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基因治疗

传染病的基因治疗

一、传染病的基因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温秀芬[1](2021)在《中学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娇敏[2](2021)在《高中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

王盼盼[3](2021)在《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类面临新发再发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技术谬用等严重生物威胁,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巨大挑战。我国亟需加强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科技支撑对于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对国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加强生物防御研究,启动了大量生物防御科研项目;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炭疽邮件生物恐怖事件以后,美国大幅度加强生物防御研究经费投入,发布了多项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及科研计划,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近些年美国部署的部分生物防御项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生物安全风险的担忧。目前,国内尚缺乏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卫生与公众服务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高级研发管理局(BARDA)和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等机构。系统梳理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部署情况及研究特点,分析其部分项目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文献计量、案例研究、专家咨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美国NIH、BARDA、DARPA和DTRA等机构的生物防御项目部署情况,分析了部分项目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此外,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了中美COVID-19的研究布局。一.NIH生物防御及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NIH是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重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NIH 2009-2018财年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从项目经费投入、承担机构分布、主要资助领域等角度分析了NIH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的5项建议;梳理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对NIH冠状病毒研究的影响。二.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BARDA是美国生物防御相关医学应对措施高级研发的主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2005~2018年BARDA资助或管理的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合同,从经费投入,机构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分析了BARDA生物防御研究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BARDA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三.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军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构。上世纪90年代开始,DARPA着眼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大生物威胁,聚焦生物防御相关领域前沿技术,部署了一系列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ARPA部分科研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四.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是美军重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应对机构,也是美军生物防御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部门和主要协调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DTRA通过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和国防部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科学与技术研究类项目进行了大量生物防御工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TRA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及DTRA管理的国防部化学生物防御计划(CBDP)科学与技术类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TRA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五.COVID-19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及中美研究比较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相关文献在期刊发表或提交到预印本平台。在本研究中,我们检索了已正式发表并被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收录或提交到bio Rxiv、med Rxiv、Preprints和SSRN预印本平台的COVID-19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和研究类别的统计,分析了全球COVID-19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美国发表的文献最多,其次为中国;Wo S收录文献中,美国在非药物干预、治疗和疫苗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中国在临床特征与并发症、病毒学与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NIH、BARDA、DARPA和DTRA等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机构部署的科研项目和中美在COVID-19研究中的侧重点,分析了美国生物防御研究的布局重点与研究特点以及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为我国生物防御相关研究人员和政策管理部门了解美国生物防御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陶苑茹[4](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全社会对生物因素所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空前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正当其时,《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将生物安全教育正式列为国家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生物安全是保证人类生命健康与生存安全的重要基础,生物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增强生物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生物安全观,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安全素养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采用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巴彦淖尔市某中学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生物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运用教材分析法,梳理与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及《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论研究,在教材内容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生物安全五个维度,进行高中阶段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探索。