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推理诗“缘爱”理论的发展

论宋代推理诗“缘爱”理论的发展

一、论宋代说理诗对“缘情”说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兴群[1](2021)在《梅尧臣伤悼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死亡,是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逾越的痛苦深渊,伤悼哀祭之情更是每个个体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将悲痛哀伤之情付之于伤悼诗歌中,用以纾解内心的苦楚,因此伤悼诗歌中流露的真情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理解是任何题材的诗歌都无法比拟的。在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北宋诗坛在欧阳修、梅尧臣的带领下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由于妻子、子女和朋友的相继离世,梅尧臣创作了大量的伤悼题材诗歌,其涵盖伤悼类型之广,数量之多,北宋诗人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而梅尧臣作为宋诗的开山之祖,将“以文为诗”的诗歌主张融入到伤悼诗歌的写作中来,具有宋诗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迥异于宋代之前的伤悼诗歌风格。本文共分为四章来讨论梅尧臣的伤悼诗歌。第一章主要讨论了宋代以前伤悼诗歌的产生与发展状况,为伤悼诗歌的发展脉络做相对清晰的梳理和总结;第二章主要针对梅尧臣伤悼诗歌的分类及其情感取向做出详细的分析,其诗歌主要分为悼友类、悼亡类、悼子类和其他伤悼类,类型涵盖相对完整,总体来说呈现出真情实意、直率敢言的情感特点。第三章主要探讨梅尧臣伤悼诗歌的特色。本文主要从表现手法、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三个方面来挖掘诗歌特色。他继承了宋以前伤悼诗歌的抒情模式,又在元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技巧;另一方面,不同于梅诗总体上的“平淡”风格,其伤悼诗在平实真挚的语言中更包含了浓烈深厚的思念和对不平之事激烈辛辣的政治讽刺。第四章主要探讨梅尧臣伤悼诗歌在宋代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宋诗坛上具有代表性的苏轼和陆游,寻找他们的伤悼诗歌与梅尧臣之间存在的关联。由此证明,在伤悼文学史上,梅尧臣是继元稹之后,苏轼、陆游之前的一位承前启后之人,他的伤悼诗歌是伤悼诗歌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环。

赵芳娆[2](2019)在《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文中指出基于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充满活力的政坛和重文的基本国策,宋朝的文人的生活环境相对其他朝代来说都更为优越。而宋初上承五代,在文坛和诗坛上弥漫着气卑格弱、文辞浮靡而内容空洞的风气。面对时弊,欧阳修举起复古主义的大旗,力图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和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致力于诗文革新。从根本上来讲,欧阳修的观念来源不能脱离他对《诗经》的研究。他在解诗过程中采用“经学为体、文学为用”的解诗方法,通过据文求义和考以人情的手段,试图理解《诗经》本身的意义。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治经方法在《诗经》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诗经》学研究原则、方法对其本人诗学理论的影响,体现出关联性。在诗歌功用的问题上,他力主复古,回归“诗言志”传统。这也是欧阳修的诗歌能够实现其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原因。欧阳修树立韩愈为典范,以“道胜文至”的文道观为根本,将“道”分为“圣人之道”和“诞者之道”,认为道在现实、在人间百事之中。欧阳修重道而不废文,将文章作为阐述和发扬道的手段,强调文章要有真切实在的内容,从而散发出其光彩和魅力。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通过以文为诗的手法,使他的诗歌极具现实主义精神和政治教化意义,从而引领了新的诗坛风气。欧阳修所提出的另一重要理论即“穷而后工”论,该论基于易学的君子圣人观和忧患意识,将政治上的失意与文学上的成就联系起来。在审美上,该论体现为对“穷者”的关注和对其创作的推赏,偏好其诗歌中的荒寒诗境,赞同“推敲”诗法。欧阳修本人也遭遇到政治打击,他的贬谪诗情韵深致、气脉悠长、语言平易,极具艺术感染力。在艺术领域,欧阳修提倡的“尚意”书风、对音乐的“古淡”审美和重神似的绘画理论体现出“尚意”的倾向和“言不尽意”的言意观。这与他在诗学上提出的“意新语工”的创作理想一脉相通,诗歌创作上则表现出多家并举的审美倾向和融多种特点于一身的风格面貌。欧阳修一方面通过文道观和诗言志实现了诗歌的政治功用,同时也通过“穷而后工”和“意新语工”的理论实现了诗歌的审美功用。他的“意”的概念贯穿于文艺理论,强调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从而实现了文艺领域的相互贯通。这不但使他成为了综合性的大家,更引领了北宋文化“技道并举”的时代风向。

