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华的艺术之路

朱伯华的艺术之路

一、朱伯华的艺术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薛媛[1](2021)在《施补华及其诗文研究》文中提出

朱伯华[2](2019)在《中国书画笔墨纷争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中国书画家而言,向古代传统笔墨学习是其艺术生涯中的必修课,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古人"尽精微,致广大"的深刻洞察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要恢复古代书画家发现和创造的热情。我们的祖先发现的笔墨表现之法揭示了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人类文化艺术发展之路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中国笔墨呈现的精神世界活动以及其物质显现的转换机制将为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造提供参照系。

马瑶[3](2019)在《以永乐宫壁画为参照的高中白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都独具特色,对于美术课程来讲,有着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例如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壁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课程资源。本篇论文就利用了地区优势发掘永乐宫壁画这一优秀的资源,在此之前永乐宫壁画在高中美术课程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利用,而永乐宫壁画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中作为中国画壁画的鉴赏课出现。而开发利用这些地方美术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弥补国家统一编排美术教材这一不足,更能丰富高中生的美术课堂。本文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继而分析出白描教学可以作为一种新颖的课程进入到高中美术课程中去。笔者在本篇论文中按四大板块去进行研究。首先在第一板块,笔者对永乐宫壁画的白描艺术进入高中美术课程进行了分析,这个版块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永乐宫壁画白描的艺术价值;第二部分则讲了永乐宫壁画作为实验高中美术课程中的运用;这一大板块从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两个方面对永乐宫壁画进入高美术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二大板块主要讲了白描教学作为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笔者主要从本校的美术教育发展状况和永乐宫壁画作为本校美术课程开发的优势来讲;主要体现了白描教学在本校的美术课堂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第三大板块主要讲了永乐宫壁画的“线”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这一部分是整篇论文的重点同时也是整篇论文最精彩的部分,在这一板块里笔者根据高中美术课本里的大纲和要求开发出来一系列的美术鉴赏课和美术实操课;根据课程的研究和老教师们一起探讨再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不断的打磨课程;最后根据课程的开发研究在第四部分笔者也对地方课程开发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本篇论文也介绍了笔者在取得了一系列的显着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笔者解决问题的方式。地方独具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还需要我们年轻的一代教师去发掘,同时笔者希望借此机会可以为当地所属的高中美术教育事业增添一抹色彩。

李珂杨[4](2019)在《民国时期女童子军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童子军组织是民国时期我国最大的青少年女性教育团体,最早由上海仓圣明智女子中学创办。从1919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的女童子军教育共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北洋政府时期,全国童子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政府也对童子军教育不加干涉。因此各地童子军办理情况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办法,全国童子军教育呈现出自主性、分散性的特点,政治色彩较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统一办理童子军教育,不仅成立了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制定各项组织条例,还规定初中必须实行童子军教育。在童子军党化的过程中该种教育呈现出强制性、系统性的特点,政治色彩大大加强。虽然女童子军在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始终没有独立的领导机构,但却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女童子军团,单独的登记制度,专属的制服和专为女性设置的课程内容。广大女性儿童通过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从事各类社会服务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自身的独立意识和服务精神。并通过与世界各国女童子军的交往,开拓了视野,建立起女童军间的深厚情谊。女童子军教育使女性逐渐摆脱传统社会带给女性的桎梏,她们开始走出家庭,并将自己看作国家的一份子,承担起家庭与社会赋予她们的双重责任。在当时,女童子军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推动了近代妇女的解放运动;在现代,女童子军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为先、学生本位、重视实践的教学思想与自主探索、团队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对当今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张锴锋[5](2019)在《论古代书法中的“经营”意识》文中认为“画”有“经营”,“书法”亦有“经营”,并且书法中所体现出来的古人的“经营”意识比“画”中之“经营”意识还要久远。从汉字酝酿始,“经营”的意识就已经伴随其中了,并且这种伴随在整个造字过程中的“经营”意识被后人归纳为“六书”。“六书”理论的创立,不仅表明了古人对汉字具有了很高的经营意识,同时也是对汉字结构的自觉。“经营”意识在古文字阶段使汉字向着“简”与“速”的方向演进。在今文字阶段,经营意识由“求简”、“求速”逐渐向“求美”转移,至五种书体具备后,汉字演进动力逐渐转化为书法发展的内驱力,围绕着“书法艺术”的经营意识也随之形成。“意在笔先”可谓千古名言,而对其中之“意”字,指的就是“经营”之意,并且这种经营又有两个维度,一是对书法形质层面的经营,二是对人书写前的心境的经营塑造。书法中的经营意识还孕育出了书法之笔法,结构、章法以及墨法,使得书法之法走向丰富。结字以及章法中的“三造一谋”更是书法经营意识的体现,并使的书法之法趋向完善。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书法经营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儒家思想中重秩序、重规矩以及重“文饰”的礼乐文化意识形态将书法经营导向“法则”与“形式”;并且儒家中庸思想不仅为书法经营奠定了以“中和为美”的基调,而且中庸思想中所蕴含“用中”、“时中”的方法论更为书法经营实践提供了指导。在书法史中,受儒家思想影响并将书法经营至极致的书法家很多,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又非“笔下有忠义”之颜真卿以及“心正则笔正”之柳公权莫属。儒家思想使得书法艺术具有了人为雕琢的痕迹,表现出一种对于人为经营下的秩序化、程式化、规则的追求,而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自然”,恰是对人为刻意经营意识的解构与消解。道家“自然无为”以及“虚、朴”思想分别对书法中带有功利属性的人为法则以及人为刻意经营下的“文饰”给予了批判与消解,并表现出一种对于个体自由精神的推崇,这些又可以在魏晋书风中体现出来。在书法史中具有典型道家色彩的书家很多,而在这些书家中又属“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的张旭以及主张书法要“无法”与“无意”的苏轼最为典型。

