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质量第一

办学理念,质量第一

一、理念治校 质量至上(论文文献综述)

颜佳[1](2021)在《文化变迁中的中学百年名校生存研究》文中提出

杨凯良[2](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杨杰[3](2019)在《中小学学校管理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以S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调查S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影响教师流失的现状,找出学校管理影响教师流失的具体体现,并提出改善学校管理的建议。论文在梳理学校治理、学校管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影响教师流失的因素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S县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回报少;教师对领导不信任而导致双方沟通存在障碍;管理模式追求高效,缺乏人文关怀;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参与不足。本论文结合访谈资料和个人经验,探讨了学校管理影响教师流失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学校宣传不到位导致教师对校内规章知之甚少;部分学校领导缺乏领导资质和领导能力;提倡成绩至上的价值导向;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受到限制导致教师的话语权被剥夺。在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后,论文最后提出:政府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并完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加大对校内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解释工作的同时注重服务意识,通过改变校长选拔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改善校长领导资质和领导能力。

宁凯[4](2018)在《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个行业的后备力量,其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问题、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论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开展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教育、以文化人等相关文献,充分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并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第二章理论基础,介绍和提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论文的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优秀品格与当代价值,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品格,及其对大学生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中的现实价值,为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研,编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问卷》共13题,包括6个单选题和7个多选题,用于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以及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调查共收集来自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等五所大学的有效作答被试4803人。调研结果对发现问题、查找成因、制定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五章新时代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文化迷茫、价值迷失、制度缺失、创新乏力、形式主义等五个问题。第六章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归纳为近代历史文化思潮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大学自身存在的短板等几个方面。第七章大学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教育实验,介绍在哈尔滨某大学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等组干预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进行“以文化人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国学课程教育、文化讲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和文化研讨会等措施,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十分有效的。第八章新时代大学改进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策略,提出了新时代大学改进文化自信教育的六个方面措施:一是以全面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二是以文化自觉培育为根本,推动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三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深化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四是以细化大学教学为手段,加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五是以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为突破,促进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六是以机制和氛围建设为保障,巩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要统筹设计,系统地落实各项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终形成一整套运行良好、成效显着的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机方略。

蒋蕾,李艳[5](2018)在《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建构的五重维度及其培育体系》文中认为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的培育是基于时代特征及其五重维度建构基础之上的培育体系建设。内涵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的精神实质、时代意蕴及高校党员干部的个性特征。他们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求真探索的理性精神、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决定其理想信念观更具稳定性、先进性、引领性、务实性的特征。结构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作为系统化认知,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和实践观分别构成了它的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历史维度、道德维度与实践维度。基于五重维度建构的各自规律和特点,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的内化与外化为核心,分别针对理论结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历史认知、行为表现建构培育体系。

吕游[6](2018)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想信念是指引大学生砸砺奋进的灯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越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越指日可待。论文以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列宁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现代性危机和时代价值为研究视角,以历史、比较、实证等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进程,分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分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指大学生群体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理解党、相信党、支持党、永远跟党走的坚强信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心。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的大学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树立正确和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学生共产主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6-1989年是其提出时期,1989-2002年是其发展期,2002-2012年是其成熟期,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是其新时期。理想信念的形成既是一个从本我到超我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自我内化的再创造过程,还是一个内化价值见证实践的交互性过程。自我、自主、情感、责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基础,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要素结构,迷惘、偏差、往复、上升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基本特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知、认同、内化的过程。当前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从教育对象而言,当前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既聪明伶俐,又感性任性;既个性张扬,又卓尔不群;既情商很高,又精致功利,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存在远大理想与当下现实的内在紧张、美好理想与脆弱信念的内在冲突、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内在矛盾。从时代背景而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市场化、理性化、个体化、信息化等现代性挑战。从思想思潮而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唱衰中国论等多种论调影响。从教育本身而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存在问题。应对问题和挑战,必须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一要创新教育理念,贯行整体育人与个性发展、主流倡导与多元包容、价值引导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二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与发展教育。三要创新教育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机制、教育管理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创新,面向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四要创新教育方式,要推动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建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网络教育宣传平台和阵地,依据大学生特点推进自主参与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五要创新教育环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培育创新大学精神,营造立志报国的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人文环境。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在明确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以理想信念的形成机制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李芳莹,眭依凡[7](2018)在《“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守持育人使命》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凭借开放、自主、多元、交互和共享等特征与大学进行创造性结合是时代与大学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这种结合既为大学立德树人带来了新思路与新路径,也提出了新挑战。"互联网+"时代大学既要积极应变也要守护其本真,为实现大学立德树人提供观念条件、教育力量、价值规范和责任要求。

