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

电话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

一、电话机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茁[1](2020)在《CPE中的SLIC话机控制芯片的内核驱动程序设计》文中认为在电话业务领域,用户对通信质量的述求愈发日益增长,怎样确保网络稳定运作、怎样给用户供应可信赖、健全的通信电路是通信运营商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除开需要对通信网络施展全面的保障方案以外,控制话机用户线路接口电路(SLIC)的选择和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SLIC电路在交换系统和接入网系统中应用十分的普遍,在电话通信领域里,人们手中的电话机与电话交换机相连接的端口便是通过SLIC电路来搭接。SLIC电路通过电话线,可以将模拟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的PCM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数据流,电话机控制也是SLIC芯片的重要作用,例如控制电话机振铃、产生提示音和来电显示。本项目的操作对象是CPE设备,传统的CPE设备仅支持将移动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本项目则通过让CPE设备搭载SLIC芯片,通过连接电话机从而支持语音通话的功能。采用的DUSLIC XS系列PEF31001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款SLIC电话线路终端芯片,能为制造商在提供宽带话音电话的同时降低成本,拥有整合型DC/DC功能,可以同时允许连接两台电话机设备,此外还有着优秀的低功耗特点,能够从容地满足各种规范指标要求。本文从平台背景入手,给出系统总体架构和系统的软件架构,根据系统需求将系统分为PCM通道内核子系统和控制通道内核子系统。本文主要着重于嵌入式Linux内核驱动的软件开发,使得系统实现对SLIC芯片的适配。通过搭建ALSA音频框架和ASo C音频体系,设计相应的DMA控制器驱动,定义DSP设备操作方法,使PCM数据码流可控可传。并基于hwdep模块,实现了类似于字符设备的ioctl,可以接收到来自语音应用程序的命令,构建input输入子系统使内核可以将电话机的事件上报给用户空间作进一步处理,最终完成内核驱动对SLIC芯片的适配。连接电话机,芯片会根据实际通话场景产生电话线模拟信号,能驱动FXS在电话机上产生振铃,通话前及对方挂机后各种提示音(按键、呼叫等待、忙音、催挂等),摘挂机信号检测,通话中模拟信号与数字PCM信号相互转换传输,以及来电显示(FSK和DTMF)等,从而实现基本的通话功能。最终将单独编译好的SLIC语音通话模块以ko的形式加载入系统内核,根据前文需求分析所得的测试清单依次测试语音功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张思文[2](2019)在《电磁脉冲对小型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损伤分析与等效性评估》文中提出直流伺服系统是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来控制电机转速的装置,具有响应快、转速高、惯量小等优点,在机械精密加工、火炮控制、导弹飞行控制等平台中具有广泛应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是应用于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功率开关管,通过控制开关特性来控制直流伺服电机上的电压大小。随着直流伺服系统向小型化、高性能方向发展,其中的IGBT元件也逐渐趋于高频化、集成化,从而导致其敏感阈值降低,在服役中易受电磁脉冲干扰,严重制约了其在军用作战等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的工作性能。然而,目前对于IGBT的电磁脉冲损伤分析只停留在通过实验方法来反映其宏观特性,忽略了其微观层面的损伤机理,同时,也忽略了对不同电磁脉冲作用的异同性分析。本文针对小型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电磁脉冲损伤问题,采用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电磁脉冲对IGBT的损伤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思想的电磁脉冲等效性评估方法。首先,针对阶跃脉冲进行了IGBT的损伤分析,分别得到了其在两种状态下的瞬态响应,并建立了阶跃脉冲的主要波形参数(电压和上升时间)对IGBT烧毁时间影响的回归模型,揭示了其损伤机理。然后,针对双指数脉冲和方波脉冲两种电磁脉冲进行了IGBT的损伤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其主要参数(幅值、脉宽和上升沿)的损伤影响规律,进而比较了两者对IGBT作用的异同性,确立了不同脉冲参数下波形等效条件,实现了不同电磁脉冲对IGBT损伤的等效性分析。最后,针对电磁脉冲对器件的损伤机理,提出了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思想的电磁脉冲等效性评估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等效性评估软件系统,提高了评估效率。

曾颖[3](2019)在《基于容差分析的电子电路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元器件由于生产工艺波动、工作环境、应力激励以及自身退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服役期间其参数值会产生容差甚至超出额定范围而导致失效。容差是决定电子电路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决定电子电路设计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在设计阶段有必要对电子电路进行科学的容差分析。另一方面,随着电子电路集成度和工艺制造水平的飞速提高,大规模电子电路的可靠性一直是电子电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电子电路的容差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具有密切关系,容差分析能帮助设计者把握输入不确定性因素中的关键元素,为可靠性分析奠定基础;反之,可靠性是容差分析的关键目标。本文在容差分析理论基础上,探索电子电路建模和功能可靠性仿真手段,开发基于容差分析的可靠性评估和设计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电子电路容差故障中的偏移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故障模式定量分析方法。首先给出故障模式定量分析方法的技术要点和分析流程,随后展开对偏移故障的研究。讨论运用Saber平台进行故障模式定量仿真分析的优势,以及电子元器件建模工具和建模方法。接下来研究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偏移故障及其故障机理,并解决故障注入、量化故障判据以及故障模式定量仿真分析等问题。最后用以上方法对1553B通信总线模块进行建模和故障模式定量仿真分析。(2)针对电子电路容差故障中的软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电子电路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目前主流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电子电路考虑退化情况的数学建模方法,得出基于灵敏度的电路退化模型。为了衡量电子电路输出特性退化速率,展开电子电路退化指标的研究。最后基于灵敏度分析展开对Sallen-Key带通滤波器的退化容差分析。(3)提出一种基于容差分析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目的是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同时最小化电子电路设计成本。首先对电子电路输出特性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介绍基于正交设计的灵敏度仿真分析方法。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和回归分析,确定电路成本与容差的回归方程。随后得到电子电路基于最优成本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确定最优容差方案。最后用以上方法对前文中的电源模块进行可靠性设计。

