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心得

来自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心得

一、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丹[1](2021)在《小学班主任“搭班”管理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蒲燕燕[2](2021)在《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小学阶段对于个体来讲作用深远,其在此阶段中发展迅速,易受外界影响,而作为在个体的成长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班级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小学生来说短期影响其行为表现,长远来看对其思维和品质都影响深远。因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班主任应具有建设班级文化的系统方法,故把握引发班主任带领学生思考以班级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事件应运而生,因为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本研究梳理了有关班级文化以及关键事件的相关文献,选取重庆市S小学中的5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进行访谈,根据相关文献并结合访谈,了解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所提及到的关键事件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内涵、关键事件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关键事件的特征:革新性、疑难性、整体性、反思性、创造性;另外从中探究出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在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关注并把握关键事件,在实践中,理论升华,并在契合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达到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结果。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班主任合理利用关键事件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从四方面出发: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全面了解班级成员,切实把握学生需要;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积极创造关键事件。

董玉莲,张玮玮,周丽梅,张英禄[3](2021)在《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实施的路径与策略(笔谈)》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是引领其发展与改革的价值底蕴。这一底蕴既赋予了广大基础教育教师以德育实践的义务和德育创新的权利,也向不同的教师群体,诸如班主任老师、职初教师等提出了德育实施的挑战、德育素养的要求。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如何将德育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的课堂教学?初入职教师如何实现德育素养的自我优化?班主任如何发挥自身的德育价值力,更好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这些问题线索及其相应思考成果将为理解基础教育德育实施的路径和策略提供借鉴。

徐雪晴[4](2020)在《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以宿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使命。然而,随着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幼师学生表现出了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影响了职业素养的提升。为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幼师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幼师班主任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了班级管理中习惯养成工作的情况,结合行动研究,提出了幼师学生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的缘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正文的第一部分提出,幼师学生的习惯养成不容小觑,学生习惯养成对幼师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班集体的和谐发展、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幼教事业发展十分有价值。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宿州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幼师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表现较为突出,但会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有所改善;文明礼仪习惯和道德行为表现相对较好;课堂学习习惯整体上优于课外,但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发生反向变化;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幼师学生在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表现中,略有不同的特点。正文第三部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幼师学生习惯养成问题的复杂成因,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方式、学校管理不善、网络和不良社会风气、幼师学生自身的特征,都对学生不良习惯有一定的影响。正文的第四部分结合幼师班主任访谈,分析了班主任对习惯养成的认识和相关班级管理工作概况:工作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更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并将其渗透在班级各项管理工作中;得益于班级制度建设和班委会工作、班会活动,班级学生的习惯总体上积极发展,但一些行为习惯问题易反复、班内小团体不良影响、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支持,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正文的第五部分介绍了以培养幼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开展的班级管理行动研究的情况。最后,结合教育实践工作,正文的第六部分提出了幼师学生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策略:全面分析、了解幼师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深化师生互动和交流;通过班级物质环境的创设、班级规章制度的健全和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同度,优化班级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班风;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树立学生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重塑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榜样和同伴影响力,发挥学生管理的作用,完善班级管理组织体系;强化班主任、家庭、幼师学校的协同,借团队之力育人;幼师班主任以身作则,坚定教育信念,不断学习和反思,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及时预防、纠正学生行为习惯的偏差。

