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水力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

西南地区水力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

一、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大调查成果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徐伟,冉涛,田凯[1](2021)在《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成灾模式——以云南彝良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红层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多、数量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大。以彝良县红层地区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对彝良县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所引发的49处不稳定斜坡、150处滑坡、53处崩塌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发育规律及特征。对不同斜坡结构下的红层边坡的成灾模式及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红层顺向边坡常见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式;横向边坡常见破坏模式为崩解-冲刷式;反向坡、斜向坡的常见破坏模式为软岩崩解剥落-硬岩卸荷拉裂坠落式。研究可为彝良县等红层发育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刘斌[2](2021)在《分析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工环是目前复杂地质环境情况下而存在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门学科对于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可以进行较好的研究和探索。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工环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该领域中,出现了多种高科技的手段,为目前的地质学研究打下了极为结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还是有着一些问题的,并且对地穴的研究起到了不小的阻碍作用。所以说水工环问题的快速解决对于地质环境的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此类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水工环问题的主要防治对策,希望给同行一些建议。

张亮[3](2021)在《毛坪铅锌矿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研究》文中指出金属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近六成的金属矿床分布在岩溶广泛发育的长江以南地区。岩溶广泛发育的西南山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本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矿山数目更是占了我国金属矿山总数的20%。同时,西南地区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岩溶发育,而岩溶水系统是由岩溶洞穴、管道、裂隙、孔隙等多重介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岩溶含水介质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西南地区的金属矿山多与碳酸盐岩共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深部开采过程中极易诱发岩溶突水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我国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防治普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岩溶含水介质的极度不均匀性、多套岩溶含水层发育、多期次的构造作用、矿区充水水源多样、充水途径复杂、矿体穿插、长期疏干开采等。解决这些难题的根本,在于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厘清不同岩溶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分析岩溶水系统内部结构。毛坪铅锌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开采历史悠久,至今已超过300年。其铅锌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并具有成为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是西南地区岩溶金属山的典型代表。现阶段矿区已形成5个中段和较完整的开采系统,矿体以洛泽河为界分为河东矿区和河西矿区。矿区构造十分复杂,且发育多套岩溶含水层,属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矿床,目前主要采用强排降压疏干的方式确保生产安全。随着矿区开采中段的延深,矿体围岩的水头压力、矿坑涌水量明显增大,井下作业面临高压地下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岩溶地下水已成为制约该矿床深部安全开采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长期的疏干排水,不断地改变着矿区充水条件,使得以往勘察阶段获取的数据资料已经无法揭示人工长期强烈扰动下矿区充水条件的变化,也不能有效指导矿区防治水工程。目前关于矿区主要充水来源、通道和影响范围,仍存在较大的争论与疑问。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展毛坪矿区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研究,厘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指导矿区防治水工作。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岩溶水系统结构特征的辨识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毛坪铅锌矿原勘察阶段及采掘过程中积累的水文地质资料,综合运用地下水动态监测、放水试验、示踪试验、水力计算等种技术方法对矿区岩溶水系统内部结构展开研究,查明了各系统间的关系,构建了研究区演变中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初步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辨识我国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的模式,为毛坪铅锌矿及同类矿山防治水工程优化及深部开采工程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基于地下水含水系统和水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圈划了矿区岩溶含水系统,界定了相应的岩溶水流系统。圈划区域岩溶水系统,促使研究范围突破传统矿区勘察范围的限制,有助于厘清强烈疏干背景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演变。区域岩溶含水系统可划分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岩溶含水系统,二叠系梁山组、石炭系万寿山组作为隔水层或隔水边界将三套岩溶含水系统分隔开来。泥盆系岩溶含水系统主要由陈家湾泉岩溶水流系统、河东矿区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组成,河东矿区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又可分为北部110-118线、中部90-94线,以及南部帷幕三个富水区;石炭系岩溶含水系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可分为水炉电站泉岩溶水流系统、林家坪岩溶水流系统;矿区二叠系岩溶含水系统主要由塘坊泉、龙洞水两个次级水流系统组成。岩溶发育特征也整体表现为由外围向内圈、由高往低呈渐弱的趋势,即二叠系灰岩岩溶发育程度最高,石炭系岩溶水系统次之,泥盆系岩溶水系统相对较差。(2)利用降雨事件、涌突水事件等分析了矿区岩溶水系统动态响应特征。水位动态响应,是反映岩溶水状态的主要变量,也是岩溶水系统结构功能的集中体现。矿区岩溶水系统不同的结构,导致其对降雨事件、涌突水事件等地下水系统的激励,产生了不同的响应。矿区泥盆系岩溶水系统北部110-118线富水区水位响应快、涨幅大,且与石炭系岩溶水系统紧密相关;南部帷幕富水区水位基本未表现出对降雨补给事件的响应,呈明显滞后;中部92-94线富水区响应速度较北部110-118线慢,且水位涨幅较小。