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观海内外《山海经》研究五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宋亚[1](2020)在《神话与地理并重 ——顾颉刚的《山海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海经》一书自问世以来,即因其包罗万象、神奇玄奥的记载而受到历代学者地注意,研究和注解其书者可谓络绎不绝,但无论是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东晋的郭璞,北魏的郦道元,南宋的尤袤、朱熹,明代的杨慎,清代的毕沅、郝懿行、吴承志等,还是近代学者如茅盾、郑德坤、程憬、袁珂等,皆未能真正认识其书内容,准确判断其书性质:他们或以《山海经》所记皆为客观事实而将之视作地理博物志,或以其书全为想象造作之言而将其视作语怪之书,抑或把它看作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库而忽略其中的地理记载,因而也就无法发见《山海经》一书的真正价值,致使其书所保存的珍贵的上古知识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地重视和利用。“古史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颉刚则以其特有的历史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综合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眼光,彻底突破了以往学者对《山海经》的这种“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地片面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了其书纷繁复杂的内容,顾颉刚在肯定其中必有若干真实的历史地理记载之同时,也承认其中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从而揭示了其书之地理学与神话学的双重性质,肯定了此书之地理学、神话学以及古史研究方面的价值。不仅如此,顾颉刚更在充分理解《山海经》内容的基础上,对《山海经》的许多问题都进行了严谨周密地研究和考证,包括其书的作者、成书时代和地域、与《禹贡》的关系、地域范围以及神话传说在考辨古史真伪方面的作用等等,并得出了基本正确的结论。顾颉刚对《山海经》一书地研究,无论是在《山海经》研究史上,还是在近现代中国史学研究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创意义。本文即着眼于顾颉刚对《山海经》一书地研究,系统梳理和考察顾颉刚探究《山海经》相关问题的具体过程与研究结论,并将这些研究结论置于《山海经》研究史的历史长河中,借以探讨顾颉刚《山海经》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更在此基础上给予其恰当的学术地位,使得其学术观点为学界所共知,最终达到全面理解和把握顾颉刚的学术思想,促进《山海经》相关研究的目的。文章首先详细梳理了顾颉刚研究《山海经》的背景与经过,了解促使顾颉刚进行这一研究的具体原因和研究过程;其次,分别考察自汉代至20世纪上半叶诸位学人和顾颉刚对《山海经》一书之性质与价值地判断,从而探讨顾颉刚对《山海经》性质与价值重估的突出贡献;再次,集中论述了顾颉刚对《山海经》的地理学研究,分为顾颉刚对《禹贡》、《五藏山经》与《禹贡》的关系、《五藏山经》地域范围的考察三个部分,从中看出顾颉刚对《山经》和《禹贡》两书时代的考证,以及顾颉刚对《山经》地域范围认识的不足;最后,系统考察了顾颉刚对《山海经》中神话传说的研究,包括故事学、宗教史、民族史三个研究取向,分别举例分析了其对《山海经》神话研究的突破和缺陷。
冀荟竹[2](2020)在《“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与当代表述》文中认为先蚕嫘祖是远古时期神话传说的重要人物。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女祖和养蚕缫丝技术的创始人,嫘祖身体力行,传播华夏文明,在源头处施以深远影响。嫘祖拥有十分坚实的民间信众基础,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在全国多地广为流传。这些地方文本以其特殊的内部流传机制,在民众间耳濡目染,代代沿袭,它们是对史前集体记忆的凝定保留,体现了民众对先蚕嫘祖的浓厚情感和无限尊崇。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绪论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嫘祖文化的现有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与解析,为文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学术背景与研究基础;第二章探讨了蚕神话与民众生活的渊源关系,厘清嫘祖先蚕身份的确定过程;第三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介绍了“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空间分布及流传特点,借鉴学界已有观点,对“嫘祖文化圈”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并以柳田国男的“传说圈”理论为依托,尝试对民间扩布的嫘祖神话传说重新建构,勾勒出嫘祖原生文化神话传说圈、嫘祖次生文化神话传说圈、嫘祖再生文化神话传说圈三大圈层,总结出嫘祖神话传说“在地化与同一性兼收并蓄、历史化与神话化交融共生、宗教化色彩浓重鲜明”的三大流传特点;第四章为“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演绎与当代重构,将目光聚焦于载负民众嫘祖信俗的地方性民间祭祀活动,通过不同区域祭祀习俗的古今对比,诠释了嫘祖信仰在民众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五章论述了“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将嫘祖文化的意义置于原始、传统、当代三个维度予以考察,证实了嫘祖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长远生命力。