刘宝殿[4](2012)在《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文中提出通信设备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电磁兼容的相关问题,接地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接地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改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本文从接地、屏蔽和滤波两方面来考虑设计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文中给出了接地的定义、分类和接地的目的,分析了接地的方式、接地所产生的问题及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分析了屏蔽的作用、屏蔽的设计方法,也从滤波器的分类、滤波器的选择和安装方面分析了通信设备设计时正确的对接地、屏蔽和滤波进行设计。

黎泽清[5](2010)在《多媒体电话机发送和接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多媒体电话机主要为了弥补普通固定电话机交流形式单一的不足,对固定电话机终端进行改进,在普通固定电话机上增加液晶显示功能、图文传输功能和书写功能。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进行信息处理、程序控制,并实现各功能之间的转换。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使图文信号和语音信号在电话线信道的不同信道的同时传输,在保证正常通话的同时,也能顺利发送和接收图文信号,利于双方交流。该新型通信设备有效地消除各地方言造成的误会;满足在远程教学过程中对图形、路线、设计的直观显示,利于双方对问题的有效探讨;为听力和语言能力有障碍的聋哑人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极大地降低对使用者的限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具有保密功能。发送系统端,在双方电话处于接通的状态下,首先,发话人在手写板上写字、画图,通过手写输入模块来实现图文信号的采集和输入,送入DSP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同时,DSP采用FSK方式对图文信号调制,使图文信号在电话线信道的高频段中进行传输。通过音频芯片TLV320AIC23B实现对调制解调后的图文信号进行DA转换,最后,将DA转换后的模拟图文信号与经过低通滤波后的语音信号一起送入到固定电话网中。接收系统端,电话机从固定电话网中接收到由发送端传送过来的语音和图文混合信号,之后分别送入低通和高通滤波电路,将混合信号分解成独立的语音和图文信号。1)语音信号送入电话机的受话器中转换为声音。2)图文信号由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DSP中,由DSP对图文信号进行解调,最后再将解调后的信号送入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许勇[6](2007)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及优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统方案的生成具有较高的创新层次。现行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基本上是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设计方法,因此,如何从依赖经验的设计进化为遵循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设计是产生创新方案的关键。本文以实现工作机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就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构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结构不同技术系统对“功能”这个术语的理解和描述在物理效应、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以及数据运算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差异很大。构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结构,提出、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若干基本特性和诸特性间的关系,以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若干原理,从而为进一步提出系统设计模型和方法奠定了基础。2.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提出了基于机电单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过程模型及三子系统设计方法认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本质上是现代机械系统。从功能出发可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划分为控制和执行两大功能模块。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单元级和系统级逻辑结构。提出基于机电单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过程模型,以及三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用单元化设计思想——控制功能分散和控制回路独立,来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选用适当的配套部件加以实现,是快速、高效、可靠地开发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有效途径。3.提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进程模型及计算机辅助求解策略基于变换功能的层次性和目的功能(效应)的多元性,建立了变换功能和目的功能(效应)特征模型,提出了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创新方案生成的功能空间拓展及推理规律。提出了一种变换功能、技术、目的功能、作用原理解循环求解的计算机辅助方案生成进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方案生成与/或树形式化表达方法,探讨了相应的求解算法。4.提出并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的信息量原理将公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信息公理)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过程,对广泛存在于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刻阐释。