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区以丘陵为单位点面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

旱作区以丘陵为单位点面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

一、旱作地区以丘陵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辉[1](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高舒[2](2019)在《日照沭河流域雨洪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沭河作为日照市最大的一条过境河是日照市一个重要的供水来源,由于其在日照境内滞留雨洪水量不足,出境水量巨大,造成日照市水资源的紧缺,因此,全面了解其径流过程、雨洪资源量的情况,合理增加拦蓄雨洪水量、优化日照沭河流域的雨洪资源利用,对缓解日照市用水紧张现状、促进日照市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都能起到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日照沭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ArcGIS为平台,利用ArcSWAT对研究区进行径流模拟,验证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结合验证好的模型进行研究区雨洪资源量的分析与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对河川基流量计算的简化进行分析;最后利用SCS-CN模型结合ArcGIS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拦蓄雨洪的设施布置方案研究,给研究区提出一个有效增加雨洪水拦蓄量的合理可行的措施。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以ArcGIS为平台,利用ArcSAWT进行研究区的径流模拟工作,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67个子流域,将流域划分为240个水文响应单元(HRU)。利用清风岭站、莒县站2011-2016年流量数据进行月尺度的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得到清风岭站率定期和验证期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6和0.88,纳什系数分别为0.86和0.87;莒县站率定期和验证期R2分别为0.87和0.89,Ens分别为0.86和0.86;根据模型适用性评价标准判断,此次SWAT径流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区的月径流过程。(2)利用率定好的SWAT模型进行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的径流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计算日照境内沭河流域降雨形成的地表水资源量。模拟及计算结果表明:1)日照境内沭河流域多年地表平均径流量为43599万m3,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地表年径流量分别为58385万m3、44432万m3、35144万m3、24693万m3;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为21139万m3;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为8283万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1882万m3,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地表水资源总量分别为69478万m3、52474万m3、41131万m3、28222万m3;2)流域地表水资源年平均可利用量为32868万m3,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地表水可利用量分别为45099万m3、33401万m3、23192万m3、11574万m3;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4797万m3;3)目前日照境内沭河流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为6370万m3;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23193万m3,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别为35424万m3、23726万m3、13517万m3、1899万m3。(3)本文以SWAT模型模拟计算出的莒县站控制段河川基流量为基础,验证了在沭河流域Hyne-Hollick滤波法的适用性,并确定了其基于日、周、月径流序列的适用性及滤波系数;结果表明,在莒县沭河流域内,Lyne-Hollick滤波法在日径流序列、周径流序列、月径流序列的基流分割上都适用,且在日径流序列分割时的适用滤波次数为3,滤波系数为0.925;周径流序列分割时的适用滤波次数为3,滤波系数约为0.76;在月径流序列分割时的适用滤波次数为2,滤波系数约为0.71;且当利用Lyne-Hollick滤波法对周、月径流序列进行基流分割时,与丰水年相比,平水年和枯水年分割结果与日基流分割结果更为接近。(4)本文使用SCS-CN模型结合ArcGIS对研究区进行径流潜力的分析,按照各集雨措施要求列出约束集,进行包括蓄水坑塘、居民住宅集雨区、大口井、拦水坝、蓄水池五种措施的空间布局确定并对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可增加集蓄雨量进行计算,计算得出,在25%、50%、75%、95%降雨频率下的可增加集蓄雨量分别为4036.89万m3、3323.36万m3、2731.26万m3、2100.27万m3。

王慧娟[3](2019)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塬沟壑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黄土塬地貌最典型、塬面面积最大的区域。该区耕地分布集中,村落密布,是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和优质苹果生产地,也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城镇开发建设和交通领域的兴起,塬面硬化面积逐渐扩大,地表产汇流规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塬面不断被蚕蚀,局地沟道侵蚀严重,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土地资源利用等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选取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固沟保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土壤侵蚀学理论为基础,选取黄土高塬沟壑区董志塬、洛川塬和太德塬为研究区,以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调查,在全面了解研究区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及其特点,研究确定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设,结果表明:根据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不同功能,将研究区布设的措施划分为蓄水措施、截排水措施、边埂防护措施、沟头防护措施、林草措施、条田工程措施及其他配套措施等7类措施;按研究区不同措施的利用价值归纳整合,研究提出适应黄土塬面不同地形条件、侵蚀状况及实际需求的防治措施布设及技术指标,形成各类单项措施点、线、面综合防治模式,即沟头防护模式、塬坡面恢复发展模式、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经济果业林发展模式、城市景观模式、“塬、坡、沟”三道防线全方位综合防护模式和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通过本次研究,探索找到适用于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体系,达到“固沟保塬”、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符合新时期塬面治理的理念,为正在编制的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徐嵩[4](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李明辉[5](2019)在《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伴随着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北移,南方北方、旱区非旱区粮食生产水土资源配置严重失调,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十分突出,有专家称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世纪中国农业最大的威胁。