余云露[5](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薛冰[6](2020)在《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教师又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我们需重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需引起重视。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反思仍旧存在反思意识薄弱,态度不积极;内容局限于课堂教学,视野过于狭窄;过程流水化,缺乏科学指导;方法老旧,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因此,从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的教学反思,总结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旨在为更多的基层教师提供教学反思实践的借鉴。通过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较高的教学反思能力,清晰讲述自身教学反思过程,且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初中英语教师侯老师,从侯老师教学反思的意识、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发现,教学反思意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性的发展,应注意培养问题意识、责任心、开放积极的心态等;在侯老师反思内容方面,突出了相关教学的目标理解、教学内容的突破、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班级管理等;反思过程中,主要涉及发现、描述、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理论形成等步骤;在反思方法上,主要涉及自我反思和合作反思两个方面,自我反思主要有自我对话、反思日记、理论学习、角色榜样;教师合作反思主要有教研组的集体反思、观摩听课、兴趣小组;与学生合作的反思主要有班主任工作调查表、课堂观察、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在整理和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根据侯老师教学反思不同方面的情况呈现,分析了侯老师教学反思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个人因素,主要有个人性格、反思能力、知识素质等,二是学生因素,主要有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情感变化三个方面,三是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建设、环境、制度等,四是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期望、教育改革、教师培训。基于侯教师的教学反思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和深入思考提出从三个方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第一,从教师个人出发,转变反思观念,积极参与反思;提升理论素养,反思科学化;丰富反思内容,学习反思方法,实现个人教学反思水平提升。第二,对教师所在学校的建议,发挥教研组的反思功能,建设学习反思型学校,发挥领导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交流、激励、培养机制等。第三,从社会层面出发,创新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等。

金卫东[7](2019)在《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也为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需求,也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求。本研究以上海市J中学为个案,在多年的教师发展实践行动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问卷和访谈调查、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辨探索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机制、核心要素及建构途径。论文首先借助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总结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历史视角叙述了个案学校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在萌芽期,通过探究课程、专题培训等活动激发教师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在培育期,通过不同任务驱动的教师发展团队实践,实现从表层组织架构到深层组织文化的转化;在发展期,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以及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新情况和新挑战,进行了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师发展和在校际交流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论文结合个案学校的实践,论述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得以生发和持续发展的多重机制,具体包括:目标导向、动力激发、任务驱动、专家引领等四个培育机制;持续改进、政策激励、文化引领等三个运行机制;过程评价、绩效评估、团队评价等三个评价机制;以及组织和制度两大保障机制。论文还分析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五个核心要素: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体的引领者、实践中的互助合作、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论文最后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体愿景、适度安排专业发展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家引领、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以及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等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构途径。本文的实践探索对同类初中学校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基于实践和调查数据进行的理论探讨是对已有教师专业共同体研究的拓展与补充。

曾霞[8](2019)在《重庆市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以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普通中学同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而中学阶段对于学生一生发展进程中那是相当关键,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效果以及学习成绩都会受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影响,良好的班级管理水平能够促进普通初中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健康的成长。反之,如果班级管理出现问题,班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目前初中班级管理内容、方法来看,其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发展不太好。因此本研究准备从两个方面入手,理论和实践。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初中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全文主要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初中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介绍和阐述班级管理的概念、主体、内容、方法,并建构出班级管理的理论框架,为下一部分班级管理的实践调查及问题的分析与提出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以重庆渝北区H中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方法对重庆渝北区H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全面了解初中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重庆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现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班级管理主体单一化;第二,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第三,班级管理方法简单化。第三部分,主要根据重庆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班级管理主体、班级内容、班级管理方法三个方面问题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二、三部分初中班级管理的存在问题与成因,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一,班级管理主体方面的对策:(1)形成教育合力;(2)加强对班主任工作培训;(3)加强培养学生干部。第二,在班级管理内容方面的对策:(1)丰富班级管理内容;(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在班级管理方法方面的对策:(1)多种访求并用;(2)建立良好师生共同管理环境;(3)建立公正班级管理机制;第四,有机结合批评与表扬。本研究从班级管理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的实际工作,对初中班级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存在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可以促进和指导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实践。

朱燕[9](2017)在《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个人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坚定教育意志,是个人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合体,最终内化为人的意识去影响其教育实践活动。教师教育信念是其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动力因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完成对自身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追寻。(1)作为贫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面临更大的教育生存挑战,所以更需要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对其教育信念的考验度更大。本文以四川省M少数民族自治县的4位优秀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有关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同时收集相关人物事迹的文本材料。并将音频材料编码转换成文本资料,在此前提之下,对所有文本进行归纳、分析与解释。论文叙述了4位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故事,分别从职前——缘何为师;职后——如何为师、为师何为;倾听:我与“教育信念”;感悟: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实然;结束语: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留在深山值得吗?一共五部分依次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并揭示“故事”背后隐藏其中的教师教育信念,尝试对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现状进行探究。虽然4位优秀教师拥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史,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从教经历,不同的教育信念。但是在面对巨大恶劣的教育生存挑战时,都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用生命谱写一篇篇动人的乐章,用生命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更是用爱心去教授学生,用实际行动坚守在偏远深山的“三尺讲台”,帮助一代代大山子孙走出大山。