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状态的定性、定量双重属性和时变本质,提出了基于信息量的功能需求、设计参数、机电一体化率、控制效率等概念,以及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的一系列原理:时域参数控制原理、信息量大优先原理、最大控制效率原理,从而为有效改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选择较优设计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5.阐释了面向对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表达方法针对以往机电一体化设计文献过于强调系统物理结构和物理行为、忽视系统逻辑结构和逻辑行为的现状,本文用面向对象思想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行为和原理方案解进行了阐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逻辑结构可以由面向对象的参考模型或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类图来进行表达;为了描述对象(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接口(通讯)行为,使交互可视化,应用消息序列图(MSC, Message Sequence Charts)来表达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行为。在此基础上,以CD播放机为实例,应用统一建模语言和消息序列图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各主要子系统/组件的原理方案解进行了全面的表达。6.应用实例深入研究了快速成型机(激光分层实体制造系统、熔融挤压成型系统)、激光影碟机等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方案设计及优选,对提出及拓展的各种理论及方法进行了验证。

曾进辉[7](2007)在《基于DTMF的医院护理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医院护理呼叫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医院形象,强化机构管理,保证服务质量。目前医院护理呼叫系统大多为脉冲编码有线传输,产生的脉冲波形容易产生畸变,不太稳定;少数采用无线技术,但信号易受外界影响导致信号传输出错,且成本较高。基于DTMF的医院护理呼叫系统能较好地兼容二者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不足。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DTMF的基本原理、DTMF发生器性能及实现技术,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护理呼叫系统,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DTMF的医院护理呼叫系统架构并完成了系统的硬、软件开发与设计工作:系统采用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有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准确、使用简便等特点;通过编码、传输及解码技术,能确保数据远距离传输且抗干扰能力强,避免了有线寻呼系统传输的不稳定性;系统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采用信号发送芯片、信号接受芯片、语音播报芯片、发光二极管、数码管显示等外围电路以及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了通过电话拨号进行单呼、群呼、显示、呼叫提示、查询、播报、对讲及护理级别的设置和删除等功能。本文研发的样机已经经过实验运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价值,并已投入小批量试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王大永[8](2006)在《VoIP语音网关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Internet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而作为其核心技术的IP协议体系在数据网络架构中的统治地位已得到了广泛认同。同时,随着基于IP技术上各种应用技术的提出,尤其是VoIP技术的提出,使得数据网络通信逐渐的融入了传统的话音业务领域。VoIP即Voice over IP,它是利用IP网络实现语音通信的一种先进通信手段,是一种完全基于IP网络的语音传输技术。它通过语音网关,软交换平台、网守、各种支持平台等设备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然后将数据压缩成数据包,通过IP网络传输到语音的目的地址。目的地址接收到数据包后,将数据重组,解压缩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从而完成一次语音的通信过程。随着VoIP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用Internet连接代替传统的电话线进行语音通话成为可能。 VoIP网络主要由网关、网守、支持系统以及电话网和IP网络等几部分构成。VoIP语音网关属于VoIP网络终端设备,就其技术实现方法有基于PC的、有基于硬件Phone的,目前市场上的多数产品是基于PC的。本文设计的是基于H.323协议的VoIP终端,它是一种基于硬件Phone的嵌入式典型系统,可以实现电话与电话之间的实时语音通信。在IP电话网络中,语音网关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实现PSTN网到IP网的数据格式的转换,以及信令和协议的转换,故其发挥着将Internet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络连接起来的桥梁作用。它的模拟语音接口,既可以连接企业小交换机,也可以连接电话机或传真机。它的以太网接口接入IP网络,提供实时的高质量的基于IP网络传输的语音服务。 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设计和实现VoIP语音网关。在论文的开始部分对VoIP技术进行介绍。首先简要介绍了VoIP语音网关产生的目的和意义及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同时阐述了VoIP系统所用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协议以及语音网关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之后通过对目前存在的几种网关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提出了基于专用语音处理器+专用网络处理器的语音网关的设计方案,进而详细论述了基于ARM网络处理器S3C4510B的具体实现方法。论文最后详细介绍了VoIP语音网关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和和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的软件程序设计,最后对网关进行了系统测试和结果分析。

刘明清[9](2003)在《电话机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电话机常用元器件主要有半导体器件、电声器件、集成电路、阻容元件、电感线圈、开关等。其图形与文字符号的表示方法见表1所示。表1 电话机元器件图形与符号表示方法一览表

