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年展结束了双年展的泡沫热潮吗?

北京双年展结束了双年展的泡沫热潮吗?

一、北京双年展终结了双年展泡沫热吗?(论文文献综述)

吴戈[1](2021)在《伊朗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宋康[2](2021)在《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文中研究表明1989年,是新中国建国40周年,同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公园”与“庙堂”之间徘徊并走向正式开端的标志性展览,展览过程中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80年代的冲动和理想达到了高潮,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史”也由此拉开序幕。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中国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征程,在历时30年的奋力前行中,中国当代艺术披星戴月,成就与问题并存,通过展览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的历史面貌,也初步构建和完善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形态。本文将从策展实践的角度,结合经济与文化政策、艺术史与艺术批评、艺术生态与制度的不同要素,以中国当代艺术(1989-2019)三十年间策展的发展作为样本资料进行发展线索的推理分析。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史进行了概念的认定和策展形态(萌动、构建和完善期)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理清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发展中诸如策展机制、策展方法论以及重要展览现象的基本脉络和框架,同时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现状,并做出策展走向第三极的历史判断。岁月荏苒,初心未移,在对三十年以来策展案例的搜集整理中,笔者还归纳出策展实践作为一种方法,在内部规律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当代艺术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责任,在外部链接中,一方面是作为当代艺术争取身份合法性地位与官方的博弈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吸纳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并重塑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发展方向的考虑和建议,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展史,通过对策展形态的分析,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应当依托怎样的面貌和姿态去确立大国的文化自信。

赵跃[3](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认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谢璞玉[4](2020)在《尼古拉·布里欧策展观念研究(1996-2019)》文中认为1990年代中期,布里欧在“交通”展览中提出“关系美学”的艺术概念,试图为缺乏理论的当代艺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话语机制,作为90年代为数不多的理论尝试,“关系美学”表现为布里欧对90年代艺术现象的把握与总结。布里欧将此作为90年代的策展观念。21世纪伊始,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纪元,人们广泛地投入到全球化的热潮当中。在此背景下,布里欧在策展的过程中,积极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另类现代”的观念,试图探讨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填补了后现代主义终结后的空白。之后,布里欧借用科学界“人类世”的概念作为他新的策展观念,用以探讨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论文旨在研究布里欧自1996年“交通”展至2019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之间的策展观念,将二十余年的策展实践与经历根据策展观念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布里欧的观念发展的逻辑变化。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关系美学”的策展观念,主要从“交通”展、“接触:从1990年至今的关系艺术”展两个展览及其参展代表艺术家的分析出发,得出“关系美学”的策展观念,通过“关系美学”及其实践谱系以及作为关系工具的“后制品”两个方面来把握“关系美学”这个策展观念。第二章为“另类现代”的策展观念,主要从第四届泰特三年展及其参展代表艺术家的分析出发,得出“另类现代”的策展观念,通过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探讨和“另类现代”下的文化及身份跨越两方面来分析“另类现代”的策展观念。第三章为“人类世”的策展观念,通过对第九届台北双年展、第十六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及其参展代表艺术家的分析出发,得出“人类世”的策展观念,通过对“剧烈加速度”以及“第七大陆”的阐释来进一步分析“人类世”的策展观念。第四章为布里欧策展观念评述,主要从其策展观念的特点以及对其策展观念的批判与反思两方面来论述。论文在对布里欧策展观念的研究中,发现了布里欧策展观念的逻辑变化,即从“关系美学”的观念转向“另类现代”的观念,以及现阶段到达“人类世”的策展观念,其关注的核心从“关系美学”提倡的“人际关系”,到“另类现代”关注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再到“人类世”探索的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尽管他的观点存在诸如空洞、宽泛等弱点,但他始终走在定义当代艺术最新趋势的前端,布里欧策展观念的变化,是他自身结合时代背景不断观察、持续反思的结果。

魏琦[5](2020)在《屏幕的霸权 ——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赛博技术时代不仅代表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也代表着一种融合的文化趋势。在当代数字技术普及之后,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被打通,屏幕界面成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中介,以视觉为主的屏幕文化兴起。计算机的界面不仅是虚拟与现实的一种分隔,更是一种新的文化与视觉观念的塑造,屏幕不仅是联通的手段,更是作为一个界面充当着所有信息、所有媒介形式的展示和运动平台。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宄关注数字技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颠覆性效果。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视角,正如本雅明开启的讨论一样,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屏幕文化带来了复杂的经济政治技术关系的改变,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将重点放在边界、主体、绘画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上。屏幕的普及将个人数字化信息嵌入整个互联网之中,深度改写了获取信息的模式,当代绘画不再局限于平面的画布,不仅与新发展的数码技术相融合,也与广泛的不同的媒介语言发生关系;不仅与历史的文化语境紧密相关,也与当下的流行文化融合到一起。在赛博技术时代,当代绘画产生了诸多与技术相关的变化以及特点,当代绘画已经不是单纯的艺术学科,当代的绘画实践已经将绘画带到了扩展的领域之中。

