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传播中西方电视的区域宣传

特色传播中西方电视的区域宣传

一、西部电视在特色传播中的地域张扬(论文文献综述)

阎安[1](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谢念[2](2015)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本研究以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为例切入对此问题的思考,并主要采用传播学、区域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视角,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客观审视。包括贵州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事关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区域传播力的提升,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将为此一发展提供舆论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在传统传播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相较于东、中部地区,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区域传播力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区域传播力的提升,既面临更大挑战,也迎来了新起点上的极大机遇。因而,将西部省份区域传播力置于互联网背景下展开研究,分析现状、查找问题与原因,提出战胜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有效提升的对策,体现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影响力。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绪论,主要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及相关理论背景进行阐释,以便为后续研究夯实基础。在第一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进行解构。经过认真审视区域与区域传播、传播力与区域传播力,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区域传播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品牌要素等是衡量区域传播力的主要标准。在第二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现状进行考察。经过对贵州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状况,区域大众传媒发展状况等的认真分析,以及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品牌传播,贵州传媒及其品牌所处的市场环境、传媒品牌的建构状况等的详细考察,认为,目前贵州的区域传播力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但总体仍表现为发展层次低、核心竞争力偏弱等特征。在第三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经过深入分析,认为,传媒品牌建构不够、互联网新媒体发展不充分、区域传播系统资源整合不足,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尚待加强等,是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并从媒介生态学等学术视角出发,提出,区域传播力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的经济、文化、传媒及其他有关因素,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提升策略。经过深入探讨,认为,可以通过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区域传播力建设战略规划、深化贵州区域品牌的“微传播”、推动有贵州特色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优化整合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以及建构区域传媒品牌的核心价值等措施,实现在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快速、有效提升。在各个部分之间,始终围绕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这个研究的主线,对相关各种现象予以认真审视,对相关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求对问题实质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促使问题的解决。总之,本研究力图把对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研究放在更为完整的社会建构中进行,并试图对其实质及可取性路径进行客观论证,期待关于贵州区域传播力的美好想象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变成可以触摸的现实。

高国庆[3](2014)在《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被媒介给予了非同一般的话语权。播音员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工具,其语言的影响力远超其他语言工作者。广播电视媒体是当今世界中,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受众人数最多的媒体之一,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人物,承担驾驭节目进程的重要作用,一个节目无论策划得多么精细,播出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和水平。在中国,由于广播电视机构的独特性质,又赋予播音员主持人非同一般的话语权,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影响力是其他媒体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播音员主持人不但要完成媒体的传播任务,还要担负起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通常都作为国家的标准而被受众所认可,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也是国家语音的示范,面对这样的神圣使命,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都要勇于承担,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完成社会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本文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并结合传播学、社会学、舆论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中国播音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归纳、解读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和谐影响力、道德影响力和传播影响力等。面对百花齐放的广播电视行业,面对风格各异的播音员主持人,从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实例中,剖析、归纳、整理目前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存在港台化、洋泾浜化、方言化、粗鄙化、粗俗化、庸俗化、暴力化、色情化、矫情化、网络化等十种不良现象,结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职业特点,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是国家标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是全社会的示范、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是语言应用发展的导向。