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

高原地区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

一、高原地区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唐金海,平措,李茂吉,罗布旺堆,旦增欧珠,旦增曲扎[1](2003)在《高原地区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文中提出

汪勤俭[2](2009)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第31卷总目次》文中提出

王芬[3](2003)在《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晚期肺癌的中医病机、临床证候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基础性研究。 研究结果:1.晚期小细胞肺癌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都是以血瘀证、痰证(包括痰热证和痰湿证)、虚证(包括气虚证和阴虚证)为主;2.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男性和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卡氏评分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之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随着卡氏评分的降低,虚证、实证增多、增重;卡氏评分<60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虚证以重度为主,实证以中度为主,而卡氏评分≥60分者的虚证、实证都以轻度为主(P<0.01);5.不同TNM分期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1.血瘀证、痰证、气虚证、阴虚证是晚期肺癌的主要证候,瘀、痰、虚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在晚期肺癌的病机演变中起了重要作用;2.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与性别因素无关;3.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与年龄因素无关;4.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与患者的生存质量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生存质量的好转,中医证候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即虚、实证候都减轻、减少,因此,中医证候研究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疗效评定以及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研究有重要意义;5.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和TNM分期之间缺乏密切的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探讨了晚期肺癌的发病机理,并开展中医证候学研究,对于中医药研究晚期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明哲[4](2020)在《内镜活检标本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探讨》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全球八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12年及2018年发表的全球癌症状况数据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全球第7位,死亡率居全球第6位。食管癌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布,其高发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如河南、河北、安徽等,其中河南林县多年来一直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腺癌(adenocarcinoma,AC)、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等,在我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食管癌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两部分,且临床诊断均需病理诊断证实。临床诊断需借助内镜检查,包括普通白光内镜(whitelight endoscopy,WLE)、色素内镜、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等;影像学检查,如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其中内镜检查是连接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桥梁。内镜下的活检病理诊断是食管癌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诊疗起着直接导向作用。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内镜活检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并不理想,存在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其原因有待探究。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但同时又对后续的诊疗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内镜活检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研究对部分ESCC病例的病理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近年来活检诊断ESCC的准确性,分析可能与低诊或漏诊相关的因素及有助于诊断浸润性癌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同时结合影像学及内镜特征,探寻提高活检标本诊断ESCC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期间经传统手术/ESD切除并进行术前活检的ESCC病例共901例,调取其术前最后一次活检与术后(传统手术/ESD)HE切片,由两名病理医师分别诊断,对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切片进行对比分析,筛选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病例,纳入不一致组,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例为一致组。进一步观察比较活检与术后切片,探寻导致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因素,以及可能提示浸润性癌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同时查询内镜和影像学报告,探讨对病理诊断的辅助作用。