山东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第三位,保障粮食安全的地位至关重要。山东也是水资源短缺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8.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9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存在水资源数量短缺、时空分布失衡、水质污染和短缺与浪费并存等问题,且水资源又具有区位固定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不像其它资源可以通过进口替代来缓解压力。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其中粮食灌溉用水占比较大,尤其山东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灌溉水依赖度高,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更加凸显了水资源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因此以山东为例研究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问题,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研究以资源配置理论、生产前沿面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为研究基础,以山东和各地市2001-2016年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研究框架,梳理了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及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区域间和产业间配置特征,并在预测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测度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并估算了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于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表明与综合要素配置相比较,水资源配置更需要进行优化。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59,其中鲁西南地区和鲁北地区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与粮食生产需求不相匹配。基于效率改进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全省节水潜力理论值可达到30.89亿立方米,鲁北地区节水潜力最大,节水量占总用水量份额达到36.52%,总节水量达到11.9亿立方米,且鲁北地区水-土-粮匹配系数低下,验证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重、且节水潜力巨大的结果。(2)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收敛特征和空间特征。山东各市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化趋势取决于自身条件,不是各市都收敛于同一稳态值,而是各自收敛于自身的稳态水平,地区间的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会消失。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空间莫兰指数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图显示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呈现出块状分布的特点,但是局部也有破碎化的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空间特征是影响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在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应予以考虑。(3)定量探索了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度、匹配度及区域间差异特征。采用水资源阻尼效应模型,测度了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度,发现山东粮食产值增长率受水资源短缺影响,比上一年增长率减缓0.022%。不同区域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程度不同,鲁北、鲁西南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区域受水资源制约较大,尤其是对德州、聊城等粮食生产大市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构建了水-土-粮综合匹配模型,发现山东粮食生产水土资源要素极不匹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山东水-土-粮综合匹配度仅高于河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6%。省内粮食生产水土资源要素空间上不匹配,总体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丘陵优于平原”的水土粮匹配格局。区域水资源丰缺度、土壤垦殖率、粮食生产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因素。(4)探讨了效益差距、种植结构和政策因素对产业间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影响。效益差距和非农用水需求增长促进水资源非农化,农业用水量和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粮食作物需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对灌溉用水依赖度较高,近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向促进节水方向发展,但由于粮食综合效益低下,水资源呈现逃离粮食生产趋势,加剧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的短缺。通过博弈分析发现,适当提高水价、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户采用节水技术,节约灌溉水资源。(5)研究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通过灰色关联度预测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发现2020年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为96.69亿立方米,存在10.69亿立方米的灌溉用水缺口,亟需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研究提出了2020年水资源分配方案和粮食生产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区域间、产业间和产业内三个层面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立足于粮食生产和水资源配置问题,系统量化了山东粮食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状况,构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分析框架,从配置效率、区域间和产业间配置等角度,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研究的新视角,丰富了水资源配置和承载力研究理论,为山东制定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助于实现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陈雄[6](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周波[7](2017)在《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梯田建设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治理区域水土流失以及促进生态建设、保持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报告》、《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和甘肃省水土保持年报等相关统计资料,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查、现有成果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梯田建设现状及梯田现有技术指标分析、梯田类型区划分、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及管理技术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试验示范及效益评价、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期望为甘肃省高标准梯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甘肃省及其各地(州)市的梯田、耕地资源量,探讨了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在对省内梯田实地勘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相关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甘肃省梯田类型进行了 区划分,分析了黄土区和土石山区两个一级区和六个二级区的梯田建设现状及技术指标。