覃玉佳[3](2019)在《王禹偁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禹偁是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与北宋政治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其文学创作包括诗词文赋在内,主要见之于其自编个人诗文集《小畜集》,与其曾孙王汾辑佚其遗文所成《小畜外集》中。王禹偁在辞赋观上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以来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理论,同时结合宋初“律盛文起”的时代背景,参考了时代因素,在作品中注入新鲜的宋代思想血液,一方面讲究传道明心、宗经复古,另一方面追求重气尚奇、推崇雅正,此外还注重讲求功用、经世致用,既有对传统辞赋观念的传承,又有对社会现实背景的考衡以及作者个人理想的体悟,实为学古通今、以旧出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欧阳修、苏轼等人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王禹偁现存赋作二十六篇,为作者自编的个人诗文集《小畜集》、宋代江钿辑编的诗文总集《圣宋文海》及明代姚广孝、解缙等修撰的类书《永乐大典》所收。《小畜集》收王禹偁赋二十三篇,作年基本处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至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之间,并在序次上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除少数赋作由于尊皇权、尊御题而列次在前外,其余大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圣宋文海》、《永乐大典》则收其余三篇,当为对王禹偁赋的辑佚,作年基本处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至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之间。《小畜集》外三赋相较于《小畜集》内之赋而言可谓“新怪”,可知王禹偁自编《小畜集》时收赋当以“合儒”、“雅正”之作为主,不合则“焚弃”不收。王禹偁自分其赋为古赋与律赋两类。赋分古律是宋人的常用分法,受唐宋时期赋发展的时代背景影响所致。而《小畜集》所收王禹偁赋中,又以律赋占多数,此既与作者本人生平作律赋多于古赋的创作情况以及其个人崇尚雅正的审美偏好、去劣择优的审美操守相关,也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相关,且从律赋中可显示出赋家王禹偁高超的学识水平。除按体式进行分类外,又可从题材角度将王禹偁赋分为典礼赋、论政赋、咏物赋、情志赋四类。此四类不同题材内容的赋作,各有其妙且兼备文质、情理,既继承了前代赋学的精华,又融入了作家的自我创新。王禹偁赋在艺术上首先具有宋代赋的共性特点,兼具宋代律赋与文赋的双重特征,主要表现为尚理与以议论入赋、崇古与以文入赋两方面。前者是对唐赋特点的继承以及对先秦以来文学发展尤其是赋发展的议论说理倾向的顺应,后者则是北宋古文革新运动与中唐古文运动影响下的必然结果。王禹偁赋在艺术上还体现了一定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一往清泚”、“简雅古淡”等特征。这主要是受到宋初赋风,前代赋家作品、理论,以及王禹偁个人“褊狷刚直”的性格特点与明晰事理、以学为优的见识和风尚的影响,使得王禹偁赋情理可兼备,雅俗可共赏,在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皆具有较高的成就,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代的赋家赋作。王禹偁诗赋的互渗关系主要表现为诗赋之间的互文与功能手法的互用上。前者主要指诗赋文本内容的相互补充,可具体表现为共用一景或共叙一事。后者主要指诗体与赋体在创作形式与表达技巧上的统一性,表现为如赋对诗美刺功能的运用、诗对赋铺陈手法的运用等功能手法上的互用。王禹偁诗赋的创作之异则主要体现在二者在题材上的宽窄不一、在表达上的相互区别、在情理上的各有侧重等方面。赋是由诗发展而来的与诗不同的文学体裁,唯有明晓诗与赋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才能不陷入“以诗代赋”的批评误区。

陈翔宇[4](2019)在《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受到朝廷推崇,取得了正统化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与中国古典诗歌说理传统的共同作用下,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出现,即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立论依据进行了必要的阐释。其次,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案,同时也明确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首先以传统诗歌批评为依据,对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明确的界定。其次对此种诗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第二章考察创作特征,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首先将诗人划分为三个群体,即理学诗人群体、江湖诗人群体、其他诗人群体,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诗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总结出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在题材和体式上的特点。第三章以接受和反思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对南宋后期诗坛和宋元之际诗坛所造成的影响。余论部分对刘克庄《恕斋诗稿存跋》写作时间进行了考证。

