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与程序设计

PLC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与程序设计

一、PLC与个人计算机间串行通讯及程序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博[1](2021)在《滑翔伞模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飞行训练是滑翔伞运动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推广这项运动,提供更安全的训练环境,要在保证日常飞行训练任务的同时确保训练过程安全可靠,并尽可能地降低空中飞行的训练成本。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飞行训练方法是采用飞行模拟器。各类飞行模拟器的研制已成为航空四大试验研究设施之一,因此,滑翔伞模拟器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模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PLC具有可靠性高,操作容易的优点,为此本文采用PLC为主控单元,通过与触摸屏和ATMEGA2560单片机组合控制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首先使用Solid Works软件完成对设备的三维建模,介绍了该滑翔伞模拟器主要零部件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完成了对于滑翔伞模拟器的核心部分,即由三根绳索与吊装座椅组成的吊装运动平台的运动学分析。在平台中建立动坐标系与定坐标系,分析机构的空间自由度,建立位置方程,对运动学位置正反解模型进行分析并完成对运动平台角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其次,设计并搭建了控制系统实验电路。包括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大部分,完成了对PLC、单片机以及触摸屏的程序设计,搭建了相关的电气回路。实现了基于以转速为被控量的PID自整定算法以使模拟器的动作控制更加迅速,缩短动作响应时间以提升控制精度。最后,搭建缩小比例模拟器运动实验平台,通过对该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实际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PID算法经实验验证成功用于该系统中,保障了该运动平台的控制精度,系统中各运动控制部分运行稳定,可以实现对滑翔伞飞行动作的模拟。

杨嘉琪[2](2020)在《螺丝自动锁附分析及监控系统》文中认为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用工成本的逐年增加,现代工业向智能化发展的需求越发迫切,而在电子制造业的产品组装中,螺丝锁附一直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现有的自动锁螺丝机控制系统是基于触摸屏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控制,但该系统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1)PLC的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远不如计算机,且触摸屏的人机交互性能较差;(2)对螺丝锁附结果判断效率低,人为失误较多;(3)生产车间环境复杂,无法有效对操作人员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等。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出一套具有螺丝锁附结果判定和监控功能的控制系统,从而提高锁螺丝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其竞争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为了实现设备功能的集中管理,利用上位工控机控制系统代替原有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控制系统,从而形成两级集散控制结构。通过建立上位机工控软件与可编程控制器PLC间的通信,实现数据交换,完成本控制系统对自动锁螺丝机设备的功能控制。体现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冗余设计思想,既从根本上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又分散控制的风险,提高了整个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2)针对产品组装过程中仍需人为验证螺丝锁附结果的缺陷,本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依靠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实现对螺丝锁附结果的判定。通过采用基于特征学习的方法,构建螺丝锁附数据的多种特征,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从而提高对锁附结果判断的准确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9.1%且对单一结果的检测时间为0.02s,符合用户的需求。(3)为了实现对操作人员状态的实时监控,在无操作人员时进行报警提醒,保证自动锁螺丝机的安全使用。本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混合高斯的三帧差分目标检测算法,利用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混合高斯背景建模,以像素点间的匹配次数作为参考量来修正模型的学习速率,从而保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之后将基于边缘提取的三帧差分算法结果作为目标信息的边缘补充。该算法能在复杂环境中完整提取运动目标,并保证目标边缘的连续与平滑,同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有效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准确率与召回率达到了92.53%和93.75%,算法的检测速度为10.32 f/s,基本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本系统利用高级编程语言Visual Basic.NET编写软件人机交互界面,同时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实现了螺丝自动锁附分析及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将该系统在设备上进行了安装与调试,使得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焦文豪[3](2020)在《基于工艺过程和模糊控制的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钢铁企业广泛关注的炼钢厂环保节能改造的问题,以河南舞钢集团第二炼钢厂的除尘风机系统改造为背景,基于除尘风机的变频控制技术与以太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炼钢厂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在保障炼钢厂车间环保要求的条件下,实现了炼钢厂除尘风机的节能降耗。