(3)系统提出了标准化梯田的概念及主要控制因素,规范了标准化梯田的田块、田片、田区三级系统及标准化设计标准,明确了低标准梯田的判别标准和标准化梯田质量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提出了适合甘肃省黄土区、土石山区的标准化梯田设计规范、设计指标体系、建设标准、施工规程、质量评定和生产管理等技术体系。(4)合理确定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坡耕地和低标准梯田改造目标,试验示范了低标准梯田和坡耕地田面改造技术、田埂改造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梯田路网密度改造技术、排水系统改造技术、集水设施优化技术。(5)根据示范点标准化梯田建设的经济性分析结果,量化评价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的保水保土效益、抗旱抗灾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呼吸特征,梯田土壤呼吸速率与坡耕地相比高出17.6%;但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不同,坡耕地主要受到PH、全氮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梯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则更复杂;5cm 土壤温度能较好的解释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6)根据甘肃省水利普查资料,统计分析了甘肃省一、二级梯田类型区的现有坡耕地资源量和低标准梯田与标准化梯田面积,提出了甘肃省各梯田类型区建设标准化梯田的潜力。

朱利波[8](2017)在《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文中认为农业景观是陕北地区标志性的景观类型之一,但陕北地区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其农业中的涉水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和雨水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大量雨养农业的实践做法,如何在今天数字化的时代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梳理传统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如何看待这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把它运用到我们今天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实践中来,是极其必要的。因此要深入发掘陕北地区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经验中的科学内涵,使其更好的在实践中发挥效果,这是当今时代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固然丰富,但其内在的科学化梳理还不够,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的基本类型、影响因素,并对其优缺点做了概括性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经验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梳理和数字化的解译,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库建模技术来研究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数字化过程,即构建TRALD程序。并在陕北地区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智慧化地应用,帮助设计师在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综合权衡各类因素、科学的优化决策,最大限度的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全文共分为六章来对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研究框架进行整合和梳理;第二章为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形成基础;第三章为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内容总结;第四章为陕北传统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数字化解译与验证的程序TRALD的构建,主要介绍了TRALD程序的构建目标与原则、构建方法、开发过程和开发说明;第五章为TRALD在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的验证与应用—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对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经验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梳理和数字化的解译;二是在数字化解译的基础上构建TRALD程序及其推广价值研究。

任朋,王立,王治国,闫俊平[9](2017)在《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与防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其划分为东部高塬沟壑区等四个水土流失类型区,研究了各区的防治模式;提出了塬面、塬坡和沟头、沟坡等不同侵蚀分区的防治体系及塬面集蓄径流调控体系和综合监管等工程、非工程措施体系。

潘秀雅[10](2016)在《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水土保持的视角进行农业景观美化,达到水土保持治理的同时满足生态功能、经济发展及景观游憩的需求,是未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在水土保持治理及景观美学的研究基础上,在水土保持治理中融入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的理念,提出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下农业景观设计,探索了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分析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苹果种植园现场环境及区域农业景观结构,以良好的水土保持治理环境为依托,以果园观光旅游为特色,进行城郊水土保持农业景观规划,得出了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方案,将该农业园区分为入口管理服务区、商贸中心区、水土保持科教区、生态果园游乐体验区、登山览胜区、生态果园培育区及田园风光游览区七大区域,从总体上统筹规划农业园区功能布局及发展方向。根据研究区地形及植被现状,合理布置农业园景点。因地制宜对入口管理区、水土保持科教区等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在合理布设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景观提升设计,通过微地形改造、蓄水保土及软景硬景相结合的措施,分别对坡面景观、边坡防护及流域沟道治理景观进行详细设计,并从水土保持植被措施方面进行进行水土保持林区、经果林区、田园风光区及道路植物群落优化设计,选择抗性强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土保持植物、林果植物及农作物,对坡面、地边田埂及沟道进行植物配置,经果林下间植套种蔬菜花卉,利用植物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功能,使农业园整体景观得以优化,从而进一步发展生态景观及生态旅游等功能。黄土高原区农业景观设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对该区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业景观设计,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永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方案,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农业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郊农业生态园。

