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普及知识三原则

电力普及知识三原则

一、电力科普知识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20)在《长春市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厢炜[2](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简义[3](2020)在《高中历史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必修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大,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作为人文和科学的桥梁,有助于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事物发展存在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它就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人们如何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它造福于社会,就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使人明智通理,通过科技史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背景,思考科学和技术所蕴含的人文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科技史的发展,反思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科技史内容教学中,诸多问题的存在,无法使其中的人文科学精神被很好地挖掘,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科技史教学的价值和功能。所以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同时结合实践调查,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力图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模块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该部分先后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使用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科技史的价值意义和目的,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从中发现些许不足之处,进行调查探究。第二部分是对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材的分析,在以人教版教材为前提下,分析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正文内容和辅助内容,发现教材内容多样,其中穿插了大量色彩鲜明的图片和科普知识,但是也存在知识分散割裂的弊端,所以教师应全面综合地教学。第三部分是对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和教师采取问卷发放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再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是在教学导向理念前提下,对科技史内容教学提出策略,主要从教师思想意识、科技素养、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资源途径展开探讨,以期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科技史的教研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孙克[5](2020)在《多棱镜视角下的企业博物馆 ——以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博物馆为教育、研究、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是向公众开放并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作为博物馆中一类特殊的存在,企业博物馆除遵循上述原则外,更是企业为了自身历史的保存与传播而设立,是企业归属感与荣誉感的展教场所。企业博物馆利用特殊的行业藏品,以其特有的空间、展示手段,更保障了本行业的专业眼光和见解。本文以青岛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在博物馆学视角下全面客观审视该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宣传、教育、服务活动等的“业务”情况,通过这个个案的深度剖析,回应有关企业博物馆(甚至行业博物馆)的诸多议题。本文还通过对国内多家企业博物馆的实地调研与分析,试图理清当下我国企业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博物馆的进步提供一个理性判断。本文分五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由、问题意识和学术路径;第一章企业博物馆之博物馆学界定,以学术性的眼光理清企业与博物馆以及企业博物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关系,为后续的讨论埋下线索;第二章企业博物馆之源流,以时间为线索构建一部企业博物馆的编年史;第三章以青岛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为案例对其展示、教育宣传活动以及服务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比分析,对几种主要类型的企业博物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挑战。相比于世界最早企业博物馆的出现,我国企业博物馆尚处于初生阶段,前行的道路依旧漫长,构建一流的世界企业博物馆不仅与企业,更与博物馆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休戚相关。

翟洲燕[6](2018)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阶段,我国的城乡发展一直是以城市极化型发展观为导向,在这种中心极化引力下吸附了区域社会资源,客观上剥夺了乡村的发展,乡村成为城乡结构中被边缘化的区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中国称之为改革创新时代,以乡村振兴为国策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的时代任务,以区域同步发展观为统领的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理念。传统村落作为整体上延续并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的典型乡村聚落,其区别于城市的独特价值是乡土文化,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景观之中。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视角出发,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为切入点,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区域同步发展观,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基于文化景观生态观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旨在实现“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相统一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的同步再现。以陕西省171个省级传统村落为样本,按照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划分传统村落群系,研究城镇化对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及其演变,并分别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产业、社区、多元治理”的统筹性发展路径。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研究和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研究现状,发现传统村落对城镇化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发展理念及其路径研究是尚待探讨解决的学术和实践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村落同步振兴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主要体现为“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统一机制和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再现。