炼钢厂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由炼钢炉除尘风机现场控制柜、车间远程监控上位机和远程监控客户端组成。在炼钢过程的不同工艺阶段,炼钢炉产生的烟尘浓度变化巨大,为保障除尘效果和节能,除尘风机需运行于不同的频率,基于该特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炼钢工艺过程调节风机转速的多挡位频率控制方法为主控制算法。为实现精细控制,研究了一种基于烟尘浓度变化量及其变化率的模糊算法调整风机的实时运行频率。完整介绍了炼钢厂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设备选型。基于系统设计与功能,给出了控制柜中PLC控制程序、触摸屏组态软件设计、远程监控上位机软件设计。PLC控制程序包括工艺过程控制子程序、模糊控制子程序、PLC与变频器间的协议宏通讯子程序,主要运行风机转速多挡频率控制算法和模糊算法,实现对除尘风机转速的实时控制。触摸屏可实现除尘风机主要运行参数监控、挡位配置、故障报警等功能。上位机通过以太网与PLC通讯,可实现除尘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控、运行参数实时曲线与历史曲线查询等功能。炼钢厂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已在炼钢厂稳定运行8个多月,由用户监测的烟尘浓度数据和各台风机的日均耗电量表明系统实现了各项设计指标,改善了炼钢车间在部分时段出现的烟尘积聚的问题,降低了除尘风机能耗,对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陈宁[4](2019)在《基于TCP/IP协议的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传统串口数据采集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工业生产中的需求。为了解决PLC数据采集实时性差、系统拓展性低、监控范围容易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迫切需要开发一套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以实现PLC数据远程采集与维护。本文主要从系统组网方案、各模块间通讯方式、上位机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PLC数据采集特点以及要实现无线传输的要求,设计了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的总体结构;在数据采集模块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厂家开放的通讯协议,结合PLC串行通讯方式与无线数传模块的工作原理,完成了远程数据采集方案设计;根据欧姆龙PLC两种程序维护方式的区别,利用虚拟串口成功实现了PLC编程软件与客户端的通讯,在编程软件与客户端的数据收发过程中,依据“黑盒子”理论,将数据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转发到PLC上,完成了PLC程序远程维护方案设计;在ModBus与Host Link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数据包包头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封装,保证数据能准确发送到目标地址;在进行服务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数据混乱,采用了两个Socket分别处理客户端与无线数传模块上传的数据;基于多线程编程技术完成了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收发模块开发,保证上位机软件具有一定的并发事件处理能力;最后,通过WinForm窗体设计软件为客户端设计了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本文对基于TCP/IP协议的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进行了研究,以PLC与传感器为设备终端,通过无线数传模块与上位机软件完成数据的采集与转发,最终实现了PLC数据的远程采集与维护。经过实验表明:在网络稳定的前提下,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本论文研究成果对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具有一定意义。

王点点[5](2019)在《基于PLC的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民众对汽车的购买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使得机动车保有量井喷式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使得停车位严重紧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停车难等问题,已成为掣肘城市发展的顽疾,亟需解决。立体车库的发展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中讨论的基于PLC的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自动、安全、高效运行。本文详细分析了立体车库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对各类型立体车库使用特点的比较,选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塔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确定了一套基于PLC的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该类型立体车库总体结构以及车库的升降旋转装置、车辆搬运装置的运行工作原理、存取车流程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以三菱FX3U-80MT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组态王作为上位机监控系统,建立数据库对立体车库中存取车辆的信息进行保存与管理,采用RS-485串行通信将上位机与PLC进行连接。