刘英[10](2019)在《JT公司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指明压电元器件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公共场所的烟雾报警器、汽车倒车雷达、家用电器中的提示音等。但在压电元器件行业内我国的研发和制造依然处于中低端水平,技术研发和工艺制造水平还不够高,高端产品比如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及医疗用换能器等多数依赖进口。JT贸易公司2017年进入压电陶瓷行业,以压电片、超声波传感器、烟雾报警器以及水声换能器等相关产品为主,整合国内压电行业优势资源给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但随着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客户的小批量定制化需求的增加,目前生产厂家难以快速全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在这样形势下,JT公司将压电陶瓷产品作为项目来运作,寻找新的运营方式来实现业务发展,本论文将讨论该项目的可行性。本论文首先对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进行概述,研究了国内外压电陶瓷市场的状况,发现国外压电产品都基本上处于高端市场特别是高精度的传感器产品,而国内仍然处于竞争非常激烈的低端市场。同时市场上还有些的非常活跃的中小规模客户的非常规产品和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服务。因此高端产品需要技术研发的沉淀和积累,低端产品的品质需要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工艺水平,来满足中小规模的小批量定制化产品需求。由此发现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发展空间和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经营相结合,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得出外部大环境适合该项目的发展。通过SWOT分析,得出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优劣势所在,找到现阶段公司的市场位置,确定出合适的产品,明确该项目的运营策略。结合两年的实际运营情况,对财务的基本情况和现金流和利润表进行分析预测,得出结论是该项目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利润率可以达到17%左右。最后从项目风险角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发现该项目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加速向中高端发展的新经济形势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科技为基础、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将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向高质量发展。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市场特别是印度和南非等国家压电陶瓷产品的拓展和推广,从而实现该项目的长久发展。

二、电话机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话机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PE中的SLIC话机控制芯片的内核驱动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工作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机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 系统平台描述
    2.2 系统硬件架构
        2.2.1 balong765 芯片
        2.2.2 PEF31001 SLIC芯片
    2.3 系统软件架构
        2.3.1 系统软件功能性需求描述和系统软件框图
        2.3.2 PCM通道的内核子系统总体设计
        2.3.3 控制通道的内核子系统总体设计
        2.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描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LSA架构下相关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3.1 ALSA总体框架
    3.2 必要组件创建
        3.2.1 声卡及逻辑组件创建
        3.2.2 PCM设备的创建
    3.3 Codec驱动设计
        3.3.1 Codec驱动注册
        3.3.2 I2C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3.3.3 Codec驱动初始化
    3.4 Platform驱动设计
        3.4.1 PCM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3.4.2 DMA
    3.5 Machine驱动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M通道中内核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4.1 PCM通道子系统的预设置
    4.2 DMA控制器驱动设计
        4.2.1 DMA缓冲区结构设计
        4.2.2 DMA缓冲区操作设计
    4.3 基于ALSA驱动的DSP设备操作
        4.3.1 DSP设备的打开和释放
        4.3.2 DSP设备的读写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通道中内核驱动设计与实现
    5.1 基于hwdep模块的ioctl设计与实现
    5.2 Linux下 input输入子系统的实现
    5.3 其余的芯片适配相关软件功能
        5.3.1 芯片初始化
        5.3.2 简单控制逻辑处理
        5.3.3 语音参数定制框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6.1 语音模块的加载
    6.2 内核驱动功能测试
        6.2.1 芯片初始化类
        6.2.2 应用程序请求响应类
        6.2.3 事件检测上报类
        6.2.4 其他
    6.3 PCM语音通道测试
    6.4 完整的通话功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电磁脉冲对小型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损伤分析与等效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作用研究现状
        1.2.2 半导体器件电磁脉冲损伤机理研究现状
        1.2.3 电磁脉冲等效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磁脉冲对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损伤机理
    2.1 电磁脉冲对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作用途径
        2.1.1 典型直流伺服系统
        2.1.2 电磁脉冲耦合途径
        2.1.3 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敏感特性
    2.2 IGBT失效机理
        2.2.1 IGBT结构组成
        2.2.2 失效机理
    2.3 电磁脉冲特性
        2.3.1 阶跃脉冲
        2.3.2 双指数脉冲
        2.3.3 方波脉冲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功率开关管IGBT的阶跃脉冲损伤
    3.1 IGBT的二维物理建模
        3.1.1 IGBT建模预处理
        3.1.2 IGBT模型参数设计
        3.1.3 IGBT建模
