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代“人物与环境”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论哈代“人物与环境”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一、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现代主义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白春香,张思承[1](2020)在《浅析托马斯·哈代小说创作的悲剧性》文中研究说明哈代的小说有着浓郁的悲剧意识,它们反映了英国社会从宗法制农村向工业资本主义的时代变迁。本文结合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等几部重要小说,探究小说文本中的悲剧性表现,并从创作主体的悲剧思想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吴彬华[2](2020)在《论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文中研究说明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作为英国19世纪后期享有世界声誉的着名小说家,具有非凡的文学影响力。其经典文学作品穿过历史长河而广为人知,影响深远。所出版的14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卷诗以及两部诗剧,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研究哈代小说,一方面需要关注文本表面之下的丰富内涵,无论是揭示十九世纪英国宗法制农村逐渐走向衰亡的社会命运,亦或是关于人性、宗教、命运等主题的探讨;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哈代文本艺术表现形式,而“重复”就是其多样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研究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首先区分“重复”类型,分主题内容、描写手法、情节设置三大板块;主题上通过对爱情、宗教、命运三大主题的解读,阐释哈代长篇小说中基督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碰撞,难逃命运之手的扼腕叹息;描写手法主要分析悬念设置、螺旋循环以及巧合性对文本重复产生的影响;情节上主要分析多角式、圆圈式、链条式三大主要形式。其次进行“重复”成因探析;从社会时代因子、作者自身因素以及时代其他思想家影响三大角度进行阐释。再次针对“重复”现象在文本中的意义进行书写,一则是增强文本的叙事范式;二则是加深人物内蕴的解读;三则是观照文本重复的建构与消解。最后对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进行反思。在哈代的小说中,“重复”艺术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不论是作品中的词语、意象和结构;还是作品中的主题、内容和思想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重复性。当然,较之于显性重复,哈代多呈现出隐形重复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哈代重复现象研究比较少,重视程度欠缺。故本文从哈代的“重复”现象入手,分析在“重复”艺术背后展现的深刻内蕴与文化意义。

张灵雪[3](2020)在《回顾·转型 ——作为哈代精神自传的《意中人》》文中研究说明哈代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十九世纪他主要从事小说创作,晚年他却突然放弃小说,转而写作诗歌,他停止小说创作的原因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作为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意中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意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哈代的精神自传,通过刻画皮儿斯通这一雕刻家形象,哈代对自己过往的感情经历进行了回顾,同时总结了自己小说创作经验并预示了自身艺术上的转型。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皮儿斯通的艺术创作经历,从而进一步揭示他与哈代之间的相似性,并且对哈代放弃小说创作作出一定的解释。最终说明《意中人》是一部集回顾与转型意味于一体的小说。本文主要内容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皮儿斯通艺术家的起点,九岁时他两次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这使他认识到自己的爱人是抽象的“意中人”。二十岁时他回到小岛,遇到了十七八岁的艾薇丝,并确认她是自己的“意中人”。然而,他未能与她顺利结合。实际上,他的“意中人”与但丁的贝雅特丽奇有颇多相似之处,“意中人”不仅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永恒的灵感和素材,而且促使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雕刻家。第二部分介绍皮儿斯通艺术的巅峰期,中年时皮儿斯通将理想美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对理想美的追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在艺术中寻找理想美,由于早年他曾与摩惜娅缔结过婚约,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婚约的约束,因而,中年时他几乎不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意中人”,他将自己对“意中人”的全部热情投入到雕刻创作中。多年的艺术积累也使他在四十岁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状态。第二阶段他在女人身上寻找理想美。四十岁时皮儿斯通再次回到小岛,遇到了艾薇丝的女儿艾薇丝二世,并试图在她身上复活“意中人”。皮儿斯通的潜心雕刻以及使“意中人”复活的努力令我们想起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因而,中年时他可被视为唯美主义的皮格马利翁。然而,无论在艺术的天地中还是现实生活中,他都未能如愿复活“意中人”,这暗示着他未来追求理想美的道路同样不会平坦。第三部分介绍皮儿斯通艺术的转型期,四十岁以后皮儿斯通的艺术创造力逐渐减弱,但他依然以理想美为追求目标,并试图将它定格在自己的雕刻作品中。然而,他始终未能成功。于是当见到艾薇丝三世时,他选择无视时间的流逝,把她看作艾薇丝本人,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定格理想美、使“意中人”永葆青春的愿望。对艺术美的执着使他“着了魔”,他将现实世界当作艺术世界的延续,这使得他与堂吉诃德非常相似。然而,艾薇丝三世是一位现代女性,她以逃婚的方式拒绝了皮儿斯通,这使得他大病一场。在死亡的恐惧下,他泯灭了过去的艺术感觉,选择在艺术上重新出发。因而,他艺术上的困境只是暂时的,未来他很有可能创作出全新的艺术作品。第四部分介绍皮儿斯通与哈代之间的“同影异象”的关系,实际上,诸多研究者认为《意中人》可被视为哈代的自传,二人在感情生活和艺术创作上也表现出了诸多的相似性。实际上,哈代通过塑造皮儿斯通这一艺术家形象,既回顾了自己早年的感情经历,又总结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预示了自身艺术创作的转型。《意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哈代的精神自传。然而,皮儿斯通也只是作家塑造的虚构人物,将皮儿斯通完全看作哈代本人是荒谬的。即使如此《意中人》的研究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能够为哈代晚年放弃小说创作给予一定的解释。因而,《意中人》是一部介于哈代小说与诗歌创作之间的作品,它既回顾了作家过往的创作,又预示着他创作上的转型。

