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学校体育与学生意志素质教育研究

新世纪学校体育与学生意志素质教育研究

一、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笑悦[1](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米倩[2](2019)在《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的开展现状及改革构想》文中指出随着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不断的改革,本科院校运动会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推进本科院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运动会的开展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进而又增强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对所在学校的所有师生来说,通过学校运动会的开展有效的影响师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可增强师生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就体育本质来讲,学校运动会就是弘扬体育精神和实现体育价值观的最好平台。本文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探讨与解析,详细调查内容为:运动会的开展结构与类型、举办运动会基本情况调查、学生及教师参加运动会比例及工作年限调查、现行运动会举办形式的满意度调查、每次运动会参与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比例调查、举办运动会的宗旨调查、运动会的承办单位、举办运动会的经费来源与支出等;学生对运动会的喜欢程度、学生作为运动员参与运动会的情况、学生作为运动员未参与运动会所扮演的角色、学生参与运动会的动机调查情况学生未参与运动会的原因调查、学生对运动会功能的认知状况、影响运动会开展的因素调查等;运动会是否需要改革的调查情况、运动会改革后运动会名称调查情况、院校运动会改革的优先情况等。经研究总结结论为:运动会开展结构不够完善,领导轻视;开、闭幕式没有实在意义;参赛人数的限制,不符合贵在参与的原则;运动会举办宗旨不够明确;运动会项目设置乏味无趣;学生参与度逐渐下降;奖励的设置过于单一和功利性;运动会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校园体育文化宣传;运动会气氛单调死板,缺乏热烈隆重;运动会承办单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运动会经费来源渠道狭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给与以下几点建议:完善运动会开展结构,提高校领导的重视;变革开幕式,改变开幕式的参赛主体;激发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热情,注重贵在参与原则;改进评分和奖励机制,注重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进一步完善项目设置,健全项目内容;明确运动会宗旨,应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活跃运动会氛围;加强学校运动会的宣传力度,增加体育文化宣传;提倡各院系竞标,争办学校运动会;扩展经费来源,增加学校运动会的资金投入。

岑良水[3](2019)在《新加坡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目前该国实行双语教育政策,即英语加母语的双语教育,对华族学生来说就是英语加华语的教育。这种情况下的华语教育政策,也是当代海外华文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形式。首先,笔者在新加坡私立学校从事华文教育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新加坡新世纪学校的华文教与学有很多特别之处,有着独特的地区特点,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华语教学方式。针对新加坡华语的特性和教学方式,笔者对新加坡私立学校华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其次,从教师、教材、教学、学生四方面对新加坡新世纪学校华文的汉语教学情况做了相关的研究。在教师方面,师资力量不是很强,没有统一的招聘标准;都是以各自的经验进行教学,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作为新加坡有独立性的私立华文学校,新世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在教材方面,教材单一,缺乏针对性;学校使用的教材太单一,仅一种,且属于综合性训练的教材,没有针对具体的听、说、读、写的教材。在教学方面,观念较落后,方式方法不新颖;针对新加坡华语的特性和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很多老师并不了解各个教学法的原理及使用的方法。在学生方面,学习兴趣不高,应付考试的目的性较强。教师及家长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让孩子接触又去的华文故事、中国文化,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改进。最后,笔者对新加坡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赵双[4](2018)在《上海市初中体育课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及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所积极倡导的,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特征和要求,并且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受“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这一现状不仅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还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习潜能的开发。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确立其主体地位,就成了当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初中体育课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及效果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初中体育课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及效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总体来说,当前上海市初中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较高,体现效果较好。(1)从自主性维度分析,总体来说,当前体育课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程度较高,表现为:大部分学生自我反思的情况较为理想,自我总结的情况较好,自我激励的意识较为强烈,学习目标较为明确;大部分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地评估自己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但是,部分学生自我支配的意识还有待提高。(2)从主动性维度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体育课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程度令人满意。不过,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还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部分学生在技术动作展示、提问等环节表现地不够积极活跃,其主动参与的意识还有待加强。(3)从创造性维度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体育课上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性体现程度不尽人意。表现为:体育课上,仅有少部分学生具有一种充当教师角色的冲动;仅有四成左右的学生会对老师的见解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其问题意识有待加强;此外,还有不足一半的学生能将某一动作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另一动作的学习中。

王秀强[5](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汪全先[6](2017)在《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体育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存在,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意。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重要一维,它能够规范人之行为趋向正义,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运行的理性杠杆与标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尚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之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做了许多伦理维度的有益探索,但仔细扫描已有相关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伦理维度思考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较少阐述研究者的伦理立场,也较少涉及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即使使用了某种伦理原则往往也是“拿来主义”,借用伦理或教育伦理的相关原则,而未说明运用该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失去可靠的理论凭借;另一方面,在对学校体育现实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应然的伦理价值取向论证的缺乏,往往对问题的梳理缺乏主线,泛泛而谈,也因未提供规范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常常未能针对问题提供对应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取向。当我们从伦理的眼光省思学校体育之时,并不是肤浅地、表面地来看它,而是要深入地、系统地达到伦理的高度,进行省察与思考。只有通过省思,澄明了学校体育基本伦理理论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学校体育伦理的精髓,进而我们才能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伦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与反思。