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

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

一、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论文文献综述)

左殿升[1](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闫旭霞[2](2020)在《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绘画表现研究》文中指出迷失的内质是人类生存精神问题的一种病态表现,在绘画中具有多种隐喻与精神指向。“迷失”的文献表达自古有之,在文学、心理学、艺术中都有不同的侧重解读,在都市工业文化发展的今天,“迷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多的在水墨人物画中出现,在图像符号中更多传达出时代的精神面貌。“迷失”一词贬义成分居多,本出自文学作品,现多运用于心理学方面,引用“迷失”一词意在多方面理解绘画作品中表现情感、信仰、精神内在的一种无方向或丢失的状态,如孤独、恐惧、迷茫等。本文旨在挖掘梳理“迷失”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艺术表现,探索艺术创作的人性探求,多角度、多维度寻求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形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文革美术时期”开始,由于对人性内在精神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全面发展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迷失,受文革及西方美术思潮影响等原因,众多艺术家开始探索水墨的新发展,当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重视内在生命精神与质量状态,将目光放在对生存的追寻、生命的困惑等问题上,本文将这种生存困惑在水墨绘画中的表现归结为“迷失”特质。本论文以当代为背景,探讨艺术家对当代生活下困境的描绘方式。论文第一章分别在不同领域追源“迷失”含义,解释“迷失”的寓意并试图在文化中寻找“迷失”产生的因素;第二章研究艺术家在面对“迷失”现象的独特语言表达,解读“迷失”特质在当代都市水墨中的精神、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隐喻表现研究;第三章以当代六位艺术家个案分析作为论据,阐述“迷失”特质在绘画作品中的语言表现;第四章分析“迷失”特质的当代反思与启示。试图通过研究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迷失”现象的表现研究来提升自身的绘画表达并达到揭露、批判现实的目的。

杨四海[3](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贾双跃[4](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章乐[5](2019)在《“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及其出路》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公共人"培育遭遇了双重困境,无论是热衷于追逐个人成功的竞技式教育,还是要求绝对服从的"规训"式教育,都使学生失去了过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公共人"培育的根基所在。"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政治冷漠"在学校中的蔓延,其根源是现代人对私利的过分渴求以及官僚体系对现代人的宰制。突破"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学校需要建构行动取向的"公共人"教育,具体体现为:其目的是培养"行动型"的"公共人";其内容是学校生活中真实的公共性问题和事件;其过程是通过学校公共生活空间的建构,让学生在过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学做"公共人"。

蓝刚[6](2019)在《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价值目标不仅是要培养青年群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合格公民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和掌握一定政治技能的“政治人”,更是希望通过青年人的个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对青年人在政治社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角色虽各不相同,但产生的影响却各有千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虽然在传播政治文化、塑造合格政治公民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途径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由于其叙事视角、叙事容量、叙事方式鲜活性、生活性等特性,赋予了青年人极大的政治参与空间及传播与制造内容的能力。话语权的转移意味着青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政治信息、大胆地表露政治主张与政治见解,围绕某一政治事件或议题在虚拟空间中开展线上政治活动。这种迥异于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对当前青年政治社会化环境与内容、功能与方式的改造,推动着政治社会化范式由单向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型。本文关注的焦点就是微传播在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与意义,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微传播营构的全新媒介环境,是如何以其丰富多姿的媒介景观通过解构传统的时空观,聚缩了政治社会化的历程,加速了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周期;(2)这种在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新型战略变迁,将如何长期而持续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认知及价值取向;(3)微传播环境下政治参与模式的重构及虚拟政治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改写了青年人政治角色的体验与扮演,不同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激增且多元的政治信息会如何冲击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与规范、动摇青年人理性的政治选择从而背离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向及目标。