姜俊[6](2019)在《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文中认为本文着重讨论了发生在德国一个中型古城明斯特的雕塑项目展,并介绍了它作为一个公共雕塑节从1977年到今天的发展历史。首先通过对于1977年第一届和2017年第五届雕塑项目展的切片比较来勾勒一张欧洲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社会的变迁图,并在70年代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转型中重新定位公共艺术和公共雕塑展的形式变迁,以及艺术在社会中职能的转变。本文在分析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的成因时,希望将其追溯到更早在欧洲60年代发生的左派政治-美学革命,按照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讨论,审美的革命必定伴随着政治的革命,而政治的革命同样推动对于感性的重新分配,那么当我们在讨论西方当代艺术的变革时:60年代开始了艺术客体向艺术项目的变迁,主客体对立的观看向主客体交融的场域感知变革;我们也不能忘记,60年代的欧洲、德国在政治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即一种对于公民政治参与性的述求,而这场从下至上的政治革命在1986年后推动了 70年代从上至下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即我们所熟知的欧洲民主化进程。这从革命到改革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艺术革命之中:60年代反体制的艺术革命和美学批判在70年代却触发了美术馆和博物馆从内部展开的体制改革。艺术机构通过自我开放反而将“反叛”的前卫艺术纳入它的系统之下,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招安”。70年代在德国的民主化改革中,公共艺术和文化在这个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精英主义转变为大众服务,从而也实现了其自身的社会职能的重新定位。197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的特征在于作品的特定场域性,也就是在地性和项目化。这两个特征我们也将在从60年代末到9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结构转型中看到。法国社会学家博尔坦斯基将这一转型定义为,从控管福利型向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转型、从科层制结构向项目制结构的范式转换。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体制转变,批量生产变成了差异生产,大众消费变成了小众消费。劳动的组织随之发生变化,科层制变成了更为灵活和扁平的项目制,以适应琢磨不透、变动不居的消费市场。在同一时期艺术上也发生的激烈的变革:自律型艺术客体的创作在同一时期转变为更关涉特定场域的艺术项目,从对普世性主题的选择转于个体性和在地性主题的艺术创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艺术的范式转换同样配合着政治和经济的结构转向:普世主义的大众化生产转向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的小众生产。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左派运动推动了70年代的民主化进程,人们能更多地加入到政治决策之中,更平等的参与到文化和艺术活动之中。这种对个性的解放和对特殊性的尊重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等级制度,导致了多元主义消费市场的繁荣,也导向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享乐主义——德国社会学家舒尔茨所谓“体验社会”的形成。拥有创造力和跨界协作的项目制正是使得现代主义单一的艺术展逐渐走向集政治、经济、文化多任务的混合项目——艺术展览变成了艺术的嘉年华,它一方面展现了多元主义的特性、另一方面打开了个体享乐主义的时代。娱乐成为了今天的王道,公共艺术和雕塑节开始遍地开花,和都市更新,旅游重塑、地产增值、大众文化娱乐消费等结合起来。这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明斯特公众从1977年对于雕塑项目展保守和抵制的态度为何在40年后逐渐转变为开放的欢庆。这一审美转变也正奠基于一种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全球主义化。它在宣称尊重地方性的同时正在将保守的地方性消灭,并将其变成一种创意文化经济下的产品。如果说1977年明斯特的美学启蒙展是一种思想解放,那么思想解放所导致的消费解放难道不也正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吗?

