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作坊变成现代化工厂

将小作坊变成现代化工厂

一、变小作坊为现代工厂(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刘静[2](2021)在《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陕南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测绘成果和调查信息的总结分析,主要对陕西省南部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的演进机制做出系统性的论述。研究拟着重从建筑空间,建筑外环境,建筑聚落三个层次的研究,结合新时期住户对居住条件的实际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情况,初步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策略,致力于为建设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在追溯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民居建筑原型和现代民居建筑样本进行历时性研究,从中归纳出陕南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空间模式,进而挖掘其空间变迁演进机制与存在的现实问题,初步明晰陕南安康地区民居建筑因处在时代变革背景下而发生的空间变迁所隐藏的内生原因和线索。基于对时间跨度上连续的几个典型民居建筑案例的的剖析,提出解决居民在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家庭产业的复合化下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提升空间居住的品质和质量,改善民居建筑所处村落的人居环境,这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型农村社区是地域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结果和质量。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农村地区居住质量显着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模式的转变也促使村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重视生活习惯和居住需求,传承地域建筑文化,满足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才能更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传统民居建筑的适应性设计原则和建筑功能需求设计要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空间环境和居住空间的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为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提升村落的人居环境,为地域民居建筑的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借鉴。

祖姆热提·伊卜拉伊木[3](2021)在《从私家作坊到地方表达 ——郫县“鹃城”牌豆瓣的百年史》文中提出

冯书静[4](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提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呼笑[5](2020)在《武汉白沙洲区域发展历史与城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沙洲位于武昌南部,是武汉主城区范围内沿长江发展的一部分狭长地带。白沙洲扼守武汉南大门,作为武汉码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是商贸与交通繁华的区域。它的区域发展记录着晚清张之洞“湖北新政”与产业发展影响下的武昌后发外生型近代化到主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为现代武汉城市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争取了广阔的空间格局。白沙洲区域发展史是武汉城市文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武汉城市文脉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汉口、武昌及汉阳城,而白沙洲区域的历史研究较少,本研究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白沙洲区域发展史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政治、经济、产业及社会变革中白沙洲区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城市发展的历史特征与主要推动因素,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背景下白沙洲商贸文化的繁盛,以及近代白沙洲区域城市规划与建设在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下后发外生型近代化的发展特点,佐证了武昌城市结构与社会文化的流变。本文共分为7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由来,研究目的及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情况与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2、3、4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梳理了白沙洲区域概况及城市发展历史。第2章主要介绍了历史地理变迁中的古代白沙洲区域发展历程;第3章主要阐述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白沙洲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并提出历史分期;第4章对建国后至今白沙洲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阐述。第5章基于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提炼了白沙洲区域文脉及发展特征;第6章从白沙洲区域规划、文脉与建设现状出发,总结了白沙洲区域城市更新策略,并列举了可参考的城市更新案例。第7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并对白沙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白沙洲区域发展史的研究,增补武汉城市发展史研究资料,识别白沙洲区域历史文化价值;此外基于所提炼的文脉特征提出了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及建设活动提供参考,提升白沙洲区域吸引力,实现白沙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黄利华[7](2020)在《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指出佛山是一座极具特色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形态在工商业不断促进下自下而上发展,形成了遵循周边自然山水要素布局的自由式肌理。相比国内大多数由政治或军事推动而自上而下发展,形成轴线规整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态表现出极为不同的特征和类型。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是承载佛山市镇核心文化和发展动力的街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该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形态,是透视佛山历史发展和特色形态的重要窗口。2007年以来,伴随着珠三角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三旧”改造,该街区形态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面对街区形态保护缺乏关注和理论指引的现实困境,亟需依托完善的理论体系对该街区形态进行研究并引导其未来保护与发展。