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盆地形成与开发探讨

福州盆地形成与开发探讨

一、福州盆地形成与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涌泉[1](2021)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文中提出福温古道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在历史的进程中,福温古道自身得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并对其沿线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辐射与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的大型线性遗产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相关的课题研究层出不穷,对于福温古道这一大型线性空间的研究是顺应学术热点与潮流的表现。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针对福温古道闽地段的历史与空间形态的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分成自然地理环境、古道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以及非物质要素等5个部分,并依据福温古道沿线各地区的基本特点将其分成6个文化子区,即地理空间单元。在上述铺垫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先后对福温古道的道路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的历史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于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本文从驿道与非驿道两个部分的历史发展与空间路线演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最终得出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时空演变过程;对于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及沿线附属设施,则通过对目标范围内的对象的始建年代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沿线聚落方面又进一步对典型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聚落与古市级镇的基本联系以及聚落的空间演变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索,从而最终得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古道对古道沿线聚落及附属设施发展的基本影响与关联。随后,本文对福温古道整体道路系统的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对福温古道历史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福温古道沿线所影响区域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区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挖掘,对因福温古道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本文对福温古道的保护与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充分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时空演变研究,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线性文化空间的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古道的保护与传统聚落的复兴提供了研究基础。对于福温古道而言,本文的研究部分完善了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基本内容与资料,为日后他人的研究及福温古道潜在的相关保护、规划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以福温古道整体的道路系统为研究内容,探讨了福温古道演变与发展的规律与动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福温古道演变的新框架,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庄立贤[2](2021)在《福州盆地多源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福州盆地地面沉降研究现状,提出采用地质调查、物探勘查、钻探、GNSS、精密水准、In SAR、土体分层沉降标组建设、传感器、自动化监测采集、地下水监测网和地理信息软件开发等技术,构建多源地面沉降监测体系,以查明福州盆地地面沉降及伴生地裂缝、地面沉降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为城市扩展、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何梅,刘庚余,周国华,车柏林,马明明,靳建辉,刘秀铭,俞鸣同[3](2021)在《福州盆地钻孔沉积物记录的MIS3以来海侵—海退过程》文中指出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录,确认首山路ZKCS钻孔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第一次海侵结束时间约50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期间。两次海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海侵发生在MIS3早期,对应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主要原因是区域构造下沉,加之此时古气候变暖引发海面上升;之后由于盆地内部的不均匀沉降,再次发生抬升,导致ZKCS钻孔记录的海侵较早结束、海侵层埋深较浅;全新世海侵即前人命名的"长乐海进",强度比前一期强,为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可能还伴随着盆地的下陷。

任永青,靳建辉,左昕昕,黄运明,李志忠[4](2021)在《闽江流域史前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文中认为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区域内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为该地开展史前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本文系统整理了闽江流域旧石器时代至战国—秦汉时期遗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与区域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闽江流域旧石器时代至战国—秦汉时期,遗址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喜高—下山—临江—向海"的总趋势。具体表现为:(1)除旧石器时期外,不同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均呈正相关。海拔分布高度逐渐降低,坡度选择以<3°的平缓地形为主,距河距离逐渐扩大,自然环境对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的制约度逐渐减小。(2)不同阶段的遗址主要分布在既靠近水源又便于抵御洪水的河流阶地上。闽江流域上、中游多山地丘陵,受河流侧向侵蚀与堆积,形成适于古人生存的宽谷和阶地,遗址多沿河流分布;下游史前遗址的空间分布,除受到河流展布影响,还随区域海岸线变迁和海平面波动发生变化。(3)遗址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古人类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其中秦汉之后遗址数量的骤降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4)闽江流域的人类活动在全新世早中期,受地形和环境因素影响,生产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耕作农业零星分布。在全新世晚期,有意识的耕作农业生产方式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距今2 ka 左右,区域海平面逐渐趋于现代海平面,稻作农业逐渐成为该流域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林木森,李晓敏,肖爱芳[5](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地质实习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认识实习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本科生步入地质学科的第一次野外实习,其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福州大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要求,力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实施改革,以期进一步提升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地学人才。

