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一、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秋平[1](2021)在《一次性负压子宫内膜取样器在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负压型取样器和锯齿型、毛刷型取样设备相比较,证明负压型取样器的使用效果。2验证一次性负压取样器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的价值。方法1招募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适合子宫内膜取材患者103例,先采用三种子宫内膜取样器(锯齿型取样器、毛刷型取样器、负压型取样器)行子宫内膜采样,再进行宫腔镜手术取材,分析细胞取样结果及取样时的疼痛程度。2另外采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50例符合子宫内膜取材患者,收集临床信息,先进行收集一次性负压子宫内膜取样器的细胞学标本,再进行宫腔镜手术取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主要包括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等。结果1锯齿型、毛刷型和负压型子宫内膜细胞采集标本的合格率分别为96.43%(27/28)、96.15%(25/26)、100%(49/49),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子宫内膜细胞样本中,获得有形组织标本的比例分别是85.71%(24/28)、53.85%(14/26)、97.96%(48/49),取样器之间结果有差异(P=0.000,P<0.05)。结合细胞取样中有形组织细胞块制片的组织形态,负压型子宫内膜细胞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三种子宫内膜细胞取样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诊刮,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5)。2一次性负压型子宫内膜取样器联合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实验150例,最终保留147例,病理学诊断结果以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与金标准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临床效果。负压取样器结合细胞学取材完成的三个标准分别为79.49%,91.67%,88.44%。阳性预测值77.50%,阴性预测值为92.52%。结论1三种子宫内膜细胞取样器均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其中负压型取样器更有优势。2一次性负压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材结合液基细胞学对子宫内膜癌筛查具有良好的病理诊断价值,可以用于临床诊断指导。图 2 幅;表 6 个;参 185 篇。

刘平祎[2](2021)在《三阶梯式诊断程序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宫颈病变三阶梯式诊断程序进行研究,帮助制定更适合中国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421例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筛查的妇女的病例资料,首先比较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等级的相关性;然后比较三种不同筛查方法(TCT或HPV-DNA分型单独检测、TCT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的诊断效能;接着通过对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高级别病变位点的分析,寻找宫颈表面最易发生病变的位置;最后对比锥切术后病检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421例被检者中,炎症146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428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444例及宫颈癌85例。TCT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NILM)有1768例,确诊为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有184例;TCT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组共440例,确诊为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有208例,对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为47.27%;TCT为LSIL组共183例,确诊为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有108例,对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为59.02%;TCT为≥HSIL组(即HSIL、宫颈癌)共30例,确诊为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有29例,对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为96.67%。2.2421例被检者中,高危型HPV阳性1573例,高危型HPV排名前6的型别依次是HPV52、16、58、18、51、39。1892例病理结果LSIL及以下宫颈病变组中高危型HPV阳性1070例,病理类型LSIL及以下宫颈病变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6.55%;529例病理结果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阳性503例,病理类型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95.09%。病理结果≥LSIL(即LSIL、HSIL、宫颈癌)的761例中,高危型HPV排名前6的型别依次是HPV16、52、58、18、33、51。病理类型为LSIL组中高危型HPV单一感染占54.26%,多重感染占45.74%;病理类型为HSIL组中高危型HPV单一感染占62.23%,多重感染占37.77%;病理类型为宫颈癌组中高危型HPV单一感染占84.15%,多重感染占15.85%。3.三种筛查中,TCT特异度最高,为83.72%(95%CI:81.96%,85.34%);HPV灵敏度最高为94.90%(95%CI:92.57%,96.55%);联合筛查AUC最高,为0.810(95%CI:0.788,0.831)。4.阴道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相符的有1695例,总体符合率70.01%。有29.99%的阴道镜拟诊与病理结果不符,包括16.85%拟诊过度及13.14%拟诊不足。Ⅰ型转化区阴道镜拟诊的灵敏度84.56%、漏诊率15.44%、准确度87.99%;Ⅱ型转化区阴道镜拟诊的灵敏度77.50%、漏诊率22.50%、准确度85.80%;Ⅲ型转化区阴道镜拟诊的灵敏度48.67%、漏诊率51.33%、准确度73.68%。5.444例HSIL患者所取活检组织中有877块病理诊断为HSIL。其中有199块来自第一象限,占22.69%;232块来自第二象限,占26.45%;239块来自第三象限,占27.25%;207块来自第四象限,占23.61%。位于宫颈前唇的有406块,占46.29%;位于宫颈后唇的有471块,占53.71%。位于宫颈右侧的有431块,占49.14%;位于宫颈左侧的有446块,占50.86%。6.有252例行宫颈锥切术,其中阴道镜下活检与锥切病检相符的有203例,总体符合率80.56%。9例阴道镜下活检为慢性炎症中4例与锥切病检一致,符合率为44.44%;40例阴道镜下活检为LSIL中27例与锥切病检一致,符合率为67.50%;197例阴道镜下活检为HSIL中有167例与锥切病检一致,符合率为84.77%;6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宫颈癌中有5例与锥切病检一致,符合率为83.33%。结论1.TCT等级越高,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也越高。2.宫颈病变等级越高,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也越高。高危型HPV单一感染率均高于高危型HPV多重感染率,高危型HPV多重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降低。3.三种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相比较,TCT、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对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TCT或HPV-DNA分型单独检测。4.阴道镜拟诊对宫颈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应提高阴道镜拟诊不足的认识。阴道镜检查在Ⅲ型转化区对HSIL及以上宫颈病变筛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差。5.相比宫颈前唇,宫颈高级别病变更易发生在宫颈的后唇。6.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锥切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较高。