二、旱作地区以丘陵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作地区以丘陵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日照沭河流域雨洪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雨洪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1.2.2 SWAT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基流分割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土壤植被
        2.2.3 水文气象
        2.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
        2.2.5 河流水系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SWAT模型介绍及研究区模型构建
    3.1 SWAT模型介绍
        3.1.1 SWAT模型简介
        3.1.2 SWAT模型原理
        3.1.3 SWAT模型结构
    3.2 数据需求及预处理
        3.2.1 数据需求及来源
        3.2.2 DEM数据预处理
        3.2.3 土壤数据预处理及土壤数据库构建
        3.2.4 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库构建
        3.2.5 气象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库构建
    3.3 模型构建
        3.3.1 子流域划分
        3.3.2 水文响应单元(HRU)划分
        3.3.3 气象资料输入
        3.3.4 模型运行
    3.4 敏感性分析及模型验证
        3.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4.2 参数率定及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雨洪资源分析
    4.1 雨洪资源计算与分析
        4.1.1 水资源总量
        4.1.2 雨洪资源利用潜力
    4.2 基流分割方法简化探讨
        4.2.1 研究方法
        4.2.2 原理
        4.2.3 操作过程
        4.2.4 结论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雨水集蓄措施潜在位置分析及蓄水量预测
    5.1 数据及方法
        5.1.1 数据
        5.1.2 研究方法
    5.2 径流潜力计算
        5.2.1 前期土壤湿度(AMC)等级确定
        5.2.2 土壤水文组(HSG)的确定
        5.2.3 径流潜力等级的确定
    5.3 雨水集蓄措施潜在位置分析
        5.3.1 集雨路径分析
        5.3.2 坡度分类
        5.3.3 雨水集蓄措施布局确定
        5.3.4 新增雨水集蓄量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在校期间参加的项目
    三、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3)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黄土塬演化过程
        1.3.2 黄土塬区水土流失成因研究
        1.3.3 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设研究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三大塬区基本情况
    2.2 研究区水土流失基本概况
        2.2.1 水土流失特点
        2.2.2 水土流失成因
        2.2.3 水土流失危害
        2.2.4 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及存在问题
    2.3 小结
3 研究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技术指标研究
    3.1 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理论基础
        3.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指导思想
        3.1.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3.2 研究区塬面措施布设
        3.2.1 太德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3.2.2 洛川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3.2.3 董志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3.3 措施技术布设研究
        3.3.1 蓄水措施
        3.3.2 截排水措施
        3.3.3 边埂措施
        3.3.4 沟头防护措施
        3.3.5 林草措施
        3.3.6 条田工程措施
        3.3.7 其他工程
    3.4 小结
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4.1 典型沟头防护模式
    4.2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4.3 “塬、坡、沟”全方位综合防护模式
    4.4 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4.5 小结
5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讨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研究
        1.2.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水资源
        2.1.2 生产效率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2.1.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
        2.1.4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
        2.1.5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边际生产力理论
        2.2.4 生产前沿面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地理概况
        3.1.3 区划特征
    3.2 粮食生产状况分析
        3.2.1 山东粮食在全国的地位
        3.2.2 山东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3.2.3 山东粮食生产时序特征分析
        3.2.4 山东粮食生产空间变化特征
    3.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3.3.1 数量配置状况
        3.3.2 时空分异特征
        3.3.3 质量配置状况
        3.3.4 开发利用状况
    3.4 本章小结
4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4.1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4.1.1 模型构建
        4.1.2 研究对象选取及变量设定
        4.1.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4.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分解特征
        4.2.1 研究模型
        4.2.2 规模效率的特征分析
        4.2.3 可处置效率的特征分析