本文重点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确定了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详细介绍了FX3U、变频器、伺服电机和通讯接口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在软件方面,明确了软件设计目标,重点介绍了程序的基本功能和程序流程,并针对各部分程序进行了详细编程;在通讯方面,着重讨论了PLC与上位机以及PLC与变频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和具体实现。最后基于塔式立体车库的存取过程,运营排队论相关理论对立体车库排队过程进行建摸分析,得出存取策略的优化方式,经过仿真模拟提出了以减少用户等待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存取策略。在实验室,对车辆搬运装置进行了现场测试,对上位机监控系统进行了模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车辆搬运装置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定位以及搬运,运行过程可靠稳定。上位机监控系统在模拟测试中可以实现在操作界面对车辆的存取操作以及数据存取与查询功能,可以稳定运行。

黄伟鑫[6](2019)在《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自动化转型升级,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现代工业正逐步从传统的制造往智能制造转变。PLC作为智能化和产业升级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要设备,在未来工业制造的市场上,PLC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然而,国外的PLC产品一直垄断着中国的工业市场,这使得我国的工业控制领域处于劣势。近几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及高性能的ARM为控制器的发展,嵌入式PLC应运而生,与传统的PLC相比较,嵌入式PLC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丰富的优势,且可以对不同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而传统PLC的劣势是兼容性较差和性价比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嵌入式PLC都可以相对较好的弥补和解决。传统PLC通常只有输入和输出口,随着I/O口的数量增加,价格也随着增加,当需要其他功能扩展时,就需要在原PLC扩展接口上插入相应的功能扩展模块,这些扩展模块不仅增加了体积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对于传统PLC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主要设计内容是在嵌入式PLC模块的基础板上进行功能扩展,扩展模块的电路板可与嵌入式PLC的基础板进行互联,且扩展模块的电路板的面积与基础板大致相同。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在嵌入式PLC基础板上进行功能扩展,对基础板上现有的64路I/O输出和64路I/O输入进行扩展,扩展到128路I/O输出和128路I/O输入,增加A/D和D/A功能以及RS485通信功能,把扩展的输入输出口、A/D和D/A功能设计成带互联功能的扩展板,而RS485通信则在基础板上预留的通信引脚进行扩展,设计的整体方案有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该模块设计的亮点是将扩展模块设计成可以嵌插互联的结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设计,对需求的功能进行定制,满足用户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嵌入式PLC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以三菱PLC系列的FX2N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三菱指令的格式和通信协议,分析了解释型与编译型PLC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型PLC的开发方式;在学习了PLC内部硬件和软件结构,以及PLC运行的原理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PLC基础板的扩展模块的总体框架,对嵌入式PLC扩展模块所使用的主芯片和各个扩展模块使用的芯片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对扩展板各模块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PCB并给出了硬件电路的实际效果图;其次,使用Keil软件对下位机系统程序进行开发,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软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变量划分、系统初始化以及数据结构,设计了指令解释函数和各个扩展功能模块的程序,分别为I/O扩展、A/D和D/A功能以及RS485通信等三个模块。PC编程软件使用三菱PLC的GX Developer软件对梯形图进行编辑、编译、修改和存储。本课题基于32位的ARM处理器STM32F103ZET6为系统核心,完成了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的设计。最后,调试了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软件程序,以及扩展模块的硬件电路,并对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系统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曾宝莹[7](2018)在《面向教学的汽车轮毂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设计》文中认为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精准对接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满足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设计了面向教学的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该生产线以智能制造工厂的定位需求为参考,依据汽车轮毂的加工、打磨、检测等工艺过程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包含了智能仓储、数控加工、智能检测、输送分拣、工业机器人、总控单元等典型环节。