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澜沧江下游虫媒病毒调查研究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虫媒病毒调查研究

一、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1](2021)在《云南登革热疫区DENV分子流行特征及其传播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登革病毒是(DENV)是由伊蚊为媒介传播的病原体之一,是近年来流行最严重的虫媒传播的病毒。DENV感染宿主后一般会直接造成普通登革热(DF),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DSS)。根据抗原性不同,其可被划分为4种相关但又不相同的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不同血清型又可分为不同的基因型。所有的血清型、基因型病毒感染人类后都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登革热病症。云南的边境绵长,设有多个出入境口岸,跨境人流量巨大,跨境人群活动频繁,易有输入性病原体流行风险。云南的边境地区丛林茂密,河流湖泊密集,温润的气候十分适宜DENV的传播媒介伊蚊生存繁殖。与云南接壤的多个东南亚国家均为DF主要疫区。由于蚊类活动范围难以控制,故增加了DENV的预防难度。由此可见,云南边境口岸疾病输入形势越来越严峻,急需加强各种疾病的监测及预防。基于此背景,以分子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收集了景洪市2019年DF爆发期间280例抗体阳性血清,进行DENV E基因全长扩增和基因序列的同源关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景洪市DENV存在1、2、3三种血清型共同流行,其中DENV-1为优势血清型,每种血清型又同时存在多种基因型病毒株共同流行。通过构建MCC进化树显示2019年景洪市DENV的输入来源受到东南亚国家毒株的影响并共同进化。其次,我们还对2014~2020年瑞丽市467例DF患者血清进行DENV E基因全长扩增,成功获得193条序列。研究结果表示瑞丽市DENV-1一直保持持续流行的态势,近两年DENV-3逐渐成为瑞丽市的优势血清型。利用BEAST软件进行毒株的起源及进化分析发现,瑞丽市DENV受东南亚毒株影响较大且主要输入来源为缅甸,瑞丽市DENV已经逐渐往本地进化趋势发展。此外,我们还对2019年云南边境DF疫区与邻近的老挝、缅甸两个国家的DENV流行特征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景洪受东南亚国家影响较大且毒株输入来源复杂,瑞丽毒株输入来源多为缅甸。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2019年景洪DF疫情期间的各血清型及基因型的流行特征,纵向分析了2014~2020年瑞丽市DENV的演变规律以及2019年两个地区与邻国DENV流行特征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云南边境地区的DF预防及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

凌珏[2](2021)在《云南玉溪地区虫媒病毒调查及动物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云南省中部玉溪地区虫媒病毒的种类、分布和流行情况,为该地区蚊传虫媒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2.了解玉溪地区通海县2株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特征,为该地区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的预防及疫苗接种提供资料。3.了解玉溪地区家养动物中虫媒病毒感染情况。[方法]1.2015年在云南省玉溪地区的通海县、华宁县、江川区、澄江县使用诱蚊灯捕捉蚊虫,蚊虫研磨后接种BHK-21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提取阳性分离物中总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分别使用多对虫媒病毒属通用引物或病毒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阳性产物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采用DNAstar、Mega X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2.参照基因I型JEV全基因组序列,使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一套JEV全基因序列引物,对通海县2株JEV(HL-3、HL-32)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使用 DNAstar 中 Seqman、Megalign,GeneDoc,MegaX 等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同源性分析、差异位点和系统进化分析。3.采用微量中和实验方法(TCID-50)对2019和2020年在玉溪通海县、华宁县和易门县等地区采集家养动物血清进行JEV(HL-3株)和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NM20株)中和抗体检测。[结 果]1.在玉溪4个县区共采集蚊子13050只,分261批进行研磨,95批在金黄色地鼠肾细胞(BHK-21细胞)和/或白纹伊蚊细胞(C6/36细胞)上产生不同的细胞病变,采用多种虫媒病毒引物进行病毒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它们为JEV、版纳病毒(Bannavirus,BAV)、GETV、西藏环状病毒(Tibetorbivirus,TIBOV)、南定病毒(Nam Dinh virus,NDiV)、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Ngewotan 病毒(Negewotan,NWTV)、广平病毒(Quangbinhvirus,QBV)和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pipienspallensdensovirus,CppDNV)9 种病毒,其中通海县存在6种病毒35株,华宁县存在6种病毒88株、澄江县存在2种病毒5株,江川区未分离获得病毒。TIBOV和NWTV在3个县区均分离到,NDiV在2个县区分离到,JEV、AKAV和QBV仅在通海县分离到,BAV、GETV和CppDNV仅在华宁县分离到。2.对在通海县分离的2株JEV(HL-3、HL-32)采用16对引物进行扩增,测序、拼接后均获得长度为10965个核苷酸(nt)的基因序列,包含有1个10299nt开放读码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aa)。