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

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

一、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蕊[1](2021)在《基于农业大数据的数据注册中间库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不断突破,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大数据涉及面广、数据量大,使得数据管理的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利好政策,如“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其中涉及到农业大数据的政策有,“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乡村振兴”等。目前,针对农业大数据的管理,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存储规则,手动处理数据的方式仍然存在,导致数据汇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下。农业大数据不仅具有大数据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价值性、真实性等特点,还面临数据采集难度大、跨越周期长等问题,这使得农业大数据的管理难度更大、消耗时间更多。因此,如何提高农业大数据的管理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是在农业大数据的基础之上,使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和面向数据的体系结构DOA(Data-Oriented Architecture)中数据注册中心的思想建立数据注册中间库,并设计数据注册系统客户端。针对农业大数据特点,对非结构化数据制定“统一注册规则”,采用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和K最近邻算法对文本类数据分类;对结构化数据制定“数据注册原则,一库一标准”,采用TF-IDF算法代替手动注册方法,对众多数据属性字段进行自动筛选,选出TOP-N作为数据注册字段,提高数据注册效率,实现农业大数据的高效管理。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关于农业大数据的非结构化、结构化注册规则。农业大数据的非结构化数据注册规则是“统一注册规则”,注册表结构模板分为4大模块,分别是原始数据内容、映射关系、注册信息、权限管理模块;结构化数据注册规则是“统一注册原则,一库一标准”,其中‘统一注册原则’共有八大原则,‘一库一标准’根据结构化数据注册表结构模板和实际的数据库表结构得出。(2)提出了一种运用算法注册非结构化、结构化农业大数据的方法。对非结构化数据注册,以文本数据为例。首先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使用Jieba库分词,去除无用词,建立词典库,使用one-hot进行编码,运用TF-IDF算法计算TF和IDF,通过word2vec将每个词映射成一个向量,使用朴素贝叶斯和K最近邻算法对文本进行分类,得出分类结果,注册非结构化数据;对结构化数据运用TF-IDF算法计算TF和IDF值,选取TOP-N字段作为机动字段,结合固定字段,注册结构化数据,提高数据信息的注册效率。通过农业大数据注册系统的测试验证,使用算法注册数据能极大提高注册效率。在注册非结构化数据测试中,结果表明:不使用算法的注册时间是使用朴素贝叶斯算法的720倍以上,是K最近邻算法的750倍以上。K最近邻算法的分类精准度比朴素贝叶斯算法高,能更好地实现数据库主题分类目标。注册结构化数据时,不使用算法的注册时间是使用TF-IDF算法的30倍以上。

李佳伟[2](2020)在《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互联网经过50多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网络规模的膨胀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现有互联网逐渐难以满足未来网络场景的通信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为满足我国在未来信息网络领域的战略需求,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架构(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力求解决未来网络在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绿色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网络在路由、转发、流量感知、缓存等方面的潜在特性,对SINET中的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四种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算法。上述算法利用SINET网络接收者驱动的通信模式,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实现域间入流量控制。四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概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区别在于四种算法更新选路概率的决策信息不同。算法一不使用任何信息,算法二利用流量信息,算法三利用服务大小信息,算法四同时利用流量信息和服务大小信息。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调度域间入流量。与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机制可以提升56%的入流量调度准确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域间链路故障和突发流量。2.针对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中的服务注册消息交互服务对于域间路径的喜好度,并利用纳什议价博弈模型与邻居自治系统协商服务请求包的域间转发决策,实现域间出流量控制。仿真中将降低服务域内传输开销作为出流量控制收益。结果表明,该机制无需自治系统交互敏感信息,在无缓存场景中,相较于自私的请求包转发策略,可使60%的自治系统提高10%的出流量控制收益。在有缓存场景中,该机制为自治系统带来的出流量控制收益随缓存空间增加而减少。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服务注册频率为8000个每秒时,资源管理器带宽开销为1303KBytes每秒,CPU利用率为16%,证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部署性。3.针对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网络内部缓存的特性,使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合作地决定缓存服务,降低了服务缓存在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中的冗余度。该机制使相邻接入网共享服务缓存以降低获取服务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仿真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的自私缓存策略相比,该机制可以多降低3.77倍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与集中式的缓存分配方案相比,该机制以少降低9.7%的域间流量为代价,可获得29.6%流量降低收益公平性的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隐私性。该机制以增加少量通信开销为代价,分布式地运行在各自治系统中,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好的可部署性。例如,当该机制运行在42个缓存容量为5GBytes的自治系统中时,只造成2.337MBytes的通信开销。