本文以流传于“嫘祖文化圈”的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地理研究法、类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不同圈层间盛行的嫘祖传说资源及民间信仰仪式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嫘祖神话传说的流传机制与传播路线,做到宏观把控与微观梳理的紧密结合。嫘祖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最能引起普通民众的共情。尤其是在21世纪“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全球高度关注的今天,嫘祖文化这一古老文明穿越千年历史,焕发崭新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朱子音[3](2020)在《先秦两汉黄帝形象的多重身份及其生成语境》文中研究说明黄帝脱胎于“皇天”“上帝”,其初始形象带有天神属性。春秋战国时期,血缘宗法制逐渐分崩离析,新的制度正在酝酿。新兴士人借助黄帝阐释新构想,于是黄帝的天神身份渐隐、人事行为凸显,顺应历史潮流成为了治国理政的圣君明主。总的来说,其形象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始祖、人王、仙人。纵然今天所能看到的文献典籍中记载繁杂,但黄帝的三重身份并非混乱无章,而是伴随着先秦两汉的时代背景,有着相应的生成次序和主次身份变化。本文引言部分对选题背景、有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做了简单介绍。正文内容重点在于通过分析涉及黄帝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先秦两汉的社会背景,考察黄帝多重身份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第一章通过分析《左传》《国语》《大戴礼记》及《史记》等早期文献的记载,论证黄帝的世系延续与周代官方统治目的的密切联系。历史典籍对黄帝世系的记录是较为集中的,同时具有鲜明的儒化特征;“禘”这一祭祀行为模式是黄帝“诞生”之初天神化的证明,《山海经》中《山经》《海经》部分涉及黄帝与众神的描述也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第二章就黄帝如何成为治国理政的帝王模范进行了论述。黄帝最初的领导地位是在与蚩尤的对比中凸显出来的,《尚书》《逸周书》《史记·五帝本纪》对蚩尤作乱一事的描述侧重点是不同的,从三者的对比中能够看出当时人们对黄帝与蚩尤作为正邪代表逐渐明晰的变化过程。黄帝的帝王形象是其多重身份中最为特殊的,其始祖身份可以通过他人的侧面描述被证实,成为一种外在的客观结论式存在;而黄帝作为帝王的身份势必需要展现某些内化的人格特征,这一身份的塑成只能通过对黄帝行为话语的正面描写来表现,在这些对黄帝言行举止进行刻画和描绘的“书写者”中,最为活跃的便是诸子百家。“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的新兴士人是封建专制国家“臣”的前身,而这部分士人由于自身社会地位不高,故借助黄帝传播自己的思想、增加话语权。由于黄帝与道家的密切联系,且《庄子》一书亦有不少关于黄帝的记载,其中数处描述与《十大经》极为相似,故文中亦借助出土文献汉墓帛书《黄帝四经》对比了黄老之道与老庄之道的对立统一关系。第三章考察了黄帝神仙身份的生成过程。动乱的年代滋生先民对于生命长度的思考,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使统治者得以调动更多的权力和资源寻求长生之术,尤其在国力相对强盛的西汉。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黄帝又以其独特的地位成为得道成仙的代表,司马迁以隐晦之语表达了对渴望求道成仙之人的批判,而《史记》对黄帝的刻画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统治阶层对黄帝地位和形象的总结,黄帝完成了其在汉代之前动荡飘摇而又异彩纷呈的特殊历史时期的使命。汉代以后可见的有关黄帝的记载已经很少了,即使是对黄帝事迹的再叙述也未曾脱离此前设立的界定范围。结语对黄帝的多重形象作了简要总结。黄帝由代表上天的“皇天上帝”演化而来,但不同于汉代作为神仙系统一员的黄帝,二者之间隔着一位人间帝王的身份鸿沟,这表明黄帝的形象是在先民从对天的盲目尊崇到对人事的侧重与转移这一认识过程中被逐步塑造的。黄帝的身份虽多,却并不突兀,因为其处于中国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从尚未稳定到基本确立的先秦至汉代,这种特殊的环境是无法被复制的。因而在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定型之后,再没有谁如黄帝一般在具有多重迥异身份的同时还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尊重。黄帝崇拜这一现象,值得被历史也有资格被历史铭记。