王远芹[4](2020)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托马斯·哈代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和诗人,“性格和环境小说”作为他最重要的作品一直备受读者和学者的关注。在这类小说中,哈代对自然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他用浓重的笔墨描摹了大自然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多重关系。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作家,哈代的创作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生态批评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综合来看,从生态批评角度阐释哈代作品的为数并不多,仅有的也是更多地把目光聚焦于动物、女性等的自然生态,而较少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等层面进行分析。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态势和研究成果来看,运用生态批评视角诠释哈代的小说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本论文主要从生态批评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卡斯特桥市长》、《远离尘嚣》和《无名的裘德》等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展现哈代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哈代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探究哈代的生态意识。首先,从社会变革和哲学思潮等社会因素入手解析哈代的生态意识。其次,从哈代的生活经历等自身因素进一步探索哈代生态意识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具体深入地探讨哈代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重点从扭曲的自然生态、失衡的精神生态和疏远的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展开,解读并揭示哈代的生态意识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呈现的不同内涵。展现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先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体悟,发现其创作中的生态智慧。第四部分剖析并阐明哈代小说所折射出的生态智慧。一方面,以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为中心进行分析,解读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中暗含的生态思考。另一方面,从环境和人的关系角度阐述哈代对如何友好协调二者关系的思考和体悟。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归纳总结本论文的观点,强调从生态批评视角研究哈代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范小娟[5](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任璐[6](2019)在《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托马斯·哈代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描写了众多女性,之所以关注女性,并形成独特的女性观,与哈代本人的生活环境、身边的女性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经历使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受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思想影响,充满着强烈的宿命论色彩。哈代笔下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觉醒的反抗者,这些女性人物与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她们充满热情,个性鲜明,有着自己理性的判断力,反抗男权社会,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追求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另外一种则是他所憎恶的女性,这类女性也透视着当时的文化社会。哈代之所以描写众多的女性,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他亲眼目睹了乡村经济结构的解体,资本主义摧毁着传统的威塞克斯小镇,美好的田园生活被资本主义的大机器所代替,他无力保护心中的净土威塞克斯,他关注到女性面对工业文明的处境,众多女性无所适从,对女性的生存环境深切同情。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以及资本主义与人之间的严重对立,反映了众多异彩纷呈的女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整理了关于哈代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的论题——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第一章论述哈代的生平与女性观。生平与女性观,是哈代塑造“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的基础,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接触的思想,身边女性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女性观,这些都对他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论述“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其性格特征。主要分为两类,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传统的和沉沦的形象。新女性与维多亚时期女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她们学习文化知识,挑战男权社会,反叛社会,反抗命运,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婚恋观。传统的和沉沦的女性则与新女性相反。第三章论述哈代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动因。之所以描写这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是与当时的环境和社会背景分不开的,社会变革,传统的宗法制被工业文明代替,乡村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的侵袭,都让哈代感到女性艰难的生存困境。而主观方面则是自然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哈代深受女性生态主义的影响,认为女性与自然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第四章论述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与社会文化意义。哈代作品中的女性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美。哈代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深刻揭露维多利亚时期资产阶级的罪恶,真实地反映劳苦大众的处境,表现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对立关系,以及系列女性形象所透视的社会文化意义。

陈智颖[7](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龚雪萍,李新德[8](2016)在《我国哈代小说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中研究说明以知网文学类核心期刊上哈代小说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BICOMB和SPSS软件绘制的热点知识图谱可帮助学者准确了解我国哈代小说研究论文中的热点和趋势:论文研究主体仍是悲剧观、人物性格等;较之小说背景研究,文本细读类别的成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作品中现代性的讨论和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从伦理批评、电影改编角度等论述还较少,关键词未入选。学者可从上述方面进行深层探究,推动哈代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