魏家旭[3](2019)在《基于虚拟盘的加密移动存储设备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移动存储设备由于容量大、易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人们的信息交流中被大量使用,但其内的数据以明文方式存储且缺乏有效的身份认证。由此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虚拟盘的加密移动存储设备。本文设计的方案需要数据安全管理软件与移动存储设备配合使用。存储设备选用杭州华澜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控制器芯片S686作为主控的固态硬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数据安全管理软件,完成整个方案的设计。数据安全管理软件通过在物理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之间嵌入一个虚拟驱动程序,将移动存储设备的部分存储空间虚拟为一个安全分区。本文详细介绍了整个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存储设备的量产、隐藏区和只读区的开辟与管理、数据安全管理软件的设计以及身份认证等。数据安全管理软件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本文首先研究了 Windows系统对底层存储设备的访问机制,存储虚拟化技术、bridge桥接控制器、多线程编程技术和S686主控芯片的架构。接着研究了密码算法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并选取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密算法SM4对安全区内的数据进行保护,并对其加解密速度进行优化,提升安全区内数据的读写速率。为了提升安全性,本文设计的存储方案设计了多重认证手段,包括口令认证、数据安全管理软件与动态库的认证、数据安全管理软件与移动存储设备的认证、安全区与PC的认证,只有认证全部通过后才能获取数据。最后设计了测试用例对本文设计的存储方案进行测试,包括数据安全管理软件的功能、兼容性、可靠性以及安全区的读写进。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存储方案各个功能都能正常运行,并具有兼容性好、安全性高、加解密速率快使用方便等优点。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翔[4](2018)在《基于LevelDB的组件注册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软公司为了管理本地配置信息,专门设计并开发了注册表,注册表刚诞生时的主要作用是保存本地的COM组件信息。随着Windows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现在注册表已经成为了Windows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是整个操作系统的共用信息仓库。OCF(Open Component Framework)遵循了COM标准,它是在Unix/Linux下实现的一套快速开发COM组件的框架,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Unix/Linux下提供类似于Windows的COM服务。注册表是COM本地支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Unix/Linux平台并没有提供注册表机制,从而限制了COM技术的推广与发展,近些年Linux系统开始向桌面领域进发,许多基于COM标准的图形图像组件无法在Linux上得到推广。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在Free BSD/Linux平台中实现一套注册表管理系统RegMS,该注册表管理系统不同于传统的注册表系统,它将LevelDB作为了数据存储引擎,并完善了OCF框架中的COM组件支持环境,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相关技术背景,讨论了不同的数据存储方案,最终选定LevelDB作为RegMS的数据存储仓库用以存储组件信息,针对COM组件信息的特性与LevelDB的特性进行数据模型设计和基于Level DB的OCF接口策略库的设计,用LevelDB的概念来对传统的注册表进行了表达。本文对注册表管理系统RegMS的总体架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对系统的每一层、每一个功能模块做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的应用层主要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操作接口,负责参数过滤和简单的业务流程。数据控制层则负责数据加工、流程控制、数据读写优化等复杂的逻辑业务,数据存储层则负责数据信息持久化。接下来本论文还详细阐述了两个OCF策略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说明注册表管理系统RegMS是如何与OCF框架进行绑定,从而勾勒出了整套基于Level DB的组件注册机制。接下来论文描述了RegMS的几个重要执行流程,说明了RegMS内部运行机制和系统数据结构的转换。在论文的最后对RegMS注册表管理系统的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预期的要求,实现了注册表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曹俊[5](2016)在《基于存储特征的注册表恢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注册表是Windows平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操作系统、硬件信息和软件的所有配置文件都存放注册表中。传统的注册表文件或信息恢复方法存在召回率较低的问题。如何有效、快速的定位到删除数据,并且能有效的重构孤立的键值信息已经成了注册表恢复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注册表HIVE文件内删除数据的恢复展开了探索和研究。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存储结构特征的注册表键值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删除注册表键和值结构的具体字段特征,采用多数投票技术,从注册表HIVE文件中定位到被删除的键值数据。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在定位删除结构的准确率上达到了99%,召回率也达到了80%。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信息的孤立键值恢复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注册表中子键与父键和值结构与父键的统计特征,在定位到孤立键值后,利用页内统计特性将孤立的键值信息重新链接到相应的键结构上。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弥补基于键结构中父键偏移量字段的恢复方法不能对孤立键值恢复的空白,召回率提高到了79%,准确率也达到了85%。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注册表文件恢复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剖析和总结了注册表文件内部存储结构的特征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存储结构特征的注册表键值定位方法和基于统计信息的孤立键值恢复方法。

