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一、论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左丽君[1](2021)在《师范类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玉娇[2](2021)在《新课改视角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问题研究 ——以山东两所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担负着为中小学输送复合型音乐教育教学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这里简称《新课标》)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舞蹈课程作为该专业中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培养师范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提升未来师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舞蹈课程在该专业中的教育价值,使其在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体现课程价值。但由于现行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许多环节和关系尚未理清,在舞蹈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从科学性角度去审视课程设置中的各种现象,针对“师范性”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和更新舞蹈课程设置,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教学人才。本文共分为四个篇章:绪论部分,是为论文的展开做梳理和铺垫。第一章——第三章按照横向的研究思路,根据新课改的“六大改变”,笔者选择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即“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对该专业舞蹈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每章中按照纵向的研究思路,从现状出发,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找出舞蹈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现象进行透彻地成因分析,最后以舞蹈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为基础,提出合理性解决对策。第一部分通过对舞蹈课程结构中存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得出适当浓缩必修课,设置选修课,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举办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创设教育实习的“看—模—做—创”环节,提高学生舞蹈教学实践能力。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结论。第二部分通过对舞蹈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探究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点,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把奥尔夫教学法引入舞蹈课堂。在舞蹈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即兴创作法等提高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第三部分通过对舞蹈课程评价中存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得出重视学生对舞蹈编创能力和舞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注重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将学生本人或同学作为评价主体等。运用判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设立档案袋法、观察法的结论。

孔雅文[3](2021)在《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其中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先生就是这些音乐教育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60余年的从教经历,宽阔的学术研究视野及对历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思考,使王先生形成了明晰的音乐教育思想。本文选择王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作进行专题研究,既是对其个人的思想剖析与梳理,也是对我国近代以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史的观察。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从求学和工作经历、学术研究视野和教育改革浪潮影响三个方面,探寻王耀华先生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其次,从中小学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母语”音乐教育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王耀华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再次,从“以创造为核心”的本质论、审美与文化功能的价值论、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民族精神的目的论三方面对王耀华先生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论述。最后,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意义对王耀华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总结。王耀华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他对音乐教育本质、价值、目的的认识,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确立及“听、唱、奏、动、创”教学方法的提出,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必以服务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思想,以及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三边合力论”的论述等等,见解独特、思想深邃,立足教学实际,且具前瞻性,将继续对我国今后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参考、借鉴乃至指导作用。

李萌[4](2020)在《基于音乐社会学下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族声乐是以我国悠久的历史为渊源、用我国民族特有语言辅与科学的发声技巧为审美原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它依附于中国人民的审美取向,也是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整个民族的秉性。改革开放40年来,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同时,大众审美观念也悄然发展转变,这些都对民族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创作产生了一大批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表演方面兼具传统唱法的明亮甜美与西洋美声唱法的通透圆润;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大批如金铁霖、邹文琴、马秋华等的民族声乐教育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训练体系以及完备的演唱技巧。本文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阐述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族声乐的发展,厘清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族声乐生产、传播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领悟其发展过程中某种规律从而反思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明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厘清音乐社会学内涵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改革开放40周年民族声乐发展概况,梳理其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特点,总结其贡献价值;第三部分: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声乐艺术的生产,包括民族声乐创作生产、民族声乐唱奏生产、民族声乐伺服生产;第四部分: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声乐传播与职业,阐述了民族声乐的技术传播与网络传播,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对民族声乐发展贡献较大的民族声乐教育从业者,包括民族声乐教育家与演唱家;第五部分: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分别从民族声乐创作表演、民族声乐教学、民族声乐传播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及意见。

李思慧[5](2020)在《新课标下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研究 ——以炎陵县为例》文中指出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已成为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的主要关注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为了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付诸实践,必须努力提高音乐老师的音乐本专业的素养。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论,阐述了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老师音乐专业素质的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老师须具有的音乐专业素养的结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养。理论知识素养是指音乐专业知识、音乐跨学科知识和与音乐有关的文化知识;能力素养主要是指专业技能、表演、创造力和科研能力的素养。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听课评课法对炎陵县农村音乐老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县农村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现状与达到新课标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对炎陵县农村音乐教师实际调查结果,从多个角度了解了该县农村地区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质的现状,并对农村中小学音乐老师音乐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深入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下对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为研究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的构成及其标准提供思路。(2)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农村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差异,为提升农村音乐老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提出可行的建议。