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面对政治社会化途径中出现的媒介途径演变,本文以微传播为逻辑起点,运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对微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微传播、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途径等概念和功能的梳理与阐释,并以异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经典社会理论和场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构建;其次分别对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即传统媒介、网络、微传播进行了分析,考察不同媒介途径的历史沿革并比较不同途径优劣与异同;再次围绕微传播的技术特质及虚拟形态,探究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即如何支撑并拓展、保障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同时将微文化、微政治作为考察指标,结合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分别探析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价值,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以及对青年人政治关注度、政治表达意愿、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结合实证发现复杂的舆论环境、开放的言论空间、虚拟的实践行为、低效的参与行为将导致青年人政治认知歧异化、政治表达随性化、政治知行偏差化、政治态度冷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微传播媒介责任、舆论主体、监管体系、思政教育的缺失与青年人媒介素养、群体文化、社会心态、认同意识的困乏等;最后在对微传播媒介责任与商业逻辑、个体权利、公民意识、社会需求间关系进行思考的同时,还从发挥文化引导力、完善政治参与渠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几方面提出了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改进举措。

李辉[7](2019)在《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思想研究 ——以公民共和主义民主为框架》文中认为本文以公民共和主义及其民主理论为框架,把凯瑞的传播思想放置在美国政治意识形态脉络中做整体阐述。以凯瑞的传播思想为个案,从政治哲学脉络讨论其传播思想,也将有助于梳理传播思想史的知识坐标和演进轴心。本文阐述了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民主的规范性理念以及它们的传播的规范性理念之间的差异。公民共和主义强调个体所嵌入的社群对于自我的建构性,因而强调个人对社群的归属、特定道德观念的理解与积极公民精神;公民共和主义把民主理解为联合的(associated)公共生活,强调民主过程既是统治权威合法性的来源,也是社会秩序的来源,民主亦承担社会再生产和社会整合的过程。因此,公民共和主义把传播视为意义的公共建构和经验的共享;自由主义强调抽象的原子化自我和个体本位主义,政治观强调个体权利优先于“共善”,把民主理解为竞夺权力资源与权利分配的程序工具。因此,自由主义的传播观强调信息的自由传递与公共分配,并把信息视为个体权利实施与维护的工具。凯瑞基于复兴美国公民共和主义民上政治理想阐发传播思想。其“作为文化的传播”把传播视为建构共同理解和维系社会的过程。“作为文化的传播”意味着:1)共同文化是维持传播的“主体间性”基础;2)传播作为对话,其过程是创造、维护与改变共同文化;3)其结果是创造公众和维系社会。凯瑞从描述性与规范性意义上,提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并以传播的“仪式观”批判了自由主义、(后)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大理解传播的方式。凯瑞把文化与传播等同,目的在于把传播的思考放置在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思考层面。凯瑞的“关系主义”文化研究方式,是他的“结构化社会学”的体现。他把传播的分析集中在社会关系、传播内容和表达形式所构成的整体社会互动和经验构建的结构上,并把社会互动分析切入到具体的时空经验构成的经验环境中。其独特的文化研究方式体现为,从历史分析开始的、媒介技术的文化研究。媒介既是特定文化观念的反映,也预期和创造出相应的文化,即媒介通过改变社会关系、交流语言和传播内容来改变社会互动结构或社群形态,并最终改变社会经验结构或文化。凯瑞的“关系主义”思维方式旨在以社会建构主义方式打破诸种决定论,想象诸种抵消结构性压力的要素,从而改变社会互动结构与经验环境,以创造公民共和主义民主实践所需的政治社会基础。凯瑞把面对面口语交流的公共生活作为弥补和抵抗现代媒介技术的“知识垄断”的重要手段。

刘海超[8](2018)在《托克维尔“民主的专制”及其克服》文中研究指明托克维尔“民主的专制”思想体现了他独特的民主观,以及对现代性和现代政治的思考。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贵族制和民主制相互对比的框架下,托克维尔将民主首先理解为现代性下身份趋于平等的社会状况,其次将民主理解为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统治。托克维尔指出民主具有盲目本能。随着现代社会中个体主义、享乐主义和中央集权化的发展,国家政治权力有失去约束和控制的可能,进而导致新型专制的产生。托克维尔称之为“民主的专制”。不同于“多数人暴政”,“民主的专制”是一种温和的奴役形式,旨在消灭政治生活和人的公共性,将人驱逐出“城邦”。托克维尔“民主的专制”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在现代自然权利和契约论语境下,个体化趋势的加深以及公共性和共同体的失落。虽然托克维尔早在19世纪就预言了“民主的专制”,然而现代政治并未按照其期望的那样发展下去,实际上现代政治的确存在“民主的专制”的可能。以消极自由观为根基的自由民主制,一方面无法为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个体提供政治参与和公共行动的必要而充分理由,另一方面政治制度的复杂性和政治实践的专业性使得公民越来越无力进行充分有效的政治参与。当脱离实践主体时,民主政治自然存在“民主的专制”的风险。托克维尔在美国政治实践中寻找到克服“民主的专制”的良方:地方自治、结社自由、出版自由和重塑宗教信仰。托克维尔“民主的专制”思想对于思考现代性下政治的意义以及人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第一章主要是对托克维尔民主思想进行介绍,指出其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尤其在与契约论自由主义和古典共和主义的对比中展示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特殊性;第二章论述托克维尔对“民主的专制”的发现,首先指出托克维尔民主的两层含义,在此基础上说明“民主的专制”的产生缘由;第三章重点在于阐明“民主的专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一节试图给“民主的专制”下一个较为准确完整的定义,第二节在同“多数人暴政”的对比中表现“民主的专制”的独特性质;最后一章在于指出现代政治的形成及其异化,以及实践领域所造成的全球性的政治危机。如果任由这种全球政治危机发展下去,就会造成托克维尔所谓的“民主的专制”,而要克服之,我们有必要从托克维尔那里发掘思想资源,重新思考和重视政治自由和公共生活。