    3.2 IGBT的脉冲损伤求解条件
        3.2.1 物理模型设置
        3.2.2 数值求解条件
    3.3 栅极关断情况下的IGBT损伤机理
        3.3.1 瞬态响应分析
        3.3.2 损伤影响因素回归模型
    3.4 栅极开启情况下的IGBT损伤机理
        3.4.1 瞬态响应分析
        3.4.2 损伤影响因素回归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率开关管IGBT的脉冲损伤等效分析
    4.1 脉冲信号生成
        4.1.1 双指数类脉冲
        4.1.2 方波类脉冲
    4.2 IGBT的双指数脉冲损伤
        4.2.1 数值求解
        4.2.2 脉冲损伤规律分析
    4.3 IGBT的方波脉冲损伤
        4.3.1 数值求解
        4.3.2 脉冲损伤规律分析
    4.4 等效性分析
        4.4.2 幅值对脉冲作用效应影响
        4.4.3 脉宽对脉冲作用效应影响
        4.4.4 上升沿对脉冲作用效应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磁脉冲损伤的等效性评估
    5.1 电磁脉冲波形简化的原则与表示
        5.1.1 波形简化原则
        5.1.2 波形简化的电磁范数表示
    5.2 电磁脉冲特征参量提取
        5.2.1 非范数特征参数提取
        5.2.2 范数类特征参数提取
    5.3 电磁脉冲的等效性评估
        5.3.1 评估准则
        5.3.2 评估指标体系
        5.3.3 评估模型与策略
    5.4 电磁脉冲损伤评估软件
        5.4.1 软件开发方案
        5.4.2 软件对计算机配置要求
        5.4.3 软件开发关键性技术
        5.4.4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容差分析的电子电路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子电路容差分析
    2.1 电子电路故障分析
    2.2 电子电路输入不确定性分析
        2.2.1 生产工艺容差
        2.2.2 工作环境容差
        2.2.3 元器件性能退化容差
    2.3 电子电路容差分析方法
        2.3.1 基于统计的容差分析
        2.3.2 基于区间的容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建模和仿真的电子电路故障模式定量分析
    3.1 电子电路故障模式定量分析
    3.2 建模与仿真平台
    3.3 电子元器件建模方法
        3.3.1 通用模板参量化建模
        3.3.2 建模工具建模
        3.3.3 行为级宏建模
        3.3.4 算法程序建模
    3.4 电子元器件偏移故障机理分析
    3.5 电子元器件故障注入
    3.6 电子电路故障模式定量仿真分析
    3.7 1553B通信总线模块故障模式定量仿真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电子电路可靠性评估
    4.1 灵敏度分析
        4.1.1 局部灵敏度分析
        4.1.2 全局灵敏度分析
    4.2 基于灵敏度的电子电路退化数学模型
    4.3 电子电路性能退化评估
    4.4 Sallen-Key带通滤波器可靠性评估
        4.4.1 基于传递函数的输出特性分析
        4.4.2 灵敏度分析
        4.4.3 可靠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容差分析的电子电路可靠性设计
    5.1 输出特性和约束条件分析
    5.2 基于仿真的灵敏度分析
        5.2.1 正交试验设计
        5.2.2 基于仿真的灵敏度分析
    5.3 基于仿真的容差分析
        5.3.1 均匀试验设计
        5.3.2 基于蒙特卡洛的容差仿真
        5.3.3 回归分析
    5.4 基于最低成本的最优容差方案确定
        5.4.1 元器件成本分析
        5.4.2 求解最优容差方案
    5.5 电源模块可靠性优化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4)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概述
    1.2 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基本原则
第二章 接地设计
    2.1 地线的定义
    2.2 接地的分类
    2.3 接地的目的
    2.4 接地方式
    2.5 接地所产生的问题
    2.6 接地方法
        2.6.1 保持环路面积最小
        2.6.2 缩短导线的长度
        2.6.3 尽可能在PCB上使用完整的地线面
        2.6.4 加强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容耦合
第三章 屏蔽设计
    3.1 屏蔽与电磁场的关系
    3.2 电磁屏蔽的作用
    3.4 做好屏蔽的原则
    3.5 屏蔽的方法
        3.5.1 屏蔽材料的选择
        3.5.2 一些常用的屏蔽技术
        3.5.3 保持屏蔽的完整性
        3.5.4 屏蔽实例
第四章 滤波设计
    4.1 滤波概述
    4.2 滤波器的分类
    4.3 滤波器的衰减特性
    4.4 滤波器的选择
    4.5 滤波器的安装
    4.6 几种常见的滤波器安装错误
    4.7 滤波技术的应用实践
第五章 通信设备设计实例移动电话的静电放电防护
    5.1 静电放电的产生
    5.2 影响静电放电的因素
    5.3 静电放电对移动电话的影响
    5.4 移动电话对静电放电的防护
    5.5 结论
第六章 无绳电话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设计实例
    6.1 传导抗扰测试的目的
    6.2 传导抗扰测试的方法
    6.3 测试中受试设备的状态
    6.4 测试中出现的问题
    6.5 测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6.6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5)多媒体电话机发送和接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固定电话网及固定电话的优势
        1.2.1 固定电话是传送亲情的主要通信工具
        1.2.2 固定电话是最环保的通信工具
        1.2.3 固定电话技术的巨大潜力
        1.2.4 我国拥有完善的固定电话网
    1.3 多媒体固定电话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4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通信技术
    1.5 课题的来源
    1.6 论文内容安排
2 多媒体电话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多媒体电话机的框架图及工作原理
    2.2 多媒体电话机所需软硬件的选择
        2.2.1 Ti TMS320C6713简介
        2.2.2 DSP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2.2.3 CCS编译环境及软件开发流程
        2.2.4 液晶显示设备
        2.2.5 手写输入设备
    2.3 多媒体电话机的各功能模块
        2.3.1 多媒体电话机的图文显示模块
        2.3.2 多媒体电话机的图文输入模块
        2.3.3 多媒体电话机的数据处理及调制解调模块
        2.3.4 多媒体电话机的入网设计
3 多媒体电话机发送系统的设计