马玉[3](2020)在《人工智能(TS)技术在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了解TS检测技术在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中的筛查效果,为TS检测技术是否适合我国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同时,探索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案在我国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中的效果,为我国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全国东、中、西三个地区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选择一个国家级宫颈癌筛查项目县作为研究县开展了以基层宫颈癌筛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效果的横断面研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972名妇女均进行了 TruScreen(TS)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cytology,LBC),任一筛查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得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结果。此外,本次研究模拟了 HPV检测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方案,采用HPV初筛,然后TS检测和LBC检查两种筛查方法分流的分流策略;同时还模拟了 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以及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三种联合筛查策略。比较三种筛查方法单独筛查、两种分流策略以及三种联合筛查策略识别CIN2+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等指标综合分析各种筛查方案的筛查效果。结果 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5.16±5.40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和炎症689例,CIN1有164例,CIN2有29例,CIN3有42例,原位腺癌2例,癌4例。单独筛查时,TS检测的灵敏度为40.3%,明显低于HPV检测(94.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检测的灵敏度与LBC检查的灵敏度(57.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S检测的特异度为88.0%,低于HPV检测(93.1%)和LBC检查的特异度(97.4%),TS检测的特异度与其他两种筛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51~54岁年龄组,TS检测的特异度和HPV检测的特异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S检测的AUC为0.641,小于HPV检测(0.940)和LBC检查的AUC(0.773),TS检测的AUC与其他两种筛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TS检测的AUC与LBC检查的AU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在46岁~和51~54岁年龄组,TS检测的AUC与LBC检查的AUC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HPV初筛阳性,TS检测分流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3.3%和82.4%,与LBC检查分流的灵敏度(53.8%)和特异度(86.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S检测分流的AUC为0.579,小于LBC检查分流的AUC(0.700),两种分流策略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筛查策略中,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灵敏度(100.0%)最高,明显高于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灵敏度(7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灵敏度与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灵敏度(96.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特异度为82.3%,低于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特异度(86.1%)以及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特异度(91.4%),三种联合筛查策略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东部地区,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特异度与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特异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在35岁~年龄组,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特异度与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特异度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在51~54岁年龄组,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特异度与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特异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S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AUC为0.788,低于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AUC(0.911)以及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AUC(0.93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的AUC与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AU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东部地区,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与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35岁~和41岁~年龄组,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与HPV检测和LBC检查联合筛查的AU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独筛查时,在HPV检测不可及的地区可考虑将TS检测作为一种新的筛查方法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对于HPV初筛阳性者,由于TS检测分流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LBC检查分流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LBC检查的AUC略大于TS检测,如果当地缺乏细胞学阅片人员和实验室检测条件,或阴道镜随访较困难,则可以考虑TS分流的策略。对于联合筛查方案,TS检测联合HPV检测的筛查效果与HPV检测联合LBC检查相当,若当地人力和物力都比较充足,鉴于TS检测无需细胞学阅片人员,相对客观准确,则可以考虑TS检测和HPV检测联合筛查策略。

梁海清[4](2020)在《阴道微环境改变及免疫因子水平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阴道微环境改变及免疫因子水平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宫颈病变预防、控制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01~2019.06期间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宫颈锥切术)证实宫颈病变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为病变组,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47例,简称低级别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62例,简称高级别组)、宫颈癌组(18例),另选取同期门诊证实无宫颈病变的50例妇女为对照组,展开对照研究,检测宫颈病变组各亚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阴道微环境各项指标,包括病原体感染情况、阴道微环境因子阳性率及清洁度,并检测各组阴道免疫细胞因子(IL-4、IL-10、IL-12、CCL22)水平、HPV感染情况。对比各组各项检查指标,并以Spearman相关性描述各观察指标与宫颈病变分级的相关性、阴道微环境各项指标与HPV感染的相关性、阴道微环境各项指标与阴道免疫细胞因子相关性,综合评价阴道微环境改变及免疫因子水平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宫颈病变组各亚组AV、滴虫感染、BV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检出率随着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各亚组VVC检出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组各亚组阴道微环境因子LE、NAG、SNA、H2O2、pH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各因子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升高而升高,pH值均高于对照组,随着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组各亚组阴道生态环境清洁度差于对照组,Ⅰ~Ⅱ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Ⅲ~Ⅳ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宫颈病变级别越高,阴道生态环境清洁度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病变组各亚组IL-4、IL-10、CCL22高于对照组,病变级别越高上述指标水平越高,IL-12低于对照组,病变级别越高IL-12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病变组各亚组低危型、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低危型HPV感染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降低,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证实AV、滴虫感染、BV、LE、H2O2、pH、清洁度、HPV感染、IL-4、IL-10、IL-12、CCL22均与宫颈病变分级存在相关关系,其中H2O2、IL-12与宫颈病变分级呈负相关关系,其他指标与宫颈病变分级呈正相关关系(均P<0.001),而NAG、SNA与宫颈病变分级无相关关系(P>0.05)。且AV、滴虫感染、BV、LE、H2O2、pH、清洁度均与HPV感染存在相关关系,AV、滴虫感染、BV、LE、NAG、SNA、H2O2、pH、清洁度均与免疫细胞因子(IL-4、IL-10、IL-12、CCL22)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宫颈病变患者有明显阴道微环境改变、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HPV感染表现,且上述改变均与宫颈病变级别有关,各指标改变越明显,宫颈病变程度越严重、级别越高。且阴道微环境改变与HPV感染、免疫细胞因子变化密切相关,阴道微环境改变会加重HPV感染、损伤局部免疫功能,促进宫颈病变发展。