HL-3、HL-32 2株新分离病毒与基因Ⅰ型JEV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3.6%~98.9%和98.0%~99.7%,而与其基因型(Ⅱ型~V型)JEV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0%以下,氨基酸同源性在98.0%以下。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L-3、HL-32与基因I-b型JEV位于同一进化簇中,提示这两株新分离病毒为基因I-b型JEV;进一步分析发现2株新分离病毒与云南省近年来流行JEV毒株处在同一较小进化分支内,提示它们之间遗传进化关系较为密切。2毒株全基因序列与JE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存在56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其中E基因上有12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结构域12个、结构域Ⅱ7个、结构域Ⅲ2个、结构域外1个),在8个与毒力相关的位点(E107,E138,E176,E177,E264,E279,E315,E439)上,有6个差异位点。3.在华宁县、通海县、易门县共采集275份猪牛羊血清。HL-3株JEV毒价为10-4.5/100 μL,NM20株GETV毒价为10-7.3/100μL,所有孔未出现细胞保护,玉溪地区采集的血清JEV和GETV中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1.玉溪通海县、华宁县、江川区、澄江县4个县区分离鉴定出9种虫媒病毒共128株,其分布于不同区县,且各区县流行的虫媒病毒种类不同,表明该地虫媒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2.云南省通海县分离的2株JEV与基因Ⅰ型JEV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且与基因Ⅰ型中的基因Ⅰ-b型毒株位于同一进化簇,为基因Ⅰ-b型JEV。2毒株在E基因上与毒力相关的关键位点中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但结构域Ⅲ的关键抗原未发生改变,SA14-14-2减毒疫苗株仍可用于该地区人群的免疫接种,预防JE的发生和流行。3.玉溪地区采集的动物血清进行JEV和GETV血清抗体中和实验未检测到这两种病毒中和抗体,但2种病毒仍对该地区人和动物有潜在的威胁,需要在该地区人或家养动物中加强这些虫媒病毒监测和检测,及早发现疾病,为该地区乃至云南省虫媒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田杰[3](2021)在《云南省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七种蚊媒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云南省是我国西南边陲省份,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1975年以来,从云南省蚊虫和/或人血清中新分离鉴定出的病原体有版纳病毒(Bannavirus,BA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巴泰病毒(Batai virus,BAT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2014年首次报道了从孟加拉输入的寨卡病例。塔希纳病毒(Tahynavirus,TAHV)目前已在我国新疆、青海及内蒙地区分离到病毒株,但云南省及其相邻的东南亚国家至今无报道。本研究首次对德宏州瑞丽市2014-2015年登革流行季采集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例DENV NS1阴性血清样本进行以上7种病毒的检测,以弄清云南中缅边境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感染的蚊媒病毒种类,为当地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样本为2014-2015年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例DENVNS1阴性血清样本1738份,-80℃冰箱保存。用Excel软件建立研究样本采集信息数据库并分析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的χ2检验进行两样本率的差异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的病毒RNA/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病毒RNA。参考文献合成检测7种病毒的引物及探针。经过预实验验证后,对DENV、CHIKV、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进行三重探针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对DENV 阳性样本再按《登革热诊断》WS216-2018合成DENV1-4型特异引物和探针,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DENV血清型分型。选出部分阳性血清样本用国产(广州万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NV NS1抗原检测试剂进行抗原检测。采用BAV单检、BAV和TAHV联检、BATV和TAHV联检、BATV单检完成对BAV、TAHV和BATV三种病毒的检测。对SINV采用染料法实时荧光RT-PCR初筛和探针法实时荧光RT-PCR复核检测。DENV、CHIKV、ZIKV和BAV 阳性对照为本实验室保存毒株。在华大基因分别合成含有待扩增SINV、TAHV和BATV基因片段的质粒DNA标准品作为检测SINV、TAHV和BATV的阳性对照。将阳性血清样本接种于C6/36白纹伊蚊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阳性样本血清或新分离的毒株进行包膜蛋白(Envelope,E)基因和/或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 果]样本信息:2014-2015年在瑞丽市收集的DENVNS1抗原检测阴性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血清标本共计1738份,其中2014年共657份(37.80%),男 374 份(21.52%),女 283 份(16.28%);2015 年 1081 份(62.20%),男 556份(31.99%),女525份(31.21%)。最小病例为2月龄,最大96岁,年龄中位数为24岁,其中青壮年组占比最高(36.82%,640/1738)。6~10月采集的样本为1705份(98.10%,1705/1738)。在发病一周内采集的血清样本1250份(71.92%),其中一周以上采集的血清有19份(1.10%),有469份(26.99%)发病日期不详。实时荧光RT-PCR:共检出18份DENV 阳性(检出率:1.036%)和1份ZIKV 阳性样本(检出率:0.058%),未检测到 BAV、BATV、TAHV、CHIKV、SINV。