在如上背景下,本文采用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基于理论应用和拓展的目标,对品字街历史街区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期待通过对该街区现状形态的研究,探索街区形态特征、特征成因与规律,为街区未来形态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可用于佛山乃至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历史街区。论文分为四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对应第一至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等,梳理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可拓展的方向;而后对研究所依托的“历史地理分析法”的核心理论、效用、在中国的应用与拓展进行精炼总结,为下文的研究思路开展奠定基础和方向。第二部分对应第三至四章,是街区的形态表象解读。首先,从城市和街区两个层面阐述街区形态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之后运用“历史地理分析法”对街区进行多层级的形态区域划分,最终划分出“传统形态区域”、“建国初期形态区域”、“现代形态区域”3类一级形态区域,往下细分则包含6类二级形态区域、16类三级形态单元和26类四级形态单元。第三部分对应第五至七章,是街区的形态特征归纳和成因解析。承接划定的三大一级形态区域,分三大章节独立展开。各章节内,首先详细研究各形态区域内各形态单元的形态特征,而后对形态单元整体展开特征归纳,最后从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4方面深入解析形态单元各形态要素特征的成因,如上4方面链接不同城市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第四部分对应第八章,是论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以及对街区未来形态发展的建议。首先,总结出街区的形态特征:形态呈现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相同功能用地形态呈现出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而后对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影响力进行总结归纳,发现:(1)同一影响因子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形态要素特征影响力度不同,也会因自身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2)在后续发展时期中,前一时期所形成的形态特征会在多种力量影响下产生变化,这些力量的平衡是促进形态特征稳定的基础,但是这些力量的平衡又很容易被强大外力打破。最后,基于如上结论对街区形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辨,并结合形态区域划分成果提出街区保护界线的优化建议、以及各形态区域形态发展建议和形态优化更新指引。

赖世贤[8](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杨文[9](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耿鹤[10](2020)在《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及其保护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推进,山地型传统村落在面临保护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原住民流失与无计划返乡并存的现象,其特色组团体系消逝,千沟一面的发展态势日渐凸显,山腰与山顶聚落空废与沟谷聚落的无序扩张,不合理的旅游、工业开发与传统村落的保护目标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得部分村落原真性与完整性状态受到严重冲击。安康地处秦巴山区,仍有大量山地型传统村落,在生态移民基本完成、特色山腰、山顶聚落组团仍在空心化的情况下,其空间保护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传统村落的原真性、整体性保持是满足国家传承传统文明价值社会总体需求的必要条件,而山腰、山顶农耕聚落作为古代农耕文明一类重要载体,体现出人类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农业智慧,聚落组团体系是否可以保护下来,保护下来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本文在相关理论拓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系统阐述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现状-多元影响因素作用下村落生成规律的空间解析-村落空间保护面临问题的系统解析-依据规律根据问题制定保护策略”的逻辑展开研究。文中首先对研究主体所处的安康地区进行了相关背景的概括,然后对村落的分布及交通现状分析后,依次从安康各个山地传统村落的地域空间、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及保护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宏观层面上,微“域”组团体系;中观层面上,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微观层面上,多元民居院落进行了详细的空间解析;进一步系统性地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解析其生成脉络,以此作为未来村落保护的空间依据。其次,通过对实地调研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整理,得出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对村落空间保护面临的问题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解析,以此作为未来村落管控的空间依据。最后,以保持村落原真性与整体性为目标,依据村落空间生成规律与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由“价值-保护”转向“价值-实践-保护”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前提以及更具操作性的区域组团化联动式保护、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动态保护、聚落内部空间结构有机保护、多元民居院落活态保护的保护策略,以期对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变小作坊为现代工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小作坊为现代工厂(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一、工具、机械、机器
        二、建造中的装置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三、宗教的变革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二、媒介材料:木材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一) 水车与风车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二、代表性人物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章节小结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 设计竞赛环节
        (二) 公众辩论环节
        (三) 施工指导环节
        (四) 建造施工环节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章节小结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章节小结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一) 妆花
        (二) 妆花织机
        (三) 白局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相关概念阐释