结果如下:(1)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25%的学生对生物安全概念了解不深、认识不清,生物安全素养有待提高。(2)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普遍存在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系统的内容体系、一定的教学模式的问题,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相对匮乏。(3)初步提出适合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生物技术安全教育、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教育、生物恐怖袭击与生物武器威胁防范教育、传染病与动植物疫情防控教育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五部分教育内容。该体系的五部分教育内容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体知识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生物安全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探究、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同时注重必修与选修、课上教学与课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实际教学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将教材内容作为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良好素材,将各种素材合理安排在导入、过渡、拓展、迁移以及练习等各个环节。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开展教育探究活动,例如实验室参观、生物技术生产车间调研、社会实践研究等。推动生物安全教育的实施与进一步深化,需要教师、学校、家长、社会的多方努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冯军[5](2021)在《危害公共卫生行为的刑法防治——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规定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治危害公共卫生行为的刑法规范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明确的演变过程,已经比较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修改具有堵塞处罚漏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限定处罚范围的积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正确区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只有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的携带者故意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入医院、养老院等虚弱人群聚集场所,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危险或者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才能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否则,充其量只能依照《刑法》第330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唐冉[6](2020)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指受种者因接种疫苗而遭受人身损害。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属于预防接种损害的下位概念,与其他接种不良反应事件的区别在于与接种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基于不同的语境,学界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预防接种损害存在不同的认识。医学概念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对应法学概念中的预防接种损害,均属于广义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指人身损害严重且接种各方均无过错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政策的制定主要基于免疫功效角度的考量,预防接种行为的法律性质依据免疫政策的不同而具有公法和私法的不同性质。基于接种政策和接免疫功效两个维度对预防接种类型的区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正当性基础不同。公民自我决定权限制和国家连带责任理论仅能为因国家公权力计划或强制进行的接种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损失提供救济正当性。公民自愿进行的接种所致的不良反应损失原则上应由受种者承担,但基于免疫功效视角下“受益者承担风险”和“受益者分担损失”的救济思路,具有群体免疫功效的自愿接种的受种者仍可由获得免疫福利的群体成员分担不良反应的损失,具有个体免疫功效的接种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可由疫苗生产商进行适当补偿。因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旨在实现对非人为风险所导致的受种者损失的分担,受种者的不良反应源于非人为风险,不能归因于任何接种方的过错,因此,难以适用赔偿责任进行救济。学界一般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视为公法和社会法领域研究的问题,但相关救济路径实际上可以是能够进行损失分担的行政补偿或民事补偿。因此,我国《疫苗管理法》第56条对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路径设置具有合理性。基于侧重视角、救济模式和资金来源角度的不同考量,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路径在理论上存在不同的法律法案,应基于免疫功效视角建立专门的救济制度,通过分型救济模式兼顾不同接种政策下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并为具有突出群体免疫功效的接种提供重点性的救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损失分担具有多种资金来源方案,不同方案可以组合适用。域外国家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作为预防接种损害救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并设立无过错补偿制度为发生不良反应的受种者提供救济。基于疫苗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以及接种规范标准和实质标准的分离,接种过错与疫苗缺陷通常存在不同的认定结果。此外,受科学不确定性的影响,接种过错或疫苗缺陷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亦存在不同标准,由此产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路径与侵权责任路径的适用存在区分障碍。本着有利于受种者补偿、实现损失的公平分担以及保障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原则,应对预防接种不良反救济与侵权救济路径进行协调。域外国家对预防接种损害救济制度的功能存在侵权责任的补充与侵权责任的替代两种不同定位,须谨慎选择替代功能的制度,避免盲目扩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适用范围。