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粒子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进展

磁性纳米粒子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进展

一、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闻申[1](2021)在《靶向M2巨噬细胞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磁热疗》文中指出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是主要死亡原因。肿瘤具有复杂的微环境,在恶性肿瘤的进展以及治疗耐药性中起着基础作用。巨噬细胞作为促进肿瘤炎症的关键驱动力,它是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也被称之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热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无辐射、增益其它疗法等多种优势。在热疗中,肿瘤组织由于细胞增殖快、缺氧增加、pH值低和温度调节能力不足而特别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在超过42℃的温和温度下,通过破坏天然酶促过程,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磁热疗(MHT)是一种经典的热疗方法,其具有优秀的组织穿透能力。当前,大量研究已证明MHT对深部肿瘤的治疗具有理想的疗效。在肿瘤MHT中,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纳米颗粒一直广受关注,其生物相容性出色,不仅可以用作热疗剂,还可以用作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提供诊断信息并可视化其在体内的分布,从而指导最佳的治疗时间窗口。此外,已有研究显示SPIO纳米颗粒可以诱导TAM向M1表型(抗肿瘤)极化,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基于SPIO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具有巨大的临床治疗潜力。TAM在不同水平上促进肿瘤进展,其能够促进遗传不稳定、培育癌症干细胞、支持癌细胞转移以及驯化保护性适应性疾病免疫。M2 TAM是TAM的一种极化状态,其能够通过促进肿瘤进展和恶性行为来促进肿瘤生长。因此,选择性靶向消除M2 TAM以抑制肿瘤进展对于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最近的报道,噬菌体展示鉴定出的M2巨噬细胞结合肽(M2pep)对M2巨噬细胞具有高效靶向能力,是治疗性纳米药物向M2巨噬细胞靶向递送的极佳候选者。据此,本文研发了一种典型的M2巨噬细胞靶向肽(M2pep)功能化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纳米颗粒(SPIO-M2pep),用于原位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的磁共振成像(MRI)引导的MHT。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研发了 M2pep功能化的SPIO纳米颗粒(SPIO-M2pep),对其形貌、粒径、表面修饰、磁学性能以及磁热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SPIO-M2pep为粒径20 nm左右的球形磁性纳米颗粒、水合粒径约为38.95 nm、zeta电势在-36.4 mV左右。SPIO-M2pep具有与SPIO相似的磁学性能和磁热性能,有潜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以及磁热疗。(2)本文研究了 SPIO-M2pep的体外M2型巨噬细胞靶向能力、磁热疗性能及磁共振成像能力。研究结果表明,SPIO-M2pep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能够有效靶向M2型巨噬细胞并介导磁热疗。同时,SPIO-M2pep具有出色的体外磁共振成像能力。(3)本文研究了 SPIO-M2pep介导的体内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磁热疗,并对其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SPIO-M2pep能够通过T2磁共振成像的方式显示体内的肿瘤区域,其介导的靶向M2 TAM的MHT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而且安全性较好。基于SPIO-M2pep纳米颗粒的MHT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组织中的M2 TAM,并引起M2 TAM向M1表型极化。经过靶向M2 TAM的MHT后,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发生改变,CD8+T细胞的肿瘤浸润及活化增强,TME中的细胞因子趋向于抗肿瘤。本文研制的SPIO-M2pep具有M2巨噬细胞靶向能力、高磁热效率、MR成像功能以及重塑TIME的能力,故具有改善临床癌症治疗结果的巨大潜力。

闫列梅[2](2020)在《特殊形貌多糖/无机复合纳米颗粒在肿瘤和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肿瘤和细菌感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制备安全高效的材料用于肿瘤和细菌感染治疗十分必要。有机/无机复合纳米颗粒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多功能性在生物应用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天然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修饰以及便宜易得等优点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优良选择。特殊形貌的纳米颗粒已经被证明与肿瘤细胞或者细菌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可提高其在肿瘤细胞中的内吞以及在细菌上的粘附等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利用水溶性良好的天然多糖葡聚糖分别与多功能的四氧化三铁、硒化铋纳米颗粒复合,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多功能多糖/无机复合纳米颗粒分别用于肿瘤和抗感染治疗。一维形貌的纳米颗粒在肿瘤细胞中具有更好的内吞,同时磁性的一维纳米颗粒在旋转磁场下产生的剪切力可以对细胞产生杀伤,因此我们在磁场诱导下制备了一维形貌的氨基化葡聚糖包裹四氧化三铁(Fe3O4@Dex)纳米颗粒,随后用戊二醛交联形成酸响应的希夫碱键固定一维形貌。通过主客体自组装修饰上阳离子聚合物CD-PGEA作为高效低毒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球形,一维Fe3O4@Dex-PGEA具有更高的基因转染效率和更高的细胞内吞效率,施加静态磁场可以进一步增强转染效率和内吞。并且体内外实验表明一维Fe3O4@Dex-PGEA在施加近红外光照、旋转磁场后具有良好的MRI引导的光热/基因/磁力三联合治疗效果。同时在酸环境下希夫碱键发生断裂实现一维结构降解,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在体内应用的安全性。具有光热性能的Janus结构复合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光下产生自驱动会提高其光热性能。我们利用非溶剂辅助静电作用的方法制备出了 Janus结构的葡聚糖包硒化铋(Bi2Se3@Dex)复合纳米颗粒。其中葡聚糖可以靶向细菌生物膜加快渗透,同时材料和细菌静电结合后可以增强细菌在生物膜中的流动性实现了对生物膜的消散。Bi2Se3是一种光热稳定性和光热转换效率良好的光热材料。此外,具有还原性的Bi2Se3还具有减轻感染部位炎症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i2Se3@Dex相对于Bi2Se3@CS具有更快更好的生物膜渗透性,Bi2Se3@Dex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良好的结合。由于Janus结构带来的光热性能提升和葡聚糖的靶向和消散作用,Bi2Se3@Dex相对于Bi2Se3@CS和Bi2Se3具有更好的光热溶液抗菌、光热抗生物膜以及生物膜消散性能。该工作表明所构建的Janus结构Bi2Se3@Dex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应用前景。