    3.1 发送系统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3.2 手写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3.2.1 DSP UART接口与手写板的连接与电路设计
        3.2.2 接口连接的编程实现
        3.2.3 对手写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3.3 电话信道的频分复用和基于DSP的FSK调制方式
        3.3.1 2FSK的调制原理
        3.3.2 基于DSP的图文信号调制
    3.4 图文信号的数模转换及接口电路设计
        3.4.1 TLV320AIC23B与DSP的接口电路设计
        3.4.2 TLV320AIC23与DSP连接的编程实现
4 多媒体电话机接收系统的设计
    4.1 接收系统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4.2 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
        4.2.1 液晶显示模块的接口电路设计
        4.2.2 DSP与液晶显示模块的编程实现
        4.2.3 对手写输入数据的处理与液晶显示
    4.3 基于DSP的FSK解调方式
        4.3.1 FSK的解调原理
        4.3.2 分数延迟FIR滤波器的设计
        4.3.3 FSK解调的编程实现
5 多媒体电话机的入网设计
    5.1 公共电话网络
    5.2 电话机发送和接收的原理
        5.2.1 受话电路
        5.2.2 送话电路
        5.2.3 侧音消除电路
    5.3 DSP与公共电话网的连接
    5.4 设计多媒体电话机的备用电源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及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机电一体化内涵与机电一体化系统
        1.2.1 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机械、电子、软件系统的差异
    1.3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研究综述
        1.3.1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理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研究综述
        1.4.1 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理论的迫切需求
        1.4.2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研究现状综述
        1.4.3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结分析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结构
    2.1 引言
    2.2 技术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2.2.1 技术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2.2.2 域理论的主要观点
        2.2.3 系统设计的垂直因果链原理
        2.2.4 三子系统中的功能内涵
    2.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结构
        2.3.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变换功能、目的功能和状态变迁
        2.3.1.1 变换功能和目的功能
        2.3.1.2 状态变迁和变换功能
        2.3.1.3 状态变迁和目的功能
        2.3.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结构
        2.3.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从属功能
        2.3.3.1 从属功能
        2.3.3.2 控制功能
        2.3.3.3 控制功能的实现
        2.3.4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模型
    2.4 应用实例:电话机系统功能建模
    2.5 本章小结
    附:本文提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基本特性
    附:本文提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原理
第三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和三子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
        3.2.1 机电单元(ME)及其逻辑结构
        3.2.2 基于ME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
    3.3 执行子系统设计
        3.3.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单元化设计思想
        3.3.2 执行单元(ME)的集成设计
        3.3.3 执行子系统生成——ME耦合
    3.4 信息处理与控制子系统设计
        3.4.1 信息处理和控制子系统设计过程
        3.4.1.1 信息处理和控制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3.4.1.2 信息处理和控制子系统的设计过程
        3.4.2 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4.2.1 电子系统设计概述
        3.4.2.2 电子部件设计
        3.4.2.3 电路设计
        3.4.3 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4.3.1 软件的内涵
        3.4.3.2 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3.5 传感检测子系统设计
        3.5.1 传感检测子系统概述
        3.5.2 传感检测子系统的设计过程
        3.5.3 驱动部件与传感器的匹配条件
    3.6 基于机电单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
        3.6.1 基于机电单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过程模型
        3.6.2 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及计算机辅助求解策略
    4.1 引言
    4.2 变换功能特征模型
    4.3 目的功能(效应)特征模型
    4.4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策略
        4.4.1 基于变换功能拓展的技术推理
        4.4.2 基于技术的变换功能向目的功能(效应)的推理
        4.4.3 目的功能向作用原理的推理
        4.4.3.1 作用原理定量推理
        4.4.3.2 作用原理定性推理
        4.4.4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进程模型
        4.4.4.1 单一功能求解的方案生成推理进程模型
        4.4.4.2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的循环映射进程模型