    1.8 本章小结
2 安康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背景
    2.1 民居建筑的地理环境要素
    2.2 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要素
        2.2.1 汉水文化与地域建筑
        2.2.2 民居建筑源流及演进
    2.3 民居建筑的原型归纳
        2.3.1 建筑风格类型
        2.3.2 具体特征简介
    2.4 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2.4.1 移民与文化
        2.4.2 社会体系
        2.4.3 民俗文化
        2.4.4 宗教信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案列的选取及研究分析
    3.1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1 调查方法及特点
        3.1.2 调查的基本假设
        3.1.3 调查研究的过程
    3.2 基本情况
        3.2.1 调查对象所属村落的基本情况
        3.2.2 建筑面积与类型
    3.3 功能空间与居住行为
        3.3.1 堂屋与起居
        3.3.2 卧室与休憩
        3.3.3 卫生间与生理卫生
        3.3.4 厨房与炊事活动
        3.3.5 储物间与储藏活动
        3.3.6 前后院和院坝
    3.4 功能空间的组合方式
        3.4.1 模式一(一字式)
        3.4.2 模式二(前店后院式)
        3.4.3 模式三(合院式)
    3.5 本章小结
4 各层级空间要素特征与居住者行为需求分析
    4.1 空间使用及空间布局的需求
        4.1.1 空间使用的需求
        4.1.2 村镇民居建筑的特殊使用需求
        4.1.3 村镇民居建筑空间使用的具体建筑指标
    4.2 空间布局和功能空间(客卧储)
        4.2.1 堂屋(堂屋兼客厅)
        4.2.2 主次卧室
        4.2.3 卫生间
        4.2.4 厨房与餐厅
        4.2.5 储物间
    4.3 建筑附属空间和行为活动(前后院院坝)
    4.4 街巷空间与重要空间节点
        4.4.1 街道空间与村民行为
        4.4.2 节点空间与村民行为
    4.5 村落布局与村民行为
        4.5.1 空间可达性分析
        4.5.2 空间可理解度分析
    4.6 村落空间特征与村民行为关系
    4.7 本章小结
5 设计研究分析和更新策略
    5.1 户型布局影响因素
        5.1.1 家庭结构因素
        5.1.2 家庭产业因素
        5.1.3 家庭生活方式因素
    5.2 演进机制因素
        5.2.1 家庭结构小型化
        5.2.2 家庭产业复合化
        5.2.3 功能需求多元化
    5.3 建议户型组合
    5.4 建筑外环境
        5.4.1 村落道路系统
        5.4.2 村落公共设施系统
    5.5 村落发展趋势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2户现代民居建筑基本情况表
附录B 6户历史民居建筑原型情况表
附录C 入户调查表
附录D 民居调查网络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武汉白沙洲区域发展历史与城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历史背景
        1.2.2 现存问题
        1.2.3 近年来上位规划情况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城市发展史国外研究进展
        1.4.2 城市发展史国内研究进展
        1.4.3 以复兴为目标的城市更新理论相关研究
        1.4.4 白沙洲区域相关研究
    1.5 研究界定
        1.5.1 时间界定
        1.5.2 空间界定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点
        1.6.3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开埠前白沙洲区域的发展历程(1861年前)
    2.1 区位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区位交通
    2.2 古代白沙洲区域发展情况
        2.2.1 发源魏晋的武昌南市
        2.2.2 漕粮交兑地与武昌钞关
        2.2.3 明清时期的竹木市场
    2.3 本章小结:自然经济主导下白沙洲区域发展特征及分析
第3章 近代白沙洲区域发展历程及城市形态演变(1861-1949年)
    3.1 近代白沙洲区域政治经济发展背景
        3.1.1 晚清张之洞督鄂与“湖北新政”
        3.1.2 武昌首义、武汉建制与近代城市规划兴起
    3.2 “实业救国”思潮下近代白沙洲区域产业与交通发展
    3.3 近代白沙洲区域城市形态演变分期
        3.3.1 沙洲并岸,张之洞督鄂时期(1861-1911)
        3.3.2 交通发展,民国工业化初期(1912-1937)
        3.3.3 抗日战争,发展停滞期(1937-1949)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国后白沙洲区域发展历程(1949-2020年)
    4.1 建国后白沙洲区域发展背景
    4.2 建国后白沙洲区域发展历程
        4.2.1 主城内聚发展时期(1953-1995年)
        4.2.2 区域一体化发展时期(1996-2020年)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白沙洲区域的文脉特征
    5.1 生态文化脉络
    5.2 码头文化脉络
    5.3 移民文化脉络
    5.4 工业文化脉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文脉特征的城市更新规划策略
    6.1 生态文脉引导区域人居环境规划
        6.1.1 白沙洲区域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6.1.2 中国三亚市生态规划
    6.2 码头文脉引导滨水空间规划
        6.2.1 白沙洲区域滨水空间规划策略
        6.2.2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滨水地区城市复兴
    6.3 移民文脉引导区域开放空间规划
        6.3.1 白沙洲区域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6.3.2 美国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
    6.4 工业文脉引导工业遗产保护规划
        6.4.1 白沙洲区域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策略
        6.4.2 德国鲁尔工业区城市更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白沙洲区域发展史考察
    7.2 白沙洲区域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7)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概念辨析
        1.3.2 研究对象
        1.3.3 时间范围
        1.3.4 研究内容
        1.3.5 研究方法
        1.3.6 研究框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历史街区形态研究综述
        1.4.1.1 国外研究
        1.4.1.2 国内研究
        1.4.2 品字街历史街区相关研究综述
        1.4.3 历史保护相关重要文件梳理
    注释
第二章 历史地理分析法的理论核心、效用与拓展
    2.1 理论发展与核心框架
        2.1.1 方法的提出与发展
        2.1.2 核心概念与框架
    2.2 方法运用效用
    2.3 中国实例应用与理论拓展
        2.3.1 中国实例应用——方法的适用性证实
        2.3.2 方法拓展方向——研究路线提升与差异背景下的理论拓展