王宇[3](2020)在《超声介导生物合成纳泡-干细胞复合体可视化转染rhBMP-2促进骨修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研究表明,增加成骨前体细胞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含量及强化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等细胞因子的调控,对骨再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基因转染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然而当前基因转染要应用于临床骨再生修复的基因治疗,仍然面临着安全差、基因转染效率较低且转染过程不可视、可控等问题。目的:将BMSCs与rhBMP-2通过基因转染有机整合,提出一种将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微小且超声成像能力佳的生物合成纳泡(Gas Vesicles,GVs)作为rhBMP-2基因载体,通过细胞内吞手段引入BMSCs内,超声辐照激发细胞内GVs破裂产生细胞内空化效应提高细胞核膜通透性,实现高效、安全、可视的核内基因递送新手段。并从超声成像能力、基因转染表达能力角度,对其实现在体可视化转染rhBMP-2促骨再生修复的潜能进行初步实验探讨,为干细胞示踪及基因转染另辟蹊径,并为临床骨科再生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1、对传统方法进行了传代、降低离心能量等改良以高效制备出生物合成纳泡GVs,加入碘化丙啶(PEI)制备阳离子化GVs(GVs-PEI),透射电镜分析形态学表征、动态光散射(DLS)技术测量平均粒径、zeta电位,超声成像仪检测超声成像性能及稳定性。2、共孵育法制备生物合成纳泡-干细胞复合体(GVs@BMSCs),并对GVs-PEI被BMSCs的吞噬量及在细胞中的稳定性进行荧光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制备后24-72h的细胞增殖活性,使用体外琼脂仿体及活体大鼠肌内注射对其超声成像效果进行检测。3、①构建rhBMP-2基因生物合成纳泡-干细胞转染复合体(rhBMP2-GVs@BMSCs)。②采用GVs荧光染色及钙黄绿素/PI染色,分别从GVs入核效率和细胞膜、核膜开孔效应角度,验证超声介导细胞内空化效应的基因递送机制。③通过对比不同声强超声转染的EGFP蛋白表达量及细胞活性,对体外转染的优选超声参数进行摸索。④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EGFP表达量及ELISA法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rhBMP-2蛋白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检测蛋白表达效率。⑤使用上清液对正常B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从碱性磷酸酶表达及钙结节生成情况探究其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有效性。结果:1、采用改良方法制备出了浓度更高的GVs。透射电镜显示GVs为形态大小均一的纺锤形气囊结构。经PEI阳离子化后制成GVs-PEI,DLS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直径为(383.6±11.55)nm,zeta电位为(18.5±2.20)mV。超声成像检测结果显示GVs-PEI在体外随着浓度的增加,超声造影信号也随之增强,最佳成像浓度为OD500=1.0,且其成像能够持续4天。2、成功构建了 GVs@BMSCs,荧光染色显示:GVs-PEI在BMSCs细胞质中呈现大量红色点状荧光显影,且能稳定存在4天,且当孵育浓度为OD=0.5-1.0时,内吞GVs不影响BMSCs的细胞增殖活性。对GVs@BMSCs进行超声成像,结果显示:在体内外GVs@BMSCs均显示出明显的超声成像增强效果,与单纯BMSCs组相比其信号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成像效果能持续至少6天(P<0.001)。3、①成功构建了rhBMP2-GVs@BMSCs。②荧光染色法对超声内空化基因递送机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超声激发后BMSCs中GVs红色点状荧光与细胞核蓝色荧光重叠,GVs成功进入细胞核;钙黄绿素/PI染色超声激发后BMSCs,细胞质为绿色荧光且细胞核为红色荧光,细胞核膜通透性提高。③当超声参数为1 W/cm2、1MHz、占空比20%、1min时,EGFP表达量较多且对细胞活性未见明显影响(P>0.05),为激发细胞内空化效应进行转染的优选超声参数。④对基因转染及蛋白表达效率进行检测,显示超声激发rhBMP2-GVs@BMSCs转染组EGFP表达量及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且能持续表达14天;ELISA检测显示超声激发rhBMP2-GVs@BMSCs组细胞培养上清中rhBMP-2蛋白浓度最高(P<0.001),高达普通BMSCs组的3.9倍,且能持续分泌21天。⑤使用超声激发rhBMP2-GVs@BMSCs组细胞上清液培养的BMSCs碱性磷酸酶表达量及钙结节生成量均较其他对照组明显增多,有效促进BMSCs成骨分化。结论:GVs-PEI内吞标记实现了超声下安全、稳定且较长时间的BMSCs成像示踪,为干细胞在体示踪提供了新方案。超声介导细胞内空化效应调控rhBMP2-GVs@BMSCs基因转染,能够显着提高细胞核膜通透性,完成rhBMP-2基因安全、高效的核内递送及表达,实现rhBMP-2细胞因子持续、稳定释放,调节成骨内环境,促进BMSCs成骨分化。同时,该体系有望实现在体可视化、可调控的BMSCs基因转染,促进骨再生修复。