周永,周东旭,陈禹娜,陈浩,娄亚非[8](2017)在《学贯海江,品德方厚:论大学校训精神——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大连海洋大学有"学贯海江,品德方厚"的校训精神和"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其校训精神内涵为:持续学习,到贯通江海为止;修身养性,到苦润天下为休;道法至上,到日月同辉不停。融大学校训于学校建设,可以完善学科体系,完备教学科研平台,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骆增翼[9](2017)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对以教师为核心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日益强烈,立足于学校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通过学校组织变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在反思以往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聚焦研究问题。选择典型的G初中作为分析样本,以管理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和理论,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全面、深入、持续考察G初中成立以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的组织变革真实运行图景。通过分析真实图景,进一步挖掘组织变革背后的影响因素,借鉴约翰·科特“领导变革八步法”,反思与探寻同类型或类似学校组织变革中可能具有的一般逻辑和实践方法。本文主体部分包括六章(除绪论和结语外)。第一章,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从注重个体到关注全体、从学科知识到综合知识、从外在培训到校本研修的变化,但学校组织存在的行政化组织关系、工具化教育取向、分割式学科划分等问题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学校组织必须以“专业”、“成人”、“发展”为取向,在组织结构、组织技术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第二章,G初中成立时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在调整组织结构、更新核心技术、创设合作文化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挑战: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支持;强迫式的技术改造不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分数为取向的评价文化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第三章,G初中在组织结构改造中,将明确的分工协作体系、规范灵活的工作标准、柔性化的运行机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学校组织结构的要素,坚持稳定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配合、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相结合的学校组织结构改造原则,进一步评估学校变革环境,实行轮岗制、整合职能部门、优化管理人员、修订完善组织运行制度、积极培育非正式组织。第四章,在“互联网+”背景下,G初中一方面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技术融合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教学实施、评价与科研能力和教师信息化素养;另一方面,为建构通畅及时的信息管理平台和培育类型多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持。第五章,G初中在秉持彰显人的价值、注重顶层设计、持续稳步推进的文化理念指引下,确定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由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文化改善路径,以营造学术型的学习氛围、支持反思性的教学常态、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着力点。第六章,以全景式的视角来回顾和反思G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实施的组织变革,分析变革中的经验与不足,尝试建构学校组织变革的一般逻辑与实践方法,明确学校组织变革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厘清变革中的几对关系、秉持几种变革意识以及采取变革的环节与步骤。

高静静[10](2016)在《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校园群体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只停留在功能层面,还体现在对文化和情感的追求。本文以建设和传播特色校园文化为出发点,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探讨高校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本文分五部分来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根据市场现状和产品特征,针对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特点进行细分研究;以用户为中心,分析产品中的情感因素;基于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理论,从用户体验的层次研究产品设计的创新原则;从情感传达角度论述产品的设计表达手法。第一部分:高校文化和创意产品的概述和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当下校园产品的核心理念和使命,并对现有高校文创产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研究。引出了现代高校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趋势。第二部分:首先以用户为中心,研究用户的情感需求和产品中的情感要素。以高校学生为主进行调查,从用户体验、用户心理特点、消费趋势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总结出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特点和情感化设计要素。第三部分:对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情感体验的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反思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产品要具备艺术引导力、功能体验、人文反思三大原则。同时在设计中要兼顾产品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仪式感和形式感,兼具开放性和个性化等设计手法。第四部分:从情感化角度阐述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表达。从语意传达、情感联想等方面进行高校文创符号的提取和应用。提出高校文创产品的情感设计表达手法:封存手法,象征性手法,互动性表达和系列化表达手法。第五部分: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结论:高校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探索是一项被强烈需求,并且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全面系统的对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可以为各大高校的文创产品设计活动提供参考。在产品流通的同时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播,更好地塑造校园文化品牌,发挥高校文化对校园群体的影响。