陈维[6](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张宜佳[7](2020)在《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文中指出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水网型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福州由于其城市设计与山水融合而作为东方城市设计佳例之一,其中闽江及内河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和景观体系,还营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和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宗教信仰与风俗传统浑然一体的内河文化。在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结构下,古代福州水系的运行方式体现了城市水系作为自然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城-水互相适应的和谐状态在清末时期的江北城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本文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首先,概述历史时期福州平原及江北城区的城市演变与水系变迁的关系,通过城市水系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清末时期城-水适应性。其次,通过概述泉州、广州、潮州三个沿海水网型城市,并将其与福州进行对比,探析它们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得出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对其它沿海水网型城市有借鉴意义。第三,概述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水系在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并与清末江北城区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如何将传统城-水适应性转化应用于快速城市化后的城市发展中,将传统营城治水智慧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寻求当代语境下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为其他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基于上述研究,以江北城区进行城市更新和新片区发展为背景,进行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研究结论里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体系的转化策略用以指导规划部分,即宏观的更新点选点依据、策略实施和规划体系。进而在中微观尺度,即东湖地块城市设计中指导设计生成、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本文通过空间形态规划设计和活动制度等软策略设计对研究结论进行实践,以期为沿海水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做出有效的探索。

陈为[8](2020)在《明清时期福州三山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山”是福州自建城以来,一直与福州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三座山体:乌石山(今称“乌山”)、九仙山(今称“于山”)、越王山(今称“屏山”)的总称,三者是福州古城内体量最大的山体,也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公共园林。在福州三山历史风貌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而相关的学术研究匮乏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填补福州人居环境历史研究中三山部分的研究空白,为三山历史风貌区建设提供史料和理论支撑。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福州三山为研究对象,以明清福州府城及其所在的福州盆地为研究范围,从区域、城市、山体三个视角出发,以历代文献、历史图像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现代GIS技术和归纳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如下:区域视角下,本文概述了福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下文研究提供了研究背景支撑。城市视角下,本文着眼于福州城市的山城关系,通过梳理水陆变迁中的福州城市发展史及三山在其中的历史沿革,结合对福州盆地“三个圈层、二分水系、一条主脉”山水格局的分析,论证了福州城立于三山之中这一选址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明清福州府城与三山高度耦合的功能布置与空间结构。山体视角下,本文以明清府城与三山的耦合关系为突破口,从环境基底、构景要素、风景布局和风景营造四个层面论述了三山各自和整体的风景体系:分为山体—山麓—城市三层次的环境基底;包含自然风景点、人文风景点与院落的构景要素;在基底上分层组团式分布的要素,与横纵两条轴线共同构成的风景布局;以及前人因山借势的造景思路与多途径的风景营造手段。

刘强[9](2019)在《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道光年间福建地区的人口地理分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史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探究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人口分布的具体特征,并对其缘由加以分析。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数量是向前增长发展的,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道光年间福建地区各府县的人口分布呈不平衡状态。其中,沿海平原地区,府州治县或郊县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人口密度较大。究其缘由有自然地形的先天制约和后天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所致。

黄光明,李长安,赵举兴[10](2019)在《闽江上游支流九龙溪永安段的演化过程及其工程地质意义》文中认为闽江上游支流九龙溪永安段的两处特殊的地质现象:九龙溪在流至永安霞鹤时流向由南东向转北东向,形成近90°的转弯;文川溪汇入九龙溪后,河曲异常发育。本次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内地质构造、岸线形态、河岸地貌和岩性条件等的对比分析,认为构造特征是九龙溪永安段形成近90°转弯的主要原因,岩溶塌陷是九龙溪永安段河曲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九龙溪永安段的河曲发育过程属于岩溶塌陷改造河道的模式,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河流南北地块的差异性抬升形成曲流;第二阶段,北岸发生岩溶塌陷,河道开始向北岸方向出现弯曲;第三阶段,因矶头的挑流作用,迫使河流再次改向,最终形成了河曲建造。九龙溪永安段的演化模式说明了岩溶塌陷对河流改道的重要影响,在今后的护岸建设及地质灾害防御方面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于沙溪流经的两处岩溶区的岸崩预防区,九龙溪永安段应将重点放在其北岸,三明市台江一带的沙溪两岸都是重点。