    4.5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的计算机辅助求解策略
        4.5.1 方案生成进程形式化表达
        4.5.2 方案生成与/或树
        4.5.2.1 问题归约
        4 5.2.2 与/或树
        4.5.2.3 方案生成与/或树
        4.5.2.4 代价优先求解算法
    4.6 方案生成推理实例
        4.6.1 实例一
        4.6.2 实例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信息量原理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
    5.1 引言
    5.2 信息计算模型的建立
        5.2.1 公理设计简介
        5.2.2 信息公理中信息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功能信息量和设计参数
        5.3.1 功能信息量
        5.3.2 设计参数
        5.3.2.1 设计参数的分类
        5.3.2.2 设计参数分类的相对性
        5.3.2.3 设计参数信息量
    5.4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的信息量原理
        5.4.1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的时域参数控制原理
        5.4.2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的信息量大优先原理
        5.4.3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优选的最大控制效率原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对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表达
    6.1 引言
    6.2 面向对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表达
        6.2.1 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的参考模型表达
        6.2.2 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结构的UML 表达
    6.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逻辑行为表达
        6.3.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行为
        6.3.2 机电一体化系统逻辑行为的MSC 表达
    6.4 面向对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表达
    6.5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表达实例:CD 机
        6.5.1 旋转组件
        6.5.2 插入/弹出单元
        6.5.3 CD 阅读器
        6.5.4 旋转组件控制器
        6.5.5 CD 阅读器控制器
        6.5.6 接口对象和知识对象
        6.5.6.1 接口对象
        6.5.6.2 知识对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快速成型系统应用实例
    7.1 引言
    7.2 快速成型系统方案设计
        7.2.1 激光分层实体制造系统方案设计
        7.2.1.1 系统简介
        7.2.1.2 SSM系统功能分析
        7.2.1.3 SSM系统耦合设计
        7.2.1.4 基于信息量原理的SSM 系统方案优选
        7.2.2 熔融挤压成型系统方案设计
        7.2.2.1 系统简介
        7.2.2.2 系统解耦
        7.2.2.3 单元耦合
    7.3 SSM 工艺参数匹配控制系统设计
        7.3.1 数学建模
        7.3.2 参数匹配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7.3.2.1 跟踪耦合控制系统
        7.3.2.2 跟踪耦合控制系统的限制
        7.3.3 系统仿真实验
        7.3.3.1 仿真模型
        7.3.3.2 仿真结果分析
        7.3.4 实验验证
        7.3.4.1 定性实验
        7.3.4.2 定量实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深化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DTMF的医院护理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DTMF 技术
    1.3 现代医院护理呼叫系统的实际需求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护理呼叫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
    2.1 四种设计方案
    2.2 四种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第3章 DTMF 信号发生器及其性能分析
    3.1 传统的可编程硬件 DTMF 发生器
    3.2 基于 D/A 的 DTMF 信号
    3.3 用 I/O 口模拟 D/A 产生 DTMF 信号
    3.4 用 MATLAB 仿真的实验结果
第4章 基于 DTMF 医院护理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模块分析
    4.2 系统主机硬件设计
    4.3 系统主机软件设计
    4.4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第5章 系统样机调试与实验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联机调试与实验
    5.4 实验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 C 基于 DTMF 的医院护理呼叫系统主机电路图

(8)VoIP语音网关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与内容结构
第2章 VoIP语音网关原理与技术
    2.1 VOIP简介
        2.1.1 VoIP的通信原理
        2.1.2 VoIP的系统组成
    2.2 VoIP的协议体系
    2.3 H.323协议
    2.4 TCP/IP协议
        2.4.1 TCP/IP的体系结构
        2.4.2 IP的协议
        2.4.3 TCP协议
        2.4.4 UDP协议
    2.5 RTP/RTCP协议
        2.5.1 RTP协议
        2.5.2 RTCP协议
第3章 VoIP语音网关的关键技术
    3.1 数字语音技术
        3.1.1 语音的数字化
        3.1.2 语音编解码与压缩技术
    3.2 分组语音技术
        3.2.1 抖动处理技术
        3.2.2 丢包补偿技术
        3.2.3 回声消除技术
    3.3 静音检测技术
第4章 VoIP语音网关方案设计
    4.1 IP电话三种通话方式
        4.1.1 PC-PC方式
        4.1.2 PC-Phone方式
        4.1.3 Phone-Phone方式
    4.2 语音网关的方案分析
        4.2.1 DSP+ARM+PHY+MAC
        4.2.2 DSP+MAC+MAC
        4.2.3 DSP+PHY+PHY
        4.2.4 专用DSP+ARM+PHY+MAC