刘云鹤[6](2016)在《五轴封头切割机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成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发力点。对于大型钢结构件使用工业机器人来完成其制造可以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节省人力资本。其中的运动控制系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及经济价值,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进行了基于特定硬件和运动控制器的五轴运动控制系统研究,对系统相关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力图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主要工作体现在:本文通过对五轴封头切割机机械结构的了解,阐述了该结构的创新点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原理。然后从功能需求出发提出了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控制系统分析问题、人机交互功能开发问题、坡口孔的定位和轨迹生成算法问题。接着分析了硬件平台相应的控制系统需求,进而对五轴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运动控制板卡以及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和伺服控制模块,接着进行了五轴线性插补的技术研究。本文从参数读写模块、译码模块、轨迹仿真模块、嵌入式PS/2键盘模块四个方面对五轴封头切割机的人机交互功能展开了分析和开发。利用了注册表和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了参数存取模块的良好封装。开发了一套用于批量测试G代码的应用模块,同时对运动轨迹借助OpenGL实现了轨迹仿真。最后使用单片机来实现了嵌入式PS/2键盘的开发。本文针对非完整球体的封头实体对坡口孔的定位和轨迹生成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从而开发了一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球面拟合算法和基于牛顿迭代法的轨迹生成算法,从而通过五轴联动的机械结构良好地实现了封头表面坡口孔的定位和切割工作。本文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了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模块的一个测试,以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整套系统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做了展望。

李璐[7](2016)在《Windows7系统隐私信息清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与此同时个人电脑隐私信息的安全隐患也被快速放大。用户在上网时填写的个人信息,浏览的网页,存储的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内容均存储在系统注册表、浏览器相关文件、用户临时文件夹等本地位置,不法分子一直在尝试用各种手段获取这些信息牟利。在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今天,用户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就是主动及时的清理存储在个人电脑上的隐私信息。因此一款简便快捷的个人隐私信息清理工具在普通电脑用户群体中必不可少。目前市场上程序简便,功能专一的隐私信息清理软件较少,因此本软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本课题是基于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和Visual Studio 2010及.NET Framework 4的环境,采用C#中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Application的解决方案,而编写的一款隐私信息清理软件。本文介绍了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WPF,注册表操作等;详细阐述了浏览器隐私信息处理,用户临时文件隐私信息处理和注册表隐私信息处理三大功能模块的分析、设计及实现过程;搭建了WPF的框架,并对用户体验进行了优化。通过单体测试、系统测试等发现并解决了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了一款可发布基于Windows 7系统的隐私信息清理工具。如何更好的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与隐私信息清理功能的完整性、健壮性是本次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开发的隐私信息清理工具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个人电脑上隐私信息的清理工作,占用内存少,运行速度快,为用户清理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彻底、安全的用户体验。

董玉池[8](2014)在《COM组件实现策略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框架(framework)能够帮助程序员快速地生成代码基本架构,显着提升开发效能。框架主要通过类的继承获得功能上的扩展,但结构上的扩展同时也将类和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紧密地绑定。这种继承体系一旦过深,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框架的设计难度非常高,开发曲线很陡峭,维护成本高昂。论文的基础是一个称为OCF的库,它将接口和实现分离开来。在OCF里,我们将很多细小的功能模块作为一个单位,并让他们尽可能的正交。将接口和实现分离,针对同一个接口可以有不同的实现,这称为OCF的策略(Policy)。OCF实现类与框架上下继承体系解耦,利用接口表示功能的扩展,实现正交化地组合;而不同的接口实现策略则灵活地替换在不同场景下的功能需求。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在OCF库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COM本地环境。OCF实验了一种以源码级组合的方式构建对象和组件的技术。这个技术借助于源码推导部件,利用元编程的类型推导能力,将接口策略库的众多策略组合在一起,并组建出一系列COM构建的必备组件,最后由这些组件搭建出COM的进程内组件支撑环境。COM进程内环境支撑功能包括组件的定位和加载(本质上是一个组件工厂),组件的自动化注册,组件信息的管理等。采用接口和策略分离原则的接口策略库,使框架将易于扩展,而且针对不同的接口,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策略,这给框架带来很大的灵活性。本文的COM框架以接口策略库为基础,并使用策略组合的方式产生组件,这种方式使框架将获得开放、易于扩展、跨平台等特性。