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和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关系,从文化战略的视角提出了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的重要性,在语言影响力的作用下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让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孙亮全[4](2013)在《创新与坚守:西北省级卫视的困境与出路 ——以宁夏卫视《第一财经》改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六省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成分复杂。西北省级卫视,无论是基础条件,还是节目水平均已成为国内电视媒体领域内的弱势群体,面临着相似的发展困境。在这一历史洪流中,宁夏卫视、甘肃卫视和青海卫视在寻求突破上均选择了与国内其他强势媒介合作的道路。有鉴于此,本文以宁夏卫视《第一财经》改版为研究个案,借助拉斯维尔的“5W模式”理论,采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具体形式,通过对其阐述、研究,着重分析变革前宁夏卫视的传播环境、生产主体、受众和传播渠道及其变革和效果,试图寻找到宁夏卫视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进而论证“合作”模式在西北省级卫视摆脱困境中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依靠与强势媒体”的合作之路并未使宁夏卫视摆脱困境,而西北省级卫视只有走“本土化”道路,才能形成并发挥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刘艳[5](2012)在《本土化—联姻下青海卫视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省级卫视在媒体的公共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博弈中挣扎,在央视与地市台的夹缝中求生,在国际传媒与新媒体的虎视眈眈中寻求突破。全国目前有63家卫视,在卫视格局不断洗牌、变革的大背景下,应该重新思考、审视自身的发展路径。青海地处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融合荟萃。青海卫视在青海乃至黄河上游民族地区的主流媒体地位不可替代。为了在激烈的电视媒介竞争中取得主动,2010年1月,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联姻。青海卫视的节目形态、传播理念、市场运营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节目逐渐被全国化的娱乐、生活类节目占据致使主流媒体的公共属性基本丧失,成为传播格局中的“软肋”地带。本文通过对青海原有资源、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联姻的情况研究,认为青海卫视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参与国内电视媒介竞争中,应当综合考量青海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军事、边防等特殊的历史和现状,依托青海地区区域优势,强化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走本土化道路,并将本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节目优势,不断提高节目的个性,并以此提高市场占有率、传播效果和受众的品牌忠诚度,为青海卫视的大发展、大繁荣开拓别具一格的新天地。

王文捷[6](2011)在《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色彩浓厚的“典型性”意义的影像文化,一度营造了中国社会“主旋律”影像文化的既成背景。不过在时代变迁中,这种“主旋律”影像艺术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局限性与保守性。而世纪之交“非典型性”影像,则通过对不确定性、平俗化、争议性、奇幻性、另类性、游戏化、新媒体化、多元化等新兴文化症候的综合表征,形成了相异于“主旋律”意义与特色的流行影像文本。一、作为中国当代图像社会一种突出的表征形式,“无厘头”电影在文化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性阐释。在后现代观念不断渗透的状态下,“无厘头”电影非连续、非逻辑影像实践可以得到理解。基于视觉图像文化功能的认识,“无厘头”影像同样提供着一种特殊性的知性建构。这种零散性碎片化影像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一些对应性与任意性的感知方式来阐释。周星驰等人的“无厘头”电影承续着香港喜剧文化传统,营构了一种反叛性的后现代游戏娱乐影像。无论是在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方面,“无厘头”电影都融合了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意义。而更为突出的是其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即“无厘头”电影创造了一种思维跳跃、逻辑含混的幽默“大话”形式。“无厘头”电影通过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对人生世相的理解也体现出种种相对主义的精神症候。就其映现生活现实的方式而言,其碎片化影像符码消解了“真实”与“虚构”的差异,它通过影像蒙太奇中某些生活痕迹的延伸,含蓄性地指涉到现实事相的相关意义。而这种文化符号结构,也对历史幻像进行了浅明故意的暴露和显现,其古代文化“残片”亦言说了历史理性力量的虚无。“无厘头”言说彰显了历史话语的游戏特色。在媒介时代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下,“无厘头”文化在影视剧领域不断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其它媒介文化影像与话语产生了广泛影响。90年代后无论在港台还是内地,不少喜剧电影、电视情景剧目都吸纳了“无厘头”的情节建构与搞笑拼贴形式。而港台、内地的电视综艺、曲艺节目,也承续或呼应了“无厘头”文化的言说意识与娱乐精神。当网络媒介新兴之后,网络写作中也形成了“无厘头”式“世说新语”潮流。充满个性的网民在自在想象与多元文化开拓之中,同样以碎片性文字对社会文化进行另类观照。这种网络文字符码以其游戏精神,同样对社会文化作出解构甚至是粗俗的戏说。其“无厘头”痴语妄言风格,使网络写作成为颇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尚。二、当下影视历史剧不但出现了繁盛的娱乐化制作态势,而其所呈现的历史情景也是题材丰富而铺张眩目。不过这种历史剧模式采用了淡化“历史真实”的表达方式,相关剧情的虚拟架构中,也忽视或模糊了一些既有的历史“通识”规范。这导致当下影视历史剧完整文化知性的缺失,并呈现出一种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影视历史剧创作在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历史再阐释,无论“正说”还是“戏说”的历史影像文本,都是某些具有整合与调适意义的当代文化“切片”。历史剧的这种主观性虚构的更新书写,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书写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故而,当下影视历史剧这种“戏说”与虚构的创作本质,是可以在大众娱乐审美的游戏意义上得到确立的。作为一种影像“符号”建构的“拟像”环境,影视历史剧也是一种契合受众心理的消费文化存在。而其基于映照当代一些社会问题的历史影像符号系统,正在对当下社会大众各种社会困惑与期求作出幻像性抚慰。其通俗化的趣味性与情感性叙事,也基本上守持着非西方化的民族传统审美意识与习惯。大部分帝王将相题材的影视历史剧,多烘托出一种缺失现代观照的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家国同构、君主民本、权力本位等传统政治文化得以映射,其浓厚封建意识的张扬则常常惹人非议。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非现代性的意识因素,需要人们进一步作出批判性考量。三、作为一种真人参与的电视表演,“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虚拟影像形式上强化了真实的意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不断创新、整合不同质态的“真人秀”影像节目,成为人们体验和探索新兴生活意趣与奇观的重要舞台。