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省思学校体育伦理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通过澄明学校体育伦理的相关概念、阐明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论证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究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并厘清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为从伦理维度考量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凭借;二是省思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并探寻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基本伦理理论问题的省思,第五、六章属于现实伦理问题的省思,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本章在对伦理、道德、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依据概念推演的思维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学校体育伦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它既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遵循育体、育人的规范之中;也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们追求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品性、德性、气凛之中。同时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进行了诠释:(1)道德责任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基石与保障;(2)缔造幸福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归宿:(3)和谐与平衡是学校体育伦理的理想。第二章: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的探讨实质上是要揭示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与“何以必要”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对学校体育伦理进一步研究才具有学理逻辑上的可能。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即是要探问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而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必要,则是要探问伦理之于学校体育有何价值与功能。本章从人性逻辑确认了学校体育具有伦理属性,并对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本章提出了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确认了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阐明了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归合发展;论证了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秉持人道、崇尚公正、依循理性、恪守诚信、追求幸福。第四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本章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勾勒了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包含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演化、重构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在时间序列上的结构要素演进;在空间维度上:学校体育的内部伦理关系与外部伦理环境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伦理联系;在层次维度上:底线伦理、均衡伦理、圣德伦理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结构的层次。第五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本章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分析,把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第二、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第三、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第四、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第五、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第六、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第七、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第八、道德责任问题:教学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中不应当的伦理存在,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要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要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等教育本体中去探寻,也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关联的现象中来寻找。归纳起来,本研究认为,引致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第二、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第三、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第四、教育之殇:教育物化过度,主体走向失落;第五、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第六、主体之困:体育教师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第六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本章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考量,遵循问题解决的逻辑,着眼于伦理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身心发展的割裂;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在对全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研究导向的建议:加强研究范式的介入研究,进一步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加强各伦理学说的介入研究,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理论基础;加强学校体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促进合伦理性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加强学校体育性别伦理的研究,扩大女性参与决策的声音;加强学校体育伦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促进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的可实践性。(2)学校体育伦理实践导向的建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促进教育主体向完整人转化;以核心素养形成为抓手,形塑体育学科品格与能力;推动以法律、政策规范为主的学校体育治理,转向道德、法律、政策耦合规范的学校体育治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伦理价值导向,谋篇布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把“健康中国”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伦理价值驱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与功能。

汤万松[7](2016)在《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学校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友爱、集体主义精神等良好品质,还可以通过它进行智育、德育和美育的训练,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体育教育依托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又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把体育课程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结合人本和社本理论进行综合考察。本研究既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体育学科理论建设与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为体育学科的建设开辟新的理论天地,而且能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开拓广阔的智力背景,同时,还能为人本主义指导下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策略支持。本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理论阐释法等研究方法,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本主义理论、体育学与体育课程论、教育学及课程与教学论、社会学等理论观照下,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对体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首先在提出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审思,分析其动因,并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归因进行了探析;然后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12345范式”;最后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1.