赵祥[5](2019)在《活细胞的太赫兹波谱特征研究及无标记超材料传感芯片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作为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元,细胞的功能与结构解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解析活细胞的检测技术可分为有标记检测和无标记检测技术。活细胞有标记检测技术主要以荧光素、核素等标记分子为基础,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可在分子层面揭示细胞和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特征。但其标记过程可能影响靶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难以还原细胞本征状态下的特征信息。以解析活细胞生物物理特征(力学、电学及光学特性)为代表的无标记检测技术可揭示细胞增殖、分裂、凋亡和相互作用等基本生命过程的特征信息,在临床检验诊断的血液细胞分析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表型分析及药敏分析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仍需拓展活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和增加活细胞无标记检测的方法体系,从而为临床检验诊断、药物筛选、食品健康和环境毒性评估等成熟产业化应用场景提供多元、丰富的检测平台。太赫兹(Terahertz,THz,1 THz=1012 Hz)波技术是当前生物物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力学、电化学和光学等传统活细胞无标记检测技术具备以下独特优势:(1)THz波可检测分子低频集体振动模式,特别是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的特征振动模式位于THz波段内(1.6 THz);(2)THz波可获取胞内分子皮秒及亚皮秒尺度的水化动力学参数;(3)THz波检测速度快,可用于医学成像,特别是在体状态下无标记检测;(4)THz波是非电离探测,不会损伤待检细胞的生物活性。目前,THz衰减全反射(THz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THz-ATR)技术和超材料技术是检测活细胞的主流方法,可解决活细胞THz检测中面临的培养基吸收过强和尺度灵敏度失匹配问题,已用于无标记解析活细胞胞内水化动力学模式参数以及检测活细胞通透性改变过程、抗肿瘤药物诱导凋亡过程和氧化应激状态等活细胞的病理生理特征模式,显示出在细胞无标记检测领域的广阔前景。但现有活细胞THz-ATR研究平台需要将细胞接种于棱镜表面并贴壁生长,造成其检测通量低(单次仅能检测一个样本),检测周期长(细胞贴壁生长为单细胞层需要48 h),且需要在棱镜表面设置微型细胞培养室。THz超材料芯片具有高灵敏、便携小巧等优势,可反应细胞病理生理状态改变过程中相对复介电环境的变化。由于水对THz波的强烈吸收,目前透射式THz超材料芯片检测细胞时均需拭去细胞外培养基,可能对活细胞的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最后,恶性肿瘤细胞的代谢状态特征改变常发生于细胞形态学变化之前;细胞的葡萄糖代谢途径和胞内葡萄糖含量是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代谢状态的重要特征。但由于水的强烈衰减作用,THz波尚无法特异检测液相环境中葡萄糖分子。本研究针对上述THz-ATR平台和超材料芯片用于活细胞检测所面临问题,首先探索在薄膜介质面(Transwell培养室薄膜下层)形成单细胞层的培养方式,并构建THz-ATR薄膜传感平台提取薄膜下层细胞复介电信息的算法模型,分离细胞培养生长和细胞检测过程,实现活细胞的无标记、快速检测。区别于既往研究中超材料透射模式下去除胞外水的测量方式,本研究采用高灵敏、便携的THz超材料构建液相细胞传感芯片,结合仿真模拟和实验测量探索反射模式和自参考信号处理方式用于活细胞检测的可行性;初步构建快速、便捷的THz活细胞无标记超材料传感芯片。同时,着力优化上述活细胞超材料传感芯片的偏振依赖性和反射峰强度,进一步设计基于超强光透射(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效应的偏振不敏感型圆环狭缝超材料细胞芯片阵列,全方面评估该芯片阵列检测细胞密度分布、凝血酶刺激形态变化、不同恶性程度细胞和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最后,针对THz液相检测葡萄糖溶液特异性匮乏问题,将THz技术的水敏感性和响应性水凝胶的水含量特异变化特性有机结合,构建水凝胶功能化THz超材料芯片。通过以上工作,本研究构建一套互补长短,灵活搭配的活细胞THz研究平台和检测方法,即全方位获取活细胞复介电信息的THz-ATR薄膜传感平台和高灵敏、便携化THz超材料细胞传感系统,并研发可特异定量检测葡萄糖溶液的水凝胶功能化的THz超材料芯片,为THz波技术走向临床检验诊断中循环肿瘤细胞分析及体液中靶分子特异检测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途径。方法:1.THz-ATR薄膜传感技术检测活细胞波谱特征及细胞迁移能力的研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株HCer Epi C、宫颈癌前病变细胞株Ect1/E6E7、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厚度信息,构建THz-ATR薄膜传感平台,优化两界面模型获取薄膜下细胞层复介电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取并对比以上三种细胞的THz复介电常数信息差异。在Transwell小室中接种饥饿处理24 h的Hela细胞,使用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1%,2.5%,5%,10%)作为趋化因子,利用上述THz-ATR平台检测迁移进入小室下层的Hela细胞密度分布情况,并与结晶紫染色分析法进行方法学比对,从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2.自参考模式的THz超材料细胞传感芯片的研究:在高阻硅基底上制备四开口方形谐振环的THz超材料芯片,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分析液相环境中超材料上细胞层和培养基的响应波谱、超材料表面电场分布与细胞层厚度饱和响应关系以及细胞层水含量变化时的响应特征,通过实验获取超材料表面犬肾细胞MDCK密度变化和皂素诱导通透性改变时谐振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超材料芯片谐振峰幅值与谐振环上细胞数目的关系。3.偏振不敏感型THz超材料细胞传感阵列的研究:加工基于EOT效应的圆环狭缝型超材料芯片,结合自行设计的配套夹具模块组装成2×3孔型细胞传感阵列。使用FDTD仿真研究液相环境下细胞层水含量变化时的响应特征以及该芯片的敏感响应区域,并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密度分布、凝血酶诱导HUVEC细胞形态变化、不同恶性程度宫颈细胞和多西他赛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变化,并将CCK-8计数法作为细胞密度和凋亡检测的对比方法。4.葡萄糖敏感水凝胶的THz波谱特征及功能化THz超材料芯片的构建:采用紫外交联法制备葡萄糖敏感水凝胶,并用称重分析法优化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3-(acrylamido)phenylboronic acid,AAPBA)含量,联合THz-ATR测量和称重分析法获取梯度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响应性水凝胶的THz吸收波谱和水含量变化情况,并拟合分析吸收波谱改变和水凝胶的水含量变化关系,获取该传感方法定量检测葡萄糖溶液的灵敏度、干扰度和重复性。使用铝箔垫片在THz圆环狭缝型超材料芯片表面制备20μm厚的水凝胶薄膜层,获取梯度浓度葡萄糖溶液环境中该超材料芯片的谐振峰响应特征,并进行性能评估。结果:1.获取了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株HCer Epi C、宫颈癌前病变细胞株Ect1/E6E7、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THz吸收系数、折射率、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的频谱参数,三株细胞与培养基溶液差异集中在复介电常数虚部和吸收系数,且三株细胞间在0.5-1.2THz波段内存在吸收差异,呈现随细胞恶性程度增加介电损耗和吸收增强的趋势。Transwell迁移实验中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作用的小室下层Hela细胞分布密度不同,对应THz吸收系数随细胞分布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变化趋势与结晶紫染色分析结果线性相关性好,R2=0.99107。2.反射式自参考型THz超材料细胞传感芯片在液相环境下谐振峰响应信号与模拟信号吻合度较高,谐振峰位于0.9 THz附近,相对幅度变化约12%,相较无任何高阻硅结构的情况可获得约10倍信号增强。该传感方式中谐振峰不受溶液层厚度影响(厚度大于100μm时),在常见细胞厚度范围内(5–20μm)可有效检测细胞水含量改变引起介电损耗变化。该传感芯片无需参考芯片测量,可实现对皂素诱导细胞通透性变化过程的无标记、实时监测,可观察到皂素与细胞膜整合过程的平台期及浓度依赖性谐振峰幅度变化,在用于评估超材料芯片表面细胞密度分布情况时,谐振峰幅度变化与谐振环上细胞平均数目变化的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914。3.构建的圆环狭缝型超材料芯片阵列谐振峰响应信号与模拟信号吻合度好,谐振峰位于0.5 THz附近,细胞和培养基的相对幅度变化约21%。模拟结果显示谐振峰可有效响应细胞水含量变化过程中介电损耗的改变,其幅度变化和水含量变化的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995。同时,该超材料芯片的增强电场主要位于狭缝内部附近,在狭缝中心覆盖宽度在0–10μm间变化的细胞模拟层时,谐振峰幅值响应随之呈现指数变化趋势;且10μm宽度的细胞模拟层可引起超过90%的谐振峰幅值变化。与之对应,该传感芯片阵列可无标记实时监测具有浓度依赖特性的凝血酶诱导HUVEC细胞形态变化过程。不同恶性程度细胞的谐振峰幅值各不相同,幅值变化与THz-ATR所获得细胞消光系数变化趋势接近。同时该传感芯片阵列检测细胞密度变化状态和多西他赛诱导细胞凋亡变化中的信号响应趋势与CCK8细胞计数分析法的线性相关性较好。