第三部分,基于文化景观生态观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原理和规划控制理念,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下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提供价值指导和理论指向。第四部分,在分析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的方法,从地域文化生态景观视角将陕西传统村落划分宗法礼制型、政治中心型、军事防御型、交通商贸型、特色产业型和农耕传统型等六种类型。第五部分,选取6类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从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分析城镇化对各类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与空间剥夺路径,主要体现在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博弈、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博弈、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的博弈以及权力几何结构的变迁等方面。第六部分,通过判识不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类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通过建构各类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在同步再现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提出重塑传统村落社区产业、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社区、传统村落多元权利主体共同治理等统筹性发展路径。

苏晓男[7](2018)在《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时代,帐篷露营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具备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和缓解压力等功能,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都市人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走进户外进行露营活动;从国家层面来说,则是相继出台了和帐篷露营有关的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露营旅游的发展。但帐篷露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要充分把握帐篷露营者的需求类型,开发适合的帐篷露营产品,以满足其需求,同时刺激潜在露营者的消费需求,积极推动帐篷露营的发展。本文基于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希望进一步探究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的消费需求类型,分析帐篷露营者的特征,为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提出一些建议。本论文在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帐篷露营的概念、需求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的消费需求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的需求内容,得到了现阶段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的需求特征和需求类型,其中需求特征为:帐篷露营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至34岁,收入主要集中在4001至6000元,以拥有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的人群为主,距离不远的郊区邻县是露营者首要选择的露营目的地,通常利用周末进行露营活动,重游率达到47.2%,具有较高的出游意愿,出游形式通常为结伴出游,以2人以上10人以下最为常见,主要是自发组织的露营活动;需求类型主要为自然因子、娱乐因子、兴趣因子、情感因子和探索因子五类,其中自然因子和娱乐因子是最主要的需求类型。依据研究结果和市场营销4C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帐篷营地建设、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策略,包括以帐篷露营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发露营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重视露营者、开拓网络营销渠道及灵活的价格策略等措施。最后,本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受限于自身能力和研究时间等,本论文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胡媛媛[8](2018)在《基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消费理论的视角,研究陕西省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与建设。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涉及到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消费力、消费信贷、消费观等五大方面的内容,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从陕西农村实际消费情况出发,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制定改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合理对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一直以来,消费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离不开消费。然而,人们的消费行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质量是影响消费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经济良好运转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目前陕西农村的消费环境存在着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流通体系不发达、消费市场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农民可支配收入低、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不够、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消费观念和方式落后,使得消费环境成为制约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之一。本文在分析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三个层次,提出了改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相关对策。首先,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开展宣传教育,以及实施政策教育等措施,改善农村消费的自然环境;其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措施,改善农村消费的社会环境;最后,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文化水平、转变农民消费观念以及规范农民消费行为等措施,改善农村消费的文化环境。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三种方法,对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在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指导下,剖析目前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制约因素,探索改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研究意义,综合国内外消费环境研究的情况,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介绍,界定消费环境的概念,梳理消费环境的有关理论,阐述消费环境建设的内容及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性。梳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阐述其对陕西农村消费环境建设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概述目前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分析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现状,分析制约陕西农村消费环境建设的各项因素;第四部分:探索改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第五部分:总结和展望部分,总结本课题的主要结论,阐述未来对马克思消费理论和农村消费环境建设的研究展望。