1份ZIKV阳性样本采集日期为2015年10月,患者为本地病例。18份DENV阳性样本包括7份DENV-1阳性样本,其中本地病例6例,均采集于2015年6月,缅甸输入病例1例(采集于2014年10月);6份DENV-2阳性样本,其中5例为本地病例,分别采集于2015年6月(2份)、9月(1份)和10月(2份),1例缅甸病例,采集于2015年10月;5份未分血清型,均为本地病例,采集于2015年6月(1份)、8月(2份)和9月(2份)。2014年DENV检出率为 0.15%(1/657),2015 年 DENV 检出率为 1.57%(17/1081),经 χ2检验,2014年和2015年的样本DENV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039,P=0.003)。抗原检测:选出8份DENV 阳性样本进行抗原检测均为阴性。病毒分离和鉴定:分离到1株ZIKV,接种到C6/36白纹伊蚊细胞后第3天出现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分离到 4 株 DENV,其中 2 株为 DENV-1,2 株为DENV-2。这4株DENV中仅1株(试验编号:15RL600)在盲传第三代的第五天出现细胞融合为特征的细胞病变,而其余3株未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测序及进化分析:测序得到1条ZIKV全基因组序列(10804bp),属于亚洲基因型,与2019年输入云南的缅甸株(2019YNZIKV02)进化关系最近;与2014年从孟加拉和2019年从缅甸输入云南的ZIKV病毒株相同,均在NS1蛋白发生A188V突变,在PrM和NS4B蛋白没有发生S139N和G18R突变。测序得到3条DENV-1 E基因序列(本地病例),均属于基因1型,与2015年缅甸输入株进化关系最近;测序得到3条DENV-2 E基因序列,均属于亚洲基因型(Asian Genotype),其中2条序列(本地病例)与1条序列(缅甸病例)均与2015年缅甸输入的DENV-2亲缘关系最近。[结 论]1.首次从云南本地病例中检测和分离到ZIKV,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该病毒株属于亚洲基因型,与2019年从缅甸输入云南的ZIKV进化关系最近,新分离的ZIKV在NS1蛋白发生A188V突变,表明对埃及伊蚊有高传染性,提示中缅边境有ZIKV寨卡病毒病暴发风险。2.从DENV NS1阴性样本中检出18份DENV阳性样本,提示现场仅采用DENV抗原检测试剂对病例进行诊断会造成DF漏检。3.未检出BAV、CHIKV、BATV、SINV和TAHV阳性样本,但仍需持续调查研究。4.该地区亟待提高临床医师对寨卡病毒病的诊断意识和开展寨卡病毒病的常规监测,并对人群和动物进行血清学调查。对疑似登革热病例需采用抗原和DENV、ZIKV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联检以避免病例的漏检。

彭红红[4](2020)在《云南省新蚊媒病毒的发现及其分子特征与人群感染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虫媒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es)是可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导致疾病在人畜间传播的一类病毒。目前已经发现的虫媒病毒超过550种,其中130多种,包括100余种蚊媒病毒,被证实对人或动物致病。云南省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蚊虫种类多、分布广,是蚊媒病毒重要的自然疫源地。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课题组已在云南省分离到涉及6个病毒科的20多种蚊媒病毒,多种病毒对人畜具有潜在致病性。本研究以2010-2016年在云南省获得的蚊虫标本未知分离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已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进行鉴定,并对新发现病毒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以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同时对具有潜在致病性的病毒进行人群血清学调查,了解人群感染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从112份未知分离物中共鉴定出涉及7个病毒科8个病毒属共25种病毒。12种为首次发现的新病毒或变异株,包括1种新环状病毒、1种新Negevirus病毒、1种版纳病毒变异株、2种Toti病毒变异株、1种Omono river病毒变异株、3种新的弹状病毒以及3种新的未分类RNA病毒。另有3种病毒首次在云南采集的蚊虫中分离到,包括环状病毒属的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Negevirus病毒属的Ngewotan病毒(NWTV)以及未分类的RNA病毒温州sobemo样病毒4(Wz SV4)。其中三带喙库蚊中鉴定到病毒种类最多(13种病毒)。新分离的环状病毒的VP2基因与CHe RI环状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7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5%,其次与云南环状病毒、秘鲁马病病毒同源性较高,分别为68%、69%,是环状病毒属的新的病毒种,暂命名为梁河环状病毒(Lianghe orbivirus,LHOV)。新分离的Negevirus病毒属的曼列病毒(Manglie virus,Ma 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Ngewotan病毒同源性最高,为7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与Negevirus病毒属病毒的遗传关系最近,提示为该病毒属的新成员。首次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株蓝舌病毒,基于VP2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证实其为血清型2型。新发现的1种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S1节段的核苷酸序列与以往国内报道的版纳病毒同源性在92%左右,与越南分离株同源性约为83%,提示为版纳病毒变异株。新发现的3种Toti病毒,分别命名为Omono river病毒-YJ(ORV-YJ)、元谋toti病毒(Yuanmou totivirus,YMTV)、永善toti病毒(Yongshan totivirus,YSTV),基因组结构相似,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6%-92%,与其他toti病毒的同源性在65%-93%之间,提示为Toti病毒的变异株。为了解新分离病毒的潜在致病性,我们在云南省4个州(县)收集了1622份自然人群血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版纳病毒、南丁病毒、西藏环状病毒Ig G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1份血清版纳病毒Ig 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61/1622);49份血清南丁病毒Ig 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49/1622);两种病毒阳性血清Ig G抗体效价均为1:80-1:640。未检测到西藏环状病毒Ig G抗体阳性。本研究是在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云南省蚊媒病毒进行系统调查,发现了多种新的蚊媒病毒,丰富了蚊媒病毒种类。通过人群血清学调查发现了版纳病毒及南丁病毒人群感染的线索,有必要对其致病性做进一步研究。