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同样在学习西方同类影像的过程中得到大致同步的发展,这些节目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因素后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特色。当下中国本土“真人秀”的创制实践异常繁复,各种娱乐至死的综艺“真人秀”、竞争至赢的比赛“真人秀”与体验至奇的生活“真人秀”影像,为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提供了较为突出而丰厚的娱乐新体验。从文化意义上观照,这些节目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镜象”,生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英雄情结、草根民主、现实竞争、本真人性等各种人文想象与情态。国内“真人秀”从根本的形式建构上看,明显存在对国外节目的模仿与国内节目相互复制的现象。这种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像的复制方式,自有其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艺术的特殊性意义,也包含着一种通过复制模仿而创新的另类推动因素。不过,真正“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的稀缺,也引发了节目创制在复制问题上的文化焦虑与观念碰撞。中国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逐步显现,其背后蕴含的商业经济利益成为驱动“真人秀”更新的力量。而收视率观念发散的这种张力,则促使“真人秀”必然迎合受众的欣赏旨趣与情感兴味。而此种收视语境下一些被批评的“真人秀”节目探索,显示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娱乐文化真实的复杂关系。四、新兴互联网及其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促发了大众“去影视化”的影像观赏模式,大量“草根”影像制作与交流方式得以出现。网络戏仿文字、诗歌、流行语营构了影像“恶搞”的背景与要素,网络大众获得一种崭新的调侃与游戏文化空间。在对影像形式的解构性探索中,种种戏谑式重新编配的搞怪视频大量充斥于网络。胡戈及其所制视频,是引发网络“恶搞”视频风尚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他创作的网络视频,在引领网络大众进行搞笑娱乐的同时,也对当下现实与文化事象作出了讽喻式批评。“恶搞”视频的风靡,意味着对合法化“正搞”方式的思考。这种“正搞”方式同样包含某些局限性,一些正统影像中的固化虚假形态也应得到反思。网络“恶搞”视频属于青年亚文化的新异潮流,渗透出对主流精英文化敏锐的叛逆性思考。不过这种亚文化中种种粗鄙化形态和方式,也明显对社会典范文化产生颠覆性的效果。故而,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一种推陈出新文化意识的显现,一种青年自我调适式独立话语的表达。在“恶搞”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状态下,娱乐文化呈现出遵从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理念的争端。这种争端的持续导致了对“恶搞”文化的管理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各方还要加强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还值得强调的是,“非典型性”影像文本抛弃了部分正统影像的旨趣,强化了种种反叛性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色彩。虽然作为“异化”的文化符号,也具有一些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时引发种种争议,然而社会文化愈加开明宽容与新兴氛围渐趋自由多元,都为“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文本创造提供了空间与路径,我们也应以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与姿态对其进行感知、审视与清理。流行文本在当下媒介时代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与意义亦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时尚中,关联着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消费娱情意识的更替。世纪之交大众文本特别是“非典型性”的纸媒、影视、网络文本,正在多元复合化地建构着大众文化实践的新理念与新气象。而对当下泛审美化流行媒介文本意识趋向的这种探索,有利于文化观念与主体知性的积极开拓及健康发展。

郭茂全[7](2011)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西部散文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西部散文不仅表征着中国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建设,在民族精神的重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有李若冰、杨闻宇、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张昆华、凌渡、史小溪、刘志成、邢秀玲、冯艺、潘琦、庞俭克、郭文斌、马步升、梅卓、吴景娅、冯秋子、和谷、王蓬等。与中部、东部的散文相比,新时期西部散文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文化意蕴,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最后为结论。论文第一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首先确定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重点评述在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的论着中对西部散文的评价,归纳、总结现有的西部散文研究成果,探寻西部散文研究可能拓展的一些向度。第二章为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西部散文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至第四次文代会前为第一个时期,是当代西部散文发展的前期。第四次文代会后至当下为第二个时期,即西部散文的新时期。前期西部散文的思想表现与艺术探索影响了新时期的西部散文创作。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西部散文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审美特征。第三、四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即精神高原的坚守、生命意识的张扬、苦难意识的表达与边缘意识的书写。在政治热情消退与物质欲望膨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西部散文坚持和弘扬着散文的精神品性,守望和重铸着人类的精神高原。西部散文在理解生命、对话生命、与传达生命中自觉张扬着生命意识,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深切关怀。西部严酷的自然生态与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苦难的历史记忆促成了西部散文的苦难意识,道德净化、宗教悲悯与审美表现成为作家超越苦难的方式。西部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边缘文化特征,西部作家以边缘的身份和策略来对抗他者的歧视、阐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对话与理解。第五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中,乡土与城市成为西部散文表现的重要内容。西部散文展现了作家乡土记忆的形成,呈现着西部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阐明了西部乡土精神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散文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西部散文寻找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城市生活的困境,表达城市建设的理想,是作家对城与人关系思考的诗性呈现。