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的栽培加工技术

薄荷的栽培加工技术

一、椒样薄荷栽培与加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韩智强,高则睿,阴耕云,吴雨松,王夸平[1](2016)在《不同气候类型及生长调节剂对分株繁殖香料植物的影响》文中认为为完善香料植物人工繁殖技术,开展了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及生长调节剂对几种草本香料植物分株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茎叶为目标产物的椒样薄荷和柠檬草采用6-BA(6-苄氨基腺嘌呤)较好;以根茎为目标产物的香根草、香根鸢尾、圆瓣姜花和海南三七喷施IAA(吲哚乙酸)更为适宜。从种植气候区域来看,椒样薄荷在温带区域生长较好,香根鸢尾在亚热带区域生长较好,香根草和柠檬草在热带区域生长较为适宜。

杨富强[2](2015)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芳香植物作为一种的重要工业原料,在香精香料行业尤其是调味品、药物和香料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由于其产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和不存在毒副作用等原因,在国内外迅速的被开发和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作为中国的薰衣草、薄荷等香料植物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因此,研究香料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扩大香料产业发展的规模、提升效益具有很积极的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地处我国西北边境,特殊的生境条件下生长的野生香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气候较温和湿润,降水较丰富,它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热资源非常合适的香料的生长,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一流的香料植物。本文主要是对第四师香料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第四师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对当前国内外香料行业现状的研究,结合第四师香料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四师香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种质资源稀少、现有品种杂乱退化,良种化程度低,加工工艺技术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优势弱等,针对当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条对策建议,加强领导,合理规划布局,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强化市场运行制度,重视品牌建设等。希望本文能够为四师香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吕爽[3](2015)在《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 L.)系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精油及其主要组分薄荷醇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日用化工品中,多年来,对于椒样薄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椒样薄荷精油的提取、组分以及其活性等方面,而对于椒样薄荷多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超声提取椒样薄荷总酚和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比较了椒样薄荷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差异,并对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为椒样薄荷的进一步开发,促进资源多元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优化法,确定了椒样薄荷总酚和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提取溶剂为甲醇,料液比为1:40(m:V),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处理温度为60℃,超声处理时间45min。2.椒样薄荷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不同,其中,椒样薄荷叶片在营养生长期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于生殖生长期,且差异具有显着性。3.椒样薄荷叶片在营养生长期不同形态的酚类物质均有分布,其中以游离酚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含量较高;椒样薄荷在生殖生长期,酚类物质以游离酚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为主,且游离酚含量大于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含量,未检测到可溶性酯结合酚;椒样薄荷精油提取后总酚含量显着性减少;不同干燥方法对椒样薄荷叶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微波干燥和风干干燥处理对椒样薄荷总酚含量影响不大,微波干燥处理对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4.采用HPLC法对椒样薄荷多酚主要酚酸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鉴定出4种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和迷迭香酸,其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迷迭香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5.椒样薄荷多酚具有极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1mg/mL的浓度下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同浓度下的对照Vc和BHT,另外,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这种水包油的乳化体系中,椒样薄荷多酚表现出很强的对遭受自由基攻击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效果与对照BHT相当、强于对照Vc;椒样薄荷多酚对羟基自由基、亚硝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及对照Vc的效果显着。6.椒样薄荷多酚对于α-淀粉酶无抑制作用,对于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其抑制效果远远不及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酶抑制剂阿卡波糖。7.椒样薄荷多酚对于由羟基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和由过氧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由羟基自由基(OH·)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椒样薄荷多酚对于由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对于由羟基自由基(OH·)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不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8.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对于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对CCl4所致小鼠肝脏肿大现象保护作用明显,对脾脏肿大现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效果不显着。另外,椒样薄荷多酚中、高剂量组中,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酶浓度的增加均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抑制效果均不如阳性对照(联苯双酯药物);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对于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升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两种抗氧化酶活力的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效果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药物)相当;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结构完整,只有点状坏死,无大面积坏死,进一步说明了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哲,郭凯,胡雪艳,王雯雯,魏艳丽,李纪顺,杨合同[4](2014)在《气相色谱-质谱法评价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150 mmol·L-1NaCl胁迫下,椒样薄荷能够保持正常生长,而200 mmol·L-1NaCl胁迫显着抑制了其生长.而且200 mmol·L-1NaCl胁迫明显降低了耐盐椒样薄荷的精油产量和含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的检测结果表明,200 mmol·L-1NaCl胁迫改变了精油组分和含量,大大降低了椒样薄荷精油的品质.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椒样薄荷在盐渍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许言实[5](2014)在《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以及社会的安定繁荣。发展我国香精香料产业,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社会接轨,香料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发展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重视。探索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的实现形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适合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农业香料产业化的团场经济组织体系,实现农业香料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合理化,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有效的香料产业市场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实现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以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相关产品产业化的先进经验,以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组织模式为依托,对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的香料生产经营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指出了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在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缺乏协调性;龙头企业、企业和加盟农户地位不对等,合同违约现象严重;纵向合作松散,随机性强等问题,为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发展找到现实依据。通过分析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其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构建六十九团香料产业产业化模式的整体思路,即:与时俱进、提高市场化意识,组建农业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型香料产业以及加强品牌建设。

