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寓言中的权力问题——刘震云故乡小说的主题解读

故乡寓言中的权力问题——刘震云故乡小说的主题解读

一、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的主题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胡琰[1](2021)在《苦难悲情到荒诞孤独 ——刘震云小说主题的悲剧性内涵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学术界对刘震云的小说研究热度不减,研究领域从语言研究到文本研究,甚至还有影视化研究。刘震云以其幽默的风格和反讽色彩在文坛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于荒诞中见真实,同时也贯穿了沉重而灰暗的悲剧性,又让他的作品于幽默中见悲凉。从早期作品的书写苦难和营造悲情再到后期作品的荒诞叙事和孤独呈现,体现的是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其荒诞不经的文本里还包裹着作者的思辨以及对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定位的思考。“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特征,在刘震云小说里体现的是作者书写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悲剧,关于人在苦难命运和陷入荒诞处境的悲剧,还有关于人性探索和找寻的悲剧。纵观刘震云小说,他在前后期作品中对死亡、命运、人性主题有着不断深入的理解和体认。因此,通过分析刘震云小说中的主题悲剧性演变,能进一步探析刘震云悲剧性书写背后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不仅如此,“悲剧性”作为一种艺术特征,在刘震云不同时期的叙事特征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点。因此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对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性表现进行大致梳理,由此归纳概括出刘震云作品主题的悲剧性特征。新时期文学的悲剧写作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它由聚焦生活的苦难和悲惨逐渐转向到对人的精神、内心悲哀感受的挖掘,新时期文学悲剧性不断深化,意味着作家们对现代人类生存的关照和对生命意义的关切。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刘震云作品中的悲剧性也随着作品时期而不断深化,由描写苦难的悲情转变为书写荒诞和孤独。第一章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式,详细地分析刘震云小说主题的悲剧性内涵演变。纵观刘震云的作品,死亡、命运、人性,一直是他书写的主题。在早期作品中,死亡意味着对绝望现实的反抗,它常与“红色的花圈”、“坟”等意象结合,代表着生的希望。然而在书写死亡时,作者常常有一种负罪感投射在人物身上。这种负罪感是与作者对当下现实认识的不透彻、离开家乡的愧疚以及身份焦虑相关的。作者书写死亡,并不仅仅在于书写,还在于通过死亡和死亡之后这一过程而找到负罪感的释放。在后期作品中,作者跳出了生命消逝的意义,而通过呈现死亡的惨象达到对生命的重视和找寻生命意义的真谛。再次本文的第二章结合了叙事学、语言学等研究方法,讨论刘震云作品主题的悲剧性写作艺术演变。一方面体现叙事特征上,在早期小说中,刘震云通过营造诗意的氛围和书写悲惨的境遇从而呈现出悲情叙事的特征。并且从叙述视角上来看,这一时期的小说多以零聚焦和内聚焦的写作视角为主,以大量独白和内心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且刘震云在早期作品中多刻画苦难生存的农民形象以及悲惨命运的农村妇女形象,这也说明了刘震云写作伊始就站在了平民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后期小说中,悲情叙事转变为了荒诞叙事。荒诞,不仅是一种生存处境,还是一种叙事方式。在荒诞叙事中,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荒诞中的悲悯,第二个阶段是荒诞中加入了各种反讽的手法。随着作者对世界、人生的认识而不断加深荒诞感,作品中的悲剧性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作品主题色彩上,是由暖色调变为了冷色调,随着文本的色彩感减弱,意味着生活的荒诞感和人的主体性地位的隐匿。后期作品呈现的灰色文学意识,不仅仅表现了生活的灰暗和小人物的辛酸命运,还有作者对“人”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追寻。最后是第三章,讨论悲剧性写作的深层原因。一方面,童年时期的贫困与死亡的体验,亲情的缺失以及对故乡矛盾与焦虑的情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性。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责任,更是让他感到书写底层、走向世界的重要性。刘震云笔下的悲剧和他的成长环境以及文学写作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童年的成长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刘震云今后的写作之路。因此分析悲剧性主题内涵的演变原因就能更加理解刘震云以喜写悲的文学内核以及作者对民族精神的探寻,而这种对民族精神奥秘的揭示与作者对“人”的价值追寻是密不可分的,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也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精神世界和以悲剧力量反思自身而迈向未来的期望。从横向来看,从主题悲剧性内涵到悲剧性写作生成,呈现的是刘震云作品悲剧性意蕴,这也能更加理解刘震云在作品中以喜写悲的价值内核;从纵向来看,前后期作品的演变是作家随着对人生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思考不断深入而来的。这也体现了刘震云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寻找“人”的价值追求。