靳雅权[6](2018)在《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磁州窑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它为人所知源自1918年河北省巨鹿镇宋代古城的发现,伴随着之后天津博物院的调查和北平历史博物馆的发掘,这一史籍中绝少提及的民间窑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瓷器上所绘的精美纹饰而闻名。磁州窑始烧于五代后期或北宋初年,从初创伊始,就积极地吸取和采用其他窑场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并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历经多方借鉴和摸索,终于创制出独具魅力的瓷器彩绘装饰,自北宋晚期至金代而渐臻成熟并达到鼎盛。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高度发展,制瓷业繁荣兴旺的宋金时期,磁州窑质朴、生动、明快、豪放的彩绘装饰形成鲜明的特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即以宋金时期磁州窑的彩绘装饰为对象作综合深入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提出对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装饰进行专门探讨的意义。经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整理,陈述有关磁州窑及其彩绘装饰的研究史,介绍与本论题相关的观点和成果,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对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进行类型分析与历史分期。类型分析选取的典型的主题纹饰是时代地域、文化传统、审美意识、思想观念、社会风尚、民族习俗等在瓷器装饰上的集中反映。按照题材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植物类纹饰、动物类纹饰、人物类纹饰、山水类纹饰,每一大类中根据具体情况再细分小目。首先,分别简述每一类目纹饰在宋金以前的历史发展源流。因为瓷器上的装饰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有其历史渊源,以往和同时代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都会对其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后,在对彩绘汇总、梳理、比对、归类的基础上,进行考古类型学的考察。为了便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剖析彩绘的总体面貌,标本的来源相当广泛,既有考古发掘的窑址、墓葬和窖藏等资料,也有传世的私人和馆藏器物,对后者做到慎重辨识和采用。最后,探讨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分期及具体时代。根据进行类型分析的器物在考古单位(窑址、墓葬、窖藏等)中的共存关系、窑址中的地层叠压或打破关系和相关纪年资料,结合彩绘装饰的工艺技法、布局构成、表现手法和审美风格等特征,以磁州窑的中心窑场——观台窑址的历史分期为参照,将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期。在确定分期的基础上,对各期特点和具体年代展开讨论。第二章剖析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形成的社会背景并论述在该背景下彩绘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特点。宋金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艺术审美、陶瓷产业等方面因素对磁州窑及其彩绘装饰的兴衰具有不同程度的决定、影响和制约作用。北宋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持了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施行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当政者开明的立场和对文化的推崇导致思想的开放与文化的发达,促进了文人阶层的壮大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知识的推广普及。学术文化讲求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等理论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和实践。北宋宫廷对文艺的垂青和提倡带动全社会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开创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且更加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宋代社会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远超前代。在女真人灭辽、侵宋的攻掠中,北方广大地区(也就是磁州窑的主要窑场所在地)遭到巨大破坏,形成金国与南宋南北对峙的格局后,金人采取措施促进休养生息,社会经济逐渐复苏,总体上可视为北宋的延续和发展,有的方面已超过北宋时的水平。金朝向“金源内地”移民和将猛安谋克部外迁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金廷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迁都燕京等举措也都有力地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和汉化。文化的交融体现在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延续下来,女真族文化由于受到冲击而选择接受并加快转变,同时为前者注入新的因素。金代文艺明显受到北宋的影响。北宋时居于主导地位的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被削弱,庶民文化艺术获得机遇而蓬勃发展。宋金时期陶瓷产业在技术、工艺上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燃料以煤代柴、窑炉结构的改进、装烧技术的变革和装饰工艺的创新等几方面。磁州窑彩绘装饰是在宋金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发展阶段和进程,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进步、经济发达、文艺繁荣、制瓷业兴盛的真实反映。第三章总结宋金磁州窑彩绘的艺术特征及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艺术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题材内容方面。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和源于现实生活的体悟表现,显示出写实化和世俗化倾向。既博取各门艺术之长,又把握陶瓷手工业的传统和规律。第二、构图布局方面。从装饰的角度看,分为三种类型:图案装饰构图;接近国画的装饰、图案式的排列;单一的接近国画的装饰构图。从绘画的角度看,具有三种特征:满繁与疏简;裁切与整体;节奏与韵律。第三、工艺技法方面。刀签的特点在于稳健和力度,毛笔的长处在于挥洒自如,二者的配合亦能相应成趣。率意摆脱了拘谨刻板,工致避免了粗放简陋。笔墨技法具有圆满纯熟、精准简练的表现力。第四、风格审美方面。对图案与绘画兼收并蓄,装饰性与写实性相辅相成。单体与组合两种形式效果各异,宋金时期流行的组合形式影响深远。彩绘还因其民窑的属性而体现出程式与自由两种特征。第五、在归纳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特征的前提下,探讨其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磁州窑彩绘几种主要装饰工艺题材趋同,效果相近,说明了相互间的联系和相通之处,但实际上各自又有着不同的渊源、形成路径和风格特点。