李梦莹[9](2017)在《汉娜·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二十世纪的极权主义危机与现代性困境,许多思想家都在苦苦求索以探求人类之出路,找寻政治之发展方向。汉娜·阿伦特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且最具原创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在亲身经历了纳粹政权的种族迫害并见证美国社会繁荣发展的现代性困境后,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创造性回应,以一种“共和之路”的重建来挽救政治之衰微,实现积极生活的回归。不同于施特劳斯为了摆脱历史进步论的误导而提出的重返古典政治以重铸人性之尊严,阿伦特所强调的“回归”本质上是对“回归到政治事务本身”的追求,关注的是“政治”的本真性与现实感。面对令人担忧的现代世界,试图在事件中寻找对人之限定,以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来考察人之存在。因此,专注于公民行动、积极自由以及政治空间营造的共和主义理想就成为了阿伦特面对现代性的困境所给予人们的答案。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阿伦特开启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主义复兴的序幕,成为了新共和主义的先声,为当代共和主义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阿伦特将古希腊城邦与古罗马共和国作了一个本体论的阐释,把“政治”揭示为一种生活方式:由于人的诞生性(natality)与复数性(plurality),促使他们以言说和行动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建立并保持一个自由的显现空间。而在极权主义与现代性困境下,随着公共领域的衰落,政治生活的日益式微,人们忘却了政治最本真的状态,一种作为实现个人自由与自我卓越的最好方式。因此,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就紧紧围绕彰显政治的实践意义而展开,以追求与实现一种积极的政治生活方式,确立持久的政治制度来扞卫公民彼此间的权利与自由。她从人的诞生性与复数性出发,探讨了行动之力量,开启了行动之三重维度,构建了政治行动、自由与公共领域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从而确立了以行动为主线、以自由为目的共和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由此,始于复数人的开创行动,成于自由的公共空间的复兴,稳定于共和国的构建就成为了阿伦特共和政治的思想理论精髓。那么,行动如何才能转变成为一种制度,以彰显个人卓越之自由,实现公共领域之复兴?在法国大革命与美国革命的比较研究过程中,阿伦特提出,建国之父们通过彼此间相互承诺的力量,再现了一个可持续的古罗马共和国的奇迹,且实现了雅典人自我展现之愉悦。由此,通过法、美革命之意义考察,阿伦特探讨了其共和创建的路径依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委员会制共和国的制度设计。但受历史时代与其个人经历的影响,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存在三方面的理论困境:第一,对生产关系的审视缺失,将生产、贫穷、资源配置等问题排除于政治生活之外,最终空化了公民行动的内涵;第二,对公共领域的过度崇拜,误解了社会领域的意义和内涵,忽视社会治理的公共价值;第三,对委员会制的空想主义,使得委员会制成为脱离政治现实与实践经验的一种乌托邦。为此,笔者结合马克思以及其他当代政治思想家的理论精髓,从“必然劳动到自由劳动的概念发展、公共领域到社会领域的并立解读、委员会制到公共习性的文化治理”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对阿伦特思想的修正,以寻求阿伦特的共和主义重新回归于现代政治的现实需要。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念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双重特色,共和主义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有赖于其所作出的杰出阐释,她被誉为古典共和主义的当代阐述者。所以尽管阿伦特的共和理想由于缺乏政治上的充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成为了一种政治上的乡愁或人民的乌托邦,但其共和理念依旧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一方面,她的共和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于古典共和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开启了当代共和主义的复兴之路,为新政治秩序的重建提供了一种谨慎的希望;另一方面,其共和主义思想中关于公共领域、公民行动以及政治自由等内容的阐释成为了当代共和主义的重要议题,深刻影响了包括波考克、麦金太尔、桑德尔、泰勒以及哈贝马斯等在内的诸多共和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为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宝贵遗产,也最终确立了其在西方共和主义思想史中“承继者”与“奠基人”的独特地位。与此同时,在中西方共性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众文化泛滥、以及人们普遍存在的政治冷漠与公共责任感缺失的政治社会现实面前,在对西方文明的特殊土壤怀揣应有警惕性的前提之下,为应对国家社会转型的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笔者借助对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中的德性、行动与制度化的系统性概念的思想批判与实践反思,从公民化、参与化和法制化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的探讨展开详细论述,并使之符合中国的政治土壤与国家利益。