夏志欢[5](2019)在《饶宗颐《佛国集》研究》文中指出1963年饶宗颐被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前往天竺古梵文研究中心作学术研究,得以游历印度、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度。在异域文化与风土人情的冲击与浸染下,写下了《佛国集》共四十七首诗。这本诗集用旧体诗记录异域行旅,一首五律,四首七律,一首五古,二十六首七绝,十五首七古,且在诗里行间兼有考据,才情横溢,学问渊博。研究《佛国集》这样一部当代人创作的古近体诗歌,十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诗人的旧体诗创作情况。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更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以其小序中的“以新天下人耳目”为切入点,从诗歌内容、诗语的承与创、苏诗与饶诗的对比及其艺术境界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佛国集》之新创,探寻它的文化艺术价值:第一是对《佛国集》内容的研究。因其涉及到许多南亚、东南亚的地名,首先要做的是对地理地名的梳理,并将其按照内容的相似性归类。再根据内容的不同,从生活游历、古典表达、异域感思三类中分别挑选有代表性的诗作进行细致分析,以观饶宗颐对异域风情的抒写特色。第二是对《佛国集》创作手法的研究。其最有特色的三个创作手法大致有二:其一是自注与考据,饶诗多有自注,除了必要的字词解释之外,便是考据。其二是佛语诗化,饶宗颐佛学造诣很高,恰当地运用佛教语言或是佛教典故来描写景物或是抒发情感,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第三是用(次)东坡韵,全诗用东坡韵的有六首,次东坡韵的有九首,虽有相似处,但苏诗与饶诗在语言风格、物色的选取、以及诗歌结构,乃至意境上都是有所不同的,可从诗歌的语言、结构、意境来比较分析其异同。第四是对《佛国集》诗境的研究。这部分是基于前两部分的细致分析,是更具概括和归纳性的总结。饶宗颐意在为诗界指出“向上一路”,这是需要一个“形而上旨意”的指引,可以从诗歌境界中窥得一二。通过对诗歌“形而上与说理于景”“诗画相生与中外共情”“佛道思想与天人合一”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大致把握其“向上一路”的艺术旨趣。

向晓玲[6](2018)在《梅尧臣诗之“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尧臣是宋代诗坛上举足轻重的诗人,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以力除绮丽空洞的西昆体弊端、着力开创宋代新一代诗风为己任,直寻到诗歌“淡”美的艺术样式。“淡”经由“淡味”原义延伸并上升到哲学与美学层面,在两者的交叉中盘踞本体高度之上空。其在诗文领域中的渗透中,梅尧臣于宋初坐标点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诗之“淡”。他以“淡”作为诗歌的审美取向,亦将其作为诗歌创作的整体观照。其“淡”是对古诗风雅传统的复归,亦是梅尧臣创新而成的“老境”之境。梅诗“淡”美境界的生成是尧臣本人性情趋“淡”与创作求“淡”综合作用的结果。梅诗的创作中,“淡”类别丰富,在整合中发现其内容有“淡远”之意、“古淡”之趣,别有意蕴。其风格“雅淡”与“清淡”,二者异质同构,融为清雅风格的整体趋向。其诗歌散文化的创作范式,推进“以文为诗”成宋代创作之大潮。梅尧臣在历史酝酿与文化积淀中以“淡”美浸润了宋代诗歌审美趣味的整体取向,于宋人理性的民族性格中,以理性精神作为宋诗的内核。理性的精神内质与“散文化”的外在范式交相辉映,于内外交织的整体翻新中产生较大的陌生化效果和文化艺术效应,影响了宋代以及以后大批诗人,“淡”亦成尧臣其人的风度气质、其诗的文化标签。全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梅诗“淡”美的渊源。“淡”由本身“淡”味原义延伸至哲学与美学层面,并在艺文领域深度彰显。“淡”思想在诗歌艺术中的渗透有一个历史发展,其义项不断增加,内涵不断丰富,成为艺文领域中一个重要审美命题。梅诗则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赋予其诗歌之“淡”独特的审美境层。第二章论述梅诗之“淡”的具体展现,其一表现为“意蕴”之淡。“意蕴”之淡来自诗歌现实与情感呈现的“淡远”之意与遵循古味、老境浑成的“古淡”之趣。现实生活、情感走向与尊古旨趣一同酝酿,使诗“淡”而有味。第三章论述梅诗之“淡”的另一种表现——风格,它与意蕴相得益彰,成为梅诗之“淡”的完美表达。同时,其“淡”呈现的风格气质是梅诗在诗坛独树一帜的显性标志,“雅淡”“清淡”并流,合为“清雅”的独特气息。第四章论述梅诗之“淡”对宋诗“平淡”趣味的影响。此“淡”可谓晕染了整个宋代诗坛的审美趣味,落于心理层面的理性精神,影响最明显的表现为宋代的“以文为诗”的表达样式,梅诗之“淡”具有的意蕴、风格亦随散化的承接走进了宋代及其此后诸多诗人的诗文中。

何振茹[7](2017)在《浦起龙的文学批评及其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浦起龙“诗史文集,多有涉猎”,以史学家、诗歌笺注家的身份为学界所熟知。其《读杜心解》、《史通通释》二书研究者日众,而其个人诗文创作却一直未受到学界关注。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浦起龙的生平、交游、着述等情况,并以其个人文集、学术札记为主要研读文本,以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为经纬,尝试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从文学与学术两个角度,从文学批评观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去挖掘浦起龙的诗文理论和创作的价值。并将其诗学观与诗歌创作、文论与散文创作相对照,探究其中的互证关系,以期重新认识和评判浦起龙及其文学成就。并以个体文学创作对时代学术特点的实践来以点窥面,探讨浦起龙与清初期文论家、“桐城派”、“乾嘉学派”学术观点的离合关系,这对于研究清初、中期的学术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