李莉[10](2013)在《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键期”。教师初任阶段的专业成长会深刻地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品质。因此,许多国家都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当下,教师成为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任教师的发展态势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责难,作为其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任语文教师,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同时背负着改革和发展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压力。由此,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探寻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倾听故事,思考探究,以解释性理解的方式呈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实意涵和价值。研究首先对三所学校的三位初中初任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型教育叙事研究,三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处于初任成长的0-1年,1-2年,2-3年。研究关注合作教师的初任成长历程,按照其专业成长的时间顺序,展现每位合作教师在初任阶段经历的成长故事,以及这些成长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并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年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发现,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增长,三位初任语文教师都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入职适应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由于三位教师各自的主客观情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各自在初任成长阶段所遭遇到的关键事件的不同,其专业成长的具体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中用“展示”的方式呈现了27个成长故事,用“讲述”的方式展开了对这些故事的理性思考。故事不同,带来的感悟也不同。文中三位合作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具备可迁移性和可复制性,但一定具备可探索性和可思考性,这些故事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读者的参与和解读也会使故事的启示更为丰富。其次,在对三位合作教师展开叙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教育叙事视角还关注了由个体汇聚而成的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群体,期望获知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此,研究从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及其指导教师两个群体的访谈,扩大倾听和探寻的范围。一是通过众多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述说,了解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其成长需求,同时了解校方提供的相关支持的具体方式和有效程度。二是通过其指导教师对指导经历的评说,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感受以及在指导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倾听他们对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指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在专业意识方面,应增强初任语文教师专业认同意识,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理念方面,应理解其专业理想在客观上存在不明晰性的现状,促使其信奉理念与使用理念不断切近;在专业知识方面,应优化其专业知识的内在结构,不断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应重视其语文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升。第三,本研究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究。把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看作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来思考,以初任为分界点,对其职前培养进行思考,对其职后成长进行审视。在其职前成长阶段,首先,要关注师范生的成长意愿,注重语文教师职前成长中幸福感的养成;其次,应该给予师范生成长的动力,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成长能力的养成;第三,要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四,要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质量,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反思能力的生成。通过这些培养,唤醒其专业意识,丰富其专业知识,锻炼其专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其职后成长阶段,首先,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唤醒其专业自觉,使他们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成长,从而把专业成长引向一条有目的、有系统、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其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意识的学做教育叙事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第三,聚焦语文课堂,锻炼和提高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第四,提供有效支持,完善和创新校内指导教师制度,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指导体系,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无意于探寻普适性的结构化的理论,而是注重于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与体会,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本研究走进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现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的思考,思考注重于点的深入而不是面的构架,侧重于从故事中获得的反思与体味,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空间,也邀请读者在研读故事中进行思考,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诠释。