所以,比较它们与前期和同期装饰工艺之间的关联,揭示它们产生、发展、成熟直至衰落的脉络和互相影响的进程,可以更好地认清它们共有的面貌、各自的规律与阶段性特征以及持续发展或最终消亡的动因。第四章探讨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与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按照第一章所分四大类:植物类纹饰、动物类纹饰、人物类纹饰、山水类纹饰,在每一类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彩绘装饰图样,广泛联系宋金时期其他各门类艺术形式和作品,其中涉及绘画(主要为传世纸绢绘画、墓葬壁画、宗教壁画、建筑彩绘、木刻版画等)、雕塑(主要有墓葬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建筑雕塑、陶瓷雕塑等)、金属工艺(主要有金银器、铜器等)、染织、漆器等,力图发掘磁州窑彩绘与宋金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关联。从图像学、美术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近似与差异,探寻它们内容形式传承与变异的源头,阐释它们互相发生作用的动因、路径、过程和结果,从而能够发现: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受到同时代诸多艺术门类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可以看到,磁州窑彩绘也给其他艺术以或多或少的潜在影响。第五章阐述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时代的更迭、地域的差异,装饰纹样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是从古至今不同社会阶段中神灵崇拜、巫祝祭祀、礼仪制度、审美喜好、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俗心理、地理气候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因此都与特定的时代、民族文化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很多方面对促其产生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鲜明而直接的反映。透过这些纹饰,我们可以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并创造且欣赏它们的主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便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题材、样式及风格等也反映出典型的时代思想观念,大体上涵盖着如下五类。第一、封建礼制。一方面体现了皇权威仪。另一方面规范着礼法纲常。第二、祈子延寿。表明了人们追求种族和生命延续的强烈生命意识。第三、纳吉禳灾。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害、保佑平安的共同心理。第四、福贵功利。透露着人们对幸福美满、富贵荣华和功名利禄的向往。第五、修身立德。主要分为高节迈俗、清正廉洁、守德知礼等几类。本文通过以上各项内容的全面剖释,归纳了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阐明了它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论述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样式与特征,探讨了它与同期各类艺术之关联,引申出它承载传达的观念习尚。其中,第一章对典型主题纹饰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分期断代,第四章深入探讨磁州窑彩绘与同时代艺术的广泛关联,这两部分核心内容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尚未有过的,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最后,本文得出如下认识: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装饰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满足民众和市场需求,饱含浓郁生活气息,意趣盎然、雅俗共赏、极富个性的风格体系。同时,我们应进一步看到,这些艺术的缔造者——民间画工匠师们的非凡创造力和杰出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陈锐[7](2017)在《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体育发展历史进程中,政府推动公共体育场的建设与设立起始于民国时期。此时期的公共体育场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是深刻认识民国时期体育历史的重要视角之一。但是,目前民国体育历史研究中,对公共体育场研究较为薄弱,多忽略了公共体育场作为组织机构的特征,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缺失。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个案法、访谈法,结合组织社会学理论、组织共生理论对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一)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设立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是在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存教育制度基础上开始建立与发展的,它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为“不入学校者”包括失学儿童、离开学校的学生、一般民众无论男女提供体育运动场所,设有组织机构,对民国时期的体育运动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局部探索期、初步繁荣期、艰难发展期。推动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动因分别是教育变革、强国诉求、抗建需要。三个阶段公共体育场建设与设立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探索期主要是江苏省内各县以及各省中心城市,初步繁荣期全国普遍设立,战争环境下大后方及非战争安全区域普遍设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定程度得到恢复。公共体育场的组织机构历经了行业协会到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历程。同时,也适应社会教育中心机构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共生以及与学校从局部尝试到逐渐体系化共生发展的过程,公共体育场核心职能之一社会体育指导通过社会教育综合机构、学校以及独立组织机构得到实现。政府对建设与设立公共体育场的认识也历经了逐渐适应历史环境成熟的过程。(三)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各个阶段具有共生性与独立性,外来性与民族性,教育性与民众性,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历史基本特征,体现了西方异质物在我国从移植到内化适应具体历史环境独特的概貌。通过三个阶段政府的积极倡导,公共体育场场地设备以多种形式遍布全国各地,提供了民众体育运动及社会教育的空间;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培养了人才;促进了运动会的普遍开展;产生了专业化的社会体育组织机构;推动了现代体育观念与思想的传播。(四)虽然民国时期政府意欲向“不入学校者”提供场所,通过独立专业人员指导。但是,指导功能由民众教育综合机构及学校实现较多。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主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环境较好,体育专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探索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组织目标定位不清,普遍缺乏稳定性。