拜合提亚·塔依尔[4](2019)在《生物纳米泡联合聚焦超声在基因靶向递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使用从嗜盐杆菌NRC-1(Halobacterium NRC-1,Halo)中提取并纯化生物合米泡(Biosynthetic nanobubble,BNBs),通过将其与PEI共孵育的方式构建一种新型纳米级阳离子非病毒载体(Cationic biosynthetic nanobubble,CBNBs)并进一步制备搭载质粒DNA的CBNBs(Plasmid DNA loaded CBNBs,DNA/CBNBs)转染复合物。最终在体外细胞模型以及体内肿瘤模型中评价该材料联合聚焦超声在基因靶向递送中的效果并与传统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方法:1.第一部分:(1).培养Halo,待细菌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将培养基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并通过静置的方式,初步分选内含BNBs(漂浮至溶液顶层)与不含BNBs(下沉至溶液底层)的细菌。(2).提取上层溶液并使用低渗透冲击法破坏Halo细胞膜,使其释放内含的BNBs。使用低速离心法分离细胞碎片与BNBs并通过重复操作的方式纯化BNBs,最终获取只含BNBs的溶液。(3).成功提取并纯化BNBs后,使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BNBs的形态学特征;使用纳米粒度Zeta分析仪检测BNBs的粒径大小、分布以及表面Zeta电位等表征数据;使用酶标仪对BNBs浓度进行定量评价;借助自制琼脂糖仿体,在体外评价BNBs的超声造影效果,并对造影信号进行定量分析;(4).使用CCK8试剂盒BNBs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5).以脂质微泡(Microbubbles,MBs)为对照,使用相同的方法对MBs的一般理化属性进行评价并与BNBs进行对比分析。2.第二部分:(1).首先,评价BNBs的体外稳定性,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接着,采用与阳离子材料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共孵育的方法制备CBNBs。(2).通过以下方式对该阳离子材料的一般理化属性进行分析评价:a.使用纳米粒度Zeta分析仪检测CBNBs的粒径大小与分布以及其表面Zeta电位;b.通过向固定浓度BNBs中加入不同剂量PEI的方式,探究BNBs与PEI的最佳配比;c.借助自制琼脂糖仿体,在体外评价CBNBs的超声造影效果,并进一步对含不同剂量PEI的CBNBs的造影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探究PEI是否会对BNBs的造影效果产生影响。d.将OD500值为0.5的BNBs(200μl)加入96孔板中,使用由聚焦探头、信号发生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组成的超声波发射装置对孔板内的CBNBs的进行辐照。紧接着,使用超声成像仪对经过辐照后的CBNBs的超声造影强度进行观测,以实现对CBNBs声敏感性的评价。e.成功制备CBNBs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后,将CBNBs与质粒DNA进行共孵育以制备DNA/CBNBs转染复合物并使用琼脂糖电泳法评价CBNBs搭载质粒DNA的能力与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各材料之间的最佳配比;f.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CBNBs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3.第三部分:主要分为体内及体外两部分进行,首先在体外,(1).使用DNA/CBNBs联合聚焦超声的方法在人肾上皮细胞(293T)以及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细胞中进行转染实验,并以载质粒PEI(DNA/PEI)组与DNA/PEI加超声辐照组为对照。分别使用荧光显微镜以及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评价各组报告基因转染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2).在(1)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超声辐照参数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并分析超声辐照参数的改变对转染效果是否存在影响。(3).在体外分析不同超声辐照条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并结合(2)所得的最终结果以期寻找最佳的体外辐照参数。在体内,(1).首先,通过溶血实验以及病理检测评价CBNBs的生物安全性,确保其可在体内实验中应用;(2).通过在裸鼠右下肢皮下注射4T1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当肿瘤达到100 mm3左右时,在超声成像仪的引导下,用瘤内直接注射的方式,向肿瘤内分别注射浓度为OD500=0.51.5的CBNBs并记录造影图像,使用配套工作站定量分析造影信号强度;(6).最后,分别采用瘤内直接注射的方式以及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向荷瘤小鼠体内注入DNA/CBNBs转染复合物,通过聚焦探头在肿瘤部位靶向辐照的方式实现基因在肿瘤部位的靶向递送。以DNA/PEI组及DNA/PEI加超声组为阴性对照,验证实验组是否能有效增强基因递送效率。在此基础上以传统的微米级阳离子脂质微泡(Cationic Microbubbles,CMBs)为阳性对照组探讨CBNBs在基因递送中的优越性。结果:1.第一部分:对BNBs表征的分析结果显示:(1).TEM下观察BNBs为梭形空泡样结构,长度为100300 nm,宽度为220260nm;纳米粒度Zeta分析仪检测显示,BNBs粒径为219.9±12.07 nm,明显小于MBs;BNBs表面Zeta电位为-50.10±1.66 mV,提示BNBs需要进一步的改造才可以成为质粒DNA载体。(3).BNBs可在体外产生稳定的超声造影信号。(4).BNBs不存在细胞毒性。2.第二部分:对新合成的CBNBs的表征分析结果显示:(1).PEI的加入使BNBs的Zeta电位明显升高,最高至46.80±5.31mV;而且BNBs(OD500)与PEI(μg)的最佳配比为0.1∶8。(2).PEI会对CBNBs的粒径造成一定影响,且和加入的剂量有关,但CBNBs的粒径依旧低于300 nm。(3).无论如何增加PEI的剂量,均不会对BNBs的造影效果产生影响,确保了转染过程可在超声监测下进行。(4).体外聚焦超声辐照实验的结果证实了CBNBs具有声敏感性,可在超声辐照下产生空化作用并在超声能量达到一定强度后发生破裂。(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提示,CBNBs成功携带了向溶液内加入的质粒DNA,且BNBs(OD500)、PEI(μg)、DNA(μg)三者间的最佳配比为0.1∶8∶3.2。(6).CBNBs具有一定细胞毒性,且与PEI的剂量有关。3.第三部分:(1).体外溶血实验以及HE染色结果显示,CBNBs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完全满足在体使用的要求。(2).体外转染结果显示,聚焦超声联合DNA/CBNBs转染复合物可明显增强转染效果,而且增强效果受超声辐照参数的直接影响。但是,该方法会造成细胞损伤,其程度同样与超声辐照参数设置有关。(4).CBNBs可通过瘤内注射的方式在体内产生超声造影信号。(5).体内转染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无论采用何种注射方式,DNA/CBNBs复合物联合聚焦超声在肿瘤部位定点辐照的方式均可显着增强肿瘤部位荧光强度。尤其是经尾静脉注射后,CBNBs介导的基因递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CMBs载体。虽然,经尾静脉注射后Lipofectine 2000组在肿瘤部位的荧光强度与DNA/CBNBs加超声辐照组相当,但是,在肿瘤之外的区域同样探测到了不同程度的荧光信号,提示DNA/CBNBs联合聚焦超声的助转染方法具有更佳的靶向性。结论:1.本研究针对BNBs表面带负电荷,无法成为质粒DNA载体的问题,通过将其与PEI共孵育的方法将其表面电位变为正电并最终成功构建了DNA/CBNBs转染复合物;2.通过体外超声辐照实验证实CBNBs具有超声敏感性,可发生空化作用。3.在体外细胞模型以及体内荷瘤小鼠模型上证实,DNA/CBNBs联合聚焦超声可明显增强基因递送效果。4.在荷瘤小鼠模型上证实超声联合新材料介导的基因递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载体,而且该方法的靶向性优于商业化助染剂Lipofectine 2000。本研究为超声介导的靶向基因递送提供一种新的、更高效的非病毒质粒DNA载体。

郭玲玲[5](2019)在《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及其用于药物递送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s)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充分发挥IONPs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哪些因素影响并如何影响IONPs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纳米颗粒对生理条件的响应以及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研究了IONPs的粒径、表面化学性质以及生物体液的成分对IONPs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载药能力、释放药物模式和体外抗癌细胞增殖几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不同表面修饰IONPs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粒径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对比研究了水动力直径为205 nm和486 nm的IONPs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然后,对比研究了两种粒径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效率和内吞作用机制;最后,对比研究了两种粒径IONPs对细胞自噬的干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小粒径IONPs引起乳腺癌细胞内吞作用的效率更高,不同粒径的IONPs引起细胞内吞作用机制不同;大粒径IONPs对细胞膜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从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强;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随着细胞内吞的IONPs增多,细胞内自噬小体也显着增多。结果表明:粒径显着影响IONPs与细胞相互作用,包括IONPs的细胞毒性、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和细胞自噬;散射光和荧光显微术结合的方法适用于追踪观察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进程,并能够区分膜上粘附的IONPs,方法简单有效。2.生物体液的成分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初步研究了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对IONPs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然后,研究了介质中的血清蛋白与盐离子对IONPs与细胞磷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对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机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血清蛋白抑制了IONPs与细胞磷脂膜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了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效率;血清蛋白还改变了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机制;介质中的盐离子增加了IONPs与磷脂膜间的非特异性作用。结果表明: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和盐离子是IONPs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用电形成法制备得到的巨型脂质体可以模拟细胞磷脂膜,用于研究介质中的成分对细胞磷脂膜与IONPs相互作用的影响;散射光和荧光显微术结合的方法适用于观察巨型脂质体和IONPs相互作用的过程,方法简单有效。3.表面化学性质与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制备了三种不同表面修饰的IONPs,分别为柠檬酸修饰的IONPs(CA-IONP)、壳聚糖修饰的IONPs(CS-IONP)和偶联叶酸的壳聚糖修饰的IONPs(FA-g-CS-IONP);然后,表征了三种IONPs的物理化学性质,并研究了介质pH与离子强度对IONPs分散态的影响;再然后,研究了三种IONPs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对这三种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三种不同表面修饰的IONPs均表现出反尖晶石结构和超顺磁特性,但它们的饱和磁化强度随表面有机包覆物比重增加而减弱;介质离子强度与pH显着影响IONPs的分散态,当在低离子强度或低pH的介质中,三种IONPs分散良好,而在高离子强度或高pH介质中IONPs易团聚;颗粒表面化学性质显着影响IONP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表面进一步修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或偶联叶酸的壳聚糖的IONP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和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共同影响着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化学性质与介质中的血清蛋白是IONPs与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4.三种不同表面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初步研究首先,制备了三种不同表面修饰的载有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的IONPs:DOX@CA-IONP、DOX@CS-IONP和DOX@FA-g-CS-IONP;然后,研究了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对IONPs载DOX能力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介质pH对载药IONPs释放药物模式的影响;再然后,研究了三种不同表面修饰的载药IONPs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后,研究了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对这三种载药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比表面带正电荷的IONPs,表面带负电荷的IONPs表现出更高的载抗癌药物阿霉素的能力;对比小分子柠檬酸修饰的IONPs,多聚糖修饰的IONPs可以将药物包埋更深从而表现出更缓慢的药物释放过程;对比壳聚糖修饰的载药IONPs,偶联叶酸的壳聚糖修饰的载药IONPs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强。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化学性质显着影响IONPs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包括IONPs的载药能力、释放药物模式与抗癌细胞增殖;颗粒表面化学性质、介质中的血清蛋白与细胞种类共同影响载药IONPs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