张燮[10](2017)在《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政治信任是一个十分复杂、争议不断而又常探常新的论题。作为稀缺资源的政治信任,它的状况如何,关乎民心向背和政治社会的稳定,关乎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在当代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复杂,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繁重,尤其在新改革时代,如何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绩效,持续获得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政治支持,灵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扩大政治合法性,是党和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论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地方政府管理学、法学、文化学的理论因子,以信任理论为依据,以新改革时代为背景,对信任、政治信任的概念谱系进行多学科解读,对政治信任类型、基本功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学术聚焦和概括。本文认为新改革时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就是我们改革红利共享的时代。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任务是扫清影响政治信任的思想观念,破除削弱政治认同的制度樊篱,建立官民互动的信用体系。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精髓,批判吸收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合理成分,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中的有益因素。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面临诸多挑战,其现实依据是政治信任程度趋于下降,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政治信任危机若隐若现。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政治信任建设的内容是人民群众对理想信念的信服,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对党政官员的信心,对政策的持续满意。目标是夯实政治信任的基础,增益政治信任总量,提高政治信任预期。新改革时代建设政治信任的基本路径是,加强政治信任的制度建设,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筑牢政治信任的法治根基,建设政治信任文化。

二、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绘画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
    (四)课题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一、“迷失”含义的当代解读
    (一)追源“迷失”内涵
        1.文学中“迷失”解读
        2.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迷失”解读
    (二)当代迷失的产生因素
        1.客观: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迷失人格
        2.主观:人生经历的反悟与情绪宣泄
二、“迷失”在当代水墨人物中的表现
    (一)“迷失”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语言表达
        1.题材:都市困境
        2.造型:扭曲变形
        3.色调:沉郁表现
        4.构图:杂乱多变
    (二)“迷失”在当代水墨人物中的隐喻指向
        1.精神的“迷失”指向
        2.情感的“迷失”指向
        3.信仰的“迷失”指向
三、“迷失”现象在当代水墨人物中个案表现与分析
    (一)“众生心象”:李孝萱的“迷失”语言分析
    (二)“生存尴尬”:刘庆和的“迷失”特质表现
    (三)“生存困惑”:李老十的“迷失”特质研究
    (四)“人性拷问”:秦修平的“迷失”精神探索
    (五)“孤独与性别”:靳卫红的“迷失”表现研究
    (六)“孤寂与压抑”:张富军的“迷失”语言研究
四、“迷失”性水墨的当代反思与发展启示
    (一)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当代反思
    (二)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现代化
        (二)社会分化
        (三)社会整合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现代化理论
        (二)功能主义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三、三大改造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四、突出政治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一、系统分化
        二、职业分化
        三、收入分化
        四、阶层分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三、社会两极分化
        四、社会碎片化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七、充分吸纳原则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5)“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及其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
    (一) 热衷于追逐个人成功的竞技式教育
    (二) 要求绝对服从的规训式教育
二、“公共人”培育困境的根源:政治冷漠在学校的蔓延
    (一) 私利崇拜:从下至上对人之公共性的侵蚀
    (二) 官僚体系:从上至下对人之自治性的压迫
三、“公共人”培育的出路:行动取向的培育路径建构
    (一) 从知识取向转向行动取向的“公共人”培育
    (二) 行动取向的“公共人”培育建构

(6)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2 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理论阐释
    2.1 核心概念概述
        2.1.1 微传播的内涵与功能