第5章 VoIP语音网关硬件电路设计
    5.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5.2 主控制单元
    5.3 语音处理电路设计
        5.3.1 SLIC和CODEC电路
        5.3.2 控制及数据转换电路
    5.4 存储器电路设计
        5.4.1 S3C4510B与SDRAM连接电路
        5.4.2 AC488-C与SRAM连接电路
    5.5 网络接口模块设计
    5.6 PCB布板设计
        5.6.1 PCB设计的一般原则
        5.6.2 PCB电路抗干扰措施
第6章 VoIP语音网关的软件设计
    6.1 软件体系结构
    6.2 BSP启动原理
    6.3 中断处理程序
    6.4 语音编解码程序
    6.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6.5.1 语音信号的传输以及处理测试
        6.5.2 语音网关功能测试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JT公司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压电陶瓷介绍
        1.1.2 压电陶瓷行业的市场状况
        1.1.3 压电陶瓷行业的市场前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压电陶瓷定义以及相关产品
        1.2.2 国内外压电产品的行业和市场竞争状况
        1.2.3 压电行业产品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1.2.4 产品营销模式和客户的开发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背景及项目的介绍
    2.1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背景介绍
    2.2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技术研发情况介绍
    2.3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内部环境实施条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外部环境及行业分析
    3.1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3.2 经济因素分析
    3.3 科技因素分析
    3.4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五力模型分析
        3.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3.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3.4.3 行业内部竞争分析
        3.4.4 潜在竞争者分析
        3.4.5 替代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SWOT分析
    4.1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经营的优势/劣势分析
    4.2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4.3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SWOT矩阵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市场运营及策略
    5.1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市场定位
        5.1.1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进入模式
        5.1.2 JT公司压电陶瓷产品的市场选择
    5.2 JT公司的压电陶瓷项目的营销策略
        5.2.1 营销定位
        5.2.2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5.3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运营策略
        5.3.1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组织架构
        5.3.2 JT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及团队建设
        5.3.3 JT公司压电陶瓷生产业务外包与品质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财务分析
    6.1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客户情况分析和预测
    6.2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现金流量预测和融资分析
    6.3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利润和收益率分析
    6.4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财务敏感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JT公司压电陶瓷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7.1 政策法律风险与控制
    7.2 技术风险与控制
    7.3 财务风险与控制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电话机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PE中的SLIC话机控制芯片的内核驱动程序设计[D]. 王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2]电磁脉冲对小型直流伺服系统中IGBT的损伤分析与等效性评估[D]. 张思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3]基于容差分析的电子电路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曾颖.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D]. 刘宝殿.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5]多媒体电话机发送和接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黎泽清. 中北大学, 2010(05)
  • [6]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及优选研究[D]. 许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7]基于DTMF的医院护理呼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曾进辉. 湖南大学, 2007(05)
  • [8]VoIP语音网关设计与实现[D]. 王大永.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电话机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J]. 刘明清. 家电检修技术, 2003(01)
  • [10]JT公司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商业计划书[D]. 刘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电话部件的符号表示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