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洛阳市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洛阳地区儿童精神卫生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贾李军[2](2021)在《基于扎根理论的自闭症家庭连带病耻感质性研究》文中指出

王萱[3](2019)在《孕妇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承德地区孕妇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分析产前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知觉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今后存在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孕妇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月12月,在承德市某两家三甲医院,选取参加孕检的孕中晚期(≥24孕周)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产前风险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制)进行测评,应用SPSS22.0将调查数据录入并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双侧检验α=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sub>入=0.05,α出=0.10)等。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6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2.9%。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检出率为13.7%。2.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孕期的工作情况、怀孕后的感受、丈夫的关心程度、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心,是否担忧家庭经济、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婆媳关系是否和睦、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等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孕妇的社会支持和知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负相关(rs=-0.329,P<0.001),知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正相关(rs=0.382,P<0.001)。4.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1.556,95%CI:1.1682.072)、孕期的工作情况[“居家”(OR=0.471,95%CI:0.2980.745)、“全职”(OR=0.283,95%CI:0.1760.456)]、产次(OR=2.182,95%CI:1.4043.391)、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OR=1.720,95%CI:1.1482.577)、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OR=1.681,95%CI:1.1042.558)、婆媳关系(OR=2.736,95%CI:1.9883.766)、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心(OR=1.980,95%CI:1.4972.619)、知觉压力水平(OR=3.797,95%CI:2.5355.686)、社会支持水平(OR=0.606,95%CI:0.4950.741)为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结论:1.本次调查承德地区的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检出率为13.7%。2.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负相关;知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正相关。3.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孕期的工作情况、产次、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婆媳关系、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心、知觉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因此,产后抑郁的早期预防应从产前风险高的孕妇入手,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或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

徐嘉兴[4](2018)在《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究TD对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共患病等。2.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儿YGTSS评分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评估静心止动方对TD患儿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情况。3.根据不同患儿生活质量中各维度的特点予以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日常调护指导。方法:1.病例来源为2016年7月-2018年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患儿,按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修订本(DSM-V)中有关TD的诊断标准纳入年龄7-18岁的病例组患儿共131例;对照组选取既往无慢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年龄7-18岁的患儿共50例。病例组患儿经静心止动方治疗6个月,选用YGTSS评分来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变化,并定期复查肝肾功、尿常规评估其安全性。2.选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量表(ISLQ)来评估患儿治疗前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变化情况,患儿独立填写该量表以减少父母影响等其他因素干扰,对照组儿童仅初诊时填写该量表,统计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病例组患儿经6个月治疗评估后,显效30例(25.21%),有效65例(54.62%),无效24例(20.17%),总有效率79.83%。2.病例组患儿ISLQ中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情感八个维度,认知、情感两个成分,及总体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共患ADHD的TD患儿其同伴交往、学校生活、抑郁体验三个维度评分显着低于TD组P<0.01);女性患儿抑郁体验评分低于男性患儿(P<0.05),焦虑体验评分明显低于男性患儿(P<0.01),其余各维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4.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在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抑郁体验、躯体情感五个维度,认知成分及总体评分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三组患儿在生活环境维度存在差异(P<0.05),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在自我认识维度及情感成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5.TD患儿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情感三个维度,认知成分及总体评分与病程呈负相关;学校生活、抑郁体验两个维度及总体评分与年龄呈负相关。6.病例组患儿治疗后其ISLQ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七个维度,认知、情感两个成分及总体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着提高(P<0.01),躯体情感维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1.静心止动方在对TD患儿的治疗上有着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验证了韩师“从心论治”TD的理论。2.TD患儿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便是轻度TD患儿其情感、认知及总体生活质量也已低于正常儿童,这提示我们对于患儿情志问题的关注应贯穿始终。3.研究结果提示女性患儿在焦虑体验、抑郁体验方面较男性患儿更低,这可能与男女身心发育规律及性格相关。4.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相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生活质量中有关情感成分的满意度也随之下降;治经疗后TD患儿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年龄、病程呈负相关,这也印证了韩师提出的心神失调这一根本病机贯穿疾病始终的理论。

刘贤,林穗方,陈文雄,产凡凡,沈松英,邱琇[5](2018)在《中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了解中国近16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患病率,掌握我国ASD的患病特征,进一步分析国内与国外ASD患病率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国儿童ASD患病情况的文献,采用R软件进行率值合并。结果纳入30篇文献,中国儿童ASD患病率26.50/10 000;孤独症患病率为14.00/10 000。对发表年份、南北方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除南北方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亚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中国儿童ASD及孤独症患病率呈现递增趋势,但仍低于国外患病率报告;考虑限于调查人群、监测方法、筛查及诊断工具等因素影响,我国ASD患病率显然是被低估的。