冷雪梅[9](2018)在《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种种原因,此前对中国善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宋、明、清的探讨,对于清代以后善书的关注较少。对大理地方善书的研究,更未见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对诸多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士绅撰着善书的全面系统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基础篇、特色篇和个案篇三大部分。上篇为基础研究,主要介绍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基本概况及成书原因,按照大理善书的实际应用及蕴含的意义,大致将其分为道德教化、应缘、修炼、精神需求等四类。就大理善书的分类而言,善书并非只是“通俗读物”。从创作来看,大理善书在承袭传统善书创作形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游记类鸾书《洞冥宝记》和《蟠桃宴记》,开创了鸾书“对话式”和“章回体”的创作体例,并对此后鸾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其他善书一样,道德教化是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救劫”思想则体现了“以道为教,万教归儒”的宗教救度。大理地方士绅撰着和刊印善书,开建善坛,宣讲圣谕,是其重要表现。与宋、明、清经典善书明显不同的是,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有不少内容是地方士绅对当地民众进行的西学启蒙,介绍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本文中篇对这一特色进行了研究。从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来看,当科学传到中国边陲大理时,地方士绅对之既非推崇,也不是排斥。他们认可和尊重科学,敬重闻名于世的西方科学家,鼓励国人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但也并没有对科学顶礼膜拜。他们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意识到科技的异化问题,认为战祸连绵、生灵涂炭源于近代西方军事武器的发明和制造,有悖于“仁”道,“道”高于“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科学之上,故主张尊“道”鄙“技”。大理士绅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源于农耕文明的影响、儒家“天下归仁”的文化传统、及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三方面的因素。大理善书中大量介绍的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女性启蒙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多数为基础知识,涉及多个学科,信息量较大,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在女性启蒙方面,科学话语与社会性别话语交织,融合中西文化的话语体系,着重进行生育和教育的知识启蒙,试图塑造德才兼备的“新贤妻良母”之形象,希望女性为家庭建设能做出重要的贡献。除善书本身外,大理善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通过善坛、学校、家庭的教育进行传播。无论哪种途径,主要都是强调道德教化。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科学知识,则以神道设教的方式,通过善坛向当地民众传播。科学知识在大理地区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观念、“四民”观念、婚育观念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观念上,不再过度强调“重农抑商”,而是倡导“以工商立国”,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大理集市的繁荣。其次是“四民”观念上,由于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士贵商贱”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错动。最后在婚育观念上,大理士绅反对白族过去盛行的姑舅表优先婚,稳婆在生育分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式微,其原始的接生方法受到质疑。在生活方式上的主要表现,一是关注健康,二是崇尚俭朴,三是出现新的娱乐方式。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尤其“预防医学”等观念使当地民众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了提高。他们崇尚健康俭朴的生活。又因机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高效,人们的休闲时间因此而增多,出现了新的休闲和娱乐方式。玩洋牌、跳舞、唱歌、演戏、歌剧、打麻将等这些娱乐方式越来越兴盛,并且已从城市传到乡村。文章下篇主要以民国时期大理洱源下江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为个案,对地方士绅如何进行劝善,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成善宗坛自民国初年(1912)建坛,至1950年停办,历时39年。期间,善坛主职人员举办大小法会数十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向我们真实和立体地展现了民国时期大理村民的信仰世界。他们的道德教化既以圣谕宣讲为主,也有在其他宗教仪式中偶尔穿插进行的。他们既接受学校教育,也推广善坛教育。尽管他们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全村遭受瘟疫时,他们还是虔诚地举行供奉地藏像祛瘟的法会活动,诵《地藏菩萨救劫宝法》,并相信有奇效,以实例证明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播及医疗的现代化,并未使“神药两解”的民间医疗走向消亡,而是继续留存并在民间产生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及洱源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较好地反映了近代宗教与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及成善宗坛为地方学校的竣工举办庆祝大会,并到学校进行圣谕宣讲,反映了宗教与科学并非只有对立和排斥,它们之间还有融摄。大理士绅在西风浩荡的形势下,吸收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假借神圣仙佛降乩,结合旧有传统文化编撰善书,在宣教的同时,也向民众进行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了科学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宗教对科学并非只有阻碍作用,也有适应或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调适,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与其他多数宗教团体不一样的是,当地士绅在对民众进行以道德为核心之宗教救度的同时,也在对其进行科学启蒙。他们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又乐于吸纳利于国计民生的西方科学知识。他们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盘复古,游刃有余的协调继承与扬弃之间的关系,是为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绵延永续,灿烂辉煌。其三,任何民族的健康发展都应该是以己为体,以人为用。在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民主、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和否定西方先进的科技及价值理念,但也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

李良玉[10](2017)在《基于X市商事制度改革的企业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颁布,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执行。市场的准入条件被进一步放宽,对应的商事监管发生了从原本的严格把控市场准入到“宽进严管”的转变。在该过程中商事监管的方法、方式都需要有对应的调整来适应新的变化。本文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后的对比入手,分析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监管的现状,并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商事制度改革必要性的的同时,也看到了企业监管的不足之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Cronbach系数和KMO值校核了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以贡献度作为依据提取了影响企业监管主要的影响因子,确立了新的商事登记制度下企业监管所需要改进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的商事主体监管方式、监管环境以及监管主体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提出在监管方式上应当采用多样化的监管方式,对于定期检查的时间尺度上应当根据商事主体的个体差别来拟定检查周期,并且配合不定期的随机抽查来实现对商事主体的检查,在监管制度上设计除名信用制度。在监管主体上应当进一步的多元化,将消费者和商事主体纳入到监管的主体中,推动建立完备的市场自律机制。在监管环境方面,可以结合现有的技术力量建立征信平台,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一步促进商事监管的完善。

