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者自主性发展的几点思考:学生观点调查

对学习者自主性发展的几点思考:学生观点调查

一、Some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A Survey of Students' Views(论文文献综述)

朱莉雅[1](2021)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文中提出在从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中,新生将面临整个环境全方位的改变。随着这一系列变化,新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但同样地,这个特殊的适应过程也会为新生带来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因此,小升初阶段的“入学适应”对新生未来中学生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入学适应”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而本研究试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编的角度出发,基于“入学适应”主题对Y中学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校本开发。在生命全程发展观和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观理论指导下,本研究借鉴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结构,在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凯米斯行动研究经典模式,并运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法对成都市Y中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学适应”主题进行校本开发。研究包括两阶段性循环行动,具体从以下七个主要行动研究步骤展开对“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第四环节到第七环节为循环圈:情境分析;问题界定;总构想(总计划);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和概念界定以及方法与思路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是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即研究合作者们共同进行协同式行动研究的具体研究历程。该章包括行动前合作双方的知识准备、对Y中学初中“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情境分析、“入学适应”方案的编制与实践观察、期中后对上一阶段行动的反思与改进以及“入学适应”方案再实践等方面。第三章是研究结果,提炼“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研究结果,包括“入学适应”主题的四个开发内容和协同式行动研究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第四章对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现阶段研究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供改进思路;分析Q老师在此次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分析研究合作双方“合作关系”;分别就协同式行动研究“计划”、“行动与观察”、“反思”三环节进行思考来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方向,从而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开发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陈彤[2](2021)在《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源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养,包括情意自主性、认知自主性、行为自主性三个维度。杜郎口中学由薄弱学校发展成为先进学校,学生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情况。笔者选取杜郎口中学2017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跟踪调研,连续跟踪三年直到学生初中毕业。为了使研究更全面,本研究同时在杜郎口中学所在的茌平区内选取F中学的同届学生进行比较。数据结果表明,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总体及各维度水平较高,且均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进行跟踪调研的同时,本研究通过课堂志的方法探究了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各维度的表现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情意自主性维持学习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体验进入课堂、对教师的钦佩、对小对子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考入重点高中的欲望强烈。认知自主性调控学习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积极思考并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归因,以及创造性地加工学习内容。行为自主性落实学习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学生争先恐后上前展示、后进生积极主动学习、“小先生”主持下课堂井然有序,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笔者共归纳出四个影响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因素:一是教师的教育作用,包括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以及教师智慧分小组。二是学生的表现欲与责任感。三是课堂评价机制,包括评价的时机与评价的形式。四是环境因素,包括课堂环境与农村的文化环境,其中课堂环境又包括课前口号的情绪激励、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杜郎口中学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经验具有启示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应做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路人,形式丰富地落实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及创设积极且相互接纳的课堂氛围。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孙悦[4](2021)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深度学习理论提倡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人际领域和自我领域的发展,这与核心素养的要求十分契合。深度学习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的研究开始于阅读实验,这证明二者具有内在联系,所以深度学习也能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着力点。为了了解当前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深度学习理论、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文本互涉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深度学习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深度学习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学习,寻找理论支撑。其次,采用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他们对深度学习理论的认识程度和实际的教学行为。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两个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基于调查结果和案例分析情况,发现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师对深度学习缺乏认识;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效果差;教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高投入地阅读学习;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学校对教师缺乏深度学习理论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不足。根据上述分析,建议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学习;加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改变思维浅表化的现象。以期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及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助力。

刘燕[5](2021)在《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调查研究 ——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双基”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是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数学教育的进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以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通过阅读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为:(1)如何理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2)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现状如何?(3)针对调查出现的问题,如何结合教学案例分析结论提出促进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建议?并对活动、经验、数学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的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分别对三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现状,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课前预习活动比较少;(2)学生自主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比较少;(3)学生不善于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4)学生在交流和反思经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5)学生行为操作经验较好,思维层面的经验一般。