二、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班级文化在小学生发展中价值突出
        1.1.2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系列问题
        1.1.3 关键事件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作用有待加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关键事件
        1.4.2 班级文化建设
    1.5 文献综述
        1.5.1 关键事件的研究现状
        1.5.2 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1.5.3 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1.5.4 对已有研究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访谈法
        2.2.3 观察法
    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2.4 访谈提纲的拟定
    2.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5.1 原始资料的整理
        2.5.2 对访谈资料整理分析的具体步骤
    2.6 研究的科学性
    2.7 研究伦理
3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内涵分析
    3.1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作用对象
        3.1.1 班主任
        3.1.2 学生
    3.2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类型
        3.2.1 正面类型
        3.2.2 负面类型
    3.3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价值
        3.3.1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本体性价值
        3.3.2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外延性价值
4 关键事件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4.1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启动阶段的目标定向作用
    4.2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积淀阶段的形象塑造作用
    4.3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定型阶段的内核定格作用
    4.4 关键事件在班级文化建设变革阶段的文化整合作用
5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特征及机制分析
    5.1 班级文化建设中关键事件的特征
        5.1.1 革新性
        5.1.2 疑难性
        5.1.3 整体性
        5.1.4 反思性
        5.1.5 创造性
    5.2 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分析
        5.2.1 基本前提: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5.2.2 内在条件:班主任把握关键事件
        5.2.3 外在条件:契合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5.2.4 关键事件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小结
6 以关键事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6.1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6.1.1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6.1.2 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6.2 全面了解班级成员,切实把握学生需要
        6.2.1 小学低段
        6.2.2 小学中段
        6.2.3 小学高段
    6.3 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
        6.3.1 扩充班主任知识
        6.3.2 提升班主任素养
        6.3.3 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
    6.4 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积极创造关键事件
        6.4.1 判断关键事件
        6.4.2 记录关键事件
        6.4.3 创造关键事件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基于关键事件的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内容及理解访谈提纲
致谢

(3)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实施的路径与策略(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设计策略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挖掘教材的“育德”要素
    二、关键引领,对话先行,激发学生的道德体验
    三、文情相和,引人预测,促进学生的道德移情
    四、角色入境,声情并茂,促进朗读育德的实效
德育融入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兴趣为引,以“乐学”促德育
    二、体验为基,以“效能”促德育
    三、过程为本,以“设计”促德育
    四、任务为用,以“优化”促德育
    五、评价为体,以“多元”促德育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路径
    一、以身示范,让德之“美”被看见
    二、乐学善教,成为受欢迎的老师
    三、亮化班风,有效开展班会活动
    四、甘于奉献,以期许和信赖的眼光目送“成长”
职初教师师德素养的自我优化路径
    一、周延职业认知,发现职业优势
    二、悦纳职业困境,践行职业要求
    三、夯实交往资源,纳入人际助力
    四、建设精神家园,提升自修素养

(4)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以宿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幼师学生习惯养成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个体长远发展
    (二)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三)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五)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幼师学生习惯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的编制和发放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幼师学生的习惯问题
三、幼师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中的问题
    (三)社会因素
    (四)学生自身因素
四、幼师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习惯养成工作访谈分析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内容和结果分析
五、通过班级管理改进幼师学生习惯的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设计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三)行动研究的结果与反思
六、幼师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分析了解幼师学生,深化师生互动
    (二)通过班级制度和班级活动,优化班级环境
    (三)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重塑学习习惯
    (四)发挥学生管理的作用,建立班级管理体系
    (五)强化队伍协同,发挥育人团队的力量
    (六)班主任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反思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英语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2.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3.当前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存在不足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取
        2.研究方法的选择
        3.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教学反思相关理论阐述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1.教学反思的概念
        2.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目标的反思
        2.内容的反思
        3.方法的反思
        4.班级管理
    (三)教学反思的过程
        1.问题发现
        2.问题分析
        3.对策提出
        4.理论形成
    (四)教学反思的方式
        1.教学反思的类型
        2.教学反思的方法
二、侯老师教学反思的呈现与分析
    (一)侯老师教学反思的呈现
        1.侯老师教学反思的意识
        2.侯老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3.侯老师教学反思的过程
        4.侯老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二)侯老师教学反思的分析
        1.反思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2.教学反思过程
        3.反思方法的特点
三、侯老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1.个人性格
        2.反思能力
        3.知识素质
    (二)学生因素
        1.初中生的身心特点
        2.初中生的认知能力
    (三)学校因素
        1.团队建设
        2.平台建设
        3.人际关系建设
        4.学校文化建设
        5.学校制度建设
    (四)社会因素
        1.社会期望
        2.教育改革
        3.教师培训
    (五)侯老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总结
四、促进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建议
    (一)对教师个人的建议
        1.转变教育教学反思观念
        2.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3.丰富日常教学反思内容
        4.掌握科学的教学反思方法
    (二)对学校的建议
        1.注重教研组反思功能的发挥
        2.建设学习——反思型学校
    (三)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1.创新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模式
        2.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侯老师的访谈提纲(一)
附录B 侯老师的访谈提纲(二)
致谢