王冬梅[9](2016)在《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从民国时期到当前近百年间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变迁?和西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有何不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等等。论文运用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和文学史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讨论了英国文学史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最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四个个案,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讨论的问题。除绪论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英国文学史在中国书写的学科背景,英国文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讨论英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说明文学观念是如何影响和决定着文学史家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并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来说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在文学观念上的书写特色和所受影响。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西方传入的纯文学观,纯文学观念对国人影响极大,国内的大部分英国文学史都坚持纯文学观念,收入的是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泛文学观念影响下文学史把历史、哲学、书信、日记、箴言、小册子都纳入文学史料的范围内。后理论时代的大文学观念对国内英国文学史书写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了原来的亚文学类属的文本,妇女文学、地区文学、族裔文学、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而跨学科性质的文学史在国内并未出现。第二章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问题,并分为二个主要的时期,即民国时期以进化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和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无论是进化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学史观在进入中国后,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本着改变落后,争取富强的目的,被变形处理。以进化论为指导的英国文学史书写强调文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以开民智,启民力为目的,旨在改变中国国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最初一度变成阶级论的文学史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史的书写则强调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作家生平,作品的思想内容,也适当强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最后一节针对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史观问题提出了以人性论为指导的文学史书写问题。第三章首先从文学史的书写体例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分期和撰写体例问题,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找出异同并阐明了原因。在分期上,国人倾向于大杂烩式的分期模式,即政治朝代+世纪+文艺思潮等混合体模式。在撰写体例上,受传统史书书写的影响,作家纪传体模式盛行,其次便是分类合编体。而评论体和辞典体则凤毛麟角,应用极少。第二节针对国内分期问题提出了以文学思潮、文学传播方式为依据的分期模式,针对撰写体例问题提出了以编年体、故事体为模式的撰写方式。第四章从文学史经典建构的角度讨论了百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演变过程和中国文学传统对经典建构的影响问题。发现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是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现实、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经典的选择、经典作家的评价和经典作品的阐释上都有异于英国本土的文学史。第五章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四个比较独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以上问题,以期从中窥见出百年来英国文学史在中国(大陆)书写历程和变迁问题。民国时期国人所着的第一部英国文学通史—王靖版《英国文学史》在观念和方法明显带有中国传统的印记;80年代中期杨周翰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在观念和方法上则体现出突破极左路线,尝试新的书写方法;新世纪王佐良版五卷本和常耀信版《英国文学通史》则是新时期跟进时代潮流,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作。最后结论得出百年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并吸收西方的思想和观念,是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西方与东方共同作用的产物,并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张友燕[10](2015)在《人生的见证 心灵的书写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所熟悉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标新立异的意识流小说实践家。而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领军人物的伍尔夫同时又是一位格调高雅的随笔大师。随笔一直是伍尔夫比较擅长的文体,也是最接近其本人说话风格的文体。伍尔夫在随笔中涵盖了她在女性、社会、文学等领域的思考。英文中的“essay”与我国国内的“随笔”一词存在一定差异。英国随笔大体经历了蒙田式和培根式随笔两条脉络,伍尔夫的随笔更接近蒙田式随笔,但当时英国流行的随笔是在19世纪末实证风气影响下形成的男性讲究科学、解析式的随笔。伍尔夫致力于改变英国随笔现状,她的随笔观更接近同期欧洲文论家如匈牙利卢卡奇和德国阿多诺的随笔观。伍尔夫随笔中的女性观是核心,不论是她的社会政治观或文学观都带有明显的女性色彩。伍尔夫对亲身经历的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充满了矛盾的情感,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她认为女性获得选举权并不能真正改变现实中两性不平等的问题,根源还在父权制,伍尔夫提出要颠覆父权制。由于父权制的压抑,女性在现实生活和文学史上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伍尔夫提出要重新寻找女性史和女性文学史。