石炭系岩溶水系统对降雨补给事件响应快、涨幅大,以接受快速补给为主。(3)结合放水试验、示踪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辅以水力计算,查明了矿区充水条件。单一手段获取的信息较为孤立,多手段的有机结合,才能更为精准确定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从结果上看,二叠系岩溶水对矿区含水层不构成主要充水水源,二叠系、石炭系岩溶水系统之间并不存在大型的、集中的导水通道,来自矿区东侧的顺层裂隙径流是石炭系的主要充水水源与通道。同时,河西、河东矿区间虽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但以压力传递为主,河西石炭系岩溶水系统对河东石炭系岩溶水系统充水程度有限。此外,石炭系与泥盆系岩溶水系统之间在矿区范围存在直接水力联系,石炭系岩溶水系统经由NE向、NS向通道向泥盆系岩溶水系统北部110-118线一带富水区径流补给。泥盆系南部帷幕富水区地下水主要接受深部远处径流的缓慢补给,深部水流系统调蓄作用强,中部92-94线一带矿区疏干降落漏斗中心则接受不同水源的混合补给。(4)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框架,结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充分利用矿区现有帷幕巷道,针对性地对矿区帷幕防治水工程进行优化调整。基于对矿区北部、南部帷幕区充水条件的讨论与研究,认为北部帷幕工程应当以矿区东侧石炭系浅层充水水源为主要防治目标,南部帷幕工程的主要防治目标则是泥盆系南侧深层充水水源。因此,没有必要采用全线封闭式帷幕工程,在优先针对北部帷幕东北段浅层水源、南部帷幕深层水源进行有效防治后,即可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堵水效率。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1)基于地下水含水系统和水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多种现代水文地质技术手段,对人工强烈干扰下的高度非均质岩溶水系统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开展了辨识研究,并初步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辨识我国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的模式,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我国西南岩溶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的地下水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放水试验、示踪试验和水力计算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解释了矿区岩溶水水位动态与水质变化不匹配的原因,分析了岩溶水系统之间水力联系模式,深化了岩溶水系统结构辨识研究,丰富了利用示踪技术解决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问题的应用。

彭世良[4](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肖畅[5](2019)在《基于期限结构模型的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补偿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我国政府已发布一系列政策要求清退涉及自然保护区和落后产能的矿业权。随着各地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矿业权退出补偿数额及实现方式的确定已经成为制度主管部门和矿山企业关注的焦点。由于主要矿产品在国内外都有成熟的上市期货合约,论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矿产品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数据展开矿业权补偿数额评估研究,通过引入期限结构模型、选取长期性因子的方式改进传统的折现现金流量方法。基于期限结构模型,论文具体研究矿业权退出补偿模型构建、矿业权退出实现方式的提出及模型比较、补偿数额范围模型构建以及矿业权退出非直接补偿方案研究4项内容。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确定适用于评估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补偿的模型和实现方式。基于期限结构模型改进现有折现现金流量法(DCF法),论文构建了适合于采矿权的退出补偿模型。论文使用长期现货价格收益率作为三因子期限结构模型的长期性因子,使用矿产品的期货价格来估计未来矿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构建了修正折现现金流量法(mDCF法)。与传统DCF法使用矿产品历史价格均值作为未来销售价格相比,使用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评估未来矿产品销售价格能将市场交易者对于未来矿产品的期望价格引入补偿评估过程。该方法在论文分类阐述7种矿业权退出补偿实现形式中被应用于采矿权补偿评估过程。此外,将上述三因子模型引入实物期权方法用于校正参数,在将采矿权视为欧式买方商品互换期权的前提下,可以起到计算采矿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上限的作用。由于论文使用期货价格期限结构进行研究,因此mDCF法只适用于解决有对应期货合约矿种的矿业权退出补偿评估问题。(2)构建矿业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mDCF法的假设条件与现实情况存在差异,而且其评估结果是单一数值,并未留下调整的余地。为利于矿业权人和政府部门达成更易于双方接受的补偿数额,论文探讨了建立矿业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的方法。论文通过实物期权模型和套期保值比率等方法、指标构建了矿业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模型,基于某铜矿采矿权的补偿范围进行实证研究,阐明该方法确实有助于矿业权人和地方政府的补偿谈判工作。(3)研究非直接补偿方案,提出全国统筹、省内转移支付、省际差额结算的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补偿分期抵扣税费模型。由于到直接以现金补偿矿业权人将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筹资压力,论文研究了矿业权退出非直接补偿方案,即不直接以现金补偿矿业权人的补偿方案。国外已经实践的非直接补偿方案主要是矿业权置换补偿,该方案基于矿业权评估结果把矿业权人位于保护区内的矿业权置换为区外矿业权(资金多退少补),从而实现矿业权退出。我国双鸭山市和湖南省的相关部门也有相关探索。论文还构建了矿业权退出补偿分期抵扣税费模型并阐述了其优缺点,经测算,在全国统筹、省内转移支付、省际差额结算的前提下,该方法确实能够起到降低地方政府筹资压力的效果。论文从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文件以及现行矿业权退出补偿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mDCF法评估采矿权和详查、勘探探矿权的退出补偿数额,基于地质要素评序法评估预查和普查探矿权的退出补偿数额,分别阐述与7类矿业权退出相适应的实现方案,同时研究了推进矿业权退出顺利进行相关的矿业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模型和非直接补偿方案,为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补偿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性建议。