二、电力科普知识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力科普知识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3)高中历史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必修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四)科技史的发展历程和概念理解
一、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材分析
    (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结构分析
    (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分析
    (三)对教材内容编写的评价与建议
    本章小结
二、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三、世界近代以来科技史教学导向和策略探究
    (一)科技史教学的导向
    (二)教师教学的策略探究
    (三)学生学习的策略探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多棱镜视角下的企业博物馆 ——以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企业博物馆之博物馆学界定
    第一节 企业与博物馆
    第二节 企业博物馆分类
    第三节 企业博物馆与他类博物馆相关性
        一、企业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
        二、企业博物馆与行业博物馆
        三、企业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
    第四节、企业博物馆的特性
第二章 企业博物馆之源流
    第一节 英美国家企业博物馆
    第二节 日本企业博物馆
    第三节 中国台湾企业博物馆
    第四节 中国大陆企业博物馆
第三章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博物馆实践
    第一节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展示
        一、建筑理念
        二、博物馆展区设计
    第二节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教育与宣传
        一、教育活动
        二、宣传活动
    第三节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服务
        一、普通服务
        二、特色文创产品
        三、观众调查反馈
第四章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实践的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展示
    第二节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教育
        一、教育活动内容同质化严重,针对群体单一
        二、博物馆教育行为主体不明确,活动收费过高
        三、博物馆教育馆校合作有待提升
    第三节 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的服务
        一、馆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
        二、文创产品开发程度较低
        三、观众调查工作不深入
    第四节 国内其他企业博物馆的实践
        一、郑州三棉博物馆
        二、金州美食博物馆
        三、尽膳口福非遗永久博物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1.2 学术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研究
        2.1.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内容
        2.1.2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方式
        2.1.3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路径
    2.2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研究
        2.2.1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发展
        2.2.2 传统村落经济空间发展
        2.2.3 传统村落社会空间发展
        2.2.4 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发展
    2.3 研究述评
        2.3.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
        2.3.2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发展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3.1 新型城镇化思想
    3.2 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与原理
        3.2.1 经济学的城乡统筹发展观
        3.2.2 社会学的公共服务理论
        3.2.3 管理学的“第三条道路”理念
        3.2.4 地理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观
    3.3 区域同步发展观
        3.3.1 新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公正理念
        3.3.2 “第三条道路”社会剥夺补偿理念
        3.3.3 区域同步发展的新社会空间公正观
    3.4 传统村落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3.4.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统一机制
        3.4.2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再现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
    4.1 文化景观生态观
        4.1.1 “文化转向”下的新文化地理学
        4.1.2 新文化地理学导向下的文化景观生态观
    4.2 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
        4.2.1 文化生态景观区的地方价值
        4.2.2 文化生态景观的区位价值及认知解构
    4.3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
        4.3.1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原理
        4.3.2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规划控制理念
    4.4 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特点及类型划分
    5.1 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特点
    5.2 陕西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5.2.1 研究设计
        5.2.2 陕西省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质分析
        5.2.3 陕西省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划分
    5.3 小结
第六章 城镇化对陕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
    6.1 案例分析框架
    6.2 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6.2.1 党家村—宗法礼制型传统村落
        6.2.2 莲湖村—政治中心型传统村落
        6.2.3 灵泉村—军事防御型传统村落
        6.2.4 凤镇街村—交通商贸型传统村落
        6.2.5 峪口村—特色产业型传统村落
        6.2.6 泥河沟村—农耕传统型传统村落