杨国柱[7](2016)在《“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如何在美术馆中欣赏一件录像艺术作品?藉此问题,本论文在“情动力”(affect)的视域下,探究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的表现与观看/感知机制。总体来说,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何谓“情动力”(affect)?——作为研究工具的理论范式转向。当代艺术领域,新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与之对应的,理论研究与分析范式也必须发生必要之转圜。“情动力”概念源自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原指“事物层面的身体反应”,与人的一般情感相对立。德勒兹进一步指出情动力不表示个人的感受,它脱离任何表达的主体,是一种前个体的强烈程度,并与来自身体的经验阶段的过程相关。情动力是身体中通过与另一个“身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修改或变化:提高或降低身体的活性力量。近年来批判理论的“情动力转向”,将情动力作为理解经验领域(包括身体的经验)的一种方法,旨在超越再现(基于修辞学与符号学)这一范式,尤其是“情动力”在身体角度的概念化——身体进行感应(affect)和被感应(affected)的能力,或指身体之行动能力的增强或减弱。二、何谓“录像艺术”?——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再阐释。从1988年张培力创作的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30×30》开始至今,这一新兴艺术业已有了近30载的发展历史。本文认为,中国录像艺术是一种以“电视、录像、视频”为核心媒介载体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对录像艺术这一概念的界定与重新阐释,兼及作为装置/屏幕的物之维度与作为影像的内容-表达维度,一体两面、互为褶皱,生成为一种新艺术样式之概念。三、如何在“情动力”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录像艺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共振”(résonance)。根本说来,情动力与录像艺术之间并非简单的理论与对象的对位,而是一种“往返”关系:从具体作品的分类分析到抽绎出来作为本体论的“情动力”,同时又通过本体论的“情动力”来重新切入具体作品。在二者间的螺旋廻荡中,他们彼此构成一种不可替代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具体从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方面,在影像内容-表达层面,分析“情动力”美学视域下的“影像本体”。影像在德勒兹的整个艺术分析中具有最高位阶,它不同于其它所有艺术样式,同时它与”情动力”之间的关系也最为复杂。结合录像艺术自身在影像表达上的特点,这一部分又分为五个面向:1.表演作为情动力的“表现-事件”,身体的“力”在本体论层面上等同于表演、动作或事件;2.纯粹抽象影像中的非人称观看,通过生成-不可感知,捕捉抽象影像;3.动画录像艺术中的情动力表现,截取了三位代表性的动画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加以分析;4.声音与情动力之关系:声音首先获得一种独立性,在情动力视野下声音的连续体变为一个“无器官的身体”;5.情动力的“加幂”:多屏幕间影像的情动力强度叠加。第二方面,通过屏幕与装置维度,分析作为“物”之层面的艺术作品与”情动力”之关系,并得以重新审视其背后所蕴含的观看/感知机制的深刻转变。在这一维度之中,又可分为四部分:1.多屏影像中的装置时间——将时间作为一种富于变化的材质来使用,在此之下观看者变成了“游牧”的观众;2.与屏幕相关的录像装置艺术,意在着重凸显媒介自身的物质性;3.交互界面的屏幕观看,一种交互性主体;4.数码计算机屏幕,观众通过远程监控/遥控,存在于“后笛卡尔”的赛博时空中。“情动力”视域下的中国录像艺术的新形象——作为美学部署(dispositif)的“装置-影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感知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它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过于形式化、内在意义的缺失、艺术创作远离生活等。中国录像艺术需要从现实出发,并在传统艺术思维中汲取营养。只有遵循当下审美潮流、审美亮点,录像艺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最终,本文认为:“情动力”视域下的中国录像艺术就是“以身为目”——通过身体的“感-动”(percept-affect),生成-难以感知,进而揭橥“不可见之物”。“以身为目”,就是放弃视觉中心主义,让身体变成一个感觉的“无器官身体”。传统的艺术认知总是以一种主客二分的角度来思考美学问题,我们的感官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只是用来接收外界信息、表象外部世界的通道而已。我们要超越表象/再现,摒弃主客体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让艺术释放出其差异性元素,而这一切,都与“情动力”相关,”思维-意象”(pensée-image)便从这里重新起航。

廖峻立[8](2016)在《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文中研究说明版画,最早开端于中国,因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继发明。在经由西传后,加速它被广泛地运用于传播宗教、文化等教化人心及通俗文艺的社会角色之中。随时代演化与艺术发展带动下,版画逐渐转换成为纯艺术中的表现媒材,也因科技发展快速,以及融入新语汇与新观念,呈现出有别于直接性绘画面貌之外,却不失其直接的艺术表现精神性与间接的艺术语汇性。本论文提出“时代的文化使者”一论点,借此探讨关于廖修平以版画家身份,对于现代版画艺术的推动不遗余力,并以一种无私态度奉献出个人所有经验,如同使者传递着一种使命及精神。甚至,对两岸现代版画发展均有影响与贡献,这背后因素是什么?契机又是何因?将分为几个核心进行论述与分析:一、版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扮演什么角色;二、廖修平个人创作经历与作品分析;三、廖修平对两岸现代版画的贡献;四、两岸于文化艺术及版画交流过程中有何影响或经验学习。透过此四个核心立论“时代文化使者-廖修平”对两岸现代版画之重要性及身份角色合理性。最后,将两岸版画交流提升至地球村概念下,观看两岸版画交流在视觉艺术环境,是否为一种同文化脉络之间的交流与认同,或是能就此经验分享对亚太、华人地区现代版画发展提供参见。