结合调查存在的问题和案例分析结论,提出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建议:(1)课前、课中、课后并重;(2)创设活动情境,提升学生兴趣;(3)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经验融合;(4)通过总结反思促使经验升华;(5)合理设置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唐玉杰[6](2020)在《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以及移动媒体在高校的深度应用,如何利用好大规模普及的社交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是一项低成本、效益高、推广性强的研究,尤其和近几年兴起的移动学习、混合学习模式结合的研究,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综合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毕业和获取学位的重要依据。然而,从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来看,依旧存在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如选题不适、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写作规范性不足,抄袭、造假甚至AI写作现象严重等。而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结合了社交媒体的各种特点,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办法。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及社交媒体教学应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尝试概括其核心议题和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要素结构、基本功能、作用机制,并论证通过社交媒体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可行性。参考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等效交换原理以及连续关注理论,结合学习者需求特征分析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一基点四向度”体系。以人员支持作为基点,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支持服务、教师情感支持服务、评价支持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研究表明,学习者更喜好动态学习资源以及拓展学习资源,对人员支持喜好差异并不因为指导老师性别,而是学科背景和教师形象;教师情感支持显着改善了学习者的学习倦怠;评价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存在显着影响作用;而技术支持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总的来说,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学生学习支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有效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杨蕴希[7](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范丽君[8](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车小雯[9](2020)在《“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泰国是目前东南亚学习汉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泰国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理应结合泰国的学习环境以及泰国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目前有不少关于泰国汉语教学的研究,但针对汉字教学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研究却相对比较滞后,这严重制约了泰国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初级阶段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初期没有帮学生打好基础,将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对汉字的后续学习。为了帮助泰国初级阶段的学生克服汉字学习上的困难,增加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泰国初级阶段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六书”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理地编排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为初级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本文共五部分。在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泰国初级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翻转课堂”以及“六书”理论的相关概念,并研究分析了它们在泰国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然后深入研究了这两种教学理念在对外汉字教学领域已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而为其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将“六书”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泰国初级对外汉字教学中,笔者首先以泰国叻丕府A-nuban Watpleng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自己的赴泰教学经验,调查分析了该校的师资储备、课程安排以及汉字教学现状,进而总结出学校在汉字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了解了泰国初级阶段汉字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汉字习得情况以及泰国学生对汉字的感性认知,进而发现他们在学习汉字时所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最后笔者在结合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泰国A-nuban Watpleng学校汉字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第三章是在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对“六书”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应用于初级汉字教学中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进一步总结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提出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将“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结论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以后泰国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开展提出新的展望。本文重点论述了“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初级汉字教学中,从而弥补目前初级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不足。

马海云[10](2020)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临夏地区枹罕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在关注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取材仍局限于课本,课堂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率不高等,甚至个别教师任由学生上机打游戏、上网聊天等,对其不管不顾,这些使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也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普遍过低,学生的作品设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本研究中,笔者立足于解决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参与性不佳、作品设计质量有待提高几个问题,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已有成果展开实践,主要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教学实践研究和效果分析等为研究内容,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行动研究法为主,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为辅,不断地探索、改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总体而言,本研究结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与中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运用行动研究在教学中一定程度解决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较低及作品设计质量欠佳等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对广大一线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Some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A Survey of Students' View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me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A Survey of Students' Views(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
    2.1 研究现场的进入——合作关系建立、行动时间规划
    2.2 前期调研与问题明确——Y中学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2.2.1 Y中学概况——城郊中学
        2.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2.2.3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现状调查
        2.2.4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明确
    2.3 行动前的知识准备——理论知识以及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2.3.1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取向的选择
        2.3.2 生命全程发展观中的“入学适应”
        2.3.3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