4.紫外交联法制备的葡萄糖敏感水凝胶中AAPBA最优质量分数为9%,该水凝胶的水含量(称重法测量)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上升,对应的THz吸收系数也依次升高。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水凝胶水含量变化程度与1 THz处吸收系数变化趋势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整合响应性水凝胶的THz-ATR平台检测葡萄糖溶液的最低检测限为16.18mg/d L;在80 mg/d L葡萄糖溶液环境下,可明显排除生理浓度乳酸,果糖,半乳糖的干扰,重复性良好。构建的水凝胶功能化超材料芯片的谐振峰随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最低检测限为3.92 mg/d L,抗干扰能力和重复性均较好。结论:1.THz-ATR薄膜传感平台可高通量检测薄膜下层的活细胞,活细胞的复介电常数虚部与细胞恶性程度相关,即肿瘤细胞分子水化状态、代谢活性和水含量均有升高;这可为循环肿瘤细胞的无标记分析提供新思路。THz-ATR技术可在1 min内无标记评估Transwell小室下层细胞分布密度,有望开发出系列无标记分析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的新方法。2.开发的反射模式下自参考型THz超材料细胞芯片可有效获取液相环境中活细胞的特征信号,并可有效检测细胞通透性改变和密度分布变化,全程无需参考信号测量,适宜于长程连续监测,可为构建整合入常规培养体系的THz超材料细胞芯片提供借鉴。3.圆环狭缝型THz超材料细胞传感芯片阵列对THz极化状态不敏感,有利于实际操作,可有效获取液相环境中细胞特征信号;敏感响应区域集中于圆环狭缝附近,有助于监测亚细胞尺度的形态变化,可用于无标记检测细胞密度分布、形态改变、恶性程度及凋亡变化,有望开发出一种无标记、便捷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药敏分析装置。4.THz-ATR技术可无标记检测响应性水凝胶在葡萄糖溶液中特异溶胀变化过程。葡萄糖敏感水凝胶功能化的THz超材料芯片最低检测限为3.92 mg/d L,可整合入THz超材料细胞芯片阵列用于细胞葡萄糖代谢和含量分析;并具备开发出高生物相容性、高特异和高灵敏的THz生物传感器的巨大潜力;这为解决THz液相传感面临特异性匮乏问题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申孝[6](2019)在《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临床方法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增加,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众所周知以往子宫颈癌的发病率高,但随着子宫颈癌的三阶筛查模式推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显着下降。据“北京市肿瘤登记”研究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据相关学者研研究示:我国的肥胖增长率较以前明显增加,肥胖人口数量可谓爆炸式增长;我国高经济省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增加,糖尿病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手段众多,但子宫内膜的诊刮病理仍做为金标准。诊刮术步骤繁,耗时长,并且术中需要扩张宫颈,此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如宫颈裂伤、人流综合征、疼痛。但诊刮术的手术过程,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子宫穿孔(子宫内膜癌的癌细胞腹腔种植)、宫腔粘连、宫颈管粘连、上行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大量出血。医生在向患者告知病情后,诊刮术会给患者带来内心的恐惧,患者有可能拒绝诊刮术,在某种程度上讲,很难进行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的筛查(mass screening)。随着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增加,高效易行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方式,势在必行,如通过某种方式,无痛高效获取子宫内膜细胞,行病理诊断,让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更能接受筛查,更有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效果。近几年出现了多种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如子宫内膜癌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ic test,ECT),ECT是一种利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endometrial sampling device,ESD)直接获取子宫内膜细胞学标本,然后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共同进行子宫内膜检查,在使用ESD取材的过程中不需要麻醉和扩张宫颈,疼痛相比诊刮术明显减轻,患者的紧张感也会明显下降,不会出现麻醉不良事件,这种子宫内膜取样方法也能在绝经多年的病人中使用(子宫内膜发生萎缩),不会受到子宫内膜的厚度影响,一次性无菌器材,杜绝了患者之间的感染,取样器直径小刚好适合宫颈口的大小,避免发生宫颈撕裂伤。取样器如同宫腔探针且质软,降低了子宫穿孔的概率,器材携带方便,步骤简单,操作易行。患者在门诊检查时,医生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出血量小,无需住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多个患者的筛查。子宫内膜取样器的种类多,且各种取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使用的刷子独一无二,所以不同的子宫内膜取样器是否在子宫内膜取样上有差别。Pipelle取样器和Tao brush取样器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二种。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Pipelle取样器和Tao brush取样器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差异,是否具有差异。方法: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需行诊刮术且愿意接受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200例患者(已咨询过专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二组,Tao Brush内膜采样器组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组。分别收集二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取材满意度、疼痛评分(VAS)、出血量、患者的依从性。结果:Pipelle内膜取样器组和Tao Brush内膜采样器组在出血量、疼痛程度、并发症、依从性上均无统计差异(P>0.05);Tao Brush内膜采样器+液基细学检查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液基细学检查,分别与子宫内膜诊刮术相比,病理相对应的符合率均为98%,灵敏度分别为96.7%和96.5%,特异度分别为100%和100%,阳性预测值100%和100%,阴性预测值95.2%和95.5%;在控制相关因素下,Tao Brush内膜采样器组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组,子宫内膜细胞学符合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1)Tao Brush内膜采样器组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组均可用于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2)Tao Brush内膜采样器组和Pipelle内膜取样器组,筛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无差异。(3)以价格而言,Tao Brush内膜采样器优于Pipelle内膜取样器,可为首选

张晓童[7](2019)在《高危型HPV分型、HPV E6/E7mRNA检测及DNA倍体分析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回顾性分析宫颈癌筛查患者的年龄分布、宫颈外观情况、婚育史、孕产史、筛查方式、筛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以探讨HR-HPV分型检测、HPV E6/E7mRNA检测和DNA倍体分析在早期宫颈癌筛查及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寻找最优化、最经济的筛查方式。方 法:收集2017年06月至2018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从中选取同时具有HR-HPV分型检测、HPV E6/E7mRNA检测、DNA倍体分析及宫颈病理组织活检四项结果的患者516例纳入研究。分析纳入研究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和分布情况,明确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多重高危型HPV感染以及HPV16/18亚型感染对宫颈病变发展的影响;统计三种检测方法在不同病理级别组中的阳性率,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在各组间的差异;对HR-HPV分型、HPV E6/E7mRNA检测及DNA倍体分析三种方式筛查宫颈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单独使用这三种检测方法对宫颈HSIL+病变的诊断效能;通过比较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HPV E6/E7mRNA检测和DNA倍体分析对筛查宫颈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绘制两种检测方法的ROC曲线,分析两者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流的价值;绘制单独及联合使用HR-HPV分型检测、HPVE6/E7mRNA检测、DNA倍体分析诊断宫颈HSIL+病变价值的ROC曲线,并比较各自曲线下的面积,分析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三种筛查方法在诊断宫颈HSIL+病变的临床价值。