但是,公共体育场指导、推广等功能也开始显现。初步繁荣期省立公共体育场与部分县立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体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以推广社会体育为唯一目标,并形成了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独立设立组织机构的县立公共体育场并不仅仅存在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中,在全国以江苏省数量最多,组织机构最为健全。在战争环境下,部分大后方及安全地区省立公共体育场组织机构发挥着对县立公共体育场的指导作用,独立设置的县立公共体育场仍然在推动当地社会体育的发展。(五)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经验给予我们主要的启示有:稳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是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首要因素;增强公共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推进中的作用;公共体育场馆需要专业化的人员作为管理者;公共体育场馆需要向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当今体育场馆应当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综合性多样开发,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社会体育的推行需要体育场组织管理机构消除壁垒“和谐共生”。

谢楠[8](2017)在《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以多学科视角下的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理论研究法。利用摄影、录像、录音等先进的技术,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对花釉制作艺人进行深度访谈、参与陶瓷烧制,调查当地陶瓷的销售现状,搜集第一手资料。通过查阅矿物学、结晶学、物理化学等相关文献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磁州窑花釉的客观认识,保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花釉陶瓷产品的创新应用及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如何走向现代设计生活作出初步探索。磁州窑花釉是建国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研制的新型装饰艺术釉,是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陶瓷产品当中的杰出代表。由于时代和环境的改变,磁州窑花釉曾经辉煌已经成为记忆。烧制的艺人也越来越少,烧制技艺正在迅速消失,急需传承与创新。通过田野考察的分析,以亲身体验出发,对原料大青土的开采方式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对釉料配方和制备、坯料的配方和制备、坯料成型和施釉、烧成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图文结合式的记录,并注重磁州窑传统技术在现代烧制过程中的应用,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将陶瓷艺人口述、陶瓷实物、工具设备和文献资料相对照,从而更加全面掌握工艺的重点和难点,构建出烧制技艺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磁州窑花釉的色彩纹饰和造型特征进行解析,得出磁州窑花釉具有色彩丰富、纹样精到、造型质朴凝重、有文化内涵等优秀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技艺肯定要面临困境,只有在保持磁州窑花釉产品优秀的品质的同时,走进现代生活,和现代生活对接,了解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生产出让群众接受的产品,才能更好的传承发展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

邓佳[9](2017)在《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救亡图存的认识与行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致使儿童读物的编写也积极地转向抗战,将爱国主义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本文以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收集抗战时期的儿童读物作为原始资料,并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从而探究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并概括总结抗战时期利用儿童读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价值,为当代儿童读物编写能反映时代要求提供历史借鉴。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整体上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抗战时期儿童读物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背景。基于史实,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日本渗透侵华教育、抗战文艺运动兴起三个方面概括了抗战时期儿童读物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背景。第三部分: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描述抗战时期儿童读物的发展概况;呈现对儿童读物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量化分析;通过质性分析,归纳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第四部分:抗战时期利用儿童读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根据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阐发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价值;透过利用儿童读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意义,挖掘其对当代儿童读物编写的重要启示。

郭川[10](2017)在《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教人员”是对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员的统称,在民国社会,公教人员是一个精英阶层,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教职员则是政府的“智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公教人员又是一个中间阶层,是政府和民众的联接纽带,在思想领域起着控制、教化和引领“民心”的作用。因此,公教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公教人员,内迁比例非常之高,不论从自身阶层来看,还是从整个内迁移民来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是政府和国民抗战到底的精神支柱,公教人员的心态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对于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该阶层的历史进程,都是不容忽视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被卷入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整个战争期间,除了军事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之外,国民政府坚持长期抗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财政问题,面对内忧外患,国民政府由于生产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不足,只能以滥发纸币的方式来饮鸩止渴,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物价不可遏制的飞涨,最终导致国民生活陷入困境,这既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公教人员阶层,由于恪守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生活准则,这一阶层往往缺乏自我谋生能力,战争的暴发又剥夺了他们额外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抗战时期,公教人员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薪金生活。