路喆,王朴,蒋新明,王自健,李敏[6](2013)在《椒样薄荷新薄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椒样薄荷的精油含量,椒样5号的变异单株经无性繁殖、品系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严格的育种程序,选育出一个优良常规新品种新薄1号。结果表明:该品种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稳定,具有很强的薄荷香气,精油含量高达6.65~7.2kg/667m2,并于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陈小华,姚雷[7](2012)在《薄荷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我国薄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世界两大薄荷油主产国美国和印度薄荷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全球对薄荷油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国际薄荷油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研究认为我国亚洲薄荷产业发展应以做精做强为主,同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应该大力发展椒样薄荷产业。我国薄荷产业主要存在市场缺乏组织化管理,政府缺乏宏观调控,品种退化严重,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加大薄荷组织化管理和科研投入,对薄荷产业进行统筹规划为当务之急,同时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给予引导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薄荷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宋晓辉,王建彬[8](2010)在《浅谈新疆椒样薄荷丰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为了加快兵团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代,促进农场农业订单多元化、产业化,薄荷以"投入低、易管理、经济效益高"而逐渐被广大农户所认识和接受,并不断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对新疆椒样薄荷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梁呈元[9](2009)在《中国薄荷属(Mentha L.)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薄荷属(Mentha L.)植物全世界共有30个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我国共有12个种。薄荷属植物中的薄荷、椒样薄荷和留兰香是重要的经济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等工业。本文从外部形态、花粉形态、分子标记和精油成分四个方面对我国薄荷属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将为我国薄荷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薄荷属植物种质资源形态学多样性研究对薄荷属植物7个种34份材料的9个形态指标(株高、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对数、茎厚、分枝数、枝长、节数)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薄荷属形态学性状变异很大,变异系数在13.31%-76.29%之间。各形态指标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把9种形态指标归结为4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3.32%。通过聚类分析,将7个薄荷属植物分为3个类型。2薄荷属植物花粉多样性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薄荷属的薄荷(M. haplocalyx Briq.)、兴安薄荷(M.dahurica Fisch.)、留兰香(M. spicata Linn.)、皱叶留兰香(M. crispata Schrad.)、假薄荷(M. asiatica Briss.)、灰薄荷(M. vagans Briss.)、欧薄荷(M. longifolia Huds.)、圆叶薄荷(M. rotundifolia Huds.)和唇萼薄荷(M. pulegium Linn.)共9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薄荷属植物花粉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花粉粒为扁球形或近球形,大小11.25-27.11μm×16.84-27.67μm,外壁具网状纹饰,萌发孔为多沟型,6-8沟,沟长度不等。薄荷属花粉属于单一型花粉,它在唇形科中是比较进化的类群。3薄荷属种质资源分子多样性研究3.1薄荷属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薄荷属植物7个种34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8条带,其中5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57,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16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0.7564。在总的遗传变异中,75.6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薄荷居群间,24.36%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通过UPGMA聚类,将34个薄荷居群分为三类。研究表明薄荷属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2薄荷种质资源的SRAP分析采用SRAP标记技术对我国15个薄荷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24条带,其中11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48,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51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0.6598。在总的遗传变异中,65.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薄荷居群间,34.0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不同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287-0.5577之间,其中浙江杭州和安徽太和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西藏芒康和云南西双版纳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通过UPGMA聚类,将15个薄荷居群分为三类,其中西藏芒康居群单独聚为一类。研究表明薄荷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4薄荷属植物精油多样性研究对15个薄荷居群及薄荷属植物薄荷、椒样薄荷、留兰香、皱叶留兰香、灰薄荷、兴安薄荷、圆叶薄荷和假薄荷8个种的精油进行提取分离和分析。研究发现,15个薄荷居群精油的出油率和薄荷醇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出油率的变化范围0.31%-1.43%,薄荷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1.25%~83.61%。通过GC-MS分析,从8个薄荷属植物中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分别占各自精油的98.8%、99.3%、94.9%、97.1%、94.2%、98.4%、95.6%和95.4%。单萜氧化物在薄荷属植物精油中含量最高。通过主成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主成分分析散点图和聚类分析都将薄荷属8个植物分为三类,分别为薄荷醇化学型、香芹酮化学型和辣薄荷烯酮氧化物化学型。