结 果:1.516例患者中340例为宫颈炎患者,55例为LSIL患者,101例为HSIL患者,20例为宫颈癌患者;年龄范围在21岁到65岁;宫颈HSIL组、宫颈癌组中接触性出血的患者明显增多;宫颈癌组患者的平均初婚年龄最小,为19.7岁。2.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的前五位亚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18、HPV-52、HPV-33。高危型HPV感染率在宫颈HSIL组和宫颈癌组明显增高。HPV16/18型感染的致癌性较其他类型HPV感染更强(P<0.05);单一 HPV感染与多重HPV感染在致癌性上无明显差异(P>0.05)。3.不同宫颈病理级别组中HPVE6/E7mRNA的阳性率与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拷贝数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r=0.582,P<0.05)。同样,DNA倍体分析结果的阳性率和病变细胞数在不同病理级别组中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发现的病变细胞数随着病理级别升高也明显增高(r=0.414,P<0.05)。4.在对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筛查诊断时,三种筛查方式中以HR-HPV分型检测的灵敏度(94.2%)及阴性预测值(96.3%)最高,而DNA倍体分析特异度(77.2%)、阳性预测值(48.6%)、约登指数(0.474)以及准确度(75.5%)最高。5.HR-HPV分型检测与HPV E6/E7mRNA相比较,其特异性低于HPV E6/E7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E6/E7mRNA,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HR-HPV分型检测与DNA倍体分析相比较,HR-HPV分型检测的灵敏度更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发现宫颈病变更有意义,更加适用于筛查,而DNA倍体分析的特异度较高,且有明显差异(P<0.05),对排除宫颈病变更有意义;HPV E6/E7mRNA检测与DNA倍体分析相比较,HPV E6/E7mRNA的敏感性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HPVE6/E7mRNA检测对宫颈HSIL+病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DNA倍体分析,且灵敏度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诊断效能高于DNA倍体分析。7.单独使用HR-HPV分型检测、HPVE6/E7mRNA、DNA倍体分析来筛查宫颈HSIL+病变时均有意义,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819、0.759,其中HPVE6/E7mRNA的诊断效能最高(ROC-AUC>0.8)。联合筛查中以三种方式联合筛查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ROC-AUC=0.853),其次是HPV E6/E7mRNA与DNA倍体分析联合筛查(ROC-AUC=0.848)。结论:1.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HPV16/18型感染较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更强,但是高危型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之间并无明显致癌性的差异。2.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上升,HPVE6/E7mRNA和DNA倍体分析的阳性检测率也逐渐升高,而且HPVE6/E7mRNA拷贝值越高、DNA倍体分析病变细胞数越多,其发生宫颈癌变的风险越大。3.在宫颈HSIL+病变的筛查中,HR-HPV分型检测是具有高敏感性的宫颈癌筛查方式,但其特异性较低。HPVE6/E7mRNA和DNA倍体分析总体诊断价值优于HR-HPV分型检测。4.HPV E6/E7mRNA检测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流管理的效能高于DNA倍体分析,有效提高了诊断效率,避免了过度治疗。5.从经济成本效益和筛查诊断效能两方面共同分析,推荐使用HPV E6/E7mRNA联合DNA倍体分析筛查HSIL及以上的宫颈病变。

马玉兰[8](2015)在《hTERC基因联合HPVL1壳蛋白检测对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HPV L1壳蛋白和h TERC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性,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特点及差异性,评价HPV L1壳蛋白、hTERC基因及HPV L1壳蛋白和hTERC基因联合分析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或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病例116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TCT和HPV分型检测,选择其中HPV感染阳性或TCT阳性或两项同时阳性的病例纳入研究队列。所有纳入研究队列的病例均行阴道镜下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F1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TCT结果的异常率无显着差异,且其ASCUS、LSIL、HSIL和SCC患者的构成比亦无显着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PV的阳性率没有显着差异,且其高危型HPV感染、混合型HPV感染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构成比亦无显着差异。2、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 TERC基因扩增的总阳性率无显着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NILM组、ASCUS组、LSIL组、HSIL组和SCC组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均没有显着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亦均无显着差异;hTERC基因的表达率不存在民族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和CIN2+组基因拷贝数的分布均无显着差异,且其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和CIN2+组TERC:CEP比例分布亦均无显着差异,hTERC基因的扩增类型不存在民族差异。3、对细胞学分组而言,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h 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的大小顺序均为:SCC组≈HSIL组﹥LSIL组﹥ASCUS组≈NILM组,随着细胞学分级的升高,各组中h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对组织学分组而言,其大小顺序均为:SCC组≈CIN 3组﹥CIN 2组﹥CIN 1组≈正常或慢性炎症组,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各组中h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hTERC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4、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pvl1壳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无显着差异,其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无显着差异;其nilm组、ascus组、lsil组、hsil组和scc组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亦均无显着差异。hpvll壳蛋白的表达率不存在民族差异。5、对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而言,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c1n1组为最高,高于正常或慢性炎症组及其它高病变组;对于不同宫颈病变组而言,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对于不同细胞学分级而言,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lsil组为最高,高于nilm组和ascus组及其他更高级别的细胞学分组。而且,自lsil组起,随着细胞学分级的升高,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下降的趋势,呈负相关。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ll壳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均呈负相关,其可能是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预后的保护性因素之一。6、对于hpv感染阳性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而言,其宫颈脱落细胞中hpvl1壳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无显着差异,且其高危型感染者、混合型感染者和低危型感染者中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亦均无显着差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低危型感染者与混合型感染者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无显着差异,高危型感染者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低于低危型感染者和混合型感染者。7、hpvl1壳蛋白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且不存在民族差异。其诊断价值中等(roc曲线下面积:维吾尔族为0.699,汉族为0.705)。8、h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正常或慢性炎症患者及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较高,且不存在民族差异。