同时,域外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适用存在优先适用和无优先适用两种顺序模式。比较法上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规则设计各异,总体看来均以有效分担受种者损失为目的,救济规则设计并无一定之规,只需符合救济制度的功能定位即可。域外国家通常设立明确、中立的机构受理补偿申请,并明确规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申请和申诉程序。域外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制度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宽松标准,最低标准可以是“不能排除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因果关系”,接种与受种者的不良反应之间的不同关联性程度直接影响受种者获得的补偿金数额。域外司法层面的路径协调主要集中在产品责任和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不同工艺的合格疫苗难以存在设计缺陷的可能,但有成立警示缺陷的空间。当存在科学不确定性时,域外国家通常基于概率衡平的认定标准严格认定接种损害因果关系,但亦存在通过事实推定放宽接种损害因果关系的实践。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制度可以为严重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提供补偿,该制度采取了双轨制的救济模式: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属于行政补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性质应为民事补偿。相较于域外国家多元化功能定位,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功能单一,旨在为接种内在风险导致的损失提供一次性补偿,而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定义中“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立法规定使得实践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司法认定存在过分排除异常反应成立的现象。因此,应以预防接种因果关系作为认定异常反应的核心。基于非免疫规划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路径的民事补偿性,应充分发挥损失分担路径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的补充作用,对具有重大公共免疫价值的应急接种和具有群体免疫效果的替代性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可优先适用保险等具有损失分担功能的路径进行救济。就路径协调而言,当存在科学不确定性时应对接种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不能排除”的标准,但不应过分降低接种过错或疫苗缺陷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标准,避免通过侵权路径救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贺文从[7](2020)在《湖南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疫情位居全球第二,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已对我国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DR-TB)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的出现和流行严重阻碍了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统一标准化的防控策略对区域性防控工作的指导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特定地区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掌握其耐药特征、耐药产生原因和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改善防控策略、实施精准防控、实现分类指导和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防治对策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以2013-2017年湖南省国家结核病耐药监测点的菌株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首先,应用微孔板法对湖南省国家耐药监测点(哨点)五年(2013-2017年)内分离得到的1416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12种抗结核药(4种一线,8种二线)的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耐药率、耐药谱、耐药趋势三个指标分析该地区结核病的耐药特征,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 MDR-TB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显示,1416株临床分离株中,87.43%(1238/1416)来自初治结核病患者,12.57%(178/1416)来自复治结核病患者。总体来讲,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耐药率为13.70%(194/1416),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8.40%(119/1416),耐多药率为6.99%(99/1416)。在 MDR-TB 中有 30.30%(30/99)和 4.04%(4/99)为 Pre-XDR-TB(Pre-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广泛耐药结核病前期)和XDR-TB。耐药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湖南地区结核病耐药率未呈现明显下降趋势(χ2趋势=3.045,P=0.081),对氟喹诺酮类(FQs)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5.886,P=0.015),鉴于FQs是治疗MDR-TB的核心药物,临床上应加强对其规范化使用。耐药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种一线抗结核药两两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尤其是利福平和异烟肼表现为强相关(r=0.61),其余均表现为中度相关(r>0.4)。MDR-TB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治是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54[95%CI:2.536-6.842],P<0.001)。研究结果显示湖南地区的MDR-TB率约为7%,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平均水平约为3.5%),并且连续多年未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该地区对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尚未取得明显效果。考虑到一线抗结核药交叉耐药现象严重且耐药谱复杂,提示基于药敏试验的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还检测了所有MDR菌株对新型抗结核药[贝达喹啉(BDQ)、德拉马尼(DLM)、利奈唑胺(LZD)、氯法齐明(CFZ)]的敏感性,以期为该地区新型抗结核药应用于MDR-TB的治疗提供证据支持。90株MDR-TB获得可靠药敏结果,包括59株简单MDR-TB,27株Pre-XDR-TB和4株XDR-TB。研究结果显示,DLM对 MDR-TB 的杀菌作用最强,MIC50和 MIC90分别为 0.015μg/mL 和 0.06μg/mL,其次为 BDQ(MIC50=0.06μg/mL,MIC90=0.012μg/mL)和 CFZ(MIC50=0.12μg/mL,MIC90=0.50μg/mL),LZD的杀菌作用相对较弱,MIC50和MIC90均为0.5μg/mL。MDR菌株对BDQ和DLM的耐药率分别为1.11%(1/90)和3.33%(3/90),未检测到对CFZ和LZD耐药的菌株。本研究结果证实了 BDQ、DLM、LZD、CFZ对MDR-TB具有很强的杀菌或抑菌活性,提示在MDR-TB治疗方案中引入这四种药可能会提高MDR-TB的治愈率。新型抗结核药是治疗MDR-TB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鉴于MDR-TB在未暴露于新药的前提下,仍有对BDQ和DLM耐药性的检出,尤其是对DLM呈现较高的耐药率,警示我们应用新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该进行必要的药敏试验及时发现耐药性,以阻断耐药菌株的传播,延长新药使用的有效期。