二、理念治校 质量至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念治校 质量至上(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3)中小学学校管理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以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稳定教师队伍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关键
        二、学校管理对教师流失有重要影响
        三、个人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研究
        二、关于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
        三、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因素
        四、学校因素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述和思考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校管理与学校治理
        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三、教师流失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S县中小学学校管理现状及教师流失现状
    第一节 S县教师流失现状
        一、S县教育概况
        二、近五年S县教师流失状况
    第二节 S县中小学学校管理现状
        一、科层制管理下,教师与学校领导沟通不畅
        二、单纯追求效率的管理模式忽视了人的需求
        三、学校的工作安排存在问题,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四、学校管理中教师的参与不足
第三章 学校管理影响教师流失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学校管理规章及其实施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一、对规章制度宣传不到位,教师知之甚少
        二、实施过程中注重硬性规则却忽视人文关怀
    第二节 学校领导的个人特征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一、部分学校领导缺乏领导资质
        二、部分学校领导的领导能力不足
        三、部分学校领导民主意识不够
    第三节 学校管理导向与风格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一、学校管理中成绩至上的价值导向
        二、缺乏民主的管理风格
    第四节 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缺位”导致教师流失
        一、教师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
        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受到限制
第四章 学校管理影响教师流失的个案
    第一节 个案一
        一、Z老师的简介
        二、私人时间被剥夺的教师
    第二节 L老师的故事分析
        一、L老师的简介
        二、一个并不把工作当做谋生手段的富二代
    第三节 H老师的故事分析
        一、H老师的简介
        二、职称晋级受限的小学教师
    第四节 关于我的故事
        一、我的简介
        二、迫切想要摆脱学校管理的人
    小结
第五章 通过改善学校管理来稳定教师队伍的思考
    第一节 权力下放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
        一、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
        二、建立并完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
    第二节 加大对校内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一、多渠道普及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二、做好校内管理规章制度的解释工作
    第三节 改善学校领导资质、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改变校长选拔方式,吸纳教师的意见
        二、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校长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文化自信
        (三)以文化人
    五、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自信”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文化自信教育”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以文化人”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
        (一)文化自觉理论产生基础
        (二)文化自觉理论概述
    三、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
        (一)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二)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集体主义教育的方法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核心内容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中华文化的优秀品格与当代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和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优秀品格和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认识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优秀品格
        (三)中国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品格和当代价值
        (一)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认识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品格
        (三)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意蕴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二、调查问卷编制说明
    三、数据处理
    四、调查结果
    五、调查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广泛的认同
        (二)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改进文化自信教育的应有之策
第五章 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迷茫
        (一)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广泛认同
        (二)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认知存在误区
        (三)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关注不够
    二、价值迷失
        (一)大学价值观念出现偏离
        (二)大学网络文化疏于规范和管理
        (三)环境建设重“硬件”轻“软件”
    三、制度缺失
        (一)制度文化意识相对薄弱
        (二)制度管理重“规范”轻“养成”
        (三)制度文化存在价值缺陷
    四、创新乏力
        (一)文化鉴别不力
        (二)文化创新不足
        (三)治理偏行政化
    五、形式主义
        (一)文化自信教育的“文本化”现象
        (二)文化自信教育的“物表化”现象
第六章 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思潮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损伤
    二、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侵蚀
        (二)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阻碍
        (三)市场经济的活动手段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削弱
        (四)市场经济的他律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冲击
        (五)市场经济的文化商品化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挑战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以个人为主的功利主义的侵蚀
        (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危害
        (三)手段多样的文化渗透与扩张
    四、大学自身存在的影响因素
        (一)对文化自信教育重视不够
        (二)文化建设水平不高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基础偏低
第七章 大学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教育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实验控制
    二、实验过程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问卷》编制
        (二)“以文化人工程”的文化自信教育实验干预方案
        (三)教育实验设计
        (四)教育实验假设
    三、实验结果
第八章 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改进的有效策略
    一、以全面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坚持整体育人,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动力
        (二)坚持以文化人,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手段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保障
        (四)利用重要论述和巨大成就,促进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二、以文化自觉培育为根本,推动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辩证的文化观
        (二)坚持传承发展,树立全面的文化观
        (三)坚持良性互动,树立互鉴共进的文化观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深化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价值认知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价值认同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价值践行
    四、以细化大学教学为手段,加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五、以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为突破,促进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加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
        (二)加强以挖掘革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
        (三)加强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
        (四)丰富活动手段提升文化自信教育工程质量
    六、以机制和氛围建设为保障,巩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加强各项机制改革创新提供发展保障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明确行为规范
        (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实现陶冶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建构的五重维度及其培育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的内涵及特征
二、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建构的五重维度
三、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的培育体系
    (一) 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培育的总体模型
    (二) 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培育的子模型体系