谢蕙仙[4](2020)在《曹聚仁香港时期的散文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曹聚仁是民国时期的着名作家、记者,也是后来为新中国的和平事业而奔走的秘密使者。自1950年离开大陆南下后,曹聚仁在香港创作了大量的文字,而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一直流离于学界的外围。本文将在关照曹聚仁这一时期存留的各类作品基础上,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曹聚仁香港时的散文创作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研读。透过其繁杂的内容,去逐次分析其散文的创作特色、成因与价值意义等。本文将围绕曹聚仁1950—1970年在香港创作的众多报告文学、游记、传记、随笔等各类文本来展开对其散文的细致研究。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板块。其中引言部分主要是对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的介绍,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曹聚仁的生平经历,通过追溯大陆时期他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和社会活动,以及影响他一生的投笔从戎的战地记者生涯,到解放后他南来香港、晚年后又频频北顾大陆的生命轨迹来串联他的文学活动,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这也是窥探其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窗口。由此,以曹聚仁1950年南来香港为分界点,其生平经历主要概述为大陆时期的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和香港时期的南行与北归;第二章主要是归纳和整理了曹聚仁香港时期散文驳杂的内容。纵览他的散文书写,有硝烟弥漫的战地场面、厚重古旧的历史画卷、游览祖国山川的风物景致,也有驻足城市、回望故乡的细致情怀等,由于其散文题材的多样和所涉内容的繁杂,本文按其内容的集中大概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节为战地剪影,长达8年的记者生涯,亲临抗日、解放战争的种种见闻后来在香港集成了“采访系列”,除去战争场面的直接呈现外,曹聚仁还在其中书写各时期的国家民族政治经济动态、战争中的众生相等,力图全面还原战时的景象;第二节为历史与山水,一向以“史人”自居的曹聚仁,其散文中布满着历史的脚印,除直接书写的学术史、社会史、地方史、人物史外,他还在游记、行记中等去承载历史。同时,他的这部分游记散文如《万里行记》、《万里行二记》、《北行小语》等,也描绘着祖国风光、文化名城、风物习俗、民间传说等,充满着诗情画意;第三节为城与人,“城”主要是香港时期曹聚仁对于他曾经成长、生活、流徙过的上海、杭州、金华、蒋畈几地的刻画和书写,“人”主要是指作为文化名人的曹聚仁对于生平所交知己、亲朋师友的追忆等;第三章为本文的重点,结合其内容书写和艺术手法的特点来探讨其散文的总特色,主要从以下四节来进行说明:第一节是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观照。曹聚仁的散文书写可以说是一种介于文史之间的边缘文类,众多的历史书写注定他采用历史的态度、手法等去观照文学,于是,他的散文书写中,往往追求强烈的历史感、以史家立场和眼光来书写文学、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同时,他的散文又充满着文学气和书卷气,这主要表现在随处可见的引经据典、善于生发联想并讲究叙事技巧、重意境营造和追求画面美等;第二节是浓厚的乡土情结,幼年离开家乡漂泊在外、晚年客居他乡的生命体验使得曹聚仁的笔触无不投放在农村、故土上,于是,他在散文中便常常以“土佬儿”自居,关注乡村教育运动,关注各时期农民生活和农村动态,并直抒乡愁情怀;第三节是多重矛盾下复杂的情感体验,情感作为散文的灵魂,是作者精神风貌在文中的直接投射,曹聚仁长期以来矛盾复杂的心态反映在其散文中便形成了多种风格的磨合与较量,主要包括了理性之笔与情感之笔、轻松与沉重、“战士精神”与“隐士情怀”三方面的交织上,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没有传统作家那种固定的文风走向;第四节是跨界书写下的大陆文化想象与香港形象建构,曹聚仁与传统散文家很大的一个不同之处便是他同时拥有两岸的生活体验,这就注定着他会在无形之中对两种社会进行关照和对比书写,一方面,他散文中对北京形象、新中国形象的书写中建构了乌托邦式的大陆想象,另一方面,他为数不多的关于香港思想环境、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的提及展现的是一个资产阶级享乐天堂的香港形象;最后一章探讨曹聚仁香港时期散文创作的价值与地位。首先是对其散文特色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其人生经历之“杂”和学术背景之“繁”两方面来进行说明;其次是对其散文价值的探讨,本文认为曹聚仁这一时期的散文是不拘于时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书写,在五六十年代两岸散文的观照下,曹聚仁的散文突破了政治与商业的层层迷雾,恪守了知识分子独立自由的美好品质;最后是分析其地位影响,从两岸文学史对于曹聚仁这一时期散文的评价和定位来看,曹聚仁香港时期的散文处于一种在两岸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局面,其散文成就有被现实低估的嫌疑。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反思曹聚仁研究的现状,同时,也呼唤更多人关注曹聚仁这类小众作家。