    2.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背景
    3.1 城市发展背景
        3.1.1 城市行政区划变化
        3.1.2 城市发展历程
        3.1.3 城市形态时期划分
        3.1.4 历史城区发展
    3.2 街区历史发展
        3.2.1 1949年以前——门户之地
        3.2.2 1949至1978年——商娱中心
        3.2.3 1978年至今——历史旧街区
    3.3 街区的保护体系
    3.4 街区的用地权属
    3.5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单元划分
    4.1 平面格局类型划分
        4.1.1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4.1.1.1 街道分级与平面形制分类
        4.1.1.2 街道分级空间特征
        4.1.1.3 公共开敞空间分布
        4.1.1.4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4.1.2 地块格局类型划分
        4.1.2.1 地块分类与分布
        4.1.2.2 地块系列分类及细分
        4.1.2.3 地块格局层级划分
        4.1.3 建筑基底平面类型划分
        4.1.3.1 建筑基底平面分类
        4.1.3.2 建筑基底平面层级划分
        4.1.4 平面格局类型及层级划分
    4.2 建筑肌理类型划分
        4.2.1 建筑各类特征分类
        4.2.2 建筑肌理层级划分
    4.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4.3.1 土地利用分类分布
        4.3.2 土地利用层级划分
    4.4 形态单元划分
        4.4.1 形态区域等级划分
        4.4.2 形态单元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单元特征分述
        5.1.1 历史建筑单元
        5.1.2 传统街屋单元
        5.1.3 传统民宅单元
        5.1.4 小型空地与厕所单元
    5.2 单元特征总述
        5.2.1 空间分布特征
        5.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5.3 特征成因
        5.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5.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5.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5.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5.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6.1 单元特征分述
        6.1.1 早期集合住宅单元
        6.1.2 晚期集合住宅单元
        6.1.3 建国初期商业单元
        6.1.4 独栋私宅单元
        6.1.5 单位大院单元
    6.2 单元特征总述
        6.2.1 空间分布特征
        6.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6.3 特征成因
        6.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6.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6.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6.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7.1 单元特征分述
        7.1.1 旧改住宅单元
        7.1.2 开敞空间单元
        7.1.3 现代商住单元
        7.1.4 现代设施单元
        7.1.5 仿古商铺单元
        7.1.6 现代商务单元
        7.1.7 大型重建商业单元
    7.2 单元总体特征
        7.2.1 空间分布特征
        7.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7.3 特征成因
        7.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7.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7.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7.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
    8.1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
        8.1.1 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
        8.1.1.1 与城市发展周期同步的历时类型与特征演进
        8.1.1.2 与城市发展结构同步的共时类型分布
        8.1.2 呈现基本功能用地不断的形态演进
        8.1.2.1 基本功能用地的形态类型演进过程
        8.1.2.2 同类功能用地的形态演进模型构建
        8.1.3 各类形态单元特征对比
        8.1.4 与不同类型历史街区形态特征的差异对比
    8.2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发展影响力
        8.2.1 形态区域生成时期影响因素及特征关联
        8.2.2 形态区域生成后特征发展影响力解析
        8.2.3 小结
    8.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8.3.1 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8.3.2 历史街区形态最优发展模式探讨
        8.3.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模式评述
        8.3.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阶段及特征
        8.3.5 品字街历史街区保护界线优化建议
        8.3.6 小结
    8.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策略建议
        8.4.1 传统形态区域
        8.4.2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
        8.4.3 现代形态区域
    8.5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家、广东省、佛山市有关三旧改造(城市更新)政策文件汇总表
附录2: 地块实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3: 街区形态单元信息详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一、走向小农社区
        二、小农社区个案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第一节 田野考察
        一、田野调查
        二、社会仪式
        三、物质文化资料
    第二节 历史文献
        一、经典载录
        二、地方文献
        三、官方统计
    第三节 历史通识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二、近代计划变迁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一、钟情“乡巴佬”
        二、关注“小城镇”
        三、改造“乡土工业”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二、地方性知识
        三、理解“他者”
    小结: 理论与生活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及其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研究的政策背景