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后都有其根本动因和时代意义,和我国社会变革的发生、教育方针的更新、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之所以改革是因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观念漠视生命本体、教学过程抹杀学生个性、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师生关系异化、课堂管理压抑学生自由、教学要素脱离现实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其一是教育理念的原因,即社本主义理念下对于人本主义理念的缺失;二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原因,即价值取向中人文的迷失;三是教育目标的原因,即以人为主体的课程目标偏移;四是教育客体的原因,表现在人的整体性的消解。2.在当前我国新的社会与教育形势下,以人本关怀的理念观照与改革体育课程势在必行,建设这样的理想课程,需要构建包括一个主旨、两个统一、三个维度、四个层次、五个标准在内的“12345范式”,即一个主旨: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发展过程。两个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健壮体格与健美人格的辩证统一。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力求自由的释放,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享受个人的快乐、成就与幸福。三个维度: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所依托的立体框架所包含的“长”(时间)、“厚”(内容)、“高”(品位)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育课程时间的长度——各个学段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体育课程内容的厚度——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丰富性,体育课程品位的高度——熏陶内化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四个层次: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系统培育。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体育课程应培育体质素养以满足青少年生理、安全需要,培育社会化素养以满足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培育专业化素养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培育人文素养以满足青少年求知与理解需要和美的需要,从而实现“健壮人——社会人——竞技人——自由人”的全面演化。五大标准:体育课程育人效果的“知、情、意、行、健”。即知达:指心智通达,包括知识与能力俱备;情谐:就是情感和谐;意坚:即意志坚定;行正:就是品行端正;健美:也就是身健体美。这就是人本关怀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行动纲领或者叫做践行系统。3.“12345范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应该要朝向综合化、创新化和人文化几个方向发展。对此,我们从体育课程教育思想、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结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体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体育课程设施建设、体育法制建设等10个方面来创新体育课程,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强大体育课程。

温朋飞[8](2015)在《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在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年下降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思想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严峻考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等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活动不足,当前人们把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纷纷指向了学校体育,这或许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从时间上来说,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在学校是最容易得到体育锻炼时间的;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只有学校会组织体育课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来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学生才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体教育,因此,把学校体育作为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鉴于学校体育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做得到底如何?它的实效性到底怎样呢?第二,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一个独立的体系,那么其核心指标也是作为过程指标的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和课余竞赛它们工作的重点各是什么?完成的如何呢?第三,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呢?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又有哪些呢?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方面的政策和国内外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通过专家调查,建立了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的模型。最后,通过实证调查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得分是70.1分,其实效性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二、在学校体育过程性指标工作中,体育课教学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贡献最大,权重为0.5435;其次是课外体育活动,权重为0.3091;再次是课余竞赛,权重为0.1074;最后是课余训练,权重为0.0472。三、运动技能目标是体育课教学工作首要达到的目标,权重值为0.5200;运动兴趣目标是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首要达到的目标,其权重值分别为0.3592和0.4308;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目标是课余训练首要达到的目标,其权重值为0.4813。四、学校体育各目标在学校体育工作当中的权重值大小依次为:运动技能目标(0.3584)>运动兴趣目标(0.2501)>体质健康目标(0.2036)>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0.1330)>培养后备体育人才目标(0.0547)。五、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才需求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六、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着发展的良好契机,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应当从思想观念、经费投入、立法监督、安全风险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范巍[9](2013)在《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价值取向是学校体育课程所追求的方向,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探讨是丰富体育课程理论内涵的需要,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和认识决定着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体育课程活动中,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自身需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以往的研究有从学科的角度探讨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问题的,也有从国家政策法规的角度对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一定时期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演绎逻辑和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和考察的却很少。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不是孤立的个体,它是在一定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经过主体不断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并深深地打上时代印痕,同时它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超越与进化。本研究以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本分析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历史研究法分析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想动因、实施情况,形成原因、现实评价等方面问题,并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梳理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轨迹,透视出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历史经验,以期得到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代启示,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服务。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与国内外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外来教育思想的影响,具有稳定性、阶段性、社会历史性和客观性等特征。