常艳霞[5](2019)在《《山海经》中物占的文化阐释》文中研究指明《山海经》记载了较多上古神话,其中可以卜测祸福吉祥的神奇动物被称为物占,属于我国以动物的隐现定休咎的占候术。它们散发着原始文明的光芒,在后世文化传播中不断发展延续。本文整体统计《山海经》中物占的具体数目,以动物的类型分类,佐以典籍记载逐一考订。后从文化史角度分析《山海经》中物占的图腾文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他文化。本文以《山海经》中的具体物占为研究对象,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研读《山海经》,统计物占数目。将55种物占分为鸟占、鱼占、蛇占、兽占4类,考订各物占的名与实,分析其占卜意义。第二,从图腾崇拜与禁忌的角度出发,首先以吉兆鸟占凤凰为研究对象,分析凤凰与太阳鸟图腾的关系。其次,根据《山海经》中物占的外形特点,总结出《山海经》中物占的图腾崇拜模式,即人与动物合体物占的图腾崇拜模式、鱼与鸟合体物占的生殖崇拜模式。最后,以鸱鸮为例分析《山海经》中凶兆物占的禁忌文化。由于《山海经》中形似鸱鸮的物占皆为凶兆物占,故笔者以弗洛伊德的禁忌理论为依据,结合鸱鸮从吉到凶的文化意义迁移过程,阐释《山海经》中形似鸱鸮物占的文化意义转变原因。第三,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山海经》中物占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情感。首先,笔者分析占卜活动在古人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说明《山海经》中的物占亦具有此种作用。其次,阐释《山海经》中物占的亲族情感与政治情感。第四,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出发,首先阐释可卜测年岁丰穰、天象灾害物占的农业民俗,介绍《山海经》中物占神话传达的农业祭祀文化。其次,将《山海经》中的物占分为吉、凶两类,分析吉兆物占的祥瑞文化、凶兆物占的灾异文化。最后,将《山海经》中物占的颜色分类,结合各种颜色的文化意义,探究《山海经》中物占的颜色与所卜之事的关系。第五,讨论《山海经》中物占所体现的其他思想、文化。首先,《山海经》中可卜测气象灾害、战争等的物占,体现了古人根据动物可感知气压、声波变化的物候特点判读环境变化的朴素物候学思想。其次,因《山海经》中物占的所验之事皆与影响人与动物生存的灾难相关,故其中包含着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万物生命的生态文化。
王红霞[6](2018)在《被误读的《山海经》 ——以《水经注》引用《山海经》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上古时期的先民有着自己的地理观念和宇宙世界观,他们所能到达的百里方圆是他们所认识的现实地理,这些地理知识中又夹杂着神话宇宙观的想象成分。在中国古代地理发展进程当中,人所能至的地理愈广,见闻与知识愈多,现实与神话便相互交织,将原本虚构的神话地名“落实”于现实世界,原本的地名也随着人口迁移向外扩展,这在古代典籍中留下了大量的记述与线索。《山海经》被看做地理书籍由来已久,自郭璞,郦道元开始,书中的地名就被对应在现实地理方位中,更影响到明清学者对《山海经》地理的研究。《海经》的文本呈现与战国时期的地理想象和秦汉的地理构建有关。作为先秦时期的宇宙观,经过战国人的文本阐释以后,将其视之为“地书”,由此形成的想象地理模式对古代政治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扩张与迁移,使《山经》的地理记载也从东夷文化地域扩展到整个传统华夏地域中心。本文的研究着眼于从《水经注》对《山海经》的引用入手,分析《山海经》由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局部地理到天下地理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首先通过概述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政治地理的沿革,了解《山海经》一书地理学性质发生改变的历史背景。其次对《水经注》引用《山海经》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山海经》地名在现实地理的落实进行了简要的地域分类,从而探讨郦道元对《山海经》的文本理解与地理学误解。最后,通过前两部分看《山海经》的接受与误读,论述《山海经》从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从局域地理到天下地理的演变,并通过“河源昆仑”为例,看《山海经》地名如何落实在现实地理中,还分析了郦道元作《水经注》引用《山海经》对后世学者研究《山海经》地理的影响。
张晨[7](2018)在《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对《山海经》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以其奇幻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叙事模式深受广大网络读者的喜爱,它从西方奇幻文学发展而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形成独具中华文化色彩的网络玄幻小说。中国古典神话的虚幻缥缈与网络玄幻小说的奇幻虚构相映成趣,具有跨越时空的契合感,在相距几千年的文学时空中交相辉映。网络玄幻小说的作者从古老而又庞大的中国古典神话体系中获取创作灵感,用点击量和影响力证明了中国古典神话的现代价值,为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生活力。《山海经》被称作中国神话的鼻祖,记录了原始先民在物质生活和科技水平极端贫乏的时期对所处时空地域的认知思考,奇特的山川风物和夸张的神怪故事记录了原始先民无穷的想象力,是人类在儿童时期思维的体现。随着人类科技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慢慢摆脱了童年的稚嫩,进入成年期,信仰的缺失和精神的空虚促使人们向神话复归。现代文学创作尤其是网络玄幻小说展现出来明显的神话复归倾向,其创作在神话意象、神话母题和时空观念三个方面深受中国古典神话宝库《山海经》的影响。本次论文将借用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对网络玄幻小说展开研究,重点研究网络玄幻小说对《山海经》神话因素的接受,远古神话在现代依旧充满力量,为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借鉴意义,神话给予现代人乐园般的想象,这一乐园情结通过网络玄幻小说呈现出来,小说中奇幻迷离的神话意象,传奇怪异的神奇事物还有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吸引着现代读者的目光。神话母题在文化的传承中加入现代网络作家的想象,在神话时间的超越与神话空间的构建中续写着现代人的神话故事。