最后,我们采用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和TBProfiler平台,对该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耐药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MIC值,探讨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的关系,以期为我国耐药结核病分子诊断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以及防控工作重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共获得1407株结核分枝杆菌的WGS数据。研究结果发现,RIF耐药菌株的基因突变主要位于rpoB450、rpoB445及rpoB435密码子,占比达83.76%(98/117);INH耐药菌株的突变位于katG 315密码子以及fabG1启动子区(80.10%,153/191),katGSer315Thr为最常见的耐药突变(54.97%,105/191);EMB 耐药菌株以 embB Met306Val(51.11%,23/43)和Met306Ile(16.28%,7/43)突变为主;SM耐药菌株以rpsL基因突变为主(76.00%,95/125),rpsL Lys43Arg 为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占比 62.40%(78/107);gyrA94 和gyrA90突变(OFL:80.56%,58/72;MXF:70.73%,58/82)为 FQs 耐药的主要突变机制。rpoB450 突变、katG315 突变、rpsLK43R、gyrA D94X、rrs(a1401g)突变及组合突变导致菌株对相应的抗结核药物耐药水平较高,而rpoB452突变,fabG1(c-15)突变、katG non315突变导致的耐药水平较低。湖南省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以 Lineage2(59.42%,836/1407)和 Lineage4(39.87%,561/1407)为主,五年内结核分枝杆菌的各种群结构比较稳定,构成比未随年份呈现趋势性变化(P>0.05)。Lineage2 对 INH(χ2=13.350,P<0.001),RIF(χ2=17.690,P<0.001),EMB(χ2=19.640,P<0.001),SM(χ2=39.609,P<0.001),OFL(χ2=5.587,P=0.018),KAN(χ2=5.101,P=0.024),RFB(χ2=17.106,P<0.001)的耐药率明显高于Lineage4,对其他抗结核药耐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Lineage2中DR-TB(χ2=10.447,P<0.001),MDR-TB(χ2=17.235,P<0.001)及 Pre-XDR-TB(χ2=12.959,P<0.001)的频率明显高于Lineage4,两组间XDR-TB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遗传多样性与耐药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应加强对Lineage2菌株耐药性的监测,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总之,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我国湖南省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耐药谱及耐药趋势等特征,对结核病防控和耐药监测工作重点具有一定参考作用。同时提供了相对匮乏的关于耐药突变与MICs相关的数据,为阐明基因型耐药与表型耐药的量化关系提供了线索,有利于新型诊断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决策的指导。

张功[8](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刘吉洛[9](2020)在《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增加,自然界循环的病原体更频繁地向人类生活环境溢出,形成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传染病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威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重点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相关流行病学、临床和病原体进化特征从而探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特异性防治要点。同时希望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探索威胁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健康的病原体,对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实时监测和提供预警技术方法。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通过广义相加模型评估气象因素对SFTS流行的影响,以地理遥感分析方法探索地理环境与SFTS的关系。在SFTS流行区域进行野外动物样本收集以寻找潜在宿主。收集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等统计方法总结SFTS患者临床特征。实时定量PCR法对患者进行血清核酸诊断并确定病毒载量,患者特异性抗体Ig M通过ELISA法测得。收集SFTS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通过感染工具细胞并培养、分离和鉴定得到SFTS病毒株。随后以公共数据库参考序列为模板,设计正反引物,完成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结合测序结果和已发布的SFTS病毒参考序列信息,分析其基因进化规律。2.第二部分纳入研究的病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北京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整理了患者发病时间、暴露史和实验室诊断等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为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潜在的自然来源,收集公共数据库已经上传的冠状病毒序列进行重组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用于分析SARS-Co V-2的基因进化特征。通过计算病毒刺突蛋白和受体结合能力的改变评估病毒基因变异产生的影响。3.第三部分鼠类、蝙蝠、鸟类生物样本于东南沿海地区岛屿捕获,并收集血液、器官组织、咽拭子和肛拭子等。对相应样本肺组织核酸进行抽提、质检和二代高通量测序,并以拼接、比对等生物信息学手段筛查病毒序列信息,从而确定样本体内的病原体。结果:1.第一部分纳入宁波和舟山SFTS患者136例,河南地区患者1574例。总体上,死亡组患者年龄高于非死亡组(P<0.001),而性别和发病到入院时间无明显差异。浙江地区SFTS患者发病多集中在夏季(7-9月),在岱山等岛屿上生活的患者来源病毒基因型主要为E型(P=0.002),降水量、日照时长和大气温度与SFTS发病时间有统计学关联(P<0.05)。浙江SFTS非死亡组患者多出现肌肉酸痛和乏力症状(P<0.05),河南地区死亡患者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出血症状(P<0.05)。浙江地区患者入院时血尿素氮(BUN)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风险比为1.073(95%置信区间,1.021-1.128);而早期出现乏力症状为保护性因素(P=0.010),风险比为0.190(95%置信区间,0.053-0.675)。两地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入院时总体上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BUN和血肌酐(CREA)在死亡患者组显着高于非死亡患者组(P≤0.001)。浙江地区患者除白细胞(WBC)指标外,其余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病毒载量动态变化趋势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间有显着差异(PGEE<0.05)。河南地区病例除WBC和肌酸激酶(CK)外,其余实验室检查项目动态变化趋势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间有显着差异(PGEE<0.05)。两地实验室检查指标动态趋势不同的项目为非死亡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死亡患者的CREA(PGEE<0.05)。累计收集舟山地区90只鼠类样本,SFTS病毒核酸检查均为阴性。