在大后方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随着物价飞涨的愈演愈烈,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真正沦入了“十儒九丐”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滑落,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战时社会“士农工商”传统秩序的本末倒置,公教人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滑落,使马斯洛所说人的“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需要无一得到满足。这无疑击穿公教人员作为现代“士人”能够安贫乐道的底线,进而由物质的“不够”产生精神的“不平”,公教人员的群体心态也经历了对国民政府由拥护到离心,直至对立的嬗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最为富庶的沿海地区迅速沦陷,使国民政府的收入骤减,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而非工业品,1937年、1938年,大后方连续两年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价的上涨。对于初到大后方的公教人员来说,还有着法币对地方货币的兑换优势以及中央人对地方人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普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义感所裹挟,也为“抗日救亡”的民族情绪所激励,这时公教人员普遍呈现“亢奋心态”,在行动上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着日军攻势的加强,大后方与华东各省、印度支那的联系被切断,同时大批难民涌入大后方,使外援减少而内耗加大。此时的公教人员,生活水准下降,战局的不利,也使公教人员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持续性和艰巨性,前期的亢奋心态开始冷却,代之以“沮丧心态”,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开始消极怠工。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基本上处于由“亢奋”——“沮丧”的“过渡期”。二、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1940年,宜昌的陷落,使大后方运输的咽喉——长江航道被扼制,继之滇湎、滇越公路中断,大后方的物资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使该年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面对突如其来、势头汹涌的物价上涨,公教人员普遍出现“焦虑心态”,在行动上则开始出现要求加薪、“跳槽”等自发性群体行动;1941年,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社会也随之发生动荡,公教人员对抗战前途开始感到悲观,普遍出现“迷惘心态”,只能寄希望于战争的提前结束,此期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自觉性的群体行动,开始有组织地逐级上书要求改善待遇。由于此期的物价上涨大都与日军对大后方的“疲劳轰炸”相伴随,大后方物价问题被军事压力暂时掩盖,公教人员的关注焦点得到转移,虽然不满情绪开始萌生,但却在同仇敌忾中自我压抑,总之,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处于“焦虑”——“迷惘”的“量变期”。三、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沦陷,大后方的海上走私渠道被彻底堵死,通往苏联的沙漠公路和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后方的物资需求,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军将几乎全部的海、空军力量都转投到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对大后方实施成规模的轰炸,日军陆军的攻击重点也转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后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军事压力的减轻,反而使大后方前一时期得到遮蔽的物价问题凸显无遗,国民政府对物价的管控乏力再也难辞其咎。1942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公教人员对战争的提前结束已不抱希望,普遍呈现“苦闷心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暴发,群体性行动开始升级;1943年,国民政府限价政策的失败,使公教人员的心态由前期的量化积累来到质变转折点,公教人员开始出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心态”,群体性行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直接针对政府的越级上书,基层单位再也无力对此加以掌控。所谓“民无信不立”,至此,蒋介石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民心。综合起来看,该阶段公教人员的心态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折期”。四、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1944年,大后方在工业生产能力下降的同时,粮食却获得丰收,大后方物价曾一度回落,但此时公教人员已不堪重负,普遍表现出一种“苦撑心态”,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彻底显露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开始公开发表不满言论,甚至并公开对政府进行抨击;1945年,随着日军进攻的恢复,大后方物价又开始疯涨,与盟国的凯歌高奏对照悬殊的社会现实,使公教人员普遍呈现出“绝望心态”,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惨胜”而已,胜利的短暂狂欢难掩对政府、前途的绝望,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满腹牢骚已经转化为要求政府改革乃至革命的要求,总体而言,无论是“苦撑”还是“绝望”,都已发生质变,这一阶段的公教人员心态可以用“质变期”来概括。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精英阶层与政府的疏离。经过八年抗战,公教人员的左翼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右翼则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政府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作为大多数的中间派则对政府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此时的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百孔千疮,作为执政基础和思想精英的公教人员,出于绝望而对政府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已然使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更何况还日益为政府的对立面所吸引和凝聚。体制内精英阶层的瓦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使之成为“脱序人”——即脱离了当时主流社会秩序的人。抗战期间,由于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下降,国民普遍对该阶层丧失敬畏之心,进而至于产生蔑视,该阶层的精英地位日益向边缘化滑落。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生活的窘境使之不得不采取有伤体面,以及有违于传统道德规范,甚至铤而走险的谋生手段,这使得公教人员在进行内省时自惭形秽,自我认同的失落使公教人员开始缺乏自信,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一惯坚守的信仰出现动摇;总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失落,使公教人员最终由吸附在体制内的精英阶层成为流离于体制外的“脱序人”,这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成为势在必然的事。