张佑乐,王宏韬,李康,康晓凤[9](2014)在《Windows使用记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计算机证据具有易修改性、实时性、设备依赖性,又具有可以精确重复性等高科技特性,在技术上本系统采用的取证原则和步骤都是基于一种静态的视点,即事件发生后,对目标系统的静态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其中包括注册表最后一次打开位置、控制台历史记录、画图程序历史记录、公用对话框运行模块、最近使用项目、最近打开程序、搜索记录、运行记录等。能够保证计算机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达到真正实用的目的。

吴健[10](2013)在《基于S3C2440A和Win CE 6.0操作系统的BSP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使用嵌入式系统成为了一种潮流趋势。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得实现工业控制技术的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可能。设计定制基于某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BSP板级支持包,是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构建特定的嵌入式系统以及实现嵌入式应用开发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选择Windows CE6.0操作系统,分析其系统特点、性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在TQ2440开发板上构建硬件平台并创建Windows CE6.0操作系统的BSP开发包以及开发若干个应用程序。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分析Win CE6.0操作系统的特点和性能。2.分析并搭建了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包括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和Win CE6.0操作系统的搭建。3.详细分析了BSP软件包的结构及组成,描述BSP开发的过程,设计基于S3C2440A芯片的TQ2440开发板的Win CE6.0操作系统BSP板级支持包。包括:(1)详细分析了启动程序Boot Loader、相关OAL部分和镜像的配置文件。(2)详细介绍了流驱动程序的概念和开发过程,实现了本硬件系统下的流驱动开发,实现Win CE6.0操作系统GPIO接口、LCD触摸屏驱动、及声卡驱动等流设备驱动程序。(3)利用制作好的BSP为本文定制Win CE6.0操作系统。4.在定制的Win CE6.0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3个应用程序:GPIO接口控制LED灯应用程序、LCD屏旋转应用程序、录音播放应用程序。

二、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农业大数据的数据注册中间库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农业大数据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数据注册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
    2.1 DOA理论体系
        2.1.1 DOA的整体介绍
        2.1.2 数据注册中心
    2.2 元数据介绍
        2.2.1 元数据
        2.2.2 元数据注册
    2.3 相关算法
        2.3.1 TF-IDF算法
        2.3.2 朴素贝叶斯算法
        2.3.3 K最近邻算法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注册设计
    3.1 农业大数据相关分析
        3.1.1 农业大数据的特点
        3.1.2 农业大数据的分类
        3.1.3 农业大数据的管理
    3.2 整体架构简介
    3.3 数据注册规则
        3.3.1 非结构化数据统一注册规则
        3.3.2 结构化数据“统一注册原则,一库一标准”
    3.4 数据注册流程
    3.5 数据注册系统模块设计
        3.5.1 用户登录/注册模块
        3.5.2 非结构化数据注册模块
        3.5.3 结构化数据注册模块
        3.5.4 注册数据查看模块
        3.5.5 个人中心模块
    3.6 本章小结
4 农业大数据注册算法设计
    4.1 筛选注册字段
    4.2 数据库分类
    4.3 本章小结节
5 农业大数据注册中间库设计
    5.1 实体关系模型设计
    5.2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5.2.1 非结构化数据
        5.2.2 结构化数据
    5.3 本章小结
6 农业大数据注册验证与结果分析
    6.1 测试环境搭建
    6.2 模块测试
        6.2.1 用户注册登录测试
        6.2.2 数据注册测试
        6.2.3 数据查看测试
    6.3 对比测试
    6.4 测试结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数据库E-R模型
附录 B 逻辑数据模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2.1 流量工程概述
        1.2.2 智慧标识网络概述
        1.2.3 智慧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1.2.4 未来网络流量工程研究概述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智慧标识网络及其流量工程概述
    2.1 引言
    2.2 SINET体系结构
        2.2.1 基本模型
        2.2.2 服务注册与解注册
        2.2.3 服务查找、缓存与转发
    2.3 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
        2.3.1 优势分析
        2.3.2 域内场景
        2.3.3 域间场景
    2.4 SINET架构实现域间流量工程方面的挑战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3.1 引言
    3.2 域间入流量控制研究现状