第六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中国西部因其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西部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部作家有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他们倚重地域文化又寻求着超越,并主动调适着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改革开放后,赴国外参观考察与工作学习的经历不断拓展、刷新了西部作家的审美体验,西部域外散文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域外体验,西部作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中思考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第七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民族散文家是西部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追述民族历史、呈现民族文化、探寻民族心理、思考民族发展中表现出了自觉的族群观念,并在话语方式、抒情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西部女性散文家是“温柔”西部的体验者与表达者,其散文展现了西部女性的成长历程、情爱理想、身体意识、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生存中的各种困境,在建构情感世界时表现出自觉的性别意识。第八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西部是中国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西部散文家有着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各种生态文化资源的影响下,西部散文家呈现生态危机,表现生态理想,体现出守望绿色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怀。西部悠久的历史为散文家提供了丰厚的话语资源,他们阅读着历史文献,拜谒着历史遗迹,想象着历史人物的爱憎悲欢,以散文的形式反思历史、对话历史、表达历史,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在结论部分,论文总结、归纳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历程、精神特质及其文化意蕴,进一步阐明西部散文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西部散文的创作趋势,探讨西部散文的研究动向。

邱友益[8](2010)在《新疆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剧是电视栏目中市场化最高的节目形态,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美、韩国等国家都希望借助电视剧的输出,来实现文化输出和经济收益的双重目的。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电视剧生产与制作发展迅猛,许多省份都制定了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化发展产业规划,来促进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新疆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新疆又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体现了西部欠发达省份电视剧发展情况。因此,在全球化竞争和内地发达影视剧的冲击下,从地域的角度去分析新疆电视剧的发展与传播,不仅对于新疆,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着力对新疆电视剧进行系统研究,梳理新疆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总结新疆电视剧传播理念的嬗变,对新疆电视剧传播与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新疆电视剧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顾永波[9](2009)在《传媒稀缺问题研究 ——一种生产要素与稀缺性的分析范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看似传媒信息过剩下存在的种种传媒稀缺现象以及传媒经济学研究存在种种争论的背景下,本论文把稀缺性作为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一条进路,以传媒生产要素与传媒稀缺性的相互关系为分析范式,在论证传媒稀缺性的实质、内涵与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考证传媒各类生产要素如何以其特定的规律和特性制约传媒生产、传播和消费并导致传媒稀缺问题的产生,力图搭建一个完整的传媒稀缺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通过罗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传媒稀缺现象,分析传媒经济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归属不清、传媒经济本质存在争议、研究范式不明和研究进路不确定等种种争论,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通过考察稀缺性在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论证了传媒稀缺问题研究的可能性。同时,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方法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第二章着重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包括传媒的属性、传媒产业的运作规律、传媒产业与众不同的经济特性,以及影响传媒稀缺性的各类传媒产业的生产要素等,为后文进一步论述传媒稀缺性的实质、内涵与表现形式,以及传媒稀缺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借助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通过分析传媒产品的特点、传媒供给(生产)与需求(消费)的特点,详细界定了传媒稀缺性的概念、实质、分类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指出传媒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不足”和“三个失”上,即量的不足与结构失衡、功能失调、传媒失信。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对传媒稀缺的四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进一步确证了广泛存在的传媒稀缺问题。第四至第七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理论结合案例,详细论证了各类传媒生产要素如何以其特定的规律和特性导致了传媒稀缺问题的产生。论文分别从信息要素、制度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等角度出发,详细考察了传媒稀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类要素制约下传媒稀缺性的相应表现形式。其中第四章主要从信息要素角度出发,着重通过批判审视大众媒介作为人和“拟态环境”的中介作用,分析新闻价值的“非价值中立”和客观性原则的“不客观”,以及分析受众权利的有限性,论证了新闻传播规律所带来的传媒稀缺问题。第五章主要从制度要素出发,通过考察传媒与政府的微妙关系、政府对传媒管制的历史沿革及所采用的种种手段,论证了政府管制带来的传媒稀缺问题,同时对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六章主要从资本要素出发,论证了资本的逻辑,并通过阐述传媒垄断竞争如何损害传媒多样性、传媒逐利如何影响传媒产品质量、资本力量如何侵蚀传媒从业人员职业伦理等,论证了商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侵害。