杜娟[9](2016)在《“艺术长沙”与湖南当代艺术生态(2007-至今)》文中认为由于艺术双年展对于一个地区的艺术生态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北上广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视野,在新世纪初始,双年展已经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北上广为中心的现象。而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湖南,却一直发展缓慢,湖南也一直缺乏一个有持续影响力的双年展。而作为湖南地区的艺术圈重要的艺术活动。“艺术长沙”是谭国斌参照国际艺术双年展惯例发起的重大国际性美术活动,试图为湖南的艺术发展提供一个与国际横向交流的平台。在湖南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艺术长沙”是湖南第一个大型的、持续的艺术活动,其产生于发展对于湖南的当代艺术生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艺术长沙”的阐述,展开其对于湖南艺术生态影响的讨论。从而通过“艺术长沙”这样的双年展发展的现状对于艺术活动与艺术生态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本文简要的回顾了双年展的发展史以及国内外的双年展现状,采用对湖南本土艺术家以及“艺术长沙”发起人的访谈来研究其在湖南发生与发展的九年时间,对于本土的当代艺术生态产生了何种影响,并针对其缺陷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本文的结论是,尽管“艺术长沙”对于湖南的当代艺术生态的多样化起到了刺激的作用,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公众化,为艺术家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其自身制度、模式的不足,使其还停留在一个艺术活动的范畴。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立完善的策展制度、增加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与政府良性合作、而且寻求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样才能持续提供动力推动湖南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并且从艺术活动向真正意义上的双年展转变。

虞梦思[10](2014)在《理想主义的亢奋与疲惫 ——“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广州双年展)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展览:首次尝试民间投资举办大型展览,在没有市场传统的情况下建立艺术市场机制,第一次聘请批评家、艺术主持按照西方现代艺术展览模式操作。这些尝试凝结了一代人发展中国现代艺术的理想。它发展了80年代的现代艺术,却又开辟了90年代的艺术市场化之路。它的举办引发了一个全方位的展出效应,艺术、市场、展览机制、艺术法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广州双年展从展览作品到市场效应都具有很丰富的信息量,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展览。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双年展发展过程、评审机构与规则以及参展作品风格,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双年展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市场的建立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双年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双年展的历史意义,力求呈现出一个真实、客观的广州双年展。

二、北京双年展终结了双年展泡沫热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双年展终结了双年展泡沫热吗?(论文提纲范文)