二、福州盆地形成与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盆地形成与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化地理学研究概述
        1.2.2 移民古道及线性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研究综述
        1.2.3 线性文化空间沿线聚落研究综述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构成要素
    2.1 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2.1.1 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1.2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理论
        2.1.3 文化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单元研究
        2.1.4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空间
        2.1.5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
        2.1.6 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
    2.2 文化地理学启示下福温古道空间构成
        2.2.1 启示一: 福温古道空间具备线性文化空间属性
        2.2.2 启示二: 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与段落划分
        2.2.3 启示三: 福温古道文化区划分
        2.2.4 启发四: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本体的时空演变
    3.1 福温古道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3.1.1 福温古道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3.1.2 福温古道自然环境变迁下的差异化特征
    3.2 福温古道驿道的时空演变
        3.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7 福温古道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3 福温古道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7 福温古道非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4 福温古道本体道路系统时空演变汇总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变
    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7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时空演变结论探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的时空演变
    5.1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
        5.1.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7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小结
    5.2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
        5.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7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小结
    5.3 福温古道沿线古码头时空演变
        5.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 福温古道沿线古关隘时空演变
        5.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3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
        5.4.4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
    5.5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时空演变汇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温古道的规律特征与动力因素
    6.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
        6.1.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一之探讨
        6.1.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二之探讨
        6.1.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三之探讨
    6.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动力因素分析
        6.2.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外在推力分析
        6.2.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军事动力分析
        6.2.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移民动力分析
        6.2.4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交通与贸易动力分析
        6.2.5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内外动力相互关系分析
    6.3 福温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
        6.3.1 古道系统空间特征的历史性
        6.3.2 古道空间特征的地域兼容性
        6.3.3 古道空间特征的功能性
        6.3.4 福温古道空间特征的多元性
    6.4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特征
        6.4.1 福州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2 宁德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3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共同体
    6.5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区的现状与保护
        6.5.1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现状问题
        6.5.2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保护初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温古道实地调研表
致谢

(2)福州盆地多源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福州盆地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2 存在问题
    2.1 监测手段单一
    2.2 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推广不足
3 福州盆地多源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的构建
    3.1 总体技术路线
    3.2 技术方法
        3.2.1 资料收集
        3.2.2 GNSS+InSAR
        3.2.3 地质背景调查
        3.2.4 灾害调查
        3.2.5 人类工程活动调查
        3.2.6 地面沉降防治情况调查
        3.2.7 地面沉降观测点埋设
        3.2.8 精密水准测量
        3.2.9 数据库建设
        3.2.1 0 地理信息系统研发
4 结语

(3)福州盆地钻孔沉积物记录的MIS3以来海侵—海退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1.1?研究区概况及钻孔资料
        (1)ZKCS钻孔详细的分段岩性描述如下:
        (2)ZK004钻孔的详细分段岩性描述如下:
    1.2 实验方法
        1.2.1 年代测试
        1.2.2 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及黏土浑浊水电导率
2?实验结果
    2.1?钻孔年代框架
    2.2 ZKCS钻孔沉积相及综合指相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4)闽江流域史前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2?材料与方法
    2.1?数据来源
        (1)聚落遗址数据的获取。
        (2)基础地理数据DEM的获取。
    2.2?数据处理方法
3?结果分析
    3.1?闽江流域聚落遗址分布概况
    3.2?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特征
        (1)高程分布特征
        (2)坡度坡向分布特征
        (3)河流缓冲区分布特征
4?史前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
5?结论

(5)新工科背景下地质实习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背景
二、实习区及课程简介
三、主要改革措施
    (一)野外地质教学路线的改革与建设
        1. 提升现有野外地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 增加野外地质教学路线内容的多样性
    (二)室内典型路线地质标本实验平台的改革与建设
    (三)利用“微视频”针对典型地质现象进行线上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四、结语