郭小连,杨中华[5](2019)在《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自然界中能够引起乙脑传播和流行的媒介种类很多,我国仅蚊虫就多达20余种,此外,蠓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媒介。该文报道了我国迄今发现的乙脑传播媒介的种类及其传播特点。

杨中华,周红宁[6](2018)在《云南省三带喙库蚊生物学习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省自然地理条件较为复杂,蚊虫种类丰富,是我国蚊传虫媒传染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对云南省蚊虫物种种类、地理分布、季节消长、嗜血习性等重要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观察,同时对重要蚊虫传播疾病媒介种类如三带喙库蚊与疾病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以往研究揭示,三带喙库蚊在云南省分布广泛,是当地优势蚊种,属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重要虫媒病毒性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文对以往三带喙库蚊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重要生物学习性及该蚊体内分离到的虫媒病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云南省虫媒病毒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郭晓芳[7](2014)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是我国蚊类区系和物种分布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地区,也是我国蚊媒传染病较多的省份。迄今为止,在云南从蚊虫中分离并已鉴定的病毒包括5个病毒科11种病毒,包括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辛德毕斯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盖塔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呼肠孤病毒科的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YUOV)、Colti病毒、Kadipiro病毒、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属的浓核病毒,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属的巴泰病毒。在云南已从15种蚊虫中分离到乙脑病毒。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1247km,纵贯云南南北。流域面积约90000km2,是我国蚊类区系和蚊种分布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地区之一。以往开展蚊虫及蚊媒病毒的调查多集中于滇西南边境地区,在滇西北地区开展的调查较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流动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通,有必要对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分布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2007-2009年,在云南省澜沧江上、中、下流域共选择10个居民点进行蚊虫分布调查,在蚊虫密度高峰季节,采用诱蚊灯法在畜圈和人房内进行夜间捕蚊。并于2010年,在下游地区村寨竹林采集伊蚊。对采集的蚊虫标本用白纹伊蚊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同时收集疑似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调查结果显示,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畜圈共采集到8属40种共计112344只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80.26%)、中华按蚊(8.35%)、环带库蚊(5.41%)和纹腿库蚊(2.42%),其余36种蚊虫的构成比均小于1.00%。在人房中共采集到7属32种4427只蚊虫,蚊虫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35.71%)、中华按蚊(27.51%)、纹腿库蚊(10.68%)、骚扰阿蚊(3.55%)。在上游地区畜圈中共采集到6属20种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纹腿库蚊(36.47%)、三带喙库蚊(30.63%)、中华按蚊(14.85%)和昆明按蚊(11.63%)。人房中共采集到4属6种蚊虫,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骚扰阿蚊(29.41%)、致倦库蚊(23.53%)、中华按蚊(17.65%)、多斑按蚊和白胸库蚊(11.76%);在中游地区畜圈共采集到6属28种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84.03%)、中华按蚊(6.67%)、环带库蚊(5.49%)和纹腿库蚊(1.26%)。人房中共采集到5属20种蚊虫,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36.15%)、中华按蚊(29.09%)、纹腿库蚊(12.15%)、致倦库蚊(11.82%);在下游地区畜圈共采集到7属35种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77.15%)、中华按蚊(12.53%)、环带库蚊(5.76%)和致倦库蚊(0.90%)。