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一、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丽,龙静,吕宜民[1](2016)在《中西医结合治愈慢性乙肝39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促使HBs Ag转阴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治愈的39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其优化治疗措施、疗程、年龄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配合理性优化治疗效果较好,其中14例免疫应答反应后临床治愈,治愈转阴的优势年龄3555岁,其治愈转阴疗程48年为主。结论以中医中药为主,配合免疫调节、抑制病毒治疗,比单纯机械地应用核苷(酸)类药物疗效好。应当鼓励患者接受4年以上的治疗,临床治愈后仍然要巩固治疗。

周盈[2](2014)在《中医养生疗法延缓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进展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HBV感染呈世界流行性,而HBV携带者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HBV携带者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对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如何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机体对HBV抗原恢复免疫识别,是目前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难题。中医认为正虚邪恋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若能从提高人体正气方面着手,以减少HBV邪毒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不失为延缓本病进一步恶化的有效途径。本课题拟对HBV携带患者进行中医养生疗法干预治疗,以“天人相应、动静结合、形神统一”理论为指导,通过日常调摄保养,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观察中医养生疗法干预治疗本病的效果及临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廉简易行的新手段,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养生在HBV携带者的临床推广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2012年6月~2013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200例,随机分为养生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100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养生组实行中医养生疗法治疗(包括四时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中医养生宣教及中医养生方药煲汤或煮粥),每15天电话随访宣教1次,疗程为1年;常规组在1年内不采取任何与本病相关的治疗措施,继续维持日常生活,每15天电话随访1次。治疗后每间隔3个月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定量、肝功能(ALT、AST)及T淋巴细胞免疫检测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三大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的情况,同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收集有关的资料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护肝降酶疗效:治疗3个月,两组ALT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50>0.05)。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养生组ALT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且养生组ALT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44<0.05)。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养生组AST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01);养生组患者AST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1<0.05)。可认为,养生组护肝降酶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2)抑制病毒复制疗效: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养生组HBV-DNA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P=0.009<0.05、P=0.003<0.05、P=0.001<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养生组HBV-DNA值逐渐下降,常规组数值变化不明显。证明养生组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治疗时间越长其效果越发明显(P<0.05)。(3)调节免疫功能疗效: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养生组CD3+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P=0.012<0.05、P=0.007<0.05、P=0.004<0.05);养生组患者CD3+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但尚不能认为数值与治疗时间相关(P=0.102>0.05)。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养生组CD4+值均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0.05、P=0.022<0.05、P=0.010<0.05、P=0.005<0.05);养生组患者CD4+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而常规组CD4+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却呈逐渐下降趋势,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P<0.001)。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两组CD8+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独对养生组治疗前后比较发现:CD8+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01),而常规组CD8+值变化不大。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养生组CD4+/CD8+值均高于常规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26<0.05、P=0.016<0.05、P=0.005<0.05、P=0.002<0.05)。养生组CD4+/CD8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P<0.005),而常规组CD4+/CD8+值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P<0.001)。证明经治疗后,养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值逐步上调,CD8+值逐步下降,提示其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常规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综上,可认为中医养生疗法干预治疗具有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抑制HBV复制,减少肝细胞病理性损害,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的作用。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中医养生疗法具有一定的护肝降酶、减少肝细胞损害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抑制HBV复制,以及对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目的。中医养生干预疗法体现了“治未病”理念在本病的临床运用,此法简便经济,不良反应少,经临床试验证实有一定疗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范赟芝,王佳赢,叶放[3](2012)在《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部分患者不建议行抗病毒治疗,而临床这部分患者的健康状况及预后仍然需要充分关注这一现状,综述了目前中医、西医对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治疗思路、方法及存在问题,提出基于治未病思想,在扶正祛邪的原则下,准确寻找该类患者的辨证依据是治疗关键。

范赟芝[4](2012)在《中医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针对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不建议抗病毒治疗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轻度CHB患者、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中医干预思路及方法的研究。方法:①总结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中西医研究现状,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相关内容。提出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的必要性。②通过411例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其致病特点、病机规律,明确该类患者所属的“未病”范畴,分析其临床生存现状。③在“欲病救萌”的思想指导下,收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病案176例,运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周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初步探索该类患者的中医干预思路及方法。结果:①流行病学调查中,有7.1%的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其余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频率>10%)依次为: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小便发黄、腹胀、恶心呕吐、面色晦暗、失眠、口苦、胁不适。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病机证素分虚实两端。实性病机证素主要为:湿、热、郁;虚性病机证素主要为:气虚。③周教授病案中5.68%的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主要阳性症状(频率>10%)依次为:尿黄、倦怠乏力、口干、大便溏、胁隐痛、胁痛、口苦、胃脘胀痛、胁胀痛。④周教授病案中,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脾、肾;病性证素分虚实两端,实性病机证素以湿热瘀毒郁为主,虚性病机证素以气虚、阴虚为主。⑤周教授治疗该类患者的重要药物组合主要为:炙僵蚕、蝉衣、片姜黄、升麻、生甘草、虎杖。⑥周教授使用频率超过25%的药物依次为醋柴胡、赤芍、垂盆草、蒲公英、广郁金、虎杖、茵陈、白术、制香附、炒黄芩、丹参、叶下珠、苦参、太子参、厚朴、茯苓、炙甘草、片姜黄。结论:①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患者应当归属为“未病”理论中的“欲病”范畴,需要干预治疗。②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正虚以脾气虚、肝肾阴虚为主;邪实以湿、热、瘀、毒、郁为主,各病机证素往往复合为患。③周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组方特色是升降疏化,补泻同用。④辨证结合辨病是临床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契合点之一。周教授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在针对相应病机的辨证论治基础上,往往采用药理研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