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工作如下:首先,针对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教学与实践需求,选取并分析汽车轮毂的加工、打磨、检测、分拣等工艺流程,从而确定总体控制方案。然后根据工艺流程,把教学系统设为智能仓储站、数控加工站、打磨工艺站、视觉检测站、输送分拣站等五个工作站,根据各工作站的功能,从机械装配、电气控制线路和气动控制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而构建了总控单元和执行单元的控制方案,并通过工业以太网组成了系统的通信网络。其次,完成PLC、工业机器人、智能视觉、WinCC、CNC系统、云服务等程序设计和通信设置,组建工业以太网完成数据的高速传输和灵活的流程控制,设计PLC程序完成灵活的现场控制,选取柔性终端、智能视觉进行智能检测,采用电子标签来采集生产信息,实现柔性生产,并搭建MES系统进行信息的可视化和数据的高速分析处理,并借助云端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最终实现系统的联调,满足汽车轮毂生产的定制化和批量化。面向教学的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通过融合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各项核心技术,模拟了一个与实际生产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每个工作站都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每个工作站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智能制造的综合性系统。该系统还具有较强的柔性,便于不同工作任务的组态,满足不同的教学实践的需要,有效支撑智能制造技能型人才的各项岗位能力的培养。

于洋,于浩[8](2018)在《PLC和计算机间的通讯协议与数据传输程序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快了工业自动化信息的进程,导致在工业中广泛使用了计算机与PLC。且随着不断更新换代的PLC,计算机和PLC之间的通讯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本研究主要以计算机和PLC之间的通信协议为基础,简单的分析了计算机和COM1型PLC之间的通讯方式,并且提出了两种有效的通讯方式以及设计程序,以此作为参考。

刘智龙[9](2016)在《试析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方式及程序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自动化信息的快速进程,使PLC和计算机已经被频繁的运用到工业中,随着PLC的不断更新,其与计算机之间通讯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本文在计算机和PLC之间通讯协议的基础之上,对计算机和CQMI型PLC通讯方式做了简要探讨,同时提出了PLC和计算机通讯的两种方法,以及使用这两种通讯方式时相应的程序设计,以作参考。

冯超[10](2016)在《一种新型嵌入式PAC控制器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工业制造生产过程中,对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PAC是一种新型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在控制性能、信息处理、数据采集以及网络通讯能力具有一些比较显着的优点。PAC吸收了PLC与PC的各个优势,其中PLC具有稳定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实时的处理性能,PC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成熟的网络通信能力、图形图像显示能力、与数据库及第三方应用通信能力等。目前国内外都已开展了关于嵌入式PAC控制器的研究,但国内关于PAC控制器的研究较晚,主要由台湾的泓格及大陆的研华科技组成。本课题设计了一款嵌入式PAC控制器,具有控制精度高、兼容性强、通信能力丰富、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多种工业控制场合使用,在控制算法上改进了PID控制算法,PID继电反馈自整定算法、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能够提高控制精度,提高控制响应,满足更高的控制要求。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高性能微控制器,搭载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开发了一款轻量级嵌入式PAC控制器的硬件平台,能够实现多通道模拟量及数字量的输入采样及输出控制,并集成了RS232、RS485、CAN总线、以太网总线等通信技术,实现多种控制器的协同控制。(2)基于嵌入式PAC控制器的硬件平台进行了软件设计,将嵌入式操作系统与嵌入式TCP/IP协议栈移植到硬件平台当中,在完成高精度输入采样及输出控制的基础上,使用工业中常用的Modbus-RTU及Modbus-TCP通信协议进行通信软件的设计开发并内置了Web-Server,最后开发设计了LabVIEW上位机软件进行远程采集及控制。(3)工业行业中普遍使用PID算法进行控制,针对PID算法进行了改进,分析了PID自整定算法,并且将PID继电反馈自整定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进行实现。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整定出的参数能够基本满足控制要求。(4)对于更多的工业控制设备,例如脉动真空灭菌、石油管道电伴热、反应釜等控制对象,均有非线性、时变性、时滞性等特点,仅仅采用PID控制已经无法满足更高的控制需求,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与PID控制相融合,设计了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经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提高了控制性能,具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

二、PLC与个人计算机间串行通讯及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C与个人计算机间串行通讯及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滑翔伞模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飞行模拟器简介
    1.3 飞行模拟器系统组成简介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模拟器运动平台运动学分析
    2.1 运动平台模型的建立
    2.2 运动平台的自由度分析