        3.2.1 BGP协议在域间入流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 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
        3.2.3 相关研究概述
    3.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3.3.1 系统模型设计
        3.3.2 入流量控制算法
    3.4 原型系统测试
        3.4.1 实现方式
    3.5 测试结果分析
        3.5.1 性能指标
        3.5.2 实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概述
        4.2.1 现有Internet中的域间出流量控制
        4.2.2 域间流量管理的自私性问题
        4.2.3 纳什议价模型及其在网络领域的应用
    4.3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4.3.1 设计目标
        4.3.2 系统模型与机制
        4.3.3 模型复杂度分析
        4.3.4 域间路径个数对协商收益的影响
    4.4 原型系统与仿真测试
        4.4.1 原型系统
        4.4.2 仿真平台
    4.5 实验结果
        4.5.1 无缓存场景
        4.5.2 有缓存场景
        4.5.3 协商收益与谈判破裂点的关系
        4.5.4 系统开销评估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与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概述
    5.3 基于拉格朗日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5.3.1 设计目标
        5.3.2 网络模型
        5.3.3 LOC策略、GOC策略和FC策略的定性对比
    5.4 仿真测试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智慧标识网络原型系统与仿真平台
    6.1 引言
        6.1.1 未来网络原型系统研究现状
        6.1.2 SINET原型系统的演进
    6.2 SINET原型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配置信息
    6.3 网络组件功能设计
        6.3.1 资源管理器
        6.3.2 边界路由器
        6.3.3 域内路由器
        6.3.4 服务器和客户端
    6.4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6.5 SINET仿真平台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虚拟盘的加密移动存储设备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windows对存储设备的访问
    2.2 存储虚拟化
        2.2.1 基本概念与发展
        2.2.2 基本分类
        2.2.3 虚拟盘实现方案
    2.3 bridge桥接控制器
        2.3.1 USB协议接口
        2.3.2 SATA协议接口
        2.3.3 SCSI命令
        2.3.4 出错处理
    2.4 多线程编程与线程池研究
        2.4.1 线程简介
        2.4.2 多线程与线程池
        2.4.3 线程数的设置
    2.5 S686主控芯片介绍
        2.5.1 SPU
        2.5.2 CCU
        2.5.3 SEAL大数运算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M4密码算法
    3.1 密码算法简介
    3.2 国密SM4算法
        3.2.1 SM4算法简介
        3.2.2 密钥及密钥参量
        3.2.3 加密流程
        3.2.4 密钥扩展
        3.2.5 加密实例
        3.2.6 分组算法的运行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存储方案的总体设计
    4.1 存储设备初始化
        4.1.1 存储设备的量产
        4.1.2 隐藏区初始化
        4.1.3 设置只读区
        4.1.4 隐藏区数据管理
        4.1.5 安全区配置信息的查找
        4.1.6 配置数据的修改与删除
    4.2 数据安全管理软件的设计
        4.2.1 软件启动流程
        4.2.2 创建虚拟安全分区
        4.2.3 盘符的分配
        4.2.4 镜像文件初始化与挂载
        4.2.5 安全区备份还原
        4.2.6 安全区的删除和文件粉碎
        4.2.7 密码修改与找回功能
        4.2.8 后台服务
    4.3 身份认证
        4.3.1 Liscense认证
        4.3.2 授权码认证
        4.3.3 口令认证
        4.3.4 安全区与PC的绑定
    4.4 安全区内文件的读写
        4.4.1 虚拟安全区内数据的加解密
        4.4.2 加解密速度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与分析
    5.1 软件功能测试
        5.1.1 新建安全区
        5.1.2 删除安全区
        5.1.3 安全区备份
        5.1.4 安全区的还原
        5.1.5 文件粉碎
    5.2 性能测试
        5.2.1 可靠性测试
        5.2.2 环境测试
        5.2.3 读写测试
        5.2.4 兼容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于LevelDB的组件注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两种方案的介绍
        1.2.2 Windows注册表发展简介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贡献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COM组件
        2.2.1 COM组件的对象与接口
        2.2.2 COM与注册表
    2.2 OCF平台介绍
        2.2.1 OCF的功能介绍
        2.2.2 OCF系统结构
    2.3 LevelDB
        2.3.1 Leveldb整体架构
        2.3.2 LevelDBmemTable介绍
        2.3.3 LevelDBSSTable介绍
        2.3.4 LevelDBlog文件介绍
        2.3.5 LevelDB的一些基本操作
    2.4 BlooFilter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EGMS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3.1 非功能性需求
    3.2 功能性需求
        3.2.1 数据存储方案的讨论
        3.2.2 RegMS系统用例图
    3.3 RegMS总体设计