        4.2.4 技术效率的特征分析
    4.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4.3.1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σ收敛分析
        4.3.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β收敛分析
        4.3.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俱乐部收敛分析
    4.4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4.4.1 空间计量分析法
        4.4.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5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4.5.1 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4.5.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4.5.3 数据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4.5.4 结果与分析
    4.6 基于配置效率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
        4.6.1 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模型
        4.6.2 不同地市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4.6.3 基于农业分区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4.6.4 粮食生产节水潜力的时序趋势
    4.7 本章小结
5 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区域间配置特征分析
    5.1 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条件差异性分析
        5.1.1 水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5.1.2 区域水资源禀赋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检验
        5.1.3 水利设施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协调性分析
    5.2 水资源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与测算
        5.2.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5.2.2 回归分析及参数估计
        5.2.3 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测度
        5.2.4 区域间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的差异性分析
    5.3 粮食生产水资源匹配度测算及区域特征分析
        5.3.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度测算及特征分析
        5.3.2 水-土-粮综合匹配度测算及特征分析
        5.3.3 水-土-粮不匹配和区域间差异显着的原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粮食生产水资源的产业间配置特征分析
    6.1 效益差距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不同产业间配置的影响分析
        6.1.1 不同行业效益差距促进水资源非农化
        6.1.2 比较收益低下促进农业水资源逃离粮食生产
    6.2 种植结构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产业内部配置的影响分析
        6.2.1 粮食作物水资源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6.2.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水资源利用
        6.2.3 粮食生产存在短缺与浪费并重的现象
    6.3 政策因素对粮食生产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分析
        6.3.1 水价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
        6.3.2 政策激励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7.1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与原则
        7.1.1 总体思路
        7.1.2 基本原则
    7.2 未来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预测
        7.2.1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7.2.2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预测
        7.2.3 粮食生产供水量预测
        7.2.4 粮食生产水资源缺口预测
    7.3 粮食生产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案设计
        7.3.1 粮食生产水资源系统组成与主体界定
        7.3.2 系统优化模型构建
        7.3.3 优化结果分析
    7.4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选择
        7.4.1 区域间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7.4.2 产业间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7.4.3 产业内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3.1.1 东非
        3.1.2 南非
        3.1.3 西非
        3.1.4 中非
        3.1.5 西亚北非
        3.1.6 东南亚
        3.1.7 南亚
        3.1.8 中亚
        3.1.9 拉美
        3.1.10 小结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3.2.3 最不发达国家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3.3.2 技术需求特点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4.1.1 农林业
        4.1.2 可再生能源
        4.1.3 水资源与环境
        4.1.4 卫生健康
        4.1.5 节能减排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4.3.1 能源
        4.3.2 农业
        4.3.3 林业
        4.3.4 水资源
        4.3.5 卫生健康
        4.3.6 建筑节能减排
        4.3.7 工业节能减排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4.3.9 防灾减灾
        4.3.10 基础设施
        4.3.11 废弃物利用
        4.3.12 交通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4.3.14 其它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5.1 农林业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5.2 可再生能源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5.3 水资源与环境
        5.3.1 水窖技术合作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5.3.5 气象技术合作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5.4 卫生健康合作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6.1.1 资金短缺
        6.1.2 文化差异
        6.1.3 受体水平
