位
        4.4.1 村民
        4.4.2 建筑师
        4.4.3 政府角色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自主建造模式适应现代社会的技术设计策略
    5.1 乡村自主建造的技术策略
        5.1.1 适宜技术理论
        5.1.2 乡村建造的适宜技术探讨
        5.1.3 传统乡村建造的适宜技术分析
        5.1.4 工业化建造的适宜技术分析
        5.1.5 寻求两者的融合
    5.2 乡村自主建造的设计策略
        5.2.1 平台化设计在乡村自主建造中的运用
        5.2.2 平台化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5.2.3 乡村自主建造平台化设计体系的建构
    5.3 平台化设计的实践探索
        5.3.1 实践一——基于建造技术的建筑要素划分策略
        5.3.2 实践二——基于形式构成的建筑要素划分策略
        5.3.3 实践三——多系统的建筑要素划分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主建造对现代乡村社会的反哺
    6.1 自主建造下的乡村经济
        6.1.1 乡村社会的经济构成
        6.1.2 乡村经济与建造模式
        6.1.3 自主建造对乡村经济的适应与促进
    6.2 自主建造下的乡村文化
        6.2.1 建造规程的内化
        6.2.2 建造习俗的唤醒
    6.3 自主建造下的乡村社会秩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自主建造模式下的乡村空间形态
    7.1 建造模式对乡村空间形态的作用
    7.2 自主建造模式下的乡村空间形态特征
        7.2.1 同质异构的空间特征
        7.2.2 层级化的空间特征
        7.2.3 因材而制的空间特征
        7.2.4 承载内涵丰富的空间特征
    7.3 自主建造模式下乡村空间形态的美学探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观点
        8.1.1 观点一:关于传统乡村自主建造模式
        8.1.2 观点二:关于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
        8.1.3 观点三:关于现阶段自主建造运行的外力推动策略
        8.1.4 观点四:关于乡村空间形态美学
    8.2 反思
        8.2.1 反思一:乡村的现代转型
        8.2.2 反思二:建筑学的学科范畴
    8.3 论文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农宅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 ——以庐江县百花村社区中心为例[D]. 桂彬.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马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D]. 王秀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D]. 刘思琪. 兰州大学, 2021(11)
  • [5]田园综合体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在地性”设计的策略初探[D]. 罗文博. 东南大学, 2019(06)
  • [6]基于角色参与的当前我国乡村建设模式分析[J]. 高巍,胡敏,靳晓娟.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3)
  • [7]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当代乡村建筑创作研究[D]. 曾毅超. 湖南大学, 2018(02)
  • [8]当代建筑师的中国乡土营建实践研究[D]. 于晓彤. 南京大学, 2017(02)
  • [9]当代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D]. 武静. 苏州大学, 2017(04)
  • [10]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现代重构[D]. 贺龙. 天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农舍建设管理初探——以甘肃庆阳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