2.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数值(n)或百分比(%)表示,资料之间的比较运用x2检验,对于理论数T<1或n<40的数据,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处理,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01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术前活检标本诊断鳞状细胞癌785例,诊断一致率为87.1%(785/901),116例活检标本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不一致率为12.9%(116/901)。在活检与术后诊断不一致的病例中,有12.2%(110/901)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包括鳞状上皮“原位癌”),0.5%(4/901)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0.1%(1/901)诊断鳞状上皮乳头瘤样增生,0.1%(1/901)诊断黏膜慢性炎。2.在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有87.9%(102/116)的病例与内镜取材相关,其余12.1%(14/116)的病例主要与病理低诊/漏诊相关。在这102例与内镜取材相关的病例中,有85.3%(87/102)存在活检取材较表浅问题,有69.6%(71/102)的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另外,结合术后病理,116例活检与术后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有64例(55.2%)癌浸润表浅,为早期食管癌。而在785例活检与术后结果一致的病例中,有15.3%(120/785)的病例存在内镜取材问题,均为活检取材表浅,有10.2%(80/785)的病例癌浸润表浅。经统计学分析,活检取材表浅、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和癌浸润表浅是导致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因素(P<0.05)。3.在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有19.0%(23/116)的活检标本存在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有26.7%(31/116)存在“原位癌”样结构。在785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的病例中,有29.4%(231/785)存在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有61.5%(483、785)存在“原位癌”样结构。经统计学分析,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鳞状上皮“原位癌”样结构等形态学表现提示可能存在浸润性癌(P<0.05)。4.901例患者的WLE最多表现为食管肿物或溃疡(54.3%,489/901);碘染色均表现为病灶处浅染或不染(100%,114/114);超声内镜最多表现为食管壁异常回声(40.5%。68/168)。785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的病例全部进行了 WLE检查,最多表现为食管肿物或溃疡(61.5%,483/785);有107例行碘染色,均表现为病灶处浅染或不染;有132例行超声内镜检查,最多表现为食管壁异常回声(44.7%,59/132)。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了 55.2%(64/116),早期食管癌与进展期食管癌的WLE和超声内镜表现存在差异(P<0.05)。116例全部进行了 WLE检查,其中63例(63/116)表现为食管黏膜隆起或结节,且33.3%(21/63)的病例为早期食管癌;41例(41/116)表现为食管黏膜粗糙或糜烂,且85.4%(35/41)为早期食管癌;6例(6/116)表现为食管肿物或溃疡,其中2例(2/6)为早期食管癌;5例表现为食管黏膜色泽改变,均为早期食管癌。116例中,另外有34例行碘染色,均表现为病灶处浅染或不染。有36例行超声内镜检查,25.0%的病例(9/36)表现为食管壁异常回声,38.9%的病例(14/36)存在食管壁层次紊乱,36.1%的病例(13/36)表现为食管黏膜层增厚。由此可见,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表现呈现多样性,且在WLE下典型的肿物/溃疡性表现较少见,这些内镜的表现对早期癌的存在均有提示作用,可对病理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5.901 例 ESCC 的 CT(74.5%,596/800)和 MRI(100%,2/2)最多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最多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70.9%,359/506)。在785例活检与术后结果一致的病例中,有702例行CT检查,最多(80.2%,563/702)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有443例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最多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73.8%,327/443);有2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了 55.2%(64/116),且早期食管癌与进展期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P<0.05)。116例中有98例进行了 CT检查,有63例(63/98)表现为食管管壁增厚或并强化,63例中有49例(77.8%,49/63)为早期食管癌;33例(33/98)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2/33)为早期食管癌;2例(2/98)表现为食管管腔狭窄,其中1例为早期食管癌。63例进行了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有32例(32/63)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包括10例(10/32)早期食管癌;24例(24/63)表现为食管管壁僵硬或不规则,16例为早期食管癌,占66.7%(16/24);6例(9.5%,6/63)表现为食管黏膜紊乱,均为早期食管癌;1例(1.6%,1/63)表现为食管管腔狭窄,亦为早期食管癌病例。由此可见,早期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性,而占位性表现不典型,这些影像学的表现或许对活检病理诊断具有提示性。结论1.活检取材表浅、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癌浸润表浅等因素是造成内镜活检与术后诊断不一致的常见及主要原因。当发现活检取材问题时,病理医师应及时与临床沟通,避免低诊/漏诊。2.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和“原位癌”样结构等形态学表现对浸润癌的存在具有提示作用。当观察到上述结构时,应谨慎诊断,必要时结合内镜及影像学表现,避免低诊/漏诊。

