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与住房研究会住宅厨卫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会员大会报告

中国房地产与住房研究会住宅厨卫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会员大会报告

一、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厨房卫生间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工作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区文谦[1](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郭璐阳[2](2013)在《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在老龄化问题上,老年人居住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老年社区与老年住宅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居住问题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老年社区成功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老龄化相关课题作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立足本省,对安徽地区养老设施进行充分实地调研,围绕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方法这一中心,提出具体设计原则、要求和策略。通过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期望了解安徽地区老年人的居住现状及对居住空间环境的需求;找到适合安徽地区老年社区的居住模式和规划特点;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分析本地区老年住宅设计应注重的原则及细节;通过本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未来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项目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赵强[3](2012)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健康”、“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逻辑方式,针对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分析健康、生态、社区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健康生态社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治疗良药”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社区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概况,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架、指标项内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不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为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客观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与“社区疾病”有关的城市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社区,立足于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充分挖掘了各层级指标之间和同层级内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按照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的方法,创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数学模型,为社区决策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客观、实用的基础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详细介绍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案例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社区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苗乐如[4](2012)在《审时度势 应对挑战 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发展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五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理事:2011年是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多变复杂的一年,也是房地产业面临政策和市场双重考验的一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会按照五届三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发

李南[5](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刘志峰[6](2011)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集两会力量为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1月15日)两会各位理事、同志们: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事日程。上午,我们举办

朱中一[7](2011)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文中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2011年1月15日审议通过)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3月下旬,我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指导下,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顺利进行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以刘志峰为会长的新一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会。

董赤[8](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林润泉[9](2008)在《住宅产品与住宅设计相链接“二次技术开发”是关键》文中研究表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衷心感谢大家参加委员会一年一度的年会。刚刚周部长对委员会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李辉[10](2007)在《绿色、环保、节能 创建和谐住宅环境——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07年年会在京召开》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11月13日,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07年年会在北京海特饭店隆重召开,大会历时两天,在充分征求会员单位意见基础上,选举产生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