    2.3 运动平台坐标系的建立
    2.4 运动平台的位置分析
        2.4.1 刚体的坐标系变换
        2.4.2 运动平台位置反解模型
    2.5 运动平台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2.5.1 运动平台速度分析
        2.5.2 运动平台加速度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模拟器功能与工作原理简介
    3.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3.2.1 PLC型号的选择
        3.2.2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3.2.3 触摸屏型号的选择
        3.2.4 电机以及电机驱动电路的选择
        3.2.5 传感器型号的选择
        3.2.6 控制系统其他硬件型号的选择
    3.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框图
    4.2 人机界面程序设计
    4.3 PLC程序设计
        4.3.1 开关量控制程序
        4.3.2 通讯程序
        4.3.2.1 PLC与触摸屏通讯设置
        4.3.2.2 PLC与单片机通讯程序
    4.4 单片机程序设计
        4.4.1 PID自整定程序设计
        4.4.1.1 PID参数整定综述
        4.4.1.2 PID参数自整定
        4.4.1.3 PID参数整定程序设计
        4.4.2 Modbus通讯程序设计
        4.4.2.1 Modbus通讯协议综述
        4.4.2.2 通讯程序设计
        4.4.3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4.4.3.1 拉绳传感器工作原理
        4.4.3.2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系统调试与分析
    5.1 PID参数自整定算法的调试与分析
    5.2 Modbus通讯的调试与分析
    5.3 实验运动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螺丝自动锁附分析及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锁螺丝机的发展
        1.2.2 螺丝锁附控制与分析的研究现状
        1.2.3 视频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设计需求
    2.1 需求分析
        2.1.1 业务需求
        2.1.2 主要功能需求
    2.2 需求建模
        2.2.1 普通操作人员
        2.2.2 工程师
        2.2.3 系统管理员
    2.3 数据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2 系统界面设计
        3.2.1 界面设计原则及编程语言
        3.2.2 用户登录及注册界面设计
        3.2.3 主窗体界面设计
    3.3 数据库设计及连接
        3.3.1 后台数据库的建立
        3.3.2 数据库连接及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
    4.1 VB-PLC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4.2 上位机与PLC通信
    4.3 PLC控制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系统
    5.1 螺丝锁附结果判定
        5.1.1 分类算法
        5.1.2 数据分析及预处理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数据分析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5.3 系统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操作人员监控系统
    6.1 基于自适应混合高斯的三帧差分目标检测算法
        6.1.1 融合边缘提取的三帧差分算法
        6.1.2 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混合高斯背景建模
        6.1.3 基于自适应混合高斯的三帧差分算法的模块构建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验证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混合高斯背景建模
        6.2.2 验证基于边缘提取的三帧差分算法
        6.2.3 算法的多场景验证
    6.3 操作人员监控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工艺过程和模糊控制的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1.3 模糊控制技术发展与应用概述
    1.4 除尘系统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2.1 系统的应用环境研究
        2.1.1 二炼钢除尘系统概况
        2.1.2 各炼钢炉的工艺流程及烟尘排放情况
        2.1.3 各除尘风机的控制策略
    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2.2.1 模糊控制理论
        2.2.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2.2.3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2.2.4 模糊推理和解模糊化
第3章 除尘风机环保节能监控系统设计与选型
    3.1 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
        3.1.1 系统整体结构
        3.1.2 系统各部分功能
    3.2 PLC的选型
    3.3 其它设备选型
        3.3.1 烟尘浓度传感器
        3.3.2 开关量模拟量信号传输光端机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4.1 PLC程序结构与功能
    4.2 工艺过程控制模块
    4.3 模糊控制模块
    4.4 变频器通讯模块
        4.4.1 PLC与变频器间的RS485串口通信
        4.4.2 协议宏的创建
        4.4.3 循环读取程序
    4.5 触摸屏组态画面设计
        4.5.1 触摸屏的功能
        4.5.2 触摸屏主界面设计
        4.5.3 频率参数配置界面设计