人房中共采集到6属25种蚊虫,排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是三带喙库蚊(33.59%)、致倦库蚊(19.69%)、中华按蚊(16.60%)、环带库蚊(8.49%)。对云南澜沧江流域10个县采集到的共14706只193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获得55株有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物,对11份脑脊液标本、23份发热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有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物。采用特异引物或通用引物对49株分离物进行RT-PCR鉴定,有40株分离物得到鉴定,仍有9株为未知分离物。40株分离物中包括5科(黄病毒科、披膜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Toti病毒科、Mesoniviridae病毒科)8种病毒(乙脑病毒11株、库蚊黄病毒6株、伊蚊黄病毒6株、盖塔病毒5株、版纳病毒3株、云南环状病毒5株、Toti病毒6株、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1株),其中蚊虫黄病毒、Toti病毒、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为云南首次分离到。40株分离物中,有2株同时检测到BAV和Toti病毒、1株同时检测到库蚊黄病毒和Toti病毒。8种病毒主要来自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及白纹伊蚊。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7种病毒(JEV、BAV、YUOV、GETV、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库蚊黄病毒、Toti病毒),从中华按蚊中分离到3种病毒(JEV、GETV、库蚊黄病毒)。首次从老挝输入病例血清标本中分离到1株登革2型病毒。11株JEV的蚊虫采集地区分布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澜沧江上、中、下游地区三带喙库蚊乙脑病毒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24.63/万、7.15/万和9.02/万。新分离JEV的外膜蛋白(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8.0%~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8%~100.0%,与我国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1%~86.9%,氨基酸相似性为96.8%~97.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10株JEV均属于基因Ⅰ型。从澜沧江上、中、下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及未分类伊蚊中鉴定到12株黄病毒。对12株黄病毒部分非结构蛋白5(NS5)基因进行进化分析,库蚊和按蚊与伊蚊分离到的病毒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枝,库蚊和按蚊中分离到的病毒与库蚊黄病毒(Culex flavivirus,CxFV)进化关系相近,而从伊蚊中分离到的黄病毒与CFA病毒(Cell fusing agent virus,CFA)和Kamiti河病毒(Kamiti River virus,KRV)相近,但位于不同分枝中。在澜沧江中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到6株Toti病毒。对该病毒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的部分氨基酸进行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Toti病毒和尚未分类的病毒Omono River virus AK4株和ToV-TJ株同在一个进化分支。属于Totivirus病毒科尚未分类病毒。在澜沧江中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到1株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命名为NDiV-NJ8-09。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分离株NDiV-NJ8-09与NDiV02VN178和Cavally virus (CAVV)共同位于同一进化分枝,关系最近,属于套式病毒目(order Nidovirales) Mesoniviridae病毒科。在澜沧江中游地区南涧县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鉴定出3株BAV,在澜沧江下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鉴定到5株YUOV,在澜沧江上游和下游采集的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中鉴定到5株GETV。经BLAST比对显示,分别与以往在云南分离到的相应病毒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对新分离的登革病毒MLDENV-09株E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株位于2型登革病毒亚洲基因Ⅰ型拓扑群中。与2006年泰国株D2/Thailand/0606aTw的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9.6%。本研究首次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系统地进行了蚊虫和蚊媒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不仅存在蚊种的多样性分布,也同时存在蚊媒病毒的多样性。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在澜沧江上、中、下游地区畜圈中均是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人房中的优势蚊种。该地区蚊虫种类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逐渐增多。2.三带喙库蚊是自然感染病毒种类最多的蚊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7种病毒(JEV、BAV、YUOV、GETV、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库蚊黄病毒、Toti病毒)。其次,从中华按蚊中分离到3种病毒(JEV、GETV、库蚊黄病毒)。本次调查提示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广泛存在虫媒病毒性疾病的媒介。3.在云南首次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蚊虫黄病毒、 Toti病毒和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与人类疾病关系需进一步研究。4.在澜沧江中游地区分离到BAV,结合以往调查数据,提示BAV在整个澜沧江流域均有分布。JEV在澜沧江流域广泛分布。由于这两种病毒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提示应加强居民点蚊虫媒介控制措施,以确保居民健康。5. GETV是导致家畜疾病的病原,本次调查提示该病毒在整个澜沧江流域均有分布,提示畜牧部门在相应地区应注意对该疾病的防控。6.首次从邻国老挝输入病例中分离到2型登革病毒。提示应加强云南边境地区出入境人员登革热监测和疑似病人管理,避免因输入而造成本地登革热暴发流行。