        3.3.1 RegMS数据存储模型设计
        3.3.2 OCF接口策略库的设计
        3.3.3 RegMS系统架构设计
        3.3.4 RegMS应用层
        3.3.5 RegMS数据控制层
        3.3.6 RegMS数据存储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EGMS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动态链接库加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2 注册卸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 注册表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4 RegValueManage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RegLock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 RegBloomFilter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7 RegBasicOperation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7.1 singleGet流程设计
        4.7.2 singleSet流程设计
        4.7.3 mutilGet流程设计
        4.7.4 mutilSet流程设计
        4.7.5 singleDel流程设计
        4.7.6 mutilDel流程设计
        4.7.7 wholeGet流程设计
        4.7.8 RegBasicOperation模块的实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CF策略的实现
    5.1 RegMS注册表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5.2 RegMS服务器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5.3 RegMS中几个重要流程
        5.3.1 RegMS启动流程
        5.3.2 RegMS组件注册流程
        5.3.3 RegMS关闭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OCF策略单元测试
        6.2.1 测试准备
        6.2.2 RegMS注册表策略单元测试
        6.2.3 RegMS服务器策略单元测试
    6.3 RegMS系统测试
        6.3.1 测试准备
        6.3.2 组件注册测试
        6.3.3 查看指定组件信息测试
        6.3.4 删除键测试
        6.3.5 添加键测试
        6.3.6 卸载组件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基于存储特征的注册表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注册表HIVE文件恢复相关技术
    2.1 注册表概述
        2.1.1 注册表逻辑概述
        2.1.2 注册表物理存储概述
    2.2 注册表HIVE文件结构
        2.2.1 HIVE文件整体结构
        2.2.2 HIVE文件内部结构概述
    2.3 注册表文件存储分配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基于存储结构特征的注册表键值定位方法
    3.1 引言
        3.1.1 传统注册表定位的局限
        3.1.2 方法的提出
    3.2 注册表NK键结构特征提取
        3.2.1 NK键结构特征分析
        3.2.2 NK键结构的校验
        3.2.3 NK键特征提取
    3.3 注册表VK值结构特征提取
        3.3.1 VK值结构特征分析
        3.3.2 VK值特征提取
    3.4 基于注册表键值结构特征的定位方法
        3.4.1 方法总体框架
        3.4.2 预处理阶段
        3.4.3 注册表NK键定位方法
        3.4.4 注册表VK值定位方法
    3.5 实验设计
        3.5.1 数据集与实验环境搭建
        3.5.2 删除记录的定位实验设计
        3.5.3 对比实验设计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种基于统计信息的孤立键值恢复方法
    4.1 注册表孤立键值定义
    4.2 注册表相关策略研究
        4.2.1 注册表存储分配策略研究
        4.2.2 注册表键值使用策略研究
    4.3 注册表键值统计特征研究
        4.3.1 键结构的统计特性分析
        4.3.2 值结构统计特性分析
    4.4 基于注册表键值统计特征的链接恢复方法
        4.4.1 恢复方法框架
        4.4.2 孤立键的链接恢复方法
        4.4.3 孤立值的链接修复定位方法
    4.5 实验设计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NK键的恢复实验
        4.6.2 VK值的恢复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6)五轴封头切割机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控系统的研究背景
        1.1.1 数控等离子切割技术研究
        1.1.2 机器人控制系统概述
        1.1.3 运动控制卡介绍
        1.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五轴封头切割机控制系统概述
    1.3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分析
    2.1 机械结构的运动原理
    2.2 封头切割机构控制策略研究
        2.2.1 执行机构分析
        2.2.2 控制策略分析
        2.2.3 基于PMAC的闭环控制理论
        2.2.4 基于PMAC的控制系统构架
    2.3 封头翻转机构控制策略研究
        2.2.1 执行机构分析
        2.2.2 控制策略分析
    2.3 五轴线性插补技术研究
        2.3.1 五轴插补的概念
        2.3.2 五轴插补的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3.1 开发环境及语言
    3.2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3.2.1 注册表功能模块设计
        3.2.2 动态读取EXCEL表格数据的模块设计
        3.2.3 动态链接库的研究
    3.3 G代码模块设计
        3.3.1 G代码读写设计
        3.3.2 G代码语法检测
        3.3.3 G代码模块批量测试
    3.4 轨迹的图形仿真模块设计
        3.4.1 OpenGL概述
        3.4.2 OpenGL应用
    3.5 嵌入式PS/2 键盘模块设计
        3.5.1 PS/2 键盘通讯协议