郝小会[6](2015)在《中国大陆地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我国大陆地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关于中国大陆地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对纳入的研究应用R2.1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计算我国大陆地区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孤独症儿童的患病率,并根据性别、居住地点、发表年份等可能影响患病率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项研究,患病人数累计77552,累计样本量794804人,其中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研究共纳入6篇(调查人数50574人,患病人数35人)显示患病率为7.32/10000-75.27/10000,meta分析合并后为28.80/10000(95%CI 14.22/10000-58.23/10000)。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研究共纳入21项(调查人数173084,患病人数221人),报道显示孤独症患病率为2.78/10000~29.46/10000,合并后患病率为13.44/10000(95%CI 10.27/10000-17.60/10000)。亚组分析显示除不同民族、南北方之间患病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居住地点、发表时间和抽样来源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患病率的性别偏倚尤为明显,男女患病比例约为3~4:1。结论:我国大陆地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约为28.80/10000,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约为13.44/10000,各亚组患病率不同,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我国大陆各地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的统计存在较大差异(约10倍),且患病率报道均远低于国外,迫切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调查研究方法及诊断标准来估计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以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和有力的依据。

雷芳[7](2010)在《寻求社会支持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差异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以及自编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调查问卷为工具,对528名农村初中生(留守生268名)进行调查。结果当留守初中生遇到困难和麻烦时,朋友、母亲、父亲是其得到安慰和关心的首选;拥有6个及以上朋友的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着高于拥有朋友数量较少留守初中生。采取主动讲述自己烦恼和有困难时经常向他人求助的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着高于其他3种求助类型的留守初中生。结论采取积极主动的应付方式,能更好地获得社会支持,对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凌捷[8](2010)在《染色体7q的10个基因与儿童孤独症及RELN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儿童孤独症(Autism, MIM 209850)是一种以社会交往和语言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为主要特征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也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6‰。近年来相关研究已揭示了若干孤独症的易感位点和基因,但其主要易感基因尚不明确。基于家系的连锁分析揭示了多个与孤独症相关的染色体区域,其中染色体7q是得到最多重复验证、并被荟萃分析证实的孤独症易感位点,称为AUST1。该区域内有一些基因被作为重要的孤独症候选基因开展相关性研究,如RELN、MET、FOXP2、CNTNAP2、EN2基因等;目前对于这些基因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待进一步阐明位于该区域内的重要孤独症易感基因。本研究以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5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DSM-IV标准作出诊断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选用1097名中国汉族正常人作为对照),用Illumina Human CNV-370基因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对孤独症候选基因开展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在本研究中,分析了位于染色体7q、通过连锁分析获得最高重复性的3个区域:7q22、7q31和7q35-qter;在以上区域中挑选了10个基因(NPTX2、LRRN3、GPR85、FOXP2、MET、ST7、WNT2、GRM8、EN2和CNPY1基因)作为孤独症候选基因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4个基因存在与孤独症显着相关的位点,它们分别是MET基因(rs2237712,x2=5.845,p=0.0156;rs2237713,x2=6.1,p=0.0135),ST7基因(rs7788320,x22=5.037,p=0.0248;rs7785492,x22=4.341,p=0.0372),EN2基因(rs1861958,x22=4.341,p=0.0372)和GRM8基因(rs2108849,x2=4.92,p=0.0266;rsl419472,x2=4.12,p=0.0424;rsll563410,x2=6.573,p=0.0104;rsll56653,x2=4.181,p=0.0409;rs2283089,x2=4.377,p=0.0364)。此外,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还证实了位于染色体7q35-36的CNTNAP2基因也与中国汉族儿童孤独症显着相关。综上所述,MET、ST7、GRM8、EN2和CNTNAP2基因可能是位于染色体7q的重要孤独症易感基因。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MIM 181500)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基本个性的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全世界平均患病率约为1%。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病,1p、1 q、4p、6p、7q、8p、13q、22q等若干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易感位点(基因)。人类RELN(Reelin)基因位于染色体7q22,编码一个由3461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糖蛋白,在胚胎发育时期参与神经元迁移和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等高度层状结构形成的重要发育过程中,在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突触可塑性。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孤独症和无脑回畸形等患者死后的尸检均发现脑部RELN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有研究者提出该基因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均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RELN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证据,但在中国人群中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以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家系为研究对象(包括44个家系,共计244名家系成员,其中104人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诊断均由相关临床医师根据DSM-IV标准作出)。通过TaqMan-PCR法对位于RELN基因内部的2个SNPs位点(rs2229864和rs736707)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家系内传递不平衡检验开展RE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在精神分裂症家系中,SNP-rs2229864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着差异(χ2=7.049,p=0.0079),rs2229864-rs736707组成的单倍型“TT”传递与未传递的比例存在显着差异(x2=7.438,p=0.0064)。本研究表明:RELN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生相关,该基因可能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吕梅,杜亚松[9](2009)在《孤独症患儿脑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孤独症患儿脑诱发方面的相关研究。