年东敏[2](2021)在《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刘震云小说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热度颇高。有关刘震云的研究论文一路攀升、成果颇丰,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审视很有必要。现有相关研究整体可分为主题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单篇、比较、影视改编和译介研究等七个方面,其中转型研究及译介、传播研究还有待加强,其创作本土性与现代性也尚存研究空白。

万娅丹[3](2020)在《刘震云小说的戏仿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戏仿有时被翻译成仿拟或滑稽模仿,这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概念。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作家都使用戏仿来创作他们的作品。通过对语言形式、历史故事和经典文本的戏仿,作者将其置于不恰当甚至相反的语境中,从而达到讽刺、颠覆与解构戏仿对象的目的。刘震云是新时期熟练运用戏仿叙事方法的作家之一,本文从戏仿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入手,以刘震云的小说为个案,分析了刘震云小说中戏仿叙事的类型、特点、意义,探讨了作家在历史语境中的创作,为研究新时期小说中的戏仿叙事方法提供了借鉴。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是第一部分,介绍了刘震云小说研究现状和戏仿理论,对戏仿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概念及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戏仿叙事出现的原因是宽松的历史语境和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第二部分对刘震云小说的戏仿叙事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语言戏仿、人物戏仿、故事戏仿三类分析。第三部分探讨刘震云小说戏仿叙事的特点,刘震云小说戏仿叙事具有狂欢化、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降格和时空交错的特点。第四部分论述刘震云小说中戏仿的意义,刘震云通过戏仿叙事方法来达到对权力的批判、伦理的解构和历史的讽刺,饱含对底层民众深深的同情与审视;人们被权力异化的过程正是在历史这个时间维度中完成的,通过解构正史,建构民间历史。

刘宇琳[4](2020)在《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文中提出目前,学界对于刘震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作品中的某一主题或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究。虽然有一些研究者力图对刘震云的创作脉络进行整体性的爬梳,但是由于刘震云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其新作品层出不穷,不少研究着述便无法涵盖他的全部创作。这就使得研究者们对作家的成长和意识转变缺乏整体性的观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爬梳作家自初登文坛至今(1979-2012)的创作历程,探究作家放弃启蒙,转向民间立场的原因,以及在这一立场的影响下,作家的思考维度是如何层层深化、不断发展的,其写作风格又得以呈现出何种艺术特点。论文旨在对作家的写作做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考察,探究民间立场对作家思考维度和叙述策略的影响。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辨析民间及民间立场的概念,阐明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论文梳理自晚清政治维新运动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文化的地位转变;以陈思和等人的相关论文为切入点,辨析学界对于民间立场的讨论,从而厘清民间立场这一概念的生发及内涵。进而,论文运用相关的档案数据和史料记载,对河南的“弃儿”历史和刘震云早年的人生经历进行挖掘,并结合八九十年代的文艺思潮和福柯、萨义德等人的理论传播,阐明刘震云的民间立场是源于对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精神正义性的怀疑。第二章论述刘震云的民间立场与其小说书写视野的流变,重点探究作家思考维度的深化与发展。论文从伦理、言说、历史三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了伦理学、国家意识与地域认同、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探究刘震云对于传统伦理的解构,对小人物精神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生存正义性的肯定和宣扬。第三章论述刘震云在民间立场的影响下,于具体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叙述策略。论文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重点探究刘震云文本中冷峻的叙事视角、精妙的反讽艺术和方言俗语的运用。通过比对刘震云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风格,本章认为,这些叙事策略不仅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刘震云的民间书写,其本身更是作家对民间认知不断深化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论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梳理刘震云的创作脉络,探索其创作风格和思想意识转变的原因、意义及问题。刘震云也曾充溢着启蒙的激情,但是对故土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正义性的怀疑最终将他引向了民间立场。他试图于民间伦理中寻得精神的慰藉,却勘破了传统伦理的美好幻境,意识到那不过是权力的锁链;他试图通过言说寻得知心人,为自己,为民间寻得精神的出路,却发现孤独才是民间的常态;当对现实失望后,刘震云便迎着“新历史主义”的浪潮,转向历史,转向对生活晦暗缘由的探寻。从伦理,至言说,再到历史,作家的思考维度层层深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风格。尽管刘震云竭力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剖析民间,但自身与民间同处边缘的相似命运却让他始终对民间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这就使得刘震云在具体的写作中,虽然能够剖析民间的晦暗,却无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写作的深度。