论文第七章则从技术要素角度出发,论证了技术在为拓展传播渠道、转变传媒信息消费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如何凸显和加剧传媒内容的稀缺性,并对技术本身存在的种种困境如何带来传媒稀缺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语部分对论文作了简要的总结,介绍了论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周美纯[10](2007)在《新时期我国东北区域卫视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背景下,电视传媒的全球竞争也显得越来越激烈,在外国传媒巨鳄们完全进驻中国,抢占各自的领地的时候,我国各省级卫视特别是以东北区域卫视为代表的各区域传媒究竟能否抵挡得住外来资本和管理优势上的侵袭、怎样清醒地认识并解决我国东北区域卫视发展过程中的现有问题、如何利用丰富的东北区域文化优势使自身在全国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这些成为了东北区域卫视这个独特传媒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东北区域卫视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突出的,从人才上的流失到体制上的陈旧;从观念的落伍到频道定位的模糊;从经济的落后的限制到俗文化的把握失衡,一系列问题使得东北区域卫视必须走改革之路,东北区域卫视应该使自己站在和其他省级卫视并肩发展的舞台上,共同面对外国传媒的竞争。由于在振兴东北政策和东北区域文化上的优势,东北的省级卫视走区域化的传播路线,是契合自身条件的,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只有尽力挖掘自身的优势,在省级卫视中才有可能脱颖而出。笔者经过大量调研,运用区域传播理论,分析了东北区域卫视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四项原则和五个方面的策略。即通过观念上的创新;精确的频道定位;东北独特文化气息的节目内容;包装上的品牌意识;区域营销的经营方式等一系列方法策略,努力突出东北文化特色,打造出北方自己的电视品牌。

二、西部电视在特色传播中的地域张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电视在特色传播中的地域张扬(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一空间特征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二空间特征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传播学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贵州区域传播系统要素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相关理论背景
        1.4.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1.4.2 区域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2 互联网与区域传播力
    2.1 区域与区域传播
    2.2 传播力与区域传播力
        2.2.1 传播力与区域传播力
        2.2.2 品牌要素:区域传播力的主要衡量标准
    2.3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
        2.3.1 互联网与区域传播力的关系
        2.3.2 互联网对区域传播力的影响
        2.3.3 互联网对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推动作用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背景下的贵州区域传播力现状
    3.1 贵州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现状——以2014年为观察
        3.1.1 2014年贵州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总体状况
        3.1.2 2014年贵州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状况
    3.2 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发展现状
        3.2.1 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发展总体现状
        3.2.2 贵州区域传统媒体发展现状
        3.2.3 贵州区域新媒体与融媒体发展现状
    3.3 贵州区域品牌传播及大众传媒品牌建构现状
        3.3.1 贵州区域品牌传播现状
        3.3.2 传媒市场竞争对传媒品牌重要性的凸显
        3.3.3 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对自身品牌的建构
    本章小结
4 互联网背景下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问题及成因
    4.1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4.1.1 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关问题
        4.1.2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建构和融合发展相关问题
        4.1.3 区域传播系统要素资源整合相关问题
    4.2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问题成因
        4.2.1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经济因素
        4.2.2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文化因素
        4.2.3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媒介因素
        4.2.4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其他因素
    本章小结
5 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5.1 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区域传播力提升的战略规划
        5.1.1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战略制定
        5.1.2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平台(载体)建设
        5.1.3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内容建设
        5.1.4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渠道建设
        5.1.5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5.2 用大数据讲好“多彩贵州”品牌故事
        5.2.1 “微传播”释放“多彩贵州”内涵
        5.2.2 “微创意”讲好“多彩贵州”故事
    5.3 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贵州景观”
        5.3.1 媒体融合
        5.3.2 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5.3.3 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5.4 优化整合贵州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
        5.4.1 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整合的范围与内容
        5.4.2 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整合的策略
    5.5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构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品牌
        5.5.1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建构的战略目标