分离174条患者来源毒株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河南地区均为A型(117/117例),舟山(52/57例)和宁波(14/25例)地区多为E型,舟山和宁波分别发现9例和1例病毒重组。进化分析表明,病毒起源于河南并于1990-2005年由江苏输送至浙江和韩国,2005-2012年传播至日本并由韩国反向输入浙江。2.第二部分研究共计纳入55名COVID-19患者。患者平均潜伏期为8.42天,无症状携带者可能传播SARS-Co V-2,疾病的病程约为2周。与无肺炎表现的患者相比,有肺炎表现的患者年龄多15岁(P<0.001),有更高的比例患有高血压(有肺炎表现组为32.4%,无肺炎表现组为0%,P=0.004),更高比例出现发热(94.1%和71.4%,P=0.043)、咳嗽(61.8%和33.3%,P=0.040)症状。有肺炎表现患者入院时体内白细胞介素-6(14.61和8.06pg/m L,P=0.040)、B淋巴细胞比例(13.0%和10.0%,P=0.024)和红细胞沉降率(17.00和6.00m/60min,P=0.006)更高,而CD8+T显着降低(<190/μL)(33.3%和0%,P=0.019)。自发病至随后20天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与有肺炎表现患者相比,无肺炎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以及CD8+T细胞含量更高(PGEE<0.001)并且差距逐渐增加,表明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与穿山甲来源的冠状病毒序列相比,云南蝙蝠来源的Ra TG-13冠状病毒序列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的相似性更高。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SARS-Co V-2病毒株在世界范围内可分为5组(A-E)。武汉来源的病毒株主要属于C组,而美国来源的病毒株包含全部的5种类型。V367F和N354D突变使SARS-Co V-2刺突蛋白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比以往的冠状病毒更高。3.第三部分舟山市岱山岛共计收集动物样本44只,检测到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和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等多种病毒。南海岛屿共计收集鼠类样本16只、鸟类样本31只;各调查点的平均鼠密度为3.7%,各调查点中最高鼠密度为10%;鸟类样本种类多样。结论:气候、地理环境因素与SFTS发病时空分布相关,河南与浙江地区SFTS临床特征略有区别但总体相似,都可以引起广泛的器官损伤,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当遵循普遍规律并注重差异。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韩国、日本地区SFTS病毒由浙江传入,这有助于寻找潜在的动物宿主。在舟山发现多种以往当地未报道的病原体,可为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提供帮助。在南沙群岛,动物物种日渐丰富,应当积极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威胁。武汉地区以外的COVID-19患者多有武汉暴露史。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其他易感人群而言,接触无症状携带者和医院导致的感染是发病的危险因素。SARS-Co V-2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引起肺炎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以为流行源头外地区的疾病防治提供借鉴。病毒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不支持武汉是SARS-Co V-2由自然界向人类溢出的发源地。V367F和N354D突变可以提高病毒的传播、致病能力。

海岩[10](2020)在《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类与感染动物接触或剥食染疫动物而感染,导致人群发生皮肤性或肠型炭疽,继而可转为肺炭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内蒙古是炭疽疫情的多发地区,特别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畜间炭疽疫情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地人群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内蒙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炭疽杆菌的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6~2018年间内蒙古地区的炭疽报告病例资料,从人间炭疽的三间分布、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疫情变化规律等多角度探究内蒙古地区人间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此外,将从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调查内蒙古炭疽杆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性以及起源进化。这不仅为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内蒙古地区人畜间炭疽防控和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经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该地区人间炭疽经历了三个流行阶段和8个流行高峰,而短期集中暴发是我区炭疽流行的独特特征。在炭疽的三个流行时期内,农牧民的所占比例呈现逐渐增加,而其他职业则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职业分布特征呈现出由早期的以多种职业分布变为当前的农牧民为主的特征。发病年龄范围呈现逐步由宽变窄的趋势,而且多发年龄组趋于稳定在30~60岁组。此外,暴发流行次数逐步减少,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数也明显的下降。该结果表明内蒙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趋势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病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以农牧民为主,而且流行时间较为集中。2.对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和病例特征分析,对查明传染源和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2010年~2018年间共采集可疑患者的各类标本248份,共分离到炭疽杆菌27株,分离率为10.89%。对病灶直接按压制片染色镜检和采集后涂片染色镜检均可以用于炭疽样本的初步镜检。成熟的菌落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花纹,是炭疽杆菌典型的生物学特征,可对疑似菌株做出初步判断,但需用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鉴定。此外,荧光定量PCR验证检测有时效性。该试验结果表明,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和病例特征分析可为炭疽疫情的判定提供科学参考。3.对内蒙地区疫情现场分离的炭疽杆菌分离株进行SNP基因分型分析,这对揭示菌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发现在内蒙古地区分离株菌中8个SNP位点,如A.Br.006、A.Br.007、A.Br.009、B.Br.001、B.Br.002、B.Br.003、B.Br.004和A/B.Br.001均无 SNP 多态性,但是其余 5 个 SNP 位点,如 A.Br.001、A.Br002、A.Br.003、A.Br.004和A.Br.008在不同菌株间呈现出SNP多态性。基于炭疽芽胞杆菌的SNP聚类分析表明,36株试验菌株可聚为4个类群,依次为A.Br.Ames、A.Br.001/002、A.Br.Aust94和A.Br.008/009亚群,其中18株均属于A.Br.Ames亚群,而16株则属于A.Br.001/002亚群。另外各有1株炭疽杆菌分别属于A.Br.Aust94和A.Br.008/009亚群。本试验初步的阐明了我区分离的炭疽杆菌的SNP多态性特征,确定了主导SNP基因型。4.MLVA-15基因分型方法国内外常应用于炭疽的暴发流行和溯源调查研究领域。本试验采用该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36株炭疽杆菌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菌株间存在的的流行病学相关性。