(7)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
        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目的、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和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共同体相关概念
        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和对象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现状审视
    第一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现状
        一、实践研究难以适应全体教师发展的需要
        二、实践层次和关注点有待提高和拓宽
    第二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组织不力
        三、单位激励制度不健全
第三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实践:历史视角
    第一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萌芽期
        一、探究课程中的教师发展
        二、专家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第二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期
        一、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发展
        二、分层培养中的教师发展
        三、聚焦师德的教师发展
        四、以课题为抓手的教师发展
        五、依托特色项目的教师发展
    第三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期
        一、智慧教室引领的教师发展
        二、校际交流中的教师发展
    第四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成效
        一、共同体建设中的学校和教师个人成绩
        二、教师对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反馈
第四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机制
        一、目标导向机制
        二、动力激发机制
        三、任务驱动机制
        四、专家引领机制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一、持续改进机制
        二、政策激励机制
        三、文化引领机制
第五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机制
        一、过程评价机制
        二、绩效考核机制
        三、团队评价机制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第六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要素分析与建构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要素
        一、共同价值观和愿景
        二、共同体引领者
        三、专业实践中的互助合作
        四、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
        五、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核心要素的建构途径
        一、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愿景
        二、适度且有实效的专业发展活动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专家引领
        四、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
        五、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个案学校近年来教师发展成绩
    (二)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三)共同体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四)教师访谈问题汇总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重庆市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以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新课改不断推动班级管理的变革
        1.1.2 班级管理的质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班级管理研究综述
        1.3.2 国内班级管理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概念的界定
        1.4.1 班级
        1.4.2 管理
        1.4.3 班级管理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班级管理的理论探讨
    2.1 班级管理内涵概述
        2.1.1 班级管理概念
        2.1.2 班级管理的特征
    2.2 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2.2.1 加强班级管理,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2.2.2 加强班级管理,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
        2.2.3 加强班级管理,有助于增长师生才干
    2.3 班级管理主体
        2.3.1 班级管理主体的概述
        2.3.2 班级管理主体的要求
    2.4 班级管理内容
        2.4.1 班级管理内容的概述
        2.4.2 班级管理内容的要求
    2.5 班级管理方法
        2.5.1 班级管理方法的概述
        2.5.2 班级管理方法的要求
3 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的实证调查
    3.1 初中生班级管理现状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和内容
        3.1.3 调查步骤和方法
    3.2 初中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3.2.1 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问卷调查结果
        3.2.2 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访谈结果
    3.3 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班级管理主体方面的问题
        3.3.2 班级管理内容方面的问题
        3.3.3 班级管理方法方面的问题
4 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班级管理主体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4.1.1 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4.1.2 班主任缺乏系统的培训
        4.1.3 学生干部无法把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
    4.2 班级管理内容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应试教育教育理念过深
        4.2.2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4.2.3 班主任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4.3 班级管理方法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班级管理的方法单一
        4.3.2 班主任思想落后,运用批评教育方式不当
        4.3.3 精英观念的影响
        4.3.4 班主任素质的影响
5 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探析
    5.1 解决班级管理主体方面问题的对策
        5.1.1 形成教育合力
        5.1.2 加强对班主任工作培训
        5.1.3 加强培养学生干部
    5.2 解决班级管理内容方面问题的对策
        5.2.1 丰富班级管理内容
        5.2.2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2.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3 解决班级管理方法方面问题的对策
        5.3.1 多种方法并用
        5.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共同管理环境
        5.3.3 建立公正班级管理机制
        5.3.4 有机结合批评与表扬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班级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B: 初中班级管理访谈大纲
致谢