        2.1.2 政治社会化概念梳理
        2.1.3 政治社会化途径类别
        2.1.4 青年政治社会化特征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异化理论
        2.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2.3 场域理论
3 青年政治社会化媒介途径的变迁
    3.1 政治社会化的传统途径:传统媒介
        3.1.1 实现社会控制,引导社会态度
        3.1.2 改造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控制
        3.1.3 建构政治情感,确立政治价值观
    3.2 政治社会化的现代途径:网络
        3.2.1 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特点
        3.2.2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影响与调控
    3.3 政治社会化的新型途径:微传播
        3.3.1 扩大政治社会化参与
        3.3.2 促进政治社会化教育
        3.3.3 创设政治社会化范式
        3.3.4 决定政治社会化意义
4 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4.1 微传播技术特质,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支撑
        4.1.1 独到的信息传播表现
        4.1.2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
    4.2 微传播虚拟形态,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拓展
        4.2.1 微传播虚拟社会交往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
        4.2.2 微传播虚拟社会治理保障青年政治社会化
5 微文化与微政治: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微传播实践
    5.1 微文化,微传播领域的文化表征
        5.1.1 微文化概念特征与阅读表现
        5.1.2 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价值
        5.1.3 微文化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
    5.2 微政治,微传播领域的政治动员
        5.2.1 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
        5.2.2 微政治的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
        5.2.3 当代青年微政治行为实证调查
6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剖析
    6.1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6.1.1 复杂的舆论环境导致政治认知歧异化
        6.1.2 开放的言论空间导致政治表达随性化
        6.1.3 虚拟的实践行为导致政治知行偏差化
        6.1.4 低效的参与行为导致政治态度冷漠化
    6.2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成因剖析
        6.2.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缺失和青年媒介素养的匮乏
        6.2.2 微传播舆论主体的缺欠和青年群体文化的疲乏
        6.2.3 微传播监管体系的缺憾和青年社会心态的困乏
        6.2.4 微传播思政教育的缺限和青年认同意识的倦乏
7 微传播环境下改进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思考及举措
    7.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相关思考
        7.1.1 商业逻辑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2 个体权利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3 公民意识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4 社会需求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2 发挥微传播的文化引导能力
        7.2.1 加强微传播舆论引导力的建设
        7.2.2 改进微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7.2.3 提升微传播的文化领导力建设
    7.3 完善微传播的政治参与渠道
        7.3.1 规范微传播的政治表达秩序
        7.3.2 优化微传播的政治整合功能
        7.3.3 促进微传播的政治文明发展
        7.3.4 增大微传播的政治伦理管控
    7.4 重视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7.4.1 推动媒介素养纳入思政教育体系
        7.4.2 开展隐性教育丰富思政教育模式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青年人使用微传播政治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思想研究 ——以公民共和主义民主为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厘清传播思想背后的民主观念
        一、冲突的民主观念: 构架和理解传播思想的坐标
        二、詹姆斯.凯瑞的民主观及其传播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凯瑞研究缺乏知识脉络与政治语境考察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意义
    第五节 本文行文构架
第二章 凯瑞传播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 公民共和主义
    引言
    第一节 公民共和主义概念
    第二节 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政治理念之差异
        一、政治观的差异
        二、对自由与自治关系理解的差异
        三、公民身份概念的差异
        四、民意观的差异
        五、参与观的差异
        六、民主观的差异
    第三节 公民共和主义的传播规范性理念
    第四节 凯瑞的公民共和主义民主信仰来源