吴亚娜[8](2017)在《《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研究 ——以宋人别集与词集提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库全书总目》在集部提要中叙录了460种宋人别集提要,79种宋人词集提要,从文体的角度出发,对宋文、宋诗、宋词展开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批评,勾勒出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诸类文体的风貌特征,卓具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总目》从文学史的宏观着眼,对宋代文学史的断限与分期做出评判。就宋代文学史断限而言,《总目》从作家是否出仕新朝、是否为遗民、其进入新朝时的年龄长幼三个标准,考量宋元易代之际作家的朝代归属问题。在对宋元易代文学进行批评之时,《总目》肯定了遗民的忠君爱国事迹,抨击贰臣的失节之污,以作家人品来衡量文品,以文风兴衰来反观世运。《总目》对易代文学的断限与批评作为一种知识评判,与清代的官方意志形成强大的权力话语,在易代文学断限标准与文学批评背后隐藏彰显正流、隐去动乱的政治目的,以及表彰忠义、抨击失节的教化意图,实现了权力话语向文化思想领域的渗透。就宋代文学史分期而言,《总目》以风会之变为依据,将宋代文学史划分为宋初、盛宋、南渡、宋末四个时期,从作家群体、作品风格、文学流派、文体衍变等多元角度描绘出宋代文学由弊而兴,又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以政局变革为主导,旁及士风、世运与文风的综合性的划分标准。《总目》以通变的史观审视宋代文学史的演进,注重对宋代文学史风貌阐释的理论性与系统性,呈现出一种近代性的史学意识。就宋文批评而言,《总目》从文体学的视角出发,主要从散文与骈文两种文类,对宋文展开批评。《总目》在清代崇实的学术语境下,梳理出宋代散文的历史沿革;对宋代散文的批评呈现出宗尚雅正之质、根柢之实与经世之用的崇实审美观念。就宋代骈文批评而言,《总目》从清代骈文复兴的文化语境出发,描绘出宋代骈文演进的历史轨迹,并秉承骈散同源的文体观念,注重骈文酝意遣词的表意功能,偏爱典雅瑰丽的骈文风格。然而由于编纂时间有限,编纂人员庞杂等原因,《总目》对宋代骈文的批评存在评判有失客观、公正之处。就宋诗批评而言,《总目》在宏观上把握了宋诗以变祛弊、以派统史的诗史演进历程。《总目》对宋诗文献的考辨存在文献征引疏误、文献择录与批评的主观色彩浓郁等问题。《总目》对宋诗体派的审视则呈现出注重诗派发衍的历史流变、嘉奖中正的艺术风格、以儒家伦理思想评价诗歌品格的特点。就宋词批评而言,《总目》将宋词视为词学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力求以正变发展的眼光,客观地展现出宋词发展的脉络。从宋词版本文献的叙录情况来看,《总目》宋人词集版本多沿用毛晋《宋名家词》,词集校勘与文献的征引多采用他人成言,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其宋词批评注重词体的音乐属性,挖掘词的表意功能,欣赏典雅浑成的词作。这种词学观念的形成,与浙西词派的风势影响,官方权力意志对文化的操控以及馆臣个人的词学审美偏尚是密切相关的。《总目》宋词批评对后世词学版本的传播、词集的校勘、词学观念的传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目》在宋代文学批评中建构出尊雅正、黜俚俗的文体谱系,隐藏着巩固皇家政权、宣扬盛世文治、弘扬儒家教化的权力意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总目》对宋代文学的评骘之语,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出封建社会末期官学视野中的文学观念,为后世的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韩扬文[9](2016)在《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文中指出玄思作为一种极为精微幽深的思维形态,其道说方式与本体论所倚重的概念建树、逻辑推演及抽象思维有很大差异。尽管玄思微妙深湛,但它亦非恒久静默,不可道说,玄思能够通过一些灵动的语言形式开显出来。追问玄思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及古典诗歌中的表诠,将之主要收摄于玄学蔚兴、玄言诗风靡天下的魏晋时期无疑是一个上佳之选。本文所论玄思的开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玄”之本义与玄思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源头,及其在先秦时期的玄典中所建立起的抒义范式。“玄”义项纷纭,其中既包含着抒义性的思维,也渐渐演化出本体论的倾向。由于其义项的复杂性,后世衍生出种种对于“玄”的不同解会。但具有抒义性的玄思是更为本源性的。《老子》中具有抒义性的对消,具有运作性的动词及连续展开的让度式追问;《庄子》在卮言、寓言、重言中所展现的种种开境方式,皆对于玄思之抒义做出了基调性的示范。第二,“玄”之义项的分流与魏晋玄学之间的关系。本体论意义的“玄”进入玄学以后发展为辨名析理的思想方法,发展为崇有或贵无的单一倾向,发展为树立层层名相的《言尽意论》;而抒义形态的“玄”进入玄学以后发展为清谈中的当机性道说,发展为向秀、郭象《庄子注》中“迹冥”、“独化”的有无双遣之论,发展为荀粲、王弼的言不尽意论等。何晏、王弼等魏晋玄学家的思想中,同时含有以上两种相互冲突的论断,他们笔下的“无”或“玄”,有时是本体化的,有时则是境域化的。