吴雨晴[6](2019)在《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用于Hakai质粒DNA的分离纯化以及负载》文中研究指明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因其众多的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铁MNPs在核酸分离纯化以及基因递送两方面的应用,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1)Hakai蛋白作为肺癌治疗新靶标的探索性研究。我们首次发现Hakai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系中高表达,且利用siRNA技术敲低Hakai的表达能显着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提示Hakai蛋白在NSCLC发生以及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新靶点。这部分结果为我们后续的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对Hakai质粒DNA的分离纯化以及负载研究奠定了基础。(2)合成乙二胺修饰的酒石酸氢钠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EDASHT-MNPs)并深入研究其在核酸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我们首先对经典的共沉淀法合成步骤加以修改并获得MNPs,进一步对该材料进行酒石酸氢钠包裹以及乙二胺修饰,获得EDA-SHT-M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MNPs的微观形貌以及EDA-SHTMNPs的表面电位、表面修饰等进行表征。随后,我们一方面系统探究了EDASHT-MNPs对细菌的Hakai质粒DNA的提取情况以及提取产物的生物活性;另一方面,为了验证EDA-SHT-MNPs提取DNA是否具有广谱性,我们进一步检测其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本课题合成的EDASHT-MNPs能高效提取质粒DNA以及基因组DNA且不影响DNA的生物活性;此外,与商品化试剂盒相比,EDA-SHT-MNPs在DNA提取总量和纯度方面均具有优势,体现出较好的应用价值。(3)新型磁性纳米材料用于基因转染或基因治疗的初步研究。如上所述,在第一部分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Hakai蛋白可作为一个潜在NSCLC治疗靶标。且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已证明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DNA结合能力。在这部分工作中,利用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结合在第二部分中所获得的磁性纳米材料,重新设计并合成出一种新型磁性纳米材料,以Hakai基因为研究对象,探索该材料在基因转染或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我们先以乙二胺为核心、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及迭代法合成了三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generation-3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G3),然后利用G3直接包裹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或者修饰酒石酸氢钠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得到两种表面修饰阳离子聚合物的磁性纳米颗粒,分别命名为G3-MNPs以及G3-SHT-MNPs。通过TEM、DLS等方法,我们表征了该材料的微观形貌、表面电位以及尺寸大小。进而,利用体外核酸结合和细胞毒性实验,我们分别检测了两种材料与Hakai质粒DNA的结合情况以及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与G3-MNPs相比,G3-SHT-MNPs与质粒的体外结合效果较好,且毒性更低,体现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上结果表明,G3-SHT-MNPs可作为潜在的基因转染以及治疗载体,未来进一步的开发,有望用于基于Hakai或其它靶标的基因治疗研究。综上所述,本文首次证明Hakai蛋白可作为一个潜在的NSCLC治疗新靶标,以Hakai基因为研究对象,本文成功合成了EDA-SHT-MNPs以及G3-SHT-MNPs,并证明前者能高效的提取细菌中Hakai质粒DNA以及细胞基因组DNA,可用于后续的核酸提取应用研究等;后者体现出潜在的基因转染以及治疗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张鹏飞[7](2019)在《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几十年,各种配体修饰的纳米载体已经被开发出来。众所周知,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可以极大地拓展纳米材料的功能和生物相容性,纳米载体的功能化一般需要将功能配体修饰在纳米颗粒的表面,从而赋予材料独特的靶向性、长循环稳定性、酶催化能力、生物治疗、免疫逃逸和生物传感等功能。用于纳米载体表面功能化的配体分子通常包括酶、多肽、适配体、多糖、抗体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小分子等。其中,抗体等蛋白配体因其高亲和力和独特的生物活性,作为一类较为重要的配体,被研究人员偶联在不同类型的纳米粒子上,以实现功能化纳米粒子的肿瘤靶向运输及诊断。传统的配体修饰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共价偶联等方法。然而,蛋白配体在与纳米粒子之间发生化学共价偶联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敏感性蛋白配体(如抗体、酶)的生物活性的损失并且难以控制配体的空间朝向,因此容易造成纳米材料功能化的效率低下等问题。理想的、针对蛋白配体的纳米偶联方法应该能够保证被连接配体的最优空间朝向、可接近性、体内循环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活性。开发出针对于蛋白配体的、纳米偶联的新方法,并且保证被偶联蛋白的正确朝向和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纳米医药以及纳米功能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另一方面,生物表面展示技术也在不断蓬勃发展。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类病毒颗粒、病毒、酵母、细菌、噬菌体、铁蛋白或蛋白笼等生物载体的表面上展示各种多肽、重组蛋白、多糖等生物活性元件。目前,生物表面展示策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学、疫苗学、分子生物技术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外,仿生策略被广泛地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开发,以赋予纳米材料更优越的独特功能,如生物相容性、免疫逃逸、细胞特异性的靶向能力、长循环稳定性或细胞独有的其他生物学功能。这一策略也通常涉及到生物来源的活性蛋白(病毒表面蛋白或多肽)或细胞组分(如细胞膜或细胞器)对纳米载体表面的修饰及功能化。综上所述,为了克服非特异性共价偶联方法的缺点并且开发出理想的、针对于蛋白配体的、纳米表面功能化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本人通过结合生物表面展示技术以及细胞仿生策略,开发出了一种纳米载体功能化的新方法,并且制备了三种功能化的纳米载体(如:展示蛋白的病毒拟态纳米囊泡、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与细胞膜包裹的纳米粒子),这些载体在关于疫苗抗原投递、肿瘤靶向的药物运输和肿瘤免疫治疗的三个实验评估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充分证明了该新型生物功能化的纳米系统的优越性能以及该纳米偶联方法的普适性。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囊泡载体的蛋白展示技术(即纳米囊泡表面展示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源自细胞膜的、纳米囊泡的表面,定向表达各种靶向抗体、病毒抗原蛋白、酶复合体等生物活性蛋白,从而赋予纳米囊泡与外泌体相似的功能。2、基于纳米囊泡表面展示技术以及病毒仿生策略,流感病毒包膜蛋白(血凝素蛋白HA)首先被基因工程改造后定向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膜的表面,通过加入表面活化剂,诱导细胞膜出芽,从而分泌出了可以展示流感病毒HA膜蛋白的纳米囊泡。本实验证明了该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具有与天然流感病毒相似的大小、形貌、免疫原性和凝血活性,并且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以抵御致死性流感病毒的感染,进而证明了这一病毒拟态纳米囊泡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有效和通用的疫苗研发平台,有利于开发出针对各种包膜病毒的疫苗。3、基于纳米囊泡表面展示技术,我们将肿瘤靶向的表皮生长因子或纳米抗体affibody分别定向表达在囊泡的表面,并在囊泡的内部装载治疗性的药物分子,因此赋予了纳米囊泡特异性识别肿瘤的功能,使得药物分子高浓度地聚集在肿瘤部位,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4、通过将囊泡表面展示技术和膜包裹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机地结合,PD-L1抗体先被定向表达在细胞膜囊泡的外表面,在细胞膜囊泡与氧化锰纳米颗粒经过微孔滤膜的共挤压后,本人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可以展示PD-L1抗体的、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锰纳米颗粒,该氧化锰纳米颗粒能够被细胞膜以及其上的PD-L1抗体有效的修饰及功能化,同时该系统可以将负载的免疫刺激分子靶向递送到肿瘤微环境,实现对肿瘤的放疗与免疫联合治疗。此外,我们发现该新型膜包裹纳米系统能够有效地在小鼠肿瘤模型中诱导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远端效应),成功地抑制了未辐照肿瘤的生长。