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将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转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转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由“被组织”的价值取向转向“自组织”的价值取向。本研究在立足历史,更面向未来,提出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要以开放性为前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处理体育课程价值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要以人的发展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宽厚的人文主义底蕴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面向学校体育课程本身,以体育课程内部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为主要推动力,构建学校体育课程“自组织”的发展系统;要有利于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尊重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体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陈儒纲(Tran Nho Cuong)[10](2013)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越南林业大学羽毛球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意义、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启发式教学法在越南林业大学羽毛球教学中应用研究。同时分析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使用对象、选用条件、操作程序以及选用教师的类型等因素。通过教学实验获得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注重和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增强体质的功效,而且各项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指标较传统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均有显着的提高。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后,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成绩方面优秀率为30%,良好率为36.7%,而应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成绩优秀率是17.2%,良好率是23.3%。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高运动成绩都有效果的,但是通过比较得知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掌握式教学模式在“与同伴交流”是82%,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与同伴交流”是95%。说明启发式教学效果比掌握式教学模式更具优势,而且能给学生主体作用良好的条件。启发式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符合大学体育教学规律,开发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方面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在促进学生的意志品质、自信程度、情绪稳定、成功体验、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显着意义。

二、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的开展现状及改革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
        1.1.2 有关政策的提出
        1.1.3 传统运动会存在的不足
    1.2 选题意义
        1.2.1 国家政策的肯定,教育部门的重视
        1.2.2 对参与者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2.3 增强体质,对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运动会相关概念说明
        2.1.1 运动会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2 运动会的分类
        2.1.3 学校运动会的概念及分类
    2.2 国内对运动会的相关研究
        2.2.1 运动会开展模式的研究
        2.2.2 运动会结构功能的研究
        2.2.3 运动会开展目的的研究
        2.2.4 运动会项目设置的研究
        2.2.5 运动会评价机制的研究
        2.2.6 传统运动会的改革研究
    2.3 国外对运动会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对西安市本科院校校运会举办现状总体调查与分析
        4.1.1 运动会的开展结构与模式的情况调查
        4.1.2 举办运动会基本情况调查
        4.1.3 学生及教师参加运动会比例及工作年限调查
        4.1.4 现行运动会举办形式的满意度调查
        4.1.5 每次运动会参与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比例调查
        4.1.6 举办运动会的宗旨调查
        4.1.7 运动会的承办单位
        4.1.8 举办运动会的经费来源和支出
    4.2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与运动会中相关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4.2.1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对运动会的喜欢程度
        4.2.2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作为运动员参与运动会的情况
        4.2.3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作为运动员未参与运动会所扮演的角色
        4.2.4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参与运动会的动机调查情况
        4.2.5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未参与运动会的原因调查
        4.2.6 西安市本科院校学生对运动会功能的认知状况
        4.2.7 影响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开展的因素调查
    4.3 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改革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是否需要改革的调查情况
        4.3.2 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改革后运动会名称调查情况
        4.3.3 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改革的优先情况
    4.4 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改革新构想
        4.4.1 创建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模式——体育文化艺术节
        4.4.2 鼓励学生在此期间出售货物
        4.4.3 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多样化
        4.4.4 将竞技体育与娱乐相融合
        4.4.5 添加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中的啦啦队建设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新加坡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三教”视角下的研究概念
        二、第二语言习得概念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课堂管理研究
        二、海外汉语教学情况的相关研究
        三、新加坡华文教育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新世纪学校概况
        一、新世纪学校简介
        二、新世纪学校的华文教学理念
        三、新世纪学校华文课程时间安排和班级设置
第二章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情况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构成
        二、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的专业资格
        三、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的选聘
        四、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一、课堂教学流程情况调查
        二、课堂纪律管理情况调查
        三、课堂教学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新世纪华文教师教学工作改善建议
        一、课堂教学改善建议
        二、课堂纪律管理改善建议
第三章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材情况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材使用现状
        一、《小学华文·欢乐伙伴》课本
        二、《朗朗中文》课本
        三、华文练习册
        四、华文习字本和故事书
    第二节 新世纪学校教材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
        一、华裔学生课程所使用教材存在的问题
        二、非华裔学生课程所使用教材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新世纪学校教材使用建议
        一、增加阅读和写作教材
        二、增加听力和口语教材
        三、增加视听教材
第四章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学校华文课堂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一、任务教学法
        二、游戏教学法
        三、情境教学法
        四、直接教学法
    第二节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法运用情况与分析