魏昌利[6](2019)在《岷江上游斜坡强震损伤评价与后效应预测》文中指出强震是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强震不仅诱发大量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同时也产生许多震裂变形山体,是震后降雨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的主要隐患源。识别、预测这些隐患源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难点和关键。岷江上游地区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1933年叠溪7.5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区内最近两次最强地震。汶川地震在区内直接引发崩滑地质灾害3507个,震后9年新增崩滑地质灾害2318个,地震后效应明显并仍在持续。本文依托笔者汶川地震前后在岷江上游地区的调查及科研成果,分析斜坡强震变形破坏特征,评价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及斜坡强震损伤程度,建立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模型,预测不同时期、雨强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研究成果可提高强震区震后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水平,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主要进展与成果如下:(1)提出了栅格法地质灾害密度计算、制图方法,确定了适宜的控制点间距和搜索半径,建立了以地质灾害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为主要指标、点密度为参考指标的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强度8级分级标准。(2)以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累计发育强度为主要指标,结合降雨量、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断裂构造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因素,采用地质环境脆弱度指数综合评价汶川地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茂县叠溪镇附近马脑顶—公棚海子段地质环境脆弱度最高。(3)在分析叠溪地震和汶川地震导致斜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斜坡强震变形破坏的4类9种模式。汶川地震诱发崩滑灾害发育强度较震前有显着增大,而以往发生的极端事件在部分地段导致的崩滑地质灾害累积发育强度大于汶川地震。(4)在地震崩滑地质灾害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斜坡强震损伤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因素敏感性分析和主成分因子贡献率分析,采用信息量模型开展强震损伤程度评价。结果显示,发震断裂对斜坡变形的控制作用明显,高损伤区和较高损伤区主要集中在发震断裂较近距离范围内;斜坡震裂损伤受拔河高度、斜坡坡度控制作用也较明显。(5)建立了基于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斜坡强震损伤程度,以及震后不同时期降雨概率、降雨量的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模型。预测汶川地震后不同时期、50年一遇暴雨概率条件下的斜坡强震危险性分区,以及震后10~20年、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斜坡强震危险性分区。预测分级结果与汶川地震后降雨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点分布呈明显的正相关,并与In SAR地表形变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孟晶晶[7](2018)在《普格县则木河流域地下水水质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普格县缺水地区,当地居民面临着地下水水质安全、缺水及水量持续性问题,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的生产生活。本文调查分析了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和GIS技术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的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综合两种不同水质标准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检出率、超标率及稳定性,选取影响水质类别最主要的评价因子NO3-离子以及与其它评价因子相关性较大的TDS作为模拟因子,对模拟因子的运移情况进行未来20年的预测分析,具体成果如下:(1)研究区地形高差悬殊,主要形成河谷冲积平原地貌、侵蚀剥蚀构造中山地貌,并且出露的地层复杂,岩性主要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以及灰岩和白云岩。区内发育的断裂沿着则木河两岸展布。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5mm。(2)研究区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岩组根据地下水类型进行相应的分类。大气降水为主要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沿着裂隙顺层的方向径流至低洼处,在沟谷附近排出地表,而在沟谷深切割的地带主要以泉水的形式排泄。(3)根据研究区内55组的水样数据,对研究区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相关性进行研究。(1)对研究区55组水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2)基于sufer软件对主要组分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其分布特征,清楚的可以得出主要组分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3)基于SPSS软件,对主要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掌握主要组分之间的相关性,例如:TDS与Ca2+、Mg2+、HCO3-和SO42-相关性较大。(4)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农村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准则,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1)基于地下水质量标准,单因子评价法结果表明,区内部分地区的Fe、耗氧量、NO3-、NO2-、NH4+离子组分超标,影响地下水水质类别;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水质质量优良良好的水样占55%,水质质量较差极差的水样占45%,基本上各占一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水样占76%,超过Ⅲ类水标准占24%。综合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单个评价指标具有超标的现象(Fe、耗氧量、NO3-、NO2-、NH4+)。(2)基于农村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准侧,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水质整体较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样JS029和JS038的评价结果为Ⅲ级水,水质不安全。综合两种不同水质标准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并结合评价因子的检出率、超标率以及稳定性可知,NO3-离子是影响地下水水质类别最主要的评价因子。(5)根据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研究区东西边界根据分水岭设置为定水头边界,南北边界依据地下水流线设置为零通量边界。含水层顶层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交替的潜水层,第二层为弱透水层,下部为岩溶含水层和碎屑岩类孔隙含水层。(6)计算分析了未来20年TDS和NO3-离子的运移分布规律。TDS和NO3-离子污染晕沿着地下水径流的方向,具有向下游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断裂带附近,浓度出现富集现象。在第20年时,TDS和NO3-离子的最高含量分别达到7316.44mg/L、162.8640mg/L,超出地下水水质Ⅲ类水的标准要求,威胁地下水水质的安全性。根据污染物的来源与运移特征提出了合理的治理与防护措施,为合理开发则木河流域地下水水资源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孙策[8](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地质调查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站在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发挥好公益性地质调查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地质调查是我国保障资源、保护环境、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和先行性工作,是促进我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是切实提升地质环境健康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己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时期内保障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推进的必然选择。