张明[5](2020)在《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刘震云作为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从短篇小说《塔铺》开始便一直笔耕不辍的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去把握和体认世界。长篇代表作有“故乡”系列三部曲、《一腔废话》、《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以及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其中《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刘震云的小说采用新写实的笔触去刻画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以冷静的审视达到黑色幽默般的批判、嘲讽甚至戏谑。与此同时,能够将“世情”传统和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寻找两相结合,以此来予以观照和补足,一种莫名的共情感让人油然而生。刘震云用小说创作的实践有意无意的与中国的文学传统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某种程度的呼应。该论文以刘震云的主要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依靠文本细读、理论探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力图从多变且发展的世情呈现样态、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世情融合及继承与超越的世情新面貌三个方面对其小说中的世情书写作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分别为研究现状的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世情小说的内涵界定四个方面。第一章根据刘震云小说中对世态人情的不同世相表现,将他笔下的世情书写按照文本主题呈现大体划分为:两性婚恋世间男女、寻常人世俗人生、知识分子世态炎凉三个层面,细读其每个阶段的世情体现及嬗变的内在联系轨迹。在每一阶段的世态人情的研究中,具体分析那些生存时期的世俗题材与人物。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性的研究刘震云世情书写中的世风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勾连关系,主要是从中原文化和世情文化反映两方面来进行。中原文化方面,主要分析了其所生存的故乡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童年记忆的影响;世情文化反映方面,从其语言、风俗人情、叙述节奏和气质等方面展开。第三章主要是先对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缘由进行分析,并且将采用对比探究法,具体分析刘震云的世情书写对传统世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从而更好、更完整的重新界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是就其作品自身所显现出来的日常生活新场域下的文化反思和所在当代文坛的地位而言的。结语则对本论文的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的研究进行成就与不足两方面的总结,并结合当下语境展望未来。

梅雨晴[6](2020)在《论刘震云小说中伦理与人性的纠缠》文中指出刘震云从创作初期就对社会现象进行描绘。其中,关于伦理与人性的思考随着他在创作手法、写作理念上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对刘震云作品中的伦理观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拟采用文献法、文本细读法及归纳研究法,首先通过对乡村伦理及城市伦理进行追溯,发现刘震云笔下的伦理观并不是单一的“从古至今”,而是在时代发展下逐渐形成的独特的“城乡结合”。继而聚焦刘震云小说创作中的“权力伦理”,从不同角度透视权力伦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孔不入,揭示个人在这种伦理观的掌控下受到束缚和压抑,遭到侮辱和损害的生存现状。最后通过对权力伦理与人性的关系的辩证,指出权力伦理与人性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得出正是在二者的合谋下才会导致个体的生存困境的结论。并且“权力本位”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在这种合谋下成为了一种具有欺骗性的政治工具,丧失了最初的人性光辉。在对刘震云作品进行分析的同时,本文还创新性地提出以下观点:一、刘震云作品中的伦理观是在结合了乡村伦理和城市伦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二、两性的性别权力也属于刘震云的权力伦理范畴。希望本文对刘震云小说中伦理与人性的关系能有进一步认识,并为刘震云的小说研究做一些较为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孙菲菲[7](2019)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豫军”作为当代文坛重要的作家流派,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实现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在国内外影响巨大。