第三,“玄”之义项的分流进入魏晋诗歌以后所形成的诗歌形态之分际。本体论意义的“玄”与本体论形态的哲理发展为此期以孙绰、许询、支遁等为代表的玄言诗;而抒义论形态的“玄”与缘化的玄理不仅影响着嵇康、阮籍、陶渊明等思想家极其玄化的人生;且显示为呈现本真之境域的玄态诗。但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东晋玄言诗人们除了写作直陈哲理的作品以外,同时也创作了一些趋于玄态的诗歌作品。魏晋玄学的驳杂最大程度地体现在东晋诗人的身上,他们既接受了本体论思想,同时也部分接受了玄化的抒义方式。玄言诗的两种形态——概念的玄言诗和域发的玄态诗在东晋时期实际乃是并行于世的,它们在出现顺序上没有绝对的分际和次第性的关联。魏晋玄态诗的顶峰出现在陶渊明手中,他在诗中巧妙示例了种种合于玄思的抒义方式,如显示本真之象的方式,层层遣荡的方式,往复反顾进而寻求中道的方式等,这使他的诗得以在缘化的境域中即现象即本体地开显微妙的玄思。而作为后世对于玄言诗或玄态诗的应和,王维对于玄态诗作出了玄化的回应,而苏轼诗则多半对于玄言诗做出了知性的应和。则对于“玄”的不同解会,其实一直在幽暗中影响或护持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以“玄”命名的学术和诗歌中,有的取用了“玄”趋于本体的义项,而其中的另一部分则对于“玄”缘化的本义做出了微妙的呼应。至于此中何种形态是更“玄”的,更本源的,这一问题应当引起玄学研究者及玄言诗研究者的深思。

刘锋杰,赵学存[10](2015)在《“把中国还给中国”——朱自清等人阐释“文以载道”的方法论意义》文中指出我们曾经发表过《"文以载道"的三种研究范式——以周作人、郭绍虞、钱钟书的相关研究为对象》(《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一文,讨论了周作人、郭绍虞、钱钟书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研究观点:周作人从现代文学观念出发评价"文以载道",认为它违背了文学的规律性,他是"以新汰旧",是典型的"拿来派",拿来西方的文学观念,就否定了中国传统

二、论宋代说理诗对“缘情”说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宋代说理诗对“缘情”说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梅尧臣伤悼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伤悼诗歌溯源
    第一节 伤悼诗歌的起源
    第二节 伤悼诗歌发展的繁荣
    第三节 伤悼诗歌的巅峰
    第四节 梅尧臣伤悼诗歌的题材走向
第二章 梅尧臣伤悼诗的分类及其情感取向
    第一节 悼友之痛
        一、鸣不平之冤
        二、念提携之恩
    第二节 悼亡之悲
        一、结发夫妻被迫分离的悲凉
        二、与亡妻诉生活之苦
    第三节 悼子之殇:德行有失的自问
    第四节 其他伤悼诗
        一、悼公主诗与悼后妃诗:是非分明,见微知着
        二、悼他人之妻、父母诗:注重自我的真实感受
第三章 梅尧臣伤悼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思想内涵的延伸
        一、情意真挚,以“空”写哀
        二、“贤妻”的角色定位
        三、兴于怨刺的斗争精神
    第二节 表现手法的拓展
        一、议论为重,以理入情
        二、强调叙事,以文入诗
    第三节 艺术技巧的继承与发展
        一、“睹物思人”“今昔对比”模式的继承
        二、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
        三、第二人称的抒情视角
第四章 梅尧臣伤悼诗歌在宋代的影响
    第一节 梅尧臣伤悼诗歌对苏轼的影响
    第二节 梅尧臣伤悼诗歌对陆游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欧阳修的诗学观念研究综述
        1.2.2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2 北宋时期的社会与文坛背景
    2.1 北宋仁宗前后社会背景
    2.2 古文运动与诗坛变革
3 欧阳修的《诗经》学
    3.1 《诗本义》与欧阳修的《诗经》学观念
    3.2 经学为体、文学为用的解诗法
    3.3 诗言志传统的导向
4 道胜文至的文道观与诗歌创作
    4.1 道胜文至的文道观
        4.1.1 文道关系论溯源
        4.1.2 欧阳修“道胜文至”的文道观
        4.1.3 欧阳修文道观的接受和阐发
    4.2 欧阳修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政治教化意义
    4.3 以文为诗的手法
5 “穷而后工”论与诗歌创作
    5.1 君子圣人观与穷而后工论
        5.1.1 基于易学的君子圣人观
        5.1.2 穷而后工论
    5.2 对“穷者”之诗的推赏
    5.3 欧阳修的贬谪诗
6 尚意的艺术理论与诗歌创作
    6.1 艺术理论与言意观
        6.1.1 欧阳修的书论、乐论、画论
        6.1.2 “尚意”倾向与言意观
    6.2 “意新语工”的创作追求
    6.3 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和风格特征
7 结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件

(3)王禹偁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王禹偁文学创作与辞赋观
    第一节 王禹偁的文学创作
        一、诗词创作
        二、文章写作
    第二节 王禹偁的辞赋观
        一、唐代与宋初的辞赋观
        二、王禹偁的辞赋观
第二章 王禹偁赋作年与序次问题