论文首先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地质调查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历史演变;在明晰地质调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演变基础上,阐明地质调查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出地质调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对我国内外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现状的评价分析以及启示,从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最后,结合新型城镇化目标,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结构转化与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论文首先从我国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环境灾害等方面阐述研究选题的背景,以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作为基本的需求,进一步探讨地质调查转型工作的关键性以及基础价值。然后,系统梳理现阶段关于地质调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明晰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地质调查历史演变。第二部分,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分析出我国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首先通过对世界城镇化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应对策略梳理和总结,分析出典型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地质调查策略,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及对中国启示。第四部分,我国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首先阐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的演变,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地质调查的现状,最后根据现状总结出中国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中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管理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定位,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地质调查方向以及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规模预测,并以武汉市场问卷进行实证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的转型路径。第六部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布局建议。第七部分,作为文章的结论以及展望。对于全文的分析开展总结,同时针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展望。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质调查转型发展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分析我国未来地质调查的定位与定向,识别影响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初步构建了我国地质调查支撑国土空间监管政策体系。(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的设计。按照新型城镇化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分析我国未来地质调查的发展态势,预测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地质调查的未来需求,提出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全面推进我国地质调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夏凡中[9](2017)在《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的分析》文中指出由于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中,只是一昧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且整个社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如果环境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笔者在水工环勘察研究的多年工作实践,对我国水工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周天赐[10](2016)在《浅谈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提高,在水工环问题方面突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到环境问题和国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对人类生产和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只有科学的、合理的解决好水工环相关问题,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水工环相关问题,并提出对应防治策略。

二、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大调查成果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大调查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成灾模式——以云南彝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彝良县地质环境条件
2 彝良县红层边坡发育特征
    2.1 不同地层时代发育特征及规律
    2.2 不同规模等级发育特征及规律
    2.3 不同坡度区间发育特征及规律
3 红层边坡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分析
    3.1 顺向红层边坡的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
    3.2 横向红层边坡的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
    3.3 反向坡、斜向坡的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
4 结论

(2)分析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工环工作内容重点分析
    1.1 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点
    1.2 环境地质的勘察重点
    1.3 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点
2 我国现阶段水工环存在问题
    2.1 思想观念落后
    2.2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2.3 研究成果未很好的落实
3 水工环问题的防治对策
    3.1 水文地质方面的对策
    3.2 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策略
    3.3 环境地质方面的对策
4 结语

(3)毛坪铅锌矿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岩组划分
        2.3.2 矿区主要控水构造
        2.3.3 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4 矿山开采历史及地下水防治主要难点
        2.4.1 西南岩溶金属矿山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2.4.2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主要难点
第三章 岩溶水系统的圈划及空间特征
    3.1 地下水系统理论概述
    3.2 区域岩溶水系统划分
        3.2.1 划分原则
        3.2.2 划分结果
    3.3 矿区岩溶含水系统结构特征
        3.3.1 矿区地下含水系统结构分析
        3.3.2 矿区地下含水系统岩溶发育基本特点
第四章 基于水文监测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结构辨识