网络玄幻小说对《山海经》中神奇事物的引用和神话故事的重构为小说创作提供了艺术素材,对《山海经》中神话母题的借鉴是小说生命意识的展现,对《山海经》中时空观念的引申是小说架构故事背景的基础。中国古典神话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刻在人们无意识脑海中的民族记忆。这种神话的复归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印证。民族文化通过现代作家的再次艺术创造,不再只是记录在古籍中的文化密码,而成为现代文化发展的助推剂,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玄幻小说通过对《山海经》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弥补了自身的文化缺陷,在为自身谋取发展的过程中,也试图为现代人构建一个全新的心灵栖息地,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心灵归属感。
韩珺[8](2016)在《想象的异域-《山海经》民族志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个民族都对其他民族充满了好奇,民族志就源于这种好奇。民族志是关于异民族人种、地理、制度、风俗、资源等内容的记述。中国历史上,关于异民族的民族志书写传统源远流长,历代史书、典志、游记、笔记中留下了大量关于海外四裔民族的记述,这些记述中,纪实与虚构、见闻与想象、知识与神话相互交织,这种虚实羼杂的民族志文献,与其说是古代民族的真实镜像,不如说是古代华夏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灵镜像,在为后世保留了大量古代民族的真实史料的同时,它们作为古代华夏关于异域和他者的想象,也是后人认识华夏民族心灵世界的重要文本。中国古代四裔民族志的书写最早可以在《山海经》中看到。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尤其是其《海经》部分,记述了四海之外大量的殊方异类之人、远国异域之物。现代学者已证明, 《山海经》中记述的这些四裔民族,原本只是无中生有,它们并非实际的存在,而只是基于误解和想象的虚构。但是,自古以来, 《山海经》中这些异域记述就被视为是对于华夏周边民族真实的记载,这些记述,不仅令古往今来的学者为考证其所述人种山川的具体所在和所指耗费了大量的笔墨,而且还对战国以降的历代朝廷和知识界的异域认知和民族志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本是子虚乌有的《山海经》之“国”被作为真实的存在在华夏周边落地生根。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山海经》中这些想象的异域方国。首先分析了西周至战国华夏知识分子华夷观的形成,这种华夷观正是《山海经》想象异域的重要观念背景。其次,本文对《山海经》异域民族志所呈现的世界图式和异域记述做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并对《山海经》异域想象的来源,即大一统的天下观和远方图物的知识传统作了简要介绍。最后,本文还分析《山海经》中的异域记述对后世传统民族志书写的影响,以扶桑国为例,看《山海经》中的异域想象如何落实到现实地理中。
刘捷[9](2015)在《《山海经》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海经》是记载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文献,全书的主要知识内容于战国时期便已成型,其中包含着先秦初民关于世界起源、天文历法、自然气象、文化发明、历史世系等方面的认识。然而此书的内容性质又在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迥然不同的判断,或以之为数术、或以之为地理、或以之为古史、或以之为小说,不一而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山海经》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是其中神话知识的接受者,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或思想意图,对此书的内容作出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阐释。但也正是在这关于《山海经》的漫长争议中,可以解读出古代神话在整个中国知识史中的不同位置及演变轨迹。本文首先在厘清神话概念的前提下,对《山海经》神话的本来面目及其背后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借鉴《天问》、《子弹库帛书》、《勒俄特依》等资料,对神话由口头传统转向书面传统的历史转变进行了大胆还原。其次,本文通过《山海经》与邹衍学派思想、《逸周书·王会》、《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作品之间的比较,对西汉刘歆校订《山海经》前此书的传承与接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介绍;在将《山海经》接受史上溯至战国时代的同时,又创新性地将此书的接受轨迹划分为“天人相通的神圣世界”、“日常生活的客观世界”、“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这三种路径。由此,将谶纬符应、汉魏辞赋、《水经注》、《博物志》、郭璞《山海经注》、唐宋官修类书等作品都纳入相应的接受轨迹,并对《山海经》在各个时代知识体系中逐渐边缘化的不同轨迹予以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文人士大夫的视角之外,发现了以明清日用类书、图像出版物以及通俗小说为代表的平民接受视角。这些明清市民阶层所催生的文化消费品既使得《山海经》知识焕发新生,又使得原本的神话知识改头换面为“海外赢虫”“山海异物”,渐渐成为“虚构的”、“怪异的”小说。纵观《山海经》接受史,它所勾勒的其实就是先秦神话在整个中国知识史中发展演变的过程。