(6)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青年学生: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1.1.2 崇高理想:指引青年学生奋进的灯塔
        1.1.3 坚定信念:决定青年学生向上的高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分析视角
        1.3.1 特殊群体教育的分析视角
        1.3.2 现代性危机的分析视角
        1.3.3 时代价值的分析视角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理想信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1.3 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2 列宁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3 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4 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发展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渊源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19—1949)
        3.1.2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49—1956)
        3.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56—1966)
        3.1.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66—1976)
    3.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与实践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提出(1976—1989)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1989-2002)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成熟(2002-2012)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调查说明
        4.1.1 调查问卷说明
        4.1.2 深度访谈说明
    4.2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4.2.1 聪明伶俐但感性任性
        4.2.2 个性张扬但卓尔不群
        4.2.3 情商很高但精致功利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现状
        4.3.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远大理想与当下现实的内在紧张
        4.3.2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美好理想与脆弱信念的内在冲突
        4.3.3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内在矛盾
    4.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挑战
        4.4.1 市场化日益改变大学生的价值基础
        4.4.2 理性化日益改变大学生的信仰基础
        4.4.3 个体化日益冲击大学生的群体依赖基础
        4.4.4 信息化日益改变大学生的信息交换基础
    4.5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元性挑战
        4.5.1 西方自由主义的挑战
        4.5.2 原教旨主义的挑战
        4.5.3 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4.5.4 唱衰中国论的挑战
    4.6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4.6.1 教育机制存在问题
        4.6.2 教育内容存在问题
        4.6.3 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5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机制
    5.1 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
        5.1.1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从本我到超我的社会化过程
        5.1.2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价值自我内化的再创造过程
        5.1.3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内化价值见证实践的交互性过程
    5.2 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结构特点
        5.2.1 心理基础:自我、自主、情感、责任
        5.2.2 要素结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
        5.2.3 基本特点:迷惘、偏差、往复、上升
    5.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
        5.3.1 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5.3.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5.3.3 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6 创新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6.1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6.1.1 整体育人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6.1.2 主流倡导与多元包容的教育理念
        6.1.3 求知求真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6.2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内容
        6.2.1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6.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2.3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教育
        6.2.4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与发展教育
    6.3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6.3.1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机制
        6.3.2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机制
        6.3.3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6.3.4 面向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6.4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
        6.4.1 推动以思政课为主渠道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6.4.2 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6.4.3 建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网络教育宣传平台和阵地
        6.4.4 依据大学生特点推进自主参与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6.5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6.5.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5.2 培育创新大学精神,营造立志报国的学习环境
        6.5.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崇德向善的人文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7)“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守持育人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德树人:大学必须守持的核心使命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立德树人的机遇与挑战
    (一) “互联网+”时代为大学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守护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9)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教育工作实践的反思
        二、个人研究旨趣的聚焦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学校组织变革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新变化对学校组织的挑战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变化
        一、从注重个体到关注全体
        二、从学科知识到综合知识
        三、从外在培训到校本研修
    第二节 原有学校组织不适应新变化的表现
        一、行政化的组织关系
        二、工具化的教育取向
        三、分割式的学科划分
    第三节 新变化对学校组织变革的新诉求
        一、以“专业”为取向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二、以“成人”为取向的技术运行机制
        三、以“发展”为取向的自主合作文化
第二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阶段实践
    第一节 G初中成立时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
        一、G初中成立前后的概况
        二、G初中成立初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
    第二节 G初中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变革十年实践
        一、G初中组织变革的阶段划分
        二、G初中组织结构的调整
        三、G初中核心技术的更新
        四、G初中合作文化的创设
    第三节 G初中组织变革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新困境
        一、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支持