    4.1 矿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4.2 长期开采条件下矿区岩溶水系统动态变化特点
    4.3 降雨事件下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动态响应
        4.3.1 二叠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特征
        4.3.2 石炭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特征
        4.3.3 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特征
        4.3.4 河东-河西矿区响应特征
    4.4 涌突水事件下的岩溶水流系统响应
第五章 基于水文地质试验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结构辨识
    5.1 放水试验揭示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结构
        5.1.1 放水试验基本原理
        5.1.2 放水试验布置与实施
        5.1.3 放水试验揭示的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
        5.1.4 放水试验揭示的石炭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
    5.2 基于示踪试验的石炭-二叠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分析
        5.2.1 示踪试验基本原理
        5.2.2 示踪试验布置
        5.2.3 示踪试验实施
        5.2.4 示踪试验结果讨论
    5.3 基于水力计算的石炭-二叠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分析
        5.3.1 水力模型概化
        5.3.2 水头损失
        5.3.3 水力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山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模式及对防治水工程指导
    6.1 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模式
        6.1.1 矿山岩溶含水系统结构辨识模式
        6.1.2 矿山岩溶水流系统结构辨识模式
    6.2 毛坪铅锌矿充水条件
    6.3 矿区帷幕防治水工程优化
        6.3.1 矿区现有帷幕防治水工程设计概况
        6.3.2 帷幕区水文地质条件
        6.3.3 帷幕防治水工程优化方案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质遗迹概念
        2.1.2 地质遗迹类型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质公园概念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2.3.3 系统理论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4.1 生态修复概念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6.1 公园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区域地质背景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6.2.2 生物景观资源
        6.2.3 人文景观资源
        6.2.4 其他景观资源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5)基于期限结构模型的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要求
        1.1.2 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
        1.1.3 期限结构模型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科学问题与创新点
        1.4.1 科学问题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矿业权退出补偿研究现状
        2.1.1 矿业权退出补偿法律法规依据
        2.1.2 矿业权退出补偿研究进展
        2.1.3 各地矿业权退出补偿相关文件
    2.2 现行矿业权评估方法
        2.2.1 采矿权评估方法
        2.2.2 探矿权评估方法
        2.2.3 其他矿业权评估方法
    2.3 实物期权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2.3.1 实物期权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2.3.2 实物期权嵌入式与整体式评估研究现状
    2.4 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2.4.1 多因子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2.4.2 其他类型的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矿业权退出补偿模型构建
    3.1 期限结构模型
        3.1.1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
        3.1.2 期限结构
        3.1.3 三因子期限结构模型及调整
    3.2 采矿权退出补偿评估模型
    3.3 探矿权退出补偿评估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业权退出补偿实证研究及模型比较
    4.1 实证数据研究准备
        4.1.1 实证数据概述
        4.1.2 铜矿探矿权资料
        4.1.3 铜矿采矿权资料
        4.1.4 实证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4.2 矿业权退出状态分类原则与分类结构
    4.3 未转采探矿权退出补偿实现方式
        4.3.1 未完成交易探矿权
        4.3.2 已完成交易最终到期探矿权
        4.3.3 已完成交易未最终到期探矿权
    4.4 转采探矿权退出补偿实现方式
    4.5 采矿权退出补偿实现方式
        4.5.1 未完成交易采矿权
        4.5.2 到期采矿权
        4.5.3 建设及生产中采矿权
    4.6 矿业权退出补偿模型比较
        4.6.1 其他矿业权退出补偿模型
        4.6.2 模型评估结果比较
        4.6.3 基于纳什均衡的DCF法和mDCF法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业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分析
    5.1 构建矿业权退出补偿范围模型的原因分析
    5.2 矿业权退出补偿上限分析
        5.2.1 匹配矿业权对应的期权类型
        5.2.2 非固定波动率实物期权模型
    5.3 矿业权退出补偿下限分析
        5.3.1 折价因素1:套期保值比率
        5.3.2 折价因素2:机会成本因素
    5.4 矿业权退出补偿谈判范围模型的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矿业权退出非直接补偿方案分析
    6.1 矿业权置换补偿方案分析
    6.2 矿业权退出补偿分期抵扣税费模型构建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教育背景
    研究方向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博士期间参与撰写专着
    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学术活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6)岷江上游斜坡强震损伤评价与后效应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和进展
        1.2.1 岷江上游地质灾害研究
        1.2.2 地震滑坡研究
        1.2.3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1.2.4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研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自然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2.1.1 气象
        2.1.2 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4.1 新构造运动
        2.4.2 地震
    2.5 工程地质特征
        2.5.1 工程地质岩组