郑若萍[10](2014)在《《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山海经广注》等23部小说集解》文中研究表明《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小说类着录小说作品六十五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清史稿·艺文志》着录的前二十三部,即《山海经广注》,《山海经存》,《山海经笺疏》附《图赞》、《订讹》,《读山海经》,《穆天子传补正》,《穆天子传注疏》,《谲觚》,《汉世说》,《世说补》,《今世说》,《明语林》,《陇蜀余闻》,《皇华纪闻》,《矩斋杂记》,《玉堂荟记》,《客途偶记》,《玉剑尊闻》,《潜园集录》,《关陇舆中偶忆编》,《客话》,《剧话》,《弄话》,《两般秋雨庵随笔》,《藤阴杂记》,皆为明清时人所作。本文以上述二十三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案语,简述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及研究现状等,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纵观海内外《山海经》研究五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观海内外《山海经》研究五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神话与地理并重 ——顾颉刚的《山海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研究之路:顾颉刚研究《山海经》的背景、经过及成果 |
第一节 顾颉刚研究《山海经》的背景与经过 |
第二节 顾颉刚研究《山海经》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廓清迷雾:顾颉刚对《山海经》的性质界定与价值重估 |
第一节 前代学者对《山海经》性质与价值的认识 |
第二节 顾颉刚对《山海经》性质界定与价值重估 |
第三章 地理考证:顾颉刚对《山海经》的地理学研究 |
第一节 顾颉刚对《禹贡》的认识与研究 |
第二节 顾颉刚对《五藏山经》与《禹贡》关系的研究 |
第三节 顾颉刚对《五藏山经》地域范围的考证 |
第四章 神话解读:顾颉刚对《山海经》中神话的研究 |
第一节 对《山海经》中神话的故事学研究 |
第二节 对《山海经》中神话的宗教史研究 |
第三节 对《山海经》中神话的民族史研究 |
结语: 顾颉刚《山海经》研究的影响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与当代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蚕神话的形成与嫘祖正祀蚕神身份的确定 |
2.1 蚕神话与民众生活的渊源关系 |
2.2 嫘祖先蚕身份的渐进性确定 |
第三章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空间分布及流传特点 |
3.1 嫘祖神话传说的空间分布与扩布过程 |
3.1.1 嫘祖原生神话传说圈:以河南西平、山西夏县、湖北远安为代表的点状聚焦 |
3.1.2 嫘祖次生神话传说圈:以河南新郑、湖北宜昌、山西沁河流域为代表的线状散射 |
3.1.3 嫘祖再生神话传说圈:以山东费县、四川盐亭、浙江杭州为代表的扇状蔓延 |
3.2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流传特点 |
3.2.1 在地化与同一性兼收并蓄 |
3.2.2 历史化与神话化交融共生 |
3.2.3 浓重鲜明的宗教化色彩 |
第四章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演绎与当代重构 |
4.1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演绎 |
4.1.1 河南西平:三月初六“嫘祖祭典” |
4.1.2 湖北远安:三月十五“嫘祖信俗” |
4.1.3 四川盐亭:二月初十“舞蚕龙” |
4.2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当代重构 |
4.2.1 文化品牌的打造:河南西平中华母亲节 |
4.2.2 传统庙会的翻新:湖北远安嫘祖文化节 |
4.2.3 旅游景观的营建:四川盐亭嫘祖国家纪念公园 |
第五章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 |
5.1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原始文化价值 |
5.2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文化价值 |
5.3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当代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先秦两汉黄帝形象的多重身份及其生成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黄帝的血缘始祖形象及其生成语境 |
第一节 《左传》《国语》中的黄帝 |
第二节 “禘”与《山海经》众帝神 |
第三节 《纪年》《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中的帝系 |
第四节 黄帝世系的集中和儒化特征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黄帝的圣君明主形象及其生成语境 |
第一节 对“蚩尤作乱”的不同解读与黄帝的身份变化 |
第二节 黄帝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 |
一、田齐政权与稷下学宫 |
二、诸子百家言黄帝 |
三、黄老道家对黄帝的集中抽离 |
四、从黄帝反观黄老之道与老庄之道 |
第三节 封建专制时期的帝王之尊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黄帝的神仙形象及其生成语境 |