(2)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从策展到策展史
    1.1 策展的概念与中西语境
        1.1.1 “策展”的概念
        1.1.2 “策展”概念的中国语境
        1.1.3 “策展”概念的西方语境
    1.2 从策展到策展史——中国当代美术史的另一种构成方式
        1.2.1 美术史书写的传统构成
        1.2.2 策展进入美术史
    1.3 将1989-2019 作为研究节点的理由
    1.4 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现状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策展史的维度
    2.1 身份——策展人的职业身份与话语身份
    2.2 结构——策展机制的组成
        2.2.1 市场规范与知识产权
        2.2.2 多元的策展人制度
    2.3 视角——个人经验与国家意志
        2.3.1 庙堂与江湖
        2.3.2 意识形态与消费形态的转换
    2.4 话语体系——方法论与话语权的构建
        2.4.1 实践先行与理论自觉
        2.4.2 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体系
第三章 当代艺术策展史的前奏(1978-1989)
    3.1 从公园到庙堂
    3.2 策展形态的萌动期
第四章 文化身份的博弈(1989-2000)
    4.1 策展形态的构建期
    4.2 双年展的探索期
        4.2.1 引入资本的尝试——92 广州双年展
        4.2.2 调和资本与官方的标志——93 中国油画双年展(北京)
        4.2.3 上海双年展
    4.3 海外策展实践的经验反哺期
第五章 国家形象的重塑(2000-2019)
    5.1 策展形态的完善期(2000-2008)
        5.1.1 策展制度的体系化
        5.1.2 策展肩负国家使命
    5.2 方法论转向与走向中国话语体系(2009-2019)
        5.2.1 “意派——世纪思维”
        5.2.2 “超当代——凤凰艺术年展”
        5.2.3 “新写意主义——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5.2.4 “中国风景:2019 泰康收藏精品展”
    5.3 走向第三极——策展与乡建
第六章 结论与策略
    6.1 正在转型的策展
        6.1.1 矛盾转化和新机遇
        6.1.2 中国话语增强
        6.1.3 传播与接受(参与)方式转型
        6.1.4 场景跨界与资金渠道多元化
    6.2 构建策展新生态
        6.2.1 构建策展场景与方法论系谱——学科构建与工具应对
        6.2.2 创建策展实验室——扩大策展的边界
        6.2.3 构建策展的话语权——强化功能的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尼古拉·布里欧策展观念研究(1996-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与依据
    2.研究现状与分析
    3.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1章 从“交通”到“接触”:“关系美学”观念
    1.1 “交通”
        1.1.1 “交通”展览概况
        1.1.2 代表性艺术家分析——以提拉瓦尼、比克罗夫特为例
    1.2 “接触:从1990年至今的关系艺术”
        1.2.1 “接触:从1990年至今的关系艺术”展览概况
        1.2.2 代表性艺术家分析——以冈萨雷斯-托雷斯、韦英为例
    1.3 探寻人际关系的“关系美学”
        1.3.1 “关系美学”及其实践谱系
        1.3.2 作为关系工具的“后制品”
第2章 从“全球导航系统”到“另类现代”:“另类现代”观念
    2.1 “另类现代”
        2.1.1 “另类现代”展览概况
        2.1.2 代表性艺术家分析——以塔尤、贝西蒂为例
    2.2 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身份的“另类现代”
        2.2.1 “另类现代性”: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探讨
        2.2.2 “茎生”:“另类现代”下的文化及身份跨越
第3章 从“剧烈加速度”到”第七大陆”:“人类世”观念
    3.1 “剧烈加速度”
        3.1.1 “剧烈加速度”展览概况
        3.1.2 代表性艺术家分析——以工藤哲巳、乔纳斯为例
    3.2 “第七大陆:去中心化的人类世界”
        3.2.1 “第七大陆:去中心化的人类世界”展览概况
        3.2.2 代表性艺术家分析——以张恩满、特雷斯特为例
    3.3 探索人与“非人”关系的“人类世”
        3.3.1 “剧烈加速度”:人类尺度的变化
        3.3.2 “第七大陆”:“人类世”的反思与调整
第4章 布里欧策展观念评述
    4.1 布里欧策展观念的特点
    4.2 对布里欧策展观念的批判与反思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布里欧策展年表(1990-2019)