        3.5.2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3.5.3 模拟键盘单片机接口程序设计
        3.5.4 模拟键盘的检测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封头坡口孔定位和切割路径获取算法
    4.1 封头的顶点定位算法
        4.1.1 非完整球面拟合问题概述
        4.1.2 拟合算法研究
        4.1.3 拟合算法的实现
    4.2 坡口孔的切割路径获取算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5.1 控制系统的测试环境
    5.2 运动控制板卡调试
    5.3 系统IO端口测试
    5.4 软件模块测试
    5.5 切割机样机测试
        5.5.1 单轴测试
        5.5.2 X、Y轴联动测试
        5.5.3 A、B轴联动测试
        5.5.4 翻转机构测试
        5.5.5 封头坡口孔切割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工作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Windows7系统隐私信息清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1.3 课题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主要关键技术简介
    2.1 开发平台及环境介绍
        2.1.1 Windows7平台
        2.1.2 .NET Framework4.0和Visual Studio2010简介
    2.2 开发应用技术介绍
        2.2.1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2.2.2 Windows注册表
3 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述
    3.2 角色需求用例分析
        3.2.1 系统浏览器模块用例模型
        3.2.2 系统注册表模块用例模型
        3.2.3 系统其他部分模块用例模型
    3.3 系统开发环境的需求
    3.4 系统运行环境的需求
    3.5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5.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5.2 系统安全性分析
        3.5.3 系统效率分析
        3.5.4 隐私信息位置的分析
4 系统设计
    4.1 设计指导原则
    4.2 构架概述
    4.3 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4.3.1 浏览器信息处理和临时文件处理结构设计
        4.3.2 注册表信息处理结构设计
    4.4 BACKRESUMEREG类详细设计
        4.4.1 成员变量
        4.4.2 共有成员函数
        4.4.3 公有函数流程图
    4.5 FINDFILELIST类详细设计
        4.5.1 私有成员函数
        4.5.2 公有成员函数
        4.5.3 主要函数的流程图
    4.6 DELREG类详细设计
        4.6.1 成员变量
        4.6.2 共有成员函数
        4.6.3 主要函数流程图
    4.7 DELFILE类详细设计
        4.7.1 成员变量
        4.7.2 共有成员函数
        4.7.3 主要函数流程图
5 系统实现
    5.1 系统界面及实现介绍
        5.1.1 程序启动主界面
        5.1.2 浏览器隐私信息清理界面
        5.1.3 临时文件隐私信息清理界面
        5.1.4 注册表隐私信息清理界面
    5.2 系统内交互实现介绍
    5.3 环境配置
6 系统测试
    6.1 单体测试
        6.1.1 FindFoldList类单体测试
        6.1.2 FindFileList类单体测试
        6.1.3 RegistrySearch类单体测试
        6.1.4 DeletFile类单体测试
        6.1.5 CleanRsgistry类单体测试
    6.2 测试环境配置
        6.2.1 正常的环境配置
        6.2.2 缺少文件时的环境配置
    6.3 集成测试
    6.4 系统测试
    6.5 测试结果图
        6.5.1 正常测试结果图
        6.5.2 缺少文件时测试结果图
        6.5.3 BUG测试结果图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COM组件实现策略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贡献和主要特色
    1.3 论文组织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组件技术
        2.1.1 CORBA
        2.1.2 EJB
    2.2 COM
        2.2.1 概述
        2.2.2 COM本地环境执行流程
        2.2.2.1 组件的创建过程
        2.2.2.2 组件的注册
        2.2.2.3 DLL的卸载
        2.2.3 COM与注册表
    2.3 模板元编程和MPL
        2.3.1 模板元编程概述
        2.3.1.1 元数据
        2.3.1.2 元函数
        2.3.2 MPL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CF的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功能性需求
        3.1.2 非功能性需求
    3.2 OCF系统架构
    3.3 源码推导部件分析
        3.3.1 设计思想
        3.3.2 对外接
        3.3.3 相关宏和基类介绍
    3.4 OCF接口策略库设计
        3.4.1 接口和策略代码结构
        3.4.2 策略分析与设计
    3.5 COM组件环境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口策略库的设计与实现
    4.1 IUnknown
        4.1.1 PUnknownQueryInterface策略的实现
        4.1.1.1 接口映射表IidArray
        4.1.1.2 策略实现
        4.1.2 IUnknownCount策略
        4.1.2.1 AddRef实现
        4.1.2.2 Release实现
    4.2 动态库策略PShareDll
        4.2.1 PShareDll策略
        4.2.2 策略实现
    4.3 锁策略PLock
        4.3.1 PLock策略
        4.3.2 策略实现
    4.4 GUID策略PGuid
        4.4.1 策略声明PGuid
        4.4.2 策略实现
    4.5 注册表策略PRegistry
        4.5.1 策略声明PRegistry
        4.5.2 Windows实现
        4.5.3 Unix/Linux实现
        4.5.3.1 Unix的注册表模拟实现regfs
        4.5.3.2 Registry接口的实现