他们既赞同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不排斥文学与电影相结合,又在文本的创作过程中保持小说的精神内涵与审美特点,坚持自我个性的书写。他们的小说创作较好地实现了由文学到电影之间的路径转换。“文学豫军”作品多次被成功改编不仅仅因为其对白的口语化、通俗化和情节的戏剧化、空间化,更关键的因素是其小说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改编后的电影,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反思,以及对影片主题的关注。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状况、改编原因和改编所得到的启示。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作品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基于国内现有的“文学豫军”主要代表作家的小说改编电影的相关资料,从整个作家流派的作品数量和更加具体化的资料形式入手,探讨“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影响和启示。本文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文学豫军”概况及作品的改编现状,主要对“文学豫军”作品的文本研究和改编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标明文本的研究意义与思路。第二部分立足对“文学豫军”小说创作的总体分析,探讨这些小说的叙事内容、叙事主题、叙事形式等,进而研究其与改编电影之间的互通性与契合性。第三部分从“文学豫军”小说具体文本的电影改编入手,以《盲井》《米香》《一九四二》《手机》《香魂女》《最爱》六部作品的改编为例,分析文本的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在改编过程中的嬗变,从而深入研究改编电影如何对“文学豫军”小说进行再诠释。第四部分反思“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并就改编前景提出可行性建议。“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积极意义是推动“文学豫军”作品的传播、挖掘河南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文学性与地域性相结合,以媒介丰富艺术创作,以文学融通文化产业。结语部分简要概括全文论证的主旨,肯定“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意义,同时说明“文学豫军”的创作中还有很多尚未挖掘的新矿藏,展望“文学豫军”新的文学拓展空间。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针对多位作家不同类型小说的改编情况并结合当下形势对小说的电影改编进行反思,以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石萍[8](2019)在《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中的诗性话语研究》文中认为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指的是《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转》及《故乡面和花朵》,作家以“诗”为心,以诗性思维为心理机制,并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观照村庄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秉持着生态文学观的创作理念。小说取材于自己小时候在村庄的生活经验和离开故乡后的人生经历,并不是对现世生活的写实,而是更加需要想象力的虚构叙事,使得小说具备了一种诗性的光芒。笔者运用古典诗歌的相关理论对小说进行研究,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以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中的诗性话语为维度,阐释了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第二部分界定了诗性话语的具体内涵,在和诗歌的共性比较中,总结出了诗性话语具备的诗性思维、基于经验,富于想象等若干表征,梳理了诗性话语在东西方文学中的显着表现。第三部分解读了诗性话语在“故乡系列”小说中呈现,叙事层面上主要包括在历史和现实间穿越的叙事结构、契合客观环境的意象、传达乡土美的语言符号、戏谑的修辞方式和具有传奇色彩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思想层面上主要解读了刘震云的天人合一吁求与故乡的人性美、人类的苦难史和现代文明危机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了“故乡系列”小说中诗性话语的价值意义。诗性话语的文学价值是发展了中国“虚构”的叙事传统和以“兴”寄情的抒情传统。生态价值体现在对人的关注与寻求“诗意的栖居”。审美价值体现在文本形式的诗性扩张和思想情感的诗性营造上。本论题旨在对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诗性话语的研究,明确了诗性话语是创作个体以诗性思维为基本特征,通过从大自然、日常生活甚至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感觉,充分发挥想象,这一想象的过程是跳跃的、发散的,同时,以独特的创作艺术组织错综复杂的感觉,达到主客体统一的境界,主客相融的境界,创作个体运用各种暗示、比喻等委婉曲折的修辞手法,抒发内心情感,使所陈述的客观对象、内心情感、哲理表达成为一个复合体,最后,形成具有浪漫色彩和中国传统写意精髓的诗性话语。