黄子展[6](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研究 ——以江苏省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音教专业,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民族器乐教学课程,既有利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体现时代风貌。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树立更加积极的育人机制,培养更加适合现代教育观的高素质人才,使现代音乐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更加浓郁的校园传承氛围,使民族器乐逐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本文的研究一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意在探求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民族器乐教学的基本内涵。一来,阐述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根源起探求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本质。二来,阐述民族器乐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性,重点说明作为民族器乐教学实施路径之一的高校,所承担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与第四章,以江苏省某所高校为出发点,主要从教育理念与课程性质、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师教材与学生、教学评价与教学监管四个方面,陈述其在民族器乐教学方面的现状,论述其在文化自信中的具体体现,深度分析其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第五章,基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及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音教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设构思。通过高校树立更加积极的育人机制,使民族器乐逐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提升文化自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转化新的时代印记。

刘昕[7](2020)在《复杂性理论在高师古筝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原本复杂的教育被化归为一种简单的程式化操作,大多源于简单思维的潜移默化,即便已经有很多教育者对简单教育的问题已有所察觉且有意改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由其产生的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复杂多样的主体,丰富变化的内外部系统无一不体现着教育的复杂性。教育到底该怎样“行走”,最终“走”向何方,我们有很多种猜想,却无法给予确切的回答。(1)高师古筝教学从属于教育系统同样如此。集传统、现代于同一时空的复杂境遇下,高师古筝教学迎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鲜明的时代课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本文正是跟随思想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借助复杂性理论对高师古筝教学展开研究,并企图对古筝教学的复杂本质进行挖掘,对当前高师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革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以至于为高师古筝教学的发展尽一份力。文章主要对文献研究、理论分析、调查研究、谱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五种方法进行了采用,且主要由绪论、复杂性及其理论渊源、高师古筝教学的现状概述、复杂性理论研究高师古筝教学问题的适切性、复杂性理论运用于高师古筝教学之路径探析五部分组成。笔者首先对复杂性理论及其相关概念,以及本文研究背景、意义等进行了概述,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掌握了我国高师古筝教学现状,并对调查和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和说明。紧接着为了体现出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高师古筝教学的适切性,笔者对高师古筝教学系统、主体与客体存在的复杂性予以了描述。有了这些铺垫之后,笔者开始从教学“模”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模式)、教学规范、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部分入手,总结出适用于高师古筝教学的“复杂”路径,且通过笔者亲身实践的教学例子来对复杂性理论与高师古筝教学的契合性予以验证。由于“复杂”教学在高师古筝中的运用仍处在前期阶段,所以运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和状况,但总的来说,复杂性理论视域下的高师古筝教学是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力的,它不仅使学生个性发展,还使学生感悟审美、缄默知识、创新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复杂性理论的引入将很大程度地推动高师古筝教学的发展。

张楚雪[8](2019)在《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育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琴音乐艺术在千百年的流传中,由于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及师承关系的影响形成了虞山派、广陵派、九嶷派等九个流派,岭南琴派是九大古琴流派中的重要支脉,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代表性琴人有杨新伦、谢导秀等。为了传习和发展岭南古琴艺术,岭南地区许多高校开设了古琴相关课程,并邀请岭南琴人进入校园进行古琴艺术的传播,广州大学就是其中一例。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创设了“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开设古琴剧目课程,邀请岭南古琴省级传承人谢东笑先生为授课教师,此课程吸引了学院师生的关注和参与,教学活动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效和经验。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主要以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的学生、教师、学院为叙事研究的对象,以不同角色的角度呈现研究文本;之后对个案所形成的“叙事材料”进行分析;最后运用心理学、教育人类学等理论针对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的教学活动现状进行思考。叙述材料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教学过程、学院的管理制度。笔者把自己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通过访谈、观察、听课、调查收获的文本资料和在现场研究时所做的笔记以及与研究对象的接触中所发生的特别实例来获得叙事材料;以参与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视角来叙述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将古琴剧目课程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方式等进行总结,目的是更好的指导教师教学活动,为学校艺术实践课程提供借鉴经验,同时为传统音乐进校园的发展提供宽广的思路,进而推进岭南古琴的传承和发展。