        2.3.4 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2.4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计划与实施——方案编制与实践
        2.4.1 “入学适应”主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拟定
        2.4.2 “入学适应”子主题的选择与具体活动设计
        2.4.3 “入学适应”主题的活动实施方式确定
        2.4.4 “入学适应”主题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选择
        2.4.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的实施
    2.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与改进——方案的调整
        2.5.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
        2.5.2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改进
    2.6 “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方案再实施——方案的再实践
        2.6.1 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2.6.2 课上实施——多种方法观察课堂“活动”
        2.6.3 课后总结——五人小组会议
        2.6.4 期末评价——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
3 研究结果
    3.1 “入学适应”主题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
    3.2 “入学适应”主题具体活动进行“螺旋式”设计
    3.3 “入学适应”主题实施“活动教学”
    3.4 “入学适应”主题以“发展性”评价取向为主
    3.5 协同式行动研究法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4 研究反思
    4.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未来改进
        4.1.1 增强“入学适应”主题的子主题和具体活动的可选择性
        4.1.2 “活动教学”课堂中需要纪律控制
        4.1.3 建构“入学适应”主题教育的评价体系
    4.2 Q老师在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
        4.2.1 教育理念的改变
        4.2.2 课程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的改变
        4.2.3 课程开发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改变
        4.2.4 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改变
    4.3 协同式行动研究下课程校本开发的“合作关系”
        4.3.1 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
        4.3.2 开发中的“协同合作关系”
        4.3.3 开发中的“深度协同”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自主学习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典型学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展水平具有研究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自主学习
        (二)学习自主性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学习自主性的内涵研究
        2.学习自主性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3.影响学习自主性的因素研究
        4.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研究
        5.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四、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课堂志
    二、研究过程
        (一)调查问卷的收集
        (二)质性资料的收集
    三、研究伦理
第三章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跟踪调研结果
    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总体变化趋势
    二、学生学习自主性各维度的变化趋势
        (一)情意自主性的变化趋势
        (二)认知自主性的变化趋势
        (三)行为自主性的变化趋势
        (四)同一学校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各维度之间的比较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表现
    一、情意自主性的表现
        (一)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体验进入课堂
        (二)学生对教师的钦佩
        (三)学生对“小对子”负责的态度
        (四)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欲望强烈
    二、认知自主性的表现
        (一)学生积极思考并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学生正确归因
        (三)学生创造性地加工学习内容
    三、行为自主性的表现
        (一)学生争先恐后上前展示
        (二)后进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小先生”主持下课堂井然有序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
第五章 影响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作用
        (一)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
        (三)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1.引导学生相互接纳
        2.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四)教师智慧分小组
    二、学生的表现欲与责任感
        (一)学生的表现欲
        (二)学生的责任感
    三、课堂评价机制
        (一)评价的时机
        (二)评价的形式
    四、环境因素
        (一)课堂环境
        1.课前口号的情绪激励
        2.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
        (二)农村的文化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个人简介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1.2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1.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概述
    2.1 文献综述
        2.1.1 文献来源及数据整理
        2.1.2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深度学习
        2.2.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2.3 深度阅读
    2.3 理论基础
        2.3.1 深度学习理论
        2.3.2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
        2.3.3 文本互涉理论
第3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框架设计
    3.2 调查设计与实施
        3.2.1 调查研究的目的与对象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3.2.3 访谈设计与实施
    3.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样本的分布情况
        3.3.2 认知领域调查结果与分析
        3.3.3 人际领域调查结果与分析
        3.3.4 个人领域调查结果与分析
        3.3.5 教师认知和行为的交叉分析
        3.3.6 小结
    3.4 访谈结果分析
    3.5 教学案例分析
        3.5.1 《牛郎织女(二)》教学案例分析
        3.5.2 《太阳》教学案例分析
        3.5.3 案例小结
第4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教师对深度学习缺乏认识
        4.1.2 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效果差
        4.1.3 教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高投入地阅读学习
        4.1.4 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
    4.2 成因分析
        4.2.1 学校对教师缺乏深度学习理论的培训
        4.2.2 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4.2.3 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不足
    4.3 对策建议
        4.3.1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4.3.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效果
        4.3.3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学习
        4.3.4 加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改变思维浅表化的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案例分析框架
致谢

(5)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调查研究 ——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1.1.2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活动
        2.1.2 经验
        2.1.3 数学活动
        2.1.4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2 理论基础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2.2 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材内容分析
第3章 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学生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1.4 调查结果分析
    3.2 教师访谈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对象
        3.2.3 访谈内容
        3.2.4 访谈结果分析
    3.3 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4章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