        4.5.4 历史曲线与实时曲线查看
第5章 系统的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
    5.1 易控组态软件介绍
    5.2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5.3 工程变量设置
    5.4 数据存储的实现
        5.4.1 历史记录与报表显示的实现
        5.4.2 数据报表
        5.4.3 数据库配置
    5.5 变频器运行参数曲线
        5.5.1 变频器运行参数历史趋势曲线
        5.5.2 变频器运行参数实时曲线
    5.6 故障报警的实现
    5.7 Web功能的实现
    5.8 工程安全机制
        5.8.1 操作权限的设置
        5.8.2 工程文件安全性设置
第6章 系统运行与效果
    6.1 系统运行现场
        6.1.1 控制柜
        6.1.2 上位机
    6.2 系统的实际应用成果
        6.2.1 系统的环保效果
        6.2.2 系统的节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TCP/IP协议的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L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无线数据传输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无线数据传输的发展方向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2.2 系统工作原理
    2.3 系统组成结构
    2.4 数据远程传输方案设计
        2.4.1 数据远程采集方案设计
        2.4.2 程序远程下载方案设计
        2.4.3 网络通讯方案设计
    2.5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2.6 上位机软件架构设计
        2.6.1 C/S架构
        2.6.2 B/S架构
        2.6.3 上位机软件架构确定
        2.6.4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位机软件的服务器端设计
    3.1 服务器的总体框架设计
        3.1.1 服务器的功能需求分析
        3.1.2 服务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3.2 服务器的网络通讯模块设计
        3.2.1 面向连接的Socket网络通讯
        3.2.2 阻塞模式与非阻塞模式
        3.2.3 服务器内网穿透
    3.3 通讯协议设计
        3.3.1 底层通讯协议设计
        3.3.2 上层通讯协议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库开发平台的选择
        3.4.2 需求分析
        3.4.3 概念结构设计
        3.4.4 逻辑结构设计
        3.4.5 物理结构设计
    3.5 数据库事务处理设计
        3.5.1 数据浏览
        3.5.2 数据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位机软件的客户端设计
    4.1 客户端总体框架设计
        4.1.1 客户端功能结构
        4.1.2 客户端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4.1.3 客户端工作流程
    4.2 客户端网络通讯模块的设计
        4.2.1 客户端网络通讯设计
        4.2.2 基于多线程的数据收发
    4.3 客户端关键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用户登录与注册模块
        4.3.2 用户管理模块
        4.3.3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4.3.4 实时数据显示模块
        4.3.5 PLC程序远程维护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目的及原则
    5.2 测试前准备工作
        5.2.1 实验平台的搭建
        5.2.2 PLC通讯程序编写
    5.3 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测试
        5.3.1 网络通讯测试
        5.3.2 远程数据采集测试
        5.3.3 PLC程序远程维护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PLC的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发展状况
    1.3 立体车库选型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车库结构
    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2.1 控制系统方案要求
        2.2.2 控制系统构成
    2.3 工作原理
        2.3.1 升降旋转装置平层定位原理
        2.3.2 车辆搬运装置运行原理
        2.3.3 车库工作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的选型
    3.2 升降旋转装置设计
        3.2.1 变频器选择
        3.2.2 变频器调速原理
        3.2.3 升降旋转装置
    3.3 搬运装置设计
        3.3.1 伺服电机选型
        3.3.2 搬运装置硬件设计
    3.4 检测元件设计
        3.4.1 编码器
        3.4.2 光电传感器
    3.5 通讯硬件设计
        3.5.1 PLC与变频器通讯
        3.5.2 上位机与PLC通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目标和要求
    4.2 立体车库PLC程序设计
    4.3 升降旋转装置程序设计
        4.3.1 PLC与变频器通讯
        4.3.2 升降旋转程序流程图
        4.3.3 程序编写
    4.4 升降旋转装置速度控制
        4.4.1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4.4.2 PLC模糊控制器实现的方法
    4.5 存取装置程序设计
        4.5.1 车辆定位方案
        4.5.2 存取装置程序设计
    4.6 库层检测程序设计
    4.7 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4.7.1 上位机与PLC通讯设计