郭元红[9](2019)在《西北五所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调查与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音乐教师教育是音乐学科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西北地区处于“一带一路”沿线,基础音乐教师缺乏,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人才有较高期望值,并且该地区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多民族区域,是国家精准扶持的对象之一。故展开对西北地区音乐教师教育的研究,发现该地区音乐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本文是以西北地区五所师范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若干问题调查与比较研究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首先,在对我国音乐教师教育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和理解后,以“音乐教师教育”为关键词,沿着“音乐教育专业构成及认识→教育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比较”的思路,对西北地区五所师范大学的音乐教师教育进行调查与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五章节: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问题及研究缘由。对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音乐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课程设置的研究、教学能力的研究、音乐教师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以及针对西北五省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研究五个问题进行梳理。并表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第二章:讨论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构成。首先简述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史,了解基本的发展脉络,其次通过学习和理解国家目前颁布的有关音乐教育的相关文件、标准、法规及音乐教师教育的“专业”构成,撰写此章节以阐述当下我国对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期望。第三章:设计调查项目。对西北地区五所师范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分析比较调查结果,发现五者之间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个性问题,并对各个问题进行客观的审视。第四章:得出研究结论:第一,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音乐科目师资缺乏,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受到挑战。第二,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急需革新。第三,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调整。并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卢斌玉,朱咏北[10](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进行改革,本文以我国音乐学界的重要理论期刊(1)1978—2015年所刊登的音乐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涉及到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献分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历时性梳理,从而总结出每一时期关于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的不同特点和整体发展趋势。

二、论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2)新课改视角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问题研究 ——以山东两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四节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
第一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结构层面的分析
    第一节 课程结构方面的情况调查
        一、案例学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概况
        二、舞蹈课程设置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第二节 课程结构安排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选择空间小,缺乏开放性
        二、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缺乏延续性
        三、过于强调技能训练,缺乏均衡性
    第三节 造成课程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忽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化发展
        二、学生缺少舞蹈社会实践机会
        三、课程内容缺乏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适应
    第四节 课程结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学生舞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学生舞蹈综合能力培养
第二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实施层面的分析
    第一节 课程实施方面的情况调查
        一、案例学校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二、舞蹈课程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整理
    第二节 课程实施情况上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间各自独立,缺乏交融性
        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第三节 造成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忽视与基础教育音乐课堂实际需要联系
        二、忽视高师院校“师范性”培养目标
        三、忽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四节 课程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实施紧扣中小学《新课标》,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
        二、实施紧扣培养目标,将奥尔夫教学法引入舞蹈课堂
        三、实施紧扣教学策略多样化,采取恰当的教学法
第三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评价层面的分析
    第一节 课程评价方面的情况调查
        一、案例学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评价基本情况
        二、舞蹈课程评价情况个人访问结果整理
    第二节 课程评价标准上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一元化
        二、评价方式单一化
        三、评价内容片面化
    第三节 造成课程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三、对学生发展内涵关注的不够全面
    第四节 课程评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二、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三、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耀华音乐教育思想形成背景
    第一节 丰富的艺术人生经历
        一、与音结缘,朝斯夕斯
        二、心系教育,晨兴夜寐
        三、生命不息,学问不止
    第二节 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