        2.5.2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2.5.3 斜坡结构特征
        2.5.4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2.6 小结
第3章 汶川地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评价
    3.1 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
        3.1.1 总体特征
        3.1.2 滑坡特征及分布规律
        3.1.3 崩塌特征及分布规律
        3.1.4 泥石流特征及分布规律
    3.2 汶川地震前地质灾害发育强度
        3.2.1 地质灾害密度计算方法
        3.2.2 地质灾害密度分布
        3.2.3 地质灾害发育强度
    3.3 汶川地震前地质环境脆弱度评价
        3.3.1 地质环境脆弱度指数
        3.3.2 地质环境脆弱度分级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4.1 叠溪地震诱发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4.1.1 叠溪地震概况
        4.1.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4.2 汶川地震诱发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4.2.1 汶川地震概况
        4.2.2 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特征
        4.2.3 汶川地震诱发典型变形破坏模式
        4.2.4 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地质灾害发育强度
    4.3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模式
        4.3.1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4.3.2 斜坡强震变形破坏模式
    4.4 小结
第5章 斜坡强震损伤程度评价
    5.1 斜坡强震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震崩塌滑坡与地貌类型相关性分析
        5.1.2 地震崩塌滑坡与河流水系相关性分析
        5.1.3 地震崩塌滑坡与坡向相关性分析
        5.1.4 地震崩塌滑坡与斜坡坡度相关性分析
        5.1.5 地震崩塌滑坡与斜坡坡高相关性分析
        5.1.6 地震崩塌滑坡与岩组类型相关性分析
        5.1.7 地震崩塌滑坡与斜坡结构相关性分析
        5.1.8 地震崩塌滑坡与断裂水平距离相关性分析
        5.1.9 地震崩塌滑坡与震中水平距离相关性分析
        5.1.10 地震崩塌滑坡与地震地表动峰值加速度相关性分析
        5.1.11 地震崩塌滑坡与地震烈度相关性分析
    5.2 指标体系建立及样本数据提取
        5.2.1 指标体系建立
        5.2.2 样本数据提取
    5.3 因素敏感性及因子贡献率分析
        5.3.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因素敏感性分析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因子贡献率分析
    5.4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地震损伤评价
        5.4.1 信息量评价模型基本原理
        5.4.2 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
    5.5 小结
第6章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
    6.1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特征与规律分析
        6.1.1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
        6.1.2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特征
        6.1.3 汶川地震后崩滑地质灾害规律分析
    6.2 汶川地震后降雨诱发典型滑坡分析
        6.2.1 都江堰市五里坡滑坡
        6.2.2 茂县新磨村滑坡
    6.3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
        6.3.1 降雨概率条件下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全过程预测
        6.3.2 雨强条件下强震斜坡损伤后效应中短期预测
    6.4 斜坡强震损伤后效应预测验证
        6.4.1 震后崩滑地质灾害调查验证
        6.4.2 InSAR地表形变分析验证
    6.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普格县则木河流域地下水水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下水水质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水质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气象
        2.1.2 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
        3.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3.1.2 基岩裂隙水
        3.1.3 碳酸盐岩岩溶水
    3.2 研究区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2.1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
        3.2.2 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3.2.3 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岩组
    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3.3.1 地下水的补给特征
        3.3.2 地下水的径流、排泄特征
        3.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3.4 水化学类型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
    4.2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分析
        4.2.1 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类型分析
        4.2.2 地下水主要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地下水主要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4.3 三氮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特征分析
        4.3.1 三氮在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
        4.3.2 地下水中三氮的分布特征
    4.4 地下水污染源
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安全性分析
    5.1 研究区55组水样21个指标的测试分析
        5.1.1 地下水质量标准
        5.1.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2 地下水水质安全性单因子分析法
        5.2.1 评价方法
        5.2.2 评价结果
    5.3 地下水水质安全性内梅罗指数分析法
        5.3.1 内梅罗指数法的基本原理
        5.3.2 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
    5.4 地下水水质安全性模糊综合分析法
        5.4.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5.4.2 模糊关系矩阵(R)的确定
        5.4.3 权重因子的计算
        5.4.4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
    5.5 三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5.6 作为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性分析
        5.6.1 隶属度矩阵(R)的确定
        5.6.2 权重A的计算
        5.6.3 水质评价