        4.7.2 主界面
        4.7.3 存车界面
        4.7.4 取车界面
        4.7.5 数据查询界面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体车库存取策略分析
    5.1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5.2 排队系统的基本机构
        5.2.1 输入过程
        5.2.2 排队规则
        5.2.3 服务机构
        5.2.4 排队论系统的运行指标
    5.3 立体车库存取车策略分析
        5.3.1 车库排队模型分析
        5.3.2 存取车策略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实验
    6.1 监控系统测试
    6.2 车辆搬运装置实验
        6.2.1 电机控制策略
        6.2.2 搭建实验装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传统PLC与嵌入式PLC
        1.2.2 研究现状
        1.2.3 嵌入式PLC的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嵌入式PLC扩展模块开发环境
    2.1 三菱PLC-FX2N的指令系统与通信协议
        2.1.1 三菱指令格式
        2.1.2 三菱通信协议
    2.2 Keil MDK开发平台
        2.2.1 Keil MDK介绍
        2.2.2 STM32 固件库
    2.3 IEC61131-3 编程语言标准与上位机软件
    2.4 解释型与编译型PLC工作原理分析
        2.4.1 解释型PLC
        2.4.2 编译型PLC
        2.4.3 梯形图原理解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硬件整体方案
    3.1 扩展模块整体硬件框架
    3.2 扩展模块硬件基础
        3.2.1 主芯片简介
        3.2.2 嵌入式PLC基础板现有接口
    3.3 电源稳压设计
    3.4 输入扩展设计
        3.4.1 74 HC165 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
        3.4.2 输入电路原理图
    3.5 输出扩展设计
        3.5.1 74 HC595 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
        3.5.2 输出电路原理图
    3.6 A/D与 D/A硬件电路设计
        3.6.1 A/D硬件设计
        3.6.2 D/A硬件设计
    3.7 RS485 通信模块设计
        3.7.1 通信原理介绍
        3.7.2 RS485 电路原理图
    3.8 硬件电路板及PCB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PLC扩展模块软件系统设计
    4.1 扩展模块软件整体设计
        4.1.1 系统的变量划分
        4.1.2 系统初始化
    4.2 扩展模块系统程序设计
        4.2.1 扩展模块指令解释函数
        4.2.2 系统软件数据结构
    4.3 输入输出软件设计
        4.3.1 输入软件设计
        4.3.2 输出软件设计
    4.4 A/D软件设计
        4.4.1 STM32中ADC采集
        4.4.2 三菱指令访问A/D模块软件设计
    4.5 D/A软件设计
        4.5.1 STM32中DAC输出
        4.5.2 三菱指令访问D/A模块软件设计
    4.6 RS485 通信软件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调试与实例验证
    5.1 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硬件调试
    5.2 外围电路板
    5.3 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实例验证
        5.3.1 扩展模块输入输出的实例验证
        5.3.2 A/D与 D/A模块的实例验证
        5.3.3 RS485 通信模块的实例验证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面向教学的汽车轮毂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内容
第二章 汽车轮毂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2.1 汽车轮毂生产线工艺流程
        2.1.1 汽车轮毂生产线总流程
        2.1.2 汽车轮毂生产线功能单元流程
    2.2 汽车轮毂生产线控制方案
第三章 汽车轮毂生产线单元工作站硬件设计
    3.1 仓储工作站设计
    3.2 数控加工工作站设计
    3.3 打磨抛光工作站设计
    3.4 视觉检测工作站设计
    3.5 输送分拣工作站设计
    3.6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
    3.7 总控单元设计与组网
第四章 汽车轮毂生产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
    4.1 PLC设计与调试
        4.1.1 总控组态设计
        4.1.2 单元工作站PLC程序设计
    4.2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4.2.1 工业机器人组态与通讯
        4.2.2 工业机器人程序设计
    4.3 智能视觉系统设计与调试
        4.3.1 视觉处理器通信设置
        4.3.2 视觉处理器工作流程
        4.3.3 视觉系统使用案例
    4.4 人机界面设计
        4.4.1 人机界面设计需求分析
        4.4.2 WinCC项目设计
        4.4.3 WinCC系统与CNC数控系统通讯应用
    4.5 智能终端与云服务设计
        4.5.1 基于WINCC的云端监控设计
        4.5.2 云数据处理与上传调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PLC和计算机间的通讯协议与数据传输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PLC和上位计算机之间的端口连线
2 PLC和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协议
    2.1 通讯步骤
    2.2 通讯命令和相应
3 PLC数据传输时的程序设计
4 上位计算机通讯程序设计
5 结束语