刘丽丽[9](2019)在《论刘震云新世纪以来的“说话”系列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刘震云将笔触从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转至“说话”系列小说,这一转变是其先锋意识与读者意识博弈的结果,也是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和传媒发展以及作家对于个体需求认知转变的结果。“说话”系列小说对普通人生存苦难的描写超越现实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小说深入民众精神世界,探寻“小人物”精神困境,展现普通民众的言说困境与精神孤独以及无法逃离的荒诞、存在的虚无与精神的虚空。其独特的叙事、语言更直逼生活本相。“说话”系列小说实现了内容与形式、哲学高度与接受广度的较好融合。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刘震云新世纪以来转向“说话”系列小说的原因。笔者认为,刘震云的新写实小说在先锋意识与读者意识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而其新历史小说的先锋意识过于膨胀,以致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读者。在新世纪以来的“说话”系列小说中,刘震云再次找到了先锋意识与读者意识之间的平衡,重新赢得了读者市场。同时,市场经济和传媒的发展促使刘震云寻求多种方式的传播途径。并且,作家对个体需求认知的转变也推动刘震云的创作转向“说话”系列小说。第二章着重分析“说话”系列小说的主题意蕴。新世纪以来的“说话”系列小说呈现了普通人的言说困境与精神孤独,揭示了个体之间沟通的不可能。在刘震云笔下,孤独无处不在,是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刘震云描绘的荒诞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是个体生存的荒诞,也是整个人类生存的荒诞。不仅如此,小说更发掘出个体精神的荒芜与虚无以及存在意义的匮乏。第三章主要探讨刘震云新世纪以来“说话”系列小说的叙事特征。“说话”系列小说的叙事直逼生活真相。偶然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彰显了小说人物荒诞、悲剧的命运;隐匿时间的空间化叙事注重场景的自由切换,跨越时空的拘囿,使小说主题意蕴的表达获得了某种恢弘、阔大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同一性与差异性的重复叙事不仅实现了时空上的多维性,凸显了世界、人生的荒谬感而且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第四章总结“说话”系列小说的语言风格与特点。“说话”系列小说中的语言是复现生活本相的语言。日常化的“闲话风”符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心理习惯、情感图式;寓悲于喜的“河南式”幽默通过夸张、错位的修辞手法体现出来,幽默中蕴含着苦涩意味;“拧巴”的语言是“说话”系列小说的一大特色,“拧巴”背后实质上是生活逻辑与人物思维方式的“绕”。刘震云新世纪“说话”系列小说以个体之间的“说话”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因“说话”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精神困境。小说对普通人精神困境的揭示不仅是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也是对当代文学的突出贡献。小说对村夫野叟、寻常百姓内心深处的孤独、荒诞、虚无的深度揭示,在当代文学中少有匹敌。“说话”系列小说的现实意义在于呼唤社会对普通民众精神世界的关注,呼唤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倾听与理解,为普通民众走出精神困境提供某种有益的思索与启发。

张佳璇[10](2019)在《刘震云与鲁迅小说孤独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震云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批判传统,在反思国民性、社会批判等方面与鲁迅小说表现出相似性。刘震云与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相似主题,即孤独。在刘震云的小说中,孤独是一个突出的主题。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书写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小说中的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隔膜,人难以找到互诉衷肠的对象,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孤零零地飘荡在世上。在鲁迅的小说中,孤独也是一个突出主题,他的小说弥漫着一股孤独之气,小说中注入了创作主体强烈的主观意识,表现出一种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刘震云与鲁迅小说中都出现了一系列孤独的人物形象,他们笔下的孤独形象都不像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孤独形象那样主动地将自我与外界隔离,而是在社会与他人的排斥中被动地陷入了孤独。鲁迅小说中的孤独形象,可大致归纳为作为“独异个人”的孤独形象与作为“庸众”中一员的孤独形象。而刘震云小说中的孤独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对鲁迅小说中以“庸众”为主体的孤独形象的改写。他笔下的杨百顺、李雪莲、刘跃进等人,是阿Q、祥林嫂在当代的精神上的后裔。鲁迅从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将强烈的主观意识注入小说,主要书写出个体的孤独感。而刘震云将鲁迅笔下“庸众”的孤独状态泛化,将其书写成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在这样的书写中,鲁迅小说中的孤独形象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而刘震云小说中的孤独形象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沉默。孤独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家对世界的感知与体验,刘震云笔下的孤独形象有其独特性,他将所有人的精神境界都拉低到“庸众”的水平,人们都在浑浑噩噩的生活着。在这种持续性地书写中,隐含着作家对启蒙立场的放弃。当我们对“新写实”小说家进行整体性地考察时,可看到他们在创作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精神境界不高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从“新写实”走过来的一批作家在创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二、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的主题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的主题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苦难悲情到荒诞孤独 ——刘震云小说主题的悲剧性内涵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悲剧性内涵演变