    6.3 小结
        6.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博弈
        6.3.2 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博弈
        6.3.3 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的博弈
        6.3.4 权力几何结构的变迁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研究
    7.1 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问题判识
        7.1.1 地域文化认知不足
        7.1.2 政治功能退化
        7.1.3 传统产业衰落
        7.1.4 权力结构失衡
    7.2 传统村落的空间发展方向
    7.3 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
        7.3.1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再现
        7.3.2 传统村落的产业重塑模式
        7.3.3 传统村落的社区营造模式
        7.3.4 传统村落的多元治理模式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2 传统村落调查问卷
    附录3 传统村落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4 传统村落村长及村落精英半结构式访谈
    附录5 传统村落特定人群半结构式访谈
    附录6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普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2.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持
    2.1 帐篷露营的相关概念
        2.1.1 帐篷露营
        2.1.2 露营地
        2.1.3 露营旅游
        2.1.4 帐篷露营的特点
        2.1.5 帐篷营地的类型
        2.1.6 帐篷营地的功能区划
    2.2 相关的理论支持
        2.2.1 基于心理视角的消费者研究
        2.2.2 基于顾客视角的市场营销4C理论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典型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问卷调查法
4.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及文献研究综述
    4.1 国内露营活动发展研究
        4.1.1 我国露营活动的发展历程
        4.1.2 我国露营活动的发展现状
    4.2 国外露营活动发展研究
        4.2.1 国外露营活动的发展历程
        4.2.2 国外露营活动的发展现状
    4.3 露营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
        4.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4.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4.4 消费需求相关的研究综述
        4.4.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4.4.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5.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实证分析
    5.1 帐篷营地露营者问卷发放及回收
        5.1.1 长三角概况
        5.1.2 问卷发放帐篷营地概况
    5.2 帐篷营地露营者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帐篷营地露营者人口统计特征
        5.2.2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水平特征
        5.2.3 帐篷营地露营者行为特征
    5.3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总体分析
        5.3.1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均值分析
        5.3.2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因子分析
        5.3.3 帐篷营地露营者主要需求类型分析
        5.3.4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内容差异分析
    5.4 帐篷营地露营者反映出的不足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研究结论
    6.2 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研究建议
        6.2.1 以露营者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
        6.2.2 提高帐篷营地的服务质量
        6.2.3 重视露营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6.2.4 降低成本,采取灵活多样的价格策略
        6.2.5 开拓多样化的网络市场营销渠道,提供便利
        6.2.6 重视和露营者的沟通,积极建立情感联系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调查问卷)

(8)基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2 消费环境的基本理论
    2.1 消费环境阐释
        2.1.1 消费环境的界定
        2.1.2 消费环境的内容
        2.1.3 消费环境的作用
    2.2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2.2.1 有关自然环境与消费的理论
        2.2.2 有关社会环境与消费的理论
        2.2.3 有关文化环境与消费的理论
    2.3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1 有关自然环境与消费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2 有关社会环境与消费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3 有关文化环境与消费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4 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现实指导意义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现状分析
    3.1 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概述
        3.1.1 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3.1.2 陕西农村消费总体水平
    3.2 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现状
        3.2.1 陕西农村消费自然环境现状
        3.2.2 陕西农村消费社会环境现状
        3.2.3 陕西农村消费文化环境现状
    3.3 陕西农村消费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
        3.3.1 政府政策支持优先发展城市,农村发展落后
        3.3.2 农村市场渠道少,假冒伪劣多,监管不到位
        3.3.3 农民经营方式单一、成本增加、家庭负担重
        3.3.4 农民消费观念落后,环保意识差
    3.4 本章小结
4 改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
    4.1 改善陕西农村消费自然环境的对策
        4.1.1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4.1.2 实施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4.1.3 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农村自然环境整体改善
    4.2 改善陕西农村消费社会环境的对策
        4.2.1 在投融资体制机制上创新思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2.2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4.2.3 切实增加陕西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4.2.4 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4.3 改善陕西农村消费文化环境的对策
        4.3.1 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教育文化水平