        6.1.4 需求不明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6.1.6 商务障碍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6.6 小结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成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附录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附件

(7)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改梯的研究现状
        1.2.2 坡改梯的稳定性分析
        1.2.3 坡改梯的生态效益研究
        1.2.4 梯田的优化设计研究
        1.2.5 甘肃省梯田建设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甘肃省梯田建设基本情况
    2.1 甘肃省基本情况
    2.2 甘肃省水土流失与耕地利用现状
    2.3 梯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4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2.4.1 甘肃省梯田建设历程
        2.4.2 甘肃省梯田建设理念与做法
        2.4.3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2.4.4 甘肃省梯田建设存在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甘肃省梯田类型区划分及各分区梯田建设现状
    3.1 梯田类型区划分
        3.1.1 划分原则
        3.1.2 划分结果
    3.2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概况及其梯田建设现状
        3.2.1 黄土区
        3.2.2 土石山区
    3.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耕地与梯田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
    4.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与特征
        4.1.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
        4.1.2 标准化梯田特征
    4.2 低标准化梯田判别标准与特征
        4.2.1 低标准梯田概念
        4.2.2 低标准梯田判别指标及特征
    4.3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及标准化设计标准
        4.3.1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
        4.3.2 标准化梯田设计标准
    4.4 标准化梯田的质量评定
        4.4.1 质量要求
        4.4.2 质量测定
        4.4.3 质量评定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5.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5.1.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5.1.2 田面宽度建设技术
        5.1.3 田块建设技术
        5.1.4 田埂建设技术
        5.1.5 田坎建设技术
        5.1.6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5.1.7 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5.1.8 标准化梯田生产管理技术
    5.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5.2.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5.2.2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5.2.3 梯田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5.3 低标准梯田标准化改造技术
        5.3.1 田块改造
        5.3.2 埂坎改造
        5.3.3 田区改造
        5.3.4 道路改造
        5.3.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6.1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选择
    6.2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6.2.1 平凉市崆峒区火龙沟小流域
        6.2.2 清水县任家后沟小流域
        6.2.3 徽县滩店小流域
    6.3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效益综合分析与评价
    6.4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坡耕地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6.4.1 土壤呼吸
        6.4.2 材料与方法
        6.4.3 结果与讨论
        6.4.4 本节小结
    6.5 本章小结
7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7.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7.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潜力研究
    7.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梯田建设潜力研究
    7.4 甘肃省梯田标准化建设潜力总体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对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的呼吁
        1.1.3 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发展雨养农业景观
        1.1.4 风景园林学科对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研究
        1.1.5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数字化的原因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2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形成基础
    2.1 陕北地区的地域特征
        2.1.1 自然条件特征
        2.1.2 农业经济特征
        2.1.3 历史文化特征
    2.2 陕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相关的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
        2.2.1 陕北地区水生态与水环境的地域困境
        2.2.2 陕北地区现代农业景观工程中的涉水生态环境问题
    2.3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梳理及其价值总结
        2.3.1 功能梳理及其价值
        2.3.2 景观梳理及其价值
        2.3.3 文化梳理及其价值
        2.3.4 生态梳理及其价值
    2.4 小结
3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内容总结
    3.1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类型
        3.1.1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划分依据
        3.1.2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类型
    3.2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3.2.1 土壤及其影响因素
        3.2.2 下垫层及其影响因素
        3.2.3 植被及其影响因素
        3.2.4 降雨及其影响因素
        3.2.5 地形及其影响因素
    3.3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解译
        3.3.1 同质性分析及普遍经验总结
        3.3.2 异质性分析及差异性经验总结
    3.4 小结
4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数字化解译与验证程序TRALD的构建