该试验结果表明,15个VNTR位点中有3个位点vrrB1,CG3和VR12在内蒙古分离株扩增结果全部相同,其余8个位点,如vrrA、vrrB2,vrrC2、VR16、VR17、VR19、VR32和VR35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剩余4个位点,如pXO1-aat、pXO2-at、vrrC2和VR23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36株炭疽杆菌聚类为12种MLVA基因型,其中5个为共享基因型,提示菌株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相关性;另7个为独特基因型,并且每个基因型仅出现于1株炭疽杆菌;除变异度较大的pXO1-aat和pXO2-at位点,所有菌株可被分为5个型,而增加这两个位点使基因型别从5个增加到12个。该试验结果有助于内蒙古菌株与其他地区菌株的鉴定,为疫情的溯源调查提供依据。5.炭疽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是最终全面系统了解炭疽杆菌相关的遗传进化特征研究的最佳方案。本试验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7株炭疽杆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炭疽杆菌分离株的核心基因组较为稳定,但基因组呈现开放的状态,能够以多种方法获得新基因,经预测其中BA130和BA132获得了较多的新基因。基于核心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7株炭疽杆菌分为2组(A和B),A和B组的菌株分别来自赤峰和兴安盟。其中B组包括5株菌,4株为分离自患者(BA125,BA 130,BA 132 和 BA168),1 株分离自病牛(BA77),并且 BA77,BA125和BA130呈现相同的A.Br.001/002基因型,提示菌株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外,内蒙古的菌株与日本和南韩的炭疽杆菌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为了解亚洲炭疽杆菌的遗传进化溯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二、传染病的基因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染病的基因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3)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第一章 NIH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一节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二章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一节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BARDA资助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章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一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第四章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分析
    第一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第五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计量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1 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特点
    2 美国生物防御相关部分项目存在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3 对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A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经费数前100)
附录 B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数前50)
附录 C BARD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附录 D DARPA2000 年以来主要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简介
附录 E 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附录 F DARPA生命科学相关主要科研项目简介及发表论文数量
附录 G 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项目经理基本信息及所管理项目
附录 H DARP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附录 I 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主要承担机构地理位置及官方网站地址
附录 J DTR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附录 K COVID-19 研究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致谢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焦点问题—生物安全与生物威胁
        1.1.2 国家安全新增领域—生物安全
        1.1.3 生物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1.2.2 教材分析法
        1.2.3 案例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生物安全
        1.3.2 生物安全教育
    1.4 国内外生物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4.1 国外生物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4.2 国内生物安全发展现状
        1.4.3 国内生物安全教育发展现状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5.3 创新之处
    1.6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6.1 从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1.6.2 从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1.7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7.1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7.2 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角度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2章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1 学生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3 调查问卷的编制
        2.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 教师调查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 生物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小结
第3章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1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梳理及分析
        3.1.1 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与生物安全教育的联系
        3.1.2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安全知识内容分析
        3.1.3 旧教材与新教材的对比分析
        3.1.4 教材内容梳理分析总结
    3.2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目的
        3.2.2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3.2.3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
第4章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案例设计与分析