查冰[8](2013)在《甘肃省蚊虫及其携带病毒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域狭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近年来随着西北经济和畜牧业迅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繁,蚊虫传播疾病流行危险因素不断升高,弄清当地蚊虫组成及其传播病毒感染状况,对于制定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2011年8月11-26日和2012年7月14-19日在甘肃省武威市(调查两次)、张掖市、酒泉市、兰州市、白银市、庆阳市、金昌市、天水市8市进行蚊虫调查,以了解这些地区蚊虫组成情况;对蚊虫标本进行BHK-21、C6/36细胞接种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以弄清蚊虫携带病毒情况。研究结果共采集3属6种27575只蚊虫,共分装557批,其中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种群数量较高,占蚊虫采集总数的38.32%(10567/27575),其次为刺扰伊蚊(Aedes vexans),占总采集蚊虫总数的28.70%(7914/27575),其他蚊虫种类依次为黄背伊蚊(Aedes flavidorsali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凶小库蚊(Culex modestus)、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其中,对261批蚊虫采用BHK-21和C6/36细胞接种,获得1株在BHK-21和C6/36细胞均引起病变的病毒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盖塔病毒(Getah, GETV);另发现35批仅能引起C6/36细胞病变的毒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31株为库蚊蚊传黄病毒(Culex Flavivirus, Cxfv),4株为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 LNV)。上述病毒中,1株盖塔病毒来自三带喙库蚊,31株库蚊黄病毒均分离自淡色库蚊,1株辽宁病毒来源自伊蚊(未分种),3株辽宁病毒均分离自淡色库蚊。对上述261批蚊虫采用属种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获得67批蚊虫阳性标本,其中50批库蚊黄病毒,13批辽宁病毒,4批盖塔病毒。结论:本次调查甘肃省蚊虫种类较少,淡色库蚊和刺扰伊蚊属于当地优势蚊种,病毒种类以盖塔病毒、辽宁病毒、库蚊传黄病毒为主,未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病毒最低现场感染率5.30%o,其中,淡色库蚊在库蚊传黄病毒、辽宁病毒、盖塔病毒的感染率分别是8.07、0.16、0.16/1000只蚊虫;盖塔病毒在三带喙库蚊感染率2.44/1000只蚊虫,辽宁病毒在三带喙库蚊感染率1.22/1000只蚊虫。

查冰,周红宁,张海林,梁国栋[9](2012)在《云南省蚊虫媒介与蚊传虫媒病毒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昆虫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一类病毒,目前全世界已发现537种,其中蚊虫传播虫媒病毒有300余种,占总数的50%以上[1]。蚊传虫媒病毒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如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流行性乙型脑炎

龚正达,付小凤,郭玉红[10](2012)在《云南省蚊类区系与多样性的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说明蚊类不仅侵扰人畜,叮刺吸血,并对多种疾病如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多种虫媒疾病病原的长期保存、传播和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蚊类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由于地形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因而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蚊类区系。目前,已知有蚊类达3亚科20属31亚属296种(亚种),其数量分别约占我国已知属、种的95%和75%,为我国蚊类区系、物种分布和分化的中心。现就云南省蚊类的区系分布、物种多样性及与环境因素和疾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展望。

二、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登革热疫区DENV分子流行特征及其传播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登革病毒简介
        1.1.1 登革病毒
        1.1.2 DENV分子结构及基因组
        1.1.3 DENV的基因型及血清型
        1.1.4 DENV的传染源与传播媒介
        1.1.5 DENV的分子复制机制
    1.2 登革热简介
        1.2.1 登革热
        1.2.2 感染DF发病症状
        1.2.3 DF的治疗措施
    1.3 DF的流行情况
        1.3.1 DF在全球的流行情况
        1.3.2 DF在中国的流行情况
        1.3.3 DF在云南的流行情况
    1.4 云南省特殊地理位置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瑞丽市2014~2020年血清型及基因型演变规律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本来源