朱晓继,朱方石[5](201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分析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临床研究进展,从中医古方的辨病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中药提取物及新剂型结合西药及中西医结合的序贯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以及降低HBV变异率和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安全性、减轻毒副作用、缩短疗程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不过,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临床研究仍有不足,亟需加强。

胡莹,马福宝[6](2010)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林琳,单桦,乐海涌[7](2009)在《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联合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介绍复方甘草酸苷临床联合应用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归纳。结果复方甘草酸苷可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肝病和皮肤病。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疗效更加显着、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于洗河[8](2008)在《新型多酸化合物(代号POM-2)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全球性广泛传播的传染病,它以持续性HBV复制所致的不同严重程度的肝脏炎性病变为特征,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肝癌或肝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全球的公共健康是极大的挑战。因此研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无机合成方法合成了小分子含钒的化合物POM-2,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毒理学实验方法,分别检测了POM-2的体内和体外抗HBV的活性及毒性,并探讨POM-2的药物作用机制。在体外研究中以Hep G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了POM-2对HBe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对mRNA和细胞内以及细胞外DNA合成的活性。体内药物活性研究中以1日龄北京鸭为实验模型,检测了POM-2对DHBV 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和POM-2对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按照新药毒理学评价方法,检测POM-2体内和体外毒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细胞毒性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eAg和HBsAg的含量,对细胞内和细胞外的DNA合成均有抑制作用,对HBV mRN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显示,POM-2明显降低了鸭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载量,抑制了病毒的合成。病理实验结果表明POM-2减轻了肝脏炎症反应。体内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POM-2属低毒化合物。本研究是在本课题组对多酸化合物抗病毒研究基础上,发现含5价钒离子多酸化合物具有抗HBV的活性,为新型非核苷类抗乙型肝炎药物开发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刘颖,吴中明,敖弟书[9](2006)在《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文中研究说明

张萃艺,张诗军[10](2006)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肝纤维化的研究近况》文中指出目的:从临床和基础两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5-11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文献,检索词“肝纤维化,乙型肝炎,慢性”,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粗筛,选择与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的原着性文献,筛除明显非随机对照的文章,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同时排除综述类文章和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文献90余篇,2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文章进行概括和评价。临床研究主要从单味中药及有效提取物、中药复方、中成药、中西医结合、传统疗法等方面进行概括;实验研究则从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模型、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模型、免疫性损伤致肝纤维化模型、血吸虫肝纤维化模型四方面进行概括。结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近年来已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不断深入和完善。今后应建立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尽量做到随机、双盲的开展临床研究,避免重复性研究;并需要加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模型的建立以缩短基础与临床的差距。

二、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愈慢性乙肝39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标准
2 结果
    2.1 激发患者免疫应答后HBs Ag转阴现象
    2.2 HBs Ag转阴的不同类型
    2.3核苷(酸)类似物理性优化治疗可以促进HBs Ag转阴
    2.4 HBs Ag转阴的年龄优势
    2.5 HBs Ag转阴的治疗年限
3讨论

(2)中医养生疗法延缓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进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关概述
        1.1 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诊断及分类
    2. 现代医学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识及治疗研究概况
        2.1 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适应症及治疗难点
        2.2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3. 中医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知及治疗研究进展
        3.1 乙肝病毒携带的中医病因病机
        3.2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4. 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研究进展
        4.1 中医养生的学术渊源
        4.2 中医养生疗法干预治疗各种慢性病的应用
        4.3 中医养生疗法干预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方法
        3.2 具体试验方案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判定
        3.5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及分析
        4.1 可比性分析
        4.2 治疗效果及分析
        4.3 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养生疗法干预治疗分析
        1.1 现代医学理论分析
        1.2 中医理论分析
        1.3 现代药理学分析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血清转氨酶变化情况分析
        2.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HBV-DNA变化情况分析
        2.3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分析
        2.4 不良反应
    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中医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的思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患者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1. 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患者的定义
        2. 西医相关研究现状
        3. 中医研究现状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防治的可行性分析
        1. 理论起源
        2. 《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具体内涵
        3. 思想发挥
        4. “治未病”与“亚健康”、现代预防医学
        5. “治未病”理论在肝病领域的应用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经验要素挖掘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常见病机证素的用药分析
    4. 结论
第四部分 讨论
    1. 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2. 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临床经验挖掘结果
    3.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周教授病案统计结果的讨论
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
    1.研究结论
    2.研究存在的不足
    3.今后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乙肝病毒的致病机理
2 乙肝的治疗
3 免疫治疗对乙肝感染者的作用
4 乙肝病毒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7)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联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各类肝病方面
    1.1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1.1 与干扰素α~2b联用[1]:
        1.1.2 与苦参素联用:
        1.1.3 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
        1.1.4 联合丹参注射液抗乙肝肝纤维化:
    1.2 联合水飞蓟素治疗药物性肝病
    1.3 联合茵栀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4 联合大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
    1.5 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膜性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皮肤病方面
    2.1 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
    2.2 联合阿维A治疗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2.3 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
    2.4 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20]
    2.5 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21]
    2.6 治疗其他皮肤病
3 其他疾病方面
    3.1 联合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27]
    3.2 联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28]
4 小结