徐文明[10](2008)在《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辽宁省6-17岁在校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分布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对象与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两市(本溪、盘锦)和两县(清原、东港)6720名6-17岁在校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困难与长处问卷(strength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和精神发育与健康状况评定问卷(Thedevelopment and well being assessment,DAWBA)进行两阶段流行病学调查。第一阶段,11岁以上学生、6-17岁学生家长和老师填写内容包含SDQ的筛查问卷。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中全部筛查阳性者和随机抽取10%阴性者用DAWBA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访谈对象为11岁以上学生本人、6-17岁学生家长和老师。面访结束后,将面访问卷内容全部输入计算机,由DAWBA诊断软件给出计算机诊断结果;两名精神科医生根据DSM-Ⅳ、ICD-10标准,参考计算机诊断结果分别做出临床诊断,当两医生诊断不一致时,讨论后做出最终诊断。结果筛查阶段学生、家长、老师应答率分别为97.53%、95.75%、98.29%;SDQ筛查阳性率为14.94%;共有1409人进入第二阶段面访。学生、家长、老师三方信息人面访率分别为95.22%、81.20%、94.54%。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88%,城乡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6,P>0.05);男生患病率显着高于女生(x2=9.606,P<0.05);随年龄增高,精神障碍患病率显着性升高(x2=12.34,P<0.05)。焦虑障碍为辽宁省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疾病,患病率为2.15%,其次为行为障碍0.86%,抑郁障碍0.67%。男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行为障碍患病率显着性高于女生;随年龄增高,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病率显着性升高,多动障碍患病率显着性下降,13-17岁组未检出多动障碍。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生活幸福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母亲受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育态度一致性、考试成绩、老师情感虐待、受欺负与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高年龄段、母亲受虐、父母有心理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考试成绩差为情绪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男生、低年龄段、母亲有心理问题是行为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辽宁省6-17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88%,城乡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13-17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于6-12岁年龄组。性别、年龄、生活幸福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母亲受虐等因素与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发生有关联;男生、母亲有心理问题与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发生有显着性关联。

二、洛阳地区儿童精神卫生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地区儿童精神卫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孕妇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操作性定义
    4 研究目的
    5 研究意义
    6 技术路线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样本量估算
    3 研究方法和调查工具
    4 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
    5 质量控制
结果
    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2 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
    3 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
讨论
    1 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
    2 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产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预测产后抑郁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知觉压力量表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西医综述
    1. 诊断标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中医综述
    1. 病名认识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定
        3. 生活质量指标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理论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中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来源
    1.1.1 检索方法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数据提取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概况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患病率报告
    2.2.2 亚组分析
    2.2.3 发表偏倚估计 3 讨论
3.1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水平分析
3.2 孤独症患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3.3 研究文献评价

(6)中国大陆地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信息及数据提取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讨论 3.1
    主要发现 3.2
    研究局限性 3.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寻求社会支持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施测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留守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的来源
    2.2 朋友个数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3 倾诉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4 求助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5 社会支持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 讨论
    3.1 留守初中生寻求社会支持的来源
    3.2 留守初中生倾诉、求助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8)染色体7q的10个基因与儿童孤独症及RELN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染色体7q的10个基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联研究
    前言
    1. 实验仪器及用试剂、耗材
    2.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RELN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前言
    1. 实验仪器及所用试、耗材
    2.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孤独症患儿脑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MMN
二、P300
三、P50
四、ABR

(10)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洛阳地区儿童精神卫生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扎根理论的自闭症家庭连带病耻感质性研究[D]. 贾李军. 皖南医学院, 2021
  • [3]孕妇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萱. 承德医学院, 2019(02)
  • [4]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 徐嘉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中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J]. 刘贤,林穗方,陈文雄,产凡凡,沈松英,邱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04)
  • [6]中国大陆地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D]. 郝小会. 重庆医科大学, 2015(05)
  • [7]寻求社会支持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雷芳.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7)
  • [8]染色体7q的10个基因与儿童孤独症及RELN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D]. 凌捷. 中南大学, 2010(11)
  • [9]孤独症患儿脑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J]. 吕梅,杜亚松.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9(01)
  • [10]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研究[D]. 徐文明. 中国医科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洛阳市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