    第一节 死亡主题:反抗现实到超越死亡
        一、反抗绝望的现实
        二、找寻生命的意义
    第二节 命运主题:苦难命运到消极抗争
        一、诠释苦难的命运
        二、消极抗争的宿命
    第三节 人性主题:解构到找寻
        一、权力欲望的表演
        二、个体游荡的意义
第二章 悲剧性艺术演变
    第一节 叙事特征:悲情到荒诞
        一、悲情叙事
        二、荒诞叙事
    第二节 色彩意象:暖色到灰色
        一、暖色调的诗意叙事
        二、冷色调的灰色叙事
第三章 悲剧性写作的生成
    第一节 童年的经历和成长体验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担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研究
二、人物形象研究
三、艺术特征研究
四、单篇作品研究
五、比较研究
六、影视改编作品研究
七、译介与传播研究
八、总结

(3)刘震云小说的戏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刘震云小说研究现状综述
        1.1.1 主题意蕴研究
        1.1.2 叙事修辞研究
        1.1.3 语言风格研究
    1.2 戏仿叙事的生成条件
        1.2.1 宽松的历史背景
        1.2.2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第2章 刘震云小说戏仿叙事的类型化分析
    2.1 语言戏仿
        2.1.1 政治话语的戏仿
        2.1.2 语言杂糅式的戏仿
    2.2 人物的戏仿
        2.2.1 历史人物的戏仿
        2.2.2 文学人物的戏仿
    2.3 故事的戏仿
        2.3.1 历史故事的戏仿
        2.3.2 圣经故事的戏仿
第3章 刘震云小说戏仿叙事的特点
    3.1 狂欢化
        3.1.1 语言狂欢化
        3.1.2 叙事狂欢化
    3.2 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降格
        3.2.1 人物形象降格
        3.2.2 历史事件降格
    3.3 历史时空交错
第4章 刘震云小说戏仿叙事的意义
    4.1 权力的批判
        4.1.1 权力的暴力获得
        4.1.2 权力的欺骗性
    4.2 伦理的解构
        4.2.1 亲情伦理
        4.2.2 婚姻伦理
    4.3 历史的讽刺
    4.4 刘震云小说戏仿叙事的人文建构
        4.4.1 聚焦底层民众
        4.4.2 建构民间历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
    第一节 民间立场概念的生发及内涵
    第二节 从启蒙姿态到民间立场的转变
第二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视野的流变
    第一节 扭曲的伦理桎梏
    第二节 孤独的言说困境
    第三节 小人物的生存史诗
第三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叙述的策略
    第一节 冷峻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笑中带泪的反讽艺术
    第三节 河南“侉子”式的语言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5)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世情呈现
    第一节 世间男女:感情纠葛
    第二节 世俗人生:寻常景观
    第三节 世态炎凉:官场色相
第二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世情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中原地域文化视阈中的刘震云
    第二节 世情小说中的河南延津风貌
第三章 刘震云小说世情书写的缘起与文学意义
    第一节 世情缘起
    第二节 世情传统的继承与转化
    第三节 世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论刘震云小说中伦理与人性的纠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三节 伦理视角的概念确认
第一章 固定与流动:传统伦理的孕育
    第一节 乡土的定义
    第二节 乡土伦理
        一、以儒家为首的传统伦理思想
        二、现代社会伦理思想
        三、城市伦理与乡村伦理的融合
第二章 历史与当下:权力伦理的泛化
    第一节 权力与政治
        一、官场现形
        二、乡村内斗
        三、底层滥权
    第二节 权力与金钱
        一、上层社会的沉沦
        二、下层社会的苟且
        三、情感伦理的丧失
    第三节 权力与性别
        一、精神上的被统制
        二、身体政治的不平等
第三章 观照与遮蔽:传统伦理的欺骗性
    第一节 权力伦理与人性的关系
        一、奴性的形成
        二、权力的深化
    第二节 传统伦理精神的丧失
结语
参考文献

(7)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通与契合:“文学豫军”小说文本与电影的一致性
    第一节 河南话语的突显:叙事话语的延续
        一、展现中原苦难意识
        二、反映河南原乡思想
    第二节 平民情结的表达:叙事内容的再现
        一、考察权力的现实表达
        二、关注平民的乡土情结
    第三节 电影文化的基底:叙事形式的共性
        一、对白的口语化、通俗化
        二、情节的戏剧化、空间化
第二章 改编与转换:从小说文本到电影叙事
    第一节 叙事主题的拓展与展示
        一、媒介转换的主题延异:以《盲井》为例