(9)试析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方式及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PLC和上位计算机之间的端口连线
2 PLC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协议
    2.1 通讯步骤
    2.2 通讯命令和相应
3 PLC数据传输时的程序设计
4上位计算机通讯程序程序设计
5 结束语

(10)一种新型嵌入式PAC控制器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PAC产生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第2章 嵌入式PAC控制器系统方案及硬件设计
2.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2.2 嵌入式PAC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及性能指标
    2.2.1 嵌入式PAC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
    2.2.2 嵌入式PAC控制器功能性能指标
2.3 嵌入式PAC控制器系统方案的设计
2.4 嵌入式PAC控制器硬件电路的设计
    2.4.1 硬件整体结构
    2.4.2 最小系统的设计
    2.4.3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
    2.4.4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2.4.5 数字量输入通道的设计
    2.4.6 数字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2.4.7 通讯电路的设计
2.5 嵌入式PAC控制器硬件电路的PCB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PA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1 软件系统开发环境及方案
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及移植
    3.2.1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
    3.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
3.3 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简介与应用
3.4 通信协议的选择及软件设计
    3.4.1 Modbus-RTU通信协议
    3.4.2 Modbus-TCP通信协议
3.5 驱动程序的设计
    3.5.1 模拟量输入程序设计
    3.5.2 模拟量输出程序设计
    3.5.3 数字量输入程序设计
    3.5.4 数字量输出程序设计
3.6 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
    3.6.1 LabVIEW上位机程序设计
    3.6.2 Web监控程序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PID算法改进及PID参数自整定
4.1 PID控制原理及特点
4.2 数字PID控制算法
    4.2.1 位置式PID控制系统
    4.2.2 增量式PID控制系统
4.3 PID算法改进
4.4 PID参数整定方法
    4.4.1 临界比例度法
    4.4.2 继电自整定方法及其实现
4.5 继电反馈PID参数自整定算法的软件实现及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系统设计
5.1 模糊控制原理
5.2 基于模糊PID自整定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5.3 模糊PID自整定控制器的系统方案
5.4 模糊PID自整定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5.5 无模型自适应(MFAC)方法的探索
    5.5.1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基本原理
    5.5.2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应用仿真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PLC与个人计算机间串行通讯及程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滑翔伞模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刘立博.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2]螺丝自动锁附分析及监控系统[D]. 杨嘉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工艺过程和模糊控制的除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 焦文豪. 湖南大学, 2020(07)
  • [4]基于TCP/IP协议的PLC远程无线通讯系统研究[D]. 陈宁.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5]基于PLC的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开发[D]. 王点点.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带互联功能的嵌入式PLC扩展模块的设计与研究[D]. 黄伟鑫.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面向教学的汽车轮毂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设计[D]. 曾宝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2)
  • [8]PLC和计算机间的通讯协议与数据传输程序设计[J]. 于洋,于浩.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15)
  • [9]试析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方式及程序设计[J]. 刘智龙. 通讯世界, 2016(10)
  • [10]一种新型嵌入式PAC控制器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冯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PLC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与程序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