二、朱伯华的艺术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伯华的艺术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书画笔墨纷争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笔墨”是中华民族审美觉醒、审美自觉的必然结果和标志之一
二、“笔墨”是一个不断转换角色、不断增广内容的概念
三、建立“通感”──研求笔墨的“三部曲”
四、有关“笔墨”的讨论、争论及其他

(3)以永乐宫壁画为参照的高中白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起源与目的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一、永乐宫壁画进入高中美术课程的价值分析与教学应用
    (一) 永乐宫壁画的人文价值
    (二)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
        1. 布局方式
        2. 造型特点
        3. 线条技法
    (三) 永乐宫壁画作为实验高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1、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
        2 、提高保护国家文物意识
二、白描教学作为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 本校高中美术学情
    (二) 永乐宫白描作为高中白描课程开发的立足点
        1. 永乐宫壁画独特的艺术语言
        2. 永乐宫壁画具有独特的当地的优势
    (三) 白描教学丰富了美术课堂
三、永乐宫壁画的‘线”艺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一) 永乐宫壁画在高中美术鉴赏领域中的应用
    (二) 永乐宫壁画在高中美术白描教学中的应用
    (三) 永乐宫壁画在高中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中的应用
四、永乐宫壁画引入白描教学的成果及反思
    (一) 取得的显着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 启示与展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绝妙动宫墙——永乐宫元代壁画》教学设计
附录3 《韵味之美来自线条》教学设计
附录4 《假如壁画会说话——头、手、脚》教学设计
附录5 《保护传承永乐宫壁画》教学设计
附录6
致谢

(4)民国时期女童子军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
2 童子军教育的起源
    2.1 童子军组织的创办
    2.2 童子军教育的原理
        2.2.1 童子军教育的内涵
        2.2.2 童子军教育的理念
3 中国女童子军教育的发展历程
    3.1 北洋时期女童子军教育发展概况
        3.1.1 中国童子军组织初建
        3.1.2 中国女童子军组织出现
        3.1.3 童子军教育事业开展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女童子军教育发展历程
        3.2.1 初步开展阶段
        3.2.2 全面开展阶段
        3.2.3 迅速衰落阶段
        3.2.4 战后复苏阶段
4 女童子军的组织及制度
    4.1 女童子军的基层组织
        4.1.1 组织编制
        4.1.2 人员构成
        4.1.3 日常工作
        4.1.4 登记情况
    4.2 女童子军的制服与徽章制度
        4.2.1 女童子军制服
        4.2.2 女童子军徽章制度
5 女童子军训育概况
    5.1 女童子军的课程设置
        5.1.1 北洋时期的课程
        5.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课程
    5.2 女童子军师资培养
        5.2.1 短期训练班
        5.2.2 师范学校童子军专科
        5.2.3 体育教员兼任童子军教练
6 女童子军的主要活动
    6.1 户外活动
        6.1.1 宣誓游艺
        6.1.2 比赛露营
        6.1.3 旅行野战
        6.1.4 其他活动
    6.2 社会服务
        6.2.1 会场服务
        6.2.2 赈灾服务
        6.2.3 战时服务
    6.3 国际交往
        6.3.1 参加世界童子军活动
        6.3.2 与各国女童子军组织交往
7 女童子军教育的评价
    7.1 女童子军教育的意义
    7.2 女童子军教育的不足
余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论古代书法中的“经营”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经营意识”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选题缘起、意义及目的
第一章 古代书法中“经营”意识的渊源及形成
    第一节 汉字的酝酿:书法“经营”意识的萌动
        一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营意识萌动的逻辑起点
        二 “六书”的创立:汉字结构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书法“经营”意识的渐进与形成
        一 古文字的演进与经营意识之渐进
        二 书法“经营”意识之形成
第二章 “经营意识”在古代书法中的存在表征
    第一节 意在笔先:“意”即经营
        一 “意在笔先”之“意”在经营形质
        二 “意在笔前”之“意”在心境的营造
    第二节 书法之“法”的孕育
        一 点画之经营:笔法的孕育
        二 结构和章法的孕育与发展
        三 用墨之经营:墨法的丰富
    第三节 结体、章法中的“造”与“谋”:书法之“法”的丰富与完善
        一 结体之“造”
        二 章法之“谋”与“造”
第三章 儒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影响
    第一节 儒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导向
        一 构建秩序与规范: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
        二 礼乐文化的意识形态将书法之经营导向“法则”与“形式”
    第二节 中庸思想:书法经营实践的方法论
        一 中和为美:书法经营的基调
        二 中庸之“用中”思想与书法经营意识下的实践
    第三节 受儒家思想影响将书法之“法则”经营至极致的典型书家
        一 “笔下有忠义”之颜真卿
        二 “心正则笔正”之柳公权
第四章 道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影响
    第一节 道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消解
        一 “自然、无为”对人为经营下的法则的批判及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推崇
        二 “虚、朴”对人为“文饰”的批判与解构