窦宏涛,张连杰,邢文艳,王安[10](2009)在《椒样薄荷氮、磷用量及密度高产优质回归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明在超高产条件下椒样薄荷高产优质的农艺模型以及对其精油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影响较大的密度X1、氮肥用量X2、磷肥用量X3为调控因子,以每公顷精油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椒样薄荷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椒样薄荷精油产量的各因素权重依次为氮肥用量X2>密度X1>磷肥用量X3,依据建立的模型,目标精油产量≥100.5kg/hm2时优质高产最佳农艺方案为:密度X117.55万22.05万苗/hm2,氮肥用量X2纯氮172.5217.5kg/hm2,磷肥用量X3纯磷118.5150kg/hm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精油品质有显着影响,氮肥用量对精油品质的影响与密度密切相关,在密度较低时影响不明显,而在密度较高时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控氮可以提高精油品质,过量施氮会降低精油品质,磷肥用量对精油品质影响不明显。

二、椒样薄荷栽培与加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椒样薄荷栽培与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外香料产业研究现状
    1.3 国内香料产业研究现状
    1.4 兵团香料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第四师香料产业发展的现状
    3.1 第四师香料生产地理条件
    3.2 第四师香料产业发展现状
        3.2.1 第四师香料发展历史
        3.2.2 第四师香料植物种质资源现状
        3.2.3 第四师香料植物的栽培管理现状
        3.2.4 第四师香料植物的新品种选育及繁育现状
        3.2.5 第四师香料产业香料生产加工现状
        3.2.6 第四师及周边地区香料产业香料企业现状
        3.2.7 第四师香料产业销售特点
第四章 第四师香料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4.1 第四师香料产业种植面积与每亩收入
    4.2 第四师香料产业农业种植情况分析
        4.2.1 薄荷的情况分析
        4.2.2 玫瑰的情况分析
    4.3 香料生产销售企业的情况调查
第五章第四师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5.1 优势
        5.1.1 第四师特色产业区域优势明显
        5.1.2 兵团种植区优势明显,组织化程度高
        5.1.3 产业发展规模大,布局集中连片
    5.2 劣势
        5.2.1 产业发展中的劣势
        5.2.2 产业基地建设不健全
    5.3 机遇
        5.3.1 市场需求旺盛
        5.3.2 效益优势明显
    5.4 威胁
        5.4.1 外部原料进入威胁
        5.4.2 外部香料企业产品威胁
第六章 第四师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香料种植与初加工的政策不完善
    6.2 产业利益和风险不均
    6.3 香料种苗质量下降,现有品种混杂退化
    6.4 香料提取加工技术水平不高,附加值低
    6.5 企业经营规模小,品牌杂乱,存在恶性竞争
    6.6 产业体系不完善约束产业发展
第七章 第四师实现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切实加强领导,合理布局,科学制定香料产业发展规划
        7.1.1 建设香料植物种植基地
        7.1.2 建设专业化的育苗基地
    7.2 建立专业化研发中心,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7.3 多渠道建立四师香料产业发展的融投资机制,加大投入
    7.4 组建薰衣草、薄荷等香料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深精加工企业
    7.5 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
    7.6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基地的整合速度
    7.7 创建四师香料企业集团,打造香料企业航母
    7.8 协同政府行政机构,建立专业化香料产业管理机构
    7.9 顶层设计,加大高层行政推动力度
    7.10 推动兵、地关系协调发展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薄荷属植物研究开发现状
        1.1.1 椒样薄荷植物学特征及地理分布
        1.1.2 薄荷属植物化学组分概述
        1.1.3 薄荷属植物药理作用
        1.1.4 薄荷属植物加工利用现状
    1.2 薄荷精油研究进展
        1.2.1 影响薄荷精油化学组分的因素
        1.2.2 薄荷精油药用功效
    1.3 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1.3.1 自由基
        1.3.2 天然产物抗氧化性评价方法
    1.4 立题依据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响应曲面法优化椒样薄荷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及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椒样薄荷中总酚、总黄酮的提取
        2.3.2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
        2.3.3 响应曲面优化法试验设计
        2.3.4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2.3.5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2.4.3 响应曲面优化法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椒样薄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及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3.2 游离态、结合态和不溶性结合态酚类物质提取及测定
        3.3.3 椒样薄荷精油提取前后总酚含量测定
        3.3.4 不同干燥方法下椒样薄荷叶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生长时期对椒样薄荷叶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4.2 游离态、结合态和不溶性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4.3 椒样薄荷精油提取前后总酚含量比较
        3.4.4 不同干燥方法对椒样薄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及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HPLC法测定椒样薄荷多酚
        4.3.2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HPLC法测定椒样薄荷多酚的条件
        4.4.2 HPLC法分析椒样薄荷多酚
        4.4.3 椒样薄荷多酚提取物中酚酸化合物的含量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椒样薄荷多酚生物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试剂及设备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剂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椒样薄荷多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2 椒样薄荷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
        5.3.3 椒样薄荷多酚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5.3.4 椒样薄荷多酚对CCl_4所致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测定
        5.3.5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椒样薄荷多酚抗氧化活性
        5.4.2 椒样薄荷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
        5.4.3 椒样薄荷多酚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5.4.4 椒样薄荷多酚对CCl_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气相色谱-质谱法评价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Na Cl处理
    1.2 椒样薄荷植株生长状况的测定
    1.3 椒样薄荷精油的提取
    1.4 利用GC-MS测定椒样薄荷精油成分及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浓度Na Cl胁迫对耐盐椒样薄荷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Na Cl胁迫对耐盐椒样薄荷精油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Na Cl胁迫对耐盐椒样薄荷精油组分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结论