    第一节 《小畜集》内赋的作年与序次考
        一、关于“古赋”五篇的作年与序次
        二、关于“律赋”十篇的作年与序次
        三、关于“撰拟试内制五题”八赋的作年与序次
    第二节 《小畜集》外赋的作年考
        一、《花权赋》与《怪竹赋》
        二、《红梅花赋》
第三章 王禹偁赋体式与题材分类
    第一节 王禹偁赋的体式分类
        一、赋分古律两种体式
        二、重学识的宋代古律赋
    第二节 王禹偁赋的题材及思想感情
        一、典礼赋
        二、论政赋
        三、咏物赋
        四、情志赋
第四章 王禹偁赋艺术特征
    第一节 王禹偁赋与宋赋的共性特征
        一、尚理与以议论入赋
        二、崇古与以文入赋
    第二节 王禹偁赋的个性特征
        一、“一往清泚”
        二、“简雅古淡”
        三、王禹偁赋的其它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 王禹偁赋与诗关系
    第一节 王禹偁诗赋的互渗关系
        一、诗赋之间的互文
        二、功能手法的互用
    第二节 王禹偁诗赋的创作之异
        一、题材范围与表达形式上的区别
        二、诗重抒情与赋尚说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论依据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三、研究方案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的生成
    第一节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概说
        一、传统诗歌批评视野下的语录讲义体诗歌
        二、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形成原因分析
        一、以理入诗: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
        二、道本文末:程朱理学诗学观念的发展与定型
        三、以诗言理:程朱理学诗学范式的建立
        四、诗歌范本:《伊川击壤集》与《斋居感兴二十首》
第二章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的创作特征
    第一节 诗人群体概述
    第二节 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题材论
        一、交际性:赠答诗——以诗论理
        二、学术性:论学诗——以诗讲学
    第三节 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体式论
        一、崇古倾向:诗歌形式自由化
        二、以诗证道:诗歌功能工具化
第三章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南宋后期诗坛的接受与反思
        一、攀附程朱理学的诗歌创作倾向
        二、讲求诗人之法的诗歌批评趋势
    第二节 宋元之际的因袭与新变
        一、积习难改:语录讲义之风犹在
        二、诗学观念转向:文理融会
结语
余论:刘克庄《恕斋诗存稿跋》写作时间考辨
参考文献
附录: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集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饶宗颐《佛国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本论文创新之处
一、《佛国集》的诗歌内容
    (一) 地理地名梳理
    (二) 诗歌的内容特色
        1. 生活游历
        2. 古典表达
        3. 异域感思
二、《佛国集》诗语表达的承与创
    (一) 自揭本事
    (二) 佛语诗化
三、苏诗与饶诗的古今对话
    (一) 诗歌语言
    (二) 物色选取
    (三) 诗歌结构
    (四) 诗歌意境
四、《佛国集》的诗境特征
    (一) 形而上与寓理于景
    (二) 诗画相生与中外共情
    (三) 佛道思想与天人合一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梅尧臣诗之“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梅尧臣诗“淡”美探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淡”美溯源
        一、淡然无极的哲理层次
        二、恬惔为上的审美境界
    第二节 梅尧臣对“淡”美的继承与发展
        一、变昆体,学唐处
        二、“唯造平淡难”的“淡”美境界
第二章 梅尧臣诗的意蕴之“淡”
    第一节 “淡远”之意
        一、真情造深意
        二、“自然”藏闲远
    第二节 “古淡”之质
        一、梅诗取向“古淡”
        二、取境“高格”,“老境”浑成
第三章 梅尧臣诗的风格之“淡”
    第一节 雅淡之气
        一、学古尊雅,复归“风雅”
        二、雅俗共赏,蕴雅于俗
    第二节 清淡之格
        一、用语清淡
        二、传情达意,细密清淡
第四章 梅尧臣诗之“淡”对宋诗审美趣味的影响
    第一节 对宋诗“淡”美取向的引领
        一、诗文“淡”美的整体取向
        二、“淡”心境下的理性精神
    第二节 对宋诗的散文化影响
        一、宋代之前诗的散文化端倪
        二、梅诗“散淡”审美取向
        三、梅诗“散淡”之美对宋诗审美取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浦起龙的文学批评及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浦起龙研究综述