        一、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法应用优势分析
        二、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法应用存在问题
    第三节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二、创设增加使用任务教学法的机会
        三、尝试更多使用情景法和交际法
        四、调整游戏教学法使用技巧
        五、调整使用翻译法和全身反应法
第五章 新世纪学校学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学校学生构成
        一、新世纪学校学生种族情况
        二、新世纪学校学生年龄情况
        三、新世纪学校学生家庭语言背景情况
    第二节 新世纪学校学习者分析
        一、新世纪学校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新世纪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三节 新世纪学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英语负迁移问题
        二、方言或母语影响词汇和语音的问题
        三、校外生活中华语使用频率低的问题
    第四节 新世纪学校学生学习辅导建议
        一、针对英语负迁移问题的辅导方法
        二、针对方言影响词汇和语音问题的辅导方法
        三、针对校外华语使用频率低问题的辅导方法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新世纪学校华文学习者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上海市初中体育课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学生主体性概念的研究
    2.2 有关学生主体性特征的研究
    2.3 有关学生主体性行为表现的研究
    2.4 有关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的研究
    2.5 有关学生主体性发展作用的研究
    2.6 有关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的研究
    2.7 有关学生主体性发展策略的研究
    2.8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课上学生自主性体现程度分析
        4.1.1 体育课上学生自我支配的情况
        4.1.2 体育课上学生自我反思的情况
        4.1.3 体育课上学生自我总结的情况
        4.1.4 体育课上学生自我激励的情况
        4.1.5 体育课上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明确情况
        4.1.6 体育课上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情况
        4.1.7 体育课上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制定情况
        4.1.8 体育课上学生自我调控的情况
    4.2 体育课上学生主动性体现程度分析
        4.2.1 体育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
        4.2.2 体育课上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
        4.2.3 体育课上学生社会适应性情况
    4.3 体育课上学生创造性体现程度分析
        4.3.1 体育课上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况
        4.3.2 体育课上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情况
        4.3.3 体育课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情况
    4.4 体育课上学生自主性体现效果分析
        4.4.1 超过五成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了
        4.4.2 大部分学生的身体调控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4.4.3 超过一半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明显提升
    4.5 体育课上学生主动性体现效果分析
        4.5.1 超过九成的学生对体育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4.5.2 超过六成的学生参与课堂听讲的效果得到了显着提升
        4.5.3 大部分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效果较好
        4.5.4 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效果取得了显着提升
        4.5.5 大多数学生参与技术动作展示的欲望较为强烈
        4.5.6 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效果较好
        4.5.7 愿意向老师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4.5.8 大部分学生参与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4.6 体育课上学生创造性体现效果分析
        4.6.1 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欲望较为强烈
        4.6.2 大部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未得到显着提高
        4.6.3 大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6)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现实诉求
        (二) 理论诉求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逻辑构架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进路构架
        (三) 主要研究内容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
    一、伦理
    二、教育伦理
    三、体育伦理
    四、学校体育伦理
    小结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
    一、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
        (一) 人性假设: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二) 探问:人性内在是否具有伦理属性
        (三) 探问之追问: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
    二、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一)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
        (二)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功能
    小结
第三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
    一、伦理的两大流派解读
        (一) 道义论
        (二) 功利论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分歧与联系
    二、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选择
        (一)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二)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确立——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
    三、学校体育应然伦理追求的确认——学生身心归合发展
    四、学校体育伦理原则的确立
        (一) 秉持人道
        (二) 崇尚公正
        (三) 依循理性
        (四) 恪守诚信
        (五) 追求幸福
    小结
第四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勾勒
    二、学校体育伦理的时间维度
        (一) 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
        (二) 学校体育伦理的演化
        (三) 学校体育伦理的重构
    三、学校体育伦理的空间维度
        (一) 学校体育内部伦理关系
        (二) 学校体育外部伦理环境
    四、学校体育伦理的层次维度
        (一) 底线伦理
        (二) 均衡伦理
        (三) 圣德伦理
    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
    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
        (一) 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
        (二) 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
        (三) 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
        (四) 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
        (五) 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阙如
        (六) 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缺失
        (七) 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
        (八) 道德责任问题:教育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资源配置失衡
        (二) 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
        (三) 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
        (四) 教育之殇:教育物化倾向过度,主体走向失落
        (五) 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
        (六) 主体之困:体育教师主体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
    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
    一、基本问题之消解: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割裂