伍尔夫又认为,女性主义运动只会更强化两性的性别特征,不利于两性的和谐共进,因此,伍尔夫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伍尔夫随笔中的社会观带有理想化色彩。伍尔夫主张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和平的社会新秩序。为了实现这个新秩序,伍尔夫主张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建构以“阅读”为普遍教育方法的和谐社会政治观以及在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关系上提出以“漠然”为核心的影响政治观;伍尔夫将英国的社会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阶级,并固执的坚守她知识精英阶层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她又预言,在英国,阶级正在崩塌并将最终走向消失。从客观来看,伍尔夫的社会政治思想有欠成熟,但在这些观念影响下的伍尔夫的文学观却让人耳目一新。伍尔夫的文学观是在她的女性观与社会政治观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文学创作上,伍尔夫提出了和她的双性同体思想一致的“非个性化”写作理论。但伍尔夫的女性身份决定了她的“非个性化”理论与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有明显的差异。艾略特主张消灭个性以和传统对话,而伍尔夫认为男性的传统是将女性排斥在外的,伍尔夫主张将个性普遍化达到“非个性化”的写作效果,但目的不是和传统对话而是通过反映人类一般的情感达到与普通读者的对话。伍尔夫认为“非个性化”文学的样板是希腊文学。伍尔夫认为英国文学的唯一出路是改变创作方向,即从注重对外在现实世界的描写转向注重对内在心理的描写。伍尔夫以此为标准评价了俄罗斯文学及英国文学。伍尔夫还就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大胆设想,认为随着阶级壁垒的崩塌,女性与工人阶级将为未来文学提供新鲜的血液。而未来小说将集合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的特色;在文学批评上,伍尔夫心中长存的普通读者的概念让她的文学批评生动、可读性强。首先,伍尔夫对作者、批评者、读者三者关系重新认知。她认为,作为作者要抛弃权威,接近大众,作为读者必须形成自已的判断,而不是听命于某个权威,从而和作者建立对话,作为批评者应该对文学状态提出建议并预测未来文学发展方向,帮助读者自己形成判断,充当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媒介。最后,伍尔夫还就文学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希望打破传统文学史所采用的教科书式的将伟大人物按照年代顺序进行排列的写法,同时在内容上更兼顾无名者以及女性的声音。伍尔夫随笔反映了她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本性的洞察与思考,可与其小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为对方寻找新的切入点。

二、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现代主义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现代主义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论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哈代研究现状
        0.2.1 国外哈代研究现状
        0.2.2 国内哈代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0.4 关键概念的辨析
第1章 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类型
    1.1 主题的“重复”
        1.1.1 爱情主题“重复”的悖谬性
        1.1.2 宗教主题“重复”的矛盾性
        1.1.3 命运主题“重复”的悲剧性
    1.2 描写手法的“重复”
        1.2.1 悬念的重叠
        1.2.2 螺旋式循环
        1.2.3 巧合性迭出
    1.3 情节的“重复”
        1.3.1 情感纠葛与恋爱的多角式重复
        1.3.2 季节循环与人物命运的圆圈式重复
        1.3.3 记忆回放与变形重生的链条式重复
第2章 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成因
    2.1 社会时代的助推
        2.1.1 社会生产的模式化
        2.1.2 重复劳动的异化
    2.2 作者艺术追求之维
        2.2.1 虚构对现实的重复“摹仿”
        2.2.2 “石匠的几何学”
    2.3 人文思潮对哈代的影响
        2.3.1 阿诺德与边沁对哈代的影响
        2.3.2 《圣经》的重复叙事对哈代的影响
第3章 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意义
    3.1 增强文本叙事范式
        3.1.1 “重复”助推情节发展
        3.1.2 “重复”丰富文本结构
        3.1.3 “重复”强化主题延展
    3.2 加深人物内蕴解读
        3.2.1 生存孤独的趋同
        3.2.2 自我实现的寂灭
        3.2.3 主体死亡的永恒
    3.3 文本“重复”意义的建构与消解
        3.3.1 “西西弗斯”式的对抗
        3.3.2 “佩涅罗佩”式的“无意义”
        3.3.3 “坦塔罗斯”式的信仰缺失
第4章 哈代长篇小说中的“重复”反思
    4.1 “重复”的贡献
        4.1.1 人与时代的重新认识
        4.1.2 “重复”中蕴含的审美多元化
        4.1.3 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4.2 “重复”的局限
        4.2.1 “重复”导致的主题单面化
        4.2.2 “重复”出现的情节模式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回顾·转型 ——作为哈代精神自传的《意中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意中人》的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二) 本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 贝雅特丽奇之恋:艺术家的起点
    (一) 尘世中未果的精神之恋
        1. 邂逅“意中人”
        2. 错失“意中人”
    (二) 艺术中永恒的完美女性
二、 唯美主义的皮格马利翁:艺术家的巅峰期
    (一) 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雕刻家
    (二) 在生活中“复活”爱人的“雕刻家”
        1. 复活“意中人”的尝试
        2.“意中人”的反叛
三、 “堂吉诃德式艺术家”的妄念及其破灭:艺术家的转型期
    (一) 试图抗衡时间的妄念
        1. 在艺术中试图抗衡时间的妄念
        2. 在生活中试图抗衡时间的妄念
    (二) 死亡恐惧下艺术家的抉择与妄念的破灭
        1. 死亡恐惧下艺术家的抉择
        2. 艺术家妄念的破灭
四、 同影异象:皮儿斯通与哈代
    (一) 感情生活上的相似性
        1. 相似的感情经历
        2. 相似的感情观
    (二) 艺术创作上的相似性
        1. “一名而数形”:相似的艺术癖性
        2. 相似的创作困境与艺术的转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托马斯·哈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哈代的生态意识溯源
    第一节 社会因素
        一、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哲学思潮的影响
        三、英国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 自身因素
第二章 哈代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第一节 扭曲的自然生态
        一、不和谐的环境
        二、逃离与回归的人物