(5)屏幕的霸权 ——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1.1 从机械复制到数字复制(文化背景)
        1.1.1.2 从控制论到赛博技术(技术背景)
        1.1.1.3 从屏幕到当代绘画(现实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1.2.1 文章结构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当代绘画部分
        1.3.2 技术与艺术关系部分
第2章 赛博技术背景与现象分析
    2.1 赛博起源与控制论
        2.1.1 赛博起源
        2.1.2 控制论发展历程
    2.2 赛博社会
        2.2.1 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2.2.2 从信息社会到赛博社会
    2.3 赛博与后人类主义
        2.3.1 赛博空间与赛博宣言
        2.3.2 后人类主义
    2.4 赛博技术时代的艺术形态
        2.4.1 边界融和和互动下的当代艺术形态
        2.4.2 屏幕线索下的当代绘画
第3章 从历史到屏幕(屏幕之前)——传播媒介发展中的历史与绘画
    3.1 屏幕的诞生与发展
        3.1.1 从电影屏幕到电视屏幕
        3.1.2 从电脑屏幕到多屏时代
    3.2 观念发展中的绘画
        3.2.1 观念艺术、波普与绘画
        3.2.2 复制绘画中的符号
    3.3 印刷与摄影图像中的绘画
        3.3.1 绘画再生
        3.3.2 印刷媒介、摄影与绘画
    3.4 边界的拓展
        3.4.1 “图片一代”
        3.4.2 第三种道路
第4章 从技术到屏幕(屏幕之中)——媒介与符号拓展中的绘画
    4.1 “媒介”的嬗变
        4.1.1 “媒介特异性”到“后媒介状况”
        4.1.2 从“文化档案”到“亚媒介空间”
    4.2 “后媒介状况”——威廉肯特里奇
        4.2.1 反种族主义背景下的“投影动画”
        4.2.2 “后媒介状况”的“投影动画”
    4.3 绘画对影像的质疑与反思
        4.3.1 另一种视角的的绘画——吕克·图伊曼斯
        4.3.2 “真正的赝品”
    4.4 媒介延伸与视觉混合中的绘画
        4.4.1 电影的绘画延伸——塔西塔·迪恩“黑板画”
        4.4.2 视觉与图像混合中的绘画
第5章 从观看到屏幕(屏幕之上)——屏幕界面下的绘画与传播
    5.1 屏幕中的视觉重塑与生产
        5.1.1 屏幕视觉重塑
        5.1.2 视觉生产与绘画
    5.2 数字观看视角变迁中的绘画
        5.2.1 赛博空间中的不稳定视角
        5.2.2 俯瞰与离散
    5.3 屏幕界面与绘画
        5.3.1 屏幕作为“窗口”
        5.3.2 界面语言与屏幕结构影响下的绘画
    5.4 数据读取与机器监控中的绘画视角
        5.4.1 数码程序中的绘画
        5.4.2 数字与网络绘画
第6章 从场域到屏幕(屏幕之外)——空间中的绘画与行为
    6.1 扩展领域中的艺术与绘画
        6.1.1 语境与事件
        6.1.2 与场地融合的绘画行为
    6.2 绘画空间的可行性
        6.2.1 从平坦画布到空间绘画
        6.2.2 从屏幕传播到空间场域
    6.3 现实与虚拟的混合边界——网络空间中的绘画方式
        6.3.1 从空间到屏幕
        6.3.2 “后网络”空间中的绘画
    6.4 城市空间中的涂鸦绘画景观再造
        6.4.1 涂鸦与城市空间
        6.4.2 媒介事件与涂鸦景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涉及的艺术家简介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6)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概况
    4 主要问题意识和章节介绍
第一章 艺术与公共
    1.1 走向公共开放的艺术
        1.1.1 艺术自律的悖论
        1.1.2 公共艺术——从精英走向大众
    1.2 在艺术中构建理想的公共性
        1.2.1 二战后关于公共领域的话语
        1.2.2 公共生活中的审美判断
    1.3 小结
第二章 今天:201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2.1 综述
        2.1.1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概述
        2.1.2 明斯特城市小史
        2.1.3 LWL(威斯特法伦-利珀河地区联合会)艺术与文化博物馆的历史
    2.2 平衡于公共性批判和大众嘉年华之间
        2.2.1 201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概况
        2.2.2 艺术的挪用与项目展的起源神话
        2.2.3 文化与士绅化
        2.2.4 行为表演与城市历史的活化
        2.2.5 回归缺失的共同体
        2.2.6 对卑贱物的消费与对边缘族群的展示
    2.3 小结
第三章 艺术的革命和变奏:特定场域和项目
    3.1 从艺术的自律性到特定场域性
        3.1.1 自律性和反自律性
        3.1.2 极简主义的场域性转向
        3.1.3 用场所代替空间
        3.1.4 从室内到室外:大地艺术的场域扩展
        3.1.5 从艺术机构的体制批判到日常空间的意识形态批判
    3.2 从客体到项目
        3.2.1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项目
        3.2.2 资本主义结构转型:对于市场的回归
        3.2.3 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从科层制到项目制
    3.3 小结
第四章 40年前:1977年明斯特雕塑大展
    4.1 起源与背景:“里奇之争”
    4.2 1977明斯特雕塑大展的艺术项目部分
        4.2.1 概述
        4.2.2 八个特定场域性艺术项目
    4.3 在审美领域的公共性冲突
        4.3.1 雕塑大展的立项
        4.3.2 雕塑大展产生的对抗和争议
    4.4 介于本土和国际之间的雕塑项目展之父:布斯曼
    4.5 艺术公共性的转变——从公共启蒙到嘉年华1987-1997
        4.5.1 198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4.5.2 199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4.6 小结
第五章 政治-美学的革命和变奏
    5.1 联邦德国政治革命的60年代
        5.1.1 二战后的时代背景
        5.1.2 联邦德国学生运动概况
    5.2 明斯特的1968年:迟钝的地方性、慢半拍的全球化
        5.2.1 1968年明斯特的学生运动
        5.2.2 1968年之后的明斯特
    5.3 文化民主化和公共艺术的变革
        5.3.1 70年代开始文化艺术机构的民主化
        5.3.2 70年代开始的城市公共艺术政策
    5.4 小结
结论
文献目录
附录1: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1977-2017艺术家参加届数列表
附录2: 访谈——在公共空间中保卫艺术的“自治”?
附录3: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1977、2017项目列表
致谢