兰浩淼[5](2013)在《B超引导下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技术诊治乳腺超声无回声病变的相关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我院95例超声所示乳腺无回声的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病案的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探讨经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B超所示乳腺无回声病变的的治疗价值,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作者共应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治疗95例B超所示乳腺无回声的患者,性别均为女性,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2一12年,平均病程6.3年。所有患者均经乳腺B超检查提示乳腺有无回声改变,安排钼靶摄片(在40岁以上病例、部分在35--40岁、35岁以下未做)考虑为BI-RADS1-3级或0级。主要探讨术前超声提示无回声的各种类型、数目及分布区域等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相应关系,其次统计本组中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旋切次数等数据及术后复发、残留、出血等并发症的数据,分析其临床疗效,进而评估Mammotome旋切技术在B超所示乳腺无回声病变的治疗价值。结果:术前B超提示:单发无回声30例,多发无回声65例,其中无回声合并异常回声改变(混合型回声)23例,成簇状的无回声25例,超声提示病变影像学测量:直径最小为0.8cm×0.6cm,最大为3.5cm×2.5cm。一共切除病变253个,直径小于1.0cm共30个,直径在1.0cm--2.0cm共156个,直径2.0cm以上共67个。手术时间10分钟--120分钟(平均32.3分钟),单个病员旋切次数6--68次(平均19.8次)。术后病理诊断:非增生型纤维囊性变79例,增生型纤维囊性变16例(含原位癌1例,提示非典型增生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在超声提示无回声合并异常回声改变(混合型回声)23例中,术后病理诊断:增生型纤维囊性变共8例,占本组研究中所有提示增生型纤维囊性的34.8%,非典型增生4例,占本组研究中提示所有非典型增生的17.4%。超声提示簇状无回声患者25例,术后病理诊断提示增生型纤维囊性变共6例,占本组研究中所有提示增生型纤维囊性的24%,非典型增生3例,占本组研究中提示所有非典型增生的12%。术后考虑残留或复发2例(随访6月),术后血肿形成5例,术后淤青20例。结论: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对B超提示无回声病变,可以根据病员的病史特点、影像学资料等选择性的使用该技术。