        一、宏观:研究领域
        二、微观:技术技巧
    第三节 澎湃的教育改革浪潮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时期
        三、21 世纪初期
第二章 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回顾过去,方能面向未来
        二、中小学音乐素养培养的途径——听、唱、奏、动、创
        三、对中小学教师提出新要求——认识学科性质,掌握必备能力
    第二节 关于高师音乐教育
        一、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三性”培养目标和八个基本理念
        二、提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三类课程合力论”
        三、提出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三边合力论”
        四、坚持高师音乐教育以基础音乐教育发展为导向
    第三节 关于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一、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内涵
        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践
        三、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展望
第三章 王耀华音乐教育思想哲学观
    第一节 “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本质论
        一、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二、“音乐创造”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审美与文化教育——价值论
        一、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二、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三节 培养民族精神与创造性思维——目的论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民族主义精神
        三、传播民族音乐
第四章 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意义
    第一节 历史意义
        一、促动音乐教育历史反思研究
        二、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发展
        三、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体系构建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二、丰富音乐教育哲学观
        三、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基于音乐社会学下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音乐社会学相关研究
        1.2.2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声乐发展相关研究
        1.2.3 音乐社会学背景下民族声乐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音乐社会学内涵
        1.4.1 研究对象
        1.4.2 音乐社会学理论下的民族声乐
第2章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发展概况
    2.1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发展脉络
        2.1.1 初级阶段
        2.1.2 繁荣阶段
        2.1.3 多元发展阶段
    2.2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发展特点
        2.2.1 音乐创作内容丰富多彩
        2.2.2 音乐创作技法的“中西结合”
        2.2.3 音乐审美情趣不断提升
        2.2.4 音乐传播方式的多媒体化
        2.2.5 音乐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2.3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声乐贡献价值
        2.3.1 声乐演员与受众群体艺术素养的提升
        2.3.2 媒体的推广推动民族声乐发展
        2.3.3 声乐艺术家的国际影响
第3章 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艺术的生产
    3.1 民族声乐创作生产
        3.1.1 民族声乐创作生产行为的主动性
        3.1.2 民族声乐创作生产方式的个体主导性
    3.2 民族声乐唱奏生产
        3.2.1 民族声乐表演生产方式的多样性
        3.2.2 民族声乐表演生产成果的创造性
    3.3 民族声乐伺服生产
        3.3.1 民族声乐教育生产
        3.3.2 民族声乐科学研究生产
第4章 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传播与职业
    4.1 民族声乐传播
        4.1.1 民族声乐技术传播
        4.1.2 民族声乐网络传播
    4.2 民族声乐教育职业
        4.2.1 民族声乐教育家
        4.2.2 民族声乐演唱家
第5章 音乐社会学视野下改革开放40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
    5.1 民族声乐创作表演
        5.1.1 立足传统文化
        5.1.2 兼收并蓄
    5.2 民族声乐教学
        5.2.1 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5.2.2 加强理论研究
        5.2.3 完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5.3 民族声乐传播
        5.3.1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传播
        5.3.2 正确引导大众健康的审美取向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新课标下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研究 ——以炎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素养
        1.6.2 专业素养
2.新课标下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的构成及其标准
    2.1 新课标对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
    2.2 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设置与目标
    2.3 教育理论基础
    2.4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结构及标准
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3.1 问卷结构
    3.2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2.1 信效度分析
        3.2.2 音乐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2.3 音乐教师的能力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2.4 音乐教师的学习、培训与考评状况分析
4.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的问题与建议
    4.1 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4.1.1 音乐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欠缺
        4.1.2 能力素养个体差异巨大
        4.1.3 音乐专业素养欠缺的兼任教师偏多
    4.2 提升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4.2.1 多管齐下,提升教师音乐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
        4.2.2 面面俱到,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水平
        4.2.3 专人专用,逐步取消不具备音乐素养的兼任教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二:炎陵县部分音乐教师的听课教案
致谢