(7)“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六节 章节架构
第一章 何谓“情动力”——感觉的逻辑与情动力的转向
    第一节 感觉的聚块与情动力的系谱
        一、感觉的聚块(bloc de sensations):感动(percept)与情动力(affect)
        二、生成-非人与美学组合
        三、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与情动力的谱系学
    第二节 感觉的逻辑
        一、“思维-意象”:何谓“感觉”的“逻辑”
        二、“身体-意象”:培根绘画中“感觉的逻辑”与“身体”
    第三节 影像的情动力与情状-影像
        一、情状-影像:“容貌-特写”中的质性与力量
        二、情状-影像:任意空间(any-space-whatever)
    第四节 情动力的转向
第二章 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概念的厘定及其演变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界定
        一、概念迁徙
        二、概念再界定:中国录像艺术
    第二节 从录像到影像装置:中国录像艺术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录像艺术的发展阶段
        二、面向未来的影像:将至的(à venir)中国录像艺术
第三章 中国录像艺术中情动的(affective)影像表达
    第一节 运动的姿势:表演作为情动力的“表现-事件”
        一、从再现到表演:日常情动力
        二、“没有脸的微笑”:“容貌化”的纯粹情动力表达
        三、“停滞的表演”与缓慢的影像:身体-影像
    第二节 纯粹抽象影像中的“非人”风景
        一、“无人房间”:数码影像中的非人称观看
        二、非数码合成影像中的诗意抽象
    第三节 动画录像艺术中的情动力表现
        一、孙逊 版画-动画影像:生成-划痕
        二、邱黯雄:水墨动画影像
        三、吴俊勇:晦涩动画影像
    第四节 声音与情动力:语音-声音作为“无器官身体”的断裂、凹陷与缺失
        一、声音作为独立的连续体以及与影像的断裂
        二、声音作为无器官身体
    第五节 情动力的“加幂”:多屏间影像情动力的强度叠加
第四章 中国录像艺术中屏幕装置的“情动力”显现
    第一节 多屏影像:装置时间与游牧的观看者
        一、复调时间:时间并置
        二、晶体-影像到时间的褶子:现实与潜在的不可辨识性和“时间主体”
    第二节 屏幕相关的录像装置艺术
        一、大型建筑式录像装置
        二、雕塑式录像装置:“零度装置”与“物体挪用”
    第三节 交互界面的屏幕观看
        一、双重观看:“播放的影像与被播放的影像”的交互感应
        二、交互界面的“具身化”(embodiment):影像捕捉
    第四节 数码计算机屏幕
第五章 对中国录像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录像艺术存在的价值
        一、装置-影像:作为一种新的美学部署
        二、提供一种新的艺术感知方式
        三、迭奏与实存的“情动力”:语用学的潜在意义
    第二节 中国录像艺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形式化:为新而新与为装置而装置
        二、艺术自身内在意义的缺失
        三、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远离生活
    第三节 对中国录像艺术未来的展望
        一、装置-影像:感觉的共振与意义的生成
        二、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汲取营养
        三、以身为目,操干戚以舞
参考文献(仅列出文中引用部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附录:中国录像艺术大事记