(5)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化
        2.1.2 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社会分工与协作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产业组织理论
3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现状
    3.1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发展现状
        3.1.1 新疆建设兵团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农四师六十九团发展现状
        3.1.3 农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
        3.2.1 分散小规模农户
        3.2.2 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
        3.2.3 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
        3.2.4 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特点
    3.3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3.3.1 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4 案例分析—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
    4.1 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4.2 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分析
        4.2.1 香极地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的组织形式
        4.2.2 香极地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的运行机制
        4.2.3 香极地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的收益
    4.3 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香料产业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4.3.1 香极地公司实施香料产业化模式的经验
        4.3.2 香极地公司实施香料产业化模式的教训
5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农业香料产业化模式完善
    5.1 完善原则
        5.1.1 适应性原则
        5.1.2 有效性原则
        5.1.3 循序渐进原则
        5.1.4 市场主导、政府推进原则
    5.2 主要措施
        5.2.1 与时俱进,提高市场化意识
        5.2.2 组建农业企业
        5.2.3 延伸产业链条
        5.2.4 发展生态型香料产业
        5.2.5 加强品牌建设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椒样薄荷新薄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2 主要性状及精油产量表现
    2.1 植物学特征
    2.2 品质性状
    2.3 精油产量表现
        2.3.1 品比试验
        2.3.2 区域试验
        2.3.3 生产试验
3 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3.3 田间管理
        3.3.1 中耕除草
        3.3.2 适时追肥
        3.3.3 适时适量灌水
        3.3.4 病虫害防治
    3.4 适时收获
    3.5 收后管理

(7)薄荷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我国薄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薄荷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1美国薄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1来自其他农作物竞争土地资源的压力日趋严峻
        2病虫害日益严重导致利于薄荷栽培的土地资源愈来愈少
        3椒样薄荷在发展中国家广泛种植致使美国椒样薄荷油缺乏价格优势
    1.2印度薄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3我国薄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3.1我国亚洲薄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3.2我国椒样薄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我国薄荷产业未来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1) 建立相关科研机构, 加大科研投入, 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科研水平
    (2) 改良现有品种,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速度
    (3) 政府宏观调控, 进行价格保护, 减少薄荷种植者的损失

(8)浅谈新疆椒样薄荷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环境
    1.1 椒样薄荷生物特性
    1.2 椒样薄荷生长发育环境
2 椒样薄荷栽培技术要点
    2.1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地下根茎 (种根) 和移苗繁殖法
    2.2 田间管理
3 椒样薄荷采收与加工
    3.1 椒样薄荷采收
    3.2 椒样薄荷加工
4 椒样薄荷经济效益