颜锐思[6](2012)在《大鼠体内(3aRS,4S,7R,7aS)-4,7-环氧六氢-2-(三环[3.3.1.13,7]癸烷)-1H-异吲哚-1,3(2H)-二酮(SU2162)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是在谭载友教授的专利《一种抗肿瘤活性斑蝥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710029736.1)[1,2]基础上对(3aRS,4S,7R,7aS)-4,7-环氧六氢-2-(三环[3.3.1.13,7]癸烷)-1H-异吲哚-1,3(2H)-二酮(SU2162)进行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SU2162是金刚烷胺与去甲斑蝥素进行酰亚胺化修饰得到的去甲斑蝥素衍生物,研究表明其对神经胶质瘤UW28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72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721μmol/l。谭载友教授已对其进行合成优化研究和药效作用研究[1,2],晶体学研究论文已经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3,4]。本课题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大鼠体内SU2162含量测定方法,选用Phenomine Luna C18反相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1nm,进样体积20μl;室温条件下对血浆和组织中的SU2162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血浆和组织中的内源性物质、代谢产物对SU2162的测定不产生干扰,SU2162的峰型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204μg/ml,最低定量限为0.816μg/ml。低中高浓度的日内精密度为12.36%、4.95%、8.61%,变异系数均小于15%;SU2162低中高日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31%、8.63%、7.24%,变异系数均小于15%,SU2162的日内、日间精密度符合要求。SU2162低中高浓度的相对回收率为113.26%、114.24%和96.45%,均在85%-115%的范围内,符合要求[72]。SU2162低中高浓度的血浆绝对回收率为98.26%、84.49%、65.95%,变异系数CV分别为10.21%、4.85%、8.54%;心脏的绝对回收率分别是74.21%、74.63%、93.27%,变异系数分别为1.29%、1.12%、6.49%;肝脏的绝对回收率分别是71.80%、85.84%、94.12%,变异系数分别为7.72%、6.34%、3.23%;脾脏的绝对回收率分别是70.95%、71.74%、80.88%,变异系数分别为2.15%、4.33%、6.50%;肺的绝对回收率分别是71.55%、66.02%、93.77%,变异系数分别为11.96%、7.21%、5.82%;肾脏的绝对回收率分别是68.65%、72.52%、68.63%,变异系数分别为7.70%、6.74%、10.01%;脑的绝对回收率分别是55.11%、74.47%、93.70%,变异系数分别为7.62%、3.42%、3.11%。SU2162在血、心、肝、脾、肺、肾、脑的绝对回收率均大于50%,变异系数均小于15%,SU2162在血、心、肝、脾、肺、肾、脑的绝对回收率均符合要求[71]。SU2162高、低浓度氮气吹干的生物样品-20℃放置4天的稳定性分别为98.25%、104.66%;SU2162高、低浓度乙腈复溶后的样品-20℃反复冻融5次(每次间隔24h)的稳定性分别为104.79%、101.48%。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适用于SU2162的体内药物分析。本课题对SU2162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静脉注射给予大鼠单剂量的SU216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U2162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和kinetica药动学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房室模型拟合。结果表明SU2162在大鼠体内符合以1/c2为权重系数的二室模型。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得到的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如下:分布相混合参数A为6.7873mg/L,消除相混合参数B为2.5753mg/L,分布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α为6.50331/h,消除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β为0.60781/h,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方程为C=6.7873×e-6.5033t+2.5753×e-0.60781t。表观分布体积Vc为0.5874L/kg,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06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1404h,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速率常数K12为3.1087h-1,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速率常数K21为2.2294h-1,总消除速率常数K10为1.7729h-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2808(mg/L)*h,清除率CL为0.3115L/h。Kinetica药动学软件计算得到的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如下:达峰时间为0h,最大血药浓度为9.3621mg/l,分布相混合参数A为6.7875mg/L,消除相混合参数B为2.5747mg/L,分布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α为6.50191/h,消除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β为0.60761/h,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速率常数K12为3.1082h-1,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速率常数K21为2.2286h-1,总消除速率常数K10为1.7728h-1,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06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1404,总消除半衰期T1/2kel为0.3910h,表观分布体积Vc为0.5874L/kg,稳态表观分布体积Vss为1.4066L/k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2808(mg/L)*h,清除率CL为0.3115L/h。3P97和Kinetica药动学软件计算得到的药动学参数相似,没有显着性差异。Kinetica药动学软件计算得到的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如下: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7.8157mg/l,达峰时间Tmax为0.05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0774(mg/l)*h,末端相的血药浓度消除速率常数Lz为0.74981/h,半衰期T1/2为0.9244h,平均驻留时间MRT为1.1961h,清除率CL为0.3240L/h,稳态表观分布体积Vss为1.2957L/kg,末端相表观分布体积Vz为1.4447L/kg。本课题对SU2162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给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SU2162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U2162在各组织中的浓度,根据不同时间药物分布的特点,以及非房室模型处理的结果,探讨SU2162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非房室模型处理的结果显示脾脏的AUC值最高,为6.7685(mg/l)*h,其次是肝和肾,分别为2.6847(mg/l)*h和2.5829(mg/l)*h。肝的末端相的血药浓度消除速率常数(Lz)最大为1.57291/h,消除最快;最慢的是脾脏,其次是肾脏。肝的消除半衰期最短,为0.4407h;半衰期最长的是脾脏,其次是肾脏。肝的平均驻留时间(MRT)最短,为0.6760h;最长的是脾脏,其次是肾脏。由此可知,SU2162进入脾脏的药量最多,在脾脏的消除速度最慢。加之,0.03h至0.83h时,药物在脾脏的浓度迅速减少;0.83h至1.33h时,脾脏中的药物浓度迅速增加。这些结果显示SU2162会在脾脏中蓄积。SU2162进入肝脏的量次多,在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为0.4407h,反映SU2162在肝脏中的代谢最快,说明其在肝脏有靶向作用,证明了我国中医学长期用斑蝥治疗肝癌是有科学依据的。SU2162进入肾脏的量与肝脏相当,但是在肾脏的消除速度是除脾脏外最慢的。肝的稳态表观分布体积和末端相表观分布体积均最小,显示了SU2162在肝中分布最多。