    二、本文框架结构及课题意义
第一章 浦起龙的生平、交游及着述
    第一节 浦起龙的生平
        一、家贫书富,博学嗜书
        二、科考不顺,逆境写作
        三、远赴云南,飘然蓬转
        四、执掌书院,潜心着述
    第二节 浦起龙的交游
        一、与吴中望族的交游
        二、与文人、学者的交游
        三、与僧侣的交游
    第三节 浦起龙着述叙略
        一、《读杜心解》
        二、《古文眉诠》
        三、《史通通释》
        四、《酿蜜集》
        五、《不是集》
        六、《前涧浦氏重修宗谱》、《(乾隆)无锡县志》
第二章 浦起龙的诗学观及诗歌创作
    第一节 浦起龙的诗学观
        一、诗本性情
        二、诗体三变
        三、体、法之变
    第二节 浦起龙的杜诗观
        一、“事”:以时事入诗
        二、“神”:入神妙之境
        三、“雅”:清空蕴藉,雅致老成
    第三节 浦起龙的诗歌创作
        一、乡村野趣,雅致清空
        二、论事说理,浑融蕴藉
第三章 浦起龙的文论及散文创作
    第一节 浦起龙的文论
        一、文学本原论:文、质、道
        (一)文与质
        (二)文与道
        二、文体论:文非一体
        (一)文无定体
        (二)文体之辩:赋
        三、文法:文依乎性情学问
        (一)天人交定
        (二)意诚文正
    第二节 浦起龙的散文创作
        一、文宗唐人,锤炼峭拔
        (一)传、记类
        (二)书信类
        (三)游记类
        (四)祭文类
        二、文辞华美,精妙雅正
        (一)骈散结合,文辞华美
        (二)擅用典故,凝炼雅正
        (三)清新佳句,清真雅澹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浦起龙生平简表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研究 ——以宋人别集与词集提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特色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总目》宋代文学总览
    第一节 《总目》宋元易代文学的断限与批评
        一、划限标准:《总目》视域下的宋元文学之分期
        二、文学批评:《总目》宋元易代文学的审美评判
        三、批评反思:官方权力话语渗透下的《总目》易代文学批评
    第二节“风会”视域下《四库总目》宋代文学分期
        一、“风会”之变:《总目》宋代文学史的划分标准
        二、“风会”之貌:《总目》宋代文学风貌的立体呈现
        三、“风会”之思:《总目》宋代文学分期的得与失
第二章 《总目》宋文批评
    第一节 崇实思潮与《总目》宋代散文批评
        一、《总目》宋代散文批评的“崇实”语境
        二、《总目》宋代散文史观的“崇实”倾向
        三、《总目》宋代散文审美的“崇实”视角
        四、《总目》宋代散文批评的不足
    第二节 骈文复兴语境下的《总目》宋代骈文批评
        一、清代骈文复兴与《总目》的骈文批评
        二、《总目》宋代骈文的史迹沿革钩沉
        三、《总目》宋代骈文的文体特征解读
        四、《总目》宋代骈文批评的不足
第三章 《总目》宋诗批评
    第一节 《总目》视野中的宋诗史
        一、《总目》宋诗的诗史定位
        二、《总目》宋诗之体派演进史
    第二节 《总目》宋诗批评文献引用考辨
        一、文献征引的疏误
        二、文献择录与批评的主观倾向性
    第三节 《总目》宋诗体派批评的深度考察
        一、诗派发衍的动态全局观察
        二、艺术风格的中正审美观念
        三、文学品格的儒家伦理约束
第四章 《总目》宋词批评
    第一节 《总目》宋词史钩沉
    第二节 《总目》宋词提要版本文献考辨
        一、《总目》宋人词集采录与版本考察
        二、《总目》宋人词集校勘的审视
        三、《总目》宋人词集提要文献考证举隅
    第三节 《总目》宋词的审美维度与批评的影响
        一、《总目》宋词诠释的审美维度
        二、《总目》宋词批评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总目》宋词批评语境的深度观察
        一、词学环境:浙西词派的风势影响
        二、权力话语:官方意志对文化的操控
        三、审美个性:馆臣个人的词学审美偏尚
结语 《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的得失与影响
    一、《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的得失
    二、《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附录
    附录一:《总目》宋元易代作家朝代归属对比表格
    附录二:四库宋人别集中宋词着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四库集部词曲类宋人词集着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宋代小说着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四库全书总目》江西诗派文人提要版本考辨
征引与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9)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思路与方法