        三 从魏晋书风看道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影响
    第二节 具有道家思想特色的典型书家
        一 “性嗜酒、豁达无所营”之颠狂人张旭
        二 “无意”与“无法”之苏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第一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类型学考察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植物类纹饰
    第二节 动物类纹饰
    第三节 人物类纹饰
    第四节 山水类纹饰
    第五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分期及时代讨论
第二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发展阶段论述
    第一节 社会经济因素
    第二节 政治军事因素
    第三节 思想文化因素
    第四节 艺术审美因素
    第五节 陶瓷产业因素
    第六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发展阶段论述
第三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艺术特征及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题材内容方面
    第二节 构图布局方面
    第三节 工具手法方面
    第四节 风格审美方面
    第五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
第四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与同期艺术关联探讨
    第一节 植物类纹饰
    第二节 动物类纹饰
    第三节 人物类纹饰
    第四节 山水类纹饰
第五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反映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封建礼制
    第二节 祈子延寿
    第三节 纳吉禳灾
    第四节 功名福贵
    第五节 修身立德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公共体育场的探索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探索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袁西洛江苏省内设立公共体育场建议书
    第三节 北洋政府公共体育场相关法令法规及重要教育会议议决案
    第四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第五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第六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初步繁荣
    第一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初步繁荣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南京中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第四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第五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艰难发展
    第一节 战争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法规的完善
    第三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艰难发展概况
    第四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第五节 战时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典型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上海县西门外公共体育场(1915-1927)
        一、创建过程
        二、组织机构
        三、体育运动的推广
    第二节 江苏镇江省立公共体育场(1931-1936)
        一、开办及发展历程
        二、组织机构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第三节 福建省立公共体育场(沙县)(1938-1942)
        一、历史沿革及内迁
        二、组织机构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与启示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附录1 民国时期着名公共体育场场长及指导员生平
附录2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图片一览
附录3 部分公共体育场统计表
文中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8)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状与背景
        一、磁州窑花釉的现状
        二、磁州窑花釉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结构与方法
        一、研究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磁州窑花釉的工艺特征
    第一节 釉料配方和制备
        一、主要原料、辅料和助熔剂
        二、呈色原料
        三、底釉和面釉制备
    第二节 坯料配方和制备
        一、坯料特征
        二、坯料的开采
        三、坯料制备
    第三节 坯料成型和釉料施釉工艺
        一、制坯成型工艺
        二、施釉工艺
    第四节 烧成工艺
        一、窑炉设备
        二、装窑
第三章 磁州窑花釉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磁州窑花釉色彩纹饰特征
        一、色彩丰富变化
        二、肌理巧得天成
        三、意境妙悟自然
    第二节 磁州窑花釉的造型特征
        一、器物造型质朴凝重的特征
        二、动物造型丰富情感的特征
第四章 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传承发展之路
    第一节 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面临的困境
        一、矿产资源紧缺
        二、煤烧工艺限制
        三、科技研发缺失
        四、教育培养匮乏
        五、传承方式转变
        六、产品销售影响
    第二节 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发展之路
        一、加强合作交流
        二、准确定位研发创新
        三、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人才
        四、形成文化产业聚集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二、抗战时期儿童读物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背景
    (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二)日本渗透侵华教育
    (三)抗战文艺运动兴起
三、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
    (一)抗战时期儿童读物的发展概况
    (二)对儿童读物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量化分析
    (三)对儿童读物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质性分析
四、抗战时期利用儿童读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界定
        1、抗战大后方
        2、公教人员
        3、日常生活
        4、心态