二、高原地区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地区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
    前言
    病例选择标准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结果
    讨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个人简历

(4)内镜活检标本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B超引导下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技术诊治乳腺超声无回声病变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图
致谢
乳腺肿块通过 B 超引导 Mammotome 微创旋切技术治疗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6)大鼠体内(3aRS,4S,7R,7aS)-4,7-环氧六氢-2-(三环[3.3.1.13,7]癸烷)-1H-异吲哚-1,3(2H)-二酮(SU2162)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癌症
        1.1 癌症的基本类型
        1.2 癌症的发病机制
        1.3 癌症的致病因素
    2. 癌症的预防
        2.1 化学预防
        2.2 饮食预防
        2.3 良好的生活习惯
        2.4 疫苗的接种
    3. 癌症的治疗方法
        3.1 手术疗法
        3.2 放射疗法
        3.3 化学疗法
        3.4 光动力学疗法
        3.5 免疫治疗
        3.6 基因治疗
    4. 抗癌药
        4.1 抗癌的发展历程
        4.2 常用的抗癌药物
        4.3 新抗癌药研发现状及趋势
    5. 斑蝥、斑蝥素
        5.1 斑蝥
        5.2 斑蝥素
    6. 去甲斑蝥素
        6.1 去甲斑蝥素的药理作用
        6.2 去甲斑蝥素衍生物
    7. 金刚烷胺
        7.1 抗病毒作用
        7.2 抗帕金森病
        7.3 其他作用
    8. SU2162 的研究现状
        8.1 SU2162 的合成方法
        8.2 SU2162 的药理作用
        8.3 SU2162 的晶体学研究
    9. 立项依据
    10. 研究思路
        10.1 SU2162 大鼠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0.2 SU2162 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0.3 SU2162 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11. 创新点
第一章 大鼠体内 SU2162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 引言
        1.1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1.2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及动物
    3. SU216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2 蛋白沉淀剂的选择
        3.3 流动相的选择
        3.4 浓集方法的选择
        3.5 色谱条件的确立
        3.6 血样与组织样品处理方法的确立
    4. 体内分析方法的验证
        4.1 SU2162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4.2 专属性
        4.3 标准曲线的绘制
        4.4 定量限和检测限
        4.5 精密度
        4.6 相对回收率
        4.7 绝对回收率
        4.8 稳定性考察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章 SU2162 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 引言
        1.1 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2 房室模型的概述
        1.3 非房室模型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与动物
    3. SU2162 静脉注射药液的制备
    4. 体内分析方法
        4.1 色谱条件
        4.2 血样处理与测定方法
    5. 大鼠静脉注射给予 SU2162 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5.1 给药方案
        5.2 数据处理
    6. 讨论
    7. 结论
第三章 SU2162 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药物组织分布的意义
        1.2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与动物
    3. 体内分析方法
        3.1 色谱条件
        3.2 组织的处理与测定方法
    4. SU2162 静脉注射药液的制备
    5. 大鼠静脉注射给予 SU2162 的组织分布研究
        5.1 给药方案
        5.2 数据处理
    6. 讨论
    7.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方法学考察
附录二 药动学图谱
附录三 组织分布图谱
附录四 Manuscript Acceptance Report
致谢

四、高原地区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原地区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J]. 唐金海,平措,李茂吉,罗布旺堆,旦增欧珠,旦增曲扎. 西藏医药杂志, 2003(01)
  •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第31卷总目次[J]. 汪勤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24)
  • [3]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D]. 王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3)
  • [4]内镜活检标本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探讨[D]. 杜明哲. 郑州大学, 2020(02)
  • [5]B超引导下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技术诊治乳腺超声无回声病变的相关分析[D]. 兰浩淼. 泸州医学院, 2013(04)
  • [6]大鼠体内(3aRS,4S,7R,7aS)-4,7-环氧六氢-2-(三环[3.3.1.13,7]癸烷)-1H-异吲哚-1,3(2H)-二酮(SU2162)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D]. 颜锐思. 广东药学院, 2012(12)

标签:;  ;  ;  ;  ;  

高原地区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