    4.1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4.1.1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4.1.2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4.2 课后探究活动案例设计与分析
        4.2.1 课后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4.2.2 课后探究活动案例分析
    4.3 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案例设计与分析
        4.3.1 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案例设计
        4.3.2 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案例分析
    4.4 多种教学模式下生物安全教育的教学原则
        4.4.1 在“必修”内容中渗透“选修”内容的原则
        4.4.2 课上教学有机融合原则
        4.4.3 课下教学方式多元化原则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2 建议
        5.2.1 融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素养
        5.2.2 提升教师生物安全专业素养
        5.2.3 构建校本生物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危害公共卫生行为的刑法防治——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规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以狭义的危害公共卫生行为的刑法防治为对象,首先探讨《刑法修正案(十一)》颁布之前相关刑法规范的历史演变,其次说明《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规定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根据,最后阐述我个人几点粗浅的相关建议。
    一、相关刑法规范的历史演变
    (一)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
    (二)刑法修正案中的相关规定
    (三)刑法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
    (四)刑法司法解释性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1.08年的《规定(一)》
        2.20年的《惩治妨害防控意见》
        3.20年的《通知》
        4.20年的《惩治妨害检疫意见》
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进一步完善
    (一)完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
    (二)增设非法采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罪,非法运送、邮寄、携带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出境罪
    (三)增设植入基因编辑、克隆的胚胎罪
三、几点建议
    (一)增设“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罪”“不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通报、报告或者公布职责罪”
    (二)设置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条款
    (三)要精确认定严重的具体危险
    (四)正确区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6)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基础概念
    第一节 预防接种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含义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不同预防接种类型的法律性质
        一、比较法上的预防接种类型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预防接种类型
        三、类型化视角下预防接种的法律性质
第二章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正当性基础
        一、法律政策影响下的自由与公平
        二、科学技术影响下的风险平衡
    第二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性质探析
        一、适用赔偿责任的救济空间检视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性质
        三、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性质——基于《疫苗管理法》第56条的规范分析
    第三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法律方案
        一、救济路径的设计思路
        二、类型化的救济模式
        三、损失分担的资金来源
第三章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路径协调
        一、救济路径协调的现实需求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路径的立法协调
    第二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规则展开
        一、损失补偿的实质性规则
        二、损失补偿的程序性规则
    第三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积极要件认定
        一、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认定的标准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认定的原则
    第四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消极要件认定
        一、无过错责任中的疫苗缺陷认定
        二、医疗过错责任中接种过错认定
        三、接种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四章 我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现状与不足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范围局限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定位模糊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程序性规则缺位
        四、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未体现风险分担
    第二节 我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制度优化
        一、“无过错补偿”的体系定位与归位
        二、完善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程序性规定
        三、特殊情形中异常反应补偿的方式调整
        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果关系认定规则的完善
    第三节 我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的路径协调
        一、适当发挥侵权责任的救济作用
        二、充分适用补充性损失分担路径救济受种者
        三、明确社会保障的救济的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湖南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湖南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及耐多药影响因素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仪器设备与耗材
        2.3 方法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特征分析
        3.3 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特征分析
        3.4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特征分析