王安琪,朱华新,赵翔,崔建霞,王琰,崔海信[8](2018)在《基于纳米基因载体的动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动植物优良新品种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纳米材料构建基因载体的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对于发展动植物转基因新方法以及加速转基因种质材料的大规模制备、优良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纳米基因载体的种类与性质,并结合动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基因载体相比于其他载体的特点及优势,同时,重点阐述了基于纳米基因载体的基因转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及其在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以期为动植物基因工程改造提供新思路。

苏一巾[9](2016)在《UTMD联合纳米粒介导TGFβ1和TIMP1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内膜病变。其中斑块破裂后脱落栓子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而斑块破裂几乎均发生在易损斑块的基础之上。因此,稳定易损斑块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易损斑块中,纤维帽的完整性及对破裂的抵抗能力主要依靠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在维持这一平衡上发挥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主要是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泌,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含量与活性,刺激TIMP的合成,在保持粥样斑块炎症和纤维化之间的平衡中起关键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始发的保护因素,同时也是维持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实验采用氧化铁纳米粒将TGFβ1和TIMP1两种目的质粒进行包裹,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的作用下,携载目的质粒的纳米粒成功转入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内部,到达细胞外基质,阻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达到稳定易损斑块的治疗目的。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 目的质粒的构建与功能验证目的:构建靶向巨噬细胞的pSNAV2.0-TGFβ1-TIMP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验证目的质粒的功能,为后期转染实验准备材料。方法:从目的基因的引物合成到扩增,再到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测序。进行细胞培养,质粒提取,细胞转染,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腺病毒转染HEK293细胞的表达情况,q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TGFβ1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qRT-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TGFβ1的表达含量为7.17%±0.15%,明显高于对照组(2.62%±0.47%)和空载组(2.38%±0.33%);TIMP1的表达含量为4.84%±0.15%,明显高于对照组(1.98%±0.06%)和空载组(2.27%±0.08%)。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TGFβ1过表达组的灰度值为11946.175,明显高于对照组(3882.841)和空载组(4488.205);TIMP1过表达组的灰度值为15241.338,明显高于对照组(5610.619)和空载组(5579.690)。说明目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本实验目的质粒构建成功,可用于后期转染实验。第二章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载TGFβ1-TIMP1质粒转染巨噬细胞的实验研究目的:UTMD联合氧化铁纳米粒进行体外基因转染实验,通过检测转染率及目的基因的治疗效果评估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细胞内基因转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靶向巨噬细胞的氧化铁纳米粒,细胞实验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质粒+纳米粒组,C组为UTMD+质粒+纳米粒组。选择最佳超声辐照条件,分组进行基因转染实验。转染后48小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及细胞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Blot及qRT-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治疗效果;通过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该技术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本实验采用UTMD联合氧化铁纳米粒共同促进目的质粒转染,实验组转染率最高,约为质粒+纳米粒组的1.8倍;实验组的凋亡率最高,约为质粒+纳米粒组的8倍。qRT-PCR结果显示,TGFβ1的表达含量为26.77%±3.67%,明显高于对照组(9.58%±0.75%)和空载组(8.75%±0.63%);TIMP1的表达含量为19.8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6.23%±1.01%)和空载组(6.28%±0.59%)。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C组TGFβ1的灰度值为19944.794,明显高于A 组(2722.548)和 B 组(2811.669);C 组 TIMP1 的灰度值为 22625.167,明显高于A组(5116.447)和B组(5955.539)。CCK8实验显示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最高为0.977±0.005,实验组最低为0.976±0.004,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显示UTMD技术与纳米粒对细胞的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说明该技术安全可行。结论: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载TGFβ1-TIMP1质粒转染巨噬细胞,明显诱导体外巨噬细胞凋亡,抑制易损斑块的生长,该实验可望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第三章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载TGFβ1-TIMP1质粒转染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目的:UTMD联合纳米粒介导目的质粒转染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通过检测靶基因分子水平改变、腹主动脉易损斑块超微结构等评估体内基因转染效果,评价该基因传递方法促进体内基因转染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实验分组:A组:正常健康组;B组:模型组;C组:质粒+纳米粒组;D组:UTMD+质粒+纳米粒组;E组:UTMD+质粒+纳米粒+磁场组。实验处理前及实验处理后10周对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分析评估。并通过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治疗效果。对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进行HE染色,使用图象分析系统测量每张切片中兔腹主动脉平均内膜厚度(IT)、中膜厚度(MT),斑块厚度(PT),计算内膜/中膜厚度比值(IT/MT)和斑块/内膜厚度比值(PT/IT)。结果:术后第10周,二维高频超声显示各实验组腹主动脉内-中膜回声增强,以B组增厚最为明显,血流信号可见部分充盈缺损,C组、D组、E组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A组、B组相比降低,有统计学意义。易损斑块增大,以B组最为明显,C组、D组腹主动脉易损斑块增大,但增幅较B组减小,E组易损斑块增大不明显。第10周各组腹主动脉易损斑块处PSV1及其与上游PSV2相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超声造影显示,外加磁场后,血管内部的造影剂向血管壁运输增加。结论: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重组目的质粒的靶向转染,明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巨噬细胞凋亡,有效抑制易损斑块的生长,该方法可以有效促进体内基因转染。