第一节 黄帝的“天神”属性 |
第二节 《史记》对黄帝由“神”而“仙”的历史塑造 |
第三节 黄帝神仙形象的基本确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曹聚仁香港时期的散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 |
第一章 曹聚仁的文学活动:从大陆到香港 |
第一节 大陆时期: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 |
第二节 香港时期:南行与北归 |
第二章 曹聚仁香港时期散文创作的内容 |
第一节 战地剪影 |
第二节 历史与山水 |
第三节 城与人 |
第三章 曹聚仁香港时期的散文创作特色 |
第一节 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观照 |
第二节 浓厚的乡土情结 |
第三节 多重矛盾下复杂的情感体验 |
第四节 跨界书写下的大陆文化想象与香港形象建构 |
第四章 曹聚仁香港时期散文创作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曹聚仁香港时期散文特色成因探析 |
第二节 不拘于时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书写 |
第三节 在两岸的夹缝中生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5)《山海经》中物占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山海经》中的物占 |
第一节 《山海经》中的鸟占 |
一、吉兆鸟占 |
二、凶兆鸟占 |
第二节 《山海经》中的鱼占 |
一、可卜“大穰”的鱼占 |
二、可卜“旱灾”的鱼占 |
三、可卜“大水”的鱼占 |
四、可卜战争的鱼占 |
第三节 《山海经》中的兽占 |
一、可卜天象吉凶的兽占 |
二、可卜战争政事的兽占 |
第四节 《山海经》蛇占概述 |
一、“大旱”蛇占 |
二、“大水”蛇占 |
第二章 《山海经》中物占的图腾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山海经》中吉兆鸟占凤凰的图腾文化阐释 |
第二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原始崇拜模式 |
一、人类与动物合体物占的图腾崇拜模式 |
二、鱼与鸟合体物占的生殖崇拜模式 |
第三节 《山海经》中图腾的禁忌文化阐释——以鸱鸮为例 |
第三章 《山海经》中物占的政治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政治地位 |
第二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政治情感 |
一、个体好恶的亲族情感 |
二、心系国家的政治情感 |
第四章 《山海经》中物占的民俗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农业民俗文化阐释 |
一、卜测丰穰物占的农业民俗文化 |
二、卜测灾害物占的农业民俗文化 |
三、《山海经》中物占的农业祭祀文化 |
第二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祥瑞灾异文化阐释 |
一、吉兆物占的祥瑞文化 |
二、凶兆物占的灾异文化 |
第三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颜色文化阐释 |
第五章 《山海经》中物占的其他思想、文化 |
第一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物候学思想 |
一、感知气压变化 |
二、感知声波变化 |
第二节 《山海经》中物占的生态文化 |
一、人与自然和谐 |
二、珍爱万物生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被误读的《山海经》 ——以《水经注》引用《山海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先秦到北魏地理观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华夷地理观及想象宇宙观 |
第二节 秦汉地理的扩张 |
第三节 南北朝地理的变革交融 |
第二章 《水经注》对《山海经》的引用 |
第一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文 |
第二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体例分析 |
第三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地域分布 |
第四节 郦道元对《山海经》的理解与误解 |
第三章 从《水经注》引《山海经》看《山海经》的接受与误读 |
第一节 从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 |
第二节 从局域地理到天下地理 |
第三节 以“河源昆仑考”为例:从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 |
第四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对后世地理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对《山海经》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对《山海经》神话意象的接受 |
(一) 神话故事 |
(二) 神怪形象 |
(三) 神奇事物 |
二、对《山海经》神话母题的接受 |
(一) 文化英雄母题 |
(二) 死而复生母题 |
三、对《山海经》时空观念的接受 |
(一) 神话空间的创建 |
(二) 神话时间的超越 |
四、启示与现代价值 |
(一) 《山海经》对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神话形象的丰富 |
(二) 《山海经》对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艺术创造的启发 |
(三) 《山海经》对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生命意识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研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想象的异域-《山海经》民族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山海经》研究的各种取向 |
1.2.2 关于《山海经》中异域民族志的研究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战国华夷观的形成 |
2.1 《春秋》:从华夷混杂到华夷之辨 |
2.1.1 西周的“夏”与“夷” |
2.1.2 《春秋》:把戎狄蛮夷赶出“中国” |
2.2 战国华夷五方地理观的形成 |
第三章 《山海经》的民族志书写 |
3.1 《海经》天下四裔的地理图式 |
3.2 《山海经》中的异域民族风情 |
3.2.1 “异形”和“异禀”的人 |
3.2.2 物产:异域所有,中国所无 |
3.2.3 四方边远之地的蛮风异俗 |
3.3 《山海经》异域想象的来源 |
3.3.1 《山海经》世界图式与战国大一统的天下观 |
3.3.2 《山海经》民族志与“远方图物”的知识传统 |
3.4 古人对《山海经》异域记述的理解 |
第四章 《山海经》异域记述对中国传统民族志书写的影响 |
4.1 《山海经》与中国古代民族志书写传统 |
4.1.1 正史、典志中的四裔志书写 |
4.1.2 文人异域志和博物志 |
4.1.3 职贡图、百苗图、华夷图中的异域民族 |
4.2 以“扶桑国”为例:《山海经》从想象到现实 |
4.2.1 《梁书》“扶桑国”的虚构性 |
4.2.2 从扶桑神木到东夷扶桑国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山海经》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研究史上的《山海经》性质判断 |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一章《山海经》知识体系之原型 |
第一节 《山海经》的本来面目 |
第二节 曾经存在的神话世界 |
第三节 神话传承的危机与《山海经》的成书 |
第二章《山海经》接受轨迹的形成 |
第一节 邹衍学说与《山海经》的传承 |
第二节 《逸周书·王会》中的异域图示 |
第三节 《吕氏春秋》中的科学知识 |
第四节 《淮南子》中《山海经》神话的继承与再造 |
小结:从“原中国”到“传统中国” |
第三章《山海经》接受轨迹的发展 |
第一节 符应;天人相通的神圣世界 |
第二节 自然:日常生活的客观世界 |
第三节 反常: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 |
第四节 《山海经》知识的“边缘化” |
小结 |
第四章成为小说:《山海经》接受轨迹的转折 |
第一节 《山海经》的商品化 |
第二节 在精英与大众之间 |
第三节 经典与小说的对立 |
结语 神话学视野下的知识流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山海经广注》等23部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凡例 |
01.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 |
02. 汪绂《山海经存》 |
03.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图赞》、《订讹》 |
04. 俞樾《读山海经》 |
05. 陈逢衡《穆天子传补正》 |
06. 檀萃《穆天子传注疏》 |
07. 顾炎武《谲觚》 |
08. 章抚功《汉世说》 |
09. 黄汝琳《世说补》 |
10. 王晫《今世说》 |
11. 吴肃公《明语林》 |
12. 王士祯《陇蜀余闻》 |
13. 王士桢《皇华纪闻》 |
14. 施闰章《矩斋杂记》 |
15. 杨士聪《玉堂荟记》 |
16. 郑与侨《客途偶记》 |
17. 梁维枢《玉剑尊闻》 |
18. 屠倬《潜园集录》 |
19. 张祥河《关陇舆中偶忆编》 |
20. 李调元《客话》 |
21. 李调元《剧话》 |
22. 李调元《弄话》 |
23. 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纵观海内外《山海经》研究五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 [1]神话与地理并重 ——顾颉刚的《山海经》研究[D]. 宋亚. 山东大学, 2020(12)
- [2]“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与当代表述[D]. 冀荟竹. 山西大学, 2020(01)
- [3]先秦两汉黄帝形象的多重身份及其生成语境[D]. 朱子音.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4]曹聚仁香港时期的散文创作研究[D]. 谢蕙仙. 西南大学, 2020(07)
- [5]《山海经》中物占的文化阐释[D]. 常艳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被误读的《山海经》 ——以《水经注》引用《山海经》为中心[D]. 王红霞. 山东大学, 2018(12)
- [7]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对《山海经》的接受研究[D]. 张晨.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8]想象的异域-《山海经》民族志书写研究[D]. 韩珺. 山东大学, 2016(02)
- [9]《山海经》接受史研究[D]. 刘捷. 山东大学, 2015(12)
- [10]《清史稿·艺文志》着录《山海经广注》等23部小说集解[D]. 郑若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