(6)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研究 ——以江苏省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民族器乐教学
    第一节 学校音乐教育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内涵
        二、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民族音乐与民族器乐教学
        一、民族乐器与民族器乐
        二、民族音乐与民族器乐
        三、民族器乐教学的基本路径
    第三节 高校音教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高校音教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育理念与课程性质
        一、教育理念
        二、课程性质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一、课程设置
        二、教学模式
    第三节 教师、教材与学生
        一、教师队伍
        二、教材建设
        三、学生问题
    第四节 教学评价与教学监管
        一、教学评价
        二、教学监管
    小结
第四章 高校音教专业民族器乐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教育理念与课程性质
        一、教育理念不够完善
        二、课程性质比较模糊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第三节 师资、教材与学生
        一、师资队伍有待扩充
        二、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三、学生问题有待解决
    第四节 教学评价与教学监管
        一、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二、教学监管不够健全
    第五节 成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
        二、现实因素
    小结
第五章 高校音教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的路径思考
    第一节 教育理念与课程性质
        一、转变滞后的教育理念
        二、明确课程性质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一、合理设置课程
        二、丰富教学模式
    第三节 师资、教材与学生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第四节 教学评价与教学监管
        一、完善评价体系
        二、完善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业教师访谈(语音记录)
    附录二: 学生采访(录音记录)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复杂性理论在高师古筝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复杂性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复杂性教育理论概述
        一、日常语境中的复杂性
        二、教育哲学意义上的复杂性
        三、两种教育领域的代表性复杂性理论
    第二节 教育视角下的“繁易”两思维范式相比较
    第三节 复杂性理论基本特征及教育表现
        一、非线性、整体性与动态生成性
        二、不确定性与内随机性
        三、自组织性与开放性
第二章 高师古筝教学的现状概述
    第一节 高师古筝教学现状之“量”
        一、调查过程简述
        二、调查数据分析
    第二节 高师古筝教学现状之“质”
        一、教材选择局限性
        二、教学模式传统化
        三、忽视学生主导地位
        四、教学目标追求精确、单一
        五、教学评价方式较为简单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研究高师古筝教学问题的适切性
    第一节 古筝教育系统的复杂性
        一、教育双方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二、古筝教育系统中的非线性作用
        三、古筝教育选择的多样性
        四、古筝教育信息的不确定性
        五、古筝教育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第二节 人具有天然的复杂性
        一、人思维和行为的复杂性
        二、音乐认知过程的复杂性
    第三节 筝曲自身具备的复杂性
        一、具有复杂性的筝曲装饰音
        二、具有复杂性的筝曲调式调性、音高和节奏节拍
        三、具有复杂性的筝曲音乐形象
第四章 复杂性理论运用于高师古筝教学之路径探析
    第一节 高师古筝教学“模”建
        一、设立教学目标
        二、构建教学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高师古筝教学规范
        一、整体性原则
        二、适度性原则
    第三节 高师古筝教学实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
        二、优化教学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的基本概述
    第一节 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简介
        一、广州大学艺术实践课程的创立
        二、剧目课程的提出
        三、古琴剧目课程的实施
    第二节 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的基本情况
        一、古琴剧目课程的师资情况
        二、古琴剧目课程的学生情况
        三、古琴剧目课程的教材情况
        四、古琴剧目课程的课时设置
第二章 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学活动的教育叙事
    第一节 学生参加课程动机的叙事
        一、“古筝的原因,我想学习一些其他乐器”
        二、“听说我们的老师是谢东笑先生”
        三、“作为岭南人的责任和义务”
        四、“我的小伙伴们都在学”
    第二节 主授课教师教学过程的叙事
        一、“弹琴规矩定好再习琴”——课前准备
        二、“对弹与跟弹必不可少”——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法
        三、“读谱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教师的新课教学
        四、“拓展延伸必要时加入教学之中”——知识迁移阶段
        五、“分组弹奏与集体教学互相渗透”——古琴教学的课堂呈现
        六、“手指操给课堂带来缓冲”——课堂的教学艺术
    第三节 学院教师辅助教学的叙事
        一、“上课之前进行检查和巩固”
        二、“室外雅集,弹琴也谈琴”
        三、“古琴课程不是独立的存在”
    第四节 古琴剧目课程琴曲传习的乐理文化意义叙事
        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必不可少”
        二、“中国乐律学与琴学体系息息相关”
        三、“在文化中理解琴曲”
    第五节 、古琴剧目课程展演的叙事
        一、排练
        二、正式演出
第三章 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育叙事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学生学习的方式
        一、兴趣的导向
        二、教师的影响
        三、同伴的互助学习
        四、演出和实践的激励
    第二节 教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
        二、教学方式
        三、教学原则
    第三节 课程琴曲传习的乐理文化取向
        一、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视
        二、乐律学、琴学的关注
        三、有关文化部分的渗透
    第四节 、学院管理的推动
        一、以“校园文化”为核心
        二、新兴的教师管理方式
        三、制度约束与以人为本相结合
        四、测试评估方面
    第五节 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学活动的意义
        二、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学活动的经验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9)西北五所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调查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培养模式研究
        1.2.2 课程设置研究
        1.2.3 教学能力研究
        1.2.4 其他研究
        1.2.5 针对西北五省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2章 音乐教师教育:历史及“专业”构成
    2.1 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发展述要
        2.1.1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2.1.2 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2.1.3 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
    2.2 音乐教师教育及其“专业”构成
        2.2.1 教师教育及音乐教师教育
        2.2.2 作为“专业”的音乐教师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2.3 总结
第3章 五所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状况调查与比较
    3.1 教师教育调查的设计
        3.1.1 调查的说明
        3.1.2 调查的设计
        3.1.3 调查的内容
    3.2 调查过程及完成情况
    3.3 调查结果的基本描述与比较分析
        3.3.1 培养目标之比较
        3.3.2 课程设置之比较
        3.3.3 教师队伍之比较
        3.3.4 学生情况之比较
第4章 结语
    4.1 研究结论
    4.2 提出建议
        4.2.1 学校层面
        4.2.2 学生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1978——1989恢复期
二、1990——1997建构与反思期
三、1998——2015转型期
结语

四、论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D]. 左丽君. 南昌大学, 2021
  • [2]新课改视角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问题研究 ——以山东两所高校为例[D]. 王玉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 孔雅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音乐社会学下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研究[D]. 李萌. 南昌大学, 2020(01)
  • [5]新课标下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研究 ——以炎陵县为例[D]. 李思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研究 ——以江苏省某高校为例[D]. 黄子展. 扬州大学, 2020(05)
  • [7]复杂性理论在高师古筝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刘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8]广州大学古琴剧目课程教育叙事研究[D]. 张楚雪. 广州大学, 2019(01)
  • [9]西北五所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调查与比较研究[D]. 郭元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概况[J]. 卢斌玉,朱咏北. 音乐创作, 2016(07)

标签:;  ;  ;  ;  ;  

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