    5.7 地下水水质分区
        5.7.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区
        5.7.2 水质分区特征
第6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预测
    6.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
        6.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概化
        6.1.2 含水层的划分
        6.1.3 源汇项
    6.2 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
    6.3 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
        6.3.1 模型网格剖分
        6.3.2 模型参数确定
        6.3.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6.4 溶质运移基本数学模型
    6.5 溶质运移数值模型
    6.6 地下水中TDS和硝酸根离子预测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质调查的发展演变
        1.2.2 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研究
    2.1 我国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1 地质调查的相关内涵
        2.1.2 地质调查的特点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2.3 地质调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3.1 世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应对策略
        3.1.1 世界城镇化的整体概况
        3.1.2 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共性与应对策略
    3.2 典型国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质调查策略
        3.2.1 英国
        3.2.2 美国
        3.2.3 德国
        3.2.4 法国
        3.2.5 日本
    3.3 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及对中国启示
        3.3.1 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
        3.3.2 对中国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4.1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的历史演变
    4.2 中国地质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视角
        4.2.1 中国地质调查现状
        4.2.2 中国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管理机制
    5.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定位
        5.1.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
        5.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质调查定位与定向
    5.2 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规模预测
        5.2.1 2020年—2030年我国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投入的规模需求的预测
        5.2.2 2020年—2030年全国城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总体规模预测
    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需求管理案例——基于武汉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5.3.1 基本信息
        5.3.2 调研对象对新型城镇化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的了解程度
        5.3.3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5.3.4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地质调查的需求态势调查
        5.3.5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5.4 我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
        5.4.1 地质调查观念、学科转型
        5.4.2 地质调查内容的转型
        5.4.3 地质调查对象的转型
        5.4.4 地质调查组织结构的转型
        5.4.5 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转型
        5.4.6 地质调查管理模式的转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6.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
    6.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布局建议
        6.2.1 主要城市群地质调查的布局建议
        6.2.2 地质调查在城市水资源方面布局建议
        6.2.3 地质调查在城市土壤方面布局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解决水工环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2 我国水工环地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 水工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 水工环工作的重点分析探讨
5 水工环工作中的新兴技术研究
6 结语

(10)浅谈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工环现状
    1、认知程度不足
    2、工作人员个人素养不高
    3、科研成果未落实
    4、管理制度不科学
二、水工环问题防治对策
    1、水文地质方面问题的防治对策
    2、工程地质方面问题的防治
    1.3 环境地质方面问题的防治
三、新技术方法的引进措施
    1、地理信息系统
    2、遥感技术
总结:

四、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大调查成果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成灾模式——以云南彝良县为例[J]. 徐伟,冉涛,田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 [2]分析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J]. 刘斌. 新疆有色金属, 2021(04)
  • [3]毛坪铅锌矿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研究[D]. 张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基于期限结构模型的政策性矿业权退出补偿研究[D]. 肖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岷江上游斜坡强震损伤评价与后效应预测[D]. 魏昌利.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7]普格县则木河流域地下水水质安全性研究[D]. 孟晶晶.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D]. 孙策.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9]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的分析[J]. 夏凡中.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3)
  • [10]浅谈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A]. 周天赐. 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16(总第206期)

标签:;  ;  ;  ;  ;  

西南地区水力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