(8)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现状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架构及名词解释
第二章 时代的文化使者—廖修平与版画艺术
    第一节 版画艺术做为文化使者的角色
        一、版画在宗教美术中的角色
        二、版画在通俗美术中的角色
        三、版画在纯美术中的角色
    第二节 文化使者—廖修平的艺术生涯
        一、童年时期—奠基期(1936-1954)
        二、大学至赴日求学—萌芽时期(1955-1962)
        三、从日本至法国—转化时期(1962-1964)
        四、法国至纽约—蜕变时期(1964-1968)
        五、纽约定居—成熟时期(1968-2002)
        六、回台定居(2002-)
    第三节 廖修平作品风格探究
        一、油画创作系列
        二、回纹系列-版画
        三、门的符号系列-油画、版画、复合
        四、“木头人”系列-油画、版画
        五、默像(象)系列-油画、黑白木刻版画
        六、结系列-油画、黑白木刻版画、雕塑
        七、简约生活禅意系列-油画、版画、水彩
        八、生活符号系列-油画、版画、复合、木雕
        九、梦境系列-油画、版画、素描、复合、装置
    第四节 廖修平对两岸版画之贡献与影响
        一、反馈故土—台湾
        1、回台传授现代版画之契机与推广-第一次返台传授(1973-1976)
        2、十青版画会成立与影响
        3、东方绢印画会、版画工作室对日后台湾现代版画发展之影响
        4、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催生
        二、重回留学地—日本(1977-1979)
        三、陌生之地—大陆(1988年浙江美术学院讲学;1991年南京艺术学院现代版画研习班)
        1、来到陌生之地大陆的契机与讲学—1988及1991年两个时间段
        2、对全国三版之推动与廖氏奖学金设立
        3、持续关注香港、澳门版画推广
第三章 两岸文化交流研究—以版画艺术为主
    第一节 两岸文化交流之分析
        1、文学方面
        2、艺术方面
        3、政策方面
    第二节 游离时期中的交流(1911-1949)
        一、台湾部分
        二、大陆部分
    第三节 分离时期的各自发展(1949-1988)
        一、台湾部分
        1、乡土文化运动对美术的影响
        2、现代版画会、“中华民国版画学会”和十青版画会的影响
        二、大陆部分
        1、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对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2、“三版”提倡及推广对现代版画发展影响
    第四节 交流与传承的新时代(1988-今)
    第五节 两岸版画作品图像比较分析
        一、为政治服务的图像
        二、描绘乡土市井的图像
        三、抽象风格的图像
        四、复合形态表现的图像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廖修平年表
附录二 廖修平个人纪录片-文字记录
附录四 廖修平相关报导文章-对个人、两岸版画与美术相关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9)“艺术长沙”与湖南当代艺术生态(2007-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方法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第二章 国内外双年展的发展状况
    2.1 双年展的由来
    2.2 国外双年展的发展现状
    2.3 国内的双年展发展历程
第三章 “艺术长沙”的概况
    3.1 “艺术长沙”的诞生
    3.2 “艺术长沙”的发展历程
    3.3 “艺术长沙”的模式分析
        3.3.1 “艺术长沙”的资金来源与组织架构
        3.3.2 “艺术长沙”的策展模式
        3.3.3 “艺术长沙”的参展艺术作品
第四章 “艺术长沙”对湖南当代艺术生态的影响
    4.1 “艺术长沙”对湖南当代艺术生态的积极作用
        4.1.1 促进湖南当代艺术生态的多样化
        4.1.2 湖南当代艺术走入民众视野
        4.1.3 为艺术家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平台
    4.2 “艺术长沙”的不足之处
        4.2.1 学术价值不足
        4.2.2 缺乏长期有效的策展人制度
        4.2.3 学术自由具有一定局限性
        4.2.4 缺乏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
第五章 “艺术长沙”的未来展望
    5.1 “艺术长沙”对湖南当代艺术生态的意义
    5.2 对于“艺术长沙”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关于大众对“艺术长沙”了解程度的调查报告
    2、相关资料
    3、“艺术长沙”组委会构架
    4、采访
        对陈荣义的采访(片段)
        对刘洵的采访(片段)
        对邹建平的采访(片段)
        对谭国斌的采访(片段)
        对马建成的采访(片段)
致谢

(10)理想主义的亢奋与疲惫 ——“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历史背景
    (一) 油画的传入与发展
    (二) 80 年代的艺术热潮
        1.85 美术思潮
        2.89 现代艺术大展
二、 双年展总述
    (一) 广州双年展的缘起
    (二) 广州双年展的进程
    (三) 双年展的体系结构与具体操作
        1.评审机构的设置和评审规则的确立
        2.双年展的系列操作
三、 双年展作品风格及艺术特点
    (一) 双年展主要艺术风格
        1.波普与图式
        2.表现与综合材料
        3.新写实艺术
    (二) 评审文件与作品总述
四、 反思与评价
    (一) 暴露出的问题与思考
    (二) 关于双年展的评价
        1.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发展
        2.建立了艺术市场雏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北京双年展终结了双年展泡沫热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朗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研究[D]. 吴戈. 上海大学, 2021
  • [2]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D]. 宋康. 上海大学, 2021
  • [3]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尼古拉·布里欧策展观念研究(1996-2019)[D]. 谢璞玉.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5)
  • [5]屏幕的霸权 ——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究[D]. 魏琦.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6]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D]. 姜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D]. 杨国柱. 上海大学, 2016(02)
  • [8]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D]. 廖峻立.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5)
  • [9]“艺术长沙”与湖南当代艺术生态(2007-至今)[D]. 杜娟. 云南大学, 2016(02)
  • [10]理想主义的亢奋与疲惫 ——“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研究[D]. 虞梦思.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北京双年展结束了双年展的泡沫热潮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