        5.5.2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建构的路径
        5.5.3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的形象维护
        5.5.4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的形象延伸及价值拓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3 本论文所用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观点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影响力”分析
    2.1 影响力的内涵
        2.1.1 关于影响力
        2.1.2 如何理解影响力
        2.1.3 当代社会为何重视影响力
    2.2 构成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2.2.1 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2.2.2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第三章 语言影响力分析
    3.1 语言的定义
    3.2 什么是语言影响力
    3.3 语言影响力的产生
    3.4 语言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3.5 语言影响力的主要作用
        3.5.1 语言的文化影响力
        3.5.2 语言的民族精神影响力
    3.6 语言影响力的实现
第四章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
    4.1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在现代传媒中的地位和作用
        4.1.1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
        4.1.2 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特性
        4.1.3 现代传媒业的发展状况
        4.1.4 广播电视行业的媒体地位
    4.2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的发挥途径
        4.2.1 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特性产生的语言吸引力
        4.2.2 播音员主持人所驾驭节目的内容产生的语言感染力
        4.2.3 受众的视听习惯所产生的语言渗透力
        4.2.4 广播电视的喉舌地位产生的语言支配力
    4.3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的范围
        4.3.1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政治影响力
        4.3.2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文化影响力
        4.3.3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社会和谐影响力
        4.3.4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道德影响力
        4.3.5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世界华语传播影响力
        4.3.6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力
        4.3.7 播音员主持人非语言符号(肢体语言、副语言)传播影响力
第五章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不良现象
    5.1 放弃标准——港台化
    5.2 崇洋媚外——洋泾浜化
    5.3 视野狭隘——方言化
    5.4 远离高雅——粗鄙化
    5.5 追求接近——粗俗化
    5.6 漫无边际——庸俗化
    5.7 漠视法律——暴力化
    5.8 道德缺失——色情化
    5.9 不顾身份——矫情化
    5.10 追赶新潮——网络化
第六章 播音员主持人应有的语言影响力作为
    6.1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标志着国家标准
    6.2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是全社会的示范
    6.3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是语言运用发展的导向
    6.4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面貌是语言审美的典范
第七章 余论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后记及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4)创新与坚守:西北省级卫视的困境与出路 ——以宁夏卫视《第一财经》改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样本的选择与说明
第二章 变革前的西北省级卫视
    2.1 变革前的西北省级卫视
    2.2 个案剖析:变革前的宁夏卫视
        2.2.1 宁夏卫视传播环境分析
        2.2.2 宁夏卫视生产主体分析
        2.2.3 宁夏卫视受众分析
        2.2.4 宁夏卫视传播渠道分析
第三章 上下求索:西北省级卫视的变革
    3.1 西北省级卫视变革情况概述
    3.2 个案解剖: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合作后的改版
        3.2.1 变革的具体实施
        3.2.2 栏目、节目内容的变化
        3.2.3 播出时段、组合的策略
第四章 西北省级卫视的变革效果分析
    4.1 西北省级卫视的变革效果概述
    4.2 个案解剖: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变革效果分析
        4.2.1 宁夏卫视对变革的评估
        4.2.2 受众的接触与评价
结论与建议
    5.1 宁夏卫视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5.1.1 宁夏卫视的发展困境
        5.1.2 宁夏卫视的出路
    5.2 西北省级卫视的发展展望
        5.2.1 西北省级卫视的发展困境
        5.2.2 “本土化”——西北省级卫视的出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本土化—联姻下青海卫视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突破
第二章 青海卫视的发展及其现状
    2.1 对青海卫视从业人员的调查
    2.2 对青海卫视节目内容的调查
    2.3 对青海卫视广告播出的调查
        2.3.1 广告市场调查
        2.3.2 广告内容调查
    2.4 青海卫视的责任
        2.4.1 青海卫视是中国电视格局的重要一环
        2.4.2 青海卫视本地传播优势巨大
        2.4.3 青海卫视是外地了解青海的窗口
    2.5 青海卫视的使命
第三章 青海卫视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青海卫视竞争环境:四面楚歌
        3.1.1 中央电视台“下压”
        3.1.2 地面频道“力争上游”
        3.1.3 同级省级卫视竞争激烈
        3.1.4 境外媒体觊觎国内市场
        3.1.5 新型媒体的冲击
    3.2 对内传播中的“文化误读”
第四章 改版后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4.1 受众对青海卫视改版认识情况调查
        4.1.1 收视情况变化
        4.1.2 青海卫视改版对受众的影响
        4.1.3 受众对青海卫视改版的评价
    4.2 联姻后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卫视——青海卫视的出路
    5.1 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5.1.1 联姻全国化模式走不通