陈中达,段磊[10](2015)在《超声-微气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能否成功高效地转染靶基因对于基因治疗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微气泡是具有稳定的封装壳,直径为微米量级的小气泡,已作为超声造影剂被广泛应用。微气泡在超声脉冲的作用下可以在靶区释放其携带的基因并使之转染,同时超声脉冲产生的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提高转染率。若将微气泡与磁性纳米颗粒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染率和转染精度,是一种理想、安全的基因载体。本文综述了由超声-微气泡介导的基因转染在近5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影响转染率的主要因素如微气泡种类、超声辐照条件、基因及受体类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微气泡介导基因转染过程中的安全性、长效性和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靶向M2巨噬细胞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磁热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癌症的现状
    1.2 纳米材料用于癌症诊疗的研究进展
        1.2.1 纳米材料用于癌症成像
        1.2.1.1 脂质体、胶束、聚合物以及树状聚合物
        1.2.1.2 贵金属纳米颗粒和半导体材料
        1.2.1.3 碳纳米管和富勒烯
        1.2.1.4 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和金属有机框架
        1.2.1.5 上转换纳米磷光体
        1.2.2 纳米材料用于癌症治疗
        1.2.2.1 聚合纳米粒子用于药物递送
        1.2.2.2 脂质体用于药物递送及放射治疗
        1.2.2.3 治疗用树枝状聚合物
        1.2.2.4 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药物递送与高热治疗
        1.2.2.5 金纳米颗粒用于癌症治疗
        1.2.2.6 上转换纳米磷光体用于光动力治疗
    1.3 肿瘤微环境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
        1.3.1 肿瘤微环境的细胞
        1.3.1.1 癌症相关免疫细胞
        1.3.1.2 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
        1.3.1.3 内皮细胞与血管生成
        1.3.1.4 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1.3.2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性
        1.3.3 肿瘤微环境的生理条件
        1.3.4 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观遗传修饰
        1.3.5 与肿瘤微环境有关的耐药性
    1.4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纳米颗粒研究进展
        1.4.1 靶向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纳米颗粒
        1.4.2 在肿瘤微环境中靶向成纤维细胞的纳米颗粒
        1.4.3 在肿瘤微环境中靶向内皮细胞的纳米颗粒
        1.4.4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纳米颗粒
        1.4.5 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生理条件的纳米颗粒策略
        1.4.5.1 靶向酸性肿瘤微环境的纳米颗粒
        1.4.5.2 靶向缺氧肿瘤微环境的纳米颗粒
        1.4.5.3 治疗诊断学纳米颗粒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6 文章结构
第2章 SPIO-M2pep的制备及表征
    2.1 前言
    2.2 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油酸铁络合物的合成
        2.3.2 油酸包裹的SPIO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 疏水磁性纳米粒子的水相转移
        2.3.4 在SPIO表面修饰M2pep
        2.3.5 纳米颗粒的形貌及粒径检测
        2.3.6 纳米颗粒的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分析
        2.3.7 纳米颗粒的紫外线(UV)光谱分析
        2.3.8 纳米颗粒的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2.3.9 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2.3.10 纳米颗粒的磁滞回线测定
        2.3.11 纳米颗粒的X射线衍射分析
        2.3.12 比吸收率(SAR)测量
        2.3.13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PIO-M2pep的设计及制备
        2.4.2 SPIO-M2pep的形貌及粒径
        2.4.3 SPIO表面成功修饰M2pep
        2.4.4 SPIO-M2pep的磁学性能以及磁热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PIO-M2pep的体外靶向、磁热疗及磁共振成像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体外细胞活力检测
        3.3.3 体外细胞靶向测定
        3.3.4 体外磁热疗细胞毒性评估
        3.3.5 T_2加权MR成像
        3.3.6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PIO-M2pep的细胞毒性
        3.4.2 SPIO-M2pep的体外靶向能力
        3.4.3 SPIO-M2pep的体外磁热疗性能
        3.4.4 SPIO-M2pep的体外磁共振成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PIO-M2pep介导的体内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磁热疗
    4.1 前言
    4.2 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建立
        4.3.2 T_2加权MR成像
        4.3.3 体内抗肿瘤和抗转移磁热疗
        4.3.4 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4.3.5 组织学、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4.3.6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SPIO-M2pep的体内磁共振成像
        4.4.2 体内靶向M2型巨噬细胞的磁热疗的抗肿瘤和抗转移作用
        4.4.3 基于SPIO-M2pep的磁热疗对M2 TAM的靶向清除和复极化
        4.4.4 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已发表的SCI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会议

(2)特殊形貌多糖/无机复合纳米颗粒在肿瘤和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诊疗
        1.1.1 基因治疗
        1.1.2 光热治疗
        1.1.3 磁力治疗
        1.1.4 多模式治疗
        1.1.5 成像
    1.2 抗感染治疗
        1.2.1 药物治疗
        1.2.2 光治疗
        1.2.3 化学动力学治疗
        1.2.4 气体治疗
        1.2.5 其他治疗
        1.2.6 多模式治疗
    1.3 特殊形貌的纳米颗粒在肿瘤和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1.3.1 特殊形貌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
        1.3.2 特殊形貌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3 特殊形貌纳米颗粒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1.4 多糖/无机复合纳米颗粒的优势
    1.5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可降解一维葡聚糖/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颗粒用于肿瘤的基因/光热/磁力三联合治疗
    2.1 引言
    2.2 原料和仪器
        2.2.1 原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制备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
        2.3.2 合成Dextran-NH_2
        2.3.3 合成Fe_3O_4@Dextran
        2.3.4 合成CD-PGEA
        2.3.5 合成一维和球形Fe_3O_4@Dextran-PGEA纳米颗粒
        2.3.6 Fe_3O_4@Dextran在酸环境下响应降解
        2.3.7 1D FDP、s-FDP以及1D FDP/pDNA、s-FDP/pDNA复合物的表征
        2.3.8 细胞毒性测试
        2.3.9 转染测试
        2.3.10 细胞吞噬测试
        2.3.11 抑制迁移、抑制增殖和Western blot
        2.3.12 材料旋转毒性、光热性能以及体外联合治疗
        2.3.13 体内外MR成像
        2.3.14 体内基因/光热/磁力三联合治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分析
        2.4.2 1D FDP和s-FDP络合DNA能力的表征
        2.4.3 1D FDP和s-FDP的细胞毒性测试
        2.4.4 1D FDP和s-FDP的基因转染效率测试
        2.4.5 1D FDP和s-FDP在细胞中的内吞测试
        2.4.6 1D FDP抑制细胞迁移、增殖和Western blot测试
        2.4.7 体外1D FDP的磁力治疗,光热性能及联合治疗
        2.4.8 1D FDP的体内外MR成像
        2.4.9 ID FDP的体内抗肿瘤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Janus葡聚糖/硒化铋复合纳米颗粒用于光热与消散抗生物膜治疗
    3.1 引言
    3.2 原料和仪器
        3.2.1 原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制备硒化铋纳米颗粒
        3.3.2 合成Dextran-NH_2
        3.3.3 制备葡聚糖-硒化铋和壳聚糖-硒化铋复合纳米颗粒
        3.3.4 Bi_2Se_3、Bi_2Se_3@Dex和Bi_2Se_3@CS的表征
        3.3.5 Bi_2Se_3、Bi_2Se_3@Dex和Bi_2Se_3@CS光热性能的表征
        3.3.6 Bi_2Se_3@Dex-cy5.5和Bi_2Se_3@CS-cy5.5的合成
        3.3.7 Bi_2Se_3@Dex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互作用
        3.3.8 Bi_2Se_3@Dex-cy5.5和Bi_2Se_3@CS-cy5.5的渗透性的表征
        3.3.9 Bi_2Se_3、Bi_2Se_3@Dex和Bi_2Se_3@CS溶液光热抗菌表征
        3.3.10 Bi_2Se_3、Bi_2Se_3@Dex和Bi_2Se_3@C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互作用
        3.3.11 Bi_2Se_3、Bi_2Se_3@Dex和Bi_2Se_3@CS光热抗生物膜
        3.3.12 Bi_2Se_3、Bi_2Se_3@Dex-cy5.5相Bi_2Se_3@CS-cy5.5消散生物膜
        3.3.13 Bi_2Se_3、Bi_2Se_3@Dex和Bi_2Se_3@CS对L929细胞的毒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4.2 材料的光热性能测试
        3.4.3 Bi_2Se_3@CS和Bi_2Se_3@Dex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中的渗透性表征
        3.4.4 材料的溶液光热抗菌测试
        3.4.5 材料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互作用
        3.4.6 材料的光热抗生物膜性能测试
        3.4.7 材料消散生物膜测试
        3.4.8 材料的细胞毒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附件