    5.2 案例二:容积和容积单位
    5.3 案例分析结论
第5章 促进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建议
    5.1 课前、课中、课后并重
    5.2 创设活动情境,提升学生兴趣
    5.3 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经验融合
    5.4 通过总结反思促使经验升华
    5.5 合理设置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6)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国外研究综述
    2.4 研究综合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理论基础
    3.2 研究模型
    3.3 研究方案与实施
        3.3.1 研究方案
        3.3.2 前期调查与分析
        3.3.3 服务体系建构
第四章 研究数据分析
    4.1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员支持及资源支持喜好(态度)差异研究
        4.1.1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员支持喜好差异
        4.1.2 社交媒体环境下资源支持喜好差异
    4.2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4.2.1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分析
        4.2.2 社交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倦怠分析
        4.2.3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4.3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对学习参与的影响研究
        4.3.1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分析
        4.3.2 社交媒体环境下学习参与分析
        4.3.3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对学习参与的影响机制
    4.4 社交媒体环境下技术支持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4.4.1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4.5 访谈资料分析
        4.5.1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员支持喜好差异访谈资料分析
        4.5.2 社交媒体环境下资源支持喜好差异访谈资料分析
        4.5.3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者学习倦怠影响的访谈资料分析
        4.5.4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对学习者学习参与影响的访谈资料分析
        4.5.5 社交媒体环境下技术支持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访谈资料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社交媒体环境下学习者对人员支持服务与资源支持服务存在明显喜好差异
        5.1.2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教师情感支持服务有效消除了学习者学习倦怠
        5.1.3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评价支持服务有效引导了学习者学习参与
        5.1.4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技术支持服务有效提升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5.2 讨论与反思
        5.2.1 多方面提供教师情感支持服务消除学习者学习倦怠
        5.2.2 全方位开展评价支持服务引导学习者学习参与
        5.2.3 广渠道引入技术支持服务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5.2.4 人员支持、资源支持服务喜好差异为教师有效开展支持服务提供依据
        5.2.5 社交媒体的技术理性及其教学应用反思
    5.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5.3.1 研究创新点
        5.3.2 研究不足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及学习支持需求问卷
附录2 学习者感知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倦怠测量问卷
附录3 学习参与测量问卷
附录4 访谈提纲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经验总结法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研究筹备阶段
        二、行动计划阶段
        三、实地调查阶段
        四、总结反思阶段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一、政策条件
        二、环境保障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六书”理论与“翻转课堂”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
    第一节 “翻转课堂”模式与对外汉字教学
        一、“翻转课堂”模式概述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可行性
    第二节 “六书”理论与对外汉字教学
        一、“六书”理论概述
        二、“六书”理论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可行性
        三、合理使用“六书”理论
第二章 “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泰国初级汉字教学现状分析—以A-nuban Watpleng学校为例
        一、A-nuban Watpleng学校概述
        二、A-nuban Watpleng学校汉语教学资源
        三、A-nuban Watpleng学校汉字教学现状
    第二节 A-nuban Watpleng学校初级汉语学习者汉字习得情况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与搜集情况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与目的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
    第三节 A-nuban Watpleng学校初级阶段汉字学习难点分析
        一、字音方面
        二、字形方面
        三、字义方面
    第四节 “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A-nuban Watpleng学校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对象
        二、课程安排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视频制作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七、教学案例展示
第三章 “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一、教学成功之处
    二、教学不足之处
    三、关于“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级汉字教学中的教学建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学习者学习特征以及汉字习得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140 个常用汉字
    附录三 《新实用汉语课本1》生字表
    附录四 高频率部件组字
    附录五 关于学习者对教学效果评价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临夏地区枹罕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陈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习兴趣
        2.1.2 学生参与
        2.1.3 作品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掌握学习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学习兴趣
        2.3.2 学生参与
        2.3.3 作品设计
3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行动研究前期准备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4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行动研究实施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1.1 教学设计
        4.1.2 计划
        4.1.3 行动
        4.1.4 观察
        4.1.5 反思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2.1 教学设计
        4.2.2 计划
        4.2.3 行动
        4.2.4 观察
        4.2.5 反思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4.3.1 教学设计
        4.3.2 计划
        4.3.3 行动
        4.3.4 观察
        4.3.5 反思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Some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A Survey of Students' Views(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D]. 朱莉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调查研究[D]. 陈彤.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孙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调查研究 ——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D]. 刘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研究[D]. 唐玉杰.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7]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9]“六书”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泰国初级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车小雯.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10]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临夏地区枹罕中学为例[D]. 马海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对学习者自主性发展的几点思考:学生观点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