    二、人道问题之消解: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三、公正问题之消解: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四、理性问题之消解: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五、诚信问题之消解: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六、幸福问题之消解: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七、性别问题之消解: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
    八、道德责任问题之消解: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述评
        1.2.1 体育的人本主义内涵研究
        1.2.2 体育课程中人本关怀缺失及其归因研究
        1.2.3 加强体育课程人本主义教育的研究
        1.2.4 总体评述
    1.3 论题解说与概念界定
        1.3.1 论题解说
        1.3.2 概念界定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与难点所在
        1.6.1 创新之处
        1.6.2 难点所在
2 呼唤: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缘起与探析
    2.1 依据: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体育课程概念
        2.1.2 体育课程的特点
        2.1.3 人本关怀
        2.1.4 体育课程与人的本质
    2.2 缘起: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审思与动因
        2.2.1 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审思
        2.2.2 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2.3 探析: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归因
        2.3.1 现状探寻: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3.2 归因叩问: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4 小结
3 改革: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12345范式”
    3.1 一个主旨: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
    3.2 两个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2.1 人本主义教育观
        3.2.2 社本主义教育观
        3.2.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当代体育课程建设理念
    3.3 三个维度: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立体框架
        3.3.1 体育课程时间的长度——各个学段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
        3.3.2 体育课程内容的厚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选择性
        3.3.3 体育课程品位的高度——熏陶内化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3.4 四个层次: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
        3.4.1 生存需要:体育课程培育体质素养
        3.4.2 社交需要:体育课程培育社会化素养
        3.4.3 自我实现需要:体育课程培育专业化素养
        3.4.4 超越自我需要:体育课程培育人文素养
    3.5 五大标准:体育课程的育人效果
        3.5.1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趋势
        3.5.2 体育课程育人效果的“五大标准”
    3.6 小结
4 展望: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景
    4.1 前景预期:“12345范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4.2 创新思路:全方位改革体育课程
    4.3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8)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现实和长远的考虑
        (二)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应然与实然的反差
        (四)目标、过程、结果三者并重
        (五)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再思考
    二、研究目的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实效性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学校体育的研究
        (三)国外关于学校体育的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学校效能理论
        (二)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理论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阐释
    第一节 实效的内涵与特征
        一、实效的内涵
        二、相关概念的解释
        三、实效的特征
    第二节 实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实效性的内涵
        二、实效性的特征
    第三节 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
        二、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特征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考察
    第一节 考察的内容、方式和对象
        一、考察的内容
        二、考察的方式
        三、考察的对象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现状考察与分析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的考察与分析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条件的考察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理论分析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分析及其关系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过程性工作主要目标侧重的分析
        三、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考察与分析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考察
第三章 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因素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源
        二、我国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是导火线
    第二节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运行因素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制定是舵手
        二、学校内部因素协调发展是关键
    第三节 学生个体认知和生活方式因素
        一、学生个体对体育教育认知是前提
        二、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催化剂
第四章 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机遇及对策
    第一节 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所面临的机遇
        一、中央领导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二、足球—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节 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二、树立正确人才观,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和监督
        四、完善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校长责任制
        五、合理统筹安排学校体育各项工作
        六、提高学生体育认知,强化“体育生活化”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 课程与体育课程
        (三)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与总体设计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步骤
        (三) 研究对象及历史分期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过程
第二章 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一、国内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一)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
        (二)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比较
        (三)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类型
        (四)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的轨迹
    二、国外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一) 美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二) 俄罗斯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三) 日本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1900年——1949年)
    一、“军国民”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00年—1918年)