        3.5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趋势分析
        3.6 耐药相关性分析及MIC分布特征
        3.7 耐多药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型抗结核药的耐药情况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仪器设备与耗材
        2.3 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耐多药菌株对四种新型抗结核药的耐药情况
        3.3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型抗结核药的MIC分布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来源
        2.2 仪器与耗材
        2.3 方法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分布特征
        3.3 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与MIC分布
        3.4 遗传多样性与耐药相关性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分子检测技术在结核耐药性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8)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1.温疫概念
        1.1 疫的内涵
        1.2 温与瘟辨
    2.疫病探索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1.“治未病”,培护正气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SFTS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原体基因进化特征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COVID-19流行病学、临床及病原体基因进化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One Health Strategy and its Usage to Prevent Zoonosis in Military Troops
    References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10)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炭疽概述
    1.2 炭疽的病原学
    1.3 炭疽的流行病学
        1.3.1 传染源
        1.3.2 传播途径
        1.3.3 易感性
    1.4 炭疽的致病性及临床特征
        1.4.1 炭疽的致病性
        1.4.2 炭疽的临床特征
    1.5 炭疽流行概况
        1.5.1 世界炭疽流行特点
        1.5.2 中国炭疽流行现状
    1.6 炭疽杆菌的分子分型概述
        1.6.1 脉冲场凝胶电泳
        1.6.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6.3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1.6.4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1.6.5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
    1.7 炭疽杆菌基因组概述
    1.8 炭疽芽胞杆菌质粒的相关特征
    1.9 炭疽疫苗研究进展
        1.9.1 Sterne减毒苗
        1.9.2 无荚膜减毒株
        1.9.3 灭活的无细胞炭疽疫苗
        1.9.4 高温致弱毒株(cap~+ tox~-)
        1.9.5 保护性抗原(PA)成分疫苗
        1.9.6 新型炭疽疫苗
    1.10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内蒙古自治区1956~2018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1.2 数据资料来源
        2.1.3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疫情概况
        2.2.2 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
        2.2.3 炭疽暴发疫情病例类型及传播途径
    2.3 讨论
    2.4 小结
3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8年炭疽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病例诊断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标本采集
        3.2.2 涂片制备与染色
        3.2.3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3.2.4 菌种保存
        3.2.5 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
        3.2.6 ELISA检测IgG抗体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4 炭疽芽胞杆菌SNP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5 炭疽芽胞杆菌MLVA15分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仪器
        5.1.2 菌株来源
        5.1.3 主要试剂
        5.1.4 方法
        5.1.5 PCR产物的检测
        5.1.6 指标串联重复数的确定(等位基因重复数确定)
        5.1.7 等位基因(重复数)确定的方法
        5.1.8 聚类分析
    5.2 结果
        5.2.1 VNTR位点的PCR扩增结果
        5.2.2 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内蒙古炭疽芽胞杆菌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生物安全及主要仪器
        6.1.2 主要试剂
        6.1.3 方法
    6.2 结果
        6.2.1 基因组组成特征
        6.2.2 炭疽杆菌的RNA组成特征
        6.2.3 炭疽杆菌的核心基因组特征
        6.2.4 炭疽杆菌的KEGG分析结果
        6.2.5 炭疽杆菌的COG分析结果
        6.2.6 炭疽杆菌的泛基因组分析结果
        6.2.7 核心基因组聚类分析结果
        6.2.8 全国炭疽杆菌的核心基因组聚类分析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7 讨论
8 结论
9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传染病的基因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D]. 温秀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D]. 郭娇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D]. 王盼盼. 军事科学院, 2021
  •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 陶苑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危害公共卫生行为的刑法防治——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规定为中心[J]. 冯军. 法学, 2021(02)
  • [6]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机制研究[D]. 唐冉. 吉林大学, 2020(03)
  • [7]湖南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研究[D]. 贺文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8]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D]. 刘吉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10]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D]. 海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传染病的基因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