    第二节 疏远的社会生态
        一、隔膜的社会人
        二、淡漠的家庭关系
    第三节 失衡的精神生态
        一、迷失的自我
        二、异化的感情
第三章 哈代小说折射的生态思考
    第一节 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
    第二节 协调环境和人的关系
        一、正视和关注环境
        二、热爱和敬畏自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哈代的经历与女性观
    第一节 哈代女性观的形成
        一、家庭女性的影响
        二、社会女性的影响
    第二节 哈代女性观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哈代女性观受古希腊命运观念影响
        二、哈代女性观借鉴基督教圣经原型
        三、哈代女性观带有英国传统宿命论色彩
第二章 “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其性格特征
    第一节 觉醒的新女性形象
        一、追求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
        二、追求美好爱情婚姻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传统的和沉沦的形象
        一、固守家庭的传统女性形象
        二、沉沦堕落的女性形象
第三章 哈代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动因
    第一节 社会变革是哈代塑造女性形象的客观动因
        一、乡村经济结构的解体对哈代的触动
        二、资本主义的侵袭使哈代深为不满
    第二节 自然与女性的互动关系是主观动因
        一、女性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二、女性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第四章 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与社会文化意义
    第一节 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一、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
        二、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第二节 哈代系列女性形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揭露维多利亚时期资产阶级的罪恶
        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对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哈代小说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键词频的统计及分析
    (二)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三)知识图谱的制作和分析
三、结语

(9)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英国文学史书写的学科背景
二、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发展概况
三、研究现状
四、写作目的
五、写作思路 第一章 文学观念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化
    一、西方文学观念的演化
    二、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与英国文学史书写
    一、泛文学观
    二、纯文学观
    三、大文学观 第二章 文学史观
第一节 进化论文学史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
第三节 建构一种人性论文学史观 第三章 文学史书写体例
第一节 文学史分期
    一、英国文学史分期的几种模式
    二、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文学史分期模式
第二节 文学史撰写体例
    一、文学史撰写体例的模式
    二、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撰写体例 第四章 文学史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的演变与阐释
    一、经典的选择
    二、经典作家的评价变化
    三、经典作品的阐释
第二节 经典建构与中国文学传统
    一、经典建构与中国古代文论
    二、经典建构与中国山水田园文学传统 第五章 文学史书写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最“中国化”的英国文学史—王靖《英国文学史》
第二节 最独特的英国文学史—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第三节 最庞大的英国文学史—王佐良五卷本和常耀信三卷本
    一、王佐良五卷本《英国文学史》
    二、常耀信《英国文学通史》三卷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人生的见证 心灵的书写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英国随笔传统与伍尔夫随笔观
    第一节 随笔的界定及英国随笔写作传统
    第二节 伍尔夫的随笔创作概览
第二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中的女性观
    第一节 解构父权制
    第二节 寻绎女性史
    第三节 “双性同体”的构想
第三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中的社会观
    第一节 一个“局外者”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一个“受教育者的女儿”的阶级思想
第四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中的文学观
    第一节 “非个性化”写作
    第二节 注重“灵魂”是英国小说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关注“普通读者”的文学批评观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现代主义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托马斯·哈代小说创作的悲剧性[J]. 白春香,张思承. 名作欣赏, 2020(35)
  • [2]论哈代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D]. 吴彬华. 湘潭大学, 2020(02)
  • [3]回顾·转型 ——作为哈代精神自传的《意中人》[D]. 张灵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托马斯·哈代小说[D]. 王远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6]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系列女性形象研究[D]. 任璐.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7]《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8]我国哈代小说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 龚雪萍,李新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9]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D]. 王冬梅. 武汉大学, 2016(06)
  • [10]人生的见证 心灵的书写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研究[D]. 张友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论哈代“人物与环境”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