        5.1.2 本土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5.1.3 本土化是受众的需求
    5.2 本土化的可行性分析
        5.2.1 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5.2.2 浓郁的民族风情
        5.2.3 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和民俗
        5.2.4 久负盛名的艺术和古迹
第六章 如何走好本土化
    6.1 立足青海资源,结合市场需求
    6.2 创新理念,变革形态
        6.2.1 开放的节目制作理念
        6.2.2 先进的节目制作形态
    6.3 大新闻是本土化的内容
        6.3.1 做“大气”的新闻
        6.3.2 做“秀气”的新闻
        6.3.3 做“灵气”的新闻
    6.4 政策改革保驾护航
        6.4.1 进一步深化传媒体制改革
        6.4.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6.5 对西北省级卫视发展的示范意义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硏究成果
致谢

(6)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典型性"影像娱乐文化:中国当代"主旋律"既成背景
    二、"非典型性"影像文本命名:多元复合的文化新异征象的表现
第一章 碎片化"无厘头"影像:现实与历史的特殊认知与审度
    一、"无厘头"电影:作为后现代图像文化意义的理论探讨
        (一) 图像作为文化表征:"无厘头"电影后现代方式更替的合理性
        (二) 后现代的"图绘"转向:"无厘头"影像新型认知功能确立
        (三) 零散性碎片化感知:"无厘头"影像的对应阐释与任意性意义探索
    二、周星驰电影结构类型特征:"无厘头"后现代文化的反叛性面貌
        (一) 承续喜剧传统的反叛性探索:"无厘头"类型电影的后现代特色
        (二) 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融合
        (三) 语言方式:思维跳跃和逻辑含混的特殊幽默"大话"
    三、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现实与历史的碎片化与踪迹化表征
        (一)"无厘头"影像方式的更新:相对主义认知意识的渗透
        (二) "无厘头"影像的符码:生活现实的碎片化表征
        (三) "无厘头"影像碎片:历史文化的解构性痕迹
    四、"大话影像"与"世说新语"普泛:"无厘头""大话"的强大影响
        (一) 影视曲艺中的"大话"意识:"无厘头"影像文化的普泛
        (二) 网络新媒介中的"无厘头"写作碎片:哲理性的另类妄言异语
第二章 虚幻的历史剧:历史文化的娱乐性"戏说"
    一、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状态:"历史真实"的缺失与断裂
        (一) 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眩目铺张的影像景观
        (二) 淡化"历史真实"后的虚构:对历史通识与禁忌的忽视
        (三) 历史文化知性的缺失: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
    二、历史叙事的虚构特性:"戏说"历史剧的合理化意义
        (一) 主观化的历史再"阐释":影视历史剧的"正说"与"戏说"
        (二) 传统文化中历史的更新阐释:影视历史剧虚构性书写成为常态
        (三) 影视历史剧本质、功能与要求:娱乐审美游戏与现代人文意识
    三、历史影像的消费性符号:社会迷幻心理与民族审美意识的融汇
        (一) 影视"符号"的"拟像"环境:契合受众心理的历史剧消费
        (二) 历史的影像"符号"系统:对社会大众困惑与期求的抚慰
        (三) 通俗化"趣味"与"情感"叙事:对民族传统审美习惯的守持
    四、皇国史观与大国强者形象:历史剧中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批判
        (一) 皇国史观下的历史剧: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烘托
        (二) 矛盾性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权谋政治文化与大国强者意识
第三章 复制的"真人秀":大众社会奇异景观的镜象
    一、真人参与的"秀"场:从西方到中国的电视游戏表演浪潮的崛起
        (一) 电视"真人秀"形式:在影像虚拟中植入和强化真实元素
        (二) 国外主要的"真人秀":探索生活新兴意趣与奇观的"舞台"
        (三)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形态的引进与本土化元素融合
    二、本土"真人秀"的表达镜像:中国社会文化景观的复现
        (一) "真人秀"节目的繁复:影像实践中的中国大众娱乐新体验
        (二) 电视"真人秀"的文化观照:社会景观的镜象化复现
    三、"真人秀"的复制与模仿力量:对"中国原创"问题的焦虑
        (一) 国内"真人秀"模仿方式:后现代影像复制的创新力量
        (二) "真人秀""本土原创"焦虑:复制方式引发的文化碰撞
    四、"真人秀"收视率的追逐:商业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复杂意义
        (一) "真人秀"收视率的驱动力量:商业经济与情感顺应
        (二) 主流观念与文化真实:"真人秀"收视效应中的复杂性
第四章 网络"恶搞"视频:新媒体里的戏谑亚文化讽喻
    一、从网络语言"恶搞"到影像"恶搞":"恶搞"文化的众生世态
        (一) 互联网新媒介促发"去影视化":"草根"性网络视频出现
        (二) 戏仿文字、诗歌与流行语文"恶搞":网络大众的调侃与游戏
        (三) 网络影像的"恶搞":戏谑式的重新编配与搞怪
    二、胡戈与网络"恶搞"视频:对主流"正搞"文化的思索
        (一) 胡戈的"恶搞"视频试制:对现实文化的娱乐性讽喻
        (二) 网络"恶搞"视频娱乐:对虚伪"正搞"文化的厌弃
    三、网络"恶搞"视频兴盛:青年亚文化内容与形态的颠覆性表现
        (一) 亚文化中的青年新异潮流:网络"恶搞"影像文化张力的激发
        (二) "恶搞"亚文化泛滥:对正统典范文化的"粗鄙化"颠覆
        (三) 网络"恶搞"的亚文化价值:追新逐奇中的自由精神诉求
    四、狂欢状态下的"恶搞"文化争端:网络"恶搞"面临的管制困境
        (一) "恶搞"视频传播的本相:大众娱乐文化的狂欢
        (二) "恶搞"文化争端:遵从文化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创作理念
        (三) 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管理
余论 "非典型性"影像的反叛色彩:审视文化更新的一种路径
    一、影像"娱情"游戏功能的强化:对"非典型性"文本影响的忧虑
    二、开明与自由的文化更新路径:"非典型性"影像创造的机制
作为结论媒介时代的流行文本: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新
    一、流行文本的媒介化传播:关联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替
    二、流行文本的丰富媒介形态:重构当下文化意识的多维情势
    三、探索流行媒介文本中的意识:拓新多元文化观念与知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部散文发展的回溯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概述
第三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一)
    第一节 精神高原的坚守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张扬
第四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二)
    第一节 苦难意识的表达
    第二节 边缘意识的书写
第五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城市体验
第六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西部地域文化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域外地域文化