(9)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笔者艰难的选题历程
        2、理论之域: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3、现实之需:贫困山区环境恶劣,边缘教师教育信念应受关注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关于教师教育信念内涵的研究
        2、民族地区教师的研究
        3、民族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4、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
        5、已有研究的不足
    (四) 核心概念
        1、教师教育信念
        2、民族地区教师
    (五)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理论范式
        3、研究对象的确定
        4、研究进程
        5、对伦理道德的考虑
        6、研究思路
二、教育信念故事
    素描:访谈情境——罗加勇
        (一) 缘何为师
        1、“芝麻开花,节节都高”——全家五兄妹均“鲤鱼跃龙门”
        2、“成长阶梯,不断攀岩”——懵懂无知少年攀向知识高峰
        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虔心向学成就未来华丽转变
        4、“三生有缘,不可错过”——志愿的纰漏酿下与教师不解之缘
        5、“真心不悔,所以快乐”——真挚不舍体验为人师的喜悦
        探寻:教育观念——罗加勇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二) 如何为师
        1、“无怨青春,挥洒边城”——骄傲的倔强只为谱写不朽的史篇
        2、“以苦作乐,坚守信念”——默默耕耘在深山包裹下的“三尺讲台”
        3、“怡然自乐,灵魂升华”——生命厚重源于追溯幸福后心灵的修炼
        4、“后盾坚固,毫无顾忌”——让教学之路越走越开阔
        5、“任道重远,肩负使命”——视教师职业圣洁担负神圣使命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的成功,我的幸福”
        7、“闪闪发光,源于实力”——进修机会罕有难挡光芒四射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罗加勇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三) 为师何为
        1、我与“学生”
        2、我与“教学”
        探寻:职业使命——罗加勇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素描:访谈情境——徐廷忠
        (一) 缘何为师
        1、“家庭和睦,茁壮成长”——严父慈母营造温馨港湾
        2、“天真烂漫,开怀大笑”——缔造积极乐观的性格
        3、“携书作伴,积淀涵养:——知识在匍匐前进
        4、“八九学潮,动荡不安”——人生路上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课
        探寻:教育观念——徐廷忠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二) 如何为师
        1、“反哺为真,牵系恩情”——用实际行动情系大山报答家乡养育
        2、“教学相长,兼容并包”——迫于无奈自学获高文凭
        3、“兢兢业业,协同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且协调好同事关系
        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辛勤的汗水不会白流
        5、“聚集英才,桃李芬芳,”——万般辛苦皆下品唯有盼学子成才高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徐廷忠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三) 为师何为
        1、我与“学生”
        2、我与“教学”
        探寻:职业使命——徐廷忠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素描:访谈情境——娄格罗叶
        (一) 缘何为师
        1、“顶梁坍塌,一夜成长”——思恋远方的父亲
        2、“众人拾柴,鼎火焰高”——唯有知识改变命运
        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充沛美好的大学时光
        探寻:教育观念——娄格罗叶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二) 如何为师
        1、“依靠自己,稳中求胜”——实力是常胜将军最大筹码
        2、“摸爬滚打,厚积薄发”——点滴积累才能积蓄力量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环境人性滋养的平台
        4、“忘却疲惫,选择前行”——渴望的双眼凝视扑灭拒绝之声
        5、“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甘愿为深山的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天
        6、“你的腾飞,我的骄傲”——麦田守望者遥望高空中的鸿鹄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娄格罗叶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三) 为师如何
        1、我与“学生”
        2、我与“教学”
        探寻:职业使命——娄格罗叶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素描:访谈情境——啥妈宫果
        (一) 缘何为师
        1、“同命相连,相扶相依”——父母同为“奴隶”共盼后辈成才
        2、“落叶归根,久违相聚”——女儿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3、“启蒙教育,能歌善舞”——支撑生命的两把金钥匙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师恩大爱照亮前行路
        5、“素雅干净,淡淡清香”——专注读书生成优良生活作风
        6、“质朴善良,人美心美”——生活学习中的“活雷锋”
        7、“大山情怀,温暖怀抱”——敦实身躯承载千千万万彝族后裔
        8、“相貌平平,才华横溢”——幼小心灵受伤反更偏爱样貌丑陋的学生
        探寻:教育观念——啥妈宫果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二) 如何为师
        1、“兴趣常伴,良师益友”——成就人生大舞台翩翩起舞的神韵
        2、“童颜最美,天使脸庞”——抚慰人世间所有苦楚
        3、“激情昂扬,炽光四射”——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啥妈宫果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三) 为师何为
        1、我与“学生”
        2、我与“教学”
        探寻:职业使命——啥妈宫果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三、倾听:我与“教育信念”
    (一) “担起神圣职责,全心全意爱学生”
    (二) “虽抱怨,但绝对全力以赴”
    (三) “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
    (四) “心地善良,极富爱心”
四、感悟: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实然
    (一) 教育观念——教育信念之基础
    (二) 教师职业认同——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
    (三) 职业使命感——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