(6)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营城智慧
        1.1.2 福州城市发展对内河综合整治的重视
        1.1.3 跨学科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解析福州江北城区传统城-水适应性
        1.2.2 为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2.3 补充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理论体系
    1.3 重要概念解析
        1.3.1 水系统与水环境
        1.3.2 城-水适应性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1.5.2 中国古代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1.5.3 福州城市相关研究
        1.5.4 福州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2 历史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研究
    2.1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
        2.1.1 汉冶城——北湾仍存大片沼泽
        2.1.2 晋子城——开凿东、西二湖
        2.1.3 唐罗城——护城河演变为第一条内河
        2.1.4 梁夹城——两重城濠,三山鼎立
        2.1.5 宋外城——东湖消失、初见南北双城
        2.1.6 明清城——基本奠定城内水系格局
        2.1.7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关系总结
    2.2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山、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
        2.2.1 城市空间格局
        2.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
    2.3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弹性适洪的城市水利
        2.3.1 水系统构成
        2.3.2 水系运行
    2.4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功能综合的城市景观
        2.4.1 西湖历史变迁
        2.4.2 西湖作为调节山洪、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2.4.3 西湖传统景观营建
    2.5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在地多元的城市文化
        2.5.1 桥梁文化
        2.5.2 神祠文化
        2.5.3 地名文化
    2.6 总结
3 历史时期沿海诸城城-水适应性讨论
    3.1 泉州
        3.1.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1.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1.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2 广州
        3.2.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2.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2.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3 潮州
        3.3.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3.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3.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4 福州、泉州、广州、潮州共同性与差异性
        3.4.1 共同性
        3.4.2 差异性
        3.4.3 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的借鉴意义
4.近现代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转变
    4.1 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4.1.1 开埠至民国前期(1844-1938)
        4.1.2 抗战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1938-1980)
        4.1.3 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1980-2005)
        4.1.4 新世纪初至今(2005-)
    4.2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格局演变
        4.2.1 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4.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演变
    4.3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水利演变
        4.3.1 水系统构成
        4.3.2 水系运行
        4.3.3 清末与现代水系统对比研究
    4.4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景观演变
        4.4.1 现代城市景观营造
        4.4.2 清末与现代城市景观对比研究
    4.5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文化演变
        4.5.1 现代文化
        4.5.2 清末与现代城市文化对比研究
5 结论:问题与策略
    5.1 问题
        5.1.1 城市发展理念:河流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到忽视
        5.1.2 城市格局:水系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弱
        5.1.3 城市水利
        5.1.4 城市景观:滨水空间单一且不成体系
        5.1.5 城市文化:河道与生活割裂,水文化逐渐没落
    5.2 策略
        5.2.1 城市发展理念:形成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机制
        5.2.2 城市格局:挖掘内河旅游、水上交通、水经济战略重塑城市格局
        5.2.3 城市水利
        5.2.4 城市景观:结合水系与绿地形成蓝绿交织的景观体系
        5.2.5 城市文化:构建具备福州文化特色的水环境
6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6.1 多伦多市中心市区公园和开放空间计划
        6.1.1 项目概况
        6.1.2 规划设计策略
        6.1.3 案例指导意义
    6.2 哥本哈根暴雨应对计划
        6.2.1 项目概况
        6.2.2 规划设计策略
        6.2.3 案例指导意义
    6.3 宁波生态走廊
        6.3.1 项目概况
        6.3.2 规划设计策略
        6.3.3 案例指导意义
    6.4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6.4.1 项目概况
        6.4.2 规划设计策略
        6.4.3 案例指导意义
    6.5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Zidell Yards区绿色基础设施方案
        6.5.1 项目概况
        6.5.2 规划设计策略
        6.5.3 案例指导意义
    6.6 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
        6.6.1 项目概况
        6.6.2 规划设计策略
        6.6.3 案例指导意义
7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及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7.1 研究指导意义
    7.2 江北城区综合分析
        7.2.1 城市格局
        7.2.2 城市水利
        7.2.3 城市景观
        7.2.4 城市文化
    7.3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
        7.3.1 规划目标
        7.3.2 规划依据
        7.3.3 规划原则
        7.3.4 规划策略
        7.3.5 规划选点
        7.3.6 规划总平面
        7.3.7 城市格局体系规划分析
        7.3.8 城市水利体系规划分析
        7.3.9 城市景观体系规划分析