其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维吾尔族为0.875,汉族为0.871)。9、hpv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且不存在民族差异。其诊断价值中等(roc曲线下面积:维吾尔族为0.706,汉族为0.699)。10、当应用对象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时,hpvl1壳蛋白、hterc基因和hpv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效率为:hterc基因﹥hpv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hpvl1壳蛋白。11、hpvl1/hterc表达的状态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可排列为hpvl1(-)/hterc(-)、l1(+)/hterc(-)、hpvl1(+)/hterc(+)和hpvl1(-)/hterc(+)。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和hpvl1壳蛋白的表达没有民族差异。2、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均呈正相关,HPV Ll壳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均呈负相关。3、HPV L1壳蛋白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民族差异,诊断价值中等;h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正常或慢性炎症患者及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较高,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民族差异,诊断价值较高;HPV 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检测筛查/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民族差异,诊断价值中等。4、当应用对象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时,h TERC基因诊断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效率高于HPV L1壳蛋白及HPV L1壳蛋白和hTERC基因联合分析。5、HPV L1/hTERC的表达状态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其表达时序可能反映了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

徐传运[9](2014)在《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之一。据GLOBOCAN2012报告,全球2012年新增宫颈癌病例52.7万,约有26.5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中国2012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达6.2万,死亡病例达2.9万。宫颈癌有较长的病变期,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治愈率较高,因而宫颈癌筛查对女性健康非常重要。基于宫颈细胞学涂片的检查技术是目前医学上普遍采用的筛查技术,能够有效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然而基于人工判读的传统宫颈细胞学筛查方式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可靠性与准确性受到医师专业技术和主观情绪的影响等问题,因此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系统对于宫颈癌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以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自动化为研究目标,将模拟细胞学医师判读宫颈细胞学涂片的方法作为自动判读的研究思路,结合宫颈细胞病理学知识,运用图像处理、本体建模、语义推理等技术,研究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的部分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的粗分割、重叠细胞分割、单细胞精确分割;细胞图像的轮廓特征、染色质特征提取;细胞的图像特征、细胞学特征的本体建模与语义映射;宫颈细胞学涂片语义推理判读模型和相关判读规则构建。论文突破以分类器作为判读工具的传统方法,提出基于语义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为实现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新途径。论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提出基于曲率的重叠细胞轮廓分离点检测方法和基于椭圆曲线拟合的重叠细胞分割方法。前者首先通过分析轮廓曲线曲率的正负值检测到凹区;然后根据曲率大小筛选出候选的重叠凹区,根据凹区宽度和凹区间距判定细胞重叠凹区;最后通过查找重叠凹区的曲率极点得到最终的细胞重叠接触点(即分离点)。后者首先将相邻分离点间的轮廓曲线上的点作为拟合数据,应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椭圆拟合方法得到拟合椭圆,再过滤掉面积过大和过小的拟合椭圆,得到用以提取分离线的拟合椭圆;然后提取拟合椭圆上分离点间的弧线段作为分离线,据此分离重叠的细胞;最后分析细胞面积与细胞重叠区域面积的关系以确定分离是否有效。该方法能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同时降低了欠分离和过分离的概率。②提出基于极坐标系的梯度矢量流活动轮廓模型(PGVF Snake)。PGVFSnake首先把经过预处理的细胞图像从笛卡尔坐标系变换到极坐标系,计算基于极坐标系的边缘图;然后提出“浪沙抑制”算法优化PGVF模型中的边缘图,以消除细胞内部杂质对边缘图的干扰;最后使用边缘图作为活动轮廓模型中的外力,控制活动轮廓演化并收敛到细胞的真实边缘。与RGVF活动轮廓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分割准确度的前提下,分割速度提高了五倍以上。③提出基于线性几何热流演化的细胞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把细胞轮廓曲线进行几何热流演化,直到细胞轮廓演化为完全凸性为止,以此轮廓作为度量细胞轮廓不规则度的参考;然后比较演化后的轮廓曲线和原始轮廓曲线,提出不重叠区域总面积比、不重叠区域平均面积比等细胞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描述子。在Herlev宫颈细胞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方法提取的不规则度特征与宫颈细胞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④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方法增强细胞核图像的对比度;然后使用不同尺度的形态学基本结构元素进行开运算,计算累积尺度分布,通过对累积尺度分布求导,得到染色质颗粒尺度分布,并将颗粒尺度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尺度作为染色质颗粒特征描述子。在Herlev宫颈细胞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方法提取的细胞染色质颗粒特征与宫颈细胞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⑤基于本体与语义逻辑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该方法模拟细胞学医师判读宫颈细胞学涂片的过程,结合图像处理、知识表示、逻辑推理的相关理论,构建宫颈细胞学涂片推理判读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与判读相关的细胞本体、图像特征本体、细胞学特征本体;然后提出基于语义规则的图像特征到语义特征的映射方法;最后建立基于本体与语义逻辑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系统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原理。在Herlev宫颈细胞图像数据集上与k最邻近(kNN)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对宫颈细胞病变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邵毅,丰浩田,贾浩[10](2013)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应用146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取材质量、疼痛程度、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进行检查的患者146例,在使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标本后,对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标本由专人阅片。结果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法满意率79.5%,诊断性刮宫满意率91.8%,两种取材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取材方法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94.6%,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6.7%,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法可以做为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癌安全、无痛、可靠的方法,但对于具有高危因素影响的患者,应谨慎对待阴性结果。

二、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次性负压子宫内膜取样器在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仪器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原理
        1.1.5 实验步骤
        1.1.6 结果判读
        1.1.7 统计分析
    1.2 实验结果
        1.2.1 三种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样合格率及有形成分的比较
        1.2.2 细胞块病理学诊断结果