        一、天主教工人联合会传统
        二、博士阶段的思想史教育: 反思自由主义
        三、时代语境: 1960年代新左派社会运动的精神之子
第三章 凯瑞的经验逻辑起点: 美国共同文化危机与民主的危机
    第一节 建构美国公民共和主义民主的起源神话
        一、建构起源神话: 凯瑞的美国革命史开端
        二、“一个共和国,如果你能交流的话”
        三、口语与印刷: 两种媒介的矛盾
        四、传播与社群的关联: 美国历史的经验逻辑
    第二节 共同文化的危机: 公共生活的衰落
        一、“小共和国”的衰落
        二、“大共和国”的衰落
第四章 作为文化的传播:凯瑞的文化理论与问题框架
    引言
    第一节 文化: 有意义、有序的符号现实
        一、文化: “符号形式构成的意义系统”
        二、文化与社会: 意义秩序与社会秩序
        三、文化与真相: 真相存在于主体的解释与理解之中
        四、文化: 公共领域的主体间性基础
        五、文化: 争夺建构“真实”的政治场所
    第二节 问题框架: 现代社会秩序与统治权威正当性来源
        一、马克思.韦伯: 现代性社会意义危机问题
        二、凯瑞对马克斯.韦伯主题的转化
        三、托克维尔与美国的“公民宗教”主题
第五章 传播的仪式观与传递观: 意义共享与宣传
    引言
    第一节 传播的“仪式观”: 复兴公民共和主义的对话的社会
        一、传播的“仪式观”与“传递观”的概念阐述
        二、传播的“仪式观”与“传递观”: 两种政治观的历史建构
        三、传播的“仪式观”与“传递观”: 两种社会观的历史建构
        四、传播的“仪式观”:传播是公民身份的实践
        五、“媒介仪式”: 维持和建构“市民宗教”
    第二节 “传递观”的传播研究: “经济学的传播”
        一、功利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传播研究
        二、功利主义哲学的“民主困境”
        三、功利主义与信息论
        四、功利主义的民意观
        五、“经济学的传播”的问题
    第三节 “传递观”的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研究
    第四节 “传递观”的传播研究: 后结构主义的传播研究
第六章 凯瑞的文化研究: 关系主义
    引言
    第一节 凯瑞的文化研究:为何把文化与传播等同
        一、“文化”等同“传播”: 从传播思考社会秩序建构
        二、“文化”等同“传播”: “双重结构化”分析
    第二节 关系主义: 社会互动结构要素的分析
        一、社会互动结构的要素分析
        二、凯瑞的“双重结构化”分析:知识与政治信念的矛盾
    第三节 技术史的文化研究: 媒介技术与符号互动论结合
        一、从伊尼斯的媒介思考出发: 技术与社会权威结构的建构
        二、作为文化的技术: 解构“技术至上论”
第七章 余论与结论
    第一节 余论: 凯瑞的新闻理论框架
        一、反思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史: 理解“社会意识史”
        三、宪法第一修正案阐释: 保护公共生活的权利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托克维尔“民主的专制”及其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方法
一、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历史定位
    (一) 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二) 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特殊性
        1.与契约论自由主义比较
        2.与古典共和主义比较
二、“民主的专制”的发现
    (一) 托克维尔论民主
        1.政治民主
        2.社会民主
    (二) “民主的专制”的形成
        1.个体主义
        2.享乐主义
        3.中央集权化
三、“民主的专制”的后果
    (一) “民主的专制”的内涵
    (二) “民主的专制”和“多数人暴政”比较
        1.托克维尔对“多数人暴政”的考察
        2.“民主的专制”实为奴役
四、现代政治中的“民主的专制”及其克服
    (一) 现代政治的形成及其异化
    (二) 全球性的政治危机
    (三) 托克维尔的解决方案
        1.地方自治
        2.结社自由
        3.出版自由
        4.宗教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汉娜·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依据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架构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阿伦特走向共和的历史选择
    一、阿伦特的犹太身份及其纳粹经历
    二、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极权主义的盛行与公共领域的衰落
        (二)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危机
    三、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共和主义思想传统
        (二)康德判断力的哲学思考
        (三)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
第二章 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一、复数性的交往政治:人的诞生性与复数性
        (一)诞生性与行动
        (二)复数性与行动
    二、积极生活的显现:行动、自由与公共领域
        (一)行动的三重维度:彰显性、交往性与开创性
        (二)共和主义自由观:行动的自由
        (三)公共领域:开创行动自由的空间场域
    三、行动的道德准则:政治美德与政治责任
        (一)行动与政治美德
        (二)行动与政治责任
第三章 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制度设计与批判反思
    一、革命与共和国:阿伦特共和理想的构建
        (一)阿伦特创建共和的路径依据——法、美革命之意义考察
        (二)阿伦特共和国的制度设计——委员会制共和国
    二、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与理论困境
        (一)生产关系的审视缺失
        (二)公共领域的过度崇拜
        (三)委员会制的空想主义
    三、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修正与出路