        二、底层叙事的镜头表达:以《米香》为例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重组与建构
        一、宏大景观的影像呈现:以《一九四二》为例
        二、身体欲望的主体建构:以《手机》为例
    第三节 叙事语言的彰显与表达
        一、女性形象的影像重塑:以《香魂女》为例
        二、电影色彩的情感表达:以《最爱》为例
第三章 反思与展望:“文学豫军”小说电影改编的不足与发展
    第一节 以电影传播河南文化
        一、电影改编推动小说传播
        二、挖掘河南丰厚文化底蕴
    第二节 以电影丰富艺术创作
        一、通过影像呈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通过人物展示文学作品的精神理念
    第三节 以文学融通文化产业
        一、彰显文本的地域特色
        二、丰富小说的影像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文学豫军”小说的主要电影改编作品
    附录 B “文学豫军”小说改编电影的主要获奖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中的诗性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诗性话语的概述
    1.1 诗性话语的界定及其在东西方文学中的表现
    1.2 诗性话语的主要特征
第2章 诗性话语在“故乡系列”小说中的呈现
    2.1 诗性话语之叙事层面
        2.1.1 诗性思维:在历史和现实间穿越的叙事结构
        2.1.2 感觉捕捉:契合客观环境的意象
        2.1.3 “象”之写意:传达乡土美的语言符号
        2.1.4 “兴”之新意:戏谑的修辞手法
        2.1.5 传奇色彩: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2.2 诗性话语之思想层面
        2.2.1 天人合一与故乡的人性美
        2.2.2 天人合一与人类的苦难史
        2.2.3 生态文学观与故乡的现代文明危机
第3章 “故乡系列”小说中诗性话语的价值意义
    3.1 “故乡系列”小说中诗性话语的文学价值
        3.1.1 发展了“虚构”的叙事传统
        3.1.2 发展了“以‘兴’寄情”的抒情传统
    3.2 “故乡系列”小说中诗性话语的生态价值
        3.2.1 关注人文环境的和谐
        3.2.2 追寻“诗意地栖居”
    3.3 “故乡系列”小说中诗性话语的审美价值
        3.3.1 文本形式的诗性扩张
        3.3.2 思想情感的诗性营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9)论刘震云新世纪以来的“说话”系列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新历史小说到“说话”系列小说
    第一节 先锋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博弈
    第二节 市场经济和传媒的发展
    第三节 作家对个体需求认知的转变
第二章 普通人精神困境的独特呈现
    第一节 言说困境与精神孤独
    第二节 无法逃离的荒诞
    第三节 存在的虚无与精神的虚空
第三章 直逼生活真相的叙事
    第一节 偶然中的必然叙事
    第二节 隐匿时间的空间化叙事
    第三节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重复叙事
第四章 复现生活本相的语言
    第一节 生活化的“闲话风”
    第二节 寓悲于喜的“河南式”幽默
    第三节 “拧巴”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刘震云与鲁迅小说孤独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孤独形象的呈现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中孤独形象的形态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孤独形象的形态
第二章 孤独形象的新变
    第一节 被环境排斥的个体
    第二节 个体孤独与群体孤独
    第三节 反抗绝望与陷入沉默
第三章 孤独形象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 对社会的批判
    第二节 对国民性的思考
    第三节 反思“刘氏孤独”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的主题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苦难悲情到荒诞孤独 ——刘震云小说主题的悲剧性内涵演变研究[D]. 胡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J]. 年东敏. 今古文创, 2021(02)
  • [3]刘震云小说的戏仿叙事研究[D]. 万娅丹.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4]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D]. 刘宇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D]. 张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论刘震云小说中伦理与人性的纠缠[D]. 梅雨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豫军”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 孙菲菲. 河南大学, 2019(01)
  • [8]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中的诗性话语研究[D]. 石萍. 信阳师范学院, 2019(08)
  • [9]论刘震云新世纪以来的“说话”系列小说[D]. 刘丽丽. 郑州大学, 2019(08)
  • [10]刘震云与鲁迅小说孤独形象比较研究[D]. 张佳璇.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故乡寓言中的权力问题——刘震云故乡小说的主题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