二、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厨房卫生间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工作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厨房卫生间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既有研究概况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基础
        1.4.4 研究视角
        1.4.5 研究方法
        1.4.6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2.2.1 保护原则
        2.2.2 保护方法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2.3.1 资金管理体系
        2.3.2 保护管理体系
        2.3.3 教育科研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3.4.5 其他构筑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4.3.4 公众参与不足
        4.3.5 利益诉求多样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4.4.1 制度层面策略
        4.4.2 理念层面策略
        4.4.3 技术层面策略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5.3.1 定位分层
        5.3.2 保护分层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本章小结
结论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研究对象及课题的确立
    1.2 研究背景分析
        1.2.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1.2.2 我国养老方式分类及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探索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5 工程应用价值
    1.6 论文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论文研究方法
        1.6.2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老年社区发展现状分析
    2.1 独立老年社区概念及特征
        2.1.1 独立老年社区概念
        2.1.2 独立老年社区特征
    2.2 国内老年社区发展概况分析
        2.2.1 国内老年社区发展现状
        2.2.2 国内典型老年社区案例调研分析
    2.3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简介
    2.4 欧美发达国家老年居住建筑和社区发展概况
        2.4.1 国外老年住宅形式分类总结
        2.4.2 欧美发达国家老年居住建筑和社区发展概况
        2.4.3 亚洲老年居住建筑和社区发展概况
        2.4.4 国外典型老年社区案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基础
    3.1 安徽地区老年人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3.1.1 安徽地区老年人数量、年龄分布及预期寿命
        3.1.2 安徽地区老年人家庭结构
        3.1.3 安徽地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
        3.1.4 安徽地区老年人收入情况
        3.1.5 安徽地区老年人多发慢性疾病分布情况
    3.2 安徽地区老龄化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3 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特征分析
        3.3.1 老年人生理特征与环境需求
        3.3.2 老年人心理特征与环境需求
        3.3.3 老年人社会行为特征与环境需求
        3.3.4 安徽地区老年人养老居住意向
    3.4 安徽地区养老设施需求问卷数据分析及结论
        3.4.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3.4.2 养老模式调研平、
        3.4.3 养老设施调研
        3.4.4 问卷统计的调查结论
    3.5 安徽地区社会发展因素与老年社区建设
        3.5.1 安徽地区老年社区总体概况
        3.5.2 合肥地区养老机构调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地区新型老年社区规划研究
    4.1 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4.1.1 气候影响因素
        4.1.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3 地域传统文化影响因素
    4.2 老年社区选址原则
    4.3 老年社区建设场地与总平面设计
        4.3.1 老年社区的功能内容
        4.3.2 老年社区的整体布局
        4.3.3 老年社区的道路交通
        4.3.4 老年社区交往空间的设计
        4.3.5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4.4 倡导新型老年社区
        4.4.1 强调“居家养老”的居住状态
        4.4.2 打造亲情人文社区环境
        4.4.3 休闲度假型老年社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地区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研究
    5.1 老年住宅的定义
    5.2 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一般性原则
        5.2.1 安全性设计
        5.2.2 实用性设计
        5.2.3 健康性设计
        5.2.4 灵活性设计
    5.3 老年居住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5.3.1 居住单元出入口设计
        5.3.2 公共楼梯和电梯设计
        5.3.3 公共走廊设计
    5.4 老年住宅居室空间设计
        5.4.1 门厅
        5.4.2 起居室
        5.4.3 卧室
        5.4.4 厨房
        5.4.5 卫生间
    5.5 老年社区居住空间组合设计
        5.5.1 公寓设计
        5.5.2 集合住宅户型设计
        5.5.3 休养式独立老年住宅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践——安徽省天长市老年金太阳老年社区设计初探
    6.1 项目背景概况
    6.2 项目规划设计
        6.2.1 基地概况及周边环境现状
        6.2.2 总体规划构思
        6.2.3 老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6.2.4 技术经济指标
    6.3 建筑单体设计
        6.3.1 建筑单体
        6.3.2 配套服务楼建筑设计
    6.4 营造多层次公共交往空间
    6.5 设计反思
结束语
参考书目及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3)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全球气候变化
        1.2.2 城市环境恶化
        1.2.3 人体机能弱化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1.4.1 健康、生态、社区、健康生态社区概念界定
        1.4.2 健康生态社区内涵、基本特征
        1.4.3 与健康生态社区相关的典型社区概念和内涵辨析
    1.5 研究方法
        1.5.1 跨学科与跨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4 文献分析、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价值观的演进及城市“社区病”诊断
    2.1 前工业文明:服从自然
        2.1.1 西方朴素生态价值观
        2.1.2 中国朴素自然观
    2.2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2.2.1 空想社会主义
        2.2.2 城市美化运动
        2.2.3 田园城市理论
        2.2.4 现代主义对自然的关注
        2.2.5 邻里单元
        2.2.6 《雅典宪章》
    2.3 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
        2.3.1 绿色运动和增长的极限
        2.3.2 新城市主义运动
        2.3.3 精明增长
        2.3.4 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2.4 多维生态价值观构成因素
        2.4.1 生态平衡
        2.4.2 经济发展
        2.4.3 社会公平
        2.4.4 健康宜居
    2.5 城市“社区病”诊断
        2.5.1 社区的伪生态绿色外表
        2.5.2 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不完善
        2.5.3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不足
        2.5.4 环境污染及保护
        2.5.5 社区地域性特征缺失
        2.5.6 缺乏人文关怀和公众参与
    2.6 小结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
    3.1 指标体系定义、构建意义和分类
        3.1.1 指标、指标体系的定义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3.1.3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类型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3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3.3.1 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3.3.2 加拿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3.3.3 上海、苏州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3.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3.4.1 生态城市概述
        3.4.2 中新天津生态城
        3.4.3 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
        3.4.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3.4.5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Masdar City in Abu Dhabi)
        3.4.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3.4.7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4.1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4.1.1 英国 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4.1.2 美国 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4.2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4.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4.2.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4.2.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2.5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要点(2010 版)》
        4.2.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4.2.7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4.3 国内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4.3.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指标项分类比较
        4.3.3 启示与优化策略
    4.4 小结
第五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制定思路
        5.1.1 既有指标体系构成方法总结
        5.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引入
    5.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5.2.1 技术路线
        5.2.2 评价模型
    5.3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5.3.1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构建步骤
        5.3.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5.3.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5.4 健康生态社区的评价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选择
        5.4.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与指标项系统
        5.4.3 指标权重计算
        5.4.4 指标测评函数
    5.5 小结
第六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为例
    6.1 中新社区概况
        6.1.1 社区现状概述
        6.1.2 建设条件分析
        6.1.3 土地适宜性评价
        6.1.4 用地功能规划
        6.1.5 道路交通规划
        6.1.6 绿化及开放空间布局
        6.1.7 水资源规划
        6.1.8 能源利用规划
        6.1.9 防灾规划
        6.1.10 社区特色设计
    6.2 中新社区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6.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6.2.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6.3 中新社区各参评项权重的确定
    6.4 中新社区指标体系测评
        6.4.1 根据门槛条件筛选指标项
        6.4.2 指标项的量化赋值
        6.4.3 中新社区评价结果综述
    6.5 中新社区测评结果评价和分析
        6.5.1 中新社区的总体趋势
        6.5.2 中新社区的优势领域
        6.5.3 中新社区的可提升领域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探索价值
        7.1.1 国内外城市、社区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
        7.1.2 多住区、多城市案例、多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7.2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7.2.1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7.2.2 生态、社会、经济、健康相融合的指标体系
    7.3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1.5.3 计量史学方法
        1.5.4 历史比较研究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因素
        2.1.3 风景资源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2.3 避暑地溯源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内容

(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集两会力量为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围绕科学发展和创新转型, 做好“三个服务”
二、依托“两个平台, 一个支撑点”, 创造性开展工作
三、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推动两会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厨房卫生间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工作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研究[D]. 郭璐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3)
  • [3]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赵强. 天津大学, 2012(06)
  • [4]审时度势 应对挑战 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发展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五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J]. 苗乐如. 中国住宅设施, 2012(02)
  • [5]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集两会力量为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J]. 刘志峰. 中国住宅设施, 2011(02)
  • [7]中国房地产业协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J]. 朱中一. 中国住宅设施, 2011(02)
  •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9]住宅产品与住宅设计相链接“二次技术开发”是关键[J]. 林润泉. 中国住宅设施, 2008(12)
  • [10]绿色、环保、节能 创建和谐住宅环境——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07年年会在京召开[J]. 李辉. 中国勘察设计, 2007(12)

标签:;  ;  ;  ;  ;  

中国房地产与住房研究会住宅厨卫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会员大会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