(3)超声介导生物合成纳泡-干细胞复合体可视化转染rhBMP-2促进骨修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新型生物合成纳泡GVs的制备及表征
    1.1 研究目的
    1.2 材料与方法
        1.2.1 主要的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1.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1.3 结果
        1.3.1 Halo细菌培养及GVs提取传统、改进方法的对比
        1.3.2 GVs及GVs-PEI的物理特性表征
        1.3.3 GVs-PEI的体外超声成像性能
    1.4 讨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合成纳泡一干细胞复合体的构建及体内外超声成像示踪
    2.1 研究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的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2.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 结果
        2.3.1 BMSCs的观察及表面标记物鉴定
        2.3.2 不同孵育浓度所制备GVs@BMSCs的细胞增殖活性
        2.3.3 GVs@BMSCs的表征
        2.3.4 GVs-PEI在BMSCs中的稳定性
        2.3.5 GVs@BMSCs的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及稳定性
        2.3.6 GVs@BMSC细胞活性对超声成像的影响
        2.3.7 GVs@BMSCs的在体肌肉内超声成像效果及稳定性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声介导生物合成纳泡-干细胞复合体转染rhBMP-2促进骨修复的体外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的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3.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3.3 结果
        3.3.1 超声激发细胞内空化效应提高核膜通透性的验证
        3.3.2 激发细胞内空化效应超声参数的筛选
        3.3.3 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
        3.3.4 细胞内空化效应基因转染促进BMSCs成骨分化效应的研究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拟开展的研究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附录二: 基因转染技术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生物纳米泡联合聚焦超声在基因靶向递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生物合成纳米泡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BNBs的修饰及载基因效果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DNA/CBNBs联合聚焦超声增强基因递送效率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及其用于药物递送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概述
        1.1.1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1.1.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2.1 体外生物分离
        1.2.2 基因转染
        1.2.3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1.2.4 干细胞示踪
        1.2.5 肿瘤热疗
    1.3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3.1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内吞作用
        1.3.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自噬
        1.3.3 纳米颗粒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1.3.4 血清蛋白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1.4 基于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载药系统的设计
        1.4.1 靶向机制
        1.4.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聚合物修饰
        1.4.3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结合抗肿瘤药物的方式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论文选题背景
        1.5.2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3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粒径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用细胞株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不同粒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2.3.2 不同粒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3.3 基于多种表征方法分析不同粒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
        2.3.4 不同粒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自噬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
        2.4.2 粒径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4.3 粒径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
        2.4.4 粒径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自噬水平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物体液成分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用细胞株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介质中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化学组成表征
        3.3.2 常规培养温度下不同介质中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细胞内吞作用效率分析
        3.3.3 低温培养时不同介质中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3.3.4 不同介质中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机制
        3.3.5 电形成法制备巨型脂质体
        3.3.6 不同介质中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巨型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介质中的血清蛋白改变了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的化学组成
        3.4.2 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经细胞内吞作用的效率
        3.4.3 低温培养时介质中的血清蛋白改变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3.4.4 制备巨型脂质体模拟细胞磷脂膜
        3.4.5 介质中的血清蛋白与离子强度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巨型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3.4.6 介质中的血清蛋白改变了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机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表面化学性质对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用细胞株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高温热分解法制备油酸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OA-IONP)
        4.3.2 配体交换法制备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DMSA-IONP)
        4.3.3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裸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
        4.3.4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柠檬酸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CA-IONP)
        4.3.5 CA-IONP表面进一步修饰壳聚糖或者偶联叶酸的壳聚糖
        4.3.6 不同pH与离子强度介质中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分散态
        4.3.7 表面不同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4.3.8 水分散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体系中铁离子浓度的测定
        4.3.9 表面不同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4.3.10 不同介质中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量
    4.4 结果与讨论
        4.4.1 OA-IONP与 DMSA-IONP的物理性质
        4.4.2 裸IONP的物理化学性质
        4.4.3 CA-IONP的物理化学性质
        4.4.4 表面壳聚糖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CS-IONP)与偶联叶酸的壳聚糖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FA-g-CS-IONP)的物理化学性质
        4.4.5 介质的pH与离子强度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分散态
        4.4.6 铁的标准曲线
        4.4.7 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4.4.8 介质中的血清蛋白和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用细胞株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阿霉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5.3.2 载有抗癌药物阿霉素的不同表面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5.3.3 不同表面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载药能力分析
        5.3.4 不同表面修饰的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5.3.5 不同表面修饰的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水动力直径与表面电位表征
        5.3.6 不同pH与离子强度介质中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分散态
        5.3.7 不同pH介质中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释放药物模式
        5.3.8 不同表面修饰的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5.3.9 不同介质中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量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阿霉素的标准曲线
        5.4.2 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5.4.3 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水动力直径和表面电位
        5.4.4 表面化学性质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载药能力
        5.4.5 介质的pH与离子强度影响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分散态
        5.4.6 介质pH影响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释放药物模式
        5.4.7 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影响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5.4.8 介质中的血清蛋白与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共同影响载药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内吞作用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的展望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用于Hakai质粒DNA的分离纯化以及负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MNPs
        1.1.1 MNPs的分类
        1.1.2 MNPs的合成方法
        1.1.3 MNPs的优良性能
    1.2 MNPs的应用
        1.2.1 MNPs在核酸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1.2.2 MNPs在基因递送中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Hakai蛋白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株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1 细胞培养
        2.2.2 Hakai mRNA水平的表达分析
        2.2.3 Hakai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
        2.2.4 siRNA干扰实验
        2.2.5 台盼蓝染色排除法
        2.2.6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2.2.7 划痕修复实验
        2.2.8 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akai在 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2.3.2 siRNA干扰的效果分析
        2.3.3 敲低Hakai对 NSCLC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
        2.3.4 敲低Hakai对 NSCL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2.3.5 敲低Hakai对 NSCL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2.3.6 Hakai与上皮-间质转化的联系
    2.4 结论
第三章 新型氨基磁性纳米材料在Hakai质粒DNA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1 MNPs的合成
        3.2.2 酒石酸氢钠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SHT-MNPs)的制备
        3.2.3 乙二胺修饰酒石酸氢钠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EDA-SHT-MNPs)的制备
        3.2.4 材料的表征
        3.2.5 分离纯化细菌Hakai质粒DNA
        3.2.6 对分离纯化的细菌Hakai质粒DNA进行生物活性检测
        3.2.7 分离纯化哺乳动物基因组DNA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结果
        3.3.2 EDA-SHT-MNPs分离纯化细菌Hakai质粒DNA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3.3.3 EDA-SHT-MNPs分离纯化哺乳动物基因组DNA
    3.4 结论
第四章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在基因递送中的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及步骤
        4.2.1 0.5 G~3.0 G PAMAM的合成
        4.2.2 三代聚酰胺-胺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G3-MNPs)的制备
        4.2.3 三代聚酰胺-胺修饰的酒石酸氢钠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G3-SHT-MNPs)的制备
        4.2.4 材料的表征
        4.2.5 DNA体外结合实验
        4.2.6 材料的细胞毒性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结果
        4.3.2 体外DNA结合分析
        4.3.3 细胞毒性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纳米材料概述
    1.2 功能化纳米粒子简介
        1.2.1 功能化纳米粒子的用途
        1.2.2 功能化纳米粒子上偶联配体的种类
    1.3 纳米材料功能化及其表面修方法概述
        1.3.1 表面包被法
        1.3.2 物理吸附法
        1.3.3 化学偶联法
        1.3.4 针对蛋白配体的纳米偶联方法
    1.4 纳米仿生材料综述
        1.4.1 病毒拟态纳米材料
        1.4.2 细胞拟态纳米材料
        1.4.3 细菌拟态纳米材料
        1.4.4 其他生物拟态纳米材料
    1.5 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概述
        1.5.1 微生物表面展示系统
        1.5.2 细胞表面展示系统
        1.5.3 蛋白纳米笼表面展示系统
    1.6 选题的意义、目的和思路
第二章 病毒拟态纳米囊泡作为通用的疫苗抗原展示平台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质粒、细胞、菌株及小鼠
        2.2.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常用的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2.3.2 HA抗原基因的细胞转染
        2.3.3 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在细胞膜上定位的鉴定
        2.3.4 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制备和纯化
        2.3.5 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材料学相关表征
        2.3.6 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凝血酶活性检测
        2.3.7 小鼠的免疫及免疫效果的评价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HA抗原的细胞定位
        2.4.2 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冷冻电镜成像
        2.4.3 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免疫共沉淀检测
        2.4.4 凝血酶活性检测
        2.4.5 小鼠免疫血清的总抗体滴度测定
        2.4.6 中和抗体滴度检测
        2.4.7 血凝抑制效果的测试
        2.4.8 小鼠的攻毒实验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作为肿瘤靶向的药物递送平台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质粒、细胞、菌株及小鼠
        3.2.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质粒构建及基因转染
        3.3.2 靶向蛋白配体的细胞定位
        3.3.3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制备
        3.3.4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材料学表征
        3.3.5 体外细胞靶向结合实验以及光热治疗
        3.3.6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3.3.7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3.3.8 多模态分子成像及成像指导下的光热治疗
        3.3.9 阿霉素药物的生物分布
    3.4 实验结果
        3.4.1 质粒构建
        3.4.2 改造后的hEGF的细胞定位
        3.4.3 表面活化剂诱导细胞出芽产生微囊泡
        3.4.4 不同表面活化剂对囊泡粒径的影响
        3.4.5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其他表征
        3.4.6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细胞靶性以及生物活性的检测
        3.4.7 细胞的靶向光热治疗
        3.4.8 肿瘤的多模态成像
        3.4.9 成像指导下的活体光热治疗
        3.4.10 HER2靶向的药物运输
        3.4.11 HER2靶向的小鼠肿瘤治疗
        3.4.12 小鼠各脏器的H&E染色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展示PD-L1抗体的、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锰纳米粒子用作肿瘤的放疗与免疫联合治疗,以诱导远端效应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及材料
        4.2.3 实验质粒、细胞、菌株及小鼠
        4.2.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MnO_2纳米粒子的合成
        4.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基因工程修饰
        4.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的膜囊泡的提取
        4.3.4 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锰纳米粒子的制备
        4.3.5 膜包裹氧化锰纳米粒子的表征
        4.3.6 体外细胞实验
        4.3.7 活体成像
        4.3.8 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
    4.4 实验结果
        4.4.1 PLV-aPD-L1质粒的构建
        4.4.2 PD-L1 ScFv在细胞中的定位
        4.4.3 透射电镜图
        4.4.4 膜包裹氧化锰纳米颗粒的其他表征
        4.4.5 体外细胞靶向性以及免疫激活
        4.4.6 体外放疗增敏检测
        4.4.7 放疗后的细胞杀伤效果
        4.4.8 活体MR成像
        4.4.9 活体荧光成像
        4.4.10 远端效应的检测
        4.4.11 放疗后细胞因子的检测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缩写词
致谢