(8)新型多酸化合物(代号POM-2)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现况
    2 HBV 的形态与结构
    3 HBV 的基因结构及特征
    4 乙肝病毒复制过程
    5 乙型肝炎治疗现状
        5.1 核苷类药物
        5.2 生物类药物
        5.3 免疫治疗
        5.4 基因治疗
        5.5 植物有效成分
        5.6 联合用药
    6 多酸类药物研究进展
        6.1 多酸化合物概念
        6.2 多酸化合物在药学上的研究概况
        6.3 多酸药物的药理实验研究
第二章 POM-2 的合成与表征
    1 实验材料
    2 主要仪器
    3 POM-2 的合成
    4 POM-2 的结构表征
第三章 POM-2 体外抗HBV 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株
        2.2 HepG2.2.15 细胞株的传代与培养
        2.3 细胞毒性实验
        2.4 POM-2 对HepG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2.5 POM-2 对细胞外HBV DNA 和细胞内HBV mRNA 的抑制作用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HepG2.2.15 细胞培养及HBeAg 和HBsAg 分泌规律
        4.2 细胞毒实验
        4.3 受试化合物对HepG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4.4 POM-2 对HepG2.2.15 细胞外HBV DNA 及细胞内HBV mRNA的抑制作用
第四章 POM-2 体内抗HBV 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
        1.2 病毒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2 药物治疗试验
        2.3 检测方法
        2.4 药效计算及统计学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1 日龄北京鸭感染DHBV 后,血清DHBV-DNA 含量变化
        4.2 LAM 对DHBV 感染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4.3 POM-2 对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4.4 光镜检测结果
        4.5 电镜检测结果
        4.6 DHBV DNA 含量的斑点杂交结果
第五章 POM-2 毒性实验研究
    1 POM-2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实验结果
    3 小鼠骨髓染色体实验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3.4 实验结果
    4 POM-2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 试验)
        4.1 实验材料
        4.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5 POM-2 大鼠90 天喂养实验
        5.1 实验材料
        5.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统计学方法
        5.5 实验结果
第六章 讨论
    1 POM-2 的结构与表征
    2 细胞和动物模型的选择
        2.1 细胞模型
        2.2 动物模型
    3 POM-2 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
        3.1 细胞毒实验
        3.2 受试化合物对HepG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3.3 POM-2 对2.2.15 细胞外HBV DNA 及细胞内HBV mRNA 的抑制作用
    4 POM-2 体内抗乙肝病毒活性
        4.1 动物模型血清DHBV-DNA 含量变化
        4.2 LAM 对DHBV 感染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4.3 POM-2 对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5 POM-2 毒性评价
        5.1 急性毒性实验
        5.2 90 天喂养实验
        5.3 Ames 试验
        5.4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5.5 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9)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
2 核苷类似物
    2.1 拉米夫定 (lamivudine)
    2.2 阿德福韦 (adefovir, PMEA)
    2.3 L-脱氧胸苷嘧啶 (L-deoxyribosylthymine, L-dT) [8]
    2.4 恩替卡韦 (entecavir, ETV)
3 联合治疗
    3.1 拉米夫定与IFN的联用
    3.2 拉米夫定与核苷类似物的联用
    3.3 IFN、拉米夫定与其他药物的联用
    3.4 其他药物联用
4 展望

四、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愈慢性乙肝39例疗效观察[J]. 郑丽丽,龙静,吕宜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16(30)
  • [2]中医养生疗法延缓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进展之研究[D]. 周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3]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 范赟芝,王佳赢,叶放.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04)
  • [4]中医辨治慢性乙型肝炎非抗病毒适应症的思路与方法研究[D]. 范赟芝.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朱晓继,朱方石. 亚太传统医药, 2011(03)
  • [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 胡莹,马福宝. 江苏预防医学, 2010(03)
  • [7]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联合应用[J]. 林琳,单桦,乐海涌. 海峡药学, 2009(11)
  • [8]新型多酸化合物(代号POM-2)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D]. 于洗河. 吉林大学, 2008(11)
  • [9]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治疗[J]. 刘颖,吴中明,敖弟书. 临床荟萃, 2006(22)
  • [10]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肝纤维化的研究近况[J]. 张萃艺,张诗军.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5)

标签:;  ;  ;  ;  ;  

双嘧达莫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