        4.3.2 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规范农民的消费行为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本文切入点
    三、研究综述
    四、使用资料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上篇 基础研究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概况及成书原因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类别
        一、道德教化
        二、应缘
        三、修炼
        四、精神需求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主要内容
        一、宗教救度
        二、开坛阐教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成书原因
        一、近代云南社会的影响
        二、成书“因缘”
        本章小结
中篇 特色研究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渗透的“科学”
        第一节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科学”的概念及源头
        二、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历程
        第二节 大理士绅对待科学的态度
        一、认可和尊重科学
        二、科学不是万能的
        三、“道”高于“技”
        第三节 大理士绅对待科学态度之原因探析
        一、农耕文明的影响
        二、“天下归仁”的儒家传统
        三、强烈的民族意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传播的科学知识及其途径
        第一节 大理善书传播的科学知识
        一、自然科学知识
        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女性的科学启蒙知识
        第二节 大理善书中科学知识的传播途径
        一、善坛教育
        二、学校教育
        三、家庭教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的地方社会新气象
        第一节 社会观念的变迁
        一、经济观念
        二、“四民”观念
        三、婚育观念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崇尚健康俭朴的生活
        二、新的休闲和娱乐方式
        本章小结
下篇 个案研究
    第五章 民国时期洱源下江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
        引言
        第一节 成善宗坛的基本情况
        一、成善宗坛的建坛
        二、成善宗坛的迁移
        第二节 成善宗坛举办的重大法会
        一、学校竣工庆祝大会
        二、圆通斋
        三、葭旁开街大斋
        四、供奉地藏像袪瘟
        五、做家斋
        六、中元普渡大会
        七、吕祖会训斥杨庆昌
        八、沿村宣讲圣谕
        九、为杨宗震送葬
        十、最后的法会
        本章小结
附录一 成善宗坛大事年表
附录二 成善宗坛敦化寺平面图
附录三 成善宗坛牌位图
附录四 成善宗坛敬奉的神像牌位图
附录五 成善宗坛职事人员名单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编目
    凡例
    一、大理士绅撰写的善书编目
    二、大理士绅抄写或刻印的外地善书编目
致谢

(10)基于X市商事制度改革的企业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商事登记制度概述
    2.1 商事登记制度
    2.2 商事登记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市场准入制度理论
        2.2.2 公共管制理论
    2.3 商事主体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
        2.3.1 对市场参与者的培育功能
        2.3.2 对商事主体行为的监管。
        2.3.3 宏观经济调节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X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现状
    3.1 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旧旧
        3.1.1 监管范围过大
        3.1.2 以管制为职能核心
        3.1.3 审批与监管责任不匹配
    3.2 X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
    3.3 X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监管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X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成效及影响分析
    4.1 X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
        4.1.1 市场主体增量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4.1.2 企业资金规模呈现良性增长状态
        4.1.3 行业布局更加合理
    4.2 X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
        4.2.1 激发市场活力
        4.2.2 商事监管理念变化
        4.2.3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监管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X市企业监管面临的困境及影响因素提取
    5.1 X市企业监管面临困境的调查研究
        5.1.1 确立研究对象
        5.1.2 建立调查研究模型
        5.1.3 确定研究步骤
    5.2 X市企业监管面临困境的调查与统计
        5.2.1 调查问卷设计
        5.2.2 结果统计及初步筛选
    5.3 X市企业监管困境影响因素的提取
        5.3.1 影响因素信度与效度验证
        5.3.2 影响因素的提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X市企业后续监管制度研究
    6.1 监管方式的多样化
        6.1.1 年度定检与随机抽样相结合
        6.1.2 设立除名信用监管制度
        6.1.3 加强违反案件查处力度
    6.2 监管主体的多元化
        6.2.1 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6.2.2 鼓励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协同监管
    6.3 监管环境的优化
        6.3.1 建立公开的征信平台
        6.3.2 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范围和职责
        6.3.3 构建统一的监管法律法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电力科普知识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市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 李佳.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高中历史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必修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内容为例[D]. 简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多棱镜视角下的企业博物馆 ——以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为例[D]. 孙克.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D]. 翟洲燕. 西北大学, 2018(02)
  • [7]长三角帐篷营地露营者消费需求研究[D]. 苏晓男.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8]基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陕西农村消费环境研究[D]. 胡媛媛. 西安工业大学, 2018(12)
  • [9]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D]. 冷雪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基于X市商事制度改革的企业监管制度研究[D]. 李良玉.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电力普及知识三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