    五、结构安排
第一章 先秦玄思——“玄”的本义与玄典抒义方法论
    第一节 “玄”义考释
        一、“玄”之初义蠡测——敛藏之“玄”与互构之“玄”
        二、“玄”之变义——定相之“玄”与本体之“玄”
    第二节 《老子》抒义方法论:“玄之又玄”的源泉之态
        一、论作为《老子》核心抒义字的“玄”
        二、对消、动态与追问——《老子》解“玄”的抒义方法
        三、从“生于有,生于无”到“有生于无”——解《老》的两种理路
    第三节 《庄子》抒义方法论:开权显实的域化之言
        一、历物十意——惠施的名相论
        二、三言、追问与域状词——《庄子》的语言游戏
第二章 魏晋玄学缘构与本体之博弈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智思谐响——魏晋玄学之初兴
        一、两汉经学的疲敝之态
        二、诸子之学重光与释教东来
    第二节 建树理念或遣荡计执——魏晋玄学之异途
        一、魏晋玄学之史评与学术谱系略论
        二、概念之玄的拓展——建树理念一路的魏晋玄学
        三、域发之玄的开显——遣荡计执一路的魏晋玄学
        四、两种理路的杂糅与汇合——略述何、王玄学中的冲突
    第三节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一、欧阳建《言尽意论》
        二、荀粲所谓言意之微固蕴不出
        三、张韩《不用舌论》
        四、王弼《明象》篇
    第四节 有无本末——魏晋玄学的本体论
        一、以无为本——王弼解《老》之创见
        二、生而体有——裴頠《崇有论》新解
    第五节 “迹冥”与“独化”——向、郭之抒义论
        一、“迹冥”与“一心三观”
        二、“独化”与“遣之又遣”
        三、“迹冥”、“独化”与诗性语言之关联
        四、概论魏晋玄言诗的定义与流向
第三章 竹林名士的玄态人生及其玄言诗
    第一节 论竹林七贤境域化的生命形态
        一、变化气质与动心忍性——七贤的渊默形态
        二、清峻通脱与宁为玉碎——七贤的狂狷形态
        三、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七贤之无情与有情
    第二节 嵇志清峻——论嵇康诗之开路性
        一、处于域发状态的玄言诗兼及嵇叔夜诗概说
        二、清——烟霞逸气与清远之象
        三、峻——崖岸高峻与轻肆直言
    第三节 寻找失落的时间———论阮籍《咏怀诗》之物哀
        一、追光蹑景之笔——时间中的伤心之物
        二、通天尽人之怀——存在者的苍茫哀感
第四章 异趣的玄言诗——本体性追求与域发之态的博弈
    第一节 尚理好议的廊庙之音——论东晋前哲理诗之流变
    第二节 楚骚遗风与异方山水——论郭璞游仙诗
        一、游仙诗源流考略
        二、郭璞《游仙诗》之创变及其意义
    第三节 空性与色法——以本体界为务的狭义玄言诗
        一、形上义理与兴寄都绝——玄言诗对诗言志说之因革
        二、情的淡化与辞的寡味——玄言诗对诗缘情说之冲决
    第四节 故国之思与见机之作——兰亭雅集与兰亭诗
        一、两晋山水-玄言诗之因革——从金谷清赏到兰亭雅集
        二、触机辄发——论兰亭诗的时机化运作
第五章 陶渊明诗复归大地之玄音
    第一节 不如去归隐——《归园田居》解兼论渊明嘉遁之要义
        一、靖节先生的返回之路
        二、以《归园田居》释渊明之嘉遁
        三、陶公君子固穷之志辨
    第二节 《饮酒》诗解——陶渊明的任道及其玄态语言之建构
        一、《饮酒》创作时间与缘起考略
        二、论《饮酒》破相归空之玄态运作
    第三节 《形影神》释——纵浪大化与陶诗之理趣
        一、纵浪大化——《形影神》所示解脱之法
        二、论《形影神》的导路性
    第四节 空谷回响——从王维、苏轼诗略观陶诗之化迹
        一、略论陶诗的接受与王、苏学陶之机缘
        二、摹仿与心会——王、苏学陶的两重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宋代说理诗对“缘情”说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梅尧臣伤悼诗歌研究[D]. 马兴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D]. 赵芳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01)
  • [3]王禹偁赋研究[D]. 覃玉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语录讲义体诗歌研究[D]. 陈翔宇. 三峡大学, 2019(06)
  • [5]饶宗颐《佛国集》研究[D]. 夏志欢. 云南大学, 2019(03)
  • [6]梅尧臣诗之“淡”美研究[D]. 向晓玲.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7]浦起龙的文学批评及其创作研究[D]. 何振茹. 江南大学, 2017(02)
  • [8]《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研究 ——以宋人别集与词集提要为中心[D]. 吴亚娜. 西南大学, 2017(10)
  • [9]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D]. 韩扬文. 云南大学, 2016(04)
  • [10]“把中国还给中国”——朱自清等人阐释“文以载道”的方法论意义[J]. 刘锋杰,赵学存. 文艺争鸣, 2015(01)

标签:;  ;  ;  ;  ;  

论宋代推理诗“缘爱”理论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