(9)中国薄荷属(Mentha L.)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1 形态学标记
        1.2.2 细胞标记
        1.2.3 生化标记
        1.2.4 分子标记
        1.2.4.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1.2.4.2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
        1.2.4.3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1.2.4.4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
    2 薄荷属植物研究进展
        2.1 薄荷属植物分类及分布
        2.2 形态解剖学研究
        2.3 精油生物合成
        2.4 薄荷属植物应用
        2.5 化学成分
        2.5.1 挥发油化学成分
        2.5.2 黄酮类
        2.5.3 有机酸
        2.5.4 氨基酸
        2.6 药理作用
        2.6.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6.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2.6.3 对生生殖系统的作用
        2.6.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2.6.5 促透作用
        2.6.6 对平滑肌的作用
        2.6.7 抗炎镇痛作用
        2.6.8 抗病原体的作用
    3 问题及展望
        3.1 薄荷属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3.2 薄荷属种质资源的评价
        3.3 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
        3.4 薄荷属植物新品种选育
第二章 薄荷属植物种质资源外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薄荷属植物外部形态变异分析
        2.2 薄荷属植物外部形态相关性分析
        2.3 薄荷属植物种内形态变异分析
        2.4 薄荷属植物外部形态主成分分析
        2.5 薄荷属植物种间聚类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第三章 薄荷属植物花粉形态多样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薄荷
        2.2 兴安薄荷
        2.3 留兰香
        2.4 皱叶留兰香
        2.5 假薄荷
        2.6 灰薄荷
        2.7 欧薄荷
        2.8 圆叶薄荷
        2.9 唇萼薄荷
    3 讨论和结论
    图版说明
第四章 薄荷属种质资源分子多样性研究
    第一节 薄荷属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总DNA提取
        1.3.2 DNA纯化
        1.3.3 DNA检测
        1.3.4 ISSR-PCR反应体系
        1.3.5 ISSR-PCR反应程序
        1.3.6 ISSR引物筛选
        1.3.7 扩增产物检测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多态性分析
        2.2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2.3 聚类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3.1 薄荷属植物遗传多样性
        3.2 薄荷属植物遗传结构
        3.3 薄荷属植物亲缘关系
    第二节 薄荷种质资源的SRAP分析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总DNA提取
        1.3.2 DNA纯化
        1.3.3 DNA检测
        1.3.4 SRAP-PCR反应体系
        1.3.5 SRAP-PCR反应程序
        1.3.6 SRAP引物筛选
        1.3.7 扩增产物检测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多态性分析
        2.2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2.3 遗传相似性分析
        2.4 聚类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薄荷属植物精油多样性研究
    摘要
    关键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精油提取
        1.3.2 GC分析
        1.3.3 GC-MS分析
        1.3.4 化学成分鉴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薄荷不同居群精油比较
        2.2 薄荷属植物精油出油率比较
        2.3 薄荷属植物精油化学化学成分
        2.4 薄荷属植物精油成分主成分分析
        2.5 薄荷属植物聚类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全文讨论与结论
    1 全文讨论
        1.1 中国薄荷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
        1.2 薄荷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中的意义
    2 全文结论
    3 创新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椒样薄荷氮、磷用量及密度高产优质回归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验地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产草量、出油率和精油产量
        1.3.2 品质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建立
    2.2 不同因素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的效应
        2.2.1 主因素效应
        2.2.2 单因素效应
        2.2.3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效应
    2.3 不同因素对椒样薄荷精油品质的效应
    2.4 综合寻优方案的构建
3 结论与讨论

四、椒样薄荷栽培与加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气候类型及生长调节剂对分株繁殖香料植物的影响[J]. 韩智强,高则睿,阴耕云,吴雨松,王夸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9)
  •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香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的研究[D]. 杨富强.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3]椒样薄荷多酚组成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吕爽.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4]气相色谱-质谱法评价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李哲,郭凯,胡雪艳,王雯雯,魏艳丽,李纪顺,杨合同. 环境化学, 2014(10)
  • [5]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D]. 许言实.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2)
  • [6]椒样薄荷新薄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路喆,王朴,蒋新明,王自健,李敏.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6)
  • [7]薄荷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我国薄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A]. 陈小华,姚雷. 第九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8]浅谈新疆椒样薄荷丰产栽培技术[J]. 宋晓辉,王建彬. 科技传播, 2010(14)
  • [9]中国薄荷属(Mentha L.)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D]. 梁呈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10]椒样薄荷氮、磷用量及密度高产优质回归模型研究[J]. 窦宏涛,张连杰,邢文艳,王安.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5)

标签:;  ;  ;  ;  ;  

薄荷的栽培加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