    4.1 TRALD程序的构建目标与原则
        4.1.1 TRALD程序的构建目标
        4.1.2 TRALD程序的构建原则
    4.2 TRALD的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库建模技术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数据库建模技术
    4.3 TRALD的开发过程
        4.3.1 影响因子及研究对象的赋值标准
        4.3.2 以陕北甘泉县贺家沟为例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4.4 TRALD程序开发说明
        4.4.1 程序概述
        4.4.2 程序的适用性与拓展性说明
        4.4.3 程序使用过程
        4.4.4 程序维护过程
    4.5 小结
5 TRALD程序在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的验证与应用——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
    5.1 TRALD程序验证与应用的方法
        5.1.1 自然条件参数和设计参数的获取
        5.1.2 构思方案(运用TRALD分析并选择最优方案)
        5.1.3 方案完成(TRALD的验证)
    5.2 TRALD程序的验证与模拟
        5.2.1 甘泉县区域概况
        5.2.2 基地范围内数据及参数的获取
        5.2.3 TRALD的模拟验证过程
        5.2.4 TRALD程序的模拟结论
    5.3 TRALD程序在贺家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3.1 贺家沟的现状分析
        5.3.2 TRALD程序在的规划范围内模拟分析
        5.3.3 贺家沟的概念性方案设计
    5.4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研究结论
        6.1.2 创新点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不足之处
        6.2.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9)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与防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气象和土壤、植被
    1.3 水土流失
    1.4 土地利用及坡度组成
2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防治的紧迫性
    2.1 水土流失严重, 塬面萎缩加速, 迫切需要全面构建固沟保塬三道防线
    2.2 生态地位重要, 耕地塌失严重, 迫切需要生态治理
    2.3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着, 但尚存不足, 迫切需要更新理念
    2.4 塬区农村经济落后, 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 水土保持分区及防治模式
    3.1 水土保持区划
    3.2 水土流失类型区
    3.3 类型区防治模式
        3.3.1 东部高塬沟壑区
        3.3.2 中北部残塬沟壑区
        3.3.3 中南部高塬沟壑区
        3.3.4 西部高塬沟壑区
4 综合防治体系
    4.1 塬面、塬坡及沟坡、沟道防治体系
        4.1.1 塬面及塬坡防治
        4.1.2 沟坡防治
        4.1.3 沟道防治
    4.2 塬面雨水集蓄径流调控体系
    4.3 综合监管措施体系
5 结论

(10)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基于水土保持功能下的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概念
        1.2.1 水土保持治理
        1.2.2 景观农业
        1.2.3 生态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
        1.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特点
    1.3 研究进展与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1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
        1.3.2.2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农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3.2.3 景观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发展
2 研究技术途径
    2.1 研究内容
    2.2 规划设计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
    3.2 社会经济环境
    3.3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4 天水市花牛镇苹果种植园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4.1 生态农业景观设计要点
    4.2 生态农业园区总体目标与定位
        4.2.1 规划原则
        4.2.2 规划设计定位与理念
    4.3 农业生态景观结构
    4.4 生态农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
    4.5 生态农业园详细分区设计
    4.6 生态农业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治理景观
        4.6.1 流域坡面治理景观
        4.6.2 边坡防护景观设计
        4.6.3 流域沟道治理景观设计
        4.6.3.1 沟头治理景观
        4.6.3.2 沟坡治理景观
        4.6.3.3 沟谷治理景观
    4.7 水土保持治理植物措施景观优化设计
        4.7.1 水土保持植物景观功能
        4.7.2 植被景观现状
        4.7.3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4.7.4 不同类型植物景观设计
        4.7.4.1 水土保持林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2 经果林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3 农田景观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4 道路景观区植物群落设计
    4.8 水土保持治理径流调控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2:设计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天水市花牛镇苹果种植园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四、旱作地区以丘陵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日照沭河流域雨洪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D]. 高舒. 济南大学, 2019(01)
  • [3]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D]. 王慧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5]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李明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7]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D]. 周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8]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D]. 朱利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9]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与防治体系研究[J]. 任朋,王立,王治国,闫俊平. 水利发展研究, 2017(03)
  • [10]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D]. 潘秀雅.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旱作区以丘陵为单位点面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