(8)基于纳米基因载体的动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基因载体的种类
    1.1 天然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
    1.2 有机合成的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
    1.3 无机物材料
2 纳米基因载体的性质
3 纳米基因载体在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3.1 基于纳米基因载体的植物转化
        3.1.1 传统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分析
        3.1.2 纳米基因载体与非组培转化结合
        3.1.3 纳米基因载体应用
    3.2 基于纳米基因载体的动物转化
        3.2.1 动物遗传转化方法分析
        3.2.2 纳米基因载体与其他动物遗传育种方法结合
        3.2.3 磁性纳米颗粒在动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4 展望

(9)UTMD联合纳米粒介导TGFβ1和TIMP1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腺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验证
    第一部分 腺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
    第二部分 重组腺病毒的功能鉴定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1.5 讨论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载TGFβ1-TIMP1质粒转染巨噬细胞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统计学方法分析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UTMD联合纳米粒促进载TGFβ1-TIMP1质粒转染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统计学方法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超声-微气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微气泡实现基因转染的机制
2 微气泡实现基因转染的影响因素
    2.1 微气泡的种类对基因转染的影响
    2.2 受体情况对基因转染的影响
    2.3 不同的转染方式对基因转染的影响
        2.3.1 超声辐照
        2.3.2 外部磁场
3 展望

四、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靶向M2巨噬细胞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磁热疗[D]. 王闻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特殊形貌多糖/无机复合纳米颗粒在肿瘤和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D]. 闫列梅.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超声介导生物合成纳泡-干细胞复合体可视化转染rhBMP-2促进骨修复的初步研究[D]. 王宇.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4]生物纳米泡联合聚焦超声在基因靶向递送中的应用研究[D]. 拜合提亚·塔依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5]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及其用于药物递送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D]. 郭玲玲. 东南大学, 2019
  • [6]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用于Hakai质粒DNA的分离纯化以及负载[D]. 吴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9(08)
  • [8]基于纳米基因载体的动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王安琪,朱华新,赵翔,崔建霞,王琰,崔海信. 生物技术进展, 2018(04)
  • [9]UTMD联合纳米粒介导TGFβ1和TIMP1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D]. 苏一巾.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5)
  • [10]超声-微气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进展[J]. 陈中达,段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05)

标签:;  ;  ;  ;  ;  

磁性纳米粒子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