        2.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病毒RNA的提取
        2.3.2 DENV样本RNA RT-PCR
        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结果
        2.3.4 样本纯化及送测
        2.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2014~2020 年瑞丽市DENV血清型分布情况
        2.4.2 瑞丽市2014~2020 年DENV-1 基因型分布及进化特征分析
        2.4.3 瑞丽市2014~2020 年DENV-2 基因型分布及进化特征分析
        2.4.4 瑞丽市2014~2020 年DENV-3 基因型分布及进化特征分析
        2.4.5 瑞丽市2017年1 株DENV-4 基因型分布及进化特征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洪市2019 年DENV基因型分布及传播规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样本来源
        3.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病毒RNA提取
        3.3.2 DENV样本RNA RT-PCR
        3.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结果
        3.3.4 样本纯化及测序
        3.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2019 景洪市DENV血清型分布情况
        3.4.2 景洪市DENV-1 基因特征及基因型的起源与进化
        3.4.3 景洪市DENV-2 基因特征及基因型的起源与进化
        3.4.4 景洪市DENV-3 基因特征及基因型的起源与进化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19 年云南边境DF主要疫区与邻国DENV流行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样本来源
        4.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病毒RNA提取
        4.3.2 DENV样本RNA RT-PCR
        4.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结果
        4.3.4 样本纯化及测序
        4.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云南边境及邻国地区DENV检测情况及血清型分布
        4.4.2 景洪与老挝地区2019 年DENV流行特征分析
        4.4.3 瑞丽与缅甸地区2019 年DENV流行特征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云南玉溪地区虫媒病毒调查及动物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云南省玉溪地区虫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材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2 病毒分离
        3 病毒鉴定
    结果
        1 蚊虫采集结果
        2 病毒分离结果
        3 病毒鉴定结果
        4 病毒分布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2株JEV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 全基因组测定
        4 胶回收
        5 载体连接
        6 转化感受态细胞
        7 重组克隆PCR鉴定
        8 序列分析
    结果
        1 JEV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基因组结构
        2 全基因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3 氨基酸差异位点分析
        4 系统进化分析
    讨论
第三部分 玉溪地区虫媒病毒动物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 TCID-50
        4 血清中和实验
    结果
        1 动物血清采集结果
        2 TCID-50读数结果
        3 JEV及GETV抗体检测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云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研究现状及基因型的变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云南省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七种蚊媒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例7种蚊媒病毒核酸检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寨卡病毒的分离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登革病毒的分离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蚊传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云南省新蚊媒病毒的发现及其分子特征与人群感染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云南省新蚊媒病毒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高通量测序鉴定结果
        2.2 RT-PCR鉴定结果
        2.3 Real-time PCR鉴定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几种蚊媒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病毒全基因组测定
        1.4 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梁河环状病毒(Lianghe orbivirus,LHOV)的分子特征
        2.2 曼列病毒(Manglie virus,Ma V)的分子特征
        2.3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的分子特征