    4.6 类厂策略
        4.6.1 概述
        4.6.2 实现
    4.7 对象映射表策略PClassFactoryEmb
        4.7.1 对象映射表
        4.7.2 对象映射宏
        4.7.3 ClassInfo结构
        4.7.4 DEFINE_CLASS_INFO宏
        4.7.5 映射表内存布局及遍历
        4.7.6 Unix/Linux与Windows的不同实现
    4.8 服务器策略PModule
        4.8.1 策略声明
        4.8.2 DllGetClassObject实现
        4.8.3 DllCanUnloadNow实现
        4.8.4 DllRegisterServer实现
        4.8.5 DllUnregisterServer实现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M本地环境的实现
    5.1 策略组装成组件
    5.2 COM组件注册与卸载
    5.3 COM组件创建
    5.4 COM组件清理
    5.5 OCF库
    5.6 注册工具regsvr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6.1 测试环境
    6.2 策略测试
    6.3 COM环境测试
        6.3.1 测试准备
        6.3.2 组件注册测试
        6.3.2.1 Windows下的注册测试
        6.3.2.2 FreeBSD下的注册测试
        6.3.3 组件创建测试
        6.3.3.1 测试方案
        6.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6.3.4 组件卸载测试
        6.3.4.1 Windows下的卸载测试
        6.3.4.2 FreeBSD下的卸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9)Windows使用记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 系统的实现
    2.1 主界面模块
    2.2 WINDOWS使用记录模块
    2.3 导出
3 结语

(10)基于S3C2440A和Win CE 6.0操作系统的BSP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2.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2.2 S3C2440A体系结构
    2.3 Platform Builder开发环境的建立
        2.3.1 Visual Studio 2005及其补丁的获取和安装
    2.4 Windows CE操作系统概述和环境建立
        2.4.1 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4.2 Windows CE 6.0及其补丁的获取和安装
第三章 板级支持包(BSP)的概述和创建
    3.1 BSP简介
    3.2 BSP的构成
    3.3 引导程序Boot loader
        3.3.1 Boot loader的选择
    3.4 OEM设备层(OAL)
    3.5 设备驱动程序
    3.6 运行时镜像的配置文件
    3.7 BSP的创建
        3.7.1 从零开始开发个性化的BSP
        3.7.2 通过克隆相似的BSP开发个人的BSP
第四章 外围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4.1 驱动的概述
    4.2 驱动的分类
        4.2.1 单层驱动和分层驱动
        4.2.2 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驱动
        4.2.3 内置驱动和流驱动
    4.3 Windows CE下驱动程序的管理
        4.3.1 设备管理器的架构
        4.3.2 设备管理器相关注册表键
        4.3.3 设备文件名称
    4.4 Windows CE下驱动程序的访问控制
        4.4.1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4.4.2 驱动程序的内存访问
    4.5 流接口驱动程序概述
        4.5.1 流接口驱动程序架构
        4.5.2 流接口函数介绍
    4.6 流接口驱动程序开发流程
        4.6.1 创建驱动WDT
        4.6.2 在注册表中注册驱动程序
        4.6.3 将WDT驱动程序加到系统镜像文件中
        4.6.4 创建WDT驱动程序的.def文件
    4.7 GPIO接口驱动
        4.7.1 GPIO相关寄存器
        4.7.2 GPIO驱动的开发
    4.8 LCD触摸屏驱动
    4.9 声卡驱动
    4.10 Win CE 6.0操作系统的定制
第五章 应用程序开发
    5.1 GPIO接口控制LED灯应用程序
        5.1.1 工作原理
        5.1.2 驱动实现
        5.1.3 GPIO接口LED控制程序实现
    5.2 LCD屏旋转应用程序
        5.2.1 LCD屏旋转原理
        5.2.2 LCD屏旋转程序实现
    5.3 录音播放应用程序
        5.3.1 录音播放应用程序原理
        5.3.2 录音播放应用程序实现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农业大数据的数据注册中间库的应用研究[D]. 何蕊. 成都大学, 2021(07)
  •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D]. 李佳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虚拟盘的加密移动存储设备设计与实现[D]. 魏家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LevelDB的组件注册机制的研究[D]. 刘翔.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5]基于存储特征的注册表恢复技术研究[D]. 曹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6]五轴封头切割机控制系统开发[D]. 刘云鹤.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7]Windows7系统隐私信息清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 李璐.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9)
  • [8]COM组件实现策略的设计与开发[D]. 董玉池.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4)
  • [9]Windows使用记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张佑乐,王宏韬,李康,康晓凤. 软件, 2014(01)
  • [10]基于S3C2440A和Win CE 6.0操作系统的BSP的研究和应用开发[D]. 吴健.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Visual C++在注册表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