        二、强迫式的技术改造不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三、分数为取向的评价文化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
第三章 立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结构改造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理论与内涵
        二、学校组织结构特征与类型
    第二节 G初中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目标与原则
        一、促进教师发展的理想组织结构
        二、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原则
    第三节 G初中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内容
        一、学校组织环境的评估
        二、2011年G初中组织结构的改造
        三、2014年G初中组织结构的再改造
第四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技术改进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技术
        一、“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下的学校组织技术
    第二节 G初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技术融合
        一、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诉求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技术改进
    第三节 G初中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技术更新
        一、建构通畅及时的信息管理平台
        二、培育类型多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第五章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善
    第一节 教师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二、教师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
    第二节 G初中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方法
        一、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理念
        二、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路径
    第三节 G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着力点
        一、营造学术型的学习氛围
        二、支持反思性的教学常态
        三、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
        四、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
第六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逻辑
    第一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关注的基本问题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容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主体
        三、学校组织变革的方法
        四、学校组织变革的评价
    第二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需厘清的关系
        一、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关系
        二、问题导向与优势挖掘的关系
        三、变革愿景与变革行动的关系
        四、科层式管理与专业自主的关系
        五、变革频率与变革效果的关系
        六、内部参与与外部支持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的意识与行动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坚持的意识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环节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步骤
结语 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凝聚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10)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综述
        1.2.1 高校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趋势
        1.2.2 高校文化创意产品国外研究现状
        1.2.3 高校文化创意产品国内现状
        1.2.4 国内市场分析
    1.3 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1.4 论文的实施方案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文创产品与情感化设计相关理论
    2.1 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与要素
        2.1.1 当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输出
        2.1.2 高校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
    2.2 高校文创产品的类别和特点
        2.2.1 分类依据
        2.2.2 基于功能的产品分类
        2.2.3 基于情感的产品分类
    2.3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2.3.1 情感化设计的概述
        2.3.2 心理学角度的情感解析
        2.3.3 情感化设计的分类
第3章 用户群体的情感要素分析
    3.1 用户文化特征
    3.2 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研究
        3.2.1 影响用户情感的因素
        3.2.2 用户群体的情感特征
    3.3 用户群体的消费趋势
        3.3.1 用户群体的消费特点
        3.3.2 购买行为分析
    3.4 高校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定位
        3.4.1 典型用户的行为和情感需求分析
        3.4.2 典型用户的情感需求总结
第4章 高校文化产品的创新原则
    4.1 艺术性原则(情感化设计的本能层)
        4.1.1 高校文创产品的造型的美感塑造
        4.1.2 高校文创产品的色彩配置
        4.1.3 高校文创产品的风格把控
        4.1.4 高校文创产品的材质选择
    4.2 体验性原则(情感化设计的行为层)
        4.2.1 体验层面的情感交流
        4.2.2 仪式感的运用
        4.2.3 兼具开放性原则
        4.2.4 兼具个性化原则
    4.3 积极的文化反思原则(情感化设计的反思层)
        4.3.1 反思层面对用户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4.3.2 高校文创产品的反思设计要素
    4.4 产品中功能体验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协调
第5章 高校文创产品的情感表达手法
    5.1 情感符号的应用
        5.1.1 文化和情感符号的要素
        5.1.2 符号在产品中的运用
    5.2 高校精神与校园物质文化符号
        5.2.1 高校精神文化
        5.2.2 校园现象和意识形态
        5.2.3 校园景观
        5.2.4 区域文化特色
    5.3 文化和情感的表达手法
        5.3.1 校园文化和情感的封存表达
        5.3.2 校园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性表达
        5.3.3 校园文化和情感的互动式表达
        5.3.4 高校文创产品中情感的系列化表达
第6章 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实施案例
    6.1 大连工业大学校园文化元素提取分类
        6.1.1 校园文化符号和提取
        6.1.2 大连地域文化解析和材质的选择
    6.2 产品设计实施
        6.2.1 定位与原则
        6.2.2 产品形态创意过程
    6.3 营销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高校文创产品调查研究统计表
    附录B:针对产品类别的用户意向调查研究统计表
作品展示
致谢

四、理念治校 质量至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变迁中的中学百年名校生存研究[D]. 颜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3]中小学学校管理对教师流失的影响 ——以S县为例[D]. 杨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策略研究[D]. 宁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04)
  • [5]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观建构的五重维度及其培育体系[J]. 蒋蕾,李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6]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D]. 吕游.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7]“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守持育人使命[J]. 李芳莹,眭依凡.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2)
  • [8]学贯海江,品德方厚:论大学校训精神——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 周永,周东旭,陈禹娜,陈浩,娄亚非.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7(11)
  • [9]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D]. 骆增翼.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10]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高静静.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办学理念,质量第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