        7.3.10 城市文化体系规划分析
        7.3.11 规划鸟瞰
    7.4 东湖地块综合分析
        7.4.1 设计选点依据
        7.4.2 地块综合分析
    7.5 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7.5.1 设计目标
        7.5.2 设计依据
        7.5.3 设计概念
        7.5.4 设计平面
        7.5.5 设计分区
    7.6 东湖地块分区设计
        7.6.1 东湖商业区
        7.6.2 东湖公园
        7.6.3 东湖周边社区
    7.7 东湖地块专项设计
        7.7.1 交通规划
        7.7.2 建筑分析
        7.7.3 驳岸分析
        7.7.4 种植设计
        7.7.5 城-水适应专项设计
        7.7.6 技术经济指标
8 总结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8)明清时期福州三山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概念辨析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古代城市山水格局的相关研究
        1.3.3 福州古代人居环境历史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区域视角下福州盆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2.1 福州自然地理环境
        2.1.1 自然地理区位
        2.1.2 自然环境
    2.2 福州人文社会环境
        2.2.1 政治区位
        2.2.2 社会经济
        2.2.3 地域文化
    2.3 小结
3 城市视角下福州古城的山城关系
    3.1 福州城市历史与海退陆进
        3.1.1 城市历史概述
        3.1.2 水陆变迁中的城市发展与三山
    3.2 福州城市选址落位与区域山水形势的契合
        3.2.1 风水格局
        3.2.2 自然演化
        3.2.3 自然演化与风水格局的关系
        3.2.4 三山在区域山形水势中的定位
    3.3 福州城市空间布局与三山的耦合
        3.3.1 布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3.3.2 功能布置
        3.3.3 空间结构
    3.4 小结
4 山体视角下明清时期福州三山的风景体系
    4.1 三山风景体系的定义与具体构成
        4.1.1 详细定义
        4.1.2 具体构成
    4.2 三山各自的风景体系
        4.2.1 乌石山
        4.2.2 九仙山
        4.2.3 越王山
    4.3 三山整体的风景体系
        4.3.1 环境基底
        4.3.2 构景要素
        4.3.3 风景布局
        4.3.4 风景营造
    4.4 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1.1 明清福州府城的山城关系
        5.1.2 明清时期福州三山的风景体系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明清福州府城古代、近代地图
附录B 三山区域地质照片
附录C 三山区域现状高程
附录D 三山区域构景要素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课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朝时期福建地区概况
    第一节 福建地区建置沿革
        一、道光年间福建建置概况
        二、道光年间福建地区各府县面积界定
    第二节 福建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福建地区地形
        二、福建地区气候
        三、福建地区水系
    第三节 道光前福建地区人口发展情况
        一、隋唐至明朝福建地区人口规模
        二、清朝前期福建地区人口规模
第二章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发展规模
    第一节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变化
        一、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规模
        二、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
    第二节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各府人口变化概况
        一、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福建地区各府人口情况
        二、道光九年(1829 年)福建地区各府人口变化
        三、咸丰元年(1851 年)福建地区各府人口变化
    第三节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发展缘由
        一、人口管理政策促进人口发展
        二、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三、对外贸易扩大人口需求
第三章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地理分布变迁
    第一节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分布
        一、道光九年(1829 年)前福建地区各府人口分布
        二、道光九年(1829 年)后福建地区各府人口分布
    第二节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地理分布
        一、从地形看道光年间福建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一)平原地区
        (二)河谷盆地地区
        (三)山地丘陵地区
        二、从人口重心看道光年间福建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一)从分道看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分布
        (二)从府治看福建地区人口分布
        (三)从临海情况看福建地区人口分布
    第三节 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密度
        一、宁福道的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二、兴泉永道的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三、汀漳龙道的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四、延建邵道的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五、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10)闽江上游支流九龙溪永安段的演化过程及其工程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 近90°转弯的成因分析
3 河曲异常发育的成因分析
4 九龙溪永安段演化过程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4.1 九龙溪永安段演化过程
    4.2 九龙溪永安段演化过程的工程地质意义
5 结论

四、福州盆地形成与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D]. 王涌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2]福州盆地多源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的建立[J]. 庄立贤. 城市住宅, 2021(02)
  • [3]福州盆地钻孔沉积物记录的MIS3以来海侵—海退过程[J]. 何梅,刘庚余,周国华,车柏林,马明明,靳建辉,刘秀铭,俞鸣同. 地球环境学报, 2021(01)
  • [4]闽江流域史前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J]. 任永青,靳建辉,左昕昕,黄运明,李志忠. 地球环境学报, 2021(01)
  • [5]新工科背景下地质实习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J]. 林木森,李晓敏,肖爱芳. 大学教育, 2020(11)
  • [6]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D]. 张宜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明清时期福州三山风景体系研究[D]. 陈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9]道光年间福建地区人口探究[D]. 刘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闽江上游支流九龙溪永安段的演化过程及其工程地质意义[J]. 黄光明,李长安,赵举兴. 地质与勘探, 2019(01)

标签:;  ;  ;  ;  ;  

福州盆地形成与开发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