        1.2.3 三种取样器疼痛程度比较
        1.2.4 一次性负压取样器联合细胞学病理诊断与组织学诊断一致性
    1.3 讨论
        1.3.1 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必要性
        1.3.2 负压型取样器的取材满意度
        1.3.3 锯齿型子宫内膜取样器病理诊断意义
        1.3.4 毛刷型子宫内膜取样器病理诊断意义
        1.3.5 负压型子宫内膜取样器病理诊断意义
        1.3.6 负压型取样器疼痛耐受程度及安全性
        1.3.7 一次性负压取样器联合液基细胞学及细胞块的筛查意义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及子宫内膜取样器研究现状及进展
    2.1 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
        2.1.1 子宫内膜癌筛查历史及进展
        2.1.2 临床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
        2.1.3 其他影像学检查
        2.1.4 血清标志物检查及免疫检查点检查
        2.1.5 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
        2.1.6 液基细胞学
        2.1.7 其他脱落细胞学检查
    2.2 子宫内膜取样器种类及临床应用
        2.2.1 SAP-Ⅰ型子宫内膜取样器
        2.2.2 Tao Brush
        2.2.3 负压型抽吸式子宫内膜取样器
        2.2.4 不同取样器的临床指导意义
    2.3 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及联合使用
        2.3.1 液基细胞学对于子宫内膜恶性变的诊断
        2.3.2 液基细胞学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2.3.3 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的拓展应用
    2.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三阶梯式诊断程序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1.3 研究方法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TCT与不同病理类型的比较
        2.2.2 HPV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型别分布特点
        2.2.3 不同筛查方法的比较
        2.2.4 阴道镜检查与组织病理的比较
        2.2.5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HSIL的位点分析
        2.2.6 阴道镜下活检与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的比较
    2.3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人工智能(TS)技术在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 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2 宫颈癌的综合防控策略
    3 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法的介绍
    4 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RWS)
    5 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1 研究现场的选择
    2 研究对象
    3 样本收集方法
    4 统计分析
    5 质量控制
    6 技术路线图
五、结果
    1 基本情况
    2 TS检测和其他两种筛查方法单独筛查的效果比较
    3 TS分流和LBC分流的效果比较
    4 联合筛查的效果分析
六、讨论
    1 TS检测的筛查效果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2 单独筛查时,可考虑将TS检测作为一种新的筛查方法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3 对于HPV阳性者,TS检测分流的效果和LBC检查分流效果相当
    4 对于联合筛查,TS检测联合HPV检测的筛查效果与HPV检测联合LBC检查相当
    5 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七、结论
八、本研究的特色与局限性
    1 研究特色
    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不同宫颈癌初筛方法在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妇女问卷调查
综述 不同宫颈癌初筛方法在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妇女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阴道微环境改变及免疫因子水平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方法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宫颈病变检查
        2.2.3 阴道微环境检测
        2.2.4 免疫细胞因子检查
        2.2.5 宫颈HPV检查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阴道微环境情况对比
        3.1.1 各组病原体感染情况对比
        3.1.2 各组阴道微环境因子对比
        3.1.3 阴道生态环境清洁度情况对比
    3.2 各组阴道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3.3 各组HPV感染情况对比
    3.4 相关性分析
        3.4.1 各项指标与宫颈病变级别关系分析
        3.4.2 阴道微环境与免疫细胞因子关系分析
        3.4.3 阴道微环境与HPV感染关系分析
4. 讨论
    4.1 宫颈病变
    4.2 阴道微环境及其对宫颈病变级别的影响
    4.3 阴道局部免疫对宫颈病变级别的影响
        4.3.1 IL-4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病变级别关系
        4.3.2 IL-10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病变级别关系
        4.3.3 IL-12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病变级别关系
        4.3.4 CCL22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及病变级别关系
    4.4 阴道HPV感染与宫颈病变
    4.5 相关性分析
        4.5.1 阴道微环境与HPV感染、宫颈病变分级关系
        4.5.2 阴道微环境改变与免疫功能、宫颈病变分级关系
    4.6 小结
5. 结论
6. 研究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阴道微环境改变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5)活细胞的太赫兹波谱特征研究及无标记超材料传感芯片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细胞无标记检测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2 THz波技术无标记检测细胞的优势与现状
    1.3 THz波技术与响应性水凝胶结合契机
    1.4 本研究拟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THz-ATR薄膜传感技术检测活细胞波谱特征及细胞迁移能力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自参考模式的THz超材料细胞传感芯片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偏振不敏感型THz超材料细胞传感阵列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葡萄糖敏感水凝胶的THz波谱特征及功能化THz超材料芯片的构建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太赫兹波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临床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设计
        1.2.2 研究实施
        1.2.3 观察指标
        1.2.4 检测方法
    1.3 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观察指标
        2.2.1 依从性和宫颈扩张率
        2.2.2 取材满意率
        2.2.3 出血量和疼痛比较
        2.2.4 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第3章 讨论
    3.1 各种方式取样
    3.2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7)高危型HPV分型、HPV E6/E7mRNA检测及DNA倍体分析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关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断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hTERC基因联合HPVL1壳蛋白检测对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新疆维、汉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1.3 FISH实验过程
        1.4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1.5 Hybr Miax HPV分型检测
        1.6 阴道镜检查及组织学诊断
        1.7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的一般资料
        2.2 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TCT和HPV-DNA分型检测结果
        2.3 研究队列的确定及一般资料