        (一)从必然劳动到自由劳动的概念发展
        (二)从公共领域到社会领域的并立解读
        (三)从委员会制到公共习性的文化治理
第四章 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
    一、当代政治思想中的阿伦特
        (一)对于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二)对于当代政治思想的影响与发展
    二、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意义
        (一)公民化机制建设
        (二)参与化机制建设
        (三)法制化机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其理论阐释
    第一节 新改革时代
        一、新改革时代的意涵
        二、新改革时代的特征
    第二节 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
        一、政治信任的概念谱系
        二、政治信任的基本类型
        三、政治信任的基本功能
        四、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意义及任务
        一、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意义
        二、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任务
第二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信任思想
        二、列宁的政治信任思想
        三、中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任思想
    第二节 西方政治信任思想
        一、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渊源
        二、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内容
        三、西方政治信任思想的局限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
        一、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内容
        二、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实质
        三、中国传统政治信任思想的改造
第三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政治信任程度趋于下降
        一、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二、分配问题屡受诟病
        三、司法公信遭遇挑战
    第二节 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
        一、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减弱
        二、民众的地位焦虑感增强
        三、少数领导干部为官不为
        四、网络负面舆情“登堂入室”
    第三节 政治信任危机若隐若现
        一、社会孳生怨恨情绪
        二、民众出现政治冷漠
        三、群体性的事件增多
第四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原则
        一、人民性原则
        二、时代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第二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内容
        一、对理想信念的信服
        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
        三、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四、对党政官员的信赖
        五、对政策的持续满意
    第三节 政治信任建设的目标
        一、夯实政治信任基础
        二、增益政治信任总量
        三、提高政治信任预期
第五章 新改革时代政治信任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加强政治信任的制度建设
        一、革新舆论监督管理制度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三、健全民众政治参与制度
    第二节 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一、全面从严治党
        二、坚决惩治腐败
        三、提升执政能力
    第三节 筑牢政治信任的法治根基
        一、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
        二、切实加强立法公信力建设
        三、用严格执法守护社会公正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信任文化
        一、培育社会主义信任观念
        二、塑造社会主义信任精神
        三、加强社会主义信德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2]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绘画表现研究[D]. 闫旭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及其出路[J]. 章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1)
  • [6]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D]. 蓝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7]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思想研究 ——以公民共和主义民主为框架[D]. 李辉. 厦门大学, 2019(07)
  • [8]托克维尔“民主的专制”及其克服[D]. 刘海超.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9]汉娜·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探究[D]. 李梦莹. 吉林大学, 2017(03)
  • [10]新改革时代我国政治信任建设研究[D]. 张燮.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论现代人的政治冷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