        2.4 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的分子特征
        2.5 Toti病毒的分子特征
    3 讨论
第三部分 云南省几种蚊媒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版纳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2.2 南丁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2.3 西藏环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已(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综述 几种环状病毒的流行概况
    参考文献

(5)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蚊类
1.1 库蚊属
    1.1.1 三带喙库蚊
    1.1.2 伪杂鳞库蚊 (Cx.pseudovishnui)
    1.1.3 棕头库蚊 (Cx.fuscocephala)
    1.1.4 白霜库蚊 (又名霜背库蚊, Cx.whitmorei)
    1.1.5 致倦库蚊
    1.1.6 凶小库蚊
    1.1.7 环带库蚊 (Cx.annulus)
    1.1.8 淡色库蚊
    1.1.9 二带喙库蚊 (又名麻翅库蚊, Cx.bitaeniorhynchus)
1.2 伊蚊属
    1.2.1 白纹伊蚊
    1.2.2 阿萨姆伊蚊 (Ae.assamensis)
    1.2.3 刺扰伊蚊 (Ae.vexans)
    1.2.4 窄翅伊蚊 (Ae.lineatopennis)
1.3 阿蚊属
1.4 按蚊属
1.5 曼蚊属 (Mansoniini)
1.6其他蚊种 2 蠓 (Culicoides) 及其他 3 结语

(6)云南省三带喙库蚊生物学习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理分布
2 重要生物学习性
    2.1 孳生习性
    2.2 成蚊栖息及嗜血习性
    2.3 季节消长
    2.4 夜间活动规律
3 自然感染虫媒病毒
4 展望

(7)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媒介调查
    材料与方法
        一、 调查地点与调查时间
        二、 蚊虫采集
        三、 蚊种鉴定
    结果
        一、 澜沧江流域蚊虫种类与构成
        二、 澜沧江不同流域蚊虫种类与构成
    讨论
第二部分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方法
    结果
        一、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媒病毒分离情况
        二、 黄病毒属病毒的分离鉴定
        三、 呼肠孤病毒科病毒的分离鉴定
        四、 盖塔病毒的分离鉴定
        五、 其他病毒的分离鉴定
        七、 病例标本病毒的分离鉴定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甘肃省蚊虫及其携带病毒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蚊虫采集 1.2
    病毒分离 1.3
    病毒核酸鉴定 1.4
    病毒PCR的批阳性率和最低现场感染率 2.
    结果 2.1
    蚊虫组成情况 2.2
    细胞培养法病毒分离情况 2.3
    分子生物学法鉴定病毒情况 2.4
    病毒PCR批阳性率和最低现场感染率 3.
    讨论与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云南省蚊虫媒介与蚊传虫媒病毒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9)云南省蚊虫媒介与蚊传虫媒病毒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的调查现状
    1.1 滇西地区
    1.2 滇西南地区
    1.3 滇西北地区
    1.4 滇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
2 蚊传虫媒病毒感染的抗体调查
3 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的特点及展望
    3.1 加强当地不同生态环境的蚊虫与蚊传病毒调查
    3.2 加强新虫媒病毒的发现
    3.3 加强已经发现虫媒病毒的再分离

四、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登革热疫区DENV分子流行特征及其传播规律研究[D]. 杨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云南玉溪地区虫媒病毒调查及动物血清流行病学研究[D]. 凌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3]云南省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七种蚊媒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 田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云南省新蚊媒病毒的发现及其分子特征与人群感染调查研究[D]. 彭红红.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5]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J]. 郭小连,杨中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1)
  • [6]云南省三带喙库蚊生物学习性研究进展[J]. 杨中华,周红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04)
  • [7]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D]. 郭晓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2)
  • [8]甘肃省蚊虫及其携带病毒状况调查[D]. 查冰. 大理学院, 2013(S2)
  • [9]云南省蚊虫媒介与蚊传虫媒病毒研究现状[J]. 查冰,周红宁,张海林,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05)
  • [10]云南省蚊类区系与多样性的研究近况[A]. 龚正达,付小凤,郭玉红.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2012年年会论文汇编, 2012(总第47期)

标签:;  ;  ;  ;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虫媒病毒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