        2.4 研究队列的分组
        2.5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
        2.6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扩增类型
    3 讨论
        3.1 h TERC基因扩增是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恶性病变的早期诱因
        3.2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
        3.3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的比较
        3.4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扩增的趋势
        3.5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检测的意义
        3.6 研究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4 小结
第二部分: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L壳蛋白的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实验过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l壳蛋白的表达情况
        2.2 新疆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l壳蛋白的表达情况
        2.3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不同HPV感染类型中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
    3 讨论
        3.1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率
        3.2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表达率的变化趋势
        3.3 HPV L1壳蛋白表达率与HPV感染的关系
        3.4 研究的局限性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4 小结
第三部分:HPV L1壳蛋白与HTERC基因检测及联合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HPV L1壳蛋白检测和h TERC基因检测诊断高度宫颈病变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PV L1壳蛋白检测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1N2~+的价值
        2.2 h 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价值
        2.3 HPV L1壳蛋白联合h 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2.4 三种检测方法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高度宫颈病变CIN 2~+效率(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
        2.5 HPV L1壳蛋白和h TERC基因表达类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HPV L1壳蛋白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3.2 h 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3.3 HPV L1壳蛋白和h TERC基因联合分析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3.4 HPV L1壳蛋白和h TERC表达类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研究综述
    2.1 宫颈病变与宫颈细胞学基础
        2.1.1 宫颈病变
        2.1.2 宫颈癌筛查
        2.1.3 宫颈细胞学涂片诊断原理
        2.1.4 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技术
    2.2 计算机辅助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研究现状综述
        2.2.1 计算机辅助判读原理
        2.2.2 宫颈细胞学图像分割研究现状
        2.2.3 宫颈细胞学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现状
        2.2.4 计算机辅助判读系统研究现状
    2.3 实验标准数据集
3 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涂片图像的粗分割
        3.2.1 阈值分割与数学形态学
        3.2.2 宫颈细胞图像分块
        3.2.3 基于 Otsu 算法的分割
    3.3 基于曲率和曲线拟合的重叠细胞图像分割
        3.3.1 基于曲率的重叠细胞分离点检测
        3.3.2 基于曲线拟合的细胞群分离算法
        3.3.3 实验与分析
    3.4 基于改进活动轮廓模型的单细胞图像分割
        3.4.1 细胞颜色深度分析
        3.4.2 图像的极坐标变换
        3.4.3 改进的 GVF 活动轮廓模型
        3.4.4 计算边缘图(Edge Map)
        3.4.5 边缘图“浪沙抑制”优化算法
        3.4.6 PGVF 活动轮廓分割算法
        3.4.7 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线性几何热流演化的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
        4.2.1 细胞轮廓曲线的线性几何热流演化
        4.2.2 轮廓归一化处理
        4.2.3 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算法
        4.2.4 实验与分析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
        4.3.1 染色质的颗粒分析
        4.3.2 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算法
        4.3.3 实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语义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语义推理判读方法
    5.3 宫颈涂片本体建模
        5.3.1 涂片细胞学特征分析
        5.3.2 细胞本体建模
        5.3.3 图像特征本体建模
        5.3.4 细胞学特征本体建模
    5.4 宫颈涂片本体语义映射
        5.4.1 特征的语义层次
        5.4.2 特征的语义映射
    5.5 细胞涂片自动判读
        5.5.1 判读系统模型
        5.5.2 个体细胞判读
        5.5.3 判读结果合并与冲突处理
    5.6 实验与分析
        5.6.1 实验方案与实验环境
        5.6.2 性能评估指标
        5.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10)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应用14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取材器具
        1.2.2 检查方法
        1.2.3 标本取材满意度标准
        1.3 患者主观疼痛评价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取材满意度
    2.2 患者疼痛程度
    2.3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3 讨论

四、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性负压子宫内膜取样器在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D]. 杨秋平.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三阶梯式诊断程序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D]. 刘平祎. 江汉大学, 2021(01)
  • [3]人工智能(TS)技术在基层宫颈癌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D]. 马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4]阴道微环境改变及免疫因子水平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梁海清. 苏州大学, 2020(02)
  • [5]活细胞的太赫兹波谱特征研究及无标记超材料传感芯片的构建[D]. 赵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6]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临床方法比较[D]. 申孝. 深圳大学, 2019(10)
  • [7]高危型HPV分型、HPV E6/E7mRNA检测及DNA倍体分析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 张晓童.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8]hTERC基因联合HPVL1壳蛋白检测对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D]. 马玉兰.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8)
  • [9]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研究[D]. 徐传运. 重庆大学, 2014(01)
  • [10]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应用146例分析[J]. 邵毅,丰浩田,贾浩.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4)

标签:;  ;  ;  ;  ;  

病变细胞采集器在体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