        (一) “军国民”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军国民”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军国民”价值取向的评析
    二、“自然主义”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19年——1936年)
        (一) “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评析
    三、“体育为战争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37年—1949年)
        (一) “体育为战争服务”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体育为战争服务”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体育为战争服务”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1949年—1976年)
    一、“体育为社会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49年—1956年)
        (一) “体育为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体育为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体育为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评析
    二、“体育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57年—1965年)
        (一) “体育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体育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为社会服务与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评析
    三、“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66年—1976年)
        (一) “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对“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1977年—2000年)
    一、“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77年—1992年)
        (一) “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增强体质”价值取向的评析
    二、“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93年—2000年)
        (一) “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 “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三) 对“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六章 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2001年—至今)
    一、“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概述
    二、“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
        (一)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二)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三)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提出过程
    四、“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形成动因
        (一) 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
        (三) 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对“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的评析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一) 历史视角: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二) 功能视角: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
        (三) 哲学视角: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转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四) 系统视角:由“被组织”的系统走向“自组织”的系统
    二、启示
        (一) 要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二) 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
        (三) 要构建体育课程“自组织”的发展系统
        (四) 要有利于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00年—1949年)访谈提纲
    附录二: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49年—1956年)访谈提纲
    附录三: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57年—1965年)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66年—1976年)访谈提纲
    附录五: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77年—1992年)访谈提纲
    附录六: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1993年—2000年)访谈提纲
    附录七: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2001年—至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越南林业大学羽毛球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3.1 教学模式
        1.3.2 技能掌握式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1.3.3 启发式教学模式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研究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教学模式实验设计
    3.1 实验的对象、时间、地点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时间
        3.1.3 实验地点
    3.2 实验的整体构思
        3.2.1 指导思想
        3.2.2 教学内容
        3.2.3 组织教法
        3.2.4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3.2.5 教学的原则
    3.3 实验内容
    3.4 实验步骤
        3.4.1 实验前测
        3.4.2 实验实施
        3.4.3 实验后测
        3.4.4 实验控制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4.1.1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分析
        4.1.2 对照组和实验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比较
        4.1.3 对照组和实验组心理健康指标的比较
    4.2 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技术能力提高效果的结果与分析
        4.2.1 实验前学生羽毛球技术的测定
        4.2.2 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差异显着性检验
        4.2.3 实验后两个组成绩差异显着性检验
    4.3 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心理方面影晌的结果与分析
        4.3.1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学习兴趣
        4.3.2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学习的自信程度
        4.3.3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学习的成功体验
        4.3.4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学习的意志品质
        4.3.5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学习的合作精神
    4.4 学生课上学习交流方式情况调查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评价表

四、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西安市本科院校运动会的开展现状及改革构想[D]. 米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新加坡新世纪学校华文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D]. 岑良水. 华侨大学, 2019(01)
  • [4]上海市初中体育课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及效果研究[D]. 赵双.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D]. 汪全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D]. 汤万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8]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 温朋飞.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0)
  • [9]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范巍.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10]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越南林业大学羽毛球课中的应用研究[D]. 陈儒纲(Tran Nho Cuong).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  ;  

新世纪学校体育与学生意志素质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