        1.1.2 传统村落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层次示意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层次示意
    1.3 研究范围和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案例
    1.4 研究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研与深入访谈法
        1.5.3 田野调研
        1.5.4 跨学科研究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安康地区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现状
        1.6.2 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的相关研究现状
        1.6.3 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的相关研究现状
        1.6.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2 理论基础梳理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研究
        2.1.1 三生空间的界定
        2.1.2 山地传统聚落组团体系解析
    2.2 聚焦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变化的核心因素
        2.2.1 传统村落的多维属性研究
        2.2.2 影响村落空间的多元因素
    2.3 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策略的理论基础
        2.3.1 活态遗产保护策略
        2.3.2 “微更生”式空间保护策略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研究问题与研究要素
        2.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3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分布及地域背景
    3.1 安康地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
        3.1.2 经济文化及人口用地
    3.2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分布
        3.2.1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宏观分布
        3.2.2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中观区位及交通现状
    3.3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地域空间背景
        3.3.1 微“域”范围地域空间背景
        3.3.2 安康地域空间背景对村落布局的影响
    3.4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3.4.1 村落社会背景
        3.4.2 村落经济背景
        3.4.3 村落文化背景
    3.5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多元主体及保护现状
        3.5.1 村落人口变化特征
        3.5.2 多元主体相关现状
        3.5.3 村落保护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
    4.1 微“域”聚落组团体系
        4.1.1 微“域”聚落组团体系解析
        4.1.2 特色山地聚落组团体系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
        4.2.1 三种聚落类型的内部空间结构解析
        4.2.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多元民居院落
        4.3.1 多元民居院落解析
        4.3.2 多元民居院落形成与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1 微“域”组团体系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1.1 微“域”组团体系保护面临的问题
        5.1.2 微“域”组团体系保护面临问题原因的解析
    5.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2.1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保护面临的问题
        5.2.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保护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5.3 多元民居院落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3.1 多元民居院落保护面临的问题
        5.3.2 多元民居院落保护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5.4 本章小结
6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策略
    6.1 区域组团化联动式保护
        6.1.1 以文化脉络为基础的线路化保护
        6.1.2 以微“域”为最小单元进行整体保护
    6.2 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动态保护
        6.2.1 现阶段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保护
        6.2.2 未来阶段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保护
    6.3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有机保护
        6.3.1 空间有机修补,恢复空间结构
        6.3.2 适应村落变化,空间有机更新
    6.4 多元民居院落的活态保护
        6.4.1 多元建筑形制的活态保护
        6.4.2 村落建筑的整体保护与分级管控
    6.5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实施的有力保障
        6.5.1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在地性编制
        6.5.2 协同治理下多元主体目标一致化
        6.5.3 目标趋同性背景下经济运行的平衡
        6.5.4 村落系统恢复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安康传统村落调研问卷
致谢

四、变小作坊为现代工厂(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D]. 刘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从私家作坊到地方表达 ——郫县“鹃城”牌豆瓣的百年史[D]. 祖姆热提·伊卜拉伊木.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武汉白沙洲区域发展历史与城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D]. 呼笑.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D]. 黄利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9]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
  • [10]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及其保护策略[D]. 耿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将小作坊变成现代化工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