        1、职业使命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2、视工作为乐趣并释放激情
        3、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结论
结束语 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留在深山值得吗?
    (一) “汗水心血挥洒边城,收获满园桃李芬芳”
    (二) “生我养我的家乡,青春与爱心的奉献”
    (三) “朴实无华地坚守篆刻高贵,让芊芊学子走出深渊大山”
    (四) “我舍不得讲台,放不下学生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察问卷
附录3: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核心概念
    二、方法选择
        (一) 选择教育叙事研究
        (二) 构建教育叙事研究思路
        (三) 亲历教育叙事研究
第二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一:A老师
    一、素描:关于A老师和A学校
    二、起点:入职考核和岗前培训
        (一) 入职:考核是这样展开的
        (二) 岗前培训:培训是这样进行的
    三、行程:这一年,这些点点滴滴
        (一) 从“我的时间不见了”谈起
        (二) 行进中的那些重要点滴
        (三) 别人眼中的A老师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一) A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二) A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第三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二:B老师
    一、素描:关于B老师和B学校
    二、回望:第一年,走得有点艰难
        (一) 招教入职
        (二) 遭遇瓶颈
    三、行程:第二年,且行且思
        (一) 我的语文课
        (二) 我和学生们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一) B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二) B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第四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三:C老师
    一、素描:关于C老师和C学校
    二、回望:前两年,那些深刻记忆
        (一) 入职,我有我的主张
        (二) 在摸索中前行
    三、行程:这一年,经历课改,走过中考
        (一) 初三的那些日子
        (二) 这样告别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一) C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二) C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四:老师们
    一、勾勒:老师们
    二、历程:“言语事件”的展开
    三、倾听:成长的述说与评说
        (一) 选择与发展:专业意识
        (二) 目标与信念:专业理念
        (三)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专业知识
        (四) 实施与探究:专业能力
        (五) 帮助与引领:校方支持
    四、体悟:成长现状认识与成长关键点分析
        (一) 专业意识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二) 专业理念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三) 专业知识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四) 专业能力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第六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回望与面对
    一、回望:对职前培养的思考
        (一) 思考一:关注成长意愿——幸福感的养成
        (二) 思考二:给予成长动力——成长能力的养成
        (三) 思考三:完善知识结构——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四) 思考四:提升实践质量——反思能力的生成
    二、面对:对职后成长的审视
        (一) 思考一:主动规划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
        (二) 思考二:结合语文特点——学做教育叙事研究
        (三) 思考三:聚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生成能力
        (四) 思考四:提供有效支持——构建多元指导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所带课班级学生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带班主任班级家长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3:与初中初任语文老师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4:与初中初任语文老师的指导教师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5:合作教师的校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选
    附录6:合作教师的语文教案选(三位合作教师的同题教案)
    附录7:合作教师的课后反思选
    附录8: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故事述说选
    附录9:我的田野笔记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班主任“搭班”管理的叙事研究[D]. 杨晓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关键事件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蒲燕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实施的路径与策略(笔谈)[J]. 董玉莲,张玮玮,周丽梅,张英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4]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以宿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D]. 徐雪晴. 西南大学, 2020(05)
  • [5]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D]. 薛冰. 河南大学, 2020(02)
  • [7]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D]. 金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重庆市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以重庆市渝北区H中学为例[D]. 曾霞.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1)
  • [9]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D]. 朱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 李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来自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心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