第七章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性别意识
第八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历史想象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新疆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电视剧概述
    (一) 电视剧的定义
    (二) 电视剧传播的特点
        1、注重意义把关
        2、传播内容的线性呈现
        3、以大众意识为中心
    (三) 电视剧的传播功能
        1、社会规范和协调功能
        (1) 社会控制功能
        (2) 议题设置功能
        (3) 文化传承功能
        2、创造经济效益功能
        3、提供娱乐功能
二、新疆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一) 起步阶段(1985-1989 年)
    (二) 快速发展阶段(1990-1999 年)
    (三) 平稳发展阶段(2000 年-2009 年)
三、新疆电视剧传播理念的嬗变
    (一) 以国家意志为中心的政治宣传(1985-1989 年)
        1、对新疆各行各业进行直面展示,歌颂祖国,宣传社会主义
        2、反映改革开放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
        3、对电视剧娱乐性的初步探索
        4、尝试同内地电视剧制作单位进行合作
    (二) 政治主导下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宣传(1990-1999 年)
        1、着力塑造特定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2、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集中宣传
        3、大众意识的萌芽
    (三) 政治主旋律和多样化发展(2000-2009 年)
        1、大力创作主旋律电视剧
        2、受众理念的加强
        3、加大对新疆民族性和地域性题材的挖掘
四、新疆电视剧传播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 新疆电视剧传播与发展的优势
        1、丰富的电视剧资源
        2、战略层面上发展新疆电视剧的客观需要
        3、具有国际传播的地缘优势
    (二) 新疆电视剧传播与发展的劣势
        1、缺乏有利于电视剧生产的外部大环境
        2、缺乏创造性和代表性的电视剧
        3、没有形成畅通的电视剧播出平台
        4、与内地电视剧制作单位的合作不够深入
        5、国内外电视剧对新疆电视剧的巨大冲击
五、对促进新疆电视剧发展的思考
    (一) 增加政府投资,加大政策扶持
    (二) 强化精品意识,促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
    (三) 整合已有的电视剧优势资源
    (四) 加强与发达地区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合作
    (五) 积极开辟国内市场,不断推动对外传播
结语
附表:新疆电视剧获奖作品汇总表
注释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9)传媒稀缺问题研究 ——一种生产要素与稀缺性的分析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传媒稀缺性研究的必要性
    三、传媒稀缺性研究的可能性
    四、研究现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理论基础:传媒产业及生产要素
    一、传媒的多重属性
    二、传媒产业与众不同的经济学特征
    三、影响传媒稀缺的生产要素分析
        (一) 资本要素
        (二) 劳动要素
        (三) 技术要素
        (四) 制度要素
        (五) 信息要素
第三章 现代社会的传媒稀缺问题
    一、经济学稀缺性概念
    二、传媒稀缺性及其内涵
    三、传媒稀缺性分类
    四、传媒稀缺性的具体形式
        (一) 量的不足
        (二) 结构失衡
        (三) 功能失调
        (四) 传媒失信
第四章 拟态与真实:新闻传播规律带来的传媒稀缺
    一、"拟态环境"与虚拟中介
    二、新闻价值观的批判性审视
    三、客观性原则的乌托邦
    四、受众权利的有限性
第五章 自由与管制:传媒稀缺的制度要素分析
    一、传媒制度
    二、微妙的政府-传媒关系
    三、政府传媒管制的历史沿革
    四、政府对传媒管制的各类手段
    五、政府管制带来的传媒稀缺性
    六、案例: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悖论
第六章 资本逻辑取代新闻理念:传媒稀缺的种种表象
    一、资本的逻辑
    二、传媒垄断竞争损害传媒多样性
        (一) 传媒自然垄断损害传媒多样性
        (二) 传媒竞争性复制导致传媒同质化
        (三) 传媒准公共产品性质与传媒市场失灵
    三、传媒逐利影响传媒产品质量
        (一) 利润最大化影响新闻报道质量
        (二) 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导致传媒内容低俗化
        (三) 商业利益侵害传媒社会责任
    四、资本力量侵蚀新闻从业者职业伦理
        (一) 社会角色冲突
        (二) 价值追求错位
第七章 技术神话与困境:进一步凸显的传媒稀缺
    一、传媒技术神话
    二、传播渠道的解放加剧传媒稀缺
    三、信息消费方式转变凸显传媒稀缺
        (一) 信息消费模式由大众化消费转为个性化消费
        (二) 消费需求从特定时空存在转向全时空存在
    四、技术乌托邦:传媒技术带来的种种困境
        (一) 继续加深的数字鸿沟
        (二) 假新闻的扩散性增长和理性的缺乏
        (三) 依然不平等的话语权
结语
    一、几点结论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时期我国东北区域卫视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东北区域卫视发展现状
    (一) 东北区域卫视概况
    (二) 东北区域卫视的发展特点
二、东北区域卫视发展利弊
    (一) 东北区域卫视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 东北区域卫视发展的不利条件
    (三) 东北区域卫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东北区域卫视发展的原则及策略
    (一) 东北区域卫视发展的原则
    (二) 东北区域卫视发展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西部电视在特色传播中的地域张扬(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2]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谢念. 武汉大学, 2015(03)
  • [3]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影响力研究[D]. 高国庆. 山西大学, 2014(01)
  • [4]创新与坚守:西北省级卫视的困境与出路 ——以宁夏卫视《第一财经》改版为例[D]. 孙亮全. 兰州大学, 2013(11)
  • [5]本土化—联姻下青海卫视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D]. 刘艳. 兰州大学, 2012(10)
  • [6]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D]. 王文捷. 武汉大学, 2011(07)
  • [7]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 郭茂全. 兰州大学, 2011(09)
  • [8]新疆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 邱友益. 新疆大学, 2010(02)
  • [9]传媒稀缺问题研究 ——一种生产要素与稀缺性的分析范式[D]. 顾永波. 复旦大学, 2009(10)
  • [10]新时期我国东北区域卫视传播策略研究[D]. 周美纯.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特色传播中西方电视的区域宣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