        5、嬗变
    二、选题依据
        1、选题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概述
    第一节 衣食住行
        一、衣不蔽体
        二、食不果腹
        三、住不安居
        四、行步维艰
    第二节 生老病死
        一、生不能养
        二、老不能孝
        三、病不能医
        四、死不能葬
第二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
    第一节 1937年—1938 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的“物价天堂”(1937-1938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亢奋心态(1937-1938 年)
        1、对自我的深刻反省
        2、对领袖的狂热崇拜
        3、对胜利的盲目信心
        三、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7-1938 年)
    第二节 1939年的大后方物价与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物价开始飞涨(1939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沮丧心态(1939 年)
        三、公教人员开始消极怠工(1939 年)
第三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
    第一节 1940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转折点(1940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焦虑心态(1940 年)
        1、对难以为生的焦虑
        2、对物价失控的焦虑
        3、对党国前途的焦虑
        三、公教人员的自发性群体行动(1940 年)
        1、要求改善待遇
        2、“跳槽”行为的蔓延
    第二节 1941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1941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迷惘心态(1941 年)
        1、对“身世将安托”的迷惘
        2、对“社会在动”的担忧
        三、公教人员的自觉性群体行动(1941 年)
        1、高校教职员向学校的群体性上书
        2、“平价大案”中公教人员的兔死狐悲
第四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
    第一节 1942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化(1942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闷心态(1942 年)
        1、对战争提前结束不再抱希望
        2、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出现
        三、公教人员群体行动的升级(1942 年)
        1、“跳槽”行为的普遍化
        2、“朱森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借题发挥
    第二节 1943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物价越限越高(1943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置疑心态—转折点(1943 年)
        1、苦闷心态已达顶点
        2、对政府能力的置疑
        三、公教人员群体事件频繁(1943 年)
        1、高校教职员向政府的群体性上书
        2、公教人员对《中国之命运》的抵触
第五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
    第一节 1944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与物价赛跑(1944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撑心态(1944 年)
        1、谁先到达终点
        2、对政府信心的丧失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批评(1944 年)
        1、个人抱怨的公开化
        2、对政府批评的公开化
        3、“陶云逵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口诛笔伐
    第二节 1945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物价的“天文数字”(1945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绝望心态(1945 年)
        1、对经济现状的绝望
        2、对党国现状的绝望
        3、对战后前途的绝望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1945 年)
        1、中间分子呼吁改革
        2、激进分子号召革命
第六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原因
    第一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物质原因—不够
        一、不兼职难以为生
        二、不典卖难以为生
        三、不挪借难以为生
        四、不贪腐难以为生
    第二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精神原因—不平
        一、不患贫而患不均
        二、不患寡而患不公
第七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后果—沦为“脱序人”
    第一节 公教人员社会认同的失落
        一、遭人怜悯
        二、被人欺辱
        三、“士农工商”的倒置
    第二节 公教人员自我认同的失落
        一、君子也喻于利
        二、君子也及盗泉
        三、君子也食嗟来之食
        四、君子也有所争
        五、再也不做“读书人”
    第三节 公教人员与政府的疏离
参考书目
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四、朱伯华的艺术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施补华及其诗文研究[D]. 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书画笔墨纷争浅析[J]. 朱伯华. 中国文艺评论, 2019(10)
  • [3]以永乐宫壁画为参照的高中白描教学研究[D]. 马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民国时期女童子军教育研究[D]. 李珂杨. 宁波大学, 2019(06)
  • [5]论古代书法中的“经营”意识[D]. 张锴锋. 天津美术学院, 2019(06)
  • [6]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D]. 靳雅权. 山东大学, 2018(02)
  • [7]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D]. 陈锐.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磁州窑花釉烧制技艺研究[D]